首頁 > 文章中心 > 情商與影響力

      情商與影響力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情商與影響力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情商與影響力范文第1篇

      【關鍵詞】 護理干預;創傷骨折;焦慮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impact of anxiety with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fracture

      JIANG Jie-qi,SHI Chang-mei,LI Qun.

      Yanzhou Coal Mining Group Baodian Hospital, Shandong Zoucheng 273513,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fracture of the impact of anxiety. Methods W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140 patients admitted to hospital in recent years,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fracture of the clinical data. Results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with anxiety and emotional trauma fractures are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Conclusion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fracture of anxiety has a great influence, it is worth for clinical use.

      【Key words】 Nursing intervention; Traumatic fracture; Anxiety

      作者單位:273513山東省鄒城市兗礦集團鮑店煤礦醫院

      創傷骨折患者往往由于瞬間變化,喪失正常生理功能,容易產生焦慮情緒,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和預后情況[1]。為此,我院采取護理干預的方法,試圖緩解患者的焦慮情緒,促進患者早日康復,現將護理干預的效果分析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140例創傷骨折患者,其中,男92例,女48例,年齡19~67歲,平均38.3歲;骨折類型:股骨骨折18例,脛腓骨骨折17例,脊柱骨折15例,髖骨骨折15例,髕骨骨折13例,橈骨骨折9例,肱骨骨折7例,手部骨折7例,股骨頭骨折伴壞死3例,多發性骨折36例;文化程度:小學19例,初中34例,高中57例,大專及以上30例;根據護理方法不同,將患者隨機分為2組,干預組70例,對照組70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骨折類型、文化程度等資料經統計學分析,無明顯差異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焦慮測定方法 應用Zung氏焦慮自評量表(SAS),對患者的心理狀態進行評定[2]。此表共設20個項目,主要評定癥狀出現的頻度,采用4級評分,當得分超過正常值50分時,認為患者有焦慮狀態存在。由專人采用統一指導語對患者進行講解,由患者自評。要求患者對每條思考不超過1 min,用打“√ ”形式表示自己目前認知。共發放表格140份,回收140份,回收率為100.0%。

      1.3 護理方法 對照組70例,采用與創傷骨折相關的常規護理。干預組70例,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采用與焦慮情緒相關的護理。

      1.3.1 心理護理 創傷骨折作為重大負性生活事件,會給患者心理造成一系列不良刺激,容易產生焦慮、緊張的情緒。因此,護理人員要針對患者的心理變化,有針對性地為患者提供情感支持和安慰,避免患者焦慮情緒加重,影響治療。護理人員在給予患者充分的同情和關心時,還要盡可能滿足患者的合理要求,鼓勵患者多與人溝通,宣泄內心情緒,同時,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維護患者的自尊心,用溫馨的語言,和藹的態度為患者解決困難,提高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

      1.3.2 健康教育 創傷骨折患者由于對疾病的應激反應,會產生焦慮的情緒變化,此時,護理人員除對患者進行常規健康教育,如:飲食指導、藥物作用、手術相關知識、康復訓練等有關問題指導;還要對患者進行個體化的健康教育,根據患者的骨折類型,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識程度,改變患者的不良行為,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1.3.3 改善住院環境 住院環境也是直接影響創傷骨折患者情緒變化的重要因素,環境嘈雜、噪音較大、住院擁擠等現象均是導致患者焦慮情緒的重要誘因。因此,在創傷骨折患者住院期間,護理人員應盡量為患者提供舒適、安靜的住院環境,保證患者平穩的心態,為康復治療提供條件。還要教會患者放松技巧,如安排合理的作息時間,利用音樂和電視或適宜的鍛煉來轉移患者注意力的方法以緩解患者的焦慮情緒等。

      1.3.4 提供家庭及社會支持[3] 創傷骨折患者在住院期間多數需要家庭成員的照顧,此時,家庭成員和社會上對于患者的態度,對患者的情緒也有很大影響。護理人員應與患者的家人、朋友及時進行溝通,一方面使其能耐心、細致對患者進行護理,另一方面還要理解和關心患者,對患者的不良情緒給予包容,并積極進行疏導,消除患者的焦慮、抑郁,使患者保持心情舒暢,通過為患者提供家庭和社會支持,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1.3.5 疼痛護理 創傷骨折患者通常會因疾病產生創傷痛、牽引痛、刀口痛,或是因不適造成的非創傷部位的疼痛,這些疼痛也是導致患者消極情緒的主要誘因。此時,護理人員要根據患者的疼痛原因、程度,對患者進行必要的疼痛護理,有效減輕患者的疼痛知覺,緩解患者的焦慮情緒。還可以通過轉移注意力的方法,使患者放松心情,配合治療和護理。

