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大學生法律意識的重要性

      大學生法律意識的重要性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大學生法律意識的重要性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大學生法律意識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關鍵詞:創新;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教學;大學生;法律意識

      法律意識是人們需要具備的一種基本社會意識,能夠充分反映出人們對現有法律的看法以及對自身權利義務的認識程度,并影響著人們法治觀念和日常行為。大學生作為祖國的未來,其法律意識的培養更需要受到高校的重視,因此,要求高校能夠通過對《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教學創新,增強對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以幫助其樹立正確的法治觀念,規范其日常行為。

      一、大學生法律意識現狀分析

      法律的學理性較強,沒有一定的法律理論功底,難以形成正確的法律意識[1]。而從現階段的情況來看,非法律專業學生的法律知識來源主要是依靠《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教學獲得,但是很多高校在這一課程的安排上,課時相對較少,教授的知識內容也較為淺顯,再加上學生過于注重學分,對課程學習的要求不高,能夠通過考試即可,導致很多大學生對法律知識僅是一知半解,甚至存在錯誤理解的情況。例如硫酸燒熊事件中的當事人曾表明,自己學過這一課程,知道獵殺野生動物違法,但是并不知道用硫酸燒傷動物也算違法。由此可見,現今大學生的法律知識嚴重不足,其法律知識水平已經難以支撐起自身法律意識。針對現階段大學生法律意識單薄的情況,還需要學校能夠加強教育,創新課程,是學生認識到法律的重要性,利用法律的武器維護自身權益,從而加快我國法治社會的建設。

      二、以增強大學生法律意識為目標的《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教學創新方法

      (一)教學觀念的創新

      高校必須意識到法律教育不是德育教育的從屬,應有自己的獨立地位[2]。從而加強對大學生法律意識培養的重視程度,適當增加《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課時,并要求授課教師能夠轉變原有教學觀念,實現自身觀念的創新,明確認識到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不僅僅是對其進行法律知識的傳授,更是幫助其樹立正確的法治理念的過程,將培養大學生法律意識作為課程教學的核心目標,從以往教學中單純理論知識的培養,拓展到知識運用等方面的教學,提升大學生的法律運用能力,促進其綜合素質的發展。

      (二)教學方法的創新

      教學方法是幫助教師實現教學目的、完成教學內容的重要手段,教學方法的有效運用,對提升學生學習效果有著重要作用。因此,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教學中,教師應加強對教學方法的創新,以增強對學生法律意識培養的效果。傳統教學方法過于枯燥、單一,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學生較為感興趣的內容,有針對性的對學生實施教學。例如大學生對身邊發生的事情較為關注,教師可以選取具有代表性的實際案例,利用案例對學生實施教學,使《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教學更貼近大學生的實際生活,從而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意識到法律的重要性,實現法律意識的提升。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多媒體技術在高校教學中也得到了廣泛運用,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同時刺激學生的視覺、聽覺神經,以提升教學效果。例如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堂教學中,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法律講堂》、《社會與法》或者《今日說法》等法制節目,激發學生興趣,使學生能夠通過節目獲取更多的法律知識,以支撐其法律意識。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創設情境的方法,設計課程相關的法律課題,為學生創設辯論、法庭等情景,使學生融入情境之中,切身體會法律的作用,獲得一定的情感體驗,從而實現法律意識的提升。另外,還要求教師能夠盡可能多的為學生安排教學實踐活動,例如旁聽法庭審案、擔任社區矯正志愿者等,使學生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意識熏陶,引起其對法律的深思,實現其法律意識的有效提升。

      (三)考核制度的創新

      為有效解決學生過于重視學分的問題,實現法律意識培養有效性,高校應加強對考核制度的創新,采用多種考核方法,例如寫論文、開卷考試等,并充分結合學生的考勤、作業完成情況、學習態度等對學生進行綜合、公平的評價。

      三、結論

      法律意識是大學生的必備素質,目前大學生法律意識較為薄弱,因此,要求高校將《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教學作為培養途徑,加強對教學理念、教學方法、考核制度等方面的創新,以實現對大學生法律意識的有效培養。

      作者: 單位:成都信息工程學大學銀杏酒店管理學院

      [參考文獻]

      [1]魏敏.論大學生現代法律意識的培養———以<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教學實效性為視角[J].法制與社會,2010,1(1):225-226.

