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商業模式的設計與創新

      商業模式的設計與創新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商業模式的設計與創新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商業模式的設計與創新

      商業模式的設計與創新范文第1篇

      (1.江西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江西 南昌 330013;2.江西財經大學產業經濟研究院,江西 南昌 330013;3.江西師范大學 商學院,江西 南昌 330022)

      摘 要:隨著科技的發展,計算機與計算機網絡的普及。伴隨著對云計算的深入研究發現,傳統的商業模式已經束縛了中小企業的發展。為了能夠讓云計算企業商業模式更好地為企業服務,對云計算企業商業模式創新路徑的選擇研究成為我們亟待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 :云計算;商業模式創新;路徑選擇

      中圖分類號:F713.36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0-8772(2014)13-0083-02

      對于企業而言,商業模式不僅僅代表的是一種經營思想、價值觀念或者某種營銷創新思路,而是一種經營創新思想的具體實現形式,是一套經營機制,是企業如何組織內部各部門之間有機聯系而最后落實到如何運作的價值創造模式。企業商業模式創新本質上是企業高層次的創新行為。它與傳統意義上的產品創新、技術創新、制度創新和觀念創新有很多的不同,商業模式創新本質上是一種再設計的過程,是企業以顧客需求為中心,從內到外的一種高層次的資源、制度、模式等的整合創新,涉及企業的各個方面。

      一、商業模式創新路徑理論回顧與展望

      企業商業模式創新是企業的不二選擇,不同的研究者從不同的研究視角,還對企業商業模式創新展開研究,主要從商業模式創新的動力、途徑、實施、阻力等方面。

      1.動力。商業模式創新是企業基于一定的動力驅動而開展的一項創新活動。眾多學者認為商業模式創新動力是企業選擇商業模式創新時機和途徑的前提,本文認為主要分為外部動力和內部動力,其中外部動力包括新技術推動、企業競爭驅動、客戶需求拉動等,內在動力主要包括企業高管和組織系統的雙重支持。Timmers (1998)認為以互聯網技術為代表的新技術是商業模式創新的主要動力。Faber (2003)研究發現,在更廣泛的IT 和ICT 領域,產業模塊化和產業融合等技術變化發到國家相關企業創新,而且商業模式創新有助于企業在更大程度上獲得技術變化所帶來的收益。嚴艷紅(2008)企業家發現機會的能力、承擔風險和不確定性的能力對企業家的商業模式創新行為的正向影響顯著,且企業家的商業模式創新行為對創新績效的正向影響顯著。黃謙明(2009)對于一個新創商業模式,企業家人力資本是不可或缺的,企業家創意價值、精神、人格魅力、能力的不可讓渡性,決定了商業模式創新必定通過企業家自身來完成。Mirabent( 2012)認為,隨著行業內競爭的加劇和現有客戶需求的變化,企業現有商業模式的價值趨于減小,從而要求運用新技術或利用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機會去實施創造價值的新策略,其結果就是商業模式創新。

      2.途徑。商業模式創新是關乎企業生死存亡的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由于創新者視角不同,企業商業模式創新途徑各不相同。根據文獻研究,本文發現,早期商業模式創新途徑的研究主要側重于對企業創新程度和商業模式構成要素創新而展開的。隨著學者們對商業模式創新認知的不斷深入,Cantrell (2000)把企業商業模式創新分為四種類型:挖掘型、調整型、擴展型、全新型。Mahadevan (2004)根據商業模式創新的程度和可持續性,把企業分為當前領導者、趨勢創造者、新進入者、模仿者和跟隨者。Johnson(2008)認為商業模式由顧客價值命題(CVP)、盈利模型、關鍵資源、關鍵過程四個要素組成。Zott(2009)認為商業模式是一個由相互聯系的若干活動所組成的系統,這個系統可能越過了企業的邊界,并使企業和它的商業伙伴能夠創造價值,企業從中分享一部分價值。Pigneur ( 2010)把商業模式設計過程劃分為動員、理解、設計、執行和管理五個階段。Hansen ( 2011)把商業模式創新分為商業模式的調整、商業模式的采用、商業模式的改進和商業模式的再設計四個階段。

      3.實施。企業商業模式創新實施是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的最終環節,卓有成效的實施對企業商業模式創新來說至關重要。對于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的實施研究,不同的學者從各自的角度展開研究。Tekie (2004)則把創新實施研究的重點放在商業模式創新規劃上,構建基于客戶測試、技術測試、企業基礎設施測試和財務測試的商業模式創新實施循環框架。Chesbrough (2006)則從商業模式升級的角度詳細介紹了企業優化其商業模式的方法和步驟。Osterwalder (2007)把商業模式創新的過程分為環境分析、商業模式設計、組織規劃和商業模式執行四個階段。Sosna等(2010)認為,商業模式發展是一個最初的試驗過程,這個過程是以不間斷的試錯學習作為基礎的,認同組織和個人學習在商業模式創新實施中的重要作用。

      4.阻力。企業進行商業模式創新,一方面有來自組織內外的多種動力的支持,另一方面也會遇到組織內外部的諸多阻力的羈絆。Zott(2001)認為商業模式創新常常與更多傳統的企業資產配置相矛盾,企業經理們更傾向于阻止商業模式創新試驗,因為這些試驗威脅到了他們在企業內貫徹的價值觀。Sosna(2010)指出,當新的商業模式剛被概念化時,經理層面對的是不確定的、不可預測的、快速變化的市場,這對經理們的商業模式創新決策帶來阻力。

