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生物醫藥行業前景

      生物醫藥行業前景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生物醫藥行業前景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生物醫藥行業前景

      生物醫藥行業前景范文第1篇

      關鍵詞:生物醫藥企業;融資問題

      當前,我國把生物醫藥行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加以扶持,大力推動其發展,其一個新興行業發展迅猛,年均增長率在20%左右。全球生物醫藥市場也迅猛擴張,其增速為全球藥品市場場增速2-3倍,為生物醫藥行業提供了巨大的成長空間。

      一、生物醫藥行業特點

      生物醫藥行業屬于技術、資金密集性行業。該行業的技術壟斷性強、進入壁壘高、預期利潤高決定了其如下特點:資金投入量大、投資回報周期較長、技術要求較高、投資的風險和利潤大等。具體來說:高技術要求:生物醫藥行業專業要求高,必須具有高知識的人才才能夠從事醫藥行業,屬于典型的知識技術型企業;高資金投入:前文也提到,醫藥行業的科研周期長,這就需要充足的資金對其進行保障,從而保證其研究的順利進行。長回報周期:較長的科研周期決定了醫藥行業的回周期也較長,其只有在科研成果真正變成生產力之后才能看到回報;投資風險大:新藥物研發成功率很低的結果。投資收益高:新藥物一旦被成功研發,將有巨大的市場潛力,新生藥物在投入市場的兩年或者三年之內,其前期的研發投入基本可以收回,有些藥物甚至還同時產生數倍的廣闊利潤。與此同時,充足的資金對于生物藥企業的生存發展具有決定作用:生物醫藥的研發在耗費時間的同時,還需要消耗大量的資金,當今社會技術更新換代又快速,若因資金的缺乏導致生產設備或者研發設備無法得到及時更新,研發能力便不能夠提高,高精尖人才便無法進行工作;甚至可能造成高素質人才流失;沒有資金,已經研究出的成果可能無法進行最后的臨床應用實驗。因此生物醫藥行業的融資問題一直是絕大多數企業的心頭大患。

      二、我國生物醫藥企業融資的現狀分析

      (一)多元化的融資渠道日漸形成

      十年之前,產業資本及其投資者,是我國生物醫藥企業主要的融資來源,但2006年之后,市場上出現專業的跟蹤并投資醫藥企業的風險投資機構。同時我國的資本市場上中小板、創業板也逐漸走向成熟,不少生物醫藥企業通過發行股票、債券等方式融資。盡管當下對于我國的生物醫藥企業來說,融資結構越來越豐富,但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的企業相比,仍具有令人咋舌的差距,不論是在規模上還是在種類上。

      (二)銀行融資難

      大多數企業在融資時首先會找銀行,生物醫藥企業也一樣,但我國的銀行卻幾乎不會對生物醫藥企業給予支持,能夠在銀行得到融資的企業少之又少。尤其是中小生物醫藥企業,很少得到銀行的貸款支持。我國只有不到10%的中小生物醫藥企業能夠獲得銀行貸款。一方面是因生物醫藥企業研發的長周期以及本身存在的高風險,使得銀行不愿意對其進行貸款;另一方面,研發信息的不對稱性使銀行很難把握企業的發展前景,缺少放貸信心。還有,很多生物醫藥企業的資產集中在研發人員的智力資本和設備,企業不能向銀行提供相應的抵押財產來擔保。此外,我國政府也沒有出臺相應的貸款政策來支持生物醫藥企業的發展,使得銀行對生物藥企業的貸款持消極對待的態度,積極性也不高。

      (三)股權融資艱難

      我國的《證券法》規定了股份有限公司上市的一些法定條件,其中有一條為:“開業時間需在三年以上,并最近三年需連續盈利。”這對我國不少新成立的生物醫藥企業來說較為苛刻,很多企業前期基本為不斷投入,能夠持續盈利的很少,這是由生物醫藥行業本身的特點決定的。

      (四)風險資本和私募股權資本投資開始踴躍

      從2007年開始,各類風險資本逐漸進入中國生物醫藥產業。一方面,我國的大部分生物藥企業,特別是中小生物藥企業,對風險投資都非常渴望;另一方面,風險投資和私募等在金融危機后也開始逐漸從傳統產業和行業退出,進入醫藥類等新興行業尋找新的投資機會。風險投資和私募股權投資開始大量篩查生物醫藥開發項目,評估其風險和投資收益,并開展多種形式的投資論證。

      三、對我國生物醫藥企業融資的建議

      (一)建立多元化投資體系

      首先,針對生物醫藥企業要建立多元化投資結構,政府在撥款支持的同時,政府的自籌資金也能夠順利投入支持;國內各種金融貸款存在的情況下,允許國外有資質的投資也能夠進入。尤其要注意的是,政府必須在基礎性的研究方面要相應的加大投入力度,通過設立一些大型技術創新基金來支持,或者也可以出臺政策向相應的生物藥企業提供無息的貸款、差額擔保等多種方式;還可以通過減稅、增加研發投入、研發設備更新費用的抵扣稅款比例等方式來提供支持。

      (二)大力發展風險投資

      在市場上大力發展風險投資,不斷擴大融資范圍;同時要輔之以積極的保障措施,倡導社會上的資金管理公司或者證券公司參與投資,同時努力吸引國際上合法合規的資本風險投資。與此同時,積極開創新的融資模式,使融資市場的渠道更加的多元化。

      四、結論

      綜上所述,本文在分析我國生物醫藥企業融資問題的基礎上,提出多種適合生物醫藥企業的融資渠道。希望我國的醫藥企業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從自身情況出發,積極探索出符合自己企業發展的融資模式,努力做到以最小的成本實現企業的融資,從而為企業的研發創造良好的資金環境,促進企業發展壯大。

      作者:張仕林 鄭磊 單位:長春科技學院

      參考文獻:

      [1]任春青.對企業融資結構的分析和判斷.商業現代化,2008.2.

      [2]彭熠,黃祖輝,郭紅東.中國生物技術產業國際競爭力分析與評價.科學研究,2006.

      生物醫藥行業前景范文第2篇

      隨著世界經濟復蘇曙光初現,全球范圍內的并購活躍度也出現了回升。金融危機導致世界各國的利率普遍較低,降低了并購的融資成本,產業內部因素也驅動了部分行業的并購熱潮,其中,生物醫藥行業無疑是并購市場最為活躍的領域。

      2009年一季度全球共發生了14宗醫藥公司間的并購交易,交易總金額達到1125億美元,占全球并購交易總金額的48.6%。相比之下,2008年全年生物醫藥行業共發生并購交易64宗,交易金額僅有307億美元。

      井噴的動因

      是什么原因造就了全球生物醫藥行業并購交易的“井噴式”增長?