      大學生法律意識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關鍵詞:大學生;法律意識;問題;培養

      近年來大學生群體中刑事案件頻發,許多真實發生的案件不得不讓社會各界尤其是我們教育工作者進行深刻反思,促使我們對此問題進行深刻剖析和研究。

      一、我國大學生法律意識概述及研究意義

      (一)大學生法律意識的概念。如今,我國物質精神文明都取得了極大地進步,人們的思想意識也越來越開放包容,對待社會各方面發生的事件輿論愈多亦深刻,這其中必然離不開人們法律意識的提高。尤其當代大學生,在社會角色的驅使下,對法律的反映和認識,是對社會事務的參與,也是對公平和正義的向往。他們對待法律現象、法律事件的看法和態度,對法的認識、掌握及運用的程度等系列思想層面的動態就形成了大學生的法律意識。這種法律意識既包括理性的認識,也包括感性認識。

      (二)培養大學生法律意識的重要意義。作為剛剛成年的大學生步入相對自由開放的大學校園,其思想還不夠成熟,并未形成較健全的人生觀、價值觀及世界觀,因此在遇到事情時,并不能全面理性的看待問題,特別是事件中包含的法律因素不能被作為分析和解決事情的方法。但大學生作為從學生和社會工作者的一個過渡身份,他們肩負著國家重任,因此若心中有法、遵紀守法、依法辦事,形成健全的法律意識,才能成為社會主義合格的接班人。因此,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首先,培養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有助于提高大學自身的綜合素質,因為法律素質也是人文素質的重要組成,培養大學生成為懂法、知法、守法的青年,不僅能增強大學生自身競爭力,而且對社會整體素質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其次,培養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有助于穩定校園秩序。近年來,校園安全問題一直是人們熱議的話題,這不得不使得整個社會都要反思,如何能夠提高大學生的法律素質,培養他們良好的法律意識,讓大學生懂法、知法、守法,必然能夠穩定校園秩序,建設和諧校園;最后,培養大學生的法律意識也是建設和諧社會的要求。法治作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目標,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強大助推器,而大學生這一龐大群體法律意識的培養和提高,必然有利于整個社會的和諧與穩定。綜上所述,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具有深遠意義。

      二、大學生法律意識現狀分析

      (一)我國大學生法律意識存在的問題。隨著依法治國的推進,我國公民整體的法律意識有所提高,尤其是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學生群體,權利意識有所增強,當代大學生愈加深刻的認識到了學法、守法的重要性,并能主動的用法律知識武裝自己,但同時其中存在的問題也不容小覷。

      首先,大學生的法律認知不全。依法治國雖已見成效,同時大學生在校也會接受法治教育課程的學習,但我國政治、經濟、文化各領域的法律規章制度等層出不窮,大學生無法緊跟步伐,對一些法律概念和術語模糊不清。但大學生的法律意識的提升必然是建立在對法律知識的把握理解基礎之上的,沒有充足的知識,法律意識是不可能得到質的提高;其次,法律能力不足。在現實生活中,大學生的法律意識雖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在社會實踐中,運用法律的能力卻十分有限。進入大學后,大學生一般都會接受基礎法律的學習,但學習多功利化,作為學科學習,并不懂得將法律作為武器,在實際生活中運用,當本人或者身邊同學、家人的權益受到侵害時,由于自己能力和認識的局限性,無法使得權利得到有效的保護,甚至吃啞巴虧;最后,大學生法律信仰缺失。在社會的大背景下,對法律現象的反應和理解的過程中形成法律信仰。如果人們只是懂法,覺得只要不犯法就是守法,那就等于無法律信仰可言。尤其現如今社會,存在一些不公正現象,這使得大學生的價值觀有所歪曲,不能維護法律的權威性,更甚者以身試法,公然踐踏法律,這些行為也必然受到法律的制裁。

      (二)影響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因素。第一,社會因素。眾所周知,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我們的物質生活條件,就決定著政治、宗教、法律制度等等思想層面上的東西。那我國社會的法治進程的助推力也必然來源于經濟基礎。我國綜合實力雖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但市場結構還是不健全,必然影響著我國公民尤其是大學生法律意識的缺失。另一方面,法治建設的不完善,例如,有法不依情況的存在,立法程序的不完善,司法不公正,司法環境負面影響等等因素,都對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產生了消極影響。

      第二,學校和家庭的教育因素。幾乎我國所有的大學教程了都包含了思想法律教育的課程,但大多數都是作為公共課程來學習,不像主流專業那樣被重視,這就造成了大學生法律素質培養的缺失。而且教授法律基礎知識的教師多由思想政治方向的教師承擔,缺乏專業性和實踐經驗,無法引起大學生的學習興趣,加之心態上輕視,就無法保證法律知識學習的效果,更談不上法律意識的培養。常言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當今一代青年多為獨生子女,父母教育方式的不恰當,溺愛或者嚴管都容易使孩子心理上存在問題。同時,家庭教育存在片面性,很多家長管教孩子容易一再強調成績,忽視綜合素質的培養,更談不上法律意識的培養。

