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圍城讀書筆記

      圍城讀書筆記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圍城讀書筆記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圍城讀書筆記范文第1篇

      摘要:本文選取2003-2012年江蘇省的金融運行數(shù)據,從金融總量、金融結構和金融效率三個維度選用相關指標,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確定各指標權重,構建了江蘇省及其蘇南、蘇中和蘇北三大區(qū)域的金融成熟度綜合指數(shù),對江蘇省及各區(qū)域的金融成熟度進行比較分析。研究表明,近10年來,江蘇省的整體金融成熟度不斷提高且增速有加快之勢;在三大區(qū)域中,蘇南地區(qū)金融成熟度顯著高于蘇中、蘇北地區(qū);江蘇亟需合理配置金融資源,密切關注蘇中、蘇北地區(qū)金融發(fā)展,調整區(qū)域金融結構,提高金融效率。

      關鍵詞 :區(qū)域金融成熟度;主成分分析法;比較分析

      理論界對金融發(fā)展的研究頗豐,但是,對于金融發(fā)展的狀況以及所達到的水平始終缺乏一個行之有效的評價方法。多數(shù)研究沿用包括存貸款、金融機構數(shù)、金融深度等一些金融相關指標描述金融發(fā)展的狀態(tài),尚不足以完整、準確地描述區(qū)域金融的整體發(fā)展。因此,需要采用更為全面綜合的方法量化反映區(qū)域金融的發(fā)展狀況和水平。本文以江蘇省為例,引入金融成熟度概念。首先對區(qū)域金融與金融成熟度的關系等方面的文獻進行梳理綜述;其次,基于現(xiàn)有理論研究,構建了包含金融總量、金融結構、金融效率三個維度主要相關指標在內的區(qū)域金融成熟度評價體系,最后,對江蘇省及蘇南、蘇中和蘇北地區(qū)的金融成熟度進行了實證分析。

      一、區(qū)域金融成熟度相關文獻綜述

      金融成熟度作為一個綜合性的評價指標,區(qū)別于經濟增長、經濟發(fā)展、金融增長及金融發(fā)展等一系列概念。“成熟”可以指事物達到相對完善的程度;成熟度是對事物完善程度的量化。科茲納(Kerzner)曾將“成熟度”引入管理領域,于2001年提出了項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我國學者劉云山通過對廣東金融成熟度綜合指數(shù)的研究,認為金融成熟度是國家或一個區(qū)域的金融完善程度。基于已有的研究可以發(fā)現(xiàn),成熟度克服了傳統(tǒng)評估方法的任意性和隨意性,提供了全面、客觀、可供測量的指標。二、區(qū)域金融成熟度指數(shù)構造為了能夠對江蘇省和蘇南、蘇中及蘇北地區(qū)的金融發(fā)展狀況及彼此間的差異進行分析,本文借鑒我國學者劉云山有關金融成熟度指標體系構建的研究成果,首先從金融總量、金融結構、金融效率特征三個方面選出12個代表性指標構建金融成熟度評價指標體系。其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對樣本數(shù)據進行處理,確定各指標的權重,從而構建金融成熟度綜合評價指標體系。最后,計算得出江蘇省及蘇南、蘇中和蘇北地區(qū)的區(qū)域金融成熟度指數(shù),并對其進行分析比較,以便全面了解江蘇省及各區(qū)域的金融成熟度和差異性。

      1.指標權重的確定方法與模型選擇

      主成分分析法作為確定指標權重的重要方法之一,不僅從定量的角度出發(fā),充分利用全部數(shù)據當中所包含的信息,而且能夠克服原始指標中存在的相關性等缺陷。分析后得出主成分的方差貢獻率,即為各項指標的權重。

      對于一個樣本資料,觀測P個變量x1,x2, l, xp, n個樣本的數(shù)據矩陣為:

      其中,

      主成分分析就是將p 個觀測變量綜合成為p 個新的變量(綜合變量),即

      Fj=aj1x1+aj2x2+ +ajpxp(j=1,2, ,p)

      要求模型滿足以下條件:① FI ,Fj 互不相關( i ≠j,i,j =1,2,...p)且VAR(F1)≥VAR(F2)≥VAR(F3) ?;

      其中F1 為第一主成分,F(xiàn)2 為第二主成分,共有p 個主成分,αij 為主成分系數(shù)。

      上述模型可用矩陣表示為:F =AX ,其中A 稱為主成分系數(shù)矩陣。

      2.指標體系構造

      區(qū)域金融成熟度的提高是一個不間斷的由低級階段到高級階段演變的過程。因此,金融成熟度的各項指標的變化也表現(xiàn)出明顯的時間序列特征。為了全面描述江蘇省的金融成熟度,本文采用描述性統(tǒng)計方法,從金融總量、金融結構、金融效率特征三個維度選出總計12個代表性指標構建江蘇金融成熟度評價指標體系如表1所示。

      3.數(shù)據選取

      受數(shù)據資料來源所限,本文選取了江蘇省及蘇南、蘇中、蘇北地區(qū)2003-2012年十年的年度數(shù)據,數(shù)據來源于歷年《江蘇省統(tǒng)計年鑒》及《江蘇省金融運行報告》。通過對指標標準化處理和計算后,得到12個指標的均值和標準差如表2所示。

      三、計算過程與結果

      本文采用統(tǒng)計軟件spss22.0 對表2標準化后的數(shù)據進行主成分分析,得到表3總的方差解釋表。從表3中不難看出,前兩個主成分特征值的累積貢獻率占總方差的84.695%,且特征值均大于1。因此,可以用前兩個主成分較好地反映這組數(shù)據,且第一個主成分對應的特征值的新方差貢獻率為84.15%,第二個主成分對應的特征值的新方差貢獻率為15.85%。計算區(qū)域金融成熟度指數(shù)總系數(shù)(用符號TF表示)的公式為:

      TF =84.15%×CF1i +15.85%×CF2i

      進一步地,根據初始因子載荷矩陣可以計算出相關指標的權重,如表4所示。

      金融成熟度指數(shù)的計算公式為:

      根據上述公式并結合各指標原始數(shù)據,計算得到江蘇省金融成熟度指數(shù)。同樣,我們還可以依次計算出江蘇省內的蘇南、蘇中及蘇北三大區(qū)域的金融成熟度指數(shù),并以江蘇省2003年為基期,對指數(shù)100化,得到江蘇省及其三大區(qū)域金融成熟度綜合指數(shù)(表5)和趨勢圖(圖1和圖2)。