      此次金融危機中,生物醫藥行業遭受的沖擊較小,醫藥公司的自身生存發展沒有受到很大影響,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金融危機期間發生的并購活動往往是由于企業的正常經營已經不能為繼,這一類的并購被稱為“危機并購”,而“正常并購”會在危機時期大幅度萎縮。危機時期企業保全自身尚且困難,更不用說并購了,如果強行并購,最后很可能兩敗俱傷。

      生物醫藥行業屬于弱周期性行業,受金融危機的沖擊不大,這就為醫藥公司的并購提供了先天的優越性,這是醫藥公司能夠利用當前低廉的融資成本進行并購的重要前提。設想在一個生存和發展都受到巨大沖擊的行業,即使企業有很強的并購意愿,并購資金的提供方也會因為行業衰退的原因而拒絕提供并購融資。

      另外,生物醫藥行業近期并購活躍度激增,很大程度上是受行業發展的內在因素驅動。藥品專利權是醫藥公司現金流的重要來源,藥品專利權到期(或即將到期)使得許多公司都面臨著銷售額大幅下滑的壓力。醫藥公司希望通過并購來獲得新的藥品專利權,或者通過并購來提高藥品銷售的市場份額,如此一來,即使藥品專利權到期,也能幫助這些藥品繼續保持現有的市場壟斷地位。

      除了這一重要原因之外,化學醫藥公司轉型為生物醫藥公司,提升醫藥公司的自主研發能力,整合資源以降低成本等因素,也是導致近期生物醫藥行業并購交易活躍度大幅提升的原因之一,但我們認為,這不是主要因素。

      醫藥專利權

      美國的醫藥行業在20世紀80年代醫藥專利法案通過后發生了深刻變化,行業內的大型醫藥公司獲得了一批藥品專利權,這些專利權在過去的30年中成為了這些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相關公司也因此獲得了高額壟斷利潤。

      然而,在獲得了壟斷利潤后,醫藥公司并未將這些利潤直接投入研發,由此形成了美國醫藥行業的特性:大醫藥公司在大學等科研機構和小型生物醫藥公司中尋找有前途的產品,在購買了專利使用權后投入經費組織臨床試驗,在獲得了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管局)的批準后,憑借強大的營銷網絡將專利轉化為龐大的現金流,并在此后采用政治游說和訴訟等手段來延長專利權。

      一旦專利權到期,藥價通常會下降80%,如此劇烈的降幅是醫藥公司無法接受的。可以說,大型醫藥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已經不是藥物的自主研發能力,而是通過各種手段獲得和維護專利權的能力,這確實是一種行業發展的異化。

      從銷售角度來說,大型醫藥公司的藥品在專利權到期之后將與低廉的仿制藥競爭,其銷售額下滑幾乎是確定無疑的,這將使公司蒙受巨大的損失。輝瑞制藥(Pfizer)2008年總收入比2007年的484億美元有所下降,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部分藥品專利權到期,高血壓和心絞痛藥物(Norvasc)、過敏治療藥物(Zyrtec)和抗癌藥物(Camptosar)是全世界處方量最大的藥物,這三個重量級藥物的專利權到期給輝瑞帶來的損失高達26億美元。更重要的是,輝瑞的明星藥物――全球最暢銷的降膽固醇藥Lipitor,也將于2011年3月份到期。2008年,Lipitor為輝瑞帶來了125億美元的銷售額,占了公司營業收入的1/4左右。

      惠氏公司(Wyeth)方面,最重要的兩種藥物――抗抑郁癥藥物Effexor和治療心絞痛的Protonix也分別將于2010年和2011年到期。

      藥品專利權的到期無疑是醫藥公司的“不能承受之重”,通過并購,醫藥公司能夠取得新的藥品的銷售權,減緩了公司銷售收入的下降幅度,減輕了醫藥公司的業績下滑壓力。

      從研發角度來說,大型醫藥公司研發新藥也面臨瓶頸,研發時間已經從原來的10年增加到了15年,這直接導致研發投入的增加。通過并購,大型醫藥公司將提高新藥的研發能力,以維持現有市場份額。

      在美國,醫藥公司盈利的關鍵因素并不在于其藥物的研發能力,而在于能否通過FDA的批準獲得專利權。FDA每年只批準幾十種藥品,其中只有10%左右是新藥,其余都是改頭換面的舊藥。為了通過這一狹窄的審批關口,醫藥公司需要花十幾年時間組織臨床試驗和等待審批,然而在開始臨床試驗之前必須先注冊專利,否則就會被人搶注,這樣,等到通過審批,專利期限已過去大半。而且,現在新藥開發的成功率還在進一步降低,這種低成功率也降低了醫藥公司自主研發新藥的積極性。因此,醫藥公司的大量資源被配置到游說、公關和訴訟中去,企圖來幫助延長現有的專利權期限。并購能夠提高這些資源的使用效率,大幅度削減醫藥公司在這些方面的投入。

      治標不治本

      輝瑞制藥收購惠氏,羅氏(Roche)收購基因泰克(Genentech),默克(Merck)收購先靈葆雅(Schering-Plough),醫藥行業的并購可謂風生水起。通過比較分析,我們不難發現,相對于收購方,被收購方的研發能力相對較強。

      惠氏在疫苗、補品和生物制劑等前途廣闊的領域處于領先地位。輝瑞可以利用惠氏的研發能力,拓展生物制藥和疫苗的業務。并購后,通過壓縮銷售和營銷隊伍,可以節省數十億美元的營運開銷。輝瑞顯然很看好這樁并購交易的前景,其在并購聲明中預計,此次并購結束后的第二年,能給輝瑞帶來每股盈利增值。在并購完成后的第三年,能為輝瑞節省總計40億美元的成本,主要是在銷售、信息、管理運作、研發和制造方面的成本節約。

      羅氏是在已經擁有基因泰克56%的股權之后,收購其剩余的44%的股權的,其目的很顯然是看中了基因泰克在新藥品上的研發能力,這一并購將有助于羅氏鞏固其研發能力。基因泰克是目前僅次于安進的世界第二大生物科技公司,主要研制腫瘤和抗癌藥物。其暢銷的抗癌藥物Avastin和Herceptin能夠大幅提高羅氏的營業收入,并且羅氏收購基因泰克還將確保羅氏在現有協議于2015年到期后獲得基因泰克的實驗室。羅氏通過收購基因泰克的單抗藥物的研發平臺,增強了羅氏在單抗類藥物研發領域的實力,并且通過研發整合節省了大筆研發和運營費用。

      生物醫藥行業的并購可以說是行業自身發展的需要,同時得益于金融危機所提供的低廉的收購成本的契機,這樣的并購將有利于醫藥公司的長期發展。

      在未來的兩到三年內,由藥品專利權到期因素驅動的并購交易還會不斷發生,我們預期,全球生物行業的并購金額將會在未來幾年中都保持在1000億美元以上。

      生物醫藥行業前景范文第3篇

      建信優選成長股票型基金基金經理李濤認為,本次央行對存款準備金率的上調,在時間點上超出了市場的普遍預期,表明二季度的貨幣政策仍將延續一季度從緊的態勢。此時,他更傾向于精選非周期行業個股,以迎接下一輪反彈行情的到來。