      第三,大學生自身的因素。大學生處于心理、思想逐漸發展成熟的一個階段,但很多情況下,心理發展跟不上外部條件的變化,這就極易引發心理問題。另一方面,就業壓力使得大學生在校期間目標功利化,注重自身專業學習,而忽視法律素質的培養,不利于法律意識的形成。

      三、大學生法律意識培養的建議

      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應是一項需長期堅持的系統性任務,需要各方形成合力來共同完成,筆者有如下幾方面建議:

      (一)社會方面。還是要加大力度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完善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做到有法必依、違法必究、執法必嚴,在全社會范圍內樹立法律威嚴,使大學生建立起對法律的信仰。另一方面,要引導網絡良性化發展,因為大學生現如今多從網上接受信息,網絡的影響不容小覷,需要加強網絡監管,盡快完善網絡立法,使得網絡盡量避免對大學生產生消極的影響。

      (二)學校和家庭教育方面。各高校應樹立素質教育觀念,改革高校法制教程內容,豐富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如,以案說法。或者聘請法律專業教師對大學生實施法律素質教育,開展多樣化的法律教育教學活動,建立相應的實踐環節,提高大學生用法能力;家庭方面,首先家長就應提高自身法律素養,從小為孩子灌輸正義法制的觀念。要創造和諧的家庭氛圍,使得孩子擁有健全的心理人格。采取最貼合孩子個體的教育方式來管理,保持良性發展。

      (三)大學生自身方面。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最關鍵的還是要發揮其自身的主觀能動性。首先要積極主動的學習思想政治和法律基礎知識,用理論來武裝自己,注重培養自身了心理素質,培養法律思維意識,積極參與法律實踐,掌握法律方法,為社會主義法治建設貢獻一份力量。

      (作者單位:河北農業大學)

      參考文獻:

      [1] 張文顯主編.法的一般理論[M].沈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88:233.

      大學生法律意識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河套學院,內蒙古 巴彥淖爾 015000)

      摘 要:增強大學生法律意識,有助于其依法維護自身權益,更好地履行法律義務,對推動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問卷調查發現,目前大學生法律意識現狀不容樂觀,具體表現在基本法律知識缺乏,法律信仰缺失、自覺運用法律維權的意識和能力較差等。通過分析大學生法律意識現狀及其成因,提出提高大學生法律意識水平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 :大學生;法律意識;現狀;原因;對策

      中圖分類號:G4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2596(2015)01-0074-03

      黨的十明確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目標,這就要求在全社會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形成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大學生對法律的認知態度和踐行效果,對良好法治環境的形成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對大學生進行法制教育,提高大學生法制意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實現高校法制教育與時俱進的基本要求。近年來,大學生違法犯罪、失蹤遇險遇害等案件頻發,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大學生法律知識欠缺和法律意識淡薄的現狀。筆者以河套學院大一到大三非法學專業學生為主體,調查了解大學生法律意識及高校法制教育狀況,為培養大學生法律意識,提高大學生法制教育的實效性提供參考。

      一、大學生法律意識現狀調查結果統計

      法律意識是社會意識的一種形式,是人們對于法和法律現象的思想、觀點和心理態度。大學生的法律意識主要指大學生對法的本質和作用的評價,對基本法律知識的理解、掌握程度,對自身權利義務的認知,對社會法律現象的心理判斷以及法律信仰的形成情況等。圍繞以上內容,本次調查從基本法律知識、法律運用能力、法律心理認知等三方面進行,調查以無記名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被調查對象中大一學生占27%,大二學生占38%,大三學生占35%,共發放問卷680份,回收有效問卷663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95%。

      (一)基本法律知識掌握情況統計

      基本的法律知識是法律意識的重要內容,也是大學生樹立良好法律意識的基礎和前提。本次調查主要對大學生了解法律知識的途徑、對法律法規的關注度、自身權利義務及個別具體法律知識等方面進行了解。通過調查發現,大學生主要通過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宣傳、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等途徑了解法律知識。其中媒體宣傳是大學生了解法律知識的主要途徑。大學生對國家新頒布的法律法規的關注度并不高,選擇經常關注的只占11%,關注過的占71%,還有18%的學生選擇了從不關注。關于自己的權利義務,只有25%的學生選擇了知道,63%的學生選擇了大體知道,10%的學生選擇了不知道,還有2%的學生選擇了權利義務無所謂。在回答“被告是什么人”這一基本法律知識時,只有45%的學生作出了正確選擇;有37%的學生認為被告是有違法犯罪行為的人;有16%的學生認為被告是打官司中理虧的一方;還有2%的學生認為被告是被誣陷的一方,可見,學生對于“被告”這一常見法律主體的概念很模糊。

