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銀翼計劃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肺癌是當今世界發病率與死亡率位于前列的惡性腫瘤之一。肺癌的發生是一個多步驟,多因素參與的復雜的生物學過程,涉及基因和基因外的多種改變,基因改變是指基因本身結構的異常,方式突變、基因缺失、擴增、重排等;基因外改變即表觀遺傳學改變。DNA甲基化是最重要的一種表觀遺傳修飾方式,通過調節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失活和染色體的不穩定性,在腫瘤發生過程中起了關鍵性的作用。DNA甲基化是指在 DNA甲基轉移酶 (DNMT)的催化下,在胞嘧啶C的第五位碳原子上加一甲基基團,使之變成 5甲基胞嘧啶 (5mC)的化學修飾過程,不改變基因序列但影響基因表達,是在真核生物體內普遍存在的一種基因內源修飾作用。隨著對肺癌相關基因甲基化研究的不斷深入,發現抑癌基因甲基化異常對肺癌的臨床早期診斷、預后判斷及治療等方面有重要意義,現就其研究現狀作一綜述。
1 肺癌相關的異常甲基化抑癌基因
目前已經發現一系列與肺癌相關的抑癌基因,由于發生異常甲基化而導致轉錄失活。雖然導致各種抑癌基因失活的機制不盡相同,但大多是通過調節細胞周期和凋亡、信號轉導、DNA錯配修復等方式進行或與轉移/浸潤有關。抑癌基因啟動子甲基化與肺癌發生發展的關系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
1.1 p16基因 又稱多腫瘤抑制基因(MTS1),是人類腫瘤中最常見的抑癌基因,是細胞周期蛋白激酶抑制劑。人pl6基因定位于9p21,全長815kb,其基因產物為p16INK4a和p19ARF。p16INK4a在多種腫瘤中表達失活,以基因突變、啟動子區甲基化或純合缺失為主要失活方式,其甲基化頻繁發生于非小細胞肺癌(NSCLC)。通過分析吸煙和不吸煙NSCLC患者肺組織p16甲基化狀況,發現吸煙者甲基化頻率顯著增加,且鱗癌比腺癌患者甲基化頻率更顯著 [1]。Palmisano[2]等人通過對確診為肺鱗癌的吸煙患者進行痰標本檢測和追蹤調查,發現可以提前3年檢測出p16基因和MGMT基因的異常甲基化。可見p16甲基化與肺癌的發生、早期監測有相關性。
1.2 DAPK (Death associated protein kinase)基因 即死亡相關蛋白激酶基因,是一種鈣調蛋白調節的絲氨酸/蘇氨酸蛋白激酶,通過抑制細胞粘連、轉移和促進細胞凋亡發揮腫瘤抑制功能。人DAPK基因定位于9q34。為了證明肺癌發生中相關的遺傳機制和表觀修飾之間的關系,Liu Y[3]等分析了122例NSCLC患者手術切除的肺癌標本中的RASSF1A和DAPK基因啟動子甲基化的狀況,以及對照組中原癌基因Kras和抑癌基因p53的突變率情況,結果表明肺癌中這些改變頻繁發生,但彼此是相互獨立的事件,即DAPK基因啟動子甲基化作為一種非遺傳的表觀修飾在肺癌發生中單獨起一定的作用。
1.3 FHIT(fragile histidine triad)基因 即脆性組氨酸三聯體基因,是一個候選抑癌基因,定位于3pl4.2。它存在于人類所有正常組織,主要通過參與細胞周期調控和凋亡發揮作用。余宗濤[4]等探討FHIT基因表達水平及其啟動子CpG島甲基化狀態與肺癌發生發展的關系,發現FHIT mRNA在肺癌旁組織中全部表達,在肺癌組織中表達缺失率為48.89%(22/45),且FHIT基因啟動子在肺癌組織中發生甲基化的頻率為40%(18/45)、在癌旁組織中頻率8.7%(2/23),18份啟動子區甲基化的肺癌標本中,10份同時伴有mRNA表達缺失,說明在肺癌組織中,FHIT基因啟動子甲基化頻率明顯升高,其表達缺失或下調,提示FHIT啟動子甲基化可在肺癌發生和發展中起一定作用,并可以作為危險因素檢測的指標。
1.4 4.1B/DAL1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in Adenocarcinoma of Lung)基因 是Tran[5]等通過差異顯示PCR的方法從原發肺癌組織中分離得到的一個公認的腫瘤抑制基因。4.1B/DAL1是蛋白4.1家族的成員,定位在人染色體18p11.3區域。4.1B/DAL1參與了正常細胞的生長和增殖調控,4.1B/DAL1的表達,對于細胞間的粘附,信號傳導具有重要的意義. 目前,已經證明肺癌中存在4.1B/DAL1表達缺失和染色體18pll.3區域的雜合缺失,而且在一些非小細胞肺癌細胞株中重新表達4.1B/DAL1能夠導致腫瘤生長抑制。Shinji 等[6]通過進一步研究表明,肺癌中DAL1表達缺失與抑癌基因啟動子甲基化關系十分密切。并且,肺腺癌患者中,腫瘤基因甲基化者其無瘤生存率和總存活率顯著縮短。這種研究提示DAL1基因甲基化不僅與非小細胞肺癌的發生和演進有關,1還可以作為一種預后的指標。
