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宏觀經濟不確定性

      宏觀經濟不確定性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宏觀經濟不確定性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宏觀經濟不確定性范文第1篇

      關鍵詞:宏觀經濟不確定;商業銀行;銀行信貸;風險分析

      改革開放開創了我國宏觀經濟運行新局面,為國內的市場注入活力,促使我國經濟總量飛速增加,各個產業發展迅速,帶動了商業銀行信貸業務的發展。當前,我國進入經濟新常態發展階段,這一時期經濟發展速度放緩,對市場經濟的運行產生了一定影響,也給金融體系帶來了不確定的經濟運行環境。對此,本文以金融體系中的商業銀行為代表,探討商業銀行在當下環境中遭受的信貸風險,并提出防范金融風險的策略。

      一、宏觀經濟不確定環境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分析

      1.銀行危機引發信貸風險

      信貸業務賺取的利潤是商業銀行經濟效益重要組成部分,銀行為獲取豐厚的利潤,必然會采取很多錯事,然而正是由于銀行為了擴大經濟效益,容易產生自身運營風險,隨之導致信貸風險的產生。信貸風險已經成為新時期商業銀行遭遇的最主要的風險類型,信貸風險的產生受銀行危機自身影響而出現,許多商業銀行在面臨金融市場激烈競爭的情況下,會擅自推行不正當的信貸業務,使得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頻頻上漲,為商業銀行自身帶來嚴重的信貸風險。當前,我國金融市場經濟的發展逐漸與國際接軌,許多外國銀行涌入國內市場,使得宏觀經濟不確定性越發變幻莫測,對此商業銀行急需構建完善的內部風險管理制度,提升自身運行的科學性、穩定性,防范由銀行危機引發的信貸風險。

      2.宏觀經濟不確定環境引發的不確定性風險

      宏觀經濟不確定的大環境,使得商業銀行更容易面臨不確定性的風險。何為不確定性風險,有學者表明這是一種不可預測的風險,實際上風險本身就具備不確定性特點,這是經濟學上固有的概念。隨著金融領域的不斷發展,我們已經遭遇了許多由不確定性因素引發的金融風險,這就給商業銀行的運營提供了借鑒。以信息不對稱因素為例,當前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金融領域中都存在著重要的影響因素,那就是信息不對稱,我國這一問題更加嚴重,商業銀行信貸業務執行過程中常常會遭受信息不對稱因素引發的信貸風險。盡管政府以及銀行自身都采取了一定措施,但是由于宏觀經濟的不確定依然會導致信貸風險的產生。

      二、宏觀經濟不確定環境下防范行業銀行信貸風險的策略

      1.商業銀行內部信貸控制機制的完善

      商業銀行危機會引發信貸業務風險,對此必須健全商業銀行內部控制機制,以完善的制度指導信貸風險管理工作。銀行危機是引起信貸風險的內部原因,尤其是在當前宏觀經濟不確定的環境下,商業銀行內部控制機制起著巨大的監督作用,如果商業銀行自身擁有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就可以指揮銀行信貸業務避開諸多信貸風險,反之,如果商業銀行內部控制機制缺失,就會在大環境影響下率先遭受信貸危機,引發信貸風險。要想完善銀行內部信貸控制制度,可以完善內部管理制度,例如建立分級審批模式的信貸授權授信制度,強調每一層級都需要對自己審批階段出現的問題負責,明確崗位責任制,確立“誰出錯誰負責”制度。還可以借助現代電子信息技術,建立信貸風險電子化控制制度,以信息技術為支撐,通過新技術、新手段實現銀行內部各個部門的合作與溝通,采取電子化信貸風險管理措施,避免“人為風險”、“道德風險”。除此之外,商業銀行內部應構建全方位監督體系,包括審核體系、稽核體系以及檢查體系,對內部信貸業務執行的監督要達到“滴水不漏”。這樣才能做好未雨綢繆,防范風險于未然。

      2.加強對現階段信貸風險的分析

      宏觀經濟不確定的環境下,將商業銀行帶入了一個新的市場經濟運行環境。突出表現就是隨著經濟水平的提升,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提供了信貸業務,尤其是伴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搶奪了大量的市場份額,這在無形之中給予商業銀行較大的壓力,商業銀行為了提高競爭力,擴大信貸業務,采取擴大放貸規模和放寬信貸政策的方式吸引客戶。短期中,商業銀行以其高信用等級贏得了大批量的信貸客戶,然而從長遠角度分析,這種降低貸款門檻的方式最終會引發企業亂貸款現象的產生,繼而引起通貨膨脹。現階段,政府為了促進國民經濟的穩定發展,會嚴格控制通貨膨脹問題,因此政府實施了宏觀經濟政策,尤其是2015年、2016年,政府通過增加利率的方式降低企業投資需求,這給商業銀行帶來了信貸風險。

      商業銀行作為最重要的金融機構,其無論在何時都發揮著重要作用,而且當前企業在市場經濟活動中對商業銀行的依賴性依然要大于其他金融機構和金融平臺。對此,商業銀行應該抓住自身的特點,統籌宏觀經濟不確定環境下的經濟運行動態,掌控我國市場經濟運行的新方向,根據市場經濟動態調整信貸風險防范措施。我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現階段市場經濟運行對外依存度越來越高,因此,在分析信貸風險時,不僅要注重國內經濟環境、政策的變化,還要注重對國際經濟形勢的判斷,避免不確定性因素給信貸業務造成不利影響。

      三、結論

      宏觀經濟不確定環境下,商業銀行信貸業務面臨著諸多因素引發的信貸風險,對此商業銀行要完善內部信貸控制機制,加強對信貸風險的分析,全力避開不確定性風險,這樣才能適應當前環境,健康運行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潔.不確定宏觀經濟背景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防范研究[J].改革與戰略,2016,(2):50-53.

