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通信技術應用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新疆山區水文氣象監測系統包括新疆阿克蘇河流域的一級支流庫瑪拉克河、托什干河流域以及臺蘭河流域。山地海拔2000m~7000m,整個流域東高西低,平均海拔高度3820m。該流域GSM/GPRS網絡傳輸不暢,決定采用北斗衛星來實現監測站到水情分中心的傳輸。該流域的幾個水文站主要監測項目有:水位、流量、降水。該系統是集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及數據采集技術于一體的綜合系統,遙測站利用遙測終端機(RTU)和信息采集裝置對雨量、水位等數據進行實時采集、存儲和傳輸控制后,利用北斗衛星通信終端及傳輸設備將數據傳輸到水情分中心,完成對水位、雨量和其它水文數據的采集和傳輸。信息流程嚴格按照國家防汛指揮系統建設要求,采用自下而上、分級處理這個流程實現水文信息的自動采集、傳輸、處理、服務等。該系統由遙測站、數據傳輸部分、阿克蘇水情中心站和水情信息查詢軟件等四個部分組成。阿克蘇水情分中心與遙測站間均是星型結構。1.1遙測站遙測站由信息采集裝置、遙測終端機(RTU)、數據傳輸裝置、遙測供電設備等四部分組成。阿克蘇河流域一級支流庫瑪拉克河和臺蘭河上已建的四個遙測站中,前端氣象采集設備是錦州陽光公司生產的設備,水文遙測終端機(RTU)均為新疆水文水資源局水文信息中心自行研制的XJSW-2010(RTU),衛星接收機設備均為北京星地恒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北斗一體式普通型用戶機。見圖1。1.2遙測終端機(RTU)的介紹遙測終端機XJSW-2010(RTU)的硬件部分主要包括接口部分、處理和邏輯控制部分、存儲器、人機對話部分、電源控制等五個部分。軟件設計為全人機對話方式,以方便使用者操作。XJSW-2010遙測終端機是以高性能微控制器為核心,具有眾多傳感器I/O接口和多個通信接口,集數據采集、顯示、存儲和轉發等功能于一體的高性能遙測數字終端設備。有1個12位開關量接口用于格雷碼水位數據采集;1個1位開關量接口用于雨量數據的采集;3個標準RS232接口可分別用于連接:超聲波傳感器、超短波電臺、GSM或GPRS、衛星等通信模塊、計算機通信,1個16位A/D接口用于模擬量傳感器,如壓力式傳感器。通過計算機對儀器的參數和狀態進行設置,對儀器的時間進行校正,讀取儀器內的數據并通過配套軟件分析水文數據。XJSW-2010遙測終端機可以通過有線(PSTN、專線等)、無線(短波、超短波、微波)、GPRS/GSM移動通信網及衛星通信(海事衛星、全線通、北斗衛星)等通信組網方式,實現高效可靠的數據傳輸,完成數據采集、處理、存儲以及傳輸等任務,并可實現系統的遠程管理。氣象信息采集設備,采集存貯的結果是非16進制數據,而且沒有站號,也沒有信息采集的對應時間,要轉換成衛星傳輸認可的可印刷ASII碼。我們首先了解氣象采集設備對采集的數據的編碼分析和換算方法,利用XJSW-2010(RTU)將采集的數據增加站號、增加采集信息的對應時間,并將采集的數據轉換成ASCII碼。按照《北斗用戶機用戶接口協議》的信息傳輸格式,生成的信息編碼文本文件通過北斗衛星信道傳輸到阿克蘇水情分中心。1.3北斗衛星通信終端北斗一號/GPS雙模一體式數傳型用戶機,由主機和連接線纜、安裝支架組成。北斗衛星通信終端采用C波段,該頻段對雨衰非常小,約為0.2dB,惡劣天氣(尤其是雨季)不會影響通信。利用北斗衛星接收機自動搜索較強信號,在阿克蘇河流域C波段4波束信號較強,按設定的時間及時間間隔通過衛星向中心站傳送數據。如:設置氣象數據一般30分鐘發送一次,一般每次發送一組數據,一次衛星接收機開啟5分鐘,以便數據可靠接收。衛星平臺耗電較大,我們配置了50W直流供電容量的電池和浮充電設備,注意太陽能板放在太陽可以直接照射的地方,這樣可支持長期使用。衛星通信組網就是在遙測站配置“數據采集平臺”,將采集的數據信息發射到衛星,經衛星轉發到地面網管中心,登記后再由網管中心將信息發到衛星,然后轉發到地面接收平臺。
2數據的接收與處理
水情分中心負責數據的接收,阿克蘇水情分中心由服務器、UPS供電部分、北斗衛星(或GPRS/GSM)通信接收終端等組成。通過安裝在服務器的遙測應用軟件系統對遙測站傳輸來的數據進行解碼、糾錯和合理性檢測后存入實時雨水情數據庫,最終通過共享方式提供給管理機構進行洪水預報和調度決策。2.1數據的接收數據接收模塊負責接收遙測站發送上傳的數據文件,保存到“接收文件信息表”中,并啟動數據入庫模塊。運行遙測應用軟件,如:“阿克蘇氣象通信.EXE”,選擇“遙測儀設置”菜單后,出現如圖2顯示界面。可以選擇通訊方式。2.2信息的接收處理水情分中心的數據監控軟件進行了模塊化編程,分為通信設備驅動軟件模塊、數據入庫模塊和信息查詢模塊。(1)通信設備驅動模塊通信設備驅動模塊包括GSM/GPRS通信模塊和北斗衛星通信驅動模塊。通信設備驅動模塊可實時接收測站傳輸來的原始數據(水位、流量、降水量等),經過檢糾錯后形成順序原始數據Log(日志)文件。