      通過對江蘇省及蘇南、蘇中、蘇北金融成熟度綜合指數(shù)趨勢圖(圖一t和圖二)的分析發(fā)現(xiàn):

      1.江蘇省金融成熟度綜合指數(shù)平穩(wěn)上升,表現(xiàn)出加速上升趨勢

      區(qū)域金融成熟度綜合指數(shù)從期初2003年的100 平穩(wěn)上升至2007 年的202,實現(xiàn)翻一番。截止到2012年,江蘇省金融成熟度綜合指數(shù)提高迅速,有指數(shù)型上升之勢,成熟度指數(shù)一躍至506,為統(tǒng)計期初的5倍。表明了在過去的十年中,江蘇省積極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創(chuàng)新金融模式,對金融產業(yè)的支持已取得初步成效。

      2.江蘇省區(qū)域內金融成熟度指數(shù)差異較大

      具體表現(xiàn)為蘇南地區(qū)的金融成熟度遠遠高于蘇中、蘇北地區(qū),而后兩者的金融成熟度較為接近。表明江蘇省內各區(qū)域金融發(fā)展極不平衡,多數(shù)金融資源仍傾斜于蘇南區(qū)域;也表明蘇中、蘇北地區(qū)金融總量、金融結構、金融效率顯著落后于蘇南地區(qū)。數(shù)據顯示,蘇南地區(qū)在2005年金融成熟度指數(shù)高達107,2011年末已成功突破300,遠高于同時期金融成熟度指數(shù)低于100的蘇中、蘇北。近年來,蘇中地區(qū)的存貸比率一直高于蘇南、蘇北地區(qū),地區(qū)資本效率低下,拉大了與蘇南地區(qū)區(qū)域金融成熟度的差距。蘇北地區(qū)的金融總量始終低于蘇南、蘇中地區(qū),地區(qū)資金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蘇北地區(qū)金融成熟度的提升。

      3.金融總量、金融結構、金融效率三個維度對江蘇省金融成熟度的貢獻有所不同

      總量指標對江蘇金融成熟度的推動作用顯著,結構和效率維度的推動作用相對較弱,表明金融總量雖然較大,但結構有待完善,效率也亟需進一步提升。

      四、結論與建議

      本文從金融總量、金融結構、金融效率三個維度出發(fā)選出12個代表性指標,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對樣本數(shù)據進行處理,賦予各指標不同的權重,從而構建了金融成熟度指標體系。研究表明,三個維度對金融成熟度提高的貢獻各異,金融成熟度綜合指數(shù)基本符合金融運行的總體態(tài)勢,在一定程度上較好地反映了江蘇省金融運行規(guī)律及金融發(fā)展趨勢,有利于準確比較江蘇省三大區(qū)域蘇南、蘇中、蘇北金融成熟度差異。

      結合本文的分析結果,筆者認為,在金融體制改革中,必須正視江蘇省三大區(qū)域金融成熟度差異,各地區(qū)應當因地制宜,調整金融發(fā)展戰(zhàn)略,不斷提升區(qū)域金融成熟度。蘇南地區(qū)亟需充分發(fā)揮金融中心的輻射和調控作用,蘇中地區(qū)亟需提升資本運作效率力,形成與蘇南地區(qū)金融聯(lián)合驅動發(fā)展格局,蘇北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妥善解決資金匱乏難題,積極提高其主要的金融指標增幅。

      參考文獻

      [1]劉云生.金融成熟度及其評價研究[J].金融與經濟,2009(12):33-35.

      [2]HaroldKerzner.張培華,譯.項目管理的戰(zhàn)略規(guī)劃:項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應用[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2.

      [3]任兆璋,劉云生.廣東金融成熟度綜合指數(shù)研究[J].金融研究,2010(03):183-193.

      [4]謝玲玲,許敏,劉瑩.區(qū)域金融對區(qū)域經濟的影響:基于江蘇省面板數(shù)據的實證分析[J].會計之友,2012(06):9-10.

      圍城讀書筆記范文第2篇

      關鍵詞: 職業(yè)教育推薦讀物 指導閱讀 了解情況

      職業(yè)學校是培養(yǎng)具有文化科學基礎知識、專業(yè)知識和較強的專業(yè)實踐能力的各種實用型人才的學校。針對職業(yè)教育的特點,在教學課時安排上,專業(yè)科課時相對較多,文化基礎課時相對較少。因而,學生的課外閱讀便顯得重要且必不可少。

      課外閱讀是課內閱讀的最佳補充方式,不管課內閱讀的效率多高,沒有課外閱讀的配合,就不可能獲得較大的成效。語文教學的實踐一再證明,凡是課外閱讀組織引導得好的,語文教學效率就高,成效就大。學生個人語文學習實踐也證明,凡是課外書讀得多的,語文能力提高就快,學習效果就好。因此,可以說,只注意課內而忽略課外,工夫只是用了一半。

      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探索,筆者總結出課外閱讀指導的三個步驟:

      第一步:有目的有計劃地推薦讀物。

      當前,各種報刊、雜志很多且很雜,因而在推薦讀物時還應考慮到如下幾點:

      (1)思想內容健康,能鼓舞學生上進,語言文字規(guī)范,能為學生提供楷模。比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以文中主人公保爾那種鋼鐵般的意志激勵曾受過挫折而自暴自棄的學生,以他那頑強的毅力喚起他們重新面對生活的信心和勇氣,從而讓保爾的形象成為學生心目中的精神偶像。

      (2)讀物的內容和形式,要盡可能和課內閱讀取得某種程度的聯(lián)結,使課內外閱讀得以相互促進。

      在教學《林黛玉進賈府》、《赤壁之戰(zhàn)》等古典名著時,為了配合學生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課文內容,筆者就提前指導學生課外閱讀《紅樓夢》、《三國演義》等名著。這里,以《林黛玉進賈府》為例,為了進一步理解林黛玉那種[1]“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肯輕易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恥笑了去”的既自尊又自卑,既敏感又多疑的人物性格,那么,在指導學生課外閱讀時,就側重讓學生了解林黛玉的人生經歷,賈府當時的顯赫地位等歷史背景。這樣,在上整篇課文時,就可以讓學生自由討論,暢所欲言,教師只需稍加歸納小結即可。通過這種方法檢閱閱讀帶來的知識收獲,使學生的課外閱讀更加主動、自覺。