      企業商業模式的創新貫穿于企業經營的全過程,是在現有市場細分中發現顧客新的需求,或者發掘出全新的市場需求的基礎上,創造出新的消費群體,新的產品和服務,新的盈利模式和新的運作方式,進而實現企業價值創造的過程。對于企業商業模式創新,不同研究者也有不同的研究角度。本文基于價值創造這一根本目的對企業商業模式創新進行劃分,將商業模式創新分為基于產品服務、基于資源能力、基于盈利模式、基于價值鏈和基于價值網絡共五類。總的來說,企業商業模式創新是必須的,只是基于不同的考量,可以選擇的角度和方法可能不太一樣,所以才有不同的實施路徑。但不論如何,商業模式實施路徑還是要針對企業的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二、云計算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的實施路徑選擇

      要想實現從企業原有的商業模式向真正地云計算企業創新的商業模式轉型,擺在云計算企業面前有三條路徑實現商業模式創新:通過完善企業原有商業模式,最后實現企業創造價值的過程;通過改良性商業模式,在原有商業模式上作一定程度的革新,對原有商業模式有所保留但也有所破壞;通過完全的破壞性創新方式,創造出全新的商業模式,最后實現商業模式的創新。這些路徑是依據企業創新的程度有所差別。也就是說這三條路徑都可供選擇,主要還是看企業創新的風險和企業變革的壓力的大小而定。云計算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的路徑如下:

      1.完善性商業模式創新。是對企業原有商業模式進行不斷完善,類似于我們之前提及到的維持性創新,漸進性完善企業現有產品,向市場提供更具需求性的產品,逐步搶占更多消費人群以及銷量。完善性商業模式創新其本質就是一種維持性、漸進性的商業模式創新。維持性創新本身也是一種漸進性創新。大量的小創新不斷地改善著企業的技術狀態,并在達到一定程度時導致質變的大創新。漸進性創新注重對原有商業模式的不斷完善,由量變到質變,進而實現商業模式創新。

      2.云計算企業改良性商業模式創新。改良性商業模式創新,是介于完善性商業模式創新和顛覆性商業模式創新之間而又與之有所區別的一種商業模式創新形式。改良性商業模式強調的是在原有的商業模式上有所完善,同時又在某些方面又有一定的破壞性和顛覆性的創新,從而形成一種集完善與顛覆相互結合的創新。在創新的程度上來說,改良性商業模式創新對原有商業模式有所變革,同時變革的力度也還是有限。所以對原有商業模式有所改良,但又缺乏革命性。改良性商業模式創新,我們一般可理解為構成要素的創新。就是通過改變商業模式的構成要素以及之間的關系,來實現商業模式創新。一般而言,我們認為企業產品服務(或價值主張)、目標客戶、供應鏈(或伙伴關系)以及成本與收益模式是商業模式的核心構成要素。對于云計算企業而言,也是在探討如何對原有商業模式要素進行有效組合,實現商業模式創新。對于很多云計算企業,要想實現價值創造,就不能僅僅停留在盈利模式方面,而且還要考慮資本運作、考慮組織能力、考慮資源整合能力等,通過對云計算企業主要涉及的六大主要構成要素,來實現對原有商業模式進行改良性的商業模式創新。

      3.云計算企業顛覆性商業模式創新。顛覆性創新是對原有的商業模式實現破壞性毀滅的同時,創造出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破壞性創新是使企業顯著改變傳統競爭規則,并改變現有市場需求的創新。顛覆性創新源自于熊彼得的破壞性創新,也就是對企業進行完全顛覆性或者破壞性創新。可以說,云計算企業商業模式本身是一種破壞性商業模式,是對原有商業模式的完全顛覆性的商業模式創新,即重新定義顧客價值、改變提品或服務的路徑、改變收入模式等方式實現。如何整合企業內外創新資源,實現創新要素的有效配置和運用,以創造出全新的商業模式,是企業商業模式創新成敗的關鍵。

      綜上,本文認為云計算企業應該選擇的實施路徑必然是基于顛覆性商業模式創新。一方面,云計算企業商業模式必須是對原有商業模式進行完全顛覆,并重新構建新的商業模式。另一方面,云計算企業商業模式根據其服務的特性,運用云計算平臺,提供云服務,滿足企業需要,確保企業價值創造的實現。

      參考文獻:

      [1] 盧加元.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模式創新的取向與路徑:基于云計算的分析[J].江海學刊,2012,(6).

      [2] 韓耀軍,孔楠.云計算環境下的商業服務模式研究[J].上海管理科學,2012,(2).

      [3] 肖洪鈞,李苗苗.企業的云端商業模式選擇[J].企業管理,2012,(9).

      [4] 吳艷.淺析“云計算”對新型商業模式形成的推動力[J].遼寧科技學院學報,2012,(2).

      [5] 張根明,易睿.企業家商業模式創新行為分析[J].財經理論與實踐,2013,(1).

      [6] 徐天舒.基于商業平臺的云計算產業構架分析[J].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2).

