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統計學要點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重視辯證思維的培養
思維的辯證性在概率統計中十分顯著。比如:隨機現象具有偶然性,但大量的偶然性又蘊含著必然性,概率統計理論就是通過對表面顯現的偶然性的研究,來達到認識本質的必然性的目的;特定事件的發生與否不能確定,但結果的規律性卻可以通過觀察、歸納、類比、聯想、猜測等合情推理進行預測、估算,體現了可能性與不可能性的辯證統一;事件的頻率是事件的概率的近似,事件的概率是同一事件眾多頻率的穩定值,是從這些頻率中抽象出來的,反映了頻率與概率之間的具體與抽象關系;小概率事件雖然有發生的可能性,但概率太小,人們認為它是不可能事件,但并不是絕對不發生,這里反映了相對與絕對的辯證關系;隨機事件是從靜態觀點研究隨機想象,隨機變量是從動態的觀點研究隨機現象,體現了概率研究方法中動和靜的辯證統一;總體特征要通過樣本來研究,說明每一事物內部不僅包含矛盾的特殊性而且包含了矛盾的普遍性;數據的特征數反映的是數據“群體”的特征,它來自于各個數據的信息,又不同與各個數據,體現了個體與整體的關系;統計推斷的方法是科學的,但其作出的結論卻可能犯錯誤,這兩者是辯證統一的。作出的結論可能會犯錯誤的方法是科學的,就在于犯錯誤的概率很??;回歸方程反映了兩個高度線性相關變量之間的近似關系,是從這兩個變量的數據對群體抽象出來的,它來自于它們又不同于他們;等等。概率統計教學中要注重闡述這些辯證的思想方法,培養學生的辯證性思維的能力。
重視實驗研究的方法
一方面,我們需要讓學生通過實驗感受數學知識,比如去體驗“頻率的穩定性”,感受大量偶然性后面的必然性,去體驗事件概率的客觀性等等。由于概率統計應用極廣,學生切實可做的實驗很多,如生日問題、抽簽問題、擲色子等。另一方面,概率論教學中的有些問題,也需要用實驗的方法去研究,例如,對“隨機擲兩枚均勻硬幣,出現“一正一反”的概率是1/2還是1/3”的問題,就要通過實驗去統計頻率并由頻率估計概率來解決。再者,據我們的調查表明,學生很少知道數學需要實驗方法,更沒有用實驗法研究數學問題的意識。因此,在教學中有意識地突出實驗方法,利用實驗教學,十分重要。
重視直觀意義的說明
理論大多是由直觀想法所猜測的結果經加工、修改或證明得出的。所以,在教學中要注重理論的直觀解釋、概率意義,關注理論是“如何想到的”,這有利于放飛學生的想象,培養學生創新的意識。同時這種直觀教學思路,深入淺出,通俗易懂。概率統計中的大部分內容都可以結合學生已有經驗,進行直觀說明。比如:“A,B獨立,則珡A,B獨立”直觀解釋:因為A,B獨立即A發生的可能性與B發生的可能性無關,而A完全決定了珡A,既然A與B獨立,故珡A與B也獨立;DX=D(-X),DX=(X+A)直觀解釋:方差是反映隨機變量取值差異的,X與-X(X與X+A一樣)取值不同,但取值的差異沒變,故他們的方差相等;DC=0:隨機變量總是取常數C,取值間彼此無差異,故差異量為;算術平均數利用了數據的全部信息,中數(四分位數及百分位數類似,只是利用的更多)只利用了數據的大小順序信息,而眾數只利用了數據中的最大頻數信息,所以算術平均數反映集中趨勢最好,中數其次,眾數再次。另外,Φ(x)=1-Φ(-x),開方檢驗的思想———比較理論頻數與實際頻數,算術平均數性質的意義,等等,都可以直觀解釋。5重視結果產生的過程重視結果產生的過程,關注“知其所以然”,有利學生深刻地理解理論,更好地應用理論,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十分重要。應當指出的是,教師在教學中展示理論產生的過程,未必是“原汁原味”的,那倒不一定適合學生。教師有時要按照“建構主義”思想,采取教育數學方法,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出發,以能被學生所感悟為目標,來“創造”理論的產生過程,借此過程培養學生的能力。比如,對離散型隨機變量期望定義,我們設計了下面“產生”的思考過程:第一步:1,2,1,3,2,2,3這7個數的平均數為(1+2+1+3+2+2+3)/7。