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歐姆定律教學反思

      歐姆定律教學反思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歐姆定律教學反思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歐姆定律教學反思

      歐姆定律教學反思范文第1篇

      關鍵詞: 新課標 《歐姆定律》 探究性實驗教學

      《初中物理新課程標準》將科學探究納入了物理教學的內容,旨在將學生學習的重心從過去的過于強調知識的傳承和積累向知識的探究過程轉化。

      所謂“實驗探究教學模式”,是指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運用已有的知識和技能,充當新知識的探索者和發現者的角色的學習模式。

      筆者多年從事初三物理教學,結合新課改要求,在《歐姆定律》探究教學中進行了嘗試,現談談自己的實踐和體會。

      一、在探究過程中,著重應用控制變量法

      控制變量法是指決定某一物理量的因素有很多。為了弄清這個量與這些因素之間的關系,往往先控制住其他幾個因素不變,集中研究其中一個因素變化所產生的影響,然后通過比較歸納出與這些量之間的關系。

      歐姆定律揭示了電流、電壓、電阻三個物理量之間的關系,由于電流大小與電壓、電阻都有關系,因此探究步驟中的設計實驗應盡量引導學生分為兩步設計。

      1.保持電阻不變,研究電流跟電壓的關系。

      要讓學生明確“研究電流跟電壓的關系時,應保持電阻不變”,設計實驗電路時應考慮:①怎樣測量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U和定值電阻中的電流I呢?②怎樣保持導體的電阻R不變呢?③通過什么方法改變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U呢?

      設計并連接電路利用滑動變阻器改變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使它成整數倍地增加,并記錄所對應的電流值,

      2.保持電壓不變,研究電流跟電阻的關系。

      要讓學生明確“研究電流跟電阻的關系時,應保持電壓不變”,實驗探究時應考慮:①怎樣改變導體電阻R的大小?②怎樣保持導體兩端的電壓U不變呢?讓學生討論交流,使學生認識到:當定值電阻的大小發生變化時,可通過滑動變阻器控制其兩端的電壓U保持不變。

      更換定值電阻,利用滑動變阻器保持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不變,記錄對應的電流值,在具體的探究教學中可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在電阻R阻值改變時,電阻R兩端的電壓也發生變化,如何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使電阻R兩端的電壓恢復到原來的電壓值。這也是把控制變量法從理論升華到實際的一個方面。

      二、在探究過程中,讓學生親身體驗,增強課堂教學效果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對思維活動過程的展開,不能代替學生自己的思維活動。因此,在設計本節探究活動時筆者以學生為中心,進行分組實驗。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參與意識,使不同層次學生的認知結構、個性品質在參與中都得到發展。設計學生活動程序如下:

      (1)提出問題:電流與電壓,電流與電阻的關系?

      (2)作出假設:①不成比例。②成正比。③成反比。

      (3)設計并進行實驗:①設計電路圖。②設計步驟。③進行實驗。

      (4)分析數據得出結論。

      這樣做有以下好處:第一,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對于初中學生來說,他們已不再局限于看老師演示實驗,都喜歡自己動手操作,通過自己的實踐解決問題。第二,可以清楚地發現并指出學生的操作中的錯誤,物理實驗中一些儀器的使用,要求學生掌握,培養學生正確而良好的操作技能。但是,在實踐過程中,筆者認為學生的練習機會實在太少,有些儀器的使用方法盡管學生課上聽懂了,但真正操作起來并不如想象的那樣簡單順手。就像本節中的電流表、電壓表的使用,學生往往會把電表的串并連搞錯,把正負接線柱接錯等,滑動變阻器的使用也不夠到位。第三,可以鞏固學生對相應知識的掌握情況。對于人的記憶方式來說,自己動手操作過的情景記憶起來要比單純的聆聽接受記憶要牢固得多。

      三、在探究過程中,引導學生反思應用遷移

      這一方法要求把已知遷移到未知、把此一類知識遷移到另一類知識中,使學生受到相互滲透、影響和轉化的觀點的教育。例如,啟發學生把已有的知識遷移到歐姆定律的探究中,把歐姆定律的知識遷移到其他知識的學習中。這樣就使學生不僅提高了知識學習的效率,而且逐漸樹立普遍聯系、轉化的觀點。