1.5 RASSF1A基因 即Ras相關區域家族1A基因,為一個存在于染色體3p21.3的抑癌基因。現已明確RASSF1A在肺癌中表達失活是其啟動子特異性高甲基化所致。NSCLC患者血清中RASSF1A啟動子異常甲基化檢出率為30.7%(23/75),而在肺的良性病變和健康捐獻者的血清中未檢出一例(0/50)[7]。研究結果表明,RASSF1A啟動子超甲基化在NSCLC患者中頻繁發生,提示RASSF1A可能有望作為肺癌的一種診斷和預后估計的新的生物標記。
1.6 APC (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APC) 基因 位于染色體5q21,其表達的蛋白產物是Wnt信號傳導途徑的一種重要組成部分,能與β連環蛋白結合并使之失活。大量研究表明其表達降低與腫瘤直接相關,而啟動子高甲基化可使APC基因失活,不表達或低表達APC蛋白。Grote[8]等在71%NSCLC和38%SCLC中檢出APC啟動子基因異常甲基化,經定量分析發現,NSCLC患者支氣管抽吸物檢測出更顯著的高甲基化水平,其區分腫瘤和非腫瘤的特異性為98.5%,敏感度39%,推測APC基因甲基化的定量分析可能作為原發性肺癌的生物標記。
1.7 hMLH1基因 即人類mut1同源物基因,通過矯正錯配變異的DNA,恢復基因的正常功能而發揮抑癌基因的作用。hMLH1基因的變異將導致一系列惡性腫瘤的發病率上升。楊振華[9]等研究表明hMLH1在NSCLC中經常表達缺失,而啟動子甲基化是調節hMLH1轉錄活性的重要機制,提示hMLH1在NSCLC發生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
1.8 MGMT(O6methy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ase,MGMT) 即O6甲基鳥嘌呤DNA甲基轉移酶,是一種高效DNA直接修復酶,能修復DNA序列中6氧甲基鳥嘌呤損傷,是人類細胞中迄今發現的唯一一種修復該損傷的甲基轉移酶,對維持基因組穩定性有重要意義。研究表明MGMT啟動子異常甲基化是肺癌早期進展過程中經常發生的事件,并且 MGMT甲基化在非吸煙者中檢出率明顯高于吸煙者[10]。Palmisano[2]等人對確診為肺鱗癌的吸煙患者進行痰標本檢測和追蹤調查,發現可以提前3年檢測出MGMT和P16基因的異常甲基化。MGMT與肺癌發生、早期監測有相關性。
1.9 CDH 1(cadherin1)基因 是鈣粘素超家族的典型基因,位于染色體16q22.1。其編碼的蛋白稱為E 鈣粘蛋白(ECad),是一個跨膜糖蛋白,介導細胞間的黏附作用,在上皮的極性和完整性維持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其分子功能部分由β連環蛋白(βcatenin)介導。研究發現Ecad表達與增加組織分化有關,表達減少與淋巴結轉移密切相關,而βcatenin表達減少則肺癌患者的生存率顯著降低[11],提示CDH1在肺癌的演進中起重要的作用,分析ECad和βcatenin的表達能夠為肺癌的臨床基礎治療和預后提供重要的依據。
1.10 CDH13基因 是鈣粘素超家族的又一成員,位于染色體16q24.23,編碼蛋白H-鈣粘蛋白(HCad),其在許多惡性腫瘤中表達降低,可能起著腫瘤抑制基因作用。研究發現,肺癌患者外周血可檢測到CDH13基因超甲基化,而健康人群卻沒有[12],提示血清CDH13啟動子甲基化可作為一種檢測早期肺癌的方法。
1.11 TIMP3( 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3)基因 即金屬蛋白酶組織抑制劑3,屬于金屬蛋白酶組織抑制劑家族(TIMPs)的一員,定位于22q12.3區域。這個家族具有對抗基質金屬蛋白酶(MMP)活性作用,能夠抑制腫瘤生長、血管發生、侵襲及轉移。TIMP3的缺失被認為與腫瘤的發生有關。研究表明在從人類癌瘤獲得的細胞株中,TIMP3表達失活與基因異常啟動子區域甲基化相關。TIMP3異常甲基化可發生于原發腎、腦、結腸、乳腺和肺腫瘤中,而在41例正常組織中無一例發生[13]。TIMP3的表達情況與腫瘤的病理分級、結節浸潤密切關聯,可作為NSCLC患者手術切除的一個獨立的預后因素。
1.12 RARβ(Retinoic acid receptor β) 即維甲酸β受體基因,與腫瘤的分化及惡性轉化有關,是一種潛在的腫瘤抑制基因。劉曉黎[14]等通過觀察經順維甲酸(9cisRA)處理前后肺癌組織和對照肺組織維甲酸受體α、β及維甲酸類受體α轉錄水平的變化,證明肺癌組織中RARβ受體表達異常可能與肺癌發生有關。另有研究表明,在經相關環境因素暴露下誘導的肺癌裸鼠模型中,RARβ的異常甲基化是一種早期且常見的改變[15]。這些研究結果提示,RARβ受體的異常甲基化可作為肺癌早期檢測的一項指標。
1.13 SEMA3B(Semaphorins) 信號素SEMA3B是定位于3p21.3區域的候選抑癌基因。目前的研究表明, SEMA3B作為一種抑癌基因,以等位基因缺失及啟動子區域甲基化的形式使其表達失活頻繁發生在肺癌中。Tamotsu[16]等的研究證實,SEMA3B基因的變化,通過“二次打擊”學說,包括后天修飾和等位基因缺失致使抑癌基因失活,可能在NSCLC的惡性轉化方面起重要作用。這些研究結果提示,SEMA3B啟動子區域甲基化可作為肺癌發生的一項檢測指標。