第二步:設X是從這7個數中任意取出的一個數,隨機變量X取值的平均數是什么?按(1+2+3)/3顯然不對,因為X雖然只取這三個數,但取各個值的機會不同。將第一步中式子變形為(1+2+1+3+2+2+3)/7=1×2/7+2×3/7+3×1/7可見,X取值的平均數是X的取值按概率的加權平均,從直觀上看,這是合理的。第三步:X的期望是其取值的平均數。設取X的值N次,其中k出現Nk次,k=1,2,3。由頻率是概率的近似值得N1=2N7,N2=3N7,N3=N7從而X的N次取值的平均數為1N1×2N7+2×3N7+3×N()7=1×27+2×37+3×17此結果與第二步相同,與N無關。由此得出期望定義,再加上為保證期望唯一性的“絕對收斂”條件,將定義完善。又如,在方差分析教學中,我們采用下面直觀講法,幫助學生理解統計量的構造思路:樣本間的誤差,是由諸水平效應引起的系統誤差和由隨機因素引起的隨機誤差兩部分組成。因此,要研究“諸水平無顯著差異”的假設是否成立,就要研究在假設成立條件下,由諸水平效應引起的系統誤差相對于由隨機因素引起的隨機誤差的大小,由此,再用樣本均值代替相應的總體均值并稍作修改,得到方差分析中所用的統計量。這種直觀的講法,注重了結果產生的過程,不僅講了是什么,而且交代了為什么。再如,方差的定義及改進教學中,我們注意交代方差的定義的形成過程:為度量隨機變量取值的差異,以隨機變量的期望為參照,并考慮平均首先想到構造為E|X-EX|,為數學處理方便的,修改為E|X-EX|2=E(X-EX)2(修改后性質沒變),作為方差DX的定義;為使DX與X的量綱一致,有時利用將DX改進為均方差槡DX(修改后性質沒變);為比較不同量綱的均方差或要相對于期望來看均方差的大小,的需要,將均方差改造成均方差系數槡DX珡X。
重視縱橫貫通的聯系
教學中重視縱橫貫通的聯系,對學生融會貫通、形成知識建構,真正掌握理論,提高運用知識去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概率統計中這種聯系是多方面的。聯系離散講連續離散型隨機變量比較簡單,且能用來較好地闡述概率思想、說明方法,一般先講。對連續型隨機變量則可聯系已學的離散型的相應理論,采取“離散化”方法直觀得出。一般只要注意求和與積分、xi與x、分布列pi與分布密度f(x)的對應,就可將離散型的概念和結果“移植”到連續型情形。比如,由離散型隨機變量期望的求法:EX=∑ixipi,可直接得出連續型隨機變量期望的求法:EX=∫+∞-∞f(x)dx。聯系一維講多維多維隨機變量的概念和結果大多和一維隨機變量是平行的,形式上是相似的,思想方法上是類同的。一般只要注意一元函數與多元函數的對應,相應地,一重極限與多重極限、一重求和或積分與多重求和或積分、導數與偏導數的對應,就可由一維隨機變量的概念和結果類似建立多維的。這方面的例子很多。值得注意的是,正象一元函數與多元函數一樣,一維隨機變量與多維隨機變量存在很多不同之處,比如,分布函數的性質。這一點在聯系中應予以強調。聯系概率講統計統計以概率為基礎。故統計的教學應當聯系概率理論。而現行教材聯系不夠。一些統計中的概念和結果若通過聯系概率論的相應內容直觀引入,既能闡述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又能突出統計的思想方法。比如,在統計量的教學中,我們將取自總體X的樣本X1,…,Xn看成是總體取值的“縮影”,由于是簡單隨機取樣,故可認為它們是等可能出現的。因此形式分布P{X=Xk}=1n,k=1,…,n,可作為總體分布的縮影。這樣,樣本分布函數及樣本數字特征就是隨機變量X的分布函數及數字特征,這就將統計中的樣本分布函數及樣本數字特征統一為概率論中隨機變量的相應概念。因此,S2=1n∑ni=1X2i-(珡X)2作為X的期望與方差的關系DX=EX2-(EX)2,也就自然成立了。更重要是,這種用總體的“縮影”代替總體的直觀思想,還蘊涵了格列文科定理、矩法估計的思想。聯系檢驗講估計參數的假設檢驗與區間估計是密切聯系的。