      商業模式的設計與創新范文第2篇

      關鍵詞:商業模式 設計模型 創新 競爭

      由于商業模式創新不存在太高的技術門檻和資金門檻,因而它正逐漸成為新興企業在市場上出奇制勝、贏得發展空間、搶占制高點的第一利器。本文引入一個商業模式設計框架模型(見圖1),為商業模式的設計與創新提供參考。如圖1所示,可以把商業模式分解為九大模塊,首先根據當前業界的一般做法和情況,逐一填充各個模塊的內容,然后再進一步思考在模塊里是否存在改良突破的方法和機會,最終把九大模塊填滿,完成商業模式設計和多方位創新。

      本文以一所綜合性大專院校的商業模式設計為例,對該模型進行實例演示。

      設計價值主張模塊

      設計價值主張模塊首先要定義企業的價值主張,即企業提供的產品和服務。

      一所綜合性大專院校,按照當前市場的一般情況,提供的產品應該是大學課程與大學文憑。這是市場對大專院校的普遍定位,而創新應從突破普遍定位開始。

      學院還可以做學生專項培訓、大眾培訓、企業培訓,還可以為面向學生市場的企業提供經營場所和宣傳渠道,還可以在假期停課時間為各種外界單位的體育比賽、戶外拓展、會議、培訓、考試等提供場地和配套服務等。把這些想法填進價值主張模塊框中,則完成了設計價值主張模塊的步驟,如圖2所示。

      設計客戶細分模塊

      為簡單起見,本文暫時不考慮廣義客戶,只考慮能為企業帶來直接利益的狹義客戶。按照市場普遍定位,學校的狹義客戶就是在校學生,但是根據第一步價值主張模塊的創新,可以很快把創新的客戶群體加入客戶細分模塊,并與價值主張模塊項目一一對應,如圖3所示。

      設計渠道通道模塊

      渠道通道是指價值主張即產品和服務是如何傳遞給客戶的。創新的思路是能不能通過渠道通道的優化,讓客戶獲取服務的成本降低,增加客戶的讓渡價值。在前兩步的基礎上,這個模塊設計如圖4所示。

      設計客戶關系模塊

      在這個模塊里,要填入的是通過哪些方式,哪些渠道跟客戶溝通感情,建立客戶關系,增加客戶認同感、喜愛度和忠誠度。設計如圖5所示。

      設計收入來源模塊

      這一步設計企業收入的渠道和方式,創新的思路是如何從各種細分的客戶身上獲取多種收入,同時又為客戶的付費提供各種便利,降低客戶成本。在前四步的基礎上,筆者發現除了學生學費,還增加了培訓費、廣告費、場地費等多項收入,而培訓費更可以設計出按次收費、會員制(定期繳納會費,期限內任意免費參加各種課程)、分期付款等多種模式,如圖6所示。

      定義核心資源和關鍵業務

      如果說價值主張右邊的四大模塊都是面向客戶,以為客戶提供更多價值為目的的模塊,那么價值主張左邊的四大模塊,則是確保價值主張能夠順利實現,確保企業能夠持續穩定地為客戶提品和服務,為客戶創造價值的模塊。

      于是,可以把價值主張右邊四個模塊統稱為客戶單元,把價值主張左邊四個模塊統稱為基礎設施單元。

      核心資源是指企業為了實現價值主張,所必須具備的最核心的資源和競爭力。關鍵業務是價值主張的具體實現,決定企業經營成敗的業務組合。本文將兩個模塊填充,并與價值主張對應,如圖7所示。

      設計重要伙伴模塊

      企業要想實現某種價值主張,但不具備所需要的核心資源時,則需要通過價值整合,與其他具備該核心資源的單位和組織結成戰略伙伴,借助其資源實現自己的價值主張。如圖8所示的一所學校可能需要聯合的重要伙伴。

      設計成本結構模塊

      最后一個模塊把企業的所有成本開支一一匯總羅列,幫助分析節約成本的辦法,如圖9所示。

      到此,這所綜合性大專院校的商業模式框架就基本設計完成。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把以上模塊統統連結起來,在一張大圖上表現,一個清晰的商業模式結構就能完全展現。商業模式設計框架模型適用于各行各業的商業模式設計與創新,能夠為企業經營與競爭提供創新思路和思維大圖,實為各級領導與管理者所必須掌握的一項專門研究工具。

      參考文獻:

      1.魏煒,朱武祥.發現商業模式.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

      2.孔翰寧,張維迎,奧赫貝.2010商業模式:企業競爭優勢的創新驅動力.機械工業出版社,2008

      3.李振勇.商道邏輯:成功商業模式設計指南.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9

      4.彭志強,劉捷,胥英杰等.商業模式的力量.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

      5.明茨伯格著.公司戰略計劃—大敗局的分析.張艷等譯.云南大學出版社,2002

      商業模式的設計與創新范文第3篇

      關鍵詞: 商業模式;結構體系;設計;優化

      Research on Design and Optimize Business Model Based on the Value Chain

      WANG Sheng-zhou1,2

      (1.School of Management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Xuzhou 221116;

      2.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Shijiazhuang 050061)

      Abstract: This paper has analyzed the resource interface, the enterprise value chain and the customer interface based on the value chain. The first, it has built business model structure system that including resources relationship model, enterprise operation model and revenue achieve model, and then constructed a business model structural equation. We proposed three-dimensional business model structure rely on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the design process between conventional and adaptive business model. According to the business model structure system, optimization of business model has three main paths: integrate resources relationship, improve operation processes, innovate revenue realization.