      1.3.6 康復訓練 積極的康復訓練有助于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減輕患者過分擔心肌肉萎縮,關節僵硬造成焦慮情緒。護理人員通過正確指導患者的康復訓練的時機和辦法,使患者看到康復的希望,但是,整個訓練過程必須量力而行,不可操之過急,以保證骨折良好的愈合[4]。

      1.4 統計學處理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 10.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其中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表1結果表明:兩組患者護理前的SAS評分比較,無明顯差異性,P>0.05,具有可比性;干預組護理后的SAS評分與對照組護理后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SAS評分變化情況分析

      組別例數護理前護理后

      對照組7057.9±10.753.2±9.5

      干預組7058.1±11.336.6±7.2.*

      注:與對照組比較,.*P

      3 討論

      創傷骨折是骨科常見疾病,近年來,隨著工農業生產機械化程度的提高,交通運輸業的發展,創傷骨折患者的發病率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但是,創傷骨折患者治療過程較為漫長,恢復期功能鍛煉也較為辛苦,因此,患者容易產生焦慮情緒,影響疾病的治療和康復[5]。以往護理過程單純追求與骨折相關的常規護理內容,往往忽略了患者的情緒變化對治療的影響,隨著醫學護理模式的轉變,人們更注重心理因素對于疾病的重要作用。事實上,導致創傷骨折患者產生焦慮的因素很多,包括:對疾病相關知識缺乏了解,對家庭和社會支持不滿足,住院環境不理想及疼痛等因素[6]。因此,本組資料中,我院對干預組患者采用了常規護理基礎上的焦慮情緒相關護理,如:心理護理、健康教育、改善住院環境、提供家庭和社會支持、疼痛護理及康復訓練等。通過這些系統的護理干預,創傷骨折患者的焦慮情緒明顯改善,減輕了患者的疼痛感覺,促進了患者的早日康復。由此可見,護理干預對于創傷骨折患者的焦慮情緒有很大影響,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參 考 文 獻

      [1] 殷萍華,季燕東,王婧.老年類風濕關節患者抑郁狀況調查及護理.中華護理雜志,2002,37(6):456.

      [2] 曹美云,唐守真,黃長娥.96例老年股骨頸骨折心理分析及護理.齊魯護理雜志,2003,9(8):628.

      [3] 石榮光,李冬梅,王琳,等.創傷骨折住院患者的心理應激與干預.護理進修雜志,2006,21(8):729-730.

      [4] 余潔,何玉敏.骨折病人焦慮抑郁狀態調查分析.中醫正骨,2005,17(9):21-22.