在學生了解了區間估計的概念、原理及思想之后,可通過引入構造量———含有未知參數的樣本的函數的概念,由相應的假設檢驗方法,來得出參數的區間估計:只要將假設檢驗的接受域中的統計量換成構造量,再解出未知參數即可,限于篇幅,這里不詳述。這種區間估計與假設檢驗的聯系,不僅使學生避免了死記硬背繁雜的區間估計公式,而且這里引入的Neyman的由假設檢驗的理論來建立區間估計理論的思想,有利于學生進一步學習。聯系現實社會生活概率統計與日常生活、自然知識和生產實踐聯系密切,教學中要充分利用。這種聯系貼近學生生活,有利于學生知識建構,增加實用感,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比如安徽體育彩票開獎號碼的數理統計分析、生日問題、保險問題等。聯系學生所學專業概率統計知識呈現的背景,要聯系學生所學專業上的問題,突出概率統計知識在實踐中的應用,使學生感到需要,提高他們學習的主動性。比如,在師范類專業教學中,要注意滲透教育統計的內容和方法,聯系中學教學實際;在經濟與管理類專業教學中,結合教學內容,介紹概率統計在經濟與管理中的應用,如“風險報酬”分析、“風險決策”分析、需求預測等,注重對學生應用概率統計知識解決專業領域中問題的意識與能力。
關鍵詞:急性腰扭傷;舒血寧注射液;療效觀察
中圖分類號:R274.3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349(2013)05-0043-02
急性腰扭傷是骨科臨床常見的疾病,多發于青壯年,通常指勞動或運動時腰部肌肉、韌帶、關節囊等急性損傷,引起腰部急性疼痛、活動受限等臨床表現的綜合癥。通常需要休息制動1~3周,部分患者演變為慢性腰背痛。臨床上治療該病的方法很多,非甾體類消炎鎮痛藥物、中草藥的內服外用、中成藥的運用、針灸、推拿、理療等。本文采用舒血寧注射液痛點注射治療急性腰扭傷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院骨傷科門診2011年1月~2012年12月診治急性腰扭傷患者58例,所有患者均有腰部突然用力或抬重物等病史,且出現腰部突然劇痛、活動障礙,體查見腰肌僵硬、緊張,活動障礙,有明顯壓痛部位,腰椎X線片檢查無明顯骨質異常。按照隨機數字法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29例。治療組:男20例,女9例;年齡17~65歲,平均34.2歲;發病時間1h~3 d,平均病程1.3 d。對照組:男21例,女8例;年齡16~66歲,平均35.6歲;發病時間1 h~3 d,平均病程1.4 d。2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方面比較,差異均無顯著性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參考《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1]:①有腰部扭傷史,多見于青壯年;②腰部一側或兩側劇烈疼痛,活動受限,不能翻身、坐立和行走,常保持一定強迫姿勢以減少疼痛;③有腰肌或臀肌痙攣,大多可觸及條索狀硬結,損傷部位有明顯壓痛點。
1.3 排除標準 ①合并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滑脫癥、腰椎骨折等;②有腰背部皮膚感染等疾?。虎蹖λ幬镞^敏者。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比較用t檢測,膝關節療效比較均用秩和檢驗。P
2 治療方法
2.1 治療組 尋找腰部壓痛點或扳機點,采用舒血寧注射液和利多卡因混合液進行腰部痛點注射,具體采用5 mL注射器抽取舒血寧注射液(黑龍江珍寶島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Z23022003)2.5 mL和2%利多卡因0.5 mL組成的混合液,取患者俯臥位,尋找患者腰部壓痛點或扳機點,作為穿刺點,在穿刺點周圍用碘伏常規消毒,將藥物注射痛點或扳機點部位,4 d后仍有疼痛者再注射1次。
