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特殊兒童教學方法

      特殊兒童教學方法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特殊兒童教學方法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特殊兒童教學方法范文第1篇

      【關鍵詞】生活化視角;特殊教育;數(shù)學教學:創(chuàng)新策略

      數(shù)學是一門邏輯性、抽象性較強的學科,實踐和理論之間的聯(lián)系非常密切,能夠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究能力。所以,教師不但需要重視特殊教育殊兒童對數(shù)學知識的學習,還需要確保學生能夠理解相關的知識。本文主要分析了生活化視角下特殊教育數(shù)學教學的策略,以期給特殊兒童將來更好的學習、生活提供幫助。

      一、生活化教學的概念

      生活化教學是由杜威及陶行知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論不斷演變而來的。具體來說,生活化教學要求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有效融入真實的生活場景,充分激發(fā)特殊兒童的參與積極性,讓其在生活中快樂學習,在學習中更好地感受生活,真正掌握有效學習的規(guī)律,讓兒童掌握更多有價值的知識,從根本上提高特殊兒童的能力,使其體會生活所具有的多元化特點。數(shù)學生活化教學要求教師在生活化理論引領下,從特殊兒童的實際生活經(jīng)驗以及思維方式出發(fā),根據(jù)數(shù)學教學內(nèi)容,合理選擇貼近特殊兒童生活的以及易于被他們接受的教學情境,并借助科學化的教學評價,充分激發(fā)特殊兒童的學習熱情,了解數(shù)學所具有的生活價值,對生活有一個更全面的認知,做到快樂生活。

      二、特殊兒童的心理特點及對數(shù)學學習的影響

      就生理角度而言,特殊兒童一般具有以下幾個特征:第一,特殊兒童的視覺感受能力相對較弱,往往難以正確辨識物體大小及其具體形狀,對于顏色的感知水平也較低;第二,聽覺相對遲鈍,聽覺分辨能力與正常兒童有較大的差別;第三,觸覺、痛覺及溫度覺都不夠敏感,難以清楚分辨物體軟硬及粗細質(zhì)地;第四,知覺速度比較緩慢,容量也相對較小。在知覺分化方面遠遠不足,區(qū)分能力較弱,而且存在感統(tǒng)失調(diào)的問題。上述生理特征會對特殊兒童的身心健康產(chǎn)生一系列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導致其整體發(fā)展比較遲緩。通常情況下,特殊兒童的發(fā)展遲緩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注意力差。大部分特殊兒童都存在注意力難集中的問題,且注意范圍比較狹窄。其次,記憶力差。幾乎所有的特殊兒童都存在記憶力差的問題,認知事物的過程中,記憶持續(xù)的時間明顯短于正常兒童。最后,語言表達能力差。相關研究結果顯示,大約75%以上的特殊兒童都出現(xiàn)了語言表達能力缺陷,還會隨著智力落后程度的不斷加深而不斷加重。此外,特殊兒童人群中的思維缺陷是常見問題。針對形象事物,特殊兒童在接受的過程中明顯能力不足,對于那些抽象事物的認知能力則更低,最終會使其思維能力發(fā)展水平較低。總之,接受特殊教育的兒童普遍具有認識基礎弱、認知水平低以及學習遲緩的特點,這就使其數(shù)學理解能力以及數(shù)學學習方式等都與正常兒童有所不同。所以說,積極探索科學化的特殊教育數(shù)學教學方式是非常關鍵的。特殊教育數(shù)學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該綜合考慮數(shù)學學習的多種影響因素,從接受特殊教育兒童的學習心理與學習特征出發(fā),選擇合理的教學手段。對特殊兒童的注意力特點作為典型案例進行分析,特殊兒童的注意力特點有分配能力差、穩(wěn)定性差、轉移靈活度不夠以及注意廣度狹窄等。在數(shù)學學習中,特殊兒童因注意力缺陷容易導致無法持續(xù)注意所學習的數(shù)學內(nèi)容。