      情商與影響力范文第2篇

      關鍵詞:顱腦損傷 重型 改進急救護理 應激障礙 預后

      目前,臨床治療重型顱腦損傷多以手術治療為主,手術治療可控制患者病情發展,但手術治療期間患者突發事件較多,且患者病情復雜多變,嚴重影響預后[1]。急救護理干預措施作為一種新型護理方案,其通過實施程序化急救護理,可有效提高患者干預效果[2]。本文主要探討改進急救護理模式對重型顱腦損傷術后患者應激障礙程度及預后情況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于我院接受重型顱腦損傷術治療的90例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45例。研究組男24例、女21例,平均年齡(47.33±5.45)歲,受傷至入院時間平均(5.25±2.12)h, BMI平均(21.37±0.33)kg/m2,受傷原因:車禍20例、撞擊15例、跌傷10例,受傷部位:腦干10例、腦挫裂傷13例、顱內血腫22例;對照組男25例、20例,平均年齡(47.35±5.46)歲,受傷至入院時間平均(5.23±2.13)h, BMI平均(21.38±0.34)kg/m2,受傷原因:車禍21例、撞擊15例、跌傷9例,受傷部位:腦干9例、腦挫裂傷15例、顱內血腫21例。納入患者均經頭顱CT、MRI等影像學檢查及體格檢查確診,對重型顱腦損傷術無禁忌,具有明確手術指征,意識清晰,且生命體征平穩,臨床資料完整。已排除既往伴有顱腦手術史者;合并呼吸衰竭及休克者;伴有高血脂、糖尿病及高血壓等慢性疾病者;合并全身感染性疾病、血液系統疾病及嚴重惡性腫瘤者;心、肝、腎等功能不全,且凝血功能異常者;無法積極配合治療者等。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并批準。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干預。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改進急救護理模式干預。(1)成立改進急救護理模式干預小組:由具有高職稱及高年資的專職護理人員組成(8名),根據患者自身情況制定具有個性化的急救護理模式干預計劃,并全面審查現有規章制度、工作流程,明確各成員工作目標、分工及職責,對有誤護理流程進行規范和完善,以提高護理質量。(2)強化術前干預:加強對小組成員的培訓,做好術前準備,并清點手術物品;組織麻醉醫生進行麻醉會診。(3)強化術中干預:洗手護士協助醫生縫合、止血,巡回護士嚴密監測血壓、尿量,保持輸血、輸液管路通暢。(4)強化氣道管理:加強對患者痰液性質、黏稠度、顏色及量進行觀察,考慮感染時取痰液標本行細菌培養;徹底清除呼吸道嘔吐物及內分泌物,并解除舌后墜。(5)強化病情監測:密切觀察患者呼吸、血壓及脈搏等,若患者突發嗜睡、躁動,可考慮病情惡化。(6)強化術后干預:加強與患者間的溝通交流,提高患者對醫護人員的信任;通過集中宣教、同伴支持、個體指導及微信支持等方式強化患者術后認知行為,使患者建立合理及正性的認知模式,以消除或減輕患者悲觀情緒。(7)強化并發癥干預:告知患者并發癥預防的重要性,加強對患者行被動訓練或按摩,以防止深靜脈血栓形成、關節僵硬及肌肉萎縮等;對于出現消化道出血者,禁食并注入止血藥物,密切觀察患者血壓、脈搏變化。兩組均連續干預6個月。

      1.3 觀察指標

      統計兩組干預期間的手術準備時間、術中出血量、手術及住院時間。分別于干預前、干預6個月后,采用PTSD-SS自評量表評估兩組應激障礙程度,共包括5個維度,24個條目,總分100分,分值越高說明創傷后應激障礙越嚴重。統計兩組干預期間的預后情況,包括良好/輕度殘疾、重度殘疾、植物生存及死亡等。預后良好率=(良好/輕度殘疾)例數/總例數(100%。統計兩組干預期間的并發癥發生情況,包括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壓瘡、應激性潰瘍及下肢深靜脈血栓等。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手術相關指標

      干預期間,研究組手術準備時間、手術時間及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手術相關指標情況比較[(x-±s),n=45]

      2.2 應激障礙程度

      干預6個月后,兩組主觀評定、社會功能受損、警覺性增高、反復重現體驗、回避癥狀評分及總分均降低,且研究組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應激障礙程度比較[(x-±s),分,n=45]

      2.3 預后情況

      干預期間,兩組的良好/輕度殘疾、重度殘疾、植物生存、死亡情況分別為,研究組35例、5例、3例、2例;對照組26例、9例、6例、4例。研究組的預后良好率為77.78%,高于對照組的57.78%(P<0.05)。

      2.4 兩組并發癥比較

      干預期間,兩組發生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壓瘡、應激性潰瘍、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情況分別為,研究組1例、2例、1例、1例、1例;對照組4例、3例、4例、2例、2例。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為13.33%,低于對照組的33.33%(P<0.05)。

      3 討 論

      重型顱腦損傷是臨床常見的一種危急重癥,其具有高致殘率、高致死率的特點,嚴重時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目前,手術是治療重型顱腦損傷的有效方案,但部分患者經手術治療后預后較差,嚴重影響患者生存質量,故急需探索一種積極有效的干預方式以改善患者預后,提高其生存率。