2.2 對照組 患者痛處涂擦扶他林軟膏,每日2~3次,連續涂擦1周。
3 療效標準與治療結果
3.1 療效標準 參考《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1]制定。痊愈:癥狀完全消失,活動自如;好轉:癥狀基本消失,腰部活動正常;無效:治療后癥狀、功能無改善。
3.2 治療結果 治療組痊愈15例,顯效10例,好轉2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3.10%;對照組痊愈10例,顯效9例,好轉5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82.76%,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4 討論
祖國醫學無“急性腰扭傷”這一病名,但其癥狀與“閃腰”極其相似。古曰:“瘀血腰痛者,閃挫及強力舉重得之。蓋腰者一身之要,屈伸俯仰,無不由之”。古人已指出急性腰扭傷的發病機理及臨床癥狀,腰部閃挫或者強力舉重等用力過猛或動作不協調時,導致腰部周圍軟組織的急性損傷。這些軟組織損傷導致局部肌肉緊張痙攣,局部組織充血、水腫、粘連等,炎性因子分泌,導致腰部組織的疼痛,活動受限。筆者運用舒血寧注射液和利多卡因混合液局部疼痛部位和扳機點注射法,取得了滿意療效。
急性腰扭傷從中醫學病機來分析,主要由于外傷導致筋脈損傷,氣血運行不暢,瘀滯經絡所致。因此治療方面以活血行氣化瘀為法,舒血寧是由銀杏葉中提取黃酮類和銀杏葉內酯制成的注射液,銀杏葉具有活血化瘀、行氣之功效,采用舒血寧注射液直接注射到痛點或扳機點,使藥物直達病所,改善病變周圍組織的血液循環,解除痙攣,消除水腫、松解粘連,解除壓迫,緩解疼痛;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舒血寧能清除多種氧自由基,并有超氧化物歧化酶作用,分解超氧陰離子,穩定細胞膜作用。故銀杏葉提取物具有抗氧化、保護腦神經元作用, 對缺血-再灌注神經元凋亡具有拮抗作用[2]。輔以利多卡因注射,利多卡因為物,可以減輕注射疼痛,同時可以解除局部痙攣,改善腰部的活動度,恢復正常生理功能達到治療目的。本療法操作簡單,并發癥較少,只要定位準確,費用低廉,療效明顯,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ZY/T001.1~001.9-94,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
關鍵詞:電針腰椎夾脊穴;根性坐骨神經痛;臨床療效
坐骨神經痛隸屬中醫坐臀風和腰腿痛范疇,古代醫書多將其歸類因寒導致,當代醫學指出該病出現多是和腎虛,寒濕及血瘀等有關,其中久坐辦公、運動量少者居多,其氣血運行受到阻滯,停留在腰部經脈處,因血氣不通而引發痛感,病發時呈現腰腿痛癥狀,風寒濕三氣交融,在中醫學當中屬痹癥范圍?;颊吒文I虧損,致病原因眾多,如腰肌勞損,腰部閃挫和外傷等[1]。坐骨神經分布與走向和足少陽膽經及足太陽膀胱經循行存在密切關聯,因此臨床方面選穴將此二經作為主要對象。腰椎夾脊穴內臨脊里督脈,外靠足太陽經,夾脊穴和兩脈相通。應用針刺夾脊穴方法能夠起到疏通經脈和調理臟腑等理想效果。但是臨床證實不同針刺方法臨床療效也是存在很大差異的,為了進一步了解電針腰椎夾脊穴對根性坐骨神經痛治療效果,筆者從2013年1月~2015年1月對42例根性坐骨神經痛患者采取電針腰椎夾脊穴治療的方法予以治療,取得非常不錯的療效。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月,本科收治根性坐骨神經痛患者84例,所有患者與其家屬都已知情同意。其中男性46例,女性38例;年齡15~70歲,平均年齡是(41.37±2.31)歲。并將這部分人員隨機劃分成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42例患者。病程2w~7年,平均病程(1.44±0.33)年。其中腰椎間盤突出癥64例,腰椎骶化7例,腰椎肥大增生13例。