      Keywords: business model; structure system; design; optimization

      一、引 言

      依據原磊(2007)的分析,商業模式(business model)的研究最早是在1957年Bellman和Clark在《運營管理》(Operations Research)上發表的《論多階段、多局中人商業博弈的構建》(On the Construction of a Multi-Stage,Multi-Person Business Game)的正文中。隨后,越來越多的學者和研究人員對商業模式進行了多視角、多層面的研究,,商業模式的本質是企業的價值創造邏輯得到了較為普遍的認可。許多學者在分析商業模式時,或多或少地提到了價值鏈,雖然有些說法表述方式不同,但指代的內容相同或相似,在此將其歸并到一起 。依據邁克爾?波特的“價值鏈分析法(Value Chain Analysis)”,企業的經營活動被描述為順序關聯的價值活動構成的價值鏈并體現在更為廣泛的供應商價值鏈、企業價值鏈、渠道價值鏈、買方價值鏈等一連串的價值鏈體系中。由此,商業模式是在外部環境及內部資源條件約束下,以價值鏈分析為基礎,進行價值活動分解及有效組合,實現價值創造并獲取盈利的整體運營方案及活動的總和。

      二、構建商業模式結構體系

      從實踐操作層面來講,波特的價值鏈體系可以分為上游價值鏈、企業價值鏈、下游價值鏈三部分,而在三個部分之間通過兩個界面來聯系,一是上游價值鏈和企業價值鏈之間的資源界面,二是企業價值鏈和下游價值鏈之間的客戶界面。據此,對應地構建了商業模式的資源關系模式、企業運營模式、收益實現模式三個二級子模式。同時依據價值創造來源于運營過程中進行的相互分離且聯系的活動或要素的思想,運用模塊化分析,構建了商業模式的三級子模塊 ,形成完整的商業模式結構體系。如圖1所示。

      假如我們將資源關系模式、企業運營模式、收益實現模式三個子模式的價值活動集合分別用A、B、C表示,同時用a1、a2、a3、a4,b1、b2、b3、b4,c1、c2、c3、c4分別代表對應資源關系模式、企業運營模式、收益實現模式的子模塊,商業模式則是集合{A,B,C,a1,a2,a3,a4,b1,b2,b3,b4,c1,c2,c3,c4}的一個子集(不包括空集),即:

      BM ?{A,B,C,a1,a2,a3,a4,b1,b2,b3,b4,c1,c2,c3,c4}

      且BM ≠ ?

      同時,也可以直接得到商業模式的方程:

      BM=f(A,B,C,a1,a2,a3,a4,b1,b2,b3,b4,c1,c2,c3,c4)

      其中,BM代表商業模式(Business Model)。

      由此,可以認為,商業模式是子模式、子模塊及其價值活動的函數。這樣一來,企業就可以通過改變價值活動及其組合來設計和改變商業模式,而且當任何子模式、子模塊或價值活動及其組成發生變化,商業模式都會因此而改變。由于企業的價值活動眾多,其組合則更是復雜,商業模式就變得紛繁復雜且形式多樣,然而,在所有的商業模式當中,并非全部有效。在商業模式設計時,我們所關注的是能夠創造價值,有效且促使企業成功的商業模式。

      三、商業模式的設計

      商業模式設計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是企業內部資源能力與外部市場機會耦合的過程,也是商業模式研究的根本目的。

      1.商業模式設計的基本思路分析

      從常規性的理解出發,按照“謀定而后動”的原則,商業模式設計主要包括三個基本步驟:商業模式調研、商業模式設計和商業模式實施。

      上述商業模式的設計步驟在許多情況下是適用的,企業可以照此去運作。然而,當環境變化加快,競爭加劇,市場不確定性因素很多時,這種設計思路將不再適用。因為盡管可以進行周密調研,但也很難準確預測,無法為商業模式設計提供可靠依據;同時,在這種情況下,企業也不能等到設計出完全滿意的商業模式后再加以實施,而只能是有一個大致的框架或方向就去實踐,邊干邊學,邊總結邊改進,進而形成具體的商業模式;另外,在商業模式的設計上,雖然強調理性分析,但在上述情況下,我們也不能忽視直覺的作用,應該將二者結合起來。這就形成了主動適應性商業模式設計過程。兩種商業模式設計過程比較見圖3。

      2.商業模式的三維設計方法研究

      商業模式設計是從客戶需求出發,通過對企業外部環境和內部資源分析,明確企業的資源優勢,形成核心能力,確定企業與市場的契合點。具體的商業模式設計方法可依托商業模式結構體系,將資源關系模式、企業運營模式和收益實現模式中的各種價值活動進行有效組合,并按一定的編號規則在三個維度上進行排列,不同的編號在三個維度坐標軸上的組合便構成了一個三維空間,如圖4所示,圖中A、B、C便代表不同的商業模式,以此類推,便得到多種不同的商業模式,企業可根據自身實際運營狀況進行篩選。