      [2]林皓雪.經濟新常態下我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及防范研究[D].吉林大學,2016.

      宏觀經濟不確定性范文第2篇

      【關鍵詞】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波動性 SV模型

      一、引言

      通貨膨脹是經濟運行狀況的主要指示器,是宏觀經濟分析和決策、價格總水平監測和調控以及國民經濟核算的重要指標。這一指標不僅影響著政府制定貨幣、財政、消費、價格、工資、社會保障等政策,同時也與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從微觀層面的角度來看,不同經濟主體對通貨膨脹率的預期及其基于預期所采取的經濟行為會對不同行業的供給與需求產生不同的沖擊;從宏觀層面的角度來看,穩定的物價水平和宏觀經濟環境不僅有利于投資和經濟增長,也有利于社會的和諧統一發展。通貨膨脹制造了經濟的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其影響無處不在。

      盡管通貨膨脹對經濟的影響已成為共識,但通貨膨脹與其不確定性之間的關系,學術界未形成一致的看法。Firedman(1977)認為較高的通貨膨脹會導致更大的通貨膨脹不確定性。國內外很多研究支持Firedman的觀點。如Karahan(2012)對土耳其的CPI數據分析表明,通貨膨脹導致了通貨膨脹不確定性。另一方面,Cukierman和Meltezer(1986)認為通貨膨脹不確定性導致通貨膨脹及較低的長期經濟增長。Balcilar等(2011)利用GARCH模型對G3國家通貨膨脹及通貨膨脹不確定性的研究表明,兩者之間有相互的積極作用,分別支持了Friedman和Cukierman-Meltzer的觀點。

      對通貨膨脹不確定性的大量研究都是利用ARCH類模型來進行的,然而在這些設定中,通貨膨脹不確定性是在給定的時間下預先設定的。然而,隨機波動(Stochastic Volatility,SV)模型允許研究者能夠在動態框架下評價通貨膨脹不確定性的新息將對通貨膨脹本身的影響。Berument等(2011)在動態框架下利用SVM模型也對土耳其的通貨膨脹和通貨膨脹不確定性之間的聯系進行了研究。實證結果表明通貨膨脹對于通貨膨脹波動的反應是正相關的和統計顯著的,更高的通貨膨脹不確定性導致更高的通貨膨脹,反過來并不成立。

      近年隨著全球經濟波動,我國通貨膨脹問題成為公眾和政府部門關注的焦點。本文從通貨膨脹與其波動性關系出發,利用SV模型計算分析通貨膨脹與其波動性之間的因果關系,并得出結論。

      二、理論模型

      隨機波動模型是研究金融時間序列波動性的計量經濟模型,基本SV模型形式如下:

      yt=εtexp(θt/2),εt~i.i.d.N(0,1) (1)

      θt=μ+φ1θt-1-μ+ηt,ηt~i.i.d.N0,σ2,t=1,2,…,n,(2)

      其中,yt表示時刻t的觀測變量,為標準化對數形式。Gt為獨立同分布的白噪聲。θt表示波動的擾動水平,以對數形式表示。μ和φ1表示波動方程的自回歸參數,其中,φ1為持續性參數,反應了當前波動對未來波動的影響。ηt表示波動的擾動水平,相互獨立,并服從均值為0,方差的正態分布,并且,Nt與Gt相互獨立。

      在標準SV模型基礎上,為刻畫波動與預期觀測值的相關關系,在均值方程中引入波動項作為均值回復的一個影響因素,因此得到SVM(Stochastic Volatility in Mean)模型,形式如下:

      yt=dexp(θt)+εt(θt/2),εt~i.i.d.N(0,1), (3)

      θt=μ+ψ(θt-1-μ)+ηt,ηt~i.i.d.N(0,τ-1) (4)

      記τ=1/σ2,

      其中,dexp(θt)表示風險補償,d為測量均值波動效應的回歸系數,即風險溢出系數,表示波動對預期觀測變量的影響。

      SV類模型的貝葉斯計算需在馬爾科夫鏈蒙特卡羅(Markov Chain Monte Carlo)方法(簡稱為MCMC方法)的框架下實現。在此框架下,后驗分布采用Gibbs抽樣方法進行估計。Gibbs抽樣算法如下:

      1.給定參數的初始值:θ1(0),θ2(0),…,θp(0)

      2.對t=0,1,2,…,進行如下迭代

      a)從分布π(θ1|θ2t,…,θpt,x)中產生θ1(t+1);

      b)從分布π(θ2|θ1t+1,θ3t,…,θpt,x)中產生θ2(t+1);