兩組患者無論性別,年齡與患病情況,或文化程度與家庭背景方面都不具備差異性,存在可比性,不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實驗組患者給其腰椎夾脊穴電針治療,對照組患者給予體針治療方法,將實驗組與對照組療效進行對比。實驗組:主穴通過CT檢查判別腰椎間盤突出的具置,依次于L3~4、L4~5和L5~S1間隙旁邊開一寸左右選擇夾脊穴。穴位皮膚經75%酒精常規性消毒,再選取0.30mm×70mm-95mm毫針對穴位進行深刺,針尖至椎間盤突出的橫突以下位置,存在酸麻腫脹及針感往下肢傳導為宜。配穴可考慮選取環跳穴,L4~5病變者考慮選擇懸鐘穴和陽陵泉穴;L5~S1病變者選擇承山和承扶。選取G6805電針治療機予以治療,波型為斷續波,強度根據患者忍受度隨時調整[2]。選擇環跳,夾脊穴和下肢配穴同時構建兩組電針,也就是夾脊穴-承扶穴,環跳穴-承山穴;或夾脊穴-陽陵泉穴,環跳穴-懸鐘穴。對照組:依據不同情況選擇阿是穴,三陰交,昆侖穴,承山穴,懸鐘穴,陽陵泉穴,委中穴,承扶穴,殷門穴,環跳穴,秩邊穴,關元俞以及大腸俞。兩組患者均需治療1次/d,1個療程為10d左右,治療階段囑咐患者多在硬板床上休息。采取尼莫地平的評分方法,即療效指數等于治療前的積分與治療以后積分的差比上治療以前積分乘以百分之百。治愈為療效指數超過95%;顯效為療效指數在70%~95%;有效為療效指數在30%~70%;無效為療效指數不超過30%。療效判別標準:治愈為不存在腰痛和下肢放射性疼痛,直腿可以抬高超出70°,肌力和肢體感覺基本正常;顯效是不存在腰痛和下肢放射性疼痛,直腿可以抬高超出60°,局部和患側小腿還存在麻木痛覺;有效是腰痛和下肢放射性疼痛明顯減少,直腿可以抬高大約45°,肢體存在部分疼痛感同時肌力較低;無效是癥狀與治療以前相比未明顯改善或者進一步惡化。
1.3統計學處理 本次調研的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處理,利用?字2檢驗,檢驗結果用P表示,P
2結果
兩組不同治療方法都達到較為理想的治療效果,但是實驗組其治療有效率明顯好于對照組,差異性具有統計學意義(P
3討論
坐骨神經痛為依據坐骨神經方向一段及全段放射性痛感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病癥,有繼發性與原發性之分,干性與根性之分。坐骨神經分布與走向和足少陽膽經及足太陽膀胱經循行存在密切關聯,因此臨床方面選穴將此二經作為主要經脈選穴。腰椎夾脊穴內臨脊里督脈,外靠足太陽經,夾脊穴和兩脈相通[3]。針灸方法對疼痛進行治療,臨床與機理研究較為深入,應用針刺夾脊穴方法能夠起到疏通經脈和調理臟腑等理想效果。臨床方面對根性坐骨神經痛進行治療電針療法要比普通毫針療法具有更好的效果,存在止痛快,療程短等優勢。選擇腧穴的時候夾脊穴與神經根處離得較近,相關研究證實對大腸俞深刺能夠起到對L5神經后支直接刺激的效果,有效對周圍神經興奮性進行抑制,并達到刺激幾歲放出化學遞質,基于該化學遞質參與進而鎮痛的理想效果。電針能夠刺激內源性阿片類物質釋放,其鎮痛效應更為穩定也更為長效,也可能由于該原因使得本實驗組患者依從性與滿意度更高。坐骨神經痛隸屬中醫坐臀風和腰腿痛范疇,古代醫書多將其歸類因寒導致,當代醫學指出該病出現多是和腎虛,寒濕及血瘀等有關,其中久坐辦公、運動量少者居多,其氣血運行受到阻滯,停留在腰部經脈處,因血氣不通而引發痛感,病發時呈現腰腿痛癥狀,風寒濕三氣交融,在中醫學當中屬痹癥范圍?;颊吒文I虧損,致病原因眾多,如腰肌勞損,腰部閃挫和外傷等。電針腰椎夾脊穴近脊的神經根,對疏通經絡更為有益,另外它還具有消炎止痛理想效果[4]。
綜上所述,采取電針腰椎夾脊穴治療方法,在根性坐骨神經痛臨床治療中可以取得顯著的臨床治療效果,且副作用很小,可有效緩解患者疼痛,提升患者生活質量,應當得到大力推廣及應用。
參考文獻:
[1]劉憲彤,陶星,馬鐵明.辨證分型針刺與電針及推拿聯合綜合康復療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致坐骨神經痛隨機平行對照研究[J].實用中醫內科雜志,2015,04:23-26.
