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大學生體育鍛煉論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論文關鍵詞:商丘市,大中學生,體育鍛煉,動機
休育鍛煉是貫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和培養學生“終身體育”能力的重要途徑,是提高體育教學質量,提高學生體質健康完成體育作業的重要環節,通過體育鍛煉,能加強同學之間的交往,有助于培養團結互助的精神,友好協商等良好品質,通過對商丘市大、中學生體育鍛煉動機調查與分析研究,具有十分現實的意義。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1 研究對象
商丘職業技術學院及商丘市第十中學部分學生,共100人,各為50人,其中男生50人小論文,女生50人。
2 研究方法
①文獻資料
根據研究目的和內容,查閱了國內有關文獻資料,并對其進行了檢索,分析和利用。
②問卷調查法
本研究的問卷進行了專家論證,認為問卷設計的結構效度和內容效度符合要求,發放問卷總計100份,回收有效問卷97份,有效回收率為97%。
③數據統計法
對所有數據資料通過EXCEL進行處理。
二、研究結果分析
1 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情況
從表2可以看出,由于各種因素,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情況不容樂觀,并且學生都希望遠離統一組織模式,開展小群體活動,特別是取消早操,由他們自己選擇鍛煉方式。
表1大、中學生體育鍛煉情況問卷調查統計
問題
選擇
大學生人數
%
中學生數
%
1.否經常參加體育鍛煉
經常
11
23
7
15
偶爾
30
61
28
58
不一定
8
16
13
27
2.次參加體育鍛煉時間
2小時
4
8
9
19
1小時
17
35
27
56
半小時
28
57
12
25
3.周參加體育鍛煉次數
1次
11
23
11
23
2次
25
51
13
27
2次以上
13
26
24
30
4.開展課外活動以何種方式為佳
小群體活動
23
47
27
56
個性參與
4
8
2
4
學生強制實行組織
10
20
8
17
學校統一組織
12
25
(一)研究對象。桂林理工大學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現狀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查閱大量相關文獻資料、論文和期刊30余篇,為該論文的順利撰寫奠定了基礎。
2.調查問卷法。根據課題要求,設計調查問卷,隨機抽取桂林理工大學學生300人,分別向土木與建筑學院、環境工程學院、管理學院、外國語學院、藝術學院各發60份問卷,共發放300份問卷,回收296份,有效問卷290份,回收率98.7%,有效率98%,符合統計學要求。
3.數理統計法。收集數據資料,用EXCEL對收集的數據資料進行統計和分析,并且以圖表的形式對研究結果進行反映。
二、結果與分析
(一)桂林理工大學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認識。
1.桂林理工大學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評價。從表1中可以看出,男生和女生認為參加體育鍛煉是很重要的,占了27.6%,認為參加體育鍛煉是重要的所占比例相對較大,占被調查學生總數的41.4%,18.6%的學生認為體育鍛煉無所謂,只有12.4%的學生認為體育鍛煉不重要。以上數據說明大部份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認識是比較深刻的,也說明了我校開展體育鍛煉有著較好的認識基礎。但是仍有12.4%的同學對課外體育鍛煉的重要性認識不夠深刻,仍需要學校相關體制的配合和老師的合理引導。
表1:桂林理工大學學生對參加體育鍛煉是否重要的調查
2.桂林理工大學學生對參加體育鍛煉的態度。從表2可以看出,占44.9%調查比例的大學生喜歡課外體育鍛煉。從調查訪問中得知:男生比女生更喜歡課外體育鍛煉,這與男生天生愛運動、愛表現、性格活潑外向等因素有關,而不喜歡、討厭課外體育鍛煉的同學占20.6%,并且女生多于男生。經調查發現,很大的原因是她們沒有意識到課外體育鍛煉的重要性,還有的同學受到家人、同學及習慣的影響。但總體來說,桂林理工大學學生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態度是比較積極的,有利于合理開展體育鍛煉活動。