      (二)法律知識運用能力統計

      提高法律知識的運用能力,是大學生學習法律的主要目的,也是衡量大學生法律意識水平高低和高校法制教育實效性的重要標準。在調查這一內容時,筆者設計了三個問題,見表1:

      從以上統計情況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能夠識別權利與義務,對保安搜身等明顯的侵權行為,由于涉及切身利益,大部分學生能夠運用法律手段維權,但對索要發票這種既是權利又是義務的行為卻缺乏明確的認知,所以78%的學生選擇了偶爾或很少索要發票,只有42%的學生在商家拒開發票時選擇通過法律手段維權。這樣的做法,一方面自己作為消費者在發生糾紛時正常的權利得不到保障,另一方面也給經營者提供了趁機逃稅的機會,導致國家稅收的流失,破壞了社會經濟秩序。

      (三)法律心理認知情況統計

      大學生法律心理認知特指大學生基于自身的利益需要和體驗而形成的對于法的感覺、情緒、愿望和要求。筆者在這部分設計了三個問題,見表2:

      從上述統計情況可見,58%的多數學生選擇對法律保持信任,66%的學生在認為法律不公正的情況下能夠選擇積極有效的方式應對;但仍有為數不少的學生對法律持消極態度,甚至在法律與權力關系的認識上模糊不清;有33%的學生在法律有失公正時選擇被動遵守,還有1%的學生選擇可以不遵守法律。

      二、大學生法律意識現狀分析

      從調查問卷的結果顯示,大學生對基本法律知識有一定了解,能夠判斷一些簡單的權利義務關系,對法律的重要性有一定認識,也有運用法律維權的基本意識,但整體狀況不容樂觀,還存在不少問題。一是對基本法律知識掌握不夠。由于接受法制教育的內容和途徑所限,大多數學生對法律部門的劃分、基本法律概念、訴訟制度等法律知識知之甚少,對國家頒布的法律法規缺乏關注,對自身權利和義務及其相互關系認識不清。二是運用法律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不強。由于法律知識儲備不夠,大多數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權利意識較差,不能積極主動地運用法律思維和手段思考解決實際問題。三是對法律的心理認知不足。大多數學生對法律的認識還停留在感性階段,缺乏理性思考,部分學生對我國法治建設取得的成果沒有客觀的認識,對法律的公平正義理解不夠,對法律的信賴程度仍需提高。

      調查結果與被調查學生法律意識水平的自我評價基本吻合。對自身法律意識水平的自我評價中,14%的學生認為較高,74%的學生認為一般,12%的學生認為較差。同時,77%的學生能夠意識到法律與自己的學習生活關系密切;88%的學生在權益受到侵害時能想到用法律手段解決問題;對于“大學生在法治社會中擔當的角色”,40%的學生選擇做法治社會前進的推動者或建議者,27%的學生選擇做守法者,26%的學生選擇做法律知識的傳播者,7%的學生選擇做法律的完善者,不難看出,大學生希望自己具備較強的法律意識并在法治社會建設中有所作為,但他們現有的法律意識水平難以實現這一目標。因此,無論從客觀要求還是大學生的主觀愿望,提高大學生法律意識水平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

      三、影響大學生法律意識水平的原因分析

      (一)中小學、家庭及社會法制教育的缺失

      通過本次調查發現,大一學生相對大二、大三學生法制意識偏低,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小學、家庭及社會法制教育的缺失。中小學雖然也開設法制教育課程,一些機關團體也組織法制教育進校園等活動,但大多數內容以安全教育為主,又受升學影響,這類課程或活動并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對提升學生法律意識水平意義不大。在家庭教育方面,有些家長自身法律意識水平不高,缺乏對孩子進行法制教育的意識,有時“教育”甚至適得其反。社會法制宣傳大多以大眾普法教育為主,對青少年缺乏針對性。