[2]周光輝,梁桂生,鐘秋生.電針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合并坐骨神經痛患者的療效評價[J].光明中醫,2009,02:297-299.
【關鍵詞】 老年; 心血管疾?。?護理; 要點
中圖分類號 R473.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4)4-0111-02
隨著社會的進步,我國已經步入老齡化社會,老年疾病越來越多,尤其是老年心血管病的發病率近年有逐年上升勢頭,而且臨床危重癥也越來越多[1]。不僅老年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很高,其發病的種類也逐年增多,其病情程度也逐年加重。因此對老年心血管疾病的治療面對更大的壓力,同樣對此類患者的護理也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以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23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為對象,探討老年心血管疾病的護理要點及其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筆者所在醫院2010年3月-2013年3月入院接診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為對象,篩選條件為患者年齡大于60歲,排除血液性疾病患者、各型肝炎患者、內分泌失調患者等,符合條件者共計230例,記為患者組。其中男122例,女108例;平均年齡63歲。患者組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五組,編號為Ⅰ~Ⅴ組,每組46例。各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將患者組230例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五組,編號為Ⅰ~Ⅴ組。其中Ⅰ組接受常規護理,即包括疾病治療性護理,患者病房環境的保持,指導患者合理飲食和運動,患者個人清潔衛生的護理等。Ⅱ~Ⅳ組在接受常規護理之外分別外加心理干預、健康指導、人文關懷。心理干預主要是使用各種方法使患者消除疾病恐懼、治療負擔以及預后等,使患者保持平和愉悅的心情。健康指導主要是包括提高認識,飲食指導,運動鍛煉的宣教與指導,加強藥物治療和提高治療的依從性,以及向患者及家屬宣傳有關疾病的防治與急救知識,鼓勵患者積極治療各種原發病,避免各種誘因[2-3]。Ⅴ組接受整體護理,即圍繞患者為中心,根據患者的需要,采取一切合理的護理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采用世界衛生組織生存質量簡易量表(WHOQOL-BREF)評價患者干預前后的生存質量。
1.3 統計學處理
所有所得數據錄入統計學軟件SPSS 19.0,并進行統計學分析與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字2檢驗,P
2 結果
2.1 干預前后患者生存質量WHOQOL-BREF量表評分比較
230例患者干預前后生理因素、心理因素以及環境因素比較,干預前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干預前后患者生存質量WHOQOL-BREF量表評分 分
時間 生理因素 心理因素 社會關系 環境因素
干預前(n=230) 59.23±10.81 52.08±9.66 62.27±6.86 59.43±12.87
干預后(n=230) 62.57±10.78* 61.93±9.51* 62.92±7.02 62.18±13.37*
*與干預前比較,P
2.2 不同護理要點與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生存質量的關系
單純性常規護理Ⅰ組與外加心理干預治療Ⅱ組患者生存質量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Ⅰ組、Ⅱ組=6.343,P0.05)。整體護理和常規護理等其他護理干預的患者生存質量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字2Ⅰ組、Ⅴ組=15.294,字2Ⅱ組、Ⅴ組=4.039,字2Ⅲ組、Ⅴ組=13.538,字2Ⅳ組、Ⅴ組=8.425,P
表2 不同護理要點與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生存質量的關系
組別 生存質量評分大于60分(例) 百分比(%)
Ⅰ組(n=46) 27 58.70
Ⅱ組(n=46) 38 82.61
Ⅲ組(n=46) 30 65.22
Ⅳ組(n=46) 34 73.91
Ⅴ組(n=46) 44 95.65
3 討論
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壓等屬于常見病、多發病,臨床死亡率高[4]。對于老年人來說,并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很大,入院治療的患者甚多,因此給護理工作帶來不少壓力。護理中如何使患者滿意并且有利于疾病的康復成為護理工作探討的熱點話題。
在本研究中,護理人員對老年心血管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常規護理外加心理干預、健康指導、人文關懷以及以患者為中心的整體護理。通過研究結果發現,常規護理外加心理干預對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存質量影響最大。王世英等[5]的研究也表明,對老年患者的異常心理給予相應的心理指導和護理, 能明顯改善他們的心理狀態,有利于他們早日恢復健康, 縮短住院時間。此外,在本研究中,常規護理外加健康指導和人文關懷對患者的生產質量影響并不大。而整體護理是最理想的護理方式,本研究中對患者實施整體護理的組別中患者生存質量改善最大。
總之,老年心血管疾病發病后一般較嚴重,但有效的治療和護理能明顯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對于該類患者護理要以患者為中心,實施整體護理,其別是心理干預護理尤為重要。其次要人文關懷和健康教育并行,這樣能為患者的康復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林娟.186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健康教育及護理干預[J].中國民康醫學,2009,21(15):1889.