(二)桂林理工大學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現狀。
1.桂林理工大學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動機。從表3可以看出桂林理工大學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動機是多層次的。其動機的排序依次為:緩解壓力放松心情,純粹娛樂、強身健體等。緩解壓力放松心情是學生首選的進行體育鍛煉的動機,占50.3%。
表2:桂林理工大學學生對參加體育鍛煉的態度
表3:桂林理工大學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動機
分析其原因:近些年高等教育事業迅猛發展,社會對人才要求越來越高,無形中給學生帶來很大的學習壓力,學生迫于就業的壓力,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都花在專業文化和各種技能學習上,參加鍛煉的時間自然就少了。此外通過訪問被調查的部分學生,得知在校男生參加體育鍛煉更傾向消遣娛樂,而女生在放松的同時傾向于健身減肥。
2.桂林理工大學學生每周參加體育鍛煉的時間。從表4可以看出,雖然很多同學參加體育鍛煉,但是每次進行體育鍛煉的時間都很少,被調查學生中的40.7%都是很少鍛煉,占了被調查者的一半。僅有21.4%的同學可以進行5-10小時的體育鍛煉,但是這些同學也會根據學習工作忙碌程度和自已的心情而減少體育鍛煉的時間,分析其原因學校管理者在指導思想上,注重學生的高智、高分,而忽視了學生的身體素質教育,體育課多流于形式,課余鍛煉不被重視,因而限制了學生的體育鍛煉時間。
表4:每周參加體育鍛煉的時間
從調查表的情況看,大部分的同學不同程度地參加了體育鍛煉,但鍛煉的時間較短,鍛煉效果不盡人意。有50%以上的同學沒有達到《大學生體育合格標準》新要求的每周不少于兩次參加課余體育鍛煉的要求。
3.桂林理工大學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種類。從表5可以看出,學生對體育鍛煉的種類選擇有多樣化傾向,選擇種類的排序依次為:跑步、羽毛球、藍球等。從種類選擇的排序上看,男女學生在鍛煉項目的選擇上帶有明顯的性別特征,但跑步都是他們的首要選擇,本人認為,這主要是我校的體育活動場所和運動器材條件及學生進步體育鍛煉的時間因素有關,從選擇鍛煉項目內部看,男生更多地傾向于富有對抗性、竟技性強的項目,女生更傾向于選項擇對抗性不強的項目。
表5:參加體育鍛煉的種類
(一)影響桂林理工大學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因素。
1.影響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主觀因素。由表6可知,影響桂林理工大學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主觀因素有很多,但主要的還是他們缺乏必要的鍛煉意識,占了40.4%,其次是興趣愛好,占31.9%,體育態度占18.1%。究其原因:面對當今社會就業和生存壓力,大學生把很多精力放在學習上,一心想著學習,應付各種資質考試,沒有形成體育鍛煉的意識,進而影響他們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
表6:影響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主觀因素
要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鍛煉意識,鍛煉習慣,這就需要合理的安排學校教學課程,提高體育教師的專業素質及相關專業知識,運用科學有效的方法培養大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意識、興趣愛好。
2.影響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客觀因素。從表7可以看出,影響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客觀因素,學業過于繁重是制約我校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首要原因,占了31%,其次是學校的體育設施及場地的限制,占了28.6%,使得學生的鍛煉時間受到嚴格的控制,還有20.9%的學生缺乏經濟保障,制約學生進行體育鍛煉。