      例如:在總結歐姆定律的公式(I=U/R)時,可以壓強的公式為母本,壓強的公式是P=F/S,它的理解可以是:當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強與壓力成正比;當壓力一定時,壓強與受力面積成反比。而歐姆定律是: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與導體的電阻成反比。兩者是可以相互遷移的,所以很順利地得出歐姆定律的公式I=U/R。這對于知識和思維不是很完善的初中學生來說,可以很容易地掌握知識,得出結論。

      當然在歐姆定律的探究教學中還有很多地方可以運用知識遷移,例如:在運用探究的基本過程解決電流、電壓、電阻三者關系時,可以反思以往用探究的方法解決過的問題,如液體壓強、深度、液體密度三者的關系,用以往的經驗為本次探究的順利完成做鋪墊。

      四、在探究過程中,利用教材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德育是五育之首,新課程標準關注人的發展,把德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作為基礎學科的物理理所當然承擔著重要的德育任務。

      在《歐姆定律》探究教學中,筆者首先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這樣學生不僅學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會產生一種對教師的敬佩之情,并從老師身上體會到一種責任感,這對以后的學習工作都有巨大的幫助作用。其次,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分組實驗的合作性學習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培養他們團結協作的精神。最后,利用歐姆的事跡和成果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樹立崇高理想,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它對學生具有強大的感染力和說服力。

      教育部頒布的《物理課程標準》首先提出科學探究,其次才是科學內容,它把科學探究作為很重要很有價值的學習方法和教學方法提出來,說明越來越多的教育者注意到探究教學在教改中的重要地位。《歐姆定律》一課的探究教學不僅要求教師有較高自身的修養素質,還要做好在探究教學中與學生一起雙向地、互動地建構學科知識、促進能力發展。因此,在初中物理新課標下如何更好地開展探究教學,值得我們探討。

      參考文獻:

      歐姆定律教學反思范文第2篇

      關鍵詞:項目化教學;電子課程;電阻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和知識經濟的到來,教育的基本理念在發生深刻的變化,現代課程發展的基本理念也呈現出許多新的特點和趨勢。近幾年全國各地都在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實施課程改革。項目化教學模式在課程改革的大潮中具有獨特的優勢,學生在完成項目任務的過程中既掌握了知識又培養了技能,徹底打破了以教師為主導地位的教學模式。

      項目化教學的內容是以項目為依托,根據項目的基本特征和形式,設計出若干個與教學目標相一致的教學項目,把教學內容

      (教材所要求的知識和技能)融合在這些項目中,通過完成這些項目中規定的每一項工作任務達到教學目的。項目化教學的模式大大提高了課堂的效率,在中等職業教育電子課程的教學中也得到了很好的運用。一個完整的項目一般由項目目標、項目重點、項目實施、項目評價、項目反思組成。下面舉例說明。

      項目目標:

      1.了解電阻的概念,掌握電阻的物理特性、電阻與溫度的關系;

      2.掌握歐姆定律、線性電阻與非線性電阻的伏安特性。

      項目重點:

      電阻的物理特性、歐姆定律。

      項目實施:

      任務一:了解電阻的由來,并列出常見的電阻元件

      知識鏈接:電阻的概念

      金屬導體中的電流是自由電子定向移動形成的。自由電子在定向移動過程中要跟金屬正離子頻繁碰撞,每秒的碰撞高達1015

      次數左右。這種碰撞阻礙了自由電子的定向移動,表示這種阻礙作用的物理量叫做電阻,不但金屬導體中有電阻,其他物體也有電

      阻。最常見的電阻元件主要為發熱型耗能元件。

      請列出常見的以電阻元件為主要元件的電器有: 等。

      任務二:掌握電阻的物理特性,計算導體的電阻值

      知識鏈接:金屬導體電阻的物理特性

      計算:有一個電爐,爐絲長50 m,爐絲用鎳鉻絲,若爐絲電阻為5 Ω,問這根爐絲的截面積是多大?(鎳鉻絲的電阻率p取1.1×10-6 Ω?m)