2 多基因甲基化聯合檢測在肺癌早期診斷及預后判斷中的意義
從上述報道中可以看出,肺癌相關抑癌基因異常甲基化的研究,對肺癌尤其是NSCLC具有一定的早期診斷及預后判斷的價值。盡管有些抑癌基因在NSCLC中的甲基化發生的頻率偏低,但是對這些基因的聯合檢測可以極大地提高腫瘤的陽性檢出率或預后判斷價值。
有研究表明,單獨根據ECad或HCad發生甲基化的頻率與NSCLC患者的總體生存率沒有顯著差異,但兩者同時發生超甲基化的患者生存率明顯提高[17]。這提示,對于NSCLC患者,ECad和HCad基因同時發生甲基化的聯合監測可作為一種較可靠的預后指標。
在林勍[18]等的研究中,NSCLC患者血清DAPK基因甲基化檢出率為30.3% (27 /89),p16基因甲基化檢出率為43.8% (39 /89),聯合檢測兩基因甲基化檢出率為76.4% (68 /89),而正常對照組和良性肺部疾病組血清未檢出DAPK基因、p16基因甲基化,結果提示DAPK基因、p16基因檢出啟動子區域異常甲基化是NSCLC早期輔助診斷的分子標志物之一,聯合檢測兩基因優于各單基因檢測。
Anglim[19]等通過用敏感的高通量DNA甲基化分析技術MethyLight,檢測了45例肺鱗狀上皮細胞癌患者癌組織及癌旁正常肺組織中42個基因位點的甲基化狀態。結果顯示肺癌組織中22個基因位點表現出比非瘤組織中更顯著的高甲基化水平,其中有8種基因(GDNF,MTHFR,OPCML,TNFPSF25,TCF21,PAX8, PTPRN2 and PITX2)表現出非常顯著的超甲基化水平。用這8種基因位點的聯合體標本聯合檢測,顯示出95.6%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可見采用對多個基因甲基化進行聯合檢測對肺癌具有很好的臨床應用前景,還可以構建“甲基化基因譜”用于肺癌高危人群的篩查。
3 針對肺癌抑癌基因甲基化的治療
3.1 DNA甲基轉移酶抑制劑 由于甲基化并不改變DNA堿基序列,可以發生逆轉,近年來人們將注意力集中在DNA甲基轉移酶小分子抑制劑的研發上。DNA甲基轉移酶及其關聯的組蛋白脫乙酰基酶抑制劑,通過重激活腫瘤抑制基因和誘導細胞凋亡顯示出抗增殖的效應。5氮雜胞苷(5azacytidine)及5脫氧胞苷酸(5aza deoxycytidine)是目前常用的甲基轉移酶抑制劑。已有研究表明,肺癌中因啟動子區發生甲基化而去表達的抑癌基因,經去甲基化藥物5脫氧胞苷干預后可以恢復表達。Cantor[20]等人的試驗,通過遺傳后修飾調節恢復腫瘤抑制基因的表達,體現了甲基轉移酶抑制劑用于肺腫瘤防治的潛力和前景。
3.2 RNA干擾技術與小干擾RNA RNA干擾(RNA interference,RNAi)技術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新技術,是一種在生物體細胞內,由特異的內源性或外源性雙鏈RNA ( doublestranded RNA,dsRNA)誘發其同源信使RNA(messenger RNA,mRNA)降解的基因沉默機制。特異的dsRNA被特異核酸酶切割成21~23個堿基對的小干擾RNA(small interference RNA,siRNA),轉染至靶細胞后與細胞內的內切酶形成RNA誘導沉默復合體。DNA甲基化主要是由DNA甲基轉移酶(DNMT)催化的,DNMT活性增加可使DNA發生異常甲基化、基因活性改變和染色體不穩定。DNMT1作用于半甲基化(母鏈甲基化而子鏈未甲基化)的DNA而催化其甲基化。Suzuki等[21]實驗顯示人NSCLC細胞系NCIH1299中,用DNMT1siRNA抑制了DNMT1的表達,減少啟動子區域甲基化,從而使抑癌基因p16INK4A、CDH1、RASSF1A重新激活,提示siRNA可能成為肺癌治療的一種新途徑。
4 展 望
DNA甲基化與肺癌發生發展的關系是近年研究較熱的課題。目前對DNA甲基化的研究還處在起步階段,DNA甲基化發生的原因及確切機理還不清楚,腫瘤抑癌基因甲基化與肺癌間的對應關系還不明確。隨著越來越多的與肺癌相關的異常甲基化基因的發現和研究,肺癌特異性的分子標記物的聯合檢測為肺癌的早期診斷提供了新的思路。而表觀遺傳修飾的可逆轉,為肺癌治療新途徑的探索提供了啟示和方向。因此,對與肺癌相關抑癌基因甲基化的進一步研究具有十分美好的前景。
參考文獻
[1] Nakata S,Sugio K,Uramoto H,et al. The methylation status and protein expression of CDH1,pl6(INK4A),and fragile histidine triad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 epigenetic silencing,clinical features,and Prognostie significance[J]. Cancer,2006,106(10):2190~2199.