      正如教育家張橫渠所說:“對目標,要有追求的興味,對某種學問羨慕不已,相信內中有極富美的寶貝,非獲得不可,如未見都市之繁華,非往見不可。”把學生的閱讀興趣調動起來,才能使閱讀善始善終,持之以恒。

      (3)讀物的類型要盡可能多樣化,政論讀物、科學讀物、文學讀物、現(xiàn)代讀物均可涉及。通過閱讀多種讀物,擴大閱讀領域,發(fā)展閱讀能力。比如在教學《包身工》時,就可以有意識地指導學生閱讀一些報告文學,并讓學生歸納出報告文學的特點,這樣比教師單純的介紹,效果要好得多。在教學魯迅的《祝福》時,就可以指導學生閱讀《吶喊》、《彷徨》、《故事新編》這三部短篇小說集。這樣,既對魯迅的小說有個大概了解,又認識到祥林嫂的悲劇,不僅僅是她一個人的悲劇,而是代表著當時千千萬萬個受迫害、受摧殘的勞動婦女的悲劇。

      當然,也可以引導學生閱讀有關法律方面的書籍,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識,做知法、懂法、守法、護法的中學生。

      第二步,有針對地指導閱讀。

      (1)設課外閱讀指導課,進行專題指導。指導的內容包括:簡介讀物內容,闡明閱讀目的,指導閱讀方法,提出閱讀要求。比如:《紅樓夢》中的林黛玉,筆者指導學生從以下這幾個方面進行閱讀:林黛玉她是林姑媽的女兒,寶玉的表妹;她不是一個丑陋的、健壯的、愚笨的姑娘,而是一個美麗的、聰慧的、纖弱而又多愁善感的少女。但是林黛玉具體怎樣美麗,具有怎樣相貌,怎樣的氣質神韻,作者是怎樣進行描寫的,賈寶玉眼中的林黛玉:“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tài)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微微。閑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什么是“似蹙非蹙涓煙眉”,“什么是似喜非喜含情目”,“態(tài)生兩靨之愁”是何種“愁”,“嬌襲一身之病”的嬌態(tài)是什么樣兒的,“姣花照水”是怎樣的風情,“弱柳扶風”又是怎樣的神韻,“心較比干多一竅”要聰明到什么程度,“病如西子勝三分”要美麗到什么地步,等等,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審美想象去推測、去補充、去創(chuàng)造,這種閱讀效果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組織語言的能力。

      (2)在閱讀過程中,可以隨時和學生交談,了解閱讀進展情況,交換對讀物的看法,解答學生的問題。例如:在指導學生閱讀《三國演義》時,小說中的英雄人物諸葛亮無疑就是學生心目中智慧的化身,他料事如神,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不可能有什么重大閃失,但是,學生不明白的是,為什么如此神機妙算的諸葛亮也會失誤。而且有的還是重大失誤,如“大意失街亭”,當年劉備曾告訴過諸葛亮說馬謖“不可大用”,但是諸葛亮沒有聽從劉備意見,在關鍵的時刻,關鍵的地點,關鍵的戰(zhàn)役上,不顧眾人的反對,錯用馬謖,街亭失守,致使蜀軍受到重大損失,付出慘重的代價。不能不說,這主要是因為諸葛亮在識人、用人上的失誤造成的。在與學生討論分析這些歷史人物的過程中,也讓學生懂得學會用辯證的觀點看問題。即使是歷史上的英雄人物,也并非完人,他們同樣也存在人性中的弱點,甚至有些弱點是致命的。這樣指導可以讓學生意識到在學習和生活中應該揚長避短,不斷地自我完善。

      (3)指導記讀書筆記。筆記的內容和形式可以多樣化,如抄錄詞句或摘錄要點,寫讀后感或寫書評,內容全面的讀書筆記,應記入書名、作者、出版單位、讀書時間、內容提要、要點摘錄和簡單的認識與感想等。例如:在指導學生閱讀錢鐘書的《圍城》時,書中有許多描寫人物的優(yōu)美詞句,[2]“候營長有個桔皮大鼻子,鼻子上附著一張臉,臉上應有盡有,并未給鼻子擠去眉眼,鼻尖生幾個酒刺,像未熟的草莓,高聲說笑,一望而知是位豪杰。”筆者讓學生把這些詞句抄在讀書筆記上,并指導學生在寫作時,恰到好處地運用各種修辭手法,增強文章的文采。

      第三步,要及時地了解和研究課外閱讀情況,了解的方式有:

      (1)編制課外閱讀登記表,對每個學生的閱讀書刊名稱、閱讀數(shù)量、閱讀速度和閱讀方式進行統(tǒng)計。

      (2)抽閱或展覽學生的課外閱讀筆記。

      (3)召開課外閱讀座談會,交流心得體會,介紹閱讀方法。

      (4)向學生進行口頭或書面的調查等。

      經過這樣的課外閱讀指導和訓練,學生不僅能繼續(xù)課外閱讀鞏固課外閱讀成果,而且能增長知識,擴大視野,豐富寫作內容,古人不是有“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切身體會嗎?學生書讀多了,思路就開闊,寫起來就比較順手,否則,職校生畢業(yè)后,雖有一技之長,卻不能提筆成文,就會影響整體素質的提高。

      這樣的“加餐”形式,既能彌補“正餐的供應不足”——文化基礎科課時較少,又能滿足學生的“營養(yǎng)需求”——對知識的求知欲,可謂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呢?另外,恰當?shù)刂笇W生進行課外閱讀,還能陶冶情操,培育品德。課外閱讀能夠減少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接觸有損于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書刊、黃色錄像、電子游戲等。當前青少年學生正處于一個特定的人生階段,他們不僅生理上逐漸成熟,心理上也逐漸成熟,而且世界觀、人生觀、道德觀正處于逐步成型的時期。在這個時期里,學生的求知欲相當旺盛,面對社會上的各種不良現(xiàn)象,辨別力和免疫力都還不是很強。如果缺乏老師的正確引導,他們將很容易迷上一些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刊物。甚至為了打發(fā)課余時間,而與社會上一些無業(yè)游民混在一起,耳濡目染,最終,不知不覺地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正如古人所說的“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但如果有老師正確地指導閱讀,用足夠數(shù)量的有益讀物滿足他們這種生理和心理的需要,從而對學生進行熏陶、感染、教育,幫助學生認識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惡、丑,就能把他們培養(yǎng)成合格的勞動者,培養(yǎng)成社會需要的有用人才。

      參考文獻:

      圍城讀書筆記范文第3篇

      【關鍵詞】高中 語文 閱讀課

      【中圖分類號】G6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5962(2013)06(a)-0091-01

      高中語文新課程改革已經在全國開展,新課標對高中語文“閱讀和鑒賞”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高中三年課外自讀文學名著(五部以上)以及其他讀物,總量不少于150萬字。”同時也提出了課外閱讀的目標要求:“具有廣泛的閱讀興趣,努力擴大閱讀視野。學會正確、自主地選擇閱讀材料,讀好書,讀整本書,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這個要求的提出體現(xiàn)了新課程改革對高中語文閱讀的要求。只有通過大量而且符合學生實際的文學作品閱讀,高中生才能大量積累語文基礎知識,提高自己的語文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才能真正體會文學作品的布局謀篇、語言特色,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但是,應試教育理念和高考的壓力,卻阻礙了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除了語文課本和教輔材料,廣大學生沒有時間去閱讀別的文學作品,學生文學素質的低下已經是不爭的事實。這讓廣大的語文教師深感憂慮。據報道,天津市14135名中小學生課外閱讀量普遍不足,僅有30.5%的中小學生喜歡課外閱讀;課外書“魅力”不敵看電視;年級越高課外閱讀量越少;課外閱讀重讀圖輕讀文;閱讀“大部頭”作品感到吃力等。那么,高中語文應如何開展好語文閱讀呢?

      1 將高中語文閱讀列為必修課程。提升高中語文閱讀課的地位

      傳統(tǒng)的高中語文閱讀是高中語文教學課程的補充,是服從于高考的需要,是可有可無的。所以高中語文閱讀都被稱作“課外閱讀”或者“課下閱讀”。這樣的閱讀效果是可想而知。要提高高中語文閱讀效果,就必須要提高語文閱讀課的地位,讓學生和語文老師都重視語文閱讀。將高中語文閱讀課和其他課程一樣,列為必修課程,就是對高中語文閱讀課的最高重視。學校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和年齡特點,結合高中語文的教學任務和教學要求,針對不同的年級開始節(jié)數(shù)不等的閱讀課,開展一系列的讀書活動,設置詳細的閱讀作業(yè),讓高中語文閱讀由課外走到課內,由課下走向課上。高中語文閱讀課的開設,提高了學生的語文閱讀數(shù)量,提高學生的閱讀效果,也有利于克服學生面對寫作的為難情緒,提高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為高考語文考試打下堅實的基礎。

      2 開好高中語文閱讀課。需要高中語文教師做好充分的準備

      讓閱讀走進課堂,讓學生真正能夠從閱讀中受益,需要高中語文教師付出更多的心血和努力。在上閱讀課的過程中,語文教師要有詳細的課程安排,詳細的檢查方案。根據語文教學的需要,語文教師要向學生推薦大部分閱讀書目供學生選擇,引導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讀好書。在閱讀書目的選擇上,要題材廣泛,善于開闊學生眼界,語文教師可以向學生推薦如《紅樓夢》、《子夜》、《圍城》、《雷雨》、《巴金小說名篇》、《悲慘世界》等文學名著,可以向學生推薦如《盧梭傳》等名人傳記,可以向學生推薦現(xiàn)代武器、《航天科技――展開翱翔的翅膀》等科普類圖書,也可以向學生推薦《宋詞選讀》、《史記選讀》、《于丹論語心得》等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圖書。語文教師要要求學生隨時做好讀書筆記,記錄下自己的心得體會,提高自己的欣賞水平和寫作能力。

      3 積極開展多種讀書活動,提高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為了提高學生閱讀的積極性,也為了檢驗學生閱讀的效果,高中語文教師要善于開展各種讀書競賽和寫作比賽,讓學生參與其中,享受成功的喜悅,享受閱讀和寫作的樂趣。閱讀不是讀死書,而是要求學生活讀。高中語文教師可以通過一系列的閱讀活動,來刺激和引導學生讀出感想,讀出精彩,讀出人生,讀出成長。可以開展優(yōu)秀閱讀筆記本與優(yōu)秀寫作本展覽,每班推薦優(yōu)秀筆記本與優(yōu)秀寫作本若干進行展覽,評委會將根據評比結果評選優(yōu)秀班級、優(yōu)秀指導教師與優(yōu)秀學生個人,可以開展優(yōu)秀作文評選,將同學們寫作中精彩的作文推薦給評委會參與優(yōu)秀作文評選,本次比賽將評選出一、二、三等獎及優(yōu)秀獎若干,優(yōu)秀作品結集出版,并擇優(yōu)向有關報紙雜志推薦發(fā)表。可以舉辦“好書大家看”活動:每人推薦一本自己讀過的感覺不錯的書,先向班里的同學介紹這本書,然后奉獻出來,放進班里的“小小圖書館”,全班每位同學貢獻一本,大家共享;可以舉行詩歌朗誦會:老師和學生同臺演出,既有情節(jié),也有表演;可以舉辦學術報告會,這類學術報告不但由學生主講,也全部是由學生自發(fā)組織、策劃和實施。

      4 提倡個性化閱讀,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精神和創(chuàng)新精神

      圍城讀書筆記范文第4篇

      從學生作文的語言來看,存在以下主要問題。一是語言枯澀,讀來味同嚼蠟。二是陳詞濫調,難見個人創(chuàng)意。三是故作深沉,失去活躍天性。四是空洞無物,少有真情實感。因此我認為,在作文教學中亟待倡導個性化語言。

      什么是個性化的語言呢?所謂個性化的語言,應該是脫離了大眾化的話語范式,從詞語選擇、句式結構甚至到語氣語調都具有一定的自我角色意識的語言,也就是指最能表現(xiàn)人物個性特征的語言。如魯迅筆下的孔乙己深受封建教育的毒害,滿口“之乎者也”,這就是個性化的語言。

      怎樣才能使文章展現(xiàn)出獨特的個性語言呢?我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努力。

      一、把生活作為個性化語言的源泉

      大自然的風霜雪雨、花鳥蟲魚,人世間的滄海桑田、世遷……生活中無論多么微不足道的事情,只要認真感悟就會有所收獲。美麗的大自然、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都是作文的源泉。充滿靈氣的語言是扎根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的,許多名著中精妙的語言往往直接起源于生活。葉圣陶先生說:“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盈,溪水自然活潑地晝夜不息。”