      四、商業模式的優化

      商業模式是資源關系模式、企業運營模式、收益實現模式共同構成的整體,商業模式的優化自然也應從這三個方面出發。

      1.整合資源關系,形成企業能力,提高企業資源管理水平

      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可以通過市場交易來獲取和占有資源。因而,從一定意義上來講,同一行業中,企業之間的真正差別并不在資源,而是在于對資源的協調和運用能力。如何明確企業內外部資源,判斷和運用企業資源優勢,形成企業自身核心競爭力,并使之市場化和商業化,已經成為現代企業競爭的焦點,更是企業商業模式優化的關鍵。市場導向并非機會導向,而是機會與能力的匹配,機會只是給了企業成功的可能性,而且這種可能性對于同行業當中的所有企業都是相同的,唯有能夠整合資源,形成自身能力的企業才可脫穎而出,獲得成功。

      在整合資源關系方面,企業可重點從資源供應者的選擇、資源成本的降低、資源渠道的開拓與評價以及資源種類和組合效應的提升等方面進行優化。

      2.改進運營過程,降低運營成本,提升企業整體運營效率

      運營過程是企業運營效率和運營成本的直接體現,運營成本又是企業獲利能力的直接因素。企業在優化運營過程時,可從運營流程再造、運營規則及制度設計、運營機制改進和運營結果評價等方面入手,通過運用現代管理理論及技術,如業務流程重組(BPR)、物料需求計劃(MRP)、制造資源計劃(MRPⅡ)、企業資源計劃(ERP)、供應鏈管理(SCM)、關鍵路徑法(CPM)、計劃評審技術(PERT)、決策支持系統(DSS)、敏捷制造(AM)、精益生產(LP)、準時制生產(JIT)等方法和工具,提高企業運營能力和水平,進而優化企業商業模式。

      3.創新收益實現,改善客戶效用,拓展企業價值創造能力

      商業模式的設計是從客戶需求開始到滿足客戶需求結束的,創新收益實現是改善客戶效用,拓展企業價值創造能力,滿足客戶需求的根本,也是企業獲取利潤,實現增長的根基。進行商業模式優化,企業必須要對收益對象、收益價格、收益方式和收益渠道進行細致分析、選擇、評價和組合,通過收益對象和渠道的拓展,收益價格和組合的變化,收益方式的重新設計與評價,革新收益實現,優化商業模式。

      五、研究不足與展望

      本文的研究雖然從價值鏈視角定義了商業模式,構建了商業模式結構體系,并探討了商業模式設計的基本過程和方法,但缺少了定量研究與分析,使結論的可靠性有待進一步論證。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商業模式結構體系的構建在三級模塊和價值活動的選擇上,只有定性描述,而缺乏嚴密論證;二是商業模式設計方法的三維空間只給出了一種設計思路,而并未形成可操作的具體模式。

      雖然如此,本文的思考仍然具有很強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指導意義,首先,從價值鏈的視角構筑了資源界面和客戶界面,為商業模式的研究提供了新角度;其次,構建商業模式結構體系的方法,為商業模式的系統研究和定義展示了新思路;再次,商業模式設計的方法雖然只給出了框架體系,但卻為今后商業模式的研究、設計和優化提供了新思維。研究者可根據自身研究的需要在上述新角度、新思路、新思維的框架下進行完善、補充和改進,提出不同的商業模式定義、結構和設計方法。

      此外,今后對商業模式的研究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一是商業模式構成體系及要素的研究。本文雖提出了一個商業模式結構體系,但并未對其進行定量論證,研究者可在此基礎上,進行更為全面、系統、科學的探討和分析;二是商業模式選擇的評價方法。本文探討了商業模式設計方法,但對商業模式如何選擇評價尚未涉及;三是商業模式評估問題,主要涉及評估指標建立和評估指標量化問題;四是商業模式的應用性研究和可操作性研究,這也正是商業模式研究的最根本性問題。

      參考文獻

      [1] Michael Rappa,The Utility Business Model and Future of Computing Services[J].IBM Systems Journal ,March,2004(1)

      [2] Stewart, D.W ,and Zhao, Q. Internet marketing, business models, and public policy[J]. Journal of Public Policy & Marketing,2000,19(3):287- 296

      [3] Afuah, A., Tucci,C. Internet business models and strategies: Text and cases[M]. Boston: McGraw-Hill/Irwin,2001:32-33,196- 201

      [4] Magaly Dubosson, Alexander Osterwalder and Yves Pigneur. E-Business Model Design, Classification and Measurement[J].Thunderbird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January, 2002, 44(1):5-23

      [5] Mahadevan,B. Business models for Internet-based e-commerce: An anatomy[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2000,42(4):55-56

      [6] Weill,P., Vitale, M.R. Place to space: Migrating to e-business models[M].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2001:96-101

      [7] 原磊.國外商業模式理論研究評介[J].外國經濟與管理,2007(10):17-25

      [8] 原磊.商業模式體系重構[J].中國工業經濟,2007(6):79-79

      [9] 高闖,關鑫.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的實現方式與演進機理——一種基于價值鏈創新的理論解釋[J].中國工業經濟,2006(11):83-90