[2] Palmisano WA,Dvine KK,Saccomanno G,et al. Predicting lung cancer by detecting aberrant promoterm ethylation in sputum[J]. Cancer Res,2000,60: 5954~5958.
[3] Liu Y,Lan Q,Gao W,et al. Promoter methylation of RASSF1A and DAPK and mutations of Kras and p53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J]. Proc Amer Assoc Cancer Res,2006,47.
[4] 余宗濤,袁亞莉,張吉才,等. 肺癌組織細胞 FHIT 基因啟動子甲基化和轉錄表達 [J]. 腫瘤防治研究,2007,34(7):498~500.
[5] Tran YK,Bogler O,Gorse KM,et al. A novel member of the NF2/ERM/4.1 superfamily with growth suppressing properties in lung cancer[J]. Cancer Res,1999,59: 35~43.
[6] Shinji K,Daisuke Y,Takeshi F,et al. Promoter methylation of DAL1/4.1B predicts poor prognosis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J]. Clinical Can,Res.2005,11: 2954~2961.
[7] Yu ZH,Wang YC,Chen LB,et al. Analysis of RASSF1A promoter hypermethylation in serum DNA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 Zhong Hua Zhong Liu Za Zhi,2008,30(4):284~287.
[8] Grote HJ,Schmiemann V,Kiel S,et al. Aberrant methylation of the 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 promoter 1A in bronchial aspirates from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lung cancer [J]. Int J Cancer,2004,110(5):751~755.
[9] 楊振華,蔡映云,孫麗華. 非小細胞肺癌中hMLH1啟動子的甲基化[J]. 腫瘤防治研究,2007,34(1):11~13.
[10]Pulling LC,Divine KK,Klinge DM,et al. Promoter hypermethylation of the O6methy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ase gene:more common in lung adenocarcinomas from neversmokers than smokers and associated with tumor progression [J]. Cancer Res,2003,63(16):4842~4848.
[11]Shinichiro K,Kenji S,Koji Y, et al. Expression of Ecadherin and ?Catenin in huma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nd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J]. Clin. Cancer Res,2000,6: 4789~4796.
[12]Ulivip,Zoli W,Calistri D,et al. p16INK4A and CDH13 hypermethylation in tumor and serum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 [J]. J Cell Physiol,2006,206(3):611~615.
[13]Kurtis E.,Bachman,James G,et al. Methylationassociated silencing of the 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3 gene suggests a suppressor role in kidney,brain,and other human cancers[J]. Cancer Res,1999,59: 798~802.
[14]劉曉黎,戴洪海,賀美蘭,等. 9順維甲酸對人肺癌組織RARα、RARβ、RXRα轉錄的影響[J]. 山東大學學報(醫學版),2004,42(3):257~260.
[15]Vuillemennot BR,Pulling LC,Palmisano WA,et al. Carcinogen exposure differentially modulates RARβ promoter hypermethylation,an early and frequent event in mouse lung carcinogenesis[J]. Carcinogenesis,2004,25(4):623~629.
[16]Tamotsu K,Francesco T,Sai Y,et al. Allelic loss on chromosome 3p21.3 and promoter hypermethylation of semaphorin 3B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 Cancer Res,2003,63,3352~3355 .
[17]Kim DS,Kim MJ,Lee JY,et al. Aberrant methylation of Ecadherin and Hcadherin genes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nd its relation to clinicopathologic features[J]. Cancer, 2007,110(12): 2785~2792.
[18]林 勍,陳龍邦,唐永明,等. 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血清DAPK基因、p16基因甲基化的聯合檢測[J]. 中國老年學雜志,2006,26(10):1304~1306.
[19]Anglim PP,Galler JS,Koss MN,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a panel of sensitive and specific DNA methylation markers for squamous cell lung cancer[J]. Mol Cancer,2008,7: 62.