      ……

      c)從分布π(θp|θ1t+1,θ2(t+1),…,θp-1t,x)中產生θp(t+1);

      由此產生馬爾科夫鏈θ(0),θ(1),…,θ(t),…

      利用MCMC方法估計模型前,設定參數的先驗分布為:在波動方程(4)中,令μ服從均值為0,方差為10的正態分布;令ψ服從參數a=20,b=1.5的beta分布,令τ=1/σ2服從形狀參數為2.5,尺度參數為0.025的gamma分布。

      三、實證分析

      (一)通貨膨脹的基本統計特征分析

      通貨膨脹水平采用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的對數一階差分形式來表示,CPI樣本取自1994年1月到2013年4月共232個月度數據,從國家統計局網站獲得。模型的計算使用WinBUGS軟件。

      圖1、圖2分別顯示CPI與通貨膨脹序列的時間走勢。由圖1可知,我國物價水平在過去20年中,有四次較明顯的峰值,分別為1994年底,2004年中期,2007年底,2011年。對比通貨膨脹水平的時間趨勢圖可知,通貨膨脹波動呈現聚集性特征,這種變化體現出通貨膨脹率的異方差特征。

      圖1 我國CPI的時間走勢圖

      圖2 我國通貨膨脹率Nt的時間走勢圖

      CPI和通貨膨脹率的描述統計如表1所示。由表可知,兩者都呈現出右偏、尖峰的分布形態。J-B統計量的檢驗結果也證實了對于正態分布的偏離程度,p值接近0,表明至少可在99%的置信水平下拒絕零假設,即序列不服從正態分布。

      表1 描述統計量

      注:J-B統計量括號內的數字為顯著性水平。

      對通貨膨脹率進行ADF和PP兩種方法進行單位根檢驗,結果如表2所示。在1%顯著性水平下,拒絕通貨膨脹數據有一個單位根的假設,時間序列數據是平穩的。

      表2 序列的單位根檢驗結果

      注:檢驗統計量括號內的數字是以SIC準則確定的最優滯后階數。

      (二)SV模型擬合分析

      考慮到通貨膨脹水平與通貨膨脹不確定性的相關關系具有時變特征,建立SVM模型。在Gibbs抽樣中,迭代次數設為50000,為保證參數估計的收斂性,將每個參數的前4000次迭代燃燒掉。圖3為模型參數的后驗分布核密度估計圖,由圖可知,d的后驗分布具有對稱性μ,φ,τ,的后驗分布具有偏態特征。

      (a)d的后驗密度

      (b)的后驗密度

      (c)的后驗密度

      (d)的后驗密度

      圖3 SVM模型參數的后驗分布核密度估計圖

      利用MCMC方法抽樣得到的樣本進行進一步分析,可得模型參數的估計值及相應的分位區間估計,如表3所示,給出了通貨膨脹率的SVM模型參數的均值、標準差、MC誤差、2.5%和97.5%等主要分位數的貝葉斯估計值。

      表3 SVM模型參數的后驗估計值

      由表可知,各參數的MC誤差均遠小于標準差,波動方程的自回歸參數的后驗均值為0.9249,可見通貨膨脹的不確定性具有較強的持續性特征。均值波動效應的回歸系數d的后驗均值為-0.08, d值大小表示波動變動一個單位對預期觀測值的影響程度,說明通貨膨脹的不確定性對通貨膨脹水平的影響很小。

      四、結論

      本文根據通貨膨脹特征,利用均值隨機波動模型,對通貨膨脹波動性,即不確定性與通貨膨脹自身的關系進行初步探究。盡管利用SV模型對我國通貨膨脹數據的分析極少,但模型本身能從數量上給出通貨膨脹不確定性與通貨膨脹之間相互影響關系以指引,即通貨膨脹的不確定性對通貨膨脹水平的影響微小。從反面證明,我國的通貨膨脹水平并非支持Cukierman-Meltezer假說。

      從宏觀經濟角度來看,由于實行宏觀調控,中央銀行即中國人民銀行,代表政府調控力量,不會因公眾的預期而放任通貨膨脹指數增長。為保持經濟平穩運行,央行及各級政府會通過行政手段干預物價指數,從而達到影響通貨膨脹率的目的。

      對于政策運用來說,通貨膨脹的波動性對通貨膨脹不存在顯著因果關系,其原因可能是我國投資者對于利率不敏感所導致,因此,應結合我國國情,制定相應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對于政策目標而言,人們對未來預期的不確定性會導致通貨膨脹的波動,但這種波動不會顯著對未來的通貨膨脹產生顯著影響,因此,我國宏觀調控下宏觀經濟政策具有經濟穩定調節器的作用,應充分重視,從而保證我國經濟長期平穩運行。

      參考文獻

      [1]Friedman,M.Nobel Lecture:Inflation and Unemployment.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ics,1977,85:451~472.

      [2]Ball,L.Why dos High Inflation Raise Inflation Uncertainty?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92,29:371~378

      [3]Robin Grier,Kevin B.Grier.On the real effects of inflation and inflation uncertainty in Mexico.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Volume 80,Issue 2,August 2006,478~500.