學校應積極采取措施,加大體育經費的投入,合理的管理和免費開放體育場館,以吸引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學生本身應養成自覺參加體育鍛煉的習慣和意識,學校、老師、學生共同努力,重視當代大學生的體質,擁有強健體魄才能保證良好的學習工作生活。
表7:影響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客觀因素
3.影響女大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積極性的因素。首先是受傳統思想的影響。由于中國傳統文化中要求女性文靜、不張揚,所宣揚的女性是纖細、柔弱,這種思想潛移默化地影響了部分女大學生的審美觀,也影響了她們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在她們心目中,體育是男生的專利和代名詞。
其次,對運動效果不滿意也導致女生參與度低,很多調查表明,在女生參與體育鍛煉的動機中,減肥塑形是很重要的一項,但是要通過體育鍛煉達到這個目的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而且需要不懈的毅力。很多女生在短期運動效果不明顯又得不到多少樂趣的情況下選擇了放棄。
第三,女大學生對體育運動缺乏興趣。目前桂林理工大學的體育課內容安排仍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能夠吸引女生的選修課也效少,加上由于她們力量、速度、耐力較差,不少女生在體育鍛煉方面信心不足,體驗不到成就感,這就大大降低了她們參與運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三、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1)由于大學學生學業較重,50.3%的學生為了緩解壓力放松心情才會利用極少的時間進行體育鍛煉,而50.3%的學生中的大多數同學又會因為忙碌的學習工作、心情等因素的影響而放棄本不寬裕的鍛煉時間。
2)目前我校學生的體育鍛煉頻繁度較低,50%以上的同學沒有達到《大學生體育合格標準》中規定的每周不少于二次參加課余體育鍛煉的要求,且40.7%學生每周鍛煉的時間過短。男女對比有差異,大部分女大學生每次鍛煉時間、鍛煉強度均差于男大學生。
3)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方式很大程度上受到學業繁重、學校體育設施短缺和運動場所不足等客觀因素的影響,一定程度上受到缺乏鍛煉意識,個人興趣愛好等主觀因素的制約。
(二)建議。
1) 學生應根據自身情況合理的計劃安排體育鍛煉的方式和時間,調節壓力、適度放松,積極參加多種形式的體育鍛煉,學會勞逸結合。
2)學校應多方面考慮學生興趣合理安排體育課程,豐富課程內容,認真做好宣傳教育工作,充分發揮學生會及各種學生社團的作用,啟發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自覺性和積極性,采取積極措施,加大體育經費投入,擴大體育場地和設施規模,充分利用現用的體育設施,有組織的免費開放體育場館等,以吸引學生參加體育鍛煉,使學生既參加了體育鍛煉,同時不耽誤文化專業課的學習時間。大學體育不應該是中學的應試教育,應該積極改善這種為了學分而學習的局面,提高當代大學生的體育素質。
3)充分發揮體育教師的主導作用,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加大對體育課程的重視程度,在教育思想上應以終身受益為出發點,科學引導學生參與體育活動,讓學生學會自我鍛煉、自我控制、自我組織,學習體育運動知識,培養運動的興趣與習慣,努力使學生自覺形成終身體育的人生觀。
[參與文獻]
[1]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關于印發《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試行方案)》及《〈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試行方案)實施辦法〉》的通知(教體藝[2002]12號)。
[2]趙一平,馬力.大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調查與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7:83-85.
[3]劉益群,王玨瑞.對普通高校大學生體育活動行為調查的研究[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4(3):8-9.