      三、生活化視角下特殊教育數(shù)學教學的創(chuàng)新策略

      (一)進行生活情境的創(chuàng)設,幫助特殊兒童豐富其學習經(jīng)驗

      基于數(shù)學學科本身的性質(zhì),特殊兒童在數(shù)學學習過程中的思想障礙非常明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認識到生活和數(shù)學的聯(lián)系,確保特殊兒童學習數(shù)學時,通過情境進行數(shù)學的感悟,激發(fā)其數(shù)學學習積極性。教師必須認識到生活化和情境結合的重要性,讓特殊兒童能夠在情理中更好地理解數(shù)學知識,幫助特殊兒童提高其探索意識和探究能力,幫助特殊兒童提高其數(shù)學學習興趣。

      (二)進行課堂教學方法的傳授,幫助學生強化其生活感受

      想要順利開展特殊教育中的數(shù)學教學,教師必須重視數(shù)學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在教育教學的時候,需要做好理論的講述,幫助特殊兒童更好地學習知識。教師在教學時必須培養(yǎng)特殊兒童的心智,啟發(fā)他們,讓他們能夠在數(shù)學課堂實踐的過程中更加主動積極地思考和探究。教師需要通過層次性較強的教學,不斷增加教學的難度,讓每個特殊兒童都能逐步提高自己的思維,使其能夠很好地融入課堂活動。特殊兒童的融入對其數(shù)學學習和思維成長意義重大。這種情況下,教師必須合理引導特殊兒童,幫助其更好地將數(shù)學知識內(nèi)化,提高數(shù)學教學的有效性,從而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相關知識。比如,學習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時候,教師可以將數(shù)位板合理地運用進來,在第一排懸掛12個蘋果,在第二排懸掛18個蘋果,再加以引導,讓其能通過紙和筆進行對蘋果“擺放”。在特殊兒童實踐的時候,教師應該引導他們思考,讓他們分析12這個數(shù)字中包含了幾個4,讓學生分析18這個數(shù)字包含了幾個6,這種情況下,特殊兒童能夠逐步進行思考,也能夠提高自己數(shù)學學習的自信心,并通過探究不斷掌握相關知識點,特殊兒童的數(shù)學探究欲望也會有明顯的提高。

      (三)搭建互動平臺,幫助學生內(nèi)化知識

      想要更好地掌握數(shù)學知識,必須做好對知識的內(nèi)化,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學習能力,特殊兒童也才能逐步掌握相關的數(shù)學學習思維。為此,教師必須選擇合理的教學措施,營造一個良好的數(shù)學學習氛圍,幫助特殊兒童更好地掌握相關的學習方法及技巧,使其能夠更好地探索數(shù)學知識,提高特殊兒童的數(shù)學探索意識,這樣他們也能將數(shù)學知識更好地運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教師在搭建數(shù)學教學平臺的時候,必須保證數(shù)學教學平臺本身的操作性和實踐性比較強,能夠較為及時地進行數(shù)學資源和數(shù)學內(nèi)容的探索,對特殊兒童進行引導,讓其能夠在探究和合作的過程中掌握數(shù)學學習的方法,切實提高數(shù)學學習能力,讓特殊兒童能夠有意識地開展探索和合作。為了切實提高特殊兒童數(shù)學知識學習和鞏固方面的能力,在構建學習平臺的時候,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習內(nèi)容做好題目的設計,并通過思考活動及探究活動的開展,切實提高特殊兒童本身的數(shù)學探究能力以及數(shù)學解題能力,讓特殊兒童能夠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的數(shù)學學習積極性。教師需要鼓勵他們主動積極地進行自我的展示,依賴和信任自己的教師,這樣教師也能夠根據(jù)他們的實際情況和興趣情況來優(yōu)化、調(diào)整教學方法,激發(fā)特殊兒童的數(shù)學學習興趣,確保他們能夠在學習數(shù)學過程中切實提高自身的探究能力。比如,教師在教學“加減混合運算”的時候,講解完加減混合運算步驟之后,為了使特殊兒童更好地鞏固所學知識,教師采取學生自主出題的方式進行運算練習。他們之前沒有參與過這樣的練習,從而表現(xiàn)出非常高的參與度。學生出題之后,系統(tǒng)會自動分配練習題,接下來學生做題,然后學生結合參考答案進行習題練習反思。整個過程中,任務量相對較大,特殊兒童不僅要出題,而且要做題以及改題,還要與同學互動交流。教師巧妙利用交流展示平臺讓學生參與到實踐訓練中,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讓特殊兒童的認知得到了進一步的深化,情感也有所觸動,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數(shù)學生活化教學的全面性及立體性。