      [4]Cukierman,A.and Meltzer,A.A Theory of Ambiguity,Credibility and Inflation under Discretion and Asymmetric Information.Econometrica,1986,54:1099~1128.

      [5]Mehmet Balcilar.On the nonlinear causality between inflation and inflation uncertainty in the G3 countries Journal of Applied Economics.Vol XIV,No.2 (November 2011),269~296.

      [6]?魻zcan Karahan.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flation and inflation uncertainty:evidence from the Turkish economy.Procedia Economics and Finance 2012,1:219~228.

      宏觀經濟不確定性范文第3篇

      中國人民銀行于4月27日提高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0.27個百分點,由原來的5.58%提高到5.85%,金融機構存款利率保持不變。此前,2004年10月28日,中國人民銀行上調金融機構一年期存貸款利率0.27個百分點,金融機構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由1.98%提高到2.25%,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由5.31%提高到5.58%。再回顧從1996年到2004年10月,中央銀行連續8次下調商業銀行一年期存款利率以及其他相應市場利率,幅度最大為1.5%,最小為0.25%,并具有調整幅度逐漸減小的趨勢。2004年10月28日央行上調基準利率0.27個百分點,為8年來市場基準利率第一次向相反方向的調整,2006年4月27日中央銀行又以相同幅度上調市場基準利率,因此顯示出國際上各國中央銀行普遍采用的具有前瞻性和規則性的利率平滑操作模式正逐漸進入我國中央銀行的視野中來,成為我國中央銀行遵循貨幣政策操作規則進行貨幣政策操作的新范式。

      一、利率平滑的操作機制

      根據定義,可以把“interestratesmoothing”翻譯成利率平滑。筆者以為,較之翻譯成“微調”更為恰當,“微調”只能表達一次性的小幅調整,表達不出同一方向上連續調整的含義,而平滑不僅表達了每一次微幅調整利率的含義,還表達出利率調整的規則性、方向性和連續性。利率平滑的理論基礎或其操作機制是基于中央銀行進行貨幣政策操作以保持產出缺口和通貨膨脹的穩定所形成的政策規則,即經過擴展的包含利率滯后項的泰勒規則,其模型表達式為:

      it=ωit-1+(1-ω)(πt+int)+(πt-πT)+φ(yt-ypt)

      其中,y-yp代表產出缺口,π代表每季度末的通貨膨脹率,πT代表目標通貨膨脹率,ω、和φ為政策反應結構參數。

      根據這個貨幣政策操作的政策規則,當期市場基準利率決定于滯后一期的利率it-1,經濟達到均衡時的真實利率int,通貨膨脹率πt,通貨膨脹目標πT和產出缺口yt-ypt。規則中的系數0<ω<1稱為平滑系數,測度的是賦予滯后利率項的權重,表達了市場基準利率對其他重要宏觀經濟變量發生變化后所做出的部分調整的反應程度,即產出缺口和通貨膨脹率的變化會引發市場基準利率在同一方向上做出一系列的調整以使得重要宏觀變量向潛在值或者目標值回歸。系數和φ則表達基準利率對通貨膨脹和產出缺口的整體反應程度。給定ω的值,系數和φ的值較小,則利率調整的幅度就可以較小,形成較小的利率波動方差。因此,政策規則中的系數ω與和φ就蘊含著利率平滑操作運行機制的兩個重要方面的含義:市場基準利率的漸進調整和對于重要宏觀經濟變量有限制約束的整體反應。

      對各國中央銀行政策操作的實證研究表明,各國中央銀行對于利率平滑具有明顯的偏好,擴展的含有滯后利率項的泰勒政策規則能夠更好地擬合各國的實際經濟數據。

      二、利率平滑操作的政策效應

      從1960年代末期開始的金融創新和始自1970年代末期的金融自由化,使得各國中央銀行對貨幣供應量的控制越加困難。隨著金融全球化的快速推進,利率變動的“溢出效應”越來越明顯。這些促使美聯儲和其他國家中央銀行適應經濟形勢變化放棄貨幣總量政策,轉而將調控利率作為貨幣政策中介目標,通過市場價格調整將宏觀經濟逐漸引向均衡狀態。因應宏觀經濟形勢的變化,利率調整可以采用不同的調整方式,既可以采用“一步到位”,也可以分步漸進調整,不同方式給經濟運行會帶來不同的影響。中央銀行對經濟中的各種沖擊和變化做出反應,在實踐中逐漸地舍棄“一步到位”的大幅調整方式,而轉向以平滑方式調整基準利率,最主要的驅動力是經濟運行具有不確定性,是中央銀行對于經濟運行不確定性以及政策調整對經濟造成沖擊的不確定性的一種謹慎性反應,以降低政策調整本身對經濟造成的沖擊,降低經濟波動幅度,平滑經濟波動,使經濟運行狀態平滑過渡,平穩運行。同時,利率平滑操作還是宏觀經濟總量資金的供給和需求的均衡價格發現機制,能夠穩定金融市場,降低微觀主體的經濟行為調整成本,減少政策調整的動態不一致,增加貨幣政策可預測性,增進中央銀行信譽等。