      恐慌性下跌不代表熊市來臨

      面對市場連續下挫,投資者信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打擊,對投資布局更為困惑。一方面是一季度宏觀經濟和企業業績的耀眼數據,一方面是政府相繼出臺的針對地產調控和流動性收緊的宏觀政策。李濤表示,現在談熊市還言之過早。“經濟正處于上升周期,企業盈利將會改善,基本面因素不會給市場帶來負面影響。按宏觀經濟的恢復態勢,預計全年GDP增幅在10%左右。無論是已經出臺的新國十條,還是傳言即將出臺的物業稅,針對的是高房價及房地產投資中的投機需求,長遠來看有利于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不至于令中國經濟出現硬著陸。”

      本次準備金率上調,規模相當于回收3000億元流動資金,李濤更愿意以樂觀的態度面對。“此次準備金率上調,已接近歷史高點,進一步上調空間有限,加息政策可能進一步推后。在當前市場信心較為低迷的情況下,可能進一步利空地產和銀行板塊。由于實體經濟尚屬穩健,市場悲觀預期可能會有所修正,預計短期內地產相關板塊、中小盤及創業板風險仍然較大。一季度政策和諸多不確定性帶來了市場震蕩,我們在基金操作上也采取了低倉位規避震蕩的策略。下跌只是短期調整,板塊輪動機會已經凸現。”

      翻看歷史,令人恐慌的下跌之后,指數上漲卻是大概率事件。2007年6月4日,上證綜指暴跌8.25%,但之后3個月間指數上漲了44.2%。2008年10月27日,上證綜指跌幅6.32%,之后不到3個月指數上漲16.7%。2009年8月31日,指數跌6.74%,到11月末又上漲16.73%。

      生物醫藥值得長期看好

      一季度,建信優選成長股票基金表現可圈可點,問及操作策略,李濤總結為4個字:攻守平衡。十大重倉股中,既有防御性布局,也不乏對區域板塊、市場熱點的追逐。在他看來,2010年操作的關鍵是確定性,而生物醫藥板塊,正是他認為的確定性板塊之一。

      盡管估值已不低,李濤仍然認為生物醫藥可長期關注。“醫藥可以歸屬于大消費范疇,具有長期穩定增長的前景。隨著民眾養生保健及健康意識大幅增強,對大醫藥的消費比例將不斷增加,有利于促進醫藥行業的產品創新和技術發展。新醫改對醫藥行業的推動作用不可忽視,而民眾對醫藥支出的增加,將增厚相關公司的業績。生物醫藥行業被國務院定位為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這意味著生物醫藥行業除了負有治病救人的傳統責任外,還被賦予推進產業結構升級、促進技術創新和提高國家科技競爭力的歷史重任,對于這些戰略性新興產業包括生物醫藥在內,國家將在財政、稅收、銀行信貸等相關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加大資金投入,未來生物醫藥將迎來黃金發展時期,隨著高附加值的技術創新陸續產業化,生物醫藥行業的整體估值將得到持續提升。”

      回首二級市場,醫藥指數自2008年底以來一直穩步上漲,波動性明顯小于大盤但收益水平卻遠遠大于大盤,顯示其收益風險比具有極強的吸引力。隨著2009年此類板塊上市公司年報披露完畢,業績提升將沖淡之前政策緊縮的擔憂情緒,重新喚起市場的做多熱情。相對于其他板塊,醫藥板塊2009年業績增長無疑最具確定性。

      關注非周期性行業

      2010年基金一季報披露基本完畢,基金配置策略浮出水面。統計數據顯示,基金在2010年一季度大量增持非周期性行業,減持周期性行業。信息技術、醫藥生物制品、機械設備儀表、交通運輸業及電子業成為基金一季度增持的前5大行業。金融保險、采掘業、金屬非金屬、房地產和建筑業成為一季度基金減持的前5大行業。

      生物醫藥行業前景范文第4篇

      關鍵詞:中小型;生物醫藥企業;內部控制;資金管理

      1生物醫藥企業加強內部控制的動因

      第一,隨著我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社會醫療保障體制的逐步完善,我國生物醫藥行業相關的監管政策仍在不斷完善、加強。生物醫藥行業的業務范圍涵蓋了藥品、醫療器械、體外診斷、醫療檢測、醫療服務等。生物醫藥企業接受各級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管理監督。在2017年1月9日,衛健委印發《關于在公立醫療機構藥品采購中推行“兩票制”的實施意見(試行)》,宣告全國“兩票制”的正式啟動。“兩票制”將促使藥品的流通扁平化,藥品的流通路徑以及中間價格將變得透明可追溯。“兩票制”的實施也將改變生物醫藥企業的業務邏輯和財務結構。合理有效地進行內部控制管理,才能夠在最大程度上規避相應的風險。生物醫藥企業加強內部控制以降低政策風險,也越來越重要。第二,市場競爭加劇,生物醫藥企業需要加強內控,提升運營能力。由于市場環境在不斷地變化,醫藥行業之間的競爭也愈來愈激烈,在這種時代大背景之下,生物醫藥企業需要提高自身的內部控制管理效率,才能夠在最大程度上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生物醫藥企業通過對服務質量、技術水平、銷售模式、營銷網絡、人才培養等各方面的內部控制管理持續提升,從而加強競爭力,對未來業績的持續發展帶來源源不斷的動力。讓監督及反饋職能在內部管理控制中體現,才能夠讓生物醫藥企業生產經營的有效運轉。所以生物醫藥企業需要構建科學合理的內部管理系統,是必要的趨勢。

      2生物醫藥企業在內部控制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簡析

      2.1內部控制的環境有待改善

      生物醫藥企業內部良好的控制環境的構建,是確保內部控制管理合理有效地執行的基礎條件。就目前而言,許多的生物醫藥企業其內部控制環境是不健全的,難以營造良好的內部控制氛圍。生物醫藥企業的內部環境往往包括企業的組織架構、發展戰略、人力資源、企業文化以及社會責任。在這些內部控制環境當中,依舊還存在著許多組織架構不合理,職權分配不清晰以及責任并不明確等問題。此外,因為生物醫藥企業中由于其業務范圍比較大,日常生產經營都比較瑣碎,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經營過程中容易存在一些潛在的風險,這也就導致了某些傳統的管理方式和落后的內部控制環境,已經難以適應當前生物醫藥企業的發展。