      常規干預缺乏針對性、整體性和系統性,且干預過程過于程序化,常導致重型顱腦損患者護理質量較差,進而影響患者治療依從性;且臨床實踐過程中發現,僅靠常規干預不能有效改善患者術后恢復情況,進而導致患者臨床預后較差[3]。改進急救護理模式在干預過程中通過術前準備,術中手術醫師與醫護人員密切配合,可明顯縮短重型顱腦損患者手術準備時間及手術時間,并能減少其術中出血量;且干預過程中通過密切監測患者病情、加強患者氣道護理及強化急救護理等措施,可明顯縮短患者住院時間,進而有助于減輕患者經濟負擔;同時改進急救護理模式在干預過程中強化對患者并發癥的護理,可有效預防并控制患者并發癥的發生,從而有助于改善患者臨床預后[4]。本文結果顯示,干預期間,研究組手術準備時間、手術時間及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且研究組預后良好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而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提示改進急救護理模式可改善重型顱腦損傷術后患者手術相關指標,進而有利于改善患者預后,且具有較高安全性,與既往研究[5-6]結果相符。

      本文結果還顯示,干預6個月后,研究組主觀評定、社會功能受損、警覺性增高、反復重現體驗、回避癥狀評分及總分均低于對照組,提示改進急救護理模式可減輕重型顱腦損傷術后患者應激障礙程度。考慮其原因可能為:改進急救護理模式在干預過程中通過對重型顱腦損傷患者實施認知行為干預,可使患者重復了解疾病的發病原因、危害及治療的重要性等,從而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療配合度,有效減輕其應激障礙程度[7-8]。

      綜上所述,改進急救護理模式可改善重型顱腦損傷術后患者手術相關指況,減輕應激障礙程度,改善預后,且具有較高安全性。

      參考文獻

      [1] 冀方愿,宋英,付輝.重型顱腦損傷患者去骨瓣減壓術后并發腦膨出的危險因素分析[J].醫學綜述,2020,26(9):1843-1846.

      [2] 胡剛,郭成軍,胡愿,等.動態監測顱內壓在重型顱腦損傷患者標準大骨瓣開顱術后治療中的臨床意義[J].中華保健醫學雜志,2019,21(4):351-354.

      [3] 陳海燕,金艷艷,陳薇,等.嚴重創傷后患者發生應激障礙的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9,25(3):363-367.

      [4] 趙安娜.重型顱腦損傷昏迷患者術后護理干預效果的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8,12(15):174-175.

      [5] 周林玲,嵇慧,俞嵐,等.基于微信平臺的延續性護理對重型顱腦損傷病人術后康復效果的影響[J].中國臨床神經外科雜志,2020,25(7):481-483.

      [6] 杜玉娟.重型顱腦損傷術后患者行改進型護理措施的干預效果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9,13(16):156-157.

      情商與影響力范文第3篇

      【關鍵詞】情商;領導力;領導力培養

      作為領導者,無論是某個組織的最高決策者,還是僅僅管理幾個人的組長,其領導力的好壞都與組織的工作效率、團隊氛圍等有著很大的關系。情商是領導者處理組織事務和領導團隊的重要影響因素,情商與領導力兩者之間有著怎樣的關系?從情商的視角看,該如何培養領導力?這正是本文的興趣所在。

      一、相關文獻述評

      至今為止,學術界對領導力仍沒有統一的概念。心理學家霍根(Mark Hogan)說,如果你尊敬人們并且永遠保持你的諾言,你將會是一個領導者,不管你在公司的位置高低。從二十世紀初著重研究領導者人格特質的領導特質理論,到四十年代探尋領導者在領導過程中具體行為的領導風格理論,再到六十年代關注情境因素對領導效力的潛在影響的領導權變理論,以及之后的領導歸因理論,交易型領導與變革型領導理論等。對領導者的研究逐漸從對領導者的人格特質和個體行為的研究,發展為注重對領導者與整個組織情境交互作用的影響研究。

      關于領導力的定義有十種具有代表性的理論。這十種具有代表性的理論及特征如表1。

      從這些理論對領導力的描述可以看出,領導力的本質就是影響力,這種影響力除了組織權利的外在因素外,最重要的是領導者自身情商的內在因素。

      Salovey和Mayer(1990)認為情商是處理情緒的能力,隨后,他對情商進行了進一步的研究,認為情商應包括情緒的認知、評估和表達能力等,通過對眾多理論的梳理,Mayer和Salovey將情感智商(EI)定義為自我情感評價(SEA)、對他人的情感認識及評價(OEA)、情緒控制(ROE)、情緒運用(UE)四個部分。