      任務三:弄清電阻與溫度的關系,計算不同溫度下的電阻值

      知識鏈接:電阻與溫度的關系

      溫度對導體電阻的影響:(1)溫度升高,物質分子熱運動加劇,帶電質點的碰撞次數增加,自由電子的移動受到阻礙增加;(2)溫度升高,使物質中帶電質點數目增多,導電能力增強。

      一般金屬導體中,自由電子數目幾乎不隨溫度變化,而帶電粒子的碰撞次數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多,因此溫升高時,金屬導體電阻增加。

      電阻的溫度系數α:溫度每升高1℃時,電阻所變動的數值與原來電阻值的比。

      超導現象:有些金屬(一些合金和金屬的化合物)電阻,在極低溫狀態下,電阻突然變為零的這種現象。

      計算:一根銅導線,它的橫截面積為1.5 mm2,長度為0.5 m。求20℃時,它的電阻R1?50℃時,該電阻值R2?(銅導體的電阻率為1.7×10-6 Ω?m,溫度系數為4.1×10-3(1/℃))

      任務四:掌握部分電路的歐姆定律、伏安特性

      知識鏈接:部分電路的歐姆定律

      電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線是過原點的直線時,叫做線性電阻。即此電阻元件的電阻值R可以認為是不變的常數,直線斜率的倒數表示該電阻元件的電阻值。如果不是直線,則叫做非線性電阻。

      計算:1.有一個電阻,兩端加50 V電壓時,電流值為5 A,請求出該電阻的電阻值。

      2.有一個電燈泡,兩端加220 V電壓時,電流為0.44 A,請問該燈泡兩端加110 V電壓時,流過的電流為多少?

      項目反思:

      在此項目設置的各個任務中,有哪些沒有完成,為什么沒有完成,對于相關知識點有哪些不懂或不會的地方進行反思,分析存在的問題,尋找解決的辦法。根據反思的結果,對本次項目中做的不滿意、不懂或不會的進行補習。

      總之,在項目化教學的課堂上,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最大限

      度、最為真實、最為有效地凸顯。項目化教學的模式以完成工作化的學習任務為基礎,在有目標的行動學習中積累實踐知識、獲取理論知識,它體現了職業教育的特色,符合我國國情,代表了我國職業教育課改的發展方向,對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具有顯著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歐姆定律教學反思范文第3篇

      滬科版第十四章探究電路第四節電阻的串聯和并聯。

      2 教材分析

      《電阻的串聯和并聯》是九年級第十四章《探究電路》第四節的內容。本章內容充分體現了課標提出的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注重多元探究等基本理念。本節教學內容不僅是對前面所學的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的電流、電壓特點以及歐姆定律的重要應用,同時也是今后學好電功、電功率的重要基礎,更是培養學生“等效替代”思想和實驗探究與理論推導相結合思想的重要載體。

      3 教學目標

      3.1 知識與技能。①通過實驗和理論推導理解串聯和并聯電路的等效電阻的計算公式。②會利用串聯、并聯電路總電阻的知識,解答和計算簡單的電路問題。③通過實驗探究,認識總電阻與分電阻的“等效替代”關系。

      3.2 過程與方法。①培養學生積極參與科學探究活動,主動進行交流與討論的學習方法。②能用等效替代的思想學習物理知識。③能把物理概念與生活、生產實際相結合。

      3.3 情感態度價值觀。激發學生對科學的求知欲,通過經歷基本的科學探究過程,學習科學探究方法,發展初步的科學探究能力,形成實事求事、尊重自然規律、樂于參與科學實踐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同時認識交流和合作的重要性。

      4 教學重點

      通過實驗法和理論推導法并舉掌握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總電阻的計算方法。

      5 教學難點

      借助等效替代的思想分析串聯、并聯電路的電阻特點。

      6 教學準備

      學生電源、演示電流表、20歐定值電阻二個、5歐定值電阻二個、10歐定值電阻一個、導線、開關等。

      7 教學流程

      事例引入——趣味探究——小組討論——實質升華——總結反饋。

      8 教學過程

      8.1 事例引入。師:同學們,你們喜歡足球嗎?(停頓)現假設你們正在看一場精彩的足球比賽,突然電視機壞了,經檢查里邊一個10歐定值電阻出現了問題,而身邊現在只有20歐的電阻和5歐的電阻若干,你有辦法立即解決問題嗎?(最好設計一個多媒體動畫調動學生學習熱情)

      生:(討論并結合前面電路的串聯、并聯知識回答)把電阻串聯,把電阻并聯。

      師:把電阻串聯、并聯后能行嗎?電阻串聯、并聯后他們對電路的控制作用難道不會發生改變嗎?