      (二)高校法制教育實效性不強

      中小學、社會及家庭法制教育的缺失,導致大學生在入學前法律意識水平普遍偏低,這就要求高校必須承擔對大學生進行法制教育的任務。高校的法制教育應該通過基本法律知識的學習,幫助學生正確認識權利和義務的關系,形成法治思維和法治價值觀。當前高校開展法制教育主要通過開設“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進行,而該門課程法律部分的內容只有兩章,由于課時有限,教師對法律知識的講解只能泛泛而談,也很少有實踐教學環節的設計;同時,教授該門課程的教師大多缺少法學專業背景,本身對法律的研究和理解不夠深入,在知識體系的構建與優化、教學方法的有效運用、大學生的法治精神和法律意識的培養等方面還有許多局限性,極大地影響了法制教育的實效性。

      (三)大學生對法制教育重視程度不夠

      在當前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背景下,大學生不學法、不尊法、不用法、不守法,不僅直接影響其自身權益,還會侵害社會和他人合法利益,對營造法治環境產生消極影響。法制教育對學生在校期間、畢業以后的學習、就業、生活及社會交往等各方面都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但現實中大學生對法律的關注度并不高,沒有將法制教育與自身的權利義務緊密聯系,在學習中大多存在應付心理,不能自覺地把法律作為一種行為方式和準則,也不能有效地運用法律。

      (四)社會法治環境的負面影響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法治建設在立法、執法、司法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就,但隨著經濟社會的轉型發展和改革的不斷深入,不可避免地出現了許多新問題,法治建設還存在立法滯后、執法不嚴、司法不公等現象,這也使得一部分大學生對建設法治國家的目標和進程持懷疑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其法律意識水平的提高。

      四、提高大學生法律意識水平的對策建議

      (一)加強中小學階段法制教育,為大學生形成良好法律意識奠定基礎

      法制教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應該在中小學階段了解與自己學習生活相關的法律知識,為大學階段形成良好的法律意識奠定基礎。因此,中小學應當開設相應的法律課程,并邀請專家對教師和家長進行培訓,以便教師和家長在日常教學和生活中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相關行政司法機關也應配合學校開展有針對性的法制宣傳和教育活動,從而形成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法制教育體系,使法制教育伴隨青少年的成長,幫助他們從小形成尊重法律、敬畏法律的思想意識,減少青少年違法犯罪率,為青少年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二)提高高校法制教育實效性,促進大學生形成良好的法律意識

      對大學生進行法制教育,將其培養成為遵紀守法、具備良好法律意識和法律素質的合格人才,是高校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高校應當不斷提高法制教育的實效性。一是要優化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提高法制教育的針對性。開設法制教育課是對大學生進行法制教育的主要途徑,所以首先要優化“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的教學內容,做到重點突出;同時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并結合專業特點,增設勞動法、經濟法、環境法、婚姻家庭法等選修課程,拓寬學生的法律知識面,彌補現有教學模式的不足。二是要創新學模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法律知識實用性很強,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多采用案例式、討論式、診斷式等教學方法及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注重加強互動交流,增強課堂感染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三是要組織開展豐富的法律實踐活動,提高學生學法用法的能力。教師要精心設計實踐教學環節,學校應鼓勵指導學生成立法律社團,采用走出去、請進來等方式,組織開展法律知識講座、競賽、辯論會、模擬法庭、庭審觀摩、法律咨詢等活動,構建起課堂內外、校園內外一體化的法制教育網絡,提高學生對法律的感性認識和理性思考,形成學習、傳播法律的良好氛圍。四是要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高校應盡量選派具有法學背景的專業教師承擔相應教學任務,非法學專業教師應通過學習培訓,形成完善的知識體系,提高法律實踐能力,保證法制教育的質量和效果。

      (三)構建良好法治環境,為提高大學生法律意識水平創造條件

      構建良好的法治環境,有助于堅定大學生的法治理想信念,為提高法律意識水平創造條件。從國家層面而言,必須維護憲法權威,不斷完善法律體系,推進依法行政和司法公平,全面加強法律實施,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環境。從社會層面而言,要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弘揚法治精神,增強全社會學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識。從學校層面而言,要提高依法治校水平,以學校章程為指導,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切實保障廣大師生的權益,為學生提高法律意識水平創設校內法治環境。

      參考文獻:

      (1)劉旺洪.法律意識論[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2)張家宇,李子煊.大學生法治精神培養的困境與出路[J].北華大學學報,2014(4).