      領導力綜合體現了領導者的人格魅力,而領導者對被領導者的影響主要由領導者、被領導者和兩者各自的情商決定。情商的高低對領導者領導能力的締造和培養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基于情商的領導力培養

      情商有高低,領導者的領導能力也是各有千秋。因此,領導者在平時管理下屬的時候要注意培養提高自己的情商,在工作當中注重人性化、情感管理,將自己的情商修養轉化為領導藝術。以此來提高自己的領導能力,最終實現組織目標的效果。

      首先,正確認識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很多領導者無法清楚地看清自己的缺陷,比如不擅長溝通或者溝通方式有誤導致組織上下信息不對稱;沒有密切聯系群眾導致下屬與領導之間關系矛盾人心渙散等等。努力改善缺點,發揚優點,才能讓自己的領導力進一步發揮作用。其次,正確認識他人的優點和缺點。這里的“他人”不僅包括上文所指的下屬和員工,也包括同行業的其它領導者。兵家三十六計曾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優秀的領導者不僅要有看清自己、認識自己的能力,最重要的,要有看清自己競爭對手的能力。無論在那個領域,領導者在做出謀略的時候,不僅要看清市場,還要分析同領域的其它領導者對于自己的對策所作的反應。當然能夠做到這一點的領導者少之又少,只有最優的少數幾個才能最終實現這個目標。最后,懂得巧妙地運用情緒管理。在清楚地了解和認識了自己的他人的情感以及學會控制自己地情緒之后,要懂得運用情緒來管理下屬管理組織。

      總之,領導者在提升情商的時候,必須注重樹立正確的社會知覺。一是對他人的知覺要全面了解。領導者認知他人,除了從他的言論和外表去了解外,更重要的是觀察表情,并對這些外在的情緒表現背后的動機、需要,做出合理判斷和推測,從而形成全面的認識,并能據此成功調動他人情緒。二是自我知覺要充分準確。領導者的自我知覺主要表現為對自我外在行為的觀察和對自我內部意識的認識。三是注意克服社會知覺中的各種偏見。比如首因效應、近因效應、暈輪效應等,它們會影響領導者對人的知覺,造成主客體之間不和諧,進而影響了領導者情商的提升

      三、建議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說,成功的領導者要有恢宏的氣度。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高度的情緒駕馭力及良好的個人素質和親和力,有利用他人優點、包容他人缺點的胸懷和智慧。除此之外,筆者認為要想成為一位優秀的領導者,還應當注意以下細節:注重培養管理者的自我控制力。遇事保持冷靜,恪守職業道德和游戲規則,對雇主負責,對承諾負責;強調自我實現,不求最大,但求最好。尋找適合自己的環境、崗位,發揮自己最大的優勢,樹立權威,培養自信,自我激勵;要求管理者抱著“杯空才能水滿”的心態看待周圍一切比自己做的好的人或事,提升學習力,從榜樣和成功經驗中汲取營養,從失敗的教訓中總結經驗,不斷自我超越。

      參考文獻

      [1] 丹尼爾?戈爾曼.情商:為什么情商比智商重要[M].楊春曉譯.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2] 林昭文,吳維庫.基于情商的領導力締造[J].學術論壇, 2007,6:104-105.

      情商與影響力范文第4篇

      對于事業發展來說,智商至關重要,但是在現代社會中,情商的重要性甚至超過了智商。智商(IQ)反映人的智慧水平,情商則反映人在情感、情緒方面的自控和協調能力。“情商”是“情緒智商”的簡稱,英文簡稱“EQ”,是美國哈佛大學心理系教授丹尼爾?戈爾曼在1995年首次提出。戈爾曼認為,“EQ”是一種為人的涵養,是一種性格的素質,包括人際關系、團體精神、自覺心、同理心、自動自發的心靈動力等等。