      2.2對風險的管理沒有形成體系化

      由于生物醫藥企業的風險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與其他行業相對比,生物醫藥企業承擔著更多的經營風險。比如行業監管政策變化、新產品研發失敗、因技術和工藝固有的局限性導致的產品質量事故等風險。生物醫藥企業對構建風險管理系統的重要性的認識不足,不將風險問題和企業運營相互掛鉤,使得內部控制管理對風險的應對和潛在的預防比較消極怠慢,進而引發生物醫藥企業經營的重大風險。許多的生物醫藥企業尚且未能夠構建完善的風險防范以及控制體系,僅僅只是重視經營過程中短期的利潤以及銷售額。當風險事故問題已經在現實中發生的時候又沒有及時的應對辦法與控制措施,這在很大程度上將會給生物醫藥企業的經營帶來嚴重的損失和負面的影響。

      2.3生物醫藥企業對于資金管理缺乏合理性

      現金流,就像企業的血液,決定著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多項內部控制環節都與資金息息相關,比如銷售與收款環節、采購與付款環節等,而資金管理的水平直接反應內部控制執行的情況。生物醫藥企業作為資金密集型企業和技術密集型企業,在發展中,需要大量的投入研發資金,現金流波動大且難以預測,因此,高效且合理的資金管理,是非常必要的。資金管理質量高低將直接影響到生物醫藥企業是否能夠正常地維持日常的經營以及穩定的發展。就目前而言,在許多的生物醫藥企業中依然存在資金管理不科學,缺乏一個有效的資金預算規劃,從而導致企業資金緊張。生物醫藥企業本身運營的環節就比較復雜,倘若資金的使用存在漏洞,就會導致生物醫藥企業產生連鎖性的負面影響。

      3生物醫藥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存在問題的解決措施

      3.1構建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

      生物醫藥企業要構建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為內部控制的推行打下堅硬的基石。第一,企業自身需要轉變管理的思維,將那些傳統的落后的管理方法全都拋棄掉,要從根本上意識到內部控制管理對于自身企業的重要性,做到對內部控制管理的完全理解完全認識。構建合理有效的內部控制管理制度,需要把觀念深入到各個崗位當中去,將高效的內部控制管理形成企業文化。第二,生物醫藥企業應按法規、章程,結合企業實際,明確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和企業內部各層級機構設置、權責配制、人員編制、工作程序和相關要求的制度安排。比如:生物醫藥企業內部需要確保信息的傳遞通暢,特別是面臨重大事件時,各部門的配合情況、職責分工應根據情況變化及時進行調整。關鍵崗位員工,應對其權責有明確認識并有足夠勝任能力,建立關鍵崗位輪換制度或強制休假制度。需要構建在完善的監督系統,在原有基礎上加強監督的力度,并且設立相應的激勵機制,對于出現問題能夠快速有效地進行內部控制制度的人員,進行一定的嘉獎和鼓勵。第三,生物醫藥企業需要設立自身的內部控制制度相適應的信息管理系統。為了確保生物醫藥企業內控管理工作能夠有效地進行,構建科學的信息管理系統是非常重要的。一套行之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統,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幫助生物醫藥企業提高內部控制管理工作的效率以及確保信息獲取的準確性;能夠及時地反饋和匯總,便于管理人員在日常的經營當中進行適當的調整和控制。

      3.2正確識別風險,建立風險的評估與控制管理體系

      公司經營活動中,與公司實現內部控制目標相關的風險,包括戰略風險、財務風險、市場風險、運營風險、信息與技術風險和法律風險等。大部分生物醫藥企業屬于高新技術企業,對外有一定的技術壁壘,但是同時也受到更多的政府監管、技術投入風險也更大。為企業提高經營效率和效果并持續發展,正確識別風險,建立風險的評估與控制管理體系對于生物醫藥企業來說是非常必要的。第一,通過根據公司內外部環境的變化,基于事實信息的分析,對風險管理初始信息進行收集整理,系統化地對各自業務單位風險進行分析、確認、計量、管理和監控,形成風險評估管理組織體系。生物醫藥企業需要根據以往在經營過程中存在的各種風險事件做出合理的數據評估和整理,在最大程度上做好各種風險的規避和完善解決風險問題的相應措施。第二,生物醫藥企業在運營過程中,要及時識別風險,并進行分析與評估。根據風險評估結果,結合公司風險承受能力和風險偏好,采用相應的控制措施,將風險控制在可承受范圍之內。第三,要對風險管理進行監督與持續改進,風險管控完成PDCA循環,從而不斷地優化風險管理體系,持續提升企業的抗風險能力。規避和減少風險可能造成的損失,有利于公司經營管理活動健康進行,以保公司資產安全、提高公司經營的效益及效率和促進公司發展戰略的實現。

      生物醫藥行業前景范文第5篇

      夏季到了,每年的傳統用電高峰期到了。上海市率先宣布進入100天限電期,其他省市區也會陸續有限電措施出臺。去年夏天全國有24個省以各種形式限制電力供應,廣東、浙江部分地區一個星期甚至出現三、四次拉閘限電,人們對此記憶猶新。今年夏天未必比去年好過。今年夏季高峰期全國估計缺電2500萬千瓦(25GW),較去年的3000萬千瓦略有好轉,但實際上任何時候電力供應缺口超過1000萬千瓦,全國范圍內正常的生活、生產都會受到直接、嚴重的干擾。類似幾年前美國東北部出現的電力系統故障及大面積無預警停電,也隨時可能在中國發生。

      不過2005年夏天可能是21世紀第一個十年中最后一次出現中國全國范圍內缺電。夏季過后,電力缺口會隨著大量新發電能力的投入和經濟的放緩而減小,2006年下半年起甚至可1能出現電力過剩。

      去年的電荒觸發了一場電站建設熱潮,其規模可謂人類歷史上空前的。在2005年,預計中國新建成發電容量6500萬千瓦。一年的新增發電能力相當于英國全國140年建起的全部容量。英國是世界第四大經濟體,而中國名列第七。中國在2006年會再加8000萬千瓦,刪7年再加5400萬千瓦。這些數字還可能被低估,因為各地似乎都有一些未報國家發改委備案的“超生”電站。除1988年外,中國在過去二十幾年發電容量增長始終是單位數的,但是2004―2007年平均增長超過15%,全國發電能力由2凹4年初的3.84億千瓦跳增至2007年的6.4億千瓦。

      然而,用電需求增長卻開始回落。現有的工業投資項目多已進入收尾期,新開工項目明顯不足;支撐投資半壁江山的房地產開發也在急速降溫;海外直接投資出現滑坡,勉強維持住零增長。如此背景下,投資和整體經濟增長似乎均已進入一個緩緩回落的下降周期(由于去年5月宏觀調控產生的基數效應,投資、GDP的同比增長會有所反彈,但實際經濟活動則已放、緩)。用電需求增長在史無前例地連續三年出現雙位數增長后,2005年還會有12%的增長,不過之后幾年則預計回落到7―9%的增長區間。供電急增而需求放緩是今后幾年電力市場的一道風景線。在2004年全國的發電機組平均每年發電5460小時,2005年估計為5144小時,明年滑落至4900小時,后年則不足4650小時。業界一般以5000小時為界,超出屬滿負荷或超負荷發電,低于此數則屬開工不足,以至供過于求。