      大學生法律意識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

      大學生

      法律意識

      法律是當前法治社會中最具普遍約束力的規范,也是道德要求的最低限度,強化人們的法律意識,可以有效地規范他們的行為。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加強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有利于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以往,中國傳統文化非常注重道德作用,而法律講究嚴刑峻法,認為道德無用,不認同道德教育的功能。在當前社會背景下,這兩種觀念實際上都是不全面的,道德和法律同等重要,對于每一個人來說,不僅需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同時也需要樹立法律意識。強化法律意識,不僅僅是使學生樹立強烈的法治觀念,更重要的是法律意識對人的積極影響,有助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更加符合新時期對人才的需求。

      1.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法治社會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現階段,我國法治建設不斷完善,正在逐步踏入法治社會,民主法治觀念日益深入人心,對于任何個人而言,都生存在一個民主法治的社會環境中。當代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他們的思維極為活躍,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較強,對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以及大學生對于民主法治教育的接受力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我國社會整體法律意識,也會影響到我國的法治建設。因此,作為大學生,要充分融入到這個社會,不單需要先進的意識形態,更重要的是具備強烈的法律意識,掌握基本的法律技能。

      1.2 互聯網的發展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難度

      不斷發展的互聯網,目前已經滲入到人們日常生活以及社會生產的各個領域,大學生的生活以及人際交往也受到很大的影響,進而使大學生的思想觀念以及價值取向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的確,互聯網加快了信息傳播速度,拓寬了傳播渠道,為人們獲取信息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有利于拓展大學生的視野,但與此同時,也給大學生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互聯網具有開放性,任何一個人都可以通過網絡成為信息的者以及接受者。大學生的文化程度較高,計算機技術水平也相對較高,對于網絡的依賴性也比較強,他們獲取信息的途徑主要是通過互聯網。但是網絡信息比較混雜,沒有經過針對性的篩選,信息真偽很難辨別,這樣很容易使大學生受到不良思想的影響,不利于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在這種背景下,加強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教育非常必要。

      1.3 大學生資助矛盾突出,加大思想政治教育難度

      國家近年來不斷加大對高校教育的扶持力度,但是有的學生并未得到相對公平的資助。當學生向學校相關部門反映這些問題時,相關工作人員大多只是進行簡單地說教,向學生們講一些空洞的理論和道德,并沒有通過法律途徑解決這些問題,學生往往也只能被動接受這種不公平對待結果。這樣不利于培養大學生法律意識,進而形成良好的法律行為,也不利于大學生守法、護法。現階段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日益突出,很多不法招聘單位以及非正規的企業、公司趁著這個機會隨意剝奪大學生的合法權益,這樣會導致大學生懷疑他們在學校接受的正面教育及其真實性。更重要的是,大學生自身缺乏必要的維權意識,在遇到任何法律問題時,只會用校內的思維模式對待和解決問題,不懂得充分利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2.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培養大學生法律意識的策略

      隨著我國法治建設步伐的加快,不斷提高大學生的法律意識、維權意識,不僅是對大學生的素質要求,也是推動我國法治建設的重要基礎。但是當代大學生的守法意識、維權意識普遍低下,教師、學校在處理學生之間的各種矛盾、糾紛過程中很少通過法律途徑來解決,這不利于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為此,新時期下,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應重視對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使大學生具備較高的法律素質。具體而言,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2.1 將法律基礎課的功能充分發揮出來

      法律基礎課程是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內容,主要教學目標是使學生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識及技能。新時期下,應轉變法律基礎課的教學觀念,注重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以往,不少教師將法律基礎課等同于法律知識教育課,一味地強調向學生們傳授關于法律的相關理論知識,理論性較強,雖然學生可能掌握比較系統、全面的法律理論知識,但是并不是真正的理解、認識法律,這其實違背了法律基礎課教學初衷,必然也會影響法律基礎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法律基礎課應該將教學目標定位于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上,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密切聯系現實生活,使大學生能夠認識到法律對于個人行為以及社會生活的影響,并充分認識到其重要作用和地位。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使得學生能夠意識到“依法治國”的緊迫性、必要性、重要性,樹立“依法辦事”、“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律觀,進而使大學生能夠真正做到懂法、守法、用法、護法。

      2.2 重視法律信仰教育

      目前雖然民主法治觀念不斷深入人心,但是實踐過程并不是非常如人意,究根結底是法律信仰的缺失。要真正實現國家的法治建設,最重要的是使廣大民眾能夠高度認可法律。加強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培養,對于加快我國法治建設步伐,促進我國社會的健康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法律意識是一種社會意識形式之一,是指人們的法律情感、法律觀點的總和,主要內容包括對法律作用及其本質的認識,對于現行法律的態度以及要求,評價某種行為的合法性,對于自身權利、義務的認識等等。大學生如果缺乏必要的法律意識,守法就無從談起,那么法律法規也就形同虛設。相反,只有樹立良好的法律意識,才會使人們自覺守法、護法、傳法,將自己的法律意識轉變成法律行為。同時,只有樹立強烈的法律意識,才會使人們尊重他人的合法權益,積極地通過各種法律途徑解決各種爭議和糾紛,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打擊各種違法行為。