      8.2 趣味探究。

      師:下面我們就用一個有趣的實驗來驗證一下大家的想法是否能夠實現。

      演示實驗(實驗設計如圖1,電阻裝在一個密封的盒子里面)

      圖1

      分別接通A、B、C以及所對應接線柱,讓同學們觀察電流表的讀數。

      師:同學們,剛才你們觀察到電流表的讀數有什么樣的特點?

      生:三次實驗電流表讀數相等。

      師:那里面的電阻是怎樣的呢,也相同嗎?

      打開盒子讓學生觀察里面電阻的結構,并通過里面實物講解相關概念:

      電阻串聯:兩個(幾個)電阻首尾相連

      電阻并聯:兩個(幾個)電阻首首相連

      師:我們剛才經過實驗發現兩個電阻并聯或兩個電阻串聯以后對電路的控制作用可能與單獨一個電阻對電路的控制作用是相同的,在實際生活中我們就可以用這兩個并聯或串聯后的電阻去替代那一個電阻,這時我們就可以說這一個電阻是那兩個(幾個)電阻的總電阻。

      師:同學們再仔細觀察,兩個電阻串聯后總電阻如何變化;兩個電阻并聯后總電阻如何變化?

      生:通過觀察討論得出初步結論:

      兩個電阻并聯后總電阻小于其中任何一個分電阻;兩個電阻串聯后總電阻大于其中任何一個分電阻。

      8.3 小組探討。

      師:同學們,通過剛才的分析我們已經得到了電阻串聯、并聯之后總電阻大小的一個定性結論,那么電阻串聯、并聯之后總電阻的大小應如何計算呢?下面就請大家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結合前面所學的歐姆定律以及串、并聯電路的電流、電壓特點解決這一問題。

      8.3.1 串聯電路的總電阻。

      師:請結合歐姆定律以及串聯電路的電壓特點用下圖的字母表示出總電壓與各電阻兩端電壓的關系。

      圖2

      生:運用歐姆定律表示出:U1=IR1 U2=IR2 U=IR、

      運用串聯電路電壓特點得出:IR=IR1+IR2

      結論:電阻串聯,其總電阻等于各個分電阻之和,即:R總=R1+R2+……

      8.3.2 并聯電路的總電阻。

      師:請結合歐姆定律以及并聯電路的電流特點用下圖的字母表示出總電流與各支路電流的關系。

      圖3

      生:運用歐姆定律表示出:I=U/R,I1=U/R1,I2=U/R2

      運用并聯電路電流特點得出:1/R=1/R1+1/R2

      結論:電阻并聯,其總電阻的倒數等于各個分電阻倒數之和,即:1/R總=1/R1+1/R2+……

      8.4 實質升華。

      師:剛才我們已經通過實驗和理論推導兩種途徑得出了電阻串聯和并聯之后總電阻的變化規律。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教師引導學生進一步觀察串聯、并聯后的電阻的長度和橫截面積的變化情況并結合前面所學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的相關知識得出結論。

      生:電阻串聯相當與增加了導體長度,所以阻值會增加;電阻并聯相當于增加了電阻的橫截面積,所以阻值會減小。

      8.5 總結反饋。①請同學們設計出兩種方案解決課題引入時提出的問題。②小組討論本堂課的收獲,及時解決新生成的問題。

      附板書設計:

      §14.4電阻的串聯和并聯

      ①串聯電路的總電阻等于各個分電阻之和,R總=R1+R2+……

      ②并聯電路的總電阻的倒數等于各個分電阻倒數之和,1/R總=1/R1+1/R2+……

      ③實質 串聯:增加導體長度

      并聯:增加導體橫截面積

      歐姆定律教學反思范文第4篇

      1.1教材分析

      《電流做功與哪些因素有關》是滬科版物理九年級第十五章第一節的內容,是學生在前面兩章學習了電流、電壓、電阻、歐姆定律等內容和學會了電流表、電壓表、滑動變阻器的使用的基礎上學習的內容,是中學物理教學中的重點也是難點.本節課是本章第一節內容,由怎樣測算家庭電費的話題切入課題,首先認識電能表,通過電能表計算電費;又由電能轉化成其他形式的能是通過電流做功實現的這一思路引出電流做功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問題,通過實驗探究的方法定性得出電流做功跟電流、電壓、時間都有關系.本節課既是前面所學電學知識的綜合應用,也是進一步學習電功率內容的基礎.

      1.2教學目標分析

      (1)結合實例從能量轉化的角度認識電能,知道電流做功的過程就是能量轉化或轉移的過程,能簡單描述電能和我們生活的關系,培養學習物理的興趣;

      (2)學會家用電能表讀數,會通過電能表測算家庭電費,樹立節約用電的意識;

      (3)通過實驗探究認識影響電流做功的相關因素,進一步認識控制變量法,培養初步的觀察、分析能力.能運用W=UIt進行簡單的計算.

      1.3教學重難點分析

      重點:通過實驗探究認識電流做功與哪些因素有關.

      難點:從能量轉換的角度認識電能;實驗探究電流做功與哪些因素有關.

      1.4 學情分析

      學習者為九年級學生,學習本章之前學習了電流、電壓、電阻、歐姆定律等知識,熟悉串、并聯電路的電流、電壓關系,學會了電流表、電壓表、滑動變阻器的使用,能夠比較熟悉地運用控制變量法,在實驗過程中能夠對所觀察到的物理現象進行分析并得出結論.學生在知識方面、技能方面及信息處理能力方面都為學習本節課打下了基礎.

      1.5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1)演示法:利用PPT展示家用電器實物圖片,讓學生了解電流做功過程就是電能轉化成其他形式的能的過程;利用PPT展示各種電能表圖片,讓學生了解科技發展.實物投影儀展示電能表實物及其使用.

      (2)實驗法:通過演示實驗對比,讓學生了解在相同時間內,電流通過比較亮的燈泡做功多.通過實驗探究,了解電流做功與哪些因素有關.

      1.6教學資源與工具設計

      (1)多媒體教室一間配備有:電腦、實物投影儀.

      (2)電能表一個、家庭電路示教板一塊、功率不同的電燈泡.

      (3)學生實驗所需的電源、導線、阻值不同的小燈泡、開關、電流表、電壓表.

      1.7教學過程

      1.9小結

      本節課學習需要用到前面所學習過的知識與方法,比如電流、電壓、電阻、歐姆定律等知識,串、并聯電路的電流、電壓關系,電流表、電壓表、滑動變阻器的使用,控制變量法,對所觀察到的物理現象進行分析并得出結論.并不是所有學生對這些內容都掌握得很好,上課過程中就會給這一部分學生造成困難,所以在分小組的時候考慮了不同程度的學生的搭配,學生之間互相幫助,老師也在巡視中適當地給予幫助指導.

      2教學反思

      這是一節公開課的教學設計.開課教師在備課、上課及課后評課時對這一節課產生了一些思考.

      (1)本節課從“怎樣測算家庭電費”到“電流做功與哪些因素有關”的過渡是以往上課所遇到的一個難題,本節課嘗試使其過渡自然,使整節課形成一個整體.第一課時沒有用教材所提供的實驗,而是自己設計了一個通過比較燈泡的亮度,判斷電流做功的多少的實驗.該實驗安排在教師演示了使用電能表測量電燈消耗的電能實驗之后,過渡自然.

      (2)教材提供的探究實驗可以安排在第二課時學習.

      (3)學生對之前電路及歐姆定律的知識一定要掌握很好,否則在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時會出現困難.又因為電路及歐姆定律的知識是中學物理的重點,建議本節課前再次對這部分知識進行鞏固.