1、改善餐廳的環境質量
植物經過光合作用能夠釋放氧氣,從而改善餐廳的環境質量,有利于人們的身心健康,而食客在呼吸過程中需要吸入氧氣,這樣可以讓餐廳這個小小的生態環境達到一定的平衡度,還可以降低氣溫。在夏天的時候可以遮擋陽光,避免陽光直射到臉上。在冬季,植物可以產生氧氣富氧空間,還能夠達到凈化空氣的效果。
2、綠化組織室內空間的作用
植物景觀組織室內空間,加強室內空間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2.1分隔空間的作用。綠色植物在空間環境中分割空間是比較廣泛的,植物的分配可以在空間中巧妙的分割空間,例如:在餐廳與過道的交界處;面積較大的室內空間需要分隔設計成小型室內空間的;某些場地的空間的交接地帶。
2.2引導滲透空間的作用。一些餐廳使用綠色植物串聯這屋內空間,在空間環境中起到過渡作用。在空間上連續的景觀植物把室內外空間協調統一的聯系在一起。在餐廳的室內空間在空間的轉角、空間過度地放,能更好的體現整個空間的鏈接效果。把空間的整體性有機體現。
3、美化環境、豐富文化生活
餐廳內擺設的綠色裝飾植物,需要講究自然美和形象美。植物被觀賞者在餐廳中欣賞時可以稱為帶有生命特質的藝術品。這是其他無生命選景材質都無法比較的。大家常常會把植物人格化,從聯想上產生某種情緒或意境。從而喜歡帶有景觀植物的空間。
二、餐廳植物布置設計應考慮的四個因素
1、植物的色彩因素
餐廳中的色彩位置很重要,盆栽花卉植物可以放置在餐桌上進行裝飾,因此色彩問題就由以體現,可以采用暖和和顏色鮮艷的花卉或者插畫作品布置在室內餐廳中。
2、植物的氣味
香味濃郁或者有異味的花卉植物忌諱出現在餐桌上,特別不能出現在餐桌的裝飾上,香氣濃郁異味嚴重的會影響食客的食欲,起到負面作用。
3、花卉的造型和植物的衛生
在餐廳的桌子上擺放的植物首先有觀賞價值、擺放植物的干凈整潔。還有花卉植物的造型美觀,同時也要注意一些色彩和植物;種類的因素。
4、光線與植物之間的配合
不同性質的視覺環境,需要不同的光線設計。利用植物和光線的配合,對視覺環境產生美學效果。還需要注意光線與植物間的協調配合的多元化功能,除基本的實用功能外,光線與植物間的協調配合還具有美學效果,有助于優化視覺環境,可以為使用者生理、心理狀態帶來積極影響。因此,光線設計的重要性在室內環境設計中日漸凸顯。不同性質的視覺環境,需要不同的光線設計。公共室內部分,光線主要有自然光和人工光組成。人工光是公共室內部分主要光線,可細分為直射光、慢射光以及反射光。第一,室內光線的亮度要注意控制適中。室內環境中過于明亮的光線會產生炫光,讓人感到刺目,影響使用者的食欲、休息乃至身體健康,不利于營造出家庭般的舒適、親切氛圍。同時也應注意光線不宜過于昏暗,餐廳中過于昏暗的光線設計會影響菜品的視覺效果,給消費者帶來壓抑感,降低了就餐食欲。而在酒吧、咖啡廳等場所的室內設計,為滿足消費者的休息、聊天需求,可以使用較為幽暗的光線設計營造出特定氛圍。第二,室內光線的選擇要因環境而變。光線照明分為環境照明和局部照明,人們日常生活環境的燈光和大廳環境中的燈光設計需求有所不同需要。公共室內環境照明燈光亦適合稍暗一些,可采用漫射光、反射光營造出光線的恬靜與柔和,使消費者進入該環境之后感受到優雅、親切的氣氛,獲得愉快的使用體驗。室內環境照明設計中也需要適當的應用直射光,因為單純通過反射光設計,室內空間便容易造成明暗對比缺失,導致室內空間顏色的單一乏味。采用直射光、反射光多種燈光結合,增強空間的立體層次感,有助于營造富于變化的空間視覺。餐廳設計中直射光可應用于服務臺、長桌面、食品陳列處、廚房出入口等位置,輔以足夠亮度的直射光,優化餐廳環境。另一方面,利用光線造成的明暗差別,既可以起到強調重點空間的作用,又可以形成相對獨立的空間。
三、室內餐廳的風格與綠化的搭配
1、中國古典風格
詩情畫意的東西在中國人眼里更受人喜愛,尤其是在表現內涵詩情畫意的東西。在中國古典餐廳風格的布置上需要注意自然美感。從美學形態視角出發,我國古典風格餐廳的設計通常會利用小型盆景、插畫來做點綴形成裝飾,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此類裝飾空間占比小,但應用于餐廳的室內設計中仍需關注到與其他裝飾布景之間的空間距離,需將此類裝飾設計顯得相對獨立狀態,以此突出個性。
2、民俗及地方風格特色
民俗類的餐廳有濃郁的鄉土文化和地域氣息。它可以分為南方風格特色和北方風格特色。南方風格特色民俗餐廳主要是以江南水鄉為主題。它們在材質上主要采用原木仿木還有一些竹架購置空間。餐廳主要是封閉空間,直射光線不能照射進室內,室內主要采用人造植物。在北方多以農家風情為主,采用一些粗狂的綠色植物,時常把東北特色的農作物裝飾室內景觀。從而使地域文化特征由此顯現,地域文化特征濃郁。
3、歐式風格
歐洲餐廳室內綠化主要追求自然美的形象,在餐廳的室內綠化通過人工的布置展現的綠化環境,在室內植物綠化上也是經常采用的設計手法。歐洲風格餐廳室內綠化設計是通過人工植物布景,展現出自然之美,歐式風格餐廳傳承了西方園林追求自然美的傳統。這也是室內植物綠化常用的手法。