      中國的人口是英國的22倍,而且經濟以制造業為主打,發電能力多過英國也無可厚非。經濟發展迅猛的話,電力即使短期出現過剩,幾年之后還是有市場的。問題出在電廠建設的無序性上。在一輪電荒后,各地蜂擁般地建電廠,大批項目先斬后奏,先開建再報批,更談不上全盤考慮、統籌規劃。電站建設遠遠超前于鐵路建設和電網建設。依筆者觀察,這次電荒中,發電能力不足固然重要,電煤供應不暢、價格急升才是罪魁禍首。其背后則是鐵路運能嚴重滯后。大秦(山西大同―河北秦皇島)、朔黃(山西神池―河北黃驊港)兩條運煤干線擴容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鐵路運輸瓶頸的矛盾,但是鐵路建設周期長、運能增長低于發電用煤的需求增長,卻是不爭的事實。電站建成后,電煤運輸和電網配套跟不上,可能是明年的十個黑色幽默。

      電力過剩凸顯著中國投資決策上的結構性缺陷,反映著地方GDP本位主義和銀行風險控制能力不足等現實。已經出現的鋼鐵、電解鋁產能過剩,以及將會出現的港口運能過剩,背后是同一個問題――資金運用效率低下。解決這個問題的根本出路不在于政府揮舞大棒,而是銀行改革、資本市場改革,讓資本說了算。

      海王生物主要經營醫藥制造和醫藥商業,生物制藥、抗腫瘤和心腦血管藥品是公司的主導產業,也是未來公司專注發展的主要方向。公司所處的行業和產品的細分市場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一)醫藥行業是永不衰落的朝陽產業,市場容量巨大,近年保持穩定高速增長。

      醫藥行業是按國際標準劃分的15類國際化產業之一,被稱為”永不衰落的朝陽產業”。我國醫藥行業近年保持長期高速增長,制藥企業及藥品流通企業均有良好的盈利前景。過去十年,醫藥行業平均增長速度為17%,遠高于GDP增長率。2004年,醫藥工業實現產品銷售收入3476億元,同比增長17.44%。實現利潤306億元,同比增長11.74%。根據專家預測,2010年藥品市場容量預計將達到5000億元,2020年預計將達到10000億元。

      醫藥行業的增長與人口基數、人口增長率、人口年齡結構以及人均收入水平關聯度較大,我國人口基數很大,地區衛生發展狀況不平衡、人口趨于老齡化,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人們更加重視身體的健康保健,這決定了醫藥行業長期有穩定的增長。從2003年開始,為了抑制固定投資的盲目增長促進產業健康發展,國家采取了較多的宏觀調控措施而使眾多過熱行業的景氣度降低,公司所處的醫藥行業與宏觀經濟的景氣周期相關性較小,成為了周期波動中良好的防御型行業。

      (二)生物醫藥行業蓬勃發展

      化學藥物、生物藥物和中藥是人類防病、治病的三大藥源。生物藥物是利用生物體、生物組織或其成分加工制造的一大類用于預防、診斷、治療疾病的制品。生物制藥業是典型的高新技術產業之一,具有高技術、高投入、高收益、高風險、低污染的特征。

      近20年來,生物醫藥行業蓬勃發展,目前,全世界已有近3億人從利用生物技術制造出的藥物和疫苗中受益。整個90年代,生物制藥產業銷售額增長率達到30%,遠高于整個醫藥產業的增長率,生物藥品銷售額占整個醫藥行業銷售額的比例也不斷提高,這個比例已從1995年的不足4%提高到2003年的10%左右。近年來,瘋牛病、非典、禽流感等疾病席卷人類,經濟發展與自然環境的異化,使目前的疾病、怪病越來越多,但這也正給生物醫藥產業提供了施展拳腳的舞臺。

      中國生物制藥產品起步于80年代初期,經過多年的發展,中國已有超過500家生物醫藥相關企業。從潛力來看,我國生物制藥產業僅僅處在其成長期的前期階段,據統計,醫藥生物技術產品的銷售收入僅占醫藥工業總銷售的7.5%左右,因此,成長空間極為可觀。2004年全國生物制藥企業收入達到223億元,比2002年增長39%。從2000年以來,我國生物制藥企業的銷售收入情況一直保持著較好的增長態勢。

      公司地處沿海之濱的全國高科技工業城市深圳也為海王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地緣優勢。由于政策支持和規劃科學,深圳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全國領先,2003年深圳生

      物醫藥產業中僅醫藥產業總產值就已達到139億元,位居國內大中城市第三位。2005年6月,“深圳國家生物醫藥產業基地總體發展規劃”通過了國家有關部門的審批立項,成為全國第一批獲準設立的三大國家生物醫藥產業基地之一。基地建設總投資將超過72億元,重點發展生物醫學工程、海洋生物技術、生物制藥、現代中藥、化學制藥等五大領域。海王生物子公司海王英特龍已經入駐該基地,1000萬人份的亞單位流感疫苗生產基地已進入施工建設期,100萬人份的流感疫苗計劃于年內投產。

      (三)隨著醫藥領域的開放和我國醫藥流通體制的改革,具有較大規模和技術實力的醫藥企業將具有更強的競爭優勢。

      隨著加入WTO以后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的不斷完善,國際藥企在專利藥方面的優勢將越來越明顯。由于中國有龐大的消費人群,立足于非專利藥生產和銷售的醫藥企業仍然有相當大的生存空間,但若想成為市場領先者,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醫藥企業,必須具備自主的新藥研發能力。在這方面,海王一直積極培養創新體系研制新藥,并獲得了累累碩果,為參與開放體系下的國際競爭作了充分準備。

      我國醫藥流通體制在不斷改革,為了進一步壓縮流通環節中的不合理價差,2005年我國將進行大規模的醫藥降價活動,5月底,國家發改委下調24大類400多種抗生素產品價格;部分藥品種類被列入限制投資目錄,平均降幅達到60%。

      隨著醫藥領域的開放和我國醫藥流通體制的改革,象海王這種具有較大規模和技術實力的醫藥企業將在市場上更具有話語權和定價能力,具有更強的競爭優勢。

      廣闊的市場空間、燦爛的行業前景、良好的創業環境為海王的發展提供了長遠的支持和保障。而海王自身的發展積累也使公司更能把握行業良好的發展機遇。

      十幾年來,海王孜孜不倦地投入大量的財力、人力多方位的打造公司健康完善的產業鏈,目前已經形成以技術創新體系為前端、以生產基地為中端、以銷售渠道網絡為終端的產業鏈。盤點海王的產業鏈,你會發現公司形成的核心競爭力也凸現于產業鏈中的各個環節。