      其次,法治教育的理論性、實踐性、政治性非常強,鑒于教育的特殊性,對于法律基礎課授課教師的要求也相對較高,不僅要求教師應具備較扎實的法律法規基礎知識,同時也要求具備深厚的文化功底。學校應加強對法律基礎課程授課教師的培訓工作,不僅包括法律專業知識培訓,同時還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培訓。通過建立復合型的高素質授課教師隊伍,保證在思想政治教學實踐中時刻把法治教育貫穿其中。

      2.3 依法辦校,遵循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思想

      新時期下,各大高校應強調“依法辦校、依法治校”的辦學理念,嚴格遵循相關法律法規開展各種辦學活動,通過法律實踐引導大學生養成強烈的法律意識,真正做到“以法育人”。為了達到這一目標,高校應始終堅持黨的教育方針政策,尊重高等教育的內在發展規律以及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的發展規律,根據當代大學生的身心發展實際,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管理理念,充分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合法權益,不斷加強培養大學生的法律意識、維權意識,并且鼓勵大學生充分利用各種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對于高校而言,應該根據國家以及教育部門制定的相關法律法規制定合理的規章制度,在對學生的教學管理過程中,嚴格根據相應的法律法規處理,在管理程序上也要做到透明化、公正化、公開化,凡事講求證據,一切都要合法、合情、合理。

      大學生法律意識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摘 要:近期發生的幾起轟動社會的高校學生投毒案等刑事案件說明了現在大學生法律意識淡薄的嚴重性及高校學生法治教育的不足。筆者通過探析高校學生法治教育的現狀及改進措施,希望可以改進高校學生法治教育的不足,有效提升高校學生的法律素養。

      關鍵詞:高校法治教育;現狀;改進措施

      Abstract:Several criminal cases happened recently,such as poisoning criminal case,have caused an uproar in the whole society,which illustrate that the seriousnes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poverty of legal consciousness as well as the shortage of university students legal education.In this passage,the author will analyze and probe into the current condition of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legal education,provide some improvements and hope to elevate the drawbacks of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legal education as well as to hoist the relevant legal accomplishments.

      Key words:legal education of university;current condition;improvement strategy

      現如今,盡管大學生的法律教育已經逐步得到社會的重視,大學生的法律意識仍然很淡薄,許多大學生都覺得法律離他們很遠,覺得在大學校園里不會存在什么法律問題,事實上,除了盜竊、打架斗毆等常見的法律問題外,在高校還存在許多其他法律問題。特別是最近發生的幾起轟動社會的高校學生投毒案等刑事案件更說明了現在大學生法律意識淡薄的嚴重性,高校學生法治教育的不足,同時也給高校的法治教育敲響了警鐘。那么高校學生法治教育的現狀如何,而又該采取什么措施進行改進呢?本文將就此問題逐一探析。

      一.高校學生法治教育的現狀

      首先,我們必須認識到整個社會普遍存在對法律認識不足的狀況,并且對于學生的法制教育,社會及家庭同樣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這里,之所以要將高校法治教育單獨提出來,是因為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對于大學生的法治教育尤為重要。目前,高校已逐步重視法治教育,但是仍然存在不足,那么高校學生的法治教育存在哪些不足呢?

      1.高校法治教育的內容空洞單一。如今,即使是設有法律專業的高校,對于非法律專業的學生開設的法律方面的課程也較少,而且基本流于形式,教育形式僅局限于口口相傳的說教方式,而這種形式調動不了學生的積極性。同時,法律課程設置不合理,法治教育的內容也很單一。我國高校在進行法治教育的時候,在內容方面存在的問題如下:“法律內容空洞,與實際結合不緊密;法律內容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這一課程中所占比例偏小;課程設置上對公民基本權利不夠重視。”①

      2.高校法治教育所需師資力量欠缺。除了法律課程較少外,專業法學科班的授課教師也很缺少。專業的法學教師基本對法學專業學生進行輔導,而對非法學專業的大學生的法治教育基本上都靠輔導員及兼職教師,而大多數的輔導員都是非法律專業畢業,再加之平日工作量大,對于大學生的法治教育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往往只能進行一些極為基礎的法律常識指導,對于思維活躍的、應該得到更多法律知識的大學生來講是遠遠不夠的。