[2]田震靜,呂燁輝,付愛麗,等.健康教育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臨床護理中的作用[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3):502-504.
[3]孫潔.老年心血管病的臨床護理措施[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0,4(7):191-192.
[4]隴文菊.電話回訪式健康教育對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0,30(7):975-976.
就目前而言,醫患關系的矛盾糾紛問題往往是當下表現出的普遍社會矛盾,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病患對于治療預期過高,加上護理人員護理存在疏漏問題,從而引發。而究其根本原因,往往是由于部分護理人員缺少人文理念,未能在護理干預過程中給予病患人文關懷與服務,從而引發矛盾產生。因而作為未來的護理人員,護生在校期間的學習不僅僅是針對一些知識點,更需要學習相應的人文理念。而就此,我校抽選2014級護生300名,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進行《兒科護理學》課程教學,并且取得了顯著的效果,詳細分析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臨床資料
擇選2015年8月至2016年9月于我校抽選2014級護生300名,然后按照隨機數表分為兩組,即研究組(150名)與對照組(150名)。其中研究組護生有150名,包含文科生 46人(30.67%),理科生104 人(69.33%),年齡范圍為18-24歲,平均年齡(22.1??.2)歲;研究組護生有150名,包含文科生 49人(32.67%),理科生101 人(72.14%),年齡范圍為19-23歲,平均年齡(21.9??.1)歲。根據以上基礎資料對比可知,兩組病人無論在年齡、文理科比例等一般資料方面均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其中對照組護生均采用傳統教學方法,即了解《兒科護理學》課程知識點,掌握護理的要點以及注意事項,強化知識的實踐運用。而研究組則采用人文關懷教學模式對《兒科護理學》課程完成教學流程,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按照教學方向,制定臨床經驗教學規劃,同時結合生活實踐將課程內容進行細化并且配合人文理念開展教學;2、強化人文理念知識普及講座,即如加入人文關懷理念普及講座,主要以華生作為例子,闡述其人文思想以及個人事跡,同時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加入人文思想感染與感化;3、增加人文教學活動,即如加入人文知識競賽、護理話劇編排、人文理念辯論比賽等等多種活動,同時可以組織護生進入醫院實踐實習,從而通過現實的工作深入了解人文思想與理念。
1.3 評估標準
根據本次調查研究,主要將調查評估結果分為以下幾個檔次,即1、優等學生學習效果顯著,能夠完全掌握兒科護理學的要點與知識點,能夠將知識點與人文理念融入實踐過程中;2、學生學習能夠達到一定效果,基本了解兒科護理學的要點與知識點,能夠將知識點與人文理念融入實踐過程中;3、學生學習效果不佳,不了解兒科護理學的要點與知識點,無法將人文理念與知識理念融入到實踐過程中。
1.4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運用SPSS 13.0數據包開展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真實原始數據及平均數據表示,即(x??s)表示,并通過t檢測;而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則通過?%p2檢驗,若P值低于0.05,代表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本次調查研究分析可見,各組學習效率對比可知,研究組150名護生學習效率為93.33%,而對照組150名護生學習效率為76.92%;以上各組總體有效率對比存在顯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3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