      (一)降低政策調整的不確定性

      中央銀行政策變動所依據的數據是經過匯總統計出來的,所依據的宏觀經濟模型則是估計出來的,有可能存在數據和模型結構參數的不確定性,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及其效果因為市場成熟度的影響也具有不確定性。中央銀行并不能夠及時準確地了解經濟結構真實情況,也不能夠及時掌握經濟運行形勢,這樣貨幣政策就是在存在各種不確定的環境中執行的,中央銀行利率調整對產出和通貨膨脹的影響并不確定,因此在經濟運行不確定的情況下,冒進的“一步到位”利率調整方式只會增加產出和通貨膨脹變化的不確定性,利率平滑就成為經濟不確定環境下中央銀行面對復雜而又不確定的經濟狀態進行貨幣政策操作,將宏觀經濟逐步引向均衡狀態的一種最優操作方式。

      中央銀行漸進平滑地調整市場基準利率,能夠使中央銀行觀察到利率微幅調整的作用和影響,掌握每次微幅漸進調整利率后的宏觀經濟運行發生變化的情況,獲得更多的有關產出和通貨膨脹的新信息,在新的經濟運行信息集內決定政策調整的時間和幅度,從而降低中央銀行政策調整對經濟運行影響的不確定性,降低政策調整本身對經濟運行造成的沖擊和波動。

      假定中央銀行對經濟結構的估計以圖1中的實斜線表示,而實際的經濟結構斜率有可能如兩虛線,政策調整對經濟影響的不確定性在“一步到位”的調整方式下會隨著利率調整幅度的增加而增加。

      圖1圖2圖2描繪的是一步調整和動態調整的區別。由于需求關系的斜率不確定,中央銀行期望由當前利率水平iC到i1的一步調整會帶來產出的很大的不確定性;而調整利率水平從初始點iC到i2的部分調整會降低產出的不確定性程度,特別是利率調整到i2以后,中央銀行會觀察或者了解到利率調整到i2對產出的作用和影響,能夠掌握更多關于需求關系的信息,對需求曲線的估計就更準確,真實需求曲線反映的需求關系的不確定性會降低,然后利率水平由i2再調整到i1,由于需求關系的信息掌握得更多,利率調整的幅度也減小了,產出的不確定性也縮小了。

      (二)宏觀經濟引向均衡的價格發現機制

      利率平滑操作方式是中央銀行在將宏觀經濟逐漸引向均衡狀態的過程中搜尋宏觀資金總量供給和需求的均衡價格——長期自然利率水平的價格發現機制,是一種均衡價格搜尋路徑逐漸收斂的價格發現機制。中央銀行調整市場基準利率,確定宏觀資金總量供給和需求的基準價格,就會通過利率傳導渠道改變整個宏觀經濟中的利率水平,影響市場中資金總量供給和資金總量需求的對比關系,使微觀主體調整各自的生產投資和消費等行為,改變宏觀經濟運行路徑,將宏觀經濟引向均衡狀態。但是,利率調整方式會極大地影響經濟趨向均衡的進程。基準利率的大幅頻繁反復的調整會使經濟在波動中難以確定經濟運行趨向均衡的方向,也難以確定市場中資金總量的供給和需求的余缺程度,確定宏觀經濟均衡的總量資金價格水平,微觀主體更加難以形成宏觀政策調整方向的預期,來進行生產投資和消費等決策,不利于宏觀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福利的整體提高。利率平滑操作則能夠使中央銀行觀察到每一次政策調整以后宏觀經濟變化的新情況,能夠獲得宏觀經濟運行面臨通貨膨脹或者通貨緊縮的壓力程度的新信息,并決定是否在同一方向上繼續調整利率,以漸進收斂的方式搜尋到經濟處于均衡狀態的宏觀總量資金的價格水平。

      (三)穩定金融市場,降低經濟波動幅度和市場參與者的調整成本

      中央銀行進行利率平滑操作,微幅調整市場基準利率,可以降低政策調整本身對市場的沖擊程度,減少經濟波動,降低因經濟波動產生的福利成本,使得經濟運行由一種狀態平滑過渡到中央銀行所期望的狀態;有利于保持金融市場穩定,減少金融機構沒有預期到的因政策調整導致的資產價格變動,減少政策變化對商業銀行利率期限結構配置不合理甚至錯配所導致的經營風險,避免政策變化所帶來的金融市場、外匯市場的不穩定,減少利率變化引起的匯率波動,避免公眾減少本幣持有意愿,導致私人和金融機構發生流動性危機。利率平滑操作還有利于消費者和企業在政策連續微幅變化的時間區間內有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調整自己的消費和生產投資等行為,從而能夠降低因政策沖擊可能產生的微觀主體經濟行為調整的社會和經濟成本,降低因政策調整導致的福利損失。