      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引導學生關注周圍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新時代的教師要讓學生到生活中去學習語言,感悟語言,積累語言,使用語言。如寫日記、周記就是最好的方法之一。學生通過寫日記、周記,就會主動地去觀察、留意周圍的細小的事情,對自己的所見所聞發(fā)表看法,表達真性情,抒發(fā)真感受,而具有真情實感的文章才是理解個性化語言的真諦。

      二、把廣泛閱讀作為個性化語言的基石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優(yōu)秀的范文在語言運用方面為我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特別是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更是閃耀著個性化語言的光芒,我們應當引導學生廣泛地、有選擇地、有目的地閱讀,從而豐富我們的語言庫存。只有如此,才能厚積薄發(fā),不會出現(xiàn)“書到用時方恨少”的尷尬局面,寫作時左右逢源才能真正成為可能。要做到這點其實并不難,首先是要積累大量詩詞、成語、警句。古典詩詞所蘊涵的深刻思想、美妙意境、雋永情致永遠放射著奪目的光芒,“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汲取古詩詞的營養(yǎng),能讓我們的學生迅速成長。同時,成語、古詩詞由于情趣盎然、節(jié)奏明快、意境深遠,具有突出的語感特點,學生愛讀愛背,大量閱讀這些內容,會大大豐富學生的語言庫存。其次是廣泛閱讀。教師可向學生推薦中外名著及范文佳作,要求學生有計劃地閱讀,并寫個性化讀書筆記、讀后感、隨筆之類的文章,然后在全班交流、評點、互相學習。

      有了上述的充分準備,學生就具備了一定的感性語言模塊的整體儲存,它們既是生活經驗材料,也是形象思維材料。這些材料儲存于大腦,將成為學生的終身營養(yǎng),也是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它們一旦被激活,就會產生綜合效應和連鎖反應,非常有利于接受和表達能力的整體提高,有利于形成個性化語言。“腹有詩書氣自華”,這樣一來,學生文思泉涌、妙筆生花就不是一件難事了。

      三、把生命激情作為放飛個性化語言的翅膀

      “感情有著巨大的鼓舞力量”,所有事情沒有情感的參與,都將變得索然無味。作文需要有生命激情,語言需要豐富的生命性,沒有豐富的情感,創(chuàng)作活動便難以為繼。同是對待秋天,有人“秋風秋雨愁煞人”,有人“我言秋日勝春朝”;同是抒寫愁緒,李白是“舉杯消愁愁更愁”,而李煜則是“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不同的心境,感受則可能不同。沒有情感的語言,將變得味同嚼蠟。在作文實踐中,要尊重學生的主觀意愿,讓學生獲得心靈的空間和自由,讓他們主宰自己的思想,有足夠的時空自由思考和想象。心靈不自由,語言就不會有神韻和靈性。只有學生切身經歷其中,“與吾心有戚戚焉”,及時調動生活經驗和情感的積累,語言才會閃現(xiàn)生命特有的光輝。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個性情感,讓他們釋放生命活力,讓生命激情成為個性化語言放飛的翅膀,作文的語言才會具有個性與生命。

      四、培養(yǎng)語言個性化的途徑

      (一)個性化的語言需要詞句的新鮮。也就是說,遣詞造句應力避陳詞濫調,力戒人云亦云,要多多打造具有個人“版權”的句子。

      (1)路窄得已容不下我瘦瘦的身影。(將“窄”換成“瘦”)

      (2)老師一串串清晰的腳印留在彎彎的小路上。(將“留”換成“板書”)

      以上例句,只改動了一個詞語,語言的味道是不是大不相同呢?由此可見,詞句的新鮮太重要了!

      (二)個性化的語言需要角度的巧妙。所謂角度巧妙,指的是句子的切入角度突破常規(guī),從意想不到的視角切入,寫出語言的個性。

      (1)小姍姍把爸爸丟了,急得哇哇直哭。

      (2)小舢板搖動了大海。

      以上句子,若寫成“爸爸丟了小姍姍”“大海搖動小舢板”,角度普通,句子的表達就毫無個性可言了。

      (三)個性化的語言需要個性化修辭。善于修辭更能讓讀者調動想象和聯(lián)想,在心中喚起某種美好的影像。修辭也應打造個人“版權”,從而彰顯語言個性。

      “一會兒,雨點密起來,可是還不像下雨,只仿佛許多小水珠在半空里頑皮,滾著跳著,頑皮得夠了,然后趁勢落地……這雨愈下愈老成,水點貫串作絲,河面上像出了痘,無數(shù)麻瘢似的水渦,隨生隨滅,息息不停,到雨線更密,又仿佛光滑的水面上在長毛。”――《圍城》

      這里運用比喻、擬人修辭手法,充滿詩意,富有靈性,語言活潑生動,充滿個性化色彩。

      (四)個性化的語言需要巧引活用成語、熟語、詩句甚至網絡用語等。

      圍城讀書筆記范文第5篇

      怎樣寫論文

      一,論文的定義

      論文是學術論文的簡稱.學術論文是指用來進行科學研究和描述科學研究成果的文章.

      國家標準GB7713-87對學術論文所作的定義:"學術論文是某一學術課題在實驗性,理論性或觀測性上具有新的科學研究成果或創(chuàng)新見解和知識的科學記錄,或是某種已知原理應用于實際中取得新進展的科學總結,用以提供學術會議上宣讀,交流或討論;或在學術刊物上發(fā)表;或作其他用途的書面文件."

      二,論文的功用

      1,可以記錄新的科研成果,本身就是學術研究的有效手段.

      2,促進學術交流,成果推廣和科技發(fā)展.

      3,促進科研的深化.

      4,是考核作者知識,科研水平的重要載體之一.

      國外高校對學術論文寫作教學相當重視,一些發(fā)達國家如美,日等,無論文科還是理工科,關于學術論文寫作要講授二,三十課時.

      日本長岡技術科技大學校長川上正光在《科學與創(chuàng)造》一書中說:"大學的最大使命是創(chuàng)造出學問,技術,要培養(yǎng)出具有創(chuàng)造力的人."

      因此可以說,論文寫作教學是培養(yǎng)大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創(chuàng)見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論文的分類

      按功能分:研究論文考核論文

      考核論文:課程論文學年論文畢業(yè)論文

      學位論文

      學位論文:學士學位論文

      碩士學位論文

      博士學位論文

      考核論文:

      ⑴學年論文:使學生初步學會使用專業(yè)知識進行科學研究的方法.一般從大三開始(有專業(yè)選修課程之后)

      ⑵畢業(yè)論文:畢業(yè)生總結性的獨立作業(yè).考驗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一般在導師指導下選定題目,進行研究和撰寫.完成后要進行答辯再評定成績.