日志文件的形式:冠字流水號報文發送時間接收時間(2)數據入庫模塊數據入庫模塊具有數據錄入轉換入庫功能,數據庫的編輯維護功能,人工置數錄入的數據轉換成統一的數據格式。它負責把接收到的數據文件,根據信息的不同性質采用不同的方式對數據進行解碼預處理,經過檢錯、分類、合理性判別等一系列處理后,分門別類解碼入庫,存入實時雨水情數據庫中,根據表標識,修改相應的基本信息、實時信息,實現最終的數據同步功能。當數據寫入數據庫失敗時,系統具備緩存能力。(3)信息查詢模塊信息查詢模塊采用C/S結構,用VB6.0編寫程序,用Excel的表格功能設計顯示界面。從《實時雨水情數據庫表結構與標識符標準》(SL323—2011)數據庫中調出數據。其基本功能有:可以查詢實時水雨情數據和歷史水情數據,可以進行遙測站配置。主要完成以交互方式查看所存水情、雨情、系統運行狀態和遙測站以及系統的特征參數等功能。
3結束語
無線電通信技術在社會生活的發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沒有無線電通信技術的應用,就不能實現現代化的發展與建設,并且在不斷推動的過程中,這一技術的應用范圍也呈現出廣泛發展的趨勢,尤其是在消防通信系統中的應用,為消防通信系統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保證。
【關鍵詞】
無線通信 消防通信 應用 發展
在我國的消防通信系統中應用無線通信技術對于通信系統的發展與建設來說是一項重要的變革與創新,通過無線技術的應用,可以更加快捷的接收到相關的信息,大大縮短了信息通訊的時間。在無線通信技術中,主要包含了兩項主要的內容:①微波通信;②衛星通信,這兩項通信技術都為消防系統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1消防通信系統的現狀和存在問題
在通信消防系統中,消防人員主要通過這一系統接收信息,完成信號的傳輸,開展指揮調度以及實施消防的救援工作,可以說,消防系統的建立貫穿著消防救援工作的始終,為城市的發展與建設提供了重要的保障,由此可見,要想進一步實現更加快捷的救援工作,首先應該以通信系統的建立為前提,從當前的形勢來看,關于這方面的工作依然存在較多的不足之處。
(1)在經濟建設與發展的今天,消防安全就更加重要了,如果不能實現通信的全覆蓋,就無法有效的開展消防工作的建設,這是當前工作中主要存在的問題,消防盲區的居高不下不僅會影響到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更重要的是會對現代化事業的發展產生嚴重的影響,因此,要想降低消防盲區,就要在無線通信技術上多下功夫。
(2)在過去的消防通信過程中,手段比較單一,因為無線通信技術是在近幾年才應用在消防通信系統中的,因此適用范圍上還沒有得到大面積的推廣應用,僅僅在局部地區進行試點。此外,消防部門對這一技術應用的積極性不高也是主要的問題,不具備相應的應用意識就不能將其應用在實踐之中,更不會獲得相應的成果,因此這是限制消防通信系統得到發展的限制性因素,要想實現這一目標,就需要在意識管理上加強對無線通信技術的推廣,以實現消防通信的現代化建設。
(3)傳統的消防通信系統在救援的工作中作用不大,因為在實施救援工作的過程中,經常處在一種高溫的狀態之下,這時消防通信系統就無法發揮其功能,電子信號不能進行傳輸,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救援工作的實施,但是無線通信技術就不會具有這樣的問題,這也是無線通信技術的優勢所在,為了保證在消防救援工作中第一線的人員的安全,更加有必要開展無線通信技術的應用,實時了解救援的實際情況,為保障消防人員的安全性提供重要的基礎。
2無線通信技術在消防通信系統中的應用
在現代化發展的今天,無線通信技術的應用在我國已經具有了悠久的歷史,但是在實際使用方面卻沒有較大的成效,在近幾年間,相關的研究人員對這一問題開展了深刻的研究,最終發現其所具有的真正價值,并且應用在的各個領域中,其中消防領域就是其中之一,在消防通信系統中應用無線通信技術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應用性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在消防現場中的應用。
眾所周知,無線通信技術具有較多的優點,在這方面的應用中,主要利用了無線通信技術具有高傳播性的特點,通過高頻率的傳播速度而與消防現場達到了契合的效果,通過消防人員在救援現象進行實時信息的傳播,有助于總指揮處在第一時間作出決定,從而為消防工作的順利實施節省大量的時間,并且無線通信技術在火災現場的實際覆蓋面上具有較高的要求,不得低于95%的覆蓋面,最大化的保證了該技術在現場中的應用。根據我國對消防救援的相關規定,在5min之內要完成初步的救援措施,而傳統的消防通信系統由于具有滯后性是無法有效的完成的,因此無線通信技術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2)在消防信號的反饋方面上,無線通信技術可以做到及時、高效,這在現代化的消防通信系統的建設中具有重要的實踐價值,能夠有效的促進預警水平的提高。反應機制的建立可以降低火災造成的損失,減少人身傷亡的風險,反饋系統作為消防通信系統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采用無線通信技術可以提高反饋的效率,從而實現消防現場與消防控制室的聯系,在短時間內就能實現信號的通信。除此之外,消防通信信號的反饋系統大多有自身專用的通信線路,現場消防人員可以通過現場設置的無線通信裝置和消防控制室進行聯絡與溝通,這對于火災的及時預防有著重要的影響。除此之外消防系統通過建立無線中繼站和無線基站發射功率提升等手段的合理應用可以有效減少在消防通信信號反饋過程中信號衰弱、信號不穩定等現象的發生并能有效減少干擾因素對消防通信信號及時反饋的影響,從而更好地促進我國消防工作的高效進行。