      一、完善的產業鏈優勢:提升了公司的實力和抗風

      險能力

      (一)產業鏈前端:技術創新和新藥研發為先導在醫藥產業的競爭日趨激烈,產品同質化越來越嚴重的形勢下,要在行業中占據優勢地位,就必須增強企業自主研發能力,培養差異化優勢。

      經過多年的發展,海王以企業為主體的自主創新體系已在目前國內醫藥企業中處于領先地位。1998年,海王技術中心被評定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2000年,被批準為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成果產業化基地,同年,獲準成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海王現在已經初步建成了生物技術、天然藥物、藥物合成、新制劑技術、藥物分析5個現代化研究室。2005年,一座面積一萬三千平方米的現代化海王科研中心峻工,其設計標準、儀器設備均達到一流水平,技術中心硬件水平和研發能力將邁上一個嶄新的臺階。

      目前海王在醫藥領域已擁有了七大類七十多種新產品,其中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產品60多種,獲得國際、國內專利32項;獲得國家、省市級獎項60多個;多個新產品被列入國家 “863”計劃、國家 “九五”攻關計劃、國家新藥基金、國家火炬計劃、國家重點新產品計劃。海王在研的國家一類新藥已達8個,涉及基因工程、化學合成、中藥現代化、轉基因等前沿領域。

      以最近的新藥研發突破為例,2005年6月,海王自主研發的中藥一類新藥虎杖苷注射液獲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第一批引導項目立項。虎杖苷注射液是海正自主開發、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中藥一類新藥,是海王中藥現代化研究與產業化開發的一個新成果,目前該新藥已完成臨床前全部研究工作,并正式被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受理、審評。2005年全國獲得國家863引導項目支持的新藥項目僅6個,海王是廣東省今年獲批的三家單位中唯一的醫藥企業。按照國際評價標準,一類新藥的研發對一個制藥企業來說是具有標志意義的重大突破,這對海王生物的未來發展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產品結構方面,公司以心腦線和腫瘤線產品為主導、其他主要治療領域合理匹配,處方藥、非處方藥齊頭并進,生物藥、化學藥、中藥、保健食品協調發展,具有強大競爭優勢的多元化醫藥產品格局已經形成。

      海王目前在產品和技術結構上的競爭力在國內醫藥企業中位居前列,已成為海王核心競爭力的核心,成為海王未來發展的能量源泉,作為健康產業鏈中的強大前端為中下游的延伸與發展奠定了厚實的根基。在國內目前以仿制藥為主流的格局下,海王未雨綢繆,已經為未來的國際化競爭儲備了足夠的技術力量。

      (二)產業鏈中端:生產制造與質量保障

      海王生物在全國擁有四個現代化、多功能的大型制藥工業基地:深圳海ii業城、杭州制藥基地、海王福藥制藥基地、海王三亞海洋生物養殖基地,公司引進了國內外先進的制劑設備、檢測儀器,形成了完整的具備世界一流裝備水平的產品制造平臺及質量控制體系。目前生產能力已可達到產值50億元以上。

      海王的生產基地均已通過GMP認證,建立了嚴格的質量檢測和保證系統,海王以質量為企業的生命,全面推行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提出了“產品質量零缺陷”的質量管理目標。海王產品自投放市場以來,經過全國各級藥品監督檢查機關數百次的抽查檢驗,產品合格率均為100%。由于實力雄厚、質量可靠,截至2004年底,公司共有185個藥品入選《2004版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及工傷保險藥品目錄》。

      海王的疫苗產業年初已動工建設,該疫苗生產基地是深圳市的重大高科技產業發展項目,總設計規模1000萬人份,預計2006年將完成一期工程建設并進行GMP認證,海王將快速成為中國疫苗產業的主力軍。

      (三)產業鏈終端:健全的商業網絡渠道加速企業的成長

      在現代商業中,銷售網絡越來越受到企業的重視。隨著我國加入WTO,國內市場國際化和知識產權保護更加嚴格,市場競爭變得更為直接。尤其是藥品分銷領域放開后,國內原有的市場銷售格局勢必會作出調整,誰在藥品流通領域占據了先機,誰就取得了主動權。

      市場營銷網絡的建設是海王發展醫藥產業的基礎。經過多年的培育,海王已基本形成了以大中城市為結點,輻射全國市場的營銷體系和網絡。目前,海王在國內設立了一百多個營銷公司和辦事處,擁有一千多名專業推廣人員和營銷人員,并向日本、法國、東南亞、 中東、非洲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產品。

      海王生物于2003年開始進入中國的醫藥商業流通領域,通過對山東濰坊醫藥批發公司及福州福藥制藥有限公司的購并及整合,海王的商業流通主要企業已迅速成為中國醫藥批發公司中發展最快、利潤回報最好的企業。海王在醫藥商業流通領域不斷拓展網絡資源的同時,已在山東

      和杭州兩地興建了兩大現代化的醫藥物流配送中心,建成后海王在醫藥商業流通領域的配送能力將達到100億,成為中國醫藥商業流通領域中不可估量的新生力量。

      二、品牌優勢:中國醫藥行業最具價值晶牌、中國馳名商標

      現代社會是品牌競爭的時代。良好的品牌反映了消費者的信任度和美譽度,也意味著企業產品優質穩固的質量和豐富的企業文化。經過多年的努力和投入,海王在品牌建設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取得了累累碩果。

      2004年6月,由世界五大品牌價值權威評估機構之一的 “世界品牌實驗室(WBL)” 及全球最具影響力的世界經濟組織、被譽為經濟聯合國的 “世界經濟論壇(WEF)”共同組織評審的《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正式,海上以其鮮明的品牌定位、強大的品牌競爭力名列中國醫藥行業第一位,成為中國醫藥行業品牌價值快速提升的典范。經世界品牌實驗室的專業評估,”海王”的品牌評估價值為103.48億元(RMB),在國內500最具價值品牌排行榜中名列第42位,在醫藥行業類排名第一。2004年9月,“海王”商標被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2004年,海王入選最具影響力的深圳知名品牌,2004年;海王集團榮獲“中國醫藥品牌建設十大優秀企業”稱號。

      品牌的形成促進了公司整體經營的快速成長,同時也提高了產品線的知名度,海王金樽、海王銀杏葉片、海王牛初乳、海王銀得菲等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的知名產品,并帶動了市場對公司其他醫藥產品、服務的廣泛傳播與認知。