      (四)進行游戲課堂的建立,幫助學生進行數(shù)學思維意識的增強

      在特殊學校進行數(shù)學教學的時候,教師必須充分利用數(shù)學知識培養(yǎng)特殊兒童的邏輯思維能力。特殊兒童的智力和學習能力往往比普通兒童差,絕大多數(shù)特殊兒童在小學階段其智商往往處于幼兒園階段或者是更小的年齡階段,這便要求教師進行實踐教學的時候,必須將生活化元素和游戲場景融合在一起,吸引特殊兒童的注意力。比如,學習“比較多少”的時候,教師可以做好道具的發(fā)放,比如學習用品的發(fā)放,但是在發(fā)放的時候并不是平均發(fā)放的,而是引導特殊兒童比較誰的學習用品比較多,誰的學習用品比較少。通過同學之間互換的方式來保證分配的平均性,并在這個基礎上對特殊兒童進行引導,幫助其更好地了解“多少”及相關的概念,讓特殊兒童通過游戲操作的方式更好地學習數(shù)學,并使其懂得互相謙讓、互相愛護的道理。在進行實踐教學的時候,教師也可以利用Flash片段或者音樂等手段來幫助特殊兒童更好地理解相關內(nèi)容,對特殊兒童進行引導,讓其從多個視角或者思維方式出發(fā),有針對性地選擇游戲內(nèi)容,確保游戲能夠滿足特殊兒童的實際需要,并保證教學內(nèi)容的有效性,切實提高教學本身的多樣性和趣味性。長效的游戲互動機制,能夠將特殊兒童的學習熱情和參與熱情激發(fā)出來,切實提高其生活化學習效率。

      (五)運用生活化語言,提高特殊兒童學習信心

      特殊兒童的思維特點往往較為直觀形象,這種情況下,教師需要選擇和特殊兒童心理特點相符的語言方式,不能夠選擇那種成人化的語言或者是較為抽象的語言,教師應該用生活化的語言來引導他們學習數(shù)學知識。特殊兒童的語言感知能力較差,教師上課的時候,需要放緩語言的速度和教學的節(jié)奏,否則特殊兒童接受和學習起來會非常費勁,很難對數(shù)學學習產(chǎn)生興趣。此外,和一般兒童相比,特殊兒童各個方面都存在明顯的差異,這種情況下,他們往往存在自卑的心理。教師在教學的時候需要多鼓勵特殊兒童,需要給他們足夠的贊美,要微笑著面對他們,這樣才能夠逐步地幫助特殊兒童建立學習自信心,從而讓其在教師的鼓勵和支持之下更加深入地進行數(shù)學學習,從而更好地解決身邊存在的那些數(shù)學問題,幫助特殊兒童更好地學習和成長。

      四、結束語

      進行特殊教育數(shù)學教學時,將生活化教學方法運用進來,能夠讓智力較差的特殊兒童更好地學習數(shù)學知識,并在知識學習的同時更好地掌握生活技能,為其將來更好地生活奠定基礎。本文主要從生活化的視角下分析了特殊教育數(shù)學教學中生活化教學手段的作用,希望能將生活化教學方式合理地運用到特殊教育數(shù)學教學中,幫助特殊兒童更好地成長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正萍.特殊教育中生活化的數(shù)學教學策略初探[J].數(shù)學學習與研究,2021(6):37-38.

      [2]呂鳳蘭.初探特殊教育中如何讓學生利用生活經(jīng)驗構建數(shù)學概念[J].數(shù)學學習與研究,2021(1):76-77.

      [3]王娜.生活處處有數(shù)學———生活數(shù)學教學開展的有效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20(59):83-84.

      [4]曾榮秀.生活化視域下特殊教育數(shù)學教學創(chuàng)新實踐探索[J].新課程(小學),2019(11):133.

