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高標準農田建設簡報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1.1工程建設不按規劃實施,部門配合意識不強 有些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存在很大的盲目性、隨意性,許多部門沒有按照行業部門的規劃分步實施,導致在工程技術、合理開發和社會經濟效益等諸多方面不能互相兼顧。例如,同樣是水利工程項目,雖然有相關的行業規劃作為指導,但是農田水利、國土整治、土地治理以及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的實施都是在各單位和部門內的規劃、計劃的指導下進行,沒有統一的安排和布局,而各部門對實施的項目和要求都不一樣,甚至規劃、設計和工程管理技術水平相差很大,因此會出現工程重復建設、半段工程以及工程糾紛等問題,造成了規劃無序、施工無質、管理無度、科技含量低,這樣工程實施后難以達到預期的綜合效益。
1.2管理粗放,建設標準低 資金短缺導致部分水利設施建設標準低,建成后管理粗放或沒有落實單位管理,致使工程損壞嚴重,造成工程過早地失去其工程效益。
1.3工程建設緩慢,影響農業生產 工程建設管理水平低,施工隊伍不規范,監理制度不健全,工程不能在農業生產開始之前完成,以及建設過程中的糾紛問題,導致建設進度緩慢甚至長期拖延。同時施工存在質量問題,工程建設質量達不到生產的要求,對農業生產造成不良影響。
2.加強工程規劃、建設與管理的措施
2.1建立管理機制,完善建設程序,提高科學管理水平 農村中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內容廣泛,應實行統一管理,合理規劃布局,完善建設程序,根據先申請規劃審批,再建設施工,后驗收交付使用的原則進行,廣泛宣傳,科學管理,使各地農村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設不斷向規范有序的方向發展。同時,積極整合項目,以縣級農田水利規劃為依據,按照“渠道不亂、用途不變、優勢互補、各記其功、形成合理”的原則,積極整合各項資金,統籌安排、集中使用。
2.2嚴格按照項目法人制、建設監理制和招投標制要求進行工程建設管理 加強對原材料、中間產品及工程質量管理,實行施工單位自檢、監理單位抽檢、建設單位復檢的“三檢制”,并建立和健全建設單位負責,監理單位控制,施工單位保證,政府部門監督的質量保證體系,針對小農水項目點多陣線長的特點,在具體實施上采取縣、鄉、村三級管理。
關鍵詞 玉米;播種;全苗;措施;吉林四平;干旱年份
中圖分類號 S51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3)09-0061-01
四平地區西北部十年九春旱,已融入吉林千里旱海之中,春旱嚴重影響農業發展。近年來,旱情發展越來越重,嚴重阻礙春季一次播種一次拿全苗。因此,必須研究和制定農業抗旱長遠規劃,加大農田基本建設的力度,提高戰勝干旱的綜合實力,夯實四平地區農業高產穩產的基礎。
1 搞好秋整地,實現春旱秋防
秋整地是農業生產抗旱保全苗的主要措施之一,搞好土地的秋翻、秋耕、秋起壟、秋鎮壓,這樣土壤經過冬季干濕,凍融交替,結構得到改善,便于接納秋冬雨水,有利于保墑。具體方法:一是利用大型機械秋翻土地,施肥、翻耕、耙耢、起壟、鎮壓連續進行,翻耕深度18~22 cm,無漏耕,無立垡,無坷垃,地面平整。二是秋滅茬,然后打壟。底肥農化肥一次性施入,鎮壓保墑。
2 春旱春防一次性播種拿全苗