      [10] 翟 青,中國100強企業的成長軌跡分析[J].經濟與管理,2011(1):29-30

      [11] 翁君奕.介觀商務模式:管理領域的“納米”研究[J].中國經濟問題,2004(1):34-40

      商業模式的設計與創新范文第4篇

      關鍵詞:手機游戲 商業模式 設計

      引言

      據相關數據預測,2014年全球手機游戲市場規模將達到114億美元。盡管移動游戲市場炙手可熱,中國手機游戲開發商的成績卻不盡人意。調查顯示,截止去年11月底,中國手機應用開發者總數接近100萬人,近70%手機游戲開發商虧損,僅13%實現盈利,顯然中國手機游戲開發商正處于尷尬地位。如何促使手機游戲盈利與有效保證用戶留存,成為手機游戲設計的當務之急。本文從商業模式與手機游戲設計的關聯性著手,視圖闡述手機游戲設計中商業模式的表達,探討商業模式對手機游戲設計的影響。

      一、商業模式和游戲設計

      商業模式是各個行業都火熱討論的話題,游戲行業也不例外。Geoffrey Colvin(2001)直白地認為商業模式就是賺錢的方法。《商業模式新生代》中將商業模式描述為企業如何創造價值、傳遞價值、獲取價值的基本原理。不管概念是從哪個層面出發表述,人們逐步形成共識,認為商業模式概念的核心是價值創造。

      回歸到設計層面的描述,在游戲設計中,以用戶為中心的游戲設計(user centered game design)由蘭津(Yolanda A. Rankin)等人提出,包括觀察研究――概念――原型――測試這四個階段作為流程。設計的過程往往是從用戶研究和觀察開始,商業模式的設計也是如此。商業模式設計可稱為商業模式創新,亞歷山大?奧斯特瓦德提出的如何進行商業模式創新中,包括六種設計領域常用的設計方法和工具:客戶洞察(Customer Insights)、創意構思(Ideation)、可視思考(Visual Thinking)、原型制作(Prototyping)、故事講述(Storytelling)和情景推測(Scenarios)。在此之前,魏德海管理學院的教授佛雷德?科洛皮(Fred Collopy)和理查德?博蘭(Richard Boland)針對商業模式創新提出了一種被稱為“設計理念”的方法,這種方法與傳統商業管理領域流行的“決定理念”不同。“決定理念”只關注分析、決策和優化,然而在充滿著復雜與不確定的商業世界中有目的性地探求全新的、有競爭力的成長型模式,需要的是設計方法。

      在簡單的概念層面,商業模式與游戲設計似乎并無關聯。但設計流程上,商業模式創新與游戲設計采用了相同或相似的方法和工具,同時設計方法也用作指導商業模式創新。

      二、商業模式與手機游戲設計存在內在關聯

      依據“價值創造”這一核心,通過分析手機游戲盈利來源可將目前手機游戲商業模式分為如下三大類:1.付費下載模式,游戲明碼標價,下載前要求玩家使用信用卡或通過其他渠道付費;2.增值服務模式(IAP),免費體驗游戲追加應用內付費下載內容,包括激活關卡、購買付費道具等;3.廣告模式(IGA),真正意義上的游戲免費體驗,單純的依靠游戲中植入的廣告盈利(表1)。

      分析以上常見的三類手機游戲商業模式:付費下載型手機游戲對手機游戲的各方面的設計都有較高的要求,其特點是用戶感知強,具備良好的用戶體驗。雖然與付費下載型手機游戲相比,增值服務模式與廣告模式的優勢在于免費,但隨著免費游戲的數量逐漸增多,這種優勢帶來的競爭力會逐漸減小。因而,要利用免費模式獲得成功,設計師需要在設計環節就讓游戲極具吸引力,足以讓玩家投入大量時間。另外還要創造出可支持大范圍虛擬商品經濟的游戲世界,進而吸引玩家心甘情愿為其付款。采用廣告模式的手機游戲,不可忽略如何提升用戶下載量,畢竟影響力是手機游戲依靠廣告收入商業模式建立的基礎。

      游戲設計是設計游戲內容和規則的一個過程:創建能激起玩家通關熱情的目標,以及玩家在追求這些目標時做出的有意義的決定需遵循的規則。顯然,如何盈利是游戲規則的一部分,同時杰西謝爾(Jesse Schell)在他的著作《The Art of Game Design》中也明確表示游戲設計師的基本素質包括對商業知識的攝入,并指出游戲開發過程中設計師必須考慮到商業與市場的因素,并且將這一點整合到游戲設計中。因此,如何提升用戶下載量,以及如何在游戲中以盡量不影響游戲效果的形式穿插廣告,這些與盈利相關的要素都是手機游戲設計過程中需要謹慎考慮的。

      綜上所述,無論游戲設計者為手機游戲投放市場選擇何種商業模式,應該有針對性的回歸游戲設計本身。我們有理由相信商業模式與手機游戲設計存在內在關聯。

      三、商業模式對手機游戲設計的影響

      (一)商業模式在手機游戲設計中的表達

      杰西謝爾(Jesse Schell)將商業與市場描述為過濾游戲的好壞漏斗的之一,認為它與感覺、受眾、創新、體驗、技術等同樣重要,只有當設計師的設計足夠好的時候才能通過這些漏斗的過濾。以國產游戲《保衛蘿卜》為例,《保衛蘿卜》定位面向大眾市場,其價值主張為益智休閑類塔防游戲,渠道通路包括ios,android,pc三種平臺。游戲畫面精美、容易上手、老少皆宜,可愛的游戲角色設定和音效大大的增強了游戲的趣味性,一經推出就俘獲超高的下載量。