      特殊兒童教學方法范文第2篇

      一、智障兒童隨班就讀的作用

      智障兒童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的智商都是在70分以下,無論是學習能力、自理能力都比正常孩子要差。目前我國實施特殊兒童教育的形式有特殊教育學校、特殊教育班和隨班就讀等。其中,隨班就讀作為在普通教育機構中對特殊兒童實施教育的一種形式,在滿足特殊兒童的教育需求、提高特殊兒童的入學率、促進特殊兒童身心健康發(fā)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一是隨班就讀有利于普及智障兒童義務教育;二是隨班就讀有利于實現(xiàn)普通教育與智障教育的融合三是隨班就讀有利于與社會的融合。

      二、智障兒童隨班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由于隨班就讀存在著教師沒有進行對智障兒童教學方法等方面的專業(yè)培訓、教育方法落后等亟待解決的問題,使隨班就讀的特殊兒童難以真正受到符合其殘障特點、身心發(fā)展水平的教育,出現(xiàn)了“隨班就坐”和“隨班混讀”的情況,極大地限制了特殊兒童的發(fā)展。如:大多數(shù)的教師認為,智障兒童存在許多不足,在潛力上比不上普通兒童,跟不上學習進度,根本學不到知識,這種認識給師生在溝通上造成了障礙;加上由于升學的壓力,隨班就讀學生的分數(shù)一般不計算進平均分中,所以教師對智障兒童的發(fā)展期待不足,沒有過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對他們進行個別輔導,對他們一味遷就、放任,課堂上聽任他們自由發(fā)展,能學多少算多少,沒有明確的具體目標等等,這些做法都影響了隨班就讀學生的教學質(zhì)量,也限制了學生素質(zhì)的全面發(fā)展。

      三、熟悉學生,了解特殊需要,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的前提是了解學生。作為智障兒童隨班就讀的教師,應在接新班的時候先做好班內(nèi)隨班就讀學生的情況調(diào)查,了解他們對原有知識技能掌握的情況、學習興趣、態(tài)度、愛好等。智障學生個體差異很大,即使同樣都是輕度智障的兒童,在學習上的特殊需要也不盡相同;智障學生本身個體內(nèi)的差異也很大,在知覺、記憶、思維各方面發(fā)展不平衡。因此,教師可以通過與學生談話,對學生提問、上機操作練習輔導,以及平時在n堂中對學生仔細觀察等來對學生進行分析研究。

      四、采取個性化的教學方式

      1、注重智障兒童的小步子教學和個別輔導

      智障兒童學習速度慢,記憶有缺陷,知識遷移也有困難。信息技術課課型是以學生上機操作為主的,所以對他們進行課堂教學時步子要小,要多反復。在上機操作時教師可以根據(jù)智障兒童的特點和教材特點將教材按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順序分成一系列小步驟實施教學,個別輔導。教師需要在學生旁邊對每個操作步驟進行指導,并根據(jù)他們的實際能力情況繼續(xù)向前或退后一兩步再學習。

      2、增強教學方法的直觀性和趣味性

      教師應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促使普通生和隨班就讀學生的學習能力都能得到提高。但是智障學生由于自身的缺陷會給學習帶來一定的困難,因此要針對他們的缺陷采取一些補償?shù)姆椒ā=處熆赏ㄟ^生動形象的教學方法,激發(fā)智障學生的學習興趣,保持其注意力的穩(wěn)定性,使他們在自然、和諧的環(huán)境中愉快地學習。

      教師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應多使用多媒體教學軟件(如pp、flash)等,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的教育技術手段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學情境,幫助智障兒童理解知識、掌握知識,促進他們語言、情感的發(fā)展。還可以利用電腦屏幕廣播、大屏幕投影、視頻展示儀、多媒體等現(xiàn)代信息技術,將抽象的文字知識通過聲音、圖畫、動畫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并超越時間以及空間的局限,把智障學生難以理解的知識展現(xiàn)在他們面前,擴大智障學生的知識面與信息量。

      3、發(fā)揮助學伙伴的作用

      特殊兒童教學方法范文第3篇

      關鍵詞:特殊兒童 音樂教育 教學方法 特殊性

      一、引言

      學習音樂不僅可以提高一個人的聽覺能力、時間與空間的推理能力、記憶能力、學習能力,還能培養(yǎng)一個人的氣質(zhì)、調(diào)節(jié)情緒,因此,音樂教育應該得到人們的普遍重視。每個人的人生當中都會有成功有失敗,有歡樂有悲傷,有溫馨的團聚也有凄涼的孤獨,任何時刻只要音樂環(huán)繞在你的身旁,就會發(fā)現(xiàn)音樂是最好的朋友。