4、美式快餐風格
美式的快餐店相比面積較小,空間緊湊,所以導致綠化面積相對較少,在狹小的空間內可以利用短株植物,通過吊籃、吊盆及掛壁的設計補充平面用地面積的不足。有助于營造一個立體的空間綠化面,充分合理的運用餐廳的空間一個是安置多功能的綠化帶。
5、熱帶風格
在餐廳室內中最常用的植物大多是生長在當地的室內觀葉植物,它們常常給人以生命力旺盛之感。或是在角落采用密集式布置,表現房間深度,真正產生熱帶叢林的氣氛。
6、特色植物裝飾
某些餐廳在主題植物的設計中使用了特殊植物,為顧客留下了深刻印象。特色植物裝飾不僅可以可以達到優化餐廳環境的基礎作用,還可以凸顯餐廳主題風格。許多別具特色的餐廳中,植物的綠化裝飾設計也別有風味,讓在此用餐的消費者感到大地靈性的交流。這樣富有創意的設計,正好使植物的氣質與餐廳的風格和主題達到了和諧統一。五、結論當前的仍有許多餐廳綠化裝飾設計存在不足,有待優化。這些不足表現在,一是餐廳在裝飾設計意識上缺乏自然生態取向的綠化裝飾意,甚至在設計中南轅北轍;二是餐廳管理者對綠色設計中植物的維護和生態環境的保持缺乏專業知識,導致綠色植物資源的使用不當。三是植物的綠化不夠顯著,盲目的隨大流,使得植物設計與餐廳風格難以融合。
四、結語
自去年7月銀華銳進上市創造了18天上漲62.5%的神話后,杠桿基金在市場反彈時的神勇表現便深入人心,而銀華銳進更是成為市場杠桿基金中的標桿。
歷史數據表明,歷次市場反彈都是始于機構資金的大幅進場,以最近6月中下旬出現的一波反彈為例,反彈初期杠桿基金即得到抄底資金的大舉申購。6月20日-7月7日,上證綜指出現8%的小幅反彈,深交所數據統計顯示,此前一周中,銀華銳進申購額超1億,并在該輪反彈中實現20%以上漲幅,遠超同期指數表現。9月14日,機構再次大舉增倉,銀華銳進全日成交高達1.91億,為近日來上漲行情中的高位。
除了二級市場上成交量的高漲,一級市場母基金的申購情況也顯得格外火爆。深交所數據顯示,銀華深100基礎份額近期呈明顯上升勢頭,9月13日銀華穩進和銀華銳進場內份額合計增長1574萬份,資金流入約1600萬元。
招商安達保本首募超10億
招商安達保本基金1日成立,首次募集的凈認購金額約10.3億元,有效戶數達12271戶。理財專家指出,當前債券利率產品的收益率頂部已現,股市處于估值底部,長期價值凸顯,新成立的保本基金恰逢建倉良機,值得期待。
鵬華消費優選領跑
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9月2日,鵬華消費優選基金今年以來凈值增長率為1.79%,在納入統計的400余只股票型基金中排名第一位。鵬華消費優選今年較好地把握了白酒板塊股票的上漲行情。在該基金今年一季報和二季報披露的前十大重倉股中,白酒板塊股票在基金凈值的占比均保持在15%以上。
華安 “利增利”業務上線
華安基金管理公司新近推出“利增利”業務,所謂“利增利”,就是用賺來的錢去投資。利用這一新功能,投資者在進行基金投資時,可以將本金僅投資于低風險的貨幣或債券基金,投資增值部分再定期投資于具較高風險收益特征的指數型、股票型或混合型基金,以期獲得較高收益。
天弘兩基金獲五星評級
天弘周期策略股票基金和天弘永利債券基金近期雙雙被銀河證券評為五星級基金。天弘周期策略獲銀河證券一年期五星級評定,天弘永利獲得一年期和兩年期五星級評定。根據晨星數據,截至9月16日,近三個月天弘精選基金在89只激進配置型基金中排名第一。
國際金融一體化的含義是指世界各國各地區金融資源、金融市場、金融活動的的融合、相互作用日益增強的狀況的進程,金融機構的國際化經營水平提高,以及各國金融體制、金融資產價格趨同的態勢。其主要標志是:
主要金融指標趨同,各類金融產品的價格之間有很強的內在聯系和互動性。在世界范圍內,任何兩種貨幣之間的在同一時刻都是一樣的。從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西方主要金融市場之間的利率連動性顯著加強,利率差異大幅度下降,利率差異的平均值降至0.2%左右,利率偏差與期望值(匯率升貼水)也較為接近。在市盈率、債務/股權比例和資本充足率等方面各發達國家的差距在縮小,外國所有權比重在各國都有所提高。匯率與利率、利率與股票債券價格、即期和遠期交易價格等之間的連動性大大增強了。
全球性金融市場已形成。國際信貸市場、證券市場、外匯市場等各類金融市場之間的界限正在消失,金融業也沒有嚴格的業務范圍。外匯市場已是全球一體化的市場,全球性證券市場已初步形成。世界各金融中心在時間和空間上更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各金融中心因時差而交替運營;但全球金融投資者和投機者借助現代通訊信息技術可以全天24小時在任何一個主要金融市場不停地進行各種金融活動。全球性的資金調拔和融通在幾秒鐘內就可以完成。