      3.學生自身對法律的不重視。迫于就業困難等現狀,非法律專業的大學生普遍不夠重視法律課程,而把大部分的經歷用在專業學習上。他們對法律方面的公共課采取死記硬背,臨陣磨槍等方式來應付考試,更有些學生覺得只要自己不做違法的事情就可以,法律離自己很遠,法律意識淡漠。這些原因都造成了大學生法律知識的欠缺、法律意識的淡薄、法律信仰的不足。

      二.高校法治教育不足的改進措施

      通過閱讀一些相關資料,對于高校法治教育的現狀,筆者希望以下幾點經驗、方法可以改進高校法治教育的不足。

      1.合理設置課程內容,多引入貼近學生生活、能夠引起學生興趣的案例,可以把不易懂的法律條例轉換為一個個具體生動的案例展示,這不僅有易于學生的理解,也會加深學生對條例的釋讀。如與就業有關的合同法,與生活相關的婚姻法等。

      2.合理安排教育課程時間,將法治教育提前到高中、初中、小學甚至學前教育,為高校法治教育提供良好的前提背景。對于大學生的法治教育,不要只是進行幾個學期的學習并以考試結束,而是要貫穿于大學期間整個學習生活中,可以實行考試與考核相結合的方式,因為法律意識和法律素養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需要長期學習積累的。

      3.學習法律的教育形式應該多樣化,不應該只局限于開設法律基礎課的方式,可以把法治教育滲透分散在其他課程當中,采取滲透式教育。重視實用性,建立法律學習的第二課堂,邊學習邊實踐,把抽象的法律知識轉化為形象具體的行為方式。還可以運用現代化網絡手段對學生進行法治教育。總之,要“以法律基礎知識的傳授為基礎,以法律意識的培養為核心。”②

      4.注重師資力量的引入,提高教師素質及素養。高校的師生關系是指高校教師與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為完成教學目標和任務,圍繞知識信息傳遞、思想交流、感情溝通等方面展開的交往活動,通過互相影響、互相作用、傾力合作而形成的一種特殊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③因此高校師生關系是貫穿于教育整個過程中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教學方式。要提高學生的法律素養,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手段就是注重培養教師的法律素養。首先專業法學教師的法律素養要過硬,同時有做律師的經歷的教師不僅能從理論上教育學生,還能讓學生從實踐中學到更多東西。另外,作為大學生思想的引導者,對于大學生的法治教育,輔導員也占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輔導員老師更要在平時的日常工作中以身作則,依法辦事,平等對待學生,引導學生提高自身的法律素養。學習法律知識,提升法律素養,增強法治觀念對輔導員開展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輔導員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努力增強自身的法治觀念。(作者單位:沈陽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

      課題:遼寧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專項:《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工作模式建構研究――以校園文化建設為視角》(課題編號:JGZXS1230)。

      注解:

      ① 《高校法治教育的不足及改進策略研究》,28-29頁

      ② 《高校法治教育的不足及改進策略研究》,45-46頁

      ③ 《學習法律知識增強法制觀念對高校輔導員工作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李義軍.當代大學生法律素養狀況分析[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06.

      [2] 普玉松.高校法治教育的不足及改進策略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2009.

      [3] 石書偉.高校法制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黑龍江社會科學,2004/01.

      [4] 張紅.大學生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及培養方法[J].中國市場,2008.

      校园亚洲春色另类小说合集|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 亚洲天天做日日做天天欢毛片|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狼色在线| 不卡一卡二卡三亚洲| 在线A亚洲老鸭窝天堂| 亚洲一区精品无码|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 亚洲裸男gv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高清不卡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 | 亚洲Aⅴ在线无码播放毛片一线天|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麻豆| 亚洲日韩精品A∨片无码加勒比| 亚洲人成亚洲精品| 91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视频日韩视频| 亚洲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 亚洲综合伊人制服丝袜美腿|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影院| 亚洲小说图区综合在线|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二三区 | 亚洲AV永久青草无码精品| 亚洲av日韩av天堂影片精品|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电影| 亚洲第一页在线播放| 亚洲三级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国产国产综合一区| 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综合|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卞 | 亚洲精品动漫人成3d在线| 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色| 午夜亚洲福利在线老司机| 亚洲另类无码专区首页| 日产国产精品亚洲系列|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噜噜噜|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亚洲一区无码中文字幕乱码| 亚洲国产精品精华液| 国产精品亚洲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