      近年來,我國的音樂教育事業(yè)發(fā)展迅速,其殊兒童的音樂教育也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特殊兒童的定義一般可從狹義和廣義兩個角度出發(fā)。前者指的是在生理或心理中有一定缺陷的兒童,存在語言、行動、智力等方面的障礙。而后者不僅包含了前者,還蘊含了智力超常、具有特殊才能的兒童,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天才兒童。在沒有明確指出的情況下,我們就從狹義方面來理解特殊兒童。

      據(jù)有關調(diào)查研究發(fā)現(xiàn),不管是正常兒童還是特殊兒童,只要沒有出現(xiàn)聽力障礙,在出生四個多月后就開始對聲音敏感,可能還會出現(xiàn)某些反饋信息,如手舞足蹈。由此可見,特殊兒童和正常兒童在對音樂的理解上并無差異,只是有些特殊兒童可能無法用語言和文字來表達自己的情感,或者可能在和老師的溝通和交流中會產(chǎn)生障礙。由于存在某些障礙或缺陷的兒童有一定的特殊性,在音樂教育上不能照搬正常兒童的音樂教育方法。良好而系統(tǒng)的音樂教育在給予特殊兒童更多關愛的同時,還能培養(yǎng)兒童形成良好的審美觀、世界觀。為了達到用音樂帶走特殊兒童的煩惱、享受生活的目標,特殊兒童的音樂教育應該在其自身特色的基礎上,建立合適的特殊兒童音樂教育。

      二、特殊兒童音樂教育的特點

      在特殊兒童中涵蓋了聽覺、視覺、語言、智力、肢體和健康等方面存在障礙的兒童,應針對缺陷不同的兒童,制定不同的音樂教育路線。由此可見,與正常兒童的音樂教育相比,特殊兒童的音樂教育擁有自身的特色,主要包括靈活性強,不確定因素多,隨機性強,對音樂教師要求較高等特點,這在教學內(nèi)容、教學評價、教學時間中均能體現(xiàn)。

      (1)不穩(wěn)定性

      特殊兒童一般會在心理上存在某些缺陷,情緒陰晴不定,造成學習的態(tài)度、興趣的變化,嚴重時可能還會出現(xiàn)厭學的現(xiàn)象,從而導致音樂教師不僅無法及時完成教學任務,也不能從教學內(nèi)容上正確引導孩子的思想,這就是教學內(nèi)容不穩(wěn)定性的主要表現(xiàn)。

      (2)隨機性強

      正常兒童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一首歌可能最快的二十分鐘就已學會,并深情并茂的表演出來,但這個時間對于特殊兒童來說也許就是個奢望,他們可能再多花費五倍的時間也不一定學得會。此外,具有不同障礙或缺陷的特殊兒童,在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上也是不盡相同的。由此可見,針對不同的特殊兒童,音樂教師應該選擇不同的、適合他們的教學手段。

      (3)靈活多變

      在特殊兒童的教學過程中,總會出現(xiàn)打亂課堂的正常教學的這樣或那樣的狀況,如學生情緒低落、身體疼痛。此時,教育時間、教學內(nèi)容、教學環(huán)節(jié)都應發(fā)生相應的改變。

      (4)多樣化

      從特殊兒童自身的特點來看,特殊兒童在音樂的學習存在上能力不同、精神狀態(tài)不同、身體障礙不同、需求不同等因素,教學評價制度應隨之變化,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評價體系。

      (5)獨特性

      面對特殊兒童的音樂教師任務十分艱巨,面對的突況也相對比較多,比較復雜。因此,特殊兒童的音樂教師除了具有音樂教育的能力之外,還應進行特殊教育的培訓,提高教師的責任感、使命感、盲文教學和手語教學的能力,擴張音樂理療知識面。