金融機構的國際化、全球化經營水平提高。二戰后,尤其是20世紀60年代以來,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紛紛在國外設立分支機構,從事跨國經營,形成了遍布全球的機構網絡。近幾年來,國際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的并購浪潮造就了一些超巨型的金融機構,尤其是超級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這些金融超級巨頭合并以前規模已十分龐大,國際經營已很普遍,合并后就更好實施全球化戰略和經營。除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外,大量其他金融機構,如證券公司、財務公司、保險公司、外匯經紀商、基金、票據商、貼現商等也加入到國際化、全球化經營的行列中。發展中國家的金融機構的跨國經營也有相當發展。
金融體制趨于一致。WTO的多邊自由貿易體制在全球金融服務貿易領域得到貫徹。浮動匯率制,尤其是管理浮動匯率制是世界主要匯率體制。混業經營已是大多數發達國家的金融體制。巴塞爾協議倡導的國際銀行風險管理規范被很多國家采用。
這些標志表明國際金融一體化是一種客觀存在。
國際金融一體化的成因
世界實體經濟國際化、一體化、全球化發展。世界出口在世界生產中所占的比重在20世紀初大約為7%-9%,1998年上升到24.3%,1950年至1997年,全球生產才增長5倍多,而同期的全球貿易則增長了15倍多。這表明,國際貿易在各國經濟的作用和影響力日益增強,各國國內生產越來越多地面向世界市場。1956年―1997年,全球對外直接投資增長了近20倍,超過了國際貿易的增長。對外直接投資是企業跨越國界,在世界范圍內組織生產經營活動。國際貿易和國際直接投資的迅猛增長意味著世界實體經濟的國際化、一體化和全球化發展,使得各國經濟和市場更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國際貿易和國際直接投資的快速增長必須要求國際金融的一體化、全球化發展,為國際貿易提供資金融通服務(因為國際金融最初始的功能就是為國際貿易融通資金),為對外直接投資提供各種各樣的金融服務。國際企業的對外直接投資投向哪里,國際金融機構的服務就追到哪里。這是國際直接投資領域里,金融機構“追隨客戶”的法則。
世界貨幣財富的膨脹。發達國家在二戰后幾十年間經濟規模節節擴張,一些新興工業化經濟體崛起,社會富裕程度不斷提高。除不動產外,越來越多的收益盈余以貨幣形態的財富來積聚和增值,居民金融投資能力隨之大幅提高,不但投資于本國市場,而且投資于其他國家金融市場,從而在國內外金融市場間建立緊密聯系,促進一體化。
金融資本、金融資產、金融產品和金融機構等金融資源自身具有外向擴張的內在動力和要求。金融資源為規避和分散風險、逃避管制、追逐利潤,必然會沖破國界和地域的限制,在全球范圍內進行流動和配置。為金融而金融,金融經濟逐漸脫離實體經濟,成為一個追求自身增值的獨立經濟部門――虛擬經濟,已是20世紀80―90年代以來金融發展的顯著特征。
離岸金融市場的形成和發展。始于20世紀50年代末的歐洲貨幣市場,是一種離岸金融市場,是在市場所在國的非居民之間進行國際借貸的市場,其利率結構、存款準備金和借貸額度均不受任何國家法令的管轄,這是真正國際化的市場。
20世紀80年代以來,離岸金融市場在亞太地區(包括美國)和拉丁美洲急劇擴展,其地理范圍超出了歐洲,經營的貨幣也不限于境外美元(歐洲美元),已成為一種從事短期資本和中長期資本借貸的多功能的巨大國際金融市場。其間,套利套匯活動既發生在各種歐洲貨幣之間,也發生在歐洲貨幣與本國貨幣之間,如歐洲英鎊與英鎊之間、歐洲美元與美元之間。這不僅促進了離岸市場與各國國內金融市場之間的一體化,而且促進了離岸市場與各國國內金融市場之間的一體化。離岸金融市場的形成和發展,沖破了政府的管制和地域的限制,金融市場的國際化、一體化與全球化以更大的規模和更快的速度向前發展。
現代科技為國際金融一體化提供技術基礎。以信息通訊技術為代表的現代科技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和普及為國際金融一體化提供了技術基礎。通過通訊衛星進行外匯交易、電話委托交易、計算機編程交易、環球銀行電訊協會(SWIFT)、自動轉帳支付機、電子銷售點、電話銀行、金融網站、金融超市、網上經紀商等等,是信息通訊技術在金融領域應用的典型例子。現代科技已經開發出向全球即時傳遞股票和外匯價格及其他信息的技術。無固定場所的、以信息通訊網絡聯結的金融市場已取代有固定場所的金融市場,成為國際金融市場的主體部分。現代通訊信息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使得無地域無時間限制的全球性金融市場得以形成,并且極大地提高了金融交易活動的規模、速度、效率和覆蓋區域。