      (四)建立中央銀行規則操作形象,增加貨幣政策可預測性

      中央銀行在政策規則指導下進行利率平滑操作,在同一方向上連續調整利率,能夠使基準利率的未來變化更具可預測性,有利于市場形成一致的預期,能夠更加有效地平穩調控宏觀經濟,增強貨幣政策有效性,建立和增強中央銀行信譽。中央銀行進行利率平滑操作,避免頻繁進行逆向調整,是因為這樣會被具有前瞻性的市場參與者視為操作失誤或者成為貨幣政策動態不一致的證據。如果政策逆向調整頻繁,會造成市場預期混亂,不能對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意圖做出準確的判斷和響應,市場中不同的預期和經濟行為會相互抵消,達不到貨幣政策操作的目的,降低貨幣政策的有效性,就會降低公眾對中央銀行操控經濟能力的信心,也會降低中央銀行目標的可信度,造成貨幣政策績效差的結果。所以,中央銀行對經濟變化謹慎反應,對沖擊的信息掌握得足夠多的時候,才會采取行動,以避免隨后短時間內再進行逆向調整。

      一旦中央銀行為自己建立起平滑操作的形象之后,市場參與者在這種規則操作環境中會逐漸增強對經濟運行和經濟政策的前瞻性能力。中央銀行只需使目標利率在同一方向或者相反方向上做一微幅變動,就能將政策調整的意圖準確地傳達給市場,影響市場參與者的經濟行為和預期,用小的政策變化就能夠實現調整經濟運行態勢的宏觀目標,將經濟逐漸引向均衡狀態。

      三、利率平滑與我國貨幣政策操作

      平滑調整目標利率,實際上是一種“釘住利率”的貨幣政策,使名義目標利率靠近長期自然利率。美聯儲和其他中央銀行由調控貨幣總量轉向以平滑方式調整利率代表著各國貨幣政策操作理念的根本轉變,目的是追求“中性”的貨幣政策,以取代過去以刺激經濟為目標的貨幣政策,達到使實際利率對經濟既不起刺激作用也不起抑制作用的目的。利率平滑操作能否有效運用,依賴于很多市場和經濟條件的配合。經濟中具有影響廣泛的市場基準利率、市場成熟度高、通暢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市場主體對政策調整等經濟信號的敏感性、經濟的內生增長能力強和貨幣政策趨向中性等都會影響到利率平滑操作方式的實際效果。

      我國1990年以來歷次市場基準利率調整對經濟的沖擊都很大,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利率調整幅度大時間間隔長,利率調整本身又成為加劇經濟波動的一劑猛藥。近年來的幾次中央銀行首先從轉變利率調整方式入手,謹慎行事,微幅調整銀行存貸款利率,分別以0.27個百分點上調基準利率,這是中央銀行釋放政策調整信號、調整市場預期趨向一致、限制經濟增長速度、減少經濟波動,將經濟運行調至良性軌道的典型漸進操作,顯示我國中央銀行正在逐漸將利率平滑操作方式運用到貨幣政策的調整和執行中來。

      但由于我國目前處于經濟轉軌階段,經濟金融體制中很多重大關系尚未理順,對進一步運用利率平滑操作方式仍構成障礙:1)貨幣政策是以貨幣供應量而非利率為中介目標,市場基準利率還未形成,中央銀行以一年期商業銀行存貸款利率作為調控經濟的政策基準利率只是權宜之計,利率體系還沒有實現市場化;2)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正處于改革之中,人民幣利率與匯率的聯動關系還不順暢,開放經濟條件下,固定匯率制、資本自由流動和貨幣政策獨立性的三元悖論越發清楚地表現出來,制約著貨幣政策的操作空間;3)我國經濟仍處于轉軌期,經濟運行可能遭受來自供給、需求、體制和國內國際環境的各種沖擊,貨幣政策因應各種沖擊,需要進行相機抉擇和規則操作的權衡選擇;4)貨幣政策傳導機制還不順暢,利率變化等貨幣政策調整對國有經濟和私營經濟的效應不同,政策調整可能會給一些企業造成沖擊,而對另一些企業卻影響不大;5)我國經濟內生增長能力不強,地區分布也不均勻,貨幣政策在促進經濟保持持續穩定快速增長的宏偉目標中仍要發揮推動作用,要求實際利率要低于自然利率,維持經濟發展的資金低成本,增加了經濟趨近于均衡的困難。這些不利條件勢必會制約中央銀行利率平滑政策的施行,影響利率平滑調整的政策效果。

      我國中央銀行繼續采用利率平滑操作方式并逐漸形成我國貨幣政策的操作規則,是中央銀行建立適合我國的最優貨幣政策體系的一個重要方面。系統運用利率平滑操作方式,中央銀行需要適當調整操作思路和方法,短期內繼續技術性地運用利率平滑操作,以培養市場預期能力,建立中央銀行規則操作形象,長期內系統性地建設市場和經濟環境,促進其他市場經濟條件的形成和改善,逐步形成我國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操作規則,在規則指導下系統地執行利率平滑操作方式。中央銀行應加快促進市場基準利率的形成,將利率平滑操作工具轉移到真正合適的市場基準利率上來;加快利率市場化改革,理順利率體系,簡化利率期限結構和層次,使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利率渠道更加順暢;加強“窗口指導”,增強貨幣政策透明度,建立貨幣政策與公眾的溝通機制。另一方面,應繼續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增強各類企業對政策變化的敏感性,使各類企業在同一競爭環境中公平競爭,增強我國經濟內生增長能力,從微觀角度改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效果,在此基礎上執行最優的利率平滑操作政策,調控我國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Brainard,W.,1967,“Uncertaintyandtheeffectivenessofpolicy”,AmericanEconomicReview,58,411-425