關鍵詞:西安市 大學生 課外體育鍛煉
1 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1.1 研究對象。通過對西安交通大學、長安大學、西安工業大學、西安文理學院、西安職業技術學院、西安培華學院、西安思源職業學院的700名學生抽樣調查,研究西安市高校大學生課外體育鍛煉影響因素。
1.2 研究方法。①文獻資料法:通過對國內、外相關的文獻資料的搜集、整理、借鑒,了解其中已經取得的成果和研究現狀等,為本論文的開展做鋪墊。②問卷調查法:共發放700份問卷,回收問卷670份,其中有效問卷為664份。③訪談法:通過對各高校的體育教師、體育管理人員的走訪、記錄,并對記錄進行整理和分析,得出結論。④數據分析法:通過對問卷調查所得的數據進行整理、分析,得出結論,并給出建議。
2 結果與分析
影響西安市高校大學生課外體育鍛煉的因素分析??陀^因素是指,由于個人難以預測或不能控制的原因而影響到自身的體育鍛煉。
從表1可以看出,影響西安市大學生課外體育鍛煉的客觀因素是主要因素,主要的客觀因素依次為:缺少鍛煉場館和器材、課程繁重、空氣質量差、鍛煉場館和器材太差、缺少組織、缺少指導等,這跟老師調查問卷所得結果基本一致,其所占百分比分別為:47.0%、23.9%、22.0%、19.1%、17.5%、15.5%。其中缺少鍛煉場館和器材是影響西安市大學生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最大因素,占了47.0%。由于近幾年的擴招政策,學生數量增加,從而導致體育場館設施出現不夠用的現象。學校應在這方面加大投資,以供大學生的使用。課程繁重導致缺乏時間和精力去參加體育鍛煉。由于大學生畢業難就業等原因,很多學生選擇了考研,考公務員,這無疑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負擔;很多學生更是報了各種補習班,考研班、四六級班等;還有學生為了考取各種證、拿獎學金等也不得不“加班加點”。所以很多學生就把大量的時間用在這些事情上,而輕視了自身的健康的重要性,從而影響到了課外體育鍛煉的參加。
3 建議
①將課外體育鍛煉與學分掛鉤,作為大學生體育考核的重要指標。學校應該將課外體育鍛煉與學分進行掛鉤,從而可以督促學生進行體育鍛煉。這樣可以有效的改善大學生生活方式偏向靜態化的現象。在督促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同時也要對他們進行指導、監督和評價,這樣可以有效的提高育鍛煉的效果。②加強對課外體育鍛煉的宣傳與指引工作,提高學生對課外體育鍛煉的認識和態度,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鍛煉氛圍。體育宣傳工作不僅僅是體育部的工作,學校也要通過體育講座、黑板報、張貼海報、校園廣播、網絡等手段對體育鍛煉的知識、重要性進行大力宣傳;從而推動更多的學生參與到體育鍛煉當中來,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氛圍。③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外體育競賽項目,吸引更多學生參與其中,發揮學生的特長和興趣。學校應該有計劃的舉辦一些體育活動,比如運動會、體育文化節等。這些體育活動應該形式多樣、趣味性強,而且鼓勵學生重在參與;舉辦形式多樣的體育競賽項目,可以調動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也增加了體育鍛煉的氛圍。④重視體育場館設施的建設情況,加大投資,解決體育場館設施短缺和差的問題,為學生創造良好的鍛煉條件。首先,學校應改善體育場館的短缺問題。其次,學校應對體育場館進行改善。再次,學校應該有專門的工作人員來對體育場館進行維護和保養,以減少體育場館的損傷;有的學校的室內體育場館不對學生開放,只供專業隊訓練或舉辦比賽時使用,這樣的情況也應該得到改善;政府應該把體育場館設施情況作為合格院校評估的重要條件,這樣也可以對高校體育場館設施的建設起到推進作用。
參考文獻:
[1]黃寶鋼.淺談大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及高校體育教學[D].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2013.
[2]徐健.課外體育活動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性[J].才智,2012,35:241.
[3]陳秋如.西安高校女大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現狀的調查與研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2,12:176.
[4]安江.西安市高校開展課外體育活動的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
[5]張華影.南京市江寧區大學城大學生課外體育鍛煉現狀與對策研究[D].蘇州大學,2010.