金融自由化浪潮。西方發達國家政府于20世紀70年代中期開始放松金融管制,推行金融自由化,拉美和亞洲發展中國家以及轉軌經濟國家政府于80年代中后期開始金融自由化。金融自由化在三個領域展開:金融價格即匯率利息率的自由化、市場化;金融業務的自由化,允許證券、銀行和保險混業經營;金融對外開放,削弱對資本出境入境的限制,開放外匯市場和證券市場。金融自由化浪潮為金融的國際化、一體化和全球化提供了寬松的制度政策環境和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競爭環境。
金融創新浪潮、融資證券化和資產證券化。始于20世紀60年代末的金融創新浪潮一方面增加了難以勝數的新金融品種和工具,各種金融產品之間的界限日益模糊,流動性大增,大大增加了國際間金融投資、投機的機會,使國際金融市場急劇膨脹。另一方面,金融創新對規避政府管制、防范風險、促進金融自由化、完善以歐洲貨幣市場為主的全球性金融市場,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在一系列金融創新的推動下,融資證券化取代銀行信貸,成為全球資金流動的主要形式,資產證券化成為主要的金融資產表現形式。證券化加強了國際貨幣市場、資本市場以及外匯市場之間的聯系,大大提高了金融資本、金融資產、金融產品的全球流動性,加強了債權國與債務國之間的溝通,極大地促進了國際金融一體化的進程。
在拍電影之前,雷德利?斯科特拍過紀錄片,從事過電視廣告片的設計,但他自己知道,今后的目標是成為一個導演。1977年他拍攝了自己的第一部長片電影《決斗的人》,電影在戛納電影節上獲得了最佳首作獎,也吸引到了好萊塢電影公司的注意。或許一部好的長片處女作并不一定需要讓所有人都認識這個導演,更重要的是需要吸引到各種不同的“機會”。二十世紀福克斯公司的制片人在看過《決斗的人》之后,給雷德利?斯科特寄了一份劇本,這不是一個普通的故事,正是《異形》。
“它是那么的純粹、毫不拖泥帶水、簡單明了而又精煉。”回想當年第一次看《異形》的劇本,雷德利?斯科特至今還記得那種感覺。“劇本雖然很短,但細節十分完備,震撼力簡直無與倫比。”其實在接觸到劇本之前,斯科特正經歷著一次瓶頸,就在他暫時擱置手上的電影尋覓一部新片的時候,他收到了《異形》。和許多科幻迷一樣,斯科特的科幻啟蒙電影是斯坦利?庫布里克的《2001:漫游太空》,他喜歡那種站在老式科幻片的肩膀上建立屬于自己的新風格。《異形》里那個讓人不寒而栗的怪物的鏡頭其實并不多,但它卻能達到讓空間和時間都為其服務的效果,這全靠斯科特對于《異形》拍攝場地的設定――封閉的、似乎沒有出口的飛船。“我有幽閉恐懼癥,因此不能長時間呆在狹小的地方,我甚至想都不敢去想。顯而易見,這讓我對諾斯托羅莫號上的船員們遭遇到的困境感同身受。”這種密閉空間里的恐懼,就如同《名偵探柯南》里的“密室殺人案”一樣有吸引力,《異形》的可怕之處并不全在于那只處在支配地位的生命體,更多的是來自于處于封閉空間里,人類內心發出的恐懼。
這個迷離的都會
1982年的時候,人們看完《銀翼殺手》之后說:“這是什么?根本不知所云!”10年之后的1992年,人們再看《銀翼殺手》,驚呼:“此片只應天上有!”雷德利?斯科特用了10年換來一句好評,未免也太久了一點。好在,距離電影上映過去了30年,《銀翼殺手》依舊好評如潮。能在條件有限的情況下仍然大膽地、大刀闊斧地實現自己所想的導演都是值得敬佩的,弗里茨?朗之于《大都會》、斯坦利?庫布里克之于《2001:太空漫游》、喬治?盧卡斯之于《星球大戰》、雷德利?斯科特之于《銀翼殺手》,都是如此。
機器人和復制人的設定在那個年代非常大膽,人類創造機器人,用來完成人類自己無法完成的事,這樣的想法看似前衛,實則有些悲觀。機器人的發展終究會超越人類,但他們似乎永遠也學不會人性里最黑暗和最恐懼的一面,這也是《銀翼殺手》通篇悲傷的氣氛所在。當然,或許如今再看《銀翼殺手》,已經不需要過多去研究電影想要表達什么,只需記住那個雷德利?斯科特創造的混亂的、燈紅酒綠的、永遠籠罩在雨霧之下的那個未來都市。那里有各種各樣的人,好的、壞的、混沌的、面無表情的……這些都是一個導演在1982年想要描繪的超前都會,雖然在當時遭到冷落,幸好如今得到了賞識。
給經典一個續作的理由
當然,雷德利?斯科特的世界里不僅僅只有科幻。或許是因為在《銀翼殺手》上嘗到了不被認可的挫敗感,他在此之后開始嘗試不同題材的電影。比如講述救贖與逃亡的《末路狂花》,這部電影倒是和《異形》很有默契地“宣揚”了一下女權。還有以“絕對的英雄主義”主題而獲得奧斯卡的電影《角斗士》,一看電影的內容就知道是奧斯卡喜歡的。還有如《黑鷹墜落》、《謊言之軀》以及《美國黑幫》這類表達政治觀點的劇情片,就這樣過去了30年,觀眾在等著,等著雷德利?斯科特什么時候重新拾起他曾經熱衷的“科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