      [2]DavidCobham,2003,WhydoestheMonetaryPolicyCommitteesmoothinterestrates?OxfordEconomicPapers,OxfordUniversityPress,vol.55(3),pages467-493

      [3]Goodfriend,M.,1991,Interestratesandtheconductofmonetarypolicy,Carnegie-RochesterConferenceSeriesonPublicPolicy34:7-30

      [4]Levin,A.,Wieland,V.,andWilliams,J.,1999.Therobustnessofsimplemonetarypolicyrulesundermodeluncertainty.InMonetaryPoliyRules(J.B.Taylor,ed.).Chicago:NBERandChicagoPress

      [5]Sack,BrianP.andVolkerWieland.2000.“Interest-RateSmoothingandOptimalMonetaryPolicy:AReviewofRecentEmpiricalEvidence.”JournalofEconomicsandBusiness,Vol.52,PP.205-228

      宏觀經濟不確定性范文第4篇

      關鍵詞:建設項目;經濟評價

      中圖分類號:F407.9文獻標識碼:A

      Preface: construction project economic evalu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roject preparatory work for the strengthening of macroeconomic regulation and control of fixed asset investment, improve the scientific level of investment decisions, guide and promote the rational allocation of various resources, optimize investment structure, reduce and avoid investment risks, the full investment returns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As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economic evaluation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investment decisions, so do the economic evaluation of the project is essential, then how do the economic evaluation of projects it? This paper concerns the macro-environmental situation, do the preparatory work to determine the economic evaluation methods, selecting the right economic evaluation parameters of economic evaluation results in five areas evaluated on how well the economy elaborate.

      Key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 economic evaluation

      1關注宏觀環境形勢

      經濟評價作為一門系統的科學,它的內容并非僅限于幾個簡單的經濟評價參數之間的關系。如果經濟評價人員只是局限于處理經濟評價表格之間的關系,是很難做好項目的經濟評價的,因為經濟評價不是一門孤立的學科。《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與參數》(第三版)的規范統一了建設項目的經濟評價方法,但經濟評價參數卻是時常變化的,因為國際形勢、國家政策、企業的發展規劃等宏觀形勢的變化會對經濟評價參數產生影響,而經濟評價參數的選取將直接影響建設項目經濟評價結果。同時宏觀經濟形勢的潛在變化將給項目帶來風險,而目前的經濟評價普遍表現出對宏觀環境形勢估計不足,經濟評價結果過于樂觀,所以要想做好項目的經濟評價,不僅應具備經濟評價的基礎理論知識,更應該時刻關注、分析宏觀形勢的變化。

      2做好前期準備工作

      不同類型的建設項目的經濟評價是有區別的,故在進行具體建設項目的經濟評價前,首先應做好經濟評價的前期準備工作。經濟評價的前期準備工作主要包括建設項目類型、建設單位基本情況、項目背景、資源市場、建設規模、運營計劃等。許多經濟評價人員都是等到項目投資確定后才介入到項目中進行經濟評價工作,此時留給經濟評價人員的時間已經十分有限了,只夠完成經濟評價表格的編制,得出基本的經濟評價指標的數值,要想更深層次的分析經濟評價結果是不可能的,因為經濟評價結果的分析需要建立在對項目基本情況充分了解的基礎上,如市場預測是否過于樂觀,項目的建設規模是否合理等。因此要想給決策者的決策急方案的取舍提供更好的經濟評價依據,經濟評價人員需要在項目開始實施時,就搜集項目資料,熟悉項目情況,為經濟評價工作做好充分準備。

      3確定經濟評價方法

      在做經濟評價前首先需要明確經濟評價方法,如果經濟評價方法沒有確定準確,那做出來的經濟評價結果肯定是錯誤的。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應根據項目性質等具體情況加以確定。新建項目常用的經濟評價方法有成本加成法、正算法,改擴建采用的經濟評價方法為有無對比法,危及安全生產、環境保護、職業衛生、社會公益等非經濟效益為目標的項目采用費用效果分析方法。經濟評價方法為經濟評價工作確立了正確的方向,如果因為經濟評價時間緊而著急編制經濟評價表格,卻沒有花時間研究選取正確的經濟評價方法,最后影響經濟評價結果的準確性,未免就得不償失了。

      4選準經濟評價參數

      類型的建設項目的經濟評價參數是不同的,如油氣開發項目、煉化銷售項目、管道項目,各類項目的基準收益率、經濟評價計算期、成本參數、收入參數等都是有區別的。經濟評價參數尤其是成本參數、收入參數選取的正確與否將直接影響經濟評價結果的可靠性,所以選準經濟評價參數對于經濟評價工作至關重要。而要想選準經濟評價參數,首先要對待評價項目的類型十分熟悉,例如油氣開發項目和煉化銷售項目在運營期發生的成本是不同的,如果不熟悉待評價項目特點,就能難選準經濟評價參數的種類和取值;其次關注經濟環境變化,例如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化將影響項目的基礎收益率,如當經濟環境不容樂觀時,投資者會相對謹慎,必要會對基準收益率提出更高的要求;最后關注國家政策的變化,例如國家是否為了支持某些產業的發展,而給予財政補貼,對給與的財政補貼征收營業稅應先征后減,以及“營改增”后,即對原來征收營業稅的項目改征增值稅,這就要求在編制經濟評價表格時,要將于營業稅有關的各張表格按照征收增值稅進行處理。