關鍵詞:職業規劃;大學生;肥胖;BMI
中圖分類號:F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3.038
0引言
近年來,我國大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逐年讓人堪憂,大學生人群中的肥胖率在增加,部分人群出F超重,超標的情況。體質指數,英文簡稱“Body Mass Index”不僅僅反映了個人身高與體重之間的關系,同時也是衡量和判斷人體胖瘦程度和健康與否的一項重要指標。本論文對六盤水師范學院在校大學生的BMI指數進行研究,可以發現當前大學生的身體健康狀況,可以總結導致大學生出現BMI指數高的原因,從而更好地、更針對性得幫助大學生改善身體體質,提高健康水平。通過對六盤水師范學院大學生BMI現狀的研究發現,該校大部分男女大學生的BMI值能夠保持在正常范圍內,而偏瘦、超重和肥胖的大學生比例也接近30%,并且有繼續增加的趨勢。其中男生超重比例較高,而女生偏瘦較多,男生肥胖率與女生肥胖率幾乎一致。
1六盤水師范學院BMI超標學生的現狀
該校大部分男女大學生的BMI值能夠保持在正常范圍內,而偏瘦、超重和肥胖的大學生比例也接近30%,并且有繼續增加的趨勢。其中男生超重比例較高,而女生偏瘦較多,男生肥胖率與女生肥胖率幾乎一致。
在身體素質指標的測試當中,男大學生BMI值與肺活量之間的相關性要高于女大學生,基本達到中等相關程度,而女大學生相關度較低。綜合肺活量、立定跳遠、坐位體前屈、50米和800米的成績來看,優秀和良好區間范圍的人太少,而多數都集中在及格范圍內,這說明六盤水師范學院的大學生身體體質狀況較差。在這幾個項目的測試中,BMI處于正常范圍內的大學生基本得分成績要好很多,因此保持一個正常的身體形態對于男女大學生而言都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由于BMI值與不同項目之間的相關度有不同程度的大小,且總體上相關度不是很大,這也說明了對于大學生身體體制而言,僅僅維持一個正常的身體形態遠遠不夠,必須加強足夠的鍛煉才可以從實質上提高大學生的身體素質。
2六盤水師范學院BMI超標學生原因分析
對六盤水師范學院大學生影響BMI值的因素分析,主要包括地域環境、飲食、運動、經濟和其他四個方面:
2.1地域環境
據資料顯示,個體生長發育水平和其所處的地理環境、地理經緯度、年日照等因素有顯著正相關系。而與所處地區的相對溫度、相對濕度、降水量呈顯著負相關。六盤水處于貴州西部、年日照時數1200小時,日照百分率不到40%,年均氣溫在12-15度之間,這些因素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當地大學生的生長發育與身體體質。
2.2飲食不規律
造成BMI值偏高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大學生的飲食不太規律。很多大學生一日三餐很難完全保證,多數學生不吃早餐,晚餐吃得太多。良好而有規律的飲食往往可以加強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如果飲食不規律,所攝取的營養元素就會有一定短缺,也就無法對個體身體組織進行及時修復,身體體質的水平難以穩定和保持。
2.3缺乏足夠的運動鍛煉
六盤水師范學院的大學生很少有人能夠保持規律性體育鍛煉,學生平時忙于學習,專門抽時間進行體育鍛煉的時間很少,即便有也是利用體育公共選修課進行體育鍛煉,對于個體來說,BMI保持一個正常的范圍需要長時間的鍛煉,如果只是偶爾鍛煉和體育運動,很難保證一個健康的身體。
2.4經濟條件
經濟條件好點的大學生每個月開支有1500左右,這部分大學生的BMI值比較正常,一方面源于其會那一部分開支進行保養和健身,一方面可以攝取到足夠的營養。而經濟條件比較差的大學生偏瘦的比較多,BMI值多數低于正常區間范圍。這說明經濟條件的好差與BMI值的形成具有一定的線性關系。
3六盤水師范學院BMI改善建議
為了改善當期六盤水師范學院男女大學生BMI超標現狀,為了幫助他們更好地認識到BMI值對于他們從事體育鍛煉,提高自身身體水平的總要性,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
3.1主動加強體育鍛煉