      在特殊兒童的音樂教育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存在不同障礙的兒童表現(xiàn)的教育效益不同。這就要求音樂教師應該根據(jù)孩子的興趣愛好、精神狀態(tài)、學習態(tài)度,依據(jù)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原則,在每天備課的基礎上,根據(jù)特殊兒童的不同情況,及時調(diào)整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式,教學環(huán)境,教學時間等,最終讓特殊兒童的課堂效益最大化。

      三、特殊兒童音樂教育的價值

      多數(shù)特殊兒童由于生理、心理上的存在一定的缺陷,遭到社會或家人的冷落和歧視,不能擁有一個愉快、難忘的童年記憶。音樂的抽象性有助于教師們與特殊兒童的溝通和交流,提高課堂效益,營造一個溫馨和睦的學習氛圍。音樂的學習有助于孩子們的健康成長,潛移默化的引導特殊兒童建立正常的思維和處事方式。特殊兒童音樂教育的價值可歸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1)陶冶情操

      音樂教育本身就是一個通過音樂來傳授聽覺藝術、審美藝術的媒介,它能豐富人們的情感世界和思想,提高人們對音樂美的感受、創(chuàng)造和鑒賞能力,教會我們認識世界、感受生活,并創(chuàng)造生活,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和追求。

      特殊兒童的音樂教育是以審美為核心,培養(yǎng)學生形成一個健全、健康的個性,教會他們感恩、感知,引導學生享受生活、期待生活。通過音樂的橋梁,特殊兒童可以感受到社會和生活中的景色和事物,感受到來自世界各界的情感和關愛,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和愛心。反之,特殊兒童可以通過音樂來抒發(fā)、豐富自己的情感,亦可以憧憬生活。

      (2)交流溝通能力的提升

      由于自身的缺陷,特殊兒童一般都存在一定的自卑感,不敢與外界溝通、交流,終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嚴重缺乏與外界的交往能力,這很不利于他們?nèi)蘸蟮陌l(fā)展,對學習、工作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影響。音樂可以使人放松、釋放自我,擁有一個愉快的心境。不管是在音樂課堂中,還是在社會這個大環(huán)境中,都有助于引導特殊兒童與人或自然和平地交流、溝通,甚至有時還能提高特殊兒童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很大方面上改善或解決特殊兒童的交際能力問題。

      (3)輔助治療

      古人云,天生我材必有用。只要教師富有足夠的耐心,學生的意志足夠堅定,總能驗證“是金子就會發(fā)光”。著名的指揮家舟舟是一個智商只有三十的重度弱智兒童,但在老師和父母的幫助下,他憑借著對音樂的熱愛和堅強的毅力,成為歷史上第一位弱智天才指揮家。享有名氣的鋼琴家托尼德布羅伊在出生時就被發(fā)現(xiàn)是一位天生的盲人,擁有音樂天賦的他在母親的教育,通過長時間的刻苦努力,成為美國家喻戶曉的爵士鋼琴家,也使音樂成為他人生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些例子都展示了音樂能夠促進特殊兒童更好的生活、良好審美觀的形成、心智的啟發(fā),是音樂教育對特殊兒童重要作用的最好體現(xiàn),充分說明了音樂在幫助特殊兒童生理和心理上的治療中所起到的積極作用。

      總之,特殊兒童的音樂教育是音樂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兒童的健康、快樂成長有非常積極的促進作用。完善的特殊兒童音樂教育機制能有效減少特殊兒童的自卑感、孤獨感,找到自信、融入社會,為自己譜寫一個精彩紛呈的世界。。

      參考文獻

      [1] 劉麗杉, 金海玉. 淺析特殊兒童音樂教育[J]. 黑龍江科技信息, 2011(18):208-208.

      [2] 李秀云. 淺談特殊兒童音樂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以安徽省為例[J]. 音樂時空, 2015(13):125-126.

      [3] 馬號. 淺談幼兒音樂教育的特殊性[J]. 音樂時空, 2011(12):78-78.

      [4] 萬麗萍, 劉小川. 全納教育理念下特殊兒童音樂教師培養(yǎng)研究[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 2015(15):30-32.

      [5] 王榕瀾. 特殊兒童音樂教育意義探析[J]. 考試周刊, 2013(59):176-177.