      ⑶學位論文:申請學位提交的學術論文,一般分三級,一般同畢業(yè)論文合二為一.

      學位論文

      (1)學士學位論文:要求有一定心得.(12000字左右)

      (2)碩士學位論文:要求有新見解,反映出作者有獨立從事科研的能力.(4-5萬字)

      (3)博士學位論文:要求在科學或專門技術上做出創(chuàng)造性成果,能從論文的寫作中反映出作者有淵博的理論知識和相當熟練的科研能力.(10萬字)

      四,論文的特點

      ⑴獨創(chuàng)性:學術論文不同于教科書,甚至不同于某些學術專著(知識的傳播和普及常規(guī)性的知識講解).

      ⑵科學性:揭示事物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從客觀實際出發(fā),具有現(xiàn)實意義,事實,事物,事件真實客觀,不帶個人偏見,不主觀臆斷,以最充分,確實有力的加論據作為立論依據,論證嚴謹而充分,富有邏輯效果,深層的專業(yè)理論知識.

      ⑶創(chuàng)新性:

      ①對研究對象經過周密觀察,調查,分析研究,從中發(fā)現(xiàn)別人過去沒發(fā)現(xiàn)過或沒分析過的問題

      ②在綜合別人認識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新,包括:選題新,方法新,資料新

      ⑷學術性(理論性):即遵循客觀規(guī)律,講究科學真實性.

      ⑸可讀性(文科論文),忌玩弄辭藻.

      五,論文的選題

      選題是論文成敗的關鍵

      愛因斯坦在評價伽利略提出測試光速的問題時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一個問題也許僅僅是一個數(shù)字上的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去看舊的問題,卻需要有創(chuàng)造性和想象力,而且標志著科學的真正進步."

      一選題的意義

      1,選題決定著論文的價值也關系著學術研究的成敗,有人說,選對了題等于完成了一半,"選對了"包涵兩層意義:

      ①選題與客觀需要相符合;

      ②選題與主體狀況的適應.

      2,選題為科學研究活動確定了一個明確的目標.

      3,選題是研究者才學知識的集中體現(xiàn),科學方法論者貝法里奇說:"有真正研究才能的學生要選一個合適的題目是不困難的,假如他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曾注意到知識的空白或不一致的地方,或者沒有形成自己的想法,那么作為一個研究工作者,他的前途是不大的."

      二選題的途徑

      1,急待解決的課題,尤其在與現(xiàn)實領域有關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

      ①關鍵問題;②迫切問題

      2,科學上的新發(fā)現(xiàn),新創(chuàng)造

      3,空白的填補

      4,通說的糾正

      5,前說的補充

      三選題的原則

      1,選擇客觀上有意義的課題

      ①選擇具有社會意義的課題,亟待解決的問題

      ②選擇具有學術意義的課題

      2,選擇主觀上有見解的課題

      ①要有濃厚的興趣,當然興趣是在實踐中產生的,有興趣的課題,往往是我們已經了解的或初步了解的課題.

      ②能發(fā)揮業(yè)務專長

      ③大小適中(量力而行),根據要求選題,要考慮限制的時間,計劃的篇幅

      ④要有占有資料的條件,資料缺乏,是很難寫出有力量的論文的,時間條件.

      ⑤指導條件:導師,專家的一兩個小時的指導,可以獲得幾年的東西,"名師出高徒"

      ⑥注重價值:理論價值,現(xiàn)實價值

      四選題的方法

      1,做好課題的調查工作:

      ①專家;

      ②文獻

      2,作好課題的限定工作

      3,巧選角度

      資料的作用

      以上三項中最重要的是查閱資料.選題的時候,查閱文獻資料,目的是了解本學科領域的研究歷史與現(xiàn)狀,特別是相關研究方面的歷史與現(xiàn)狀,看看已有哪些成果,還有哪些問題.

      資料的作用:

      第一,有價值的學術觀點只能從資料產生;

      第二,有說服力的學術觀點只能靠資料支撐.

      六,課題研究

      一課題研究的意義

      研究是論文寫作的基礎,初學寫論文者必須要有一個明確的概念,科學研究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要有作者個人的見解和主張.論文寫不寫得出,關鍵在研究上.

      二制定研究計劃

      寫作論文的基本程序與步驟,一般為:

      選題,搜集資料,研究資料

      閱讀,摘記,明確論點

      選擇材料,擬訂提綱,執(zhí)筆寫作,修改定稿,加注

      其中,搜集資料,占有資料是計劃中的重點

      三利用圖書館

      資料是研究的基礎,資料來源的基本途徑有三:

      ①利用圖書館;②實地調查;③實踐體驗

      而最基本的方面是利用圖書館.

      利用圖書館就是找書,讀書,找書

      找書三要素:

      A,圖書資料存放場所(指南)

      B,懂得分類號和索書號

      C,會查圖書館目錄

      中國十大圖書館

      北圖1910年建1059.8萬冊

      上圖1952年建700萬冊

      南圖1933年建482萬冊

      中科圖1951年建440萬冊

      北大圖1899年建370萬冊

      重圖1949年建287萬冊

      山圖1908年建286萬冊

      川圖1940年建385萬冊

      天圖1952年建250萬冊

      廣中山圖1911年建245萬冊

      1,資料的檢索

      ①注意圖書分類法,常用的是中圖法和人大法:

      一般正規(guī)圖書館必須有三卡:分類卡,著者卡,書名卡,三種卡互相彌補不足.

      (外文書名一般在卡片第二行,標有星號,冠詞不加排,縮寫查全稱.阿拉伯數(shù)字書名,在卡片前或尾,或按數(shù)插入筆畫.)外國著者將姓提前,用",".

      ②利用書目,索引等工具書

      書目:《全國總書目》①古籍書目;②綜合性書目;③報刊目錄;④專題性書目

      索引:《全國報刊索引》《社會科學引文索引》①古籍索引;②報刊綜合索引;③專題性索引(人大復印資料)

      文摘:《新華文摘》《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現(xiàn)代外國哲學社會科學文摘》

      詞典:《新聞學大辭典》

      百科全書:《中國大百科全書·新聞出版卷》

      年鑒:《中國新聞年鑒》

      ③向專家請教

      2,資料的選取

      ⑴考慮需求的數(shù)量,太多,白費力氣,效率低;太少,難進行創(chuàng)造性思考

      基本原則:最大限度地選擇資料,但必須是必要的;最小限度地選擇資料,但必須是充分的.