      三、人才儲備優勢:高層次人才推動企業發展

      海王的快速發展得益于人才的不斷積累。公司已經形成了良好的激勵用人機制,吸引了大批的高層人才。

      在研發方面,公司有20多位博士、博士后,加上其他專家有近50多位高級研發人員。在管理人員中也積聚了大量高素質的人才,公司的7位董事會成員中有5位博士,管理團隊的約合中有全國勞動模范、國內行業協會專家、享受國務院津貼專家、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獲得者等。沒有人才的企業沒有未來,海王生物的快速增長,也得益于良好專業的管理團隊與一大批專業人才。公司正在努力探索人才機制,一靠理想、二靠待遇、三靠情感,要把公司建設成人才向往的天地、員工成長的樂園、職業經理人創業的搖籃。在良好的激勵約束機制下,高素質的管理團隊和優秀的人才促進了公司的不斷成長,是企業不斷發展的活力源泉。

      四、國際合作優勢:與國際資本對接拓展了企業發展的空間

      海王生物健康快速的發展、優秀的經營團隊和規范的管理機制已經得到國際資本和跨國公司的認同和關注。境外投資銀行對海王的生物制藥產品和市場網絡給予很高的價值評估。

      國際著名投資銀行―,―…美國高盛繼去年向海王生物的兄弟公司深圳海王星辰醫藥有限公司投資人民幣3.3億元后,幾家境外大型投資銀行和產業基金又將目光瞄準了海王生物下屬的濰坊海王醫藥物流項目,并準備進一步以資金投入的方式與其合作。

      海王旗下從事基因工程和第三代流感疫苗項目的深圳市海王英特龍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已獲中國證監會批準擬赴香港上市,這不僅為企業的后續發展提供持續融資能力,從更長遠來說將使海王進一步提升企業和產品形象,成長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企業品牌,拓展更大的國際資本與產品市場空間。

      海王生物經過了十多年的發展,積累了大量的技術資源、管理資源、人才資源、市場網絡資源,這些都為海王爭取國際資本的支持,在國際舞臺上馳騁發展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海王生物已成為中國醫藥行業中為數不多的可以與國際醫藥行業及國際資本對接的大型醫藥企業。

      在財務方面,海王近年規模實力大幅增長,但收益和現金流卻不理想,影響了股東回報,這也是投資者最為關注的問題。從公司的戰略規劃和發展歷程看,海王在經過了若年研發、品牌等持續投入和戰略調整后,業績的增長拐點正在形成。2005年將是公司規模和主營業務利潤凸顯的一年。

      從規模和實力來說,海王的總資產和;爭資產在-上市以后持續發展(如下圖表)、截止2004年12月31日,公司總資產37.82億元,凈資產為16.27億元,在我國醫藥行業上市公司中總資產排名第八、;爭資產排名第五均位居前列 截至2004年底,總資產和凈資產分別比1998年底增長15倍和8倍,自上市以來,保持高速增長。

      上市以來,公司的主營收入也不斷提高(如下圖表),2004年度主營收入較1998年度增長35倍。與此同時,公司的凈利潤卻在近年有所下滑,從財務報表上看,公司的每股收益由2001年的0.36元下降到2004年的0.07元,與其主營收入增長確實不相匹配,公司的經營現金流量近四年來連續為負,但已經呈現出向好的趨勢。

      追其根由,在于公司從長期戰略出發,進行了經營轉型和布局,在長遠發展和當期利潤訴求之間進行了一定的權衡和取舍,高投入是生物制藥行業的主要特征之一。一方面前期的研究發周期長、費用高,另一方面還必須投入相當大的資金建造滿足GMP要求與生物制品安全規范的潔凈廠房及其他生產設施;作為長期持續發展的要求,公司還必須重視品牌等企業文化的建設。因此,海王在主營業務規模持續擴張的同時,在研發、硬件、基礎設施、品牌建設等各方面進行了巨額投入,并逐漸向更專業化的經營轉型。海王從股東的根本利益、長遠利益出發,只能犧牲當期利益來換取長期利益,這是公司盈利未出現同步增長的主要原因:

      (一)為了增加發展后勁,海王在科研軟硬件建設和新藥研發方面投入每年都占工業產品銷售收入的5%―10% 近5年來已經累計投入4.68億元。研發投入的效益在當期收益中不能表現出來,但卻在不斷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為海王從根本上提高公司盈利水平和核心競爭力提供巨大的支持。

      (二)海王近幾年投入大量資金進行各種形式的品牌宣傳和推廣活動,近5年(2000-2004年)僅廣告投入已經達到9.36億元,其中已經計入財務報表損益的合計5.27億元,平均每年減少凈利潤1.05億元。品牌建設所形成的無形資產,不可能在公司當期的業績中得到充分的體現。但品牌建設卻使“海王” 的品牌價值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三)公司為了適應大規模營銷,進行了必要的戰略調整,導致銷售費用增長超過了銷售收入的增長。公司從2002年起開始實施預算管理制度,銷售費用與管理費用的管理將在不久的將來見成效,經營性現金流不足的情況也會根本的轉變。

      (四)為了適應越來越高的質量監管要求,同時支持公司未來業務發展,海王在醫藥制造基地的建設方面投入了巨額資金,分別建成了四大醫藥生產基地,形成了完整的具備世界一流裝備水平產品制造平臺及質量控制體系。 這些投入資金的效益在當期不可能完全體現出來,但固定資產折舊卻降低了近年來的利潤。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公司的凈收益益之所以沒有同步隨經營規模成長,經營現金流量不理想是由公司的長期發展戰略步驟決定的。

      通過有效整合和布局,公司的醫藥產業集團優勢已經逐漸顯現。2004年,公司抗腫瘤產品和大輸液產品銷售額分別達到1.3億元和㈠乙元左右,有多個單品種產品銷售額超過5000萬元;公司中成藥銷售額穩步上升,與2003年度相比增長率約95%。

      經過近幾年的積累、布局、轉型,公司的技術研發、品牌建設、銷售網絡已經得到?了快速的發展,新的利潤增長點也不斷形成。這些前期的投入為公司在未來35年中的業績增長奠定了深厚的基石,前期在提升核心競爭力、品牌影響力方面投入的成效將在規模快速擴張中爆發性展現,股東的利潤回報將大幅度增長。海王正面臨著業績的增長拐點。

      公司目前擁有產品品種400余種,分為化學藥、生物藥、中藥和保健食品四大類,已形成以抗腫瘤產品和生物制品為主導,覆蓋心腦血管、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等11大類品種齊全的產品體系。主要產品有博寧、奧沙利鉑、紫杉醇、銀杏葉片、銀得菲、干擾素、白介素、吡咯列酮、葡萄糖注射液、復方氨基酸注射液、海王金樽、海王牛初乳等。

      公司于2000年12月增發新股,扣除發行費用后共募集資金14.03億元,截止2004年底募集資金累計投資金額為11.71億元,占實際募集資金總額的83.50%。 累計產生收益2.02億元,尚有2.31億元募集資金未使用。