      [6] 荀麗玲. 特殊兒童音樂教育意義探尋――以視覺障礙兒童為例[J]. 課程教育研究, 2016(18).

      特殊兒童教學方法范文第4篇

      一、加強教師特教培訓,承擔教育重任

      1.樹立正確的教育觀

      剛開始,我園74.2%的教師不歡迎特殊兒童入班,即使勉強入班后,54.7%的教師會讓班級保育員進行看護和照顧;15.8%的教師放任他們的行為和活動,忽視這些孩子與正常兒童的差異20.5%的教師會讓他參與集體教學與游戲只有9%的教師會對特殊兒童進行相應的指導。因為在傳統(tǒng)教育觀念中,大多數(shù)往往把特殊兒童作為孤獨體,采用特別的教育方式,認為只要使其安全就行,但是這樣做的結果只能讓特殊兒童“與世隔絕”,孩子們也會用異樣的眼光看待他們,不能從根本上了解和改變特殊兒童的現(xiàn)狀,也就無法保證其接受適宜的教育,失去了隨班就讀本來的意義。所以,針對這種現(xiàn)狀,我們清醒認識必須提高教師的認識,大家必須齊心協(xié)力,遵循教育和保育相結合的原則,共同負責特殊兒童的教育教學工作。

      2.探討科學的教育法

      (1)注意教育目標的差異性。教育提倡因材施教,對特殊兒童也同樣如此。對于隨班就讀的特殊兒童,教師首先了解他們的基本情況、性格特征、興趣愛好等,針對特殊兒童提出不同的教育目標,發(fā)展層次不同目標也要有相應的變化。例如,中班數(shù)學“點數(shù)配對”教學過程中,教師對班上的正常兒童要求正確點數(shù),找出相應的數(shù)字對特殊兒童,教師要求“數(shù)一數(shù),這里有幾個點”、“這個數(shù)字寶寶,你認識嗎?是幾呢”,引導他們認識實物個數(shù)和數(shù)字。當然,教育目標還要有全面性,對于特殊教育兒童來說,教師也很注重特殊兒童交往能力、合作意識、自我服務能力、學會克制自己的情緒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

      (2)關注教育方法的差異性。教師應掌握特殊幼兒的特殊需求,靈活采用多種教學方法,進行個別化教育訓練,使特殊需要兒童的潛能也得到良好的發(fā)展。例如對肢體障礙的孩子讓他多參加美術教學活動,因為美術活動中的畫線條、涂色彩、剪紙拼貼,對特殊兒童有心理治療的功效。美術創(chuàng)作中團、捏、撕、剪、搓、拼等等過程讓幼兒手、眼、腦能充分協(xié)調(diào),鍛煉了幼兒肢體協(xié)調(diào)發(fā)展,讓身心充分合作,從而促進肢體的發(fā)展。對于不喜歡用語言表達感受的特殊兒童,教師們讓他們多玩沙盤游戲,通過觸摸天然的細沙和沙具,讓孩子在游戲中緩解不良情緒,緩和內(nèi)心沖突。用科學教育法進行干預指導,行為異常孩子的效果最明顯,達到76.1%,肢體障礙和其他障礙效果為53%,智力障礙的效果為41%。

      (3)注重教案設計的差異性。在設計教育活動時,對隨班就讀的特殊兒童,教師也要注意與正常孩子有所區(qū)別。在教材內(nèi)容安排上,根據(jù)特殊兒童的接受能力,只要他們能達到活動的最低要求,能基本學會或積極參與就可以了。如兒歌教學中,正常兒童要求熟練朗誦兒歌,特殊兒童能學會就已經(jīng)很好了,有的孩子只會說一兩句,有的孩子只能說出幾個詞,說的時候口語還含糊不清,但只要開口說,就是進步。在回答問題時,我們多讓他們回答較容易的問題,如“對嗎?好嗎”,對于難的問題,要求他們學說答案“老師說一遍,你來學一學”,使他們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激起學習的興趣。