      一般一天做摘記,做卡片兩,三千字.

      ⑵掌握選取的標準:

      ①必要的,再長也要選;無關的,再短也不選;

      ②確實的:有根據有出處,第一手資料;第二手資料一定要核對;

      ③新穎的:有助于創(chuàng)造性思考的愈多愈能產生新的創(chuàng)見;

      ④充分的:充分不僅指數(shù)量,還指質量.

      ⑶講求讀書方法:

      ①論文快讀法:琢磨標題,讀序論,讀每段開頭句,結尾句,讀結尾段;

      ②書籍快讀法:讀提要,讀目錄,讀序言,后記,翻閱全書,讀索引;

      ③精讀,(研讀)充分理解和閱讀

      研讀分選讀,通讀,研讀一般要客觀,不存偏見.(選讀相關重要段落)

      3,資料的記錄

      ⑴卡片:《圍城》諷刺"做卡片"

      ⑵活頁:黑格爾多做活頁

      ⑶讀書筆記:列寧做讀書筆記,錢鐘書分著《管錐編》做三麻袋筆記.

      ⑷眉批

      記錄資料是一件很麻煩,很細致的工作,但它是積累知識,從事學術研究的基礎.所以做學問這碗飯不好吃,常常有人說"要坐板凳十年冷".

      4,資料的整理

      ⑴資料的分類

      一種是為研究某個課題,寫論文搜集資料的分類,這種分類一般在與構思相關.

      卡片分類就是一種研究思考的基本過程.國外專門有種卡片分類法叫"K丁"法.就是像玩撲克牌一樣把卡片擺在桌子上,然后分小卡片群,再合成中卡片群,再合成大卡片群,然后從大卡片群中抽出"中心觀點卡片",然后編成提綱,最后按提綱順序寫成文章.

      ⑵資料的保管

      ①保管的設備,方法方便;②容易搜索;③容易分類,整理.

      七,論文的寫作

      一論文基本結構

      國家標準局1987年頒布《科學技術報告,學位論文和學術論文的編寫格式》(GB7713-87)和《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guī)則》(GB7714-87)

      1,一般格式:

      ⑴題名.是以最恰當,最簡明的語詞反映論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內容的邏輯組合,應避免使用的不常見的省略詞,首字母縮寫字,字符,代號和公式,字數(shù)一般不宜超過20個題名用語.

      ⑵作者姓名和單位,兩人以上,一般按貢獻大小排列名次.

      ①文責自負;②記錄成果;③便于檢索

      ⑶摘要:是論文的內容不加注釋和評論的簡短陳述,中文摘要一般不會超過300字,不閱讀全文,即可從中獲得重要信息.外文250實詞.

      包括:①本研究重要性;②主要研究內容,使用方法;③總研究成果,突出的新見解,闡明最終結論.重點是結果和結論.

      ⑷關鍵詞.是從論文中選取出以表示全文主題內容信息款目的單詞或術語,一般3-7個,有專用《主題詞表》.

      ⑸引言.回來說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圍,相關領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識布局,理論基礎和分析,研究設想,研究方法,預期結果和意義.

      ⑹正文

      ⑺結論:是指全文最終的,總體的結論,而不是正文中各段小結的簡單重復.要求準確,完整,明晰,精練.

      ⑻致謝:是對論文寫作有過幫助的人表示謝意,要求態(tài)度誠懇,文字簡潔.

      ⑼參考文獻表(注釋),文中直接引用過的各種參考文獻,均應開列,格式包括作者,題目和出版事項(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始頁碼)連續(xù)出版物依次注明出版物名稱,出版日期和期數(shù),起止頁碼.

      ⑽附錄:在論文中注明附后的文字圖表等.

      二正文的基本構成

      1,學術論文的基本構成

      前置部分:題名,論文作者,摘要,關鍵詞

      主體部分:緒論(引言,導論,序論,引論)正文,結論,注釋,參考文獻,后記(致謝)

      2,正文的基本構成:緒論,本論(直線推論)

      結論(并列分論)

      ⑵提綱項目:

      題目

      基本論點

      內容綱要

      一,大項目(上位論點,大段段旨)

      一,中項目(下位論點,段旨)

      ①小項目(段中心,一個材料)

      標題寫法:簡潔,扼要,別人不易誤解

      句子寫法:具體,明確

      3,論文提綱編寫

      ⑴論文寫作設計圖:(三級標目)

      一,

      二,一

      三,二1.

      三2.

      3.

      4,執(zhí)筆順序與起草方法

      ⑴順序(邏輯)

      自然順序:結論—本論—結論(正推)

      顛倒順序:本論—結論—結論(倒推)

      ⑵方法(初稿)一氣呵成;分部寫成.

      5,學術論文的構段

      ⑴統(tǒng)一,完整的規(guī)范段(另兼義段,不完整段)

      ⑵段首和段尾主句顯示段旨.(也有段中或兼置首尾)頭尾點題

      ⑶容量運當,一般長段較多

      6,表達:

      ⑴明確的觀點;

      ⑵結構講究方法;

      ⑶明快地敘述.

      7,修改:整體著眼,大處入手.先整體,后局部;先觀點,后材料;先編章,后語句

      8,引文和加注

      ⑴引文:盡量少引,不可斷章取義,考慮讀者是不理解,引文與解說要界限分明,核對無誤,未正式公布材料一般不得引用.網上的材料不宜引用.

      ⑵加注:段中注(夾注)腳注,章,節(jié)附注,尾注

      引文要加注碼,一般用①②③,如注釋很少也可加"*"(星號).

      ⑶注釋體例

      注釋的意義

      注釋的目的主要在于標明作者在文章中直接或間接引用他們語句或觀點的具體出處,其目的:

      1,是為了滿足讀者查證,檢索的實際需要

      2,是規(guī)范的學術研究所必須的"附件",它顯示著一個學術成果的視野,質量,水準,趣味等諸多方面

      3,對待注釋的態(tài)度也反映出作者的治學態(tài)度,諸如引用他人觀點或語句不作注釋或在注釋中不客觀,翔實地注明真實出處,將第二手材料說成第一手材料等等,均有違學術道德.

      因此,凡涉及論文論點的形成,對論點進行論證,闡說所運用的資料信息,都應該提供出處,給予注釋.