      我們基層黨務工作者與最基層的黨員干部和社區群眾朝夕相處,日常工作和老百姓息息相關,一言一行都代表著黨和政府的形象,這些都要求我們要增強服務意識,培養自己的情商和綜合素質,變枯燥的說教為充滿人情味的交流,變坐等上門為主動熱情服務,真正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群眾心中。基層工作就是與老百姓打交道。在素質參差不齊、人員行色各異、關系錯綜復雜的街道社區,要特別重視基層工作者與對方的情商對話和交流。我們常常會發現,同一件事情,由于處理問題的同志情緒語氣、方式方法不同,會導致結果迥異。例如,當一個群眾生氣地來社區反映問題,如果你待理不理,或者與之爭論辯解,他會越緒激動生氣,最后甚至會爭吵起來,不歡而散;但是,如果你微笑地讓座倒茶,耐心地聽他訴說,他的語氣將會逐漸放軟,心平氣和地與你商議解決的辦法。俗話說:“一句好話頂錢使,惡語相向三春寒”,這就是情商高低的差異。能不能理智的克制自己的情緒,能不能站在對方的立場考慮問題,在某種意義上,一個人的情商也決定著事情的結果。所以,人們都愿意同情商高的人打交道,風趣幽默、平易近人、善解人意,讓人如坐春風。而情商不高的人,生冷噌倔、扎勢擺譜、拒人千里之外,讓人不寒而栗,如何能開展好工作,更何談取得杰出成績?

      我們經常說人性化服務管理,以人為本、科學合理,其實,人性化就是情商的具體體現。我們選拔人才的標準是德才兼備,如果說“才”是指智商的話,那么情商也可以說是“德”中應有之意,只有兩者兼備,才是一個合格的人才。如果一個人孤僻怪異、自卑脆弱、急躁輕狂、固執自負、情緒不穩,智商再高也難有成就。心理學家指出,單單使用智商的標準考察人才,并不足以準確預測這個人在事業上可能取得的成就,全面考察個人能力,還要考察他的情商,特別是考察他在社會生活中的適應能力和創造能力。

      由此可見,情商在現代社會中日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如何調適自己的情緒,如何設身處地地為別人著想,如何培養、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以及如何發揮自己獨特的人格魅力打開工作局面,情商是一個人取得成績獲得成功的關鍵。

      情商并不是與生俱來的,可以通過后天的學習培養來提高。如何來培養和提高我們的情商?

      情商主要包含認識自我、控制情緒、激勵自己以及處理人際關系等方面的能力。在情商所描述的各項能力因素中,自覺、同理心、自律和影響力是四種對現代人的事業成敗起決定性作用的關鍵因素。在平時的工作中,我們要注重在這些方面的學習培養,在工作中刻意留心,經常提醒自己并養成良好習慣,逐步提高自己的情商指數和綜合修養。

      我們常說:人貴有自知之明,這就是情商中所指的“自覺”。實際上,我們每個人都應當對自己在社會工作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有一個明確的定位,對自己的素質、潛能、特長、缺陷、經驗等各種基本能力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并經常反思自己的思想、情緒、言行,從而正確評估自己,不斷修正自己。“三思而后行”,“吾一日三省吾身”,講的就是這個道理。我們在工作中,可以通過閱讀工作藝術(經驗)的書籍、記工作日記、每天臨睡前回顧、與同志探討研究、民主生活(評議)會等形式,經常不斷地學習、反思、總結、提高,使自己的工作藝術日臻完善。

      “將心比心,心同此理”,就是“同理心”,指的是設身處地、換位思考,這是能得到對方認同和共鳴的基本要素。工作中難免發生矛盾和沖突,這就需要我們把自己放在對方的處境中想一想,這樣就會容易理解對方,消除誤解。發生誤會時,不要只是從自我出發,只看到對方的缺點和錯誤,而是要站在對方立場考慮問題,要替他人著想,主動反省自己的過失,勇于承擔責任,只要有了同理心,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就能避免許多埋怨、責難和嘲諷,大家就可以在一個充滿理解、尊重、鼓勵和支持的環境中愉快地工作和生活。

      情商與影響力范文第5篇

      情商也稱為“情緒智力”,美國哈佛大學教授丹尼爾?戈爾曼就把情商概括為5個方面的能力:認識自身情緒的能力;妥善管理情緒的能力;自我激勵的能力;認識他人情緒的能力;人際關系的管理能力。國內有些學者把動機、興趣、意志等因素考慮進來,對情商理論進行了完善,認為情商是指人認知和調控自我及他人的情感,把握自己心理平衡,形成自我激勵、動機與興趣相結合的內在動力機制;形成堅強和受理性調節的意志;妥善處理人際關系等的心理素質和能力。