      從資本運作的歷程而言,公司走過一些彎路,但從近年的主要項目運作看,公司在購建產業鏈的同時也一直在謀求更亮麗的新利潤增長點,并取得了成效。

      以2003年為例,公司完成了三宗成功的并購:

      2003年,投資4000萬元用于山東濰坊項目,累計產生收益2,578萬元;同年,投資5140萬元用于福藥制藥及金象中藥項目,累計產生收益1,480萬元;同年,投資1839萬元用于收購三亞海王項目,累計產生收益315萬元。

      上述收購項目,投資回報率均比較高,為海王生物的業績提升做出了巨大貢獻。2004年公司全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32,194.71萬元,實現凈利潤2,266.45萬元,分別較上年同期增長59.35%和118.17%,濰坊海王和海王福藥銷售業績大的大幅增長功不可沒。

      海王生物在成長為醫藥龍頭企業的同時,專注于為海正系企業搭建了資金和技術平臺,近年母公司在合并報表中的比重逐年下降,海王旗下每家子公司都向個性化、專業化方深度發展,專業定位非常明確。目前,海王旗下有五朵金花已經逐漸成長為在細分市場中的龍頭企業。

      深圳海王藥業有限公司:專注醫藥產品生產與經營,主要產品有博寧、銀杏葉片、奧沙利鉑注射液、紫杉醇、銀得菲、泰瑞寧、抒瑞、洛沃克、格列齊特、吡格列酮、阿昔洛韋片等。該公司是“廣東省優秀高新技術企業”,深圳市“最具競爭力的高新技術100強企業”,公司具有多個自主知識產權產品及數十項國際、國內專利,其中藥一類新藥虎杖苷注射液獲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第一批引導項目立項,自主開發的一類新藥PD注射液被列入深圳市技術創新計劃。

      深圳市海王英特龍生物技術股份有廠公司:是海王旗下最有發展前景的企業之一,以基因工程藥品和疫苗為主營方向,主要產品有重組人a-2b干擾素及重組人白介素-II等,并有一大批在研的疫苗及生物制品藥品儲備。公司流感病毒亞單位疫苗項目被列入深圳市重大項目計劃,是國內唯一、世界僅有的兩家擁有第三代流感疫苗自主知識產權的公司之一,公司的流感疫苗生產基地將成為國內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流感疫苗生產基地,產品投產后將對公司業績增長做出較大貢獻。公司已獲中國證監會批準擬赴香港創業板上市。

      深圳市海王健康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主營保健食品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有海王金樽、海王牛初乳、西洋參、銀杏葉等多個知名保健品。

      福州海王福藥制藥有限公司:主要從事生產、銷售大容量注射劑、小容量注射劑、片劑及中藥等醫藥產品。該公司擁有370多個國藥準字產品,以普藥為主,在福建省及部分地區占有較高的市場占有率。主要產品有葡萄糖注射液、復方氨基酸注射液、復方甘草片(合劑)、小兒止咳糖漿、新福菌素針、鼻淵膠囊、勝紅清在二級市場上,公司個股自2001年初開始,歷經4年多的長期調整,投資價值已然顯現。由于業績不理想和大盤持續低迷縮水,海王生物(000078)也展開了逐浪下跌的深度調整,在大盤創出8年歷史新低位的前后該股也在2005年4月27日一度下探到3.28元,而截止到05年3月30日,公司的凈資產值為4.91元,在此文形成中,該股價格不到4元,仍然處于跌破凈資產值的情況。2005年6月16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正式《上市公司回購社會公眾股份管理辦法(試行)》,為公司進行回購提供了法規依據。在股權分置改革試點熱膠囊、莧萊黃連素膠囊、海菊顆粒等,“福藥” 牌、“金象”牌商標分別被評為福建省著名商標及福州市知名商標。

      山東濰坊海王醫藥有限公司:醫藥商業流通企業,目前系山東省最大、效益最好的醫藥流通企業。公司2002年、2003年、2004年的銷售額分別為7.2億元、15億元、21億元,實現了高速增長。公司投資1.5億元在當地興建的醫藥物流工業園項目今年建成,將成為國內規模最大、最現代化的醫藥物流配送中心。同時,在杭州的醫藥物流配送中心也已落開業,公司正準備引進國際戰略投資者,力爭成為國內現代醫藥流通企業龍頭,并帶動海王產品市場占有率的進一步提高。

      在經營初期,由于處方藥產品具有較大的廣告宣傳限制,海王以牛初乳、海王金樽等保健品為一線產品,以海王銀得菲等非處方藥為二線產品,選擇保健品為突破口宣傳和構建海王的品牌形象。與此同時,公司積極調整戰略,將資金和人力更多的布局于醫藥制造和醫藥物流,完成了漂亮的轉型。公司的保健品在主營收入中的比重逐年下降(2004年保健食品銷售收入占總體銷售收入的4%左右),公司已經成長為以醫藥制造和醫藥物流為核心的大型醫藥龍頭企業。

      海王公司的發展戰略目標是在未來5-10年里,發展成為集生物制藥、化學制藥、中藥、保健食品和醫藥物流為一體,專業方向清晰,特色明顯,綜合實力最強的、企業價值最高的大型醫藥企業之一,躋身于中國醫藥產業領域的寡頭行列。從近幾年公司的發展和布局看,公司以規模、實力和技術已經在多個細分領域獲得了話語權,項目的效益也開始逐漸凸顯,發展成長漸入佳境。積極推進的情況下,跌破每股凈資產值的上市公司,回購其流通股份的要求最為強烈。因此海王回購的潛力很大,有利于進一步提升公司的投資價值。

      亚洲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亚洲AV成人精品日韩一区| 日本中文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亚洲中字慕日产2021| 亚洲视频一区网站| 亚洲黄网站wwwwww| 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 久久丫精品国产亚洲av不卡| 亚洲网址在线观看你懂的|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app|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古装片| 久久被窝电影亚洲爽爽爽 | 亚洲中文无码av永久| 亚洲天堂福利视频| 亚洲国产片在线观看| 亚洲另类春色校园小说|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ww亚洲ww在线观看国产|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无线三区| 亚洲精品自偷自拍无码| 香蕉视频亚洲一级| 亚洲精品久久久www| 区久久AAA片69亚洲| 精品亚洲永久免费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四虎| 久久国产亚洲精品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乱码在线观看97| 亚洲丰满熟女一区二区v| 亚洲综合一区无码精品|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址| 校园亚洲春色另类小说合集| 亚洲一级片免费看|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久久九九|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99ri精品国产亚洲|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2019| 国产成人高清亚洲一区久久| 久久久久亚洲av毛片大| 亚洲国产精品人久久| 亚洲人成人77777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