      (4)教師演示及學生探究實驗所用的燈泡的功率最好相差大一點,這樣燈泡的亮度差別較大,便于直接觀察對比.學生在觀察燈泡亮度時教師要引導學生不要長時間盯著燈泡看,避免造成光線刺激眼睛.

      (5)電能表表盤比較小,不便于學生觀察其轉動,最好用實物投影儀投影展示.

      (6)學生對問題進行猜想與假設時所提出的電流、電阻、電壓對電流做功有影響的猜想,教師的解釋是電流、電壓、電阻三者是互相關聯的,只要其中兩個確定,第三個就確定了,所以在探究實驗時,只需要研究其中兩個就可以了.我們這節課三者中選擇探究電流和電壓對電功的影響.這樣的解釋總感覺有點牽強,卻還沒有找到更好的方法解決.留下這個問題,也希望有同行能給一些建議.

      歐姆定律教學反思范文第5篇

      /

      關鍵詞:“三助式”教學模式;課例分析;伏安法測電阻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6148(2014)2(S)-0028-3

      目前我區正在進行“三助式”教學的探索實踐。三助即學生自助,生生互助,教師幫助。這種模式是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對初中物理教學的一次新探索。它充分挖掘學生的群體教育資源,強調“以生為本,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的教育理念。下面結合滬科版第十五章第三節《伏安法測電阻》來分析“三助式”在課堂教學中的實際應用。

      1 教學過程

      師:我們學習了歐姆定律,知道電流、電壓、電阻三者之間的關系,知道測電流用電流表,測電壓用電壓表。這些知識很有用,它可以解決電學中的很多問題。現在老師這里有一個問題,請大家給我想辦法,看能不能解決。

      (PPT展示問題:能不能用學過的電學知識測出一段導體的電阻?怎么測?)

      分析:站在整合所學電學知識的高度,引領這一章知識的學習,有利于學生對歐姆定律知識體系的形成,理解歐姆定律并進行綜合運用的學習思路。同時創設問題情景,引出本節課的主題。

      師:我暫時不請你們說出你們的方法。因為這個問題并不簡單。現在讓我們看一下今天學習的第一個任務。

      (PPT展示:任務一:制定計劃和設計實驗

      1.實驗原理:根據歐姆定律公式____的變形公式____。

      用電流表測出。用電壓表測出,就可以算出電阻R。

      2.實驗器材:未知電阻Rx電源、____表、____表、開關、導線。

      3.設計實驗電路圖。)

      師:完成任務的要求:

      1.每人獨立用2―3分鐘閱讀課本86―87頁。完成任務一:

      2.做得快的同學要思考,其他同學在哪些地方會有問題,準備給他講解;

      3.做得快的同學把你的電路圖和實驗原理的公式寫在白板上,準備展示。

      (學生閱讀自助學習,填寫“導學單”的相關內容。)

      師:現在學科長組織,互對、互糾、完善實驗設計。搭成共識以后,把它寫在白板上。

      (學生進行小組互助學習。由小組長組織討論交流、并將電路圖畫在白板上。)

      師:完成的小組可以將白板拿到講臺前展示。

      (完成的小組代表手舉白板走上講臺,高舉白板展示給全體同學。)

      師:大家注意看幾個問題,一看有錯誤沒有?第二看有創新的沒有?第三哪個最好?

      分析:“三助式”教學以學習任務為課堂教學的基本結構,在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充分發揮自助、互助、師助等學習方式,充分挖掘學生自身學習資源、學生群體的學習資源。在這個環節中,學生獨立閱讀、完成“導學案”的內容等是一個自助過程。學科長組織互對、互糾、完善實驗設計是一個互助過程,教師組織評價,全體同學檢查鞏固是互助和師助過程。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充分照顧不同的學情,給學優生布置額外的任務,充分體現了因材施教。

      師:今天學習的第二個任務是進行實驗與收集數據。首先學習實驗步驟和操作注意事項(PPT展示實驗步驟和操作注意事項)。

      要求:

      (1)學習之后,老師要抽查;

      (2)學得快的同學準備給有問題的同學講解。

      (學生閱讀自學并填寫導學單。)

      師:請小組同學互助,解決存在的問題。

      (小組討論導學單的問題,有些同學站起來給小組其他同學講解存在的問題。)

      師:大家已經把任務二的問題都解決了。現在老師要檢查大家的學習情況。

      (PPT)依次展示三個問題:

      1.使用開關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使用滑動變阻器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3.為什么要算出電阻幾次測量值的平均值?)