      2,注釋的格式

      盡管國內的刊物對注釋格式的要求目前還不完全一致,但注釋的格式通常不外是按作者姓名,書名,出版地點,出版者,出版年代,引文所在頁碼的順序排列,只是在個別次序及標點符號的運用上略有出入.

      I.中文注釋

      A.引用專著

      例:①歌德《少年維持的煩惱》,侯灘吉譯,上海譯文出版社,1982年,第9頁.

      說明:(1)作者姓名后不加冒號或逗事情,直接跟加書名號的書名;

      (2)引用著作為譯著的必須注出譯者的名字,一般情況下在書名后和出版地點前;

      (3)如作者不限一人,作者姓名間以頓號分開;如作者為二人以上,可寫出第一個作者姓名,在后面加"等"字省略其他作者;這兩點也適用于譯者;

      例:②赫爾曼·海塞等著《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上帝》,斯人等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第62頁.

      (4)如書名中有副標題,以破折號與標題隔開,如:《波佩的面紗——日內瓦學科派文論選》;

      (5)如所引著作系多卷本,卷數(shù)直接置于書號名之后,中間不再加逗號,也可以卷數(shù)加括號內的形式表示,如:《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西方哲學史》上卷;《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一);《西方哲學史》(上);

      (6)如出版者名字中已包含了出版地,則不必另注明出版地,如上例注①中的"上海譯文出版社",否則需注明出版地,如:北京:人民出版社;為準確起見,名字較長的出版社名字最好寫出全名,如:北京(或上海):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不要簡化為"三聯(lián)書店","社科出版社"等;

      B.引用編著

      例:③張隆溪主編《比較文學譯文集》,北京大學出版社,1982年,第6頁.

      說明:(1)在編者姓名之后必須根據原信息準確地注明"編","主編","編選"等.

      C.引用文集或刊物,報紙文章

      例:④麥·布魯特勃萊,詹·麥克法蘭《現(xiàn)代主義的稱謂和性質》,見袁可嘉等編選《現(xiàn)代主義文學研究》(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第212頁.

      ⑤黃晉凱《巴爾扎克文學思想控折》,載《外國文學評論》2000年第4期,第16頁.

      ⑥徐宏《"再見"誤譯還是誤讀》載《文藝報》1999年11月23日.

      (7)出版年代后不加"版"字;

      (8)引文頁碼應力求準確,如引文跨越了兩頁,需注明,如第78-79頁;如引文涉及多頁,則應將頁碼按順序一一標如,如:第7,8,9頁;多個注釋合為一處的,頁碼的數(shù)量必須同注釋的數(shù)量對應,即使其中有些乃至全部注釋的內容出自同一頁,如:①②⑤⑧⑩……第20,22,22,22,28頁;若其中有的注釋涉及不止一個頁碼,應逐個對應注明,在總的頁碼中以頓號和逗號區(qū)分,即同一個注釋的幾個頁碼間以頓號隔開,而它們與其他注釋的頁碼間以號隔開,如:①②⑤⑧⑩……第20,21,22,23-25,27,27,28,28,29頁,(①的引文出自第20和21頁,②為第22頁,⑤為第23至25和27頁,⑧為第27頁,⑩第27,28和29頁).

      II.外文注釋

      引用如系外文的論著,均應給出原著的版權信息,無須譯為中文,以便讀者查找原文.

      A.引用專著

      例:⑦ArthurRansome,OscarWilde:ACriticalStudy,London:Methuen,1915,p.61.

      說明:(1)作者與書名間加逗號;(2)書名須用袋子斜體,不用書名號;(3)]

      書名中的正副標題間以冒號或逗號隔開,不用破折號;(4)如所引著作為譯著需注明譯者.

      例:⑧LeoTolstoy,WhatisArttrans.T.Mande,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1962,P.258.

      B.引用編著

      例:⑨KarlBeckson,ed.,wilde:TheCriticalHeritage,London:RoutledgeandKeganPaul,1970,pp,178-179.

      C.引用文集或刊物文章

      例:⑩RolandBarthes,"Styleandit'sImage,"inSeymourChatmaned.,LiterraryStyle:ASymposium,London:OxfordUniversityPress,1971,p.10.

      ⑾MaryMcCarthy,"ABoltfromtheBlue,"inNewPubilc,CXLVE(June,4,1962),p.102

      D.引用報紙文章

      例:⑿RichardBernstein,"S.Greenblatt:AnInterview,"inNewYorkTimes,August14,1989

      說明:(1)文章篇名為正體,前后加引號,篇名后的間隔逗號在引號之內;

      (2)文集書名,刊物或報紙名字均為斜體;

      (3)外文刊物一般應注明卷數(shù),期數(shù)及出版日期.

      歷年畢業(yè)論文存在問題

      標題:出現(xiàn)淺論,淺談,淺說,或者題目太大又沒有副題限制

      文題不切

      語言口語化:我覺得,我覺得……

      沒有自己的材料,沒有自己的觀點,只是一般性的別人說法的羅列

      沒有注釋,不列參考資料

      為了完成字數(shù),東拼西湊.不知道在研究什么

      寫論文前后要問自己(導師)

      1論文提出了什么問題whatquestion(problem)?

      2論文提供了什么新鮮的材料whatnewarticle?

      3論文所提出的問題,在文中有沒有完滿解決HowcanIsolve?(complete)

      相關期刊更多

      汽車與運動

      部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人民日報社

      滁州學院學報

      部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安徽省教育廳

      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

      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少妇|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成a人片77777群色|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咪咕|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av中文| 国产AV日韩A∨亚洲AV电影| 成人婷婷网色偷偷亚洲男人的天堂| 亚洲熟女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 日韩 色 图网站| 亚洲精品一二三区| 亚洲色欲色欱wwW在线|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A片老| 亚洲人成色在线观看| 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av片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专线一区| 日韩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 精品国产香蕉伊思人在线在线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丝袜在线观看| 亚洲视频在线精品| 亚洲人成人网站色www|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毛片| 亚洲AV成人片色在线观看高潮|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蜜桃 | 911精品国产亚洲日本美国韩国| 日韩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亚洲熟妇无码爱v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av高清无码| 亚洲色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亚洲av色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性色|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激情无码一区| 亚洲成人激情在线| 亚洲人成人77777网站不卡 | 亚洲国产成人99精品激情在线| 亚洲熟女乱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狼人影院| 亚洲视频在线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