一是立足“早”字。當土壤化凍10~15 cm時,抓住3月中下旬一凍一化的有利時機進行整地保墑,于3月30日前完成頂漿打壟,最晚不能晚于4月5日。對除茬地、秋翻地及時耙耢、起壟,重鎮壓連續作業,未除茬的原壟地及早拿莖根茬,在返漿期間進行三犁起壟,4月初開始大田播種,4月10日之前種完。二是狠抓“搶”字,做到搶墑播種拿全苗。強調抓住土壤墑情,適時搶墑早種,深種。對于土壤水分不足,但又有墑可搶的地塊,堅決搶墑播種。全市應在4月初開始搶種有墑地塊,采取多種方法在4月10日前搶完并做到重壓保墑。三是突出“抗”字,做到抗旱播種拿全苗。4月10日后,旱情朝嚴重的趨勢發展,就采取果斷措施進行坐水種。“五邊,三濕一條龍”是農民抗旱坐水種經驗的高度概括。五邊:邊開溝,邊灌水,邊覆土,邊鎮壓;三濕:濕土,濕肥,濕種,基本上實現了機械一條龍,4月20日后,全面進行催芽坐水種,品種選擇中熟為宜[1-3]。四是實現“全”字,做到一次播種拿全苗。做到立足“早”字,狠抓“搶”字,突出“抗”字就能實現一個“全”字,即一次播種拿全苗,在氣象因素和土壤條件沒有完全滿足播種條件,實現抗旱保全苗,為全年農業豐產豐收實苗情基礎。
3 搞好水田開發,改善生產條件
開發水稻生產是抗旱保苗奪農業豐收的有效措施,也是旱地農業實現種植結構調整、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實現高產穩產的關鍵。東西遼河沿岸和部分低洼易澇鹽堿地,地下水資源豐富。實踐證明,種水田的效益明顯高于旱田。以雙遼市為例,2000年用了占全市糧食8%的水稻面積,產出了全市9%的糧食產量,獲得了15%的效益。因此,合理搞好水田開發工作,是四平地區農業生產上抗旱的一項重要措施。
4 加強農田基本建設
加強農田基本建設是改善農業生產條件的根本性措施,也是做好抗旱保全苗的一個重要手段。一是加強農田防護林網建設,改善田間生態條件。在完善已有農田防護林的同時,易風蝕地每12.5 hm2建造1方防護林網,一般地塊每25 hm2建設1方。進一步改善田間小氣候,減少田間水分蒸發,涵養水源,建設一個有利作物生長的田間良好生態環境。二是加強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在對全市原有抗旱井加強管護的同時繼續加大資金投入再打一些抗旱井,爭取全市干旱嚴重地都能具備水澆條件或坐水種條件。在打好抗旱井的基礎上,搞好水利工程,做到溝溝相通、渠渠相連,使之能夠旱能灌,澇能排,把全市農田建設成水、田、林、路綜合治理的高標準農田。
5 加強農藝抗旱措施推廣,實現一次播種拿全苗
一是深種淺覆土借墑播種。在一些底墑好、表墑差的砂性地塊,采用深豁表土把種子點在濕土上,淺覆土重鎮壓,借用底墑使種子發芽出土[4]。二是機械平播。機翻地和較潔凈的地可實行平播后起壟。好處是不亂土層,種子可播在濕土上,播深一致出苗整齊,有利于抗旱防風保苗。三是原壟播種(坐茬耕種)。干旱年份少動土有利于保墑,先趟原壟溝,再深耕原壟臺,把種子適當深播接濕土,覆好土再鎮壓。中耕時深松1遍,避免死板,解決好土壤的通透性。四是培肥地力,提高土壤抗旱性能。土壤有機質含量的多少,直接影響到土壤保水保肥的性能的好壞。采取秸稈、根茬還田,狠抓積肥造肥工作,力爭每年施用優良農家肥(有機質含量10%以上)在25 t/hm2以上,并配施秸棵肥,以逐步提高土壤保肥保水的能力,改善農業生產基本條件,增強抗旱能力。
6 結語
在農藝抗旱措施中,無論采取哪種措施播種,播后都要進行鎮壓保墑,這是四平市抗春旱、提高播種質量、拿全苗的最后關口。一定要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把住播種后重鎮壓關,以實現一次播種拿全苗奪豐收創高產的基礎。
7 參考文獻
[1] 楊德光,沈季瑛,趙天宏,等.水分脅迫下玉米葉片光合的活性氧限制[J].玉米科學,2000,8(3):59-61.
[2] 王茅雁,邵世勤,張建華,等.水分脅迫對玉米保護酶系活力及膜系統結構的影響[J].華北農學報,1995,31(3):4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