      生1:連接電路時,開關應該斷開。做完實驗后開關也應斷開。

      生2:使用滑動變阻器時要一上一下接線,使用前要將滑片放到滑動變阻器的最大值處。

      師:現在,老師要問一個“為什么?”為什么滑動變阻器接線要一上一下?

      生3:滑動變阻器如果只連接上面兩端的話,它就相當于一根導線,就無法改變電阻。如果只接下面兩端的話,它就變成了一個定值電阻,而且是最大值。所以要用一上一下的方式連接,這樣才可能改變它的電阻。

      師:第三個問題。為什么要算出電阻幾次測量值的平均值?

      生4:因為一次實驗有誤差。應該多次實驗減小誤差。

      師:在實驗室里,都是定值電阻,它上面標了一個值。如果我們測量了一個結果,那么最后的結果是用它標的值呢,還是測量的值?

      生(齊答):測量的值。

      師:我們測出來是多少就是多少,要用一種實事求是的科學的態度來對待實驗。

      分析:第二個任務是學習實驗操作步驟和注意事項,這既是前階段學習知識的歸納整理,也是綜合提高。教學過程仍然是首先學生自助解決,然后小組討論,最后教師檢查提高。在這個過程中。充分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引導者。學習檢查中的幾個問題都是學生在實際操作和考試答題容易犯的錯誤,通過這個方式進行主動檢查之后,學生會有很深的印象。

      (學生取出電學實驗器材進行實驗操作,一個小組6人,每2人使用一套實驗器材。有同學站立起來進行操作、討論。)

      (學生進行實驗大約4分鐘后,陸續有小組走上講臺,他們的代表手舉白板,上面記錄了小組的數據和結果。大約6分鐘后全部8組的代表都走上講臺了。)

      (教師及全班同學逐一檢查每一組的結果。有兩組的同學結果無單位。)

      沒有單位或有問題的小組適當地扣一點分,其他小組都加分。

      分析:學生實驗操作的過程給予了充分的時間,實驗操作過程就是學生自助學習、小組互助學習的過程,最后教師和全班同學的點評體現了師助和互助。

      師:下一個任務,進行實驗總結。

      (PPT展示:任務三:實驗總結

      回顧實驗全過程,包括實驗原理、實驗器材、電路圖、實驗步驟、實驗記錄、數據處理及實驗注意事項等,進行總結。

      1.實驗中遇到的問題;

      2.你認為實驗中最值得注意的地方:

      3.就本次實驗全過程準備一個問題。互相抽考。)

      師:要求:

      (1)要全面總結,每個環節都要思考,在這些環節上,我們有什么問題;

      (2)把實驗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來;

      (3)實驗中你認為最值得注意的地方總結出來。

      首先自己獨立思考。

      (學生自助學習,閱讀教材、導學案,思考教師布置的問題,獨立完成總結過程。)

      師:首先小組內共享一下你們的問題和值得注意的地方。

      (學生小組內討論交流)

      師:現在就是談問題的時候,有問題的舉手。(教師示意舉手)

      生5:剛才我們組每個人都在做,沒有進行分工,結果到時間實驗卻沒有做出來。

      生6:我們在接線時,接了一個量程,但讀數的時候卻讀的是另一個量程的數,這樣會造成實驗的錯誤。

      生7:我們組很多人在做實驗。有的人選的是10Q的電阻,有的人選的是5Q的電阻。然后我們再取平均值,這是不是有問題?