      職業是一種獲得經濟收入的社會實踐,廣義的就業應涵蓋選擇職業、從事職業以及適應職業三個不同的層次。情商的影響力滲透到就業的全過程,在各個不同的層面發揮作用。

      當今社會競爭日益激烈,用人單位在招聘大學生時更注重他們的綜合素質,特別是工作熱情、工作主動性、工作責任心、人際交往能力以及再學習能力。可見,情商對于大學畢業生正確地進行職業選擇和成功應聘具有很大的影響。高情商的畢業生在擇業時,往往能夠正確地認識自我和社會,能夠把個人的興趣、性格、特長、知識、能力與國家宏觀的就業政策和微觀的就業現實、應聘崗位的性質以及專業、能力和素質要求結合起來,在應聘時仔細揣摩面試者的心理和一些細微動作,善于采取靈活應變的策略,利用情感控制、心理調適的方法和技巧,打動聘用者的心,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從而獲得成功。

      一個人在走上工作崗位后都有一個目標,這個目標可能是來自內在的需要或者是由崗位職責所規定的。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他就必須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技能,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開發自身潛能,協調人際關系,搞好組織管理,堅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奮斗到底。可見,情商對大學生從業后的影響與作用也很明顯的。

      對職業是否適應及適應程度如何,主要取決于人的素質,包括知識與技能、智商與情商、人文素質與科學精神。適應職業既要適應新的工作崗位又要適應新的工作環境。適應新崗位與人的知識水平、專業能力、智力水平有關;而適應新的工作環境,除了物質環境外,還要適應人文環境,適應新的工作氛圍,適應新的人際關系。高情商的大學生能夠很快地領悟和適應群體和社會對自己的角色期待,能夠迅速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盡早地為用人單位創造出價值。

      因此,應重視對大學生情商的培育。然而情商的培育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在長期的學習與實踐中慢慢提高。

      在就業指導課和就業講座中增加情商教育的內容。現在高校普遍開設了就業指導課程和內容豐富的就業講座,除了向畢業生介紹有關的就業政策、就業信息、擇業技巧等內容以外,更應該注重對畢業生的擇業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就業心理素質,培養學生個人職業理想與社會需求和諧統一的能力,培養學生職業選擇的分析能力。這些能力和素質恰恰是情商在大學生就業中的重要體現。學校可以在課程講授中結合模擬招聘會、辯論、情景劇、演講等學生喜歡的形式進行大學生情商的培育。

      在學生的日常教育管理中注重學生情商能力的提升。高校在日常的教育管理中,要注重培育大學生的合作意識、形象意識、角色意識、敬業精神、開放的學習意識等。特別是要結合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技文化活動來豐富大學生的精神生活,拓展和擴大他們的知識視野,這對于培養大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組織能力、管理能力和創造能力等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提高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承受挫折的能力。加強大學生的心理素質教育尤為重要。只有心理素質提高了,大學生才能正視社會的不良現象,才能變壓力為動力,更好地爭取和把握社會機遇。針對大學生心理發展不夠成熟的特點,學校要有針對性地開設相關的課程,有意識地開展心理健康知識講座、開展心理咨詢,并與心理測試、心理引導、心理教育結合進來,幫助大學生克服心理障礙,引導大學生控制情緒,增強社會應變力,幫助大學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观看在线 | 亚洲图片校园春色|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 国产色在线|亚洲| 亚洲天堂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 精品亚洲成α人无码成α在线观看| 亚洲 日韩 色 图网站|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 亚洲香蕉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最大成人网色| 久久久久国产亚洲AV麻豆 | 亚洲码和欧洲码一码二码三码| 国产亚洲精aa在线看| 亚洲午夜成人精品无码色欲| 亚洲综合小说另类图片动图 | 亚洲中文无码卡通动漫野外| 精品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综合91精品麻豆|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亚洲国产日韩一区高清在线 | 亚洲bt加勒比一区二区| 99久久亚洲精品无码毛片|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最新在线视频| 91在线亚洲综合在线| 亚洲精品无码少妇30P| 亚洲爆乳无码专区www|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亚洲小说| 亚洲专区一路线二| 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影院首页| 亚洲AV噜噜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无码日韩精品第一页|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电影| 亚洲爆乳少妇无码激情| 亚洲AV蜜桃永久无码精品| 国外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 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亚洲欧洲日本国产| 亚洲欧洲免费无码| 亚洲?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