      5分析經濟評價結果

      編制完成經濟評價表格后,并不意味著經濟評價工作得結束,即經濟評價工作并不只是為了得出幾個簡單的經濟評價指標,如內部收益率,投資回收期等。要想真正發揮經濟評價結果對技術方案的反作用和推動方案優化的重要性,還需要對經濟評價表格所得出的結果進行分析,除了要分析項目的盈利能力、償債能力及財務生存能力,還要對項目進行不確定性分析和風險分析。因為項目經濟評價所采用的數據大部分來自預測和估算,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確定性,所以為了分析不確定性因素變化對評價指標的影響,估計項目可能承擔的風險,應進行不確定性分析與經濟風險分析,并提出項目風險的預警、預報和相應的對策,真正為投資決策服務。其中不確定性分析主要包括盈虧平衡分析和敏感性分析,通過細化資源、市場、工期、價格、規模等主要因素的敏感性分析,盡可能量化各因素對預期效益的影響;風險分析應分析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及給項目帶來的經濟損失,包括風險的識別、風險的估計、風險評價及風險應對。綜上,要使經濟評價發揮其決策地位,除了要通過經濟評價得出基本的經濟評價指標外,還要根據經濟評價結果對項目進行盈利能力、償債能力、財務生存能力、不確定性及風險分析,尤其是要分析項目的風險因素及應對策略。

      宏觀經濟不確定性范文第5篇

      一、2017年、2018年經濟增長情況預測

      亞美尼亞在2017年和2018年將分別實現2.7%和3%的經濟增長,而俄羅斯在2016年經濟下滑了0.8%,但2017年和2018年將分別實現1%和1.5%的增長幅度。發達國家經濟增長主要受到美國的去庫存周期的結束和日本有關的經濟政策驅動影響。此外,由于大宗商品價格趨穩,通貨膨脹壓力緩解,發展中國家商品出口也有一定的增加。東南亞地區較其他地區或將實現更大幅度的經濟增長,這主要得益于強勁的內需和融通性宏觀經濟政策的實行。

      經濟欠發達地區預計在2017年和2018年將分別實現5.2%和5.5%的經濟增長,低于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設定的7%的經濟增長率。低于目標的經濟增長將會給醫療、教育和應對氣候變化等方面的公共支出帶來威脅。此外,欠發達國家應注重提高出口商品多元化,適當減少初級產品比重,以降低出口對市場價格波動的敏感性。報告指出,欠發達經濟體若不能實現經濟加速增長,2030年前實現大幅度減貧的目標恐難實現。

      二、世界經濟放緩的主要因素

      報告指出,投資疲軟是世界經濟增長放緩的最主要原因。全球主要發達和發展中國家都顯現出投資疲軟的趨勢,這主要是由于全球需求下降企業投資恿Σ蛔愕賈碌摹W2010年以來,發達國家政府因債務規模不斷擴大,縮減公共投資規模。發展中國家資本市場欠發達,投融資渠道不暢,限制了投資規模的擴大。投資疲軟或將對中長期的勞動力增長和創新技術發展產生不利影響,導致生產率增長遲緩。

      貿易增長趨緩是全球經濟增長緩慢的另一重要原因。全球貿易總額2017年和2018年預計增長2.7%和3.3%,全球需求結構等不確定性因素,以及全球貿易自由化進展緩慢均限制了全球貿易增長。而且,相對較低的原材料價格,持續緊張的地緣政治形勢,為經濟增長帶來很多不確定因素。應對挑戰的對策主要有推動經濟多元化發展和創造就業崗位等。

      此外,經濟和政治的不確定性加大了投資風險,全球經濟仍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和風險。如新一屆美國特朗普政府宏觀政策、英國“脫歐”、歐盟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等均為世界經濟發展帶來不確定性,可能進一步放緩世界經濟增長。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青青青 | 亚洲女人初试黑人巨高清| 亚洲色婷婷六月亚洲婷婷6月| 亚洲А∨精品天堂在线| 国产亚洲精品精品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永久网站| 国产亚洲精品影视在线|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 亚洲日本久久久午夜精品| 亚洲精品一二三区| 亚洲精品福利你懂| 亚洲日本乱码卡2卡3卡新区|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视频| 日本亚洲免费无线码|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 黑人粗长大战亚洲女2021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 | 亚洲毛片αv无线播放一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国产亚洲精品线观看动态图| 国产成人A亚洲精V品无码 | 亚洲色偷偷色噜噜狠狠99 | 亚洲免费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夜色 | 亚洲国产成人91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青青青| 亚洲啪AV永久无码精品放毛片| 亚洲爆乳大丰满无码专区| 无码天堂va亚洲va在线va| 亚洲色婷婷综合开心网|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 久久精品亚洲日本佐佐木明希| 亚洲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久久| 亚洲av成人无码网站…| 亚洲综合亚洲综合网成人|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4SE | 亚洲综合激情视频| 亚洲综合激情五月丁香六月| 精品亚洲福利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