      《保衛蘿卜》采取的增值服務模式和廣告模式兩種商業模式結合的盈利方式,使得《保衛蘿卜》擁有來自玩家和合作商家兩方面的盈利來源。分析《保衛蘿卜》的商業模式在手機游戲設計中的表達:

      1.廣告模式,《保衛蘿卜》廣告內嵌的巧妙在于廣告形式不突兀、廣告內容用戶不反感,廣告位置不影響用戶體驗。廣告位放在主題關卡選擇最前和最后的位置,用戶在選擇游戲關卡的過程中能夠自然的看到廣告。雖然這意味著廣告點擊率會達不到合作商家的理想效果,但這樣的設計絲毫不影響進行關卡選擇中的玩家。(圖1)

      2.增值服務模式,《保衛蘿卜》采用免費增值的盈利模式,免費下載為其吸引了大量的游戲玩家,游戲中內置物品吸引玩家購買,其內置商店設計思路比較巧妙,物品的獲取來源有兩種,一種是玩家在游戲闖關過程中隨機獲得,但獲得速度慢。一種是需要通過商店購買立即獲得。商店中的物品無論玩家是否買賣都對游戲本身的娛樂性不會打任何的折扣,這種“沒有強迫,充分誘惑”的內購形態恰到好處的照顧了玩家的體驗。(圖2)

      (二)盲目追求盈利對手機游戲娛樂性產生消極影響

      美國經濟學家凡勃倫提出凡勃倫效應:商品價格定得越高越能暢銷。它是指消費者對一種商品需求的程度因其標價較高而不是較低而增加。它反映了人們進行揮霍性消費的心理愿望。增值服務模式的游戲大多在游戲中內置商城,商城內不同金額的物品能促使玩家達到不同級別的效果。用以滿足渴望在游戲進程中加快升級速度或希望通過消費達到其他目的的玩家需求。

      增值服務商業模式是由PC平臺游戲商業模式延生而來,以PC游戲《暗黑3》為例,圍繞利益而設計的游戲系統已經讓大部分玩家察覺到,購買道具與游戲是否過關有著直接的聯系,由此削弱了游戲本身的樂趣,造成玩家的失望。游戲盲目追求盈利的最終后果是迫使設計初衷與游戲樂趣相違背,影響玩家體驗和留存率。

      “凡勃倫效應”在游戲中的應用情況等同于現實生活,但即便是高端玩家也有消費底線,日益激烈的手機游戲競爭環境已經讓玩家學會了挑選和比較。著名游戲開發者格雷格?理查森(Greg Richardson)的觀點,開發者應基于盈利系統去創造真正的游戲樂趣。再看前文中分析的《保衛蘿卜》,其設計不為盈利妥協用戶體驗,不為盈利降低游戲趣味性,在盈利與用戶體驗兩方面的平衡中,開發商舍棄短暫的收益保全游戲體驗,《保衛蘿卜》明智的取舍成就了它今天的成績,也有力的證明了格雷格?理查森(Greg Richardson)的觀點。

      總結

      商業模式的設計與創新范文第5篇

      關鍵詞:商業模式;Web;創新機制

      中圖分類號:F123.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16-0181-02

      商業模式創新BMI作為管理學領域的一個新研究熱點,越來越引起學術界和企業界的廣泛關注。2008年,IBM開展的一項針對公司CEO的調查表明,幾乎所有受訪的CEO都認為應該調整他們所在公司的商業模式,甚至有超過2/3的上述受訪者他們的商業模式需要更深層次優化[1]。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說:“當今企業之間的競爭,不是產品之間的競爭,而是商業模式之間的競爭” [2];原時代華納首席技術官CTO邁克爾·鄧恩在接受美國《商業周刊》采訪時說:“一家新興企業,它必須首先建立一個穩固的商業模式,高技術反倒是次要的。在經營企業的過程中,商業模式比高技術更重要,因為前者是企業能夠立足的先決條件”。可見商業模式的重要性。學者們從不同的角度對商業模式創新進行了研究。其中,從價值鏈角度對BMI的研究是熱點和難點之一。代表性人物Magretta認為,新的商業模式就是隱藏在所有商業活動下一般價值鏈上的變量,一個新的商業模式或始于一個產品的創新,或始于一項流程的創新;但他并未提出從創新的具體路徑[3]。在今天競爭激烈、以Web為背景的WEB企業逐漸占據市場主導地位的商業環境下,探索WEB商業模式創新原理和機制,非常有理論和現實意義。

      一、商業模式創新

      商業模式創新BMI(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就是對顧客價值分析體系及要素進行發現和界定,通過對價值主張模式、價值創造模式、價值傳遞模式、價值網絡模式等進行更新或進行新的組合,從而建立新的價值主張、價值創造或價值傳遞模式,或者建立新的界面規則的綜合過程。商業模式創新,是企業為顧客創造更多價值提供基本邏輯的創新變化,它既可能包括多個商業模式構成要素的變化,也可能包括要素間關系或動力機制的變化[4~5]。