      師:他們測的不是一個電阻,這是一個錯誤。我們測量幾次,一定是測同一個電阻,然后取平均值。

      生8:我們這組導線沒有接好,接完這個,另一個線掉了。

      生9:我們這一組的電壓表沒有校零。

      師:沒有校零會造成讀數誤差。以后要注意這個問題。

      生10:我們得到的數據都是小數。不方便計算,很難算出結果。

      師:測出來的都是小數?可以有小數。不能說每次得到的結果都是整數。這是實際實驗中經常遇到的情況。

      生10:但是這不方便計算。

      師:確實是不方便計算,但應該實事求。

      師:現在征集最值得注意的地方,不是大家一致認為最值得注意的地方,而是你心中最值得注意的地方。

      生11:電流表和電壓表的接線柱不能接反,要正進負出。

      生12:我覺得滑動變阻器必須要一上一下。不能同時接上面或下面。

      生13:在讀取電流表和電壓表的數據時,要先確定所選的量程。

      生14:連接電路時要把開關斷開,如果開關閉合,電路沒有連接好,會損害電路。

      生15:在記錄數據時,不要把電流和電壓的數據記反了。也就是不要把電壓的數據記錄在電流的空格里面去了。

      生16:連接電路時,開關應該斷開。

      分析:讓學生靜下心來反思和總結,真的可以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師在課前預設的時候絕沒有想到學生會總結出這些問題,有些是教師認為不可能有的問題,有些是教師根本沒有想到的問題。而讓學生自己總結實驗應該注意的地方也有不小的驚喜。所以充分發揮學生自身和群體的教育資源,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會讓我們的課堂教學更有效。讓學生得到更多的收獲。

      師:我們小結一下。今天我們用“三助式”學習法經歷了“伏安法測電阻”的全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僅對歐姆定律加深了理解,而且學會了伏安法測電阻的方法,還進一步熟悉了電流表、電壓表、滑動變阻器的使用。

      2 教學反思

      這堂課是對“三助式”教學的充分詮釋。學生的自助學習,同學之間的互助學習,最后是教師對學生的幫助學習。在這堂課上真正做到了學生是學習主體,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

      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是學習的真正主人,他會對學習有興趣和激情。整堂課用三個任務來推動課堂教學的進行,目標展示很清楚、很簡單,不是羅列式地展示目標,而是以任務的形式把它提出來。

      這節課最重要的一個亮點是最后的學生總結,它跳出了常規的方法,這節課都做了什么,要注意什么。而是真正意義上關注重點,關注難點。讓學生主要關注兩個問題:第一是實驗中遇到的問題,第二是你認為實驗中最值得注意的地方。學生的暢所欲言既激勵了上課的教師,也感動了聽課的教師,既給上課的教師以啟發,也給聽課的教師帶來了爭論。學生提出的問題都不是假問題,而是實實在在影響他們學習的真問題。

      這是一堂真正體現學習樂趣的課,教師和學生的激情都在這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參考文獻:

      [1]伍永剛.“三助式”教學的高效性[J].考試教研,2012,(7):47.

      相關期刊更多

      核聚變與等離子體物理

      北大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

      輕工機械

      統計源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中國輕工業杭州機電設計研究院

      紅外技術

      北大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

      亚洲乱码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综合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 亚洲成AV人片在| 亚洲精品无码av天堂| 国产亚洲综合久久| 亚洲av中文无码字幕色不卡|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小说| 日韩亚洲国产综合高清| 亚洲自偷自偷在线成人网站传媒| 亚洲激情视频网站| 亚洲国产综合第一精品小说| 亚洲欧洲校园自拍都市|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电影| 亚洲人6666成人观看|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 亚洲综合久久精品无码色欲| 亚洲人成人无码.www石榴|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色| 亚洲高清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亚洲爆乳AAA无码专区| AV激情亚洲男人的天堂国语| 最新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成人亚洲网站www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国产情品久久 |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性色扶 | 午夜亚洲AV日韩AV无码大全| 亚洲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黄色片在线观看| 亚洲另类自拍丝袜第1页| 亚洲人配人种jizz|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厂| 中文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人JIZZ日本人| 亚洲av综合av一区| 亚洲最大的视频网站| 亚洲综合色婷婷在线观看| 婷婷亚洲综合五月天小说在线 | 亚洲色图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久久一本伊伊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