      (4)注意游戲角色的差異性。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也是幼兒園對幼兒實施教育的有效形式,游戲也能滿足特殊兒童的需要,教師運用各種游戲來促進幼兒身心的發(fā)育和發(fā)展。教師積極為隨班就讀的特殊兒童創(chuàng)設和諧、良好、適宜的游戲環(huán)境,鼓勵他們積極參與,扮演簡單的角色,融入正常兒童。例如在“理發(fā)店”的游戲中,讓特殊兒童做“顧客”,配合“理發(fā)師”的要求在游戲“娃娃家”中,讓他們扮演寶寶角色,請正常孩子扮演“爸爸或媽媽”,共同參與游戲。特殊兒童在游戲中,體驗交往,發(fā)展語言,內(nèi)心充滿愉悅和滿足。教師努力為特殊兒童營造寬松自由的活動氛圍,能滿足幼兒參與活動的心理環(huán)境,可以讓幼兒大膽游戲、放松身心。

      二、幫助孩子相互融合,克服自我中心

      特殊兒童隨班就讀,正常兒童與特殊兒童融合,能讓正常兒童對特殊兒童有了更多的認識和理解,培養(yǎng)了孩子們的愛心,也使其獲得一種自我的滿足和成功的體驗,增強自信心。而特殊兒童則喜歡模仿年齡、能力比自己高的同伴,使他們的語言表達更加趨于完善,具備更多的獨立行為技能和經(jīng)驗。特殊兒童隨班就讀后,班上80%的孩子沒有覺得他們有什么特別之處。例如小班部的智障兒童文文,孩子對他的評價就是喜歡笑,喜歡吐舌頭,不會自己吃飯,坐在那里很乖。但是從來沒有孩子說他“笨”、“傻”,所以隨班就讀的特殊兒童學習生活環(huán)境相對寬松,沒有受到其他小朋友的歧視。教師鼓勵班上的孩子主動與特殊兒童結對互助,在日常生活中發(fā)現(xiàn)正常孩子喜歡成為特殊兒童的“小老師”。

      三、聯(lián)合家長共同教育,引導健康成長

      特殊兒童教學方法范文第5篇

      【關鍵詞】 特殊教育 家長教育

      家有特殊兒童對父母來說,是很復雜的心情,包括了罪惡感,焦慮,否定,依賴…等。首先,當父母知道自己有個特殊兒童時,會顯得悲哀和傷痛,可能會持續(xù)一年以上,才慢慢的接受這個事實。

      孩子有任何方面的障礙,對父母而言都是震撼的,但是父母卻是接觸身心障礙兒童時間最多,最了解特殊兒童的人.因此在幫助殘障兒童成長的過程中,家長的地位及重要性絕不亞于教師或相關專業(yè)人員,父母的角色與任務也不是他人所能取代的。

      以下有幾點,提供父母親們參考:

      1.家長與教師不斷地探討適合的教學方法與教育思想,提供合乎孩子特殊需求之教學內(nèi)容,雙管齊下,發(fā)揮孩子的潛能。

      2.家長需讓孩子盡早接受專業(yè)的治療與安排,以提早進行學習與補救,并配合學校的教學活動,融入居家生活中的一部份。

      3.積極的人生觀重新學習以不同的眼光看人論事,珍惜最可貴的生命,以及對生命的尊重與關懷。

      国产美女亚洲精品久久久综合|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 亚洲精品你懂的在线观看| 性色av极品无码专区亚洲 | 亚洲色偷偷偷网站色偷一区| 亚洲成年人在线观看| 日本亚洲视频在线| 亚洲熟妇无码AV在线播放| 亚洲中文字幕视频国产| JLZZJLZZ亚洲乱熟无码| 中文字幕人成人乱码亚洲电影| 亚洲中文字幕成人在线| 国产亚洲欧洲Aⅴ综合一区 |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网站 | 亚洲成人午夜电影| 亚洲免费闲人蜜桃| 亚洲不卡在线观看| 在线a亚洲老鸭窝天堂av高清| 亚洲夂夂婷婷色拍WW47|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蜜芽 | 亚洲av永久中文无码精品| 色窝窝亚洲av网|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卡| 亚洲男人的天堂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一区应用| 亚洲精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精品福利| 亚洲精品mv在线观看| 99热亚洲色精品国产88|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久在线| 亚洲AV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免费亚洲|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亚洲AV一宅男色影视|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品555588| 亚洲国产中文在线视频|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91|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 | 亚洲大码熟女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高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