      二、Web商業模式創新的關鍵要素識別

      Web商業模式,包含前臺與后臺兩大模塊。其中,前臺模塊主要面向顧客,包括:產品定制與導購、產品查詢、購物管理、訂單跟蹤、促銷、支付方式、售后服務等功能模塊;后臺模塊則主要面向企業及其利益相關者,包括管理員賬戶、訂單、用戶、產品、促銷、采購、配送、營銷、廣告、會員、支付、數據備份、流量管理等支持模塊。這些模塊都在直接或間接的為顧客和企業服務,創造著價值。因此,為顧客創造價值的前提,首先是識別顧客價值的核心模塊。為此,需要通過設計問卷與調研與因子分析,探索影響Web模式下顧客價值的因素。

      為反映總體狀況,本研究按照地域分布,采用分層抽樣的方法,對哈爾濱、大連、北京、天津、上海、青島、廣州、廈門、鄭州、西安、成都、昆明、烏魯木齊十三個城市的網絡顧客進行了調研。共發出問卷260份,回收有效問卷183份,有效率達70.4%。

      通過調研與SPSS因子分析,Web商業模式下影響顧客價值的三個核心因素分別為:產品屬性、便利性、安全性。這是后續Web商業模式創新的基礎。

      三、顧客價值增加的Web模式創新機制設計

      較之于賣場,Web顧客進行網絡購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產品全。Web模式下交易產品所包含的種類是傳統商業模式所不能比擬的。這是很多消費者由于在賣場無法買到自己想要的產品、轉而尋求網上購買的一個主要原因。產品更新速率快、產品信息齊全而且透明,這也是消費者偏愛Web這種模式的原因之一。二是價格低。由于減少或消除了傳統模式下商品的物流費用、倉儲成本、管理費用、稅費,Web模式下的絕大部分產品價格要低,甚至低很多。此外,購物成本的大幅度減少也是消費者偏愛Web這種商業模式的一個重要原因。

      鑒于此,從顧客價值角度來說,Web商業模式的創新應著重從以下兩個層面來進行(由于安全更多的是技術問題,此處不再過多討論):

      1.產品創新:采購與銷售。在產品銷售環節,企業應該重點在產品價格、產品信息、產品上架速度及產品更新速率方面進行優化創新。具體地說,企業通過與生產企業的戰略合作、實施TQM/APQP,可以提供給顧客有競爭力的價格或性價比,畢竟價格/性價比是消費者所非常關心的;此外,在產品信息方面,應提供給消費者及時、全面而真實的信息,以此提高顧客的信任度;另外,還應該重視產品上架速度與產品更新速度,準確及時的提供最新產品,鎖定有限的客戶資源,提高市場份額。

      2.流程創新:訂單處理、物流配送及售后。訂單處理環節,Web企業要通過技術手段,使商品展示界面規律而友好,以便于顧客選定商品與訂單提交;Web企業要通過ICT技術實現訂單的自動化處理而不是人工處理,從訂單確認到貨物包裝、發票打印、貨物出庫等一系列環節,能夠實現在線實時,以便于顧客了解訂單處理進程,為顧客節約時間成本,從而為顧客創造價值。物流配送環節,目前多數企業通過第三方物流實現配送。由于顧客分散、監管難度大、利潤分配沖突等問題,Web商業模式下的第三方物流存在諸多問題,如送貨不及時、服務態度差、貨物缺失損壞等一系列問題,這是目前制約Web發展的一個很大瓶頸。于是很多企業試圖克服這一制約,實施物流自營、物流托管等新的貨物配送模式。售后服務環節,企業需要準確及時的掌握顧客對每次購物的滿意度評價,通過顧客提交一張簡單的購后評價電子表,Web企業從中可以發現問題和不足,尋求解決方案,完善服務。此外,企業更應該妥善處理顧客的投訴抱怨等,妥善處理非客戶原因導致的產品質量等問題,提高顧客滿意度和企業競爭優勢。

      參考文獻:

      [1] Mark W.Johnson,Clayton M.Christensen and Henning Kagermann.Reinventing your business model [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8,

      (12):3-51.

      [2] Deruker,P.F.The coming of the new organization [J].Harvard Business Review,88105.

      [3] Magretta,J.Why business models matter [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2,80:86.

      [4] Chesbrough,H.and R.S.Rosenbloom.The role of the business model in capturing value from innovation:evidence from Xerox Cor-

      亚洲婷婷综合色高清在线|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亚洲乱妇熟女爽到高潮的片 |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区| 亚洲一级特黄大片无码毛片| 色窝窝亚洲AV网在线观看| 黑人粗长大战亚洲女2021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 | 日韩欧美亚洲中文乱码| 亚洲成在人线在线播放无码| 亚洲欧洲AV无码专区|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20| 男人天堂2018亚洲男人天堂| 中文字幕无码亚洲欧洲日韩|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亚洲精品 | 亚洲二区在线视频| 亚洲va成无码人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动漫卡通在线播放| 亚洲成a人片在线不卡| 亚洲综合久久精品无码色欲| 亚洲七久久之综合七久久|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亚| 五月婷婷亚洲综合| 国产精品亚洲美女久久久| 亚洲精品制服丝袜四区| 久久精品国产96精品亚洲 | 亚洲伊人tv综合网色| 亚洲精品**中文毛片| 亚洲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 日本亚洲中午字幕乱码| 国产亚洲精品影视在线产品| 久久亚洲国产中v天仙www| 亚洲天堂在线播放| 亚洲天堂免费在线| 在线看亚洲十八禁网站|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影院网站 | 亚洲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99亚洲乱人伦aⅴ精品|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高清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