BMI值的大小與個體自身體育鍛煉具有很直接的關系,經常加強體育鍛煉的人BMI值維持一個正常的范圍并不難,而無規律的飲食、缺乏足夠的體育運動,就會使得BMI值會逐漸增加,甚至超標,超重,嚴重的達到一二級肥胖,肥胖增加的同時,也會誘發其他多種疾病。大學生在校期間應參加體育社團,主動進行體育鍛煉,培養運動項目的興趣,形成良好運動氛圍。
3.2合規規劃飲食和作息習慣
當前六盤水師范學院的大學生多數沒有一個正常
的作息和飲食規律,很多學生反映迫于學習和學校相關的制度安排,一日三餐經常會少一餐,而且缺早餐的大學生非常多,這造成了很多大學生缺乏足夠身體營養元素,后期再想通過體育鍛煉很難吸收和補充。其次無規律的作息和飲食破壞了他們的生物鐘。
3.3采用科學的方法加強學生相應素質能力
如對于50米、100米耐力跑,成績差的學生要適當提高自己有氧和無氧耐力,多參加像足球、籃球等體育項目,增強自己的意志力;而對于肺活量成績低的學生,要多進行擴胸運動、增加肺部練習,多參加游泳、慢跑等項目。
肥胖是大學生體質健康情況的表觀反應,而大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的好壞將直接影響未來我國青年一代建設祖國的宏偉目標,對個人而言,也會影響到其今后的學習、工作和就業等,肥胖大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不同程度對我國公民整體健康產生深遠影響。因此基于這樣的背景,未來對我國肥胖大學生的健康關注更多的是如何預防肥胖。本論文對六盤水師范學院在校大學生的BMI指數進行調查研究,可以發現當前大學生的身體健康狀況,通過半結構化訪談和問卷調查結合的形式,基于BMI的調查結果可以總結導致大學生出現BMI指數高的原因,從而更好地、更針對性得幫助大學生改善身體體質,提高健康水平。
參考文獻
[1]劉建強.不同BMI等級大學生間身體形態與機能特征的差異性研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7,(04).
[2]李艷江,韓旭鋒.不同BMI水平學生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評價分析[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1,(11).
[3]李艷江,韓旭鋒.大學生體質指數BMI動態分析[J].呂梁學院學報,2011,(05).
[4]徐唯.體質指數(BMI)對大學生應對方式的影響[J].四川體育科學,2016,(01).
關鍵詞:呼和浩特市,女大學生,體育行為
1研究背景
高校是女大學生接受在校體育教育的最后時期,是學生從學校走向社會的交接點,在這一時期學生逐步走向成熟,學生的價值觀與行為方式大多在這時期有了穩定的構架。女大學生是整個全民健身計劃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她們的體育價值觀,他們的體育行為狀況,對全民健身計劃深入開展具有重要影響。
2研究對象與方法
2.1研究對象
內蒙古師范大學;內蒙古大學;內蒙古工業大學; 內蒙古農業大學; 內蒙古醫學院 ;內蒙古財經學院 ;內蒙古民族高等??茖W校;內蒙古化工職業學院; 內蒙古財稅職業學院;呼和浩特職業學院 ;內蒙古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內蒙古商貿職業學院等12所呼和浩特市的全日制非體育專業女大學生為調查對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獻資料研究法
查閱了CNKI以及人大復印資料中相關文獻,同時,參閱了相關的現代西方行為科學等專著,對目前研究的現狀有了一定的了解,也為進行本研究打下了一定的理論基礎.
2.2.2問卷調查法
在呼和浩特市區12所高校中發放呼和浩特市女大學生體育行為特征分析調查問卷表500份,回收486份,回收率為97.2%。其中有效問卷480,有效率為96%。
2.2.3數理統計法
對回收的問卷,利用相關應用程序對數據進行百分比、頻率數等方面的統計并進行處理。
3結果與分析
3.1高校女生體育動機現狀調查結果與分析
所謂體育動機是指推動、停止、或中斷學生參加體育學習和身體鍛煉的內部動因。體育動機是學生參加體育鍛煉動力系統中重要的一部分。女大學生能否堅持體育鍛煉和學生的體育學習和身體鍛煉的動力系統有很大的關系。
表1 女大學生體育鍛煉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