3結語
綜上所述,無線通信技術在消防通信系統中的應用具有重要的影響力,是現代化發展的成果,通過本文的論述可以得知在消防火災的現場以及在信號的反饋方面,無線通信技術均具有良好的效果,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人們的進一步推廣。
作者:余松蓉 單位:齊齊哈爾消防支隊
參考文獻
[1]張琦.淺析目前無線通信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民營科技,2012(08).
關鍵詞:計算機技術;通信;應用;研究
一、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結合的優勢
(1)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的結合,能夠實現信息傳輸的準確性,能夠大大提高信息的抗干擾能力,對信息進行加密處理,實現信息傳輸過程中的意外流失。計算機通信技術有效地提高了信息傳遞過程中的準確性,解決了信息傳遞過程中的難題。(2)計算機技術在通信中的而應用,大大提高了對數據的處理速率,加快了計算機的傳輸速度。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的結合,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計算機的數據傳輸速度,滿足了現代社會發展對信息傳輸速度的要求。(3)計算機技術對通信技術的輔助支持,實現了信息的準確傳遞,計算機技術能夠將信息中的語言、文字、表格、數值通過二進制轉換成數值信號進行信息傳遞。計算機技術的參與實現了對信息的數制轉換,有效地提高了信息傳遞的準確性。(4)計算機的通信持續時間同電話通信相比具有很大的優勢。在計算機技術的支持下,計算機能夠對信息進行高速率處理、傳輸,因此,計算機的通信時間較短,普遍集中在五秒以下。(5)計算機與通信的融合,能夠實現計算機通信的自動化與智能化。計算機技術的參與,能夠提高通信自動化的處理能力,實現通信的自動化選擇。另外,計算機通信的智能化體現在能夠針對用戶的需求,為用戶制定合適的通信套餐。計算機與通信的融合,對實現計算機的通信價值有一定的幫助。
二、計算機在通信中的應用
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的結合,能夠有效地解決通信過程中的困難,能夠大大提高信息傳遞過程中的準確性,減少信息傳遞過程中的流失。同時,對實現信息的管理也有一定的幫助。計算機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于各大領域,比如物流管理、GPS檢測系統的實時監控、網絡計費、企業通信等方面。
(一)數據庫架構在計算機軟件制作中的應用
由于數據庫的存儲數據量大、擴充敏捷、適用范圍較廣、維護簡便等多種優點,數據庫自身的可靠性較高,因此,數據庫架構被廣泛應用于計算機軟件制作中。計算機軟件制作中的數據庫架構的應用,是為了滿足軟件使用的用戶需求,加快軟件開發的速度,使得軟件的處理能力得以提升,對軟件的安全性能進行不斷優化。數據庫架構在計算機軟件制作中的應用,能夠為軟件公司帶來一定的市場優勢,大大地加快軟件的制作速度、開發速度,對軟件公司的發展有一定的幫助。數據庫架構在計算機軟件制作中的應用原理是利用數據庫對數據記錄、組織、管理、存儲的優勢,將數據庫與計算機有機地結合起來,利用計算機管理代替數據庫管理,能夠大大提高數據庫統計管理的效率,為數據庫統計管理節省大量的時間。同時,數據庫架構能夠在軟件制作速度和開發速度上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
(二)信息管理系統的應用實現了計算機技術在通信中的應用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通信管理系統的需求越來越多。計算機技術在通信中的應用,需要信息管理系統的引入。利用計算機技術實現對信息管理系統的合理管理,利用計算機的優勢,大大提高用戶使用通信管理系統的效率。計算機技術對信息管理系統的合理管理,能夠使得終端設備快速地運轉起來,滿足人們對通信管理系統的要求。計算機技術在通信商的應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企業部門的工作效率和辦公質量。計算機技術子啊通信中的應用,大大便利了信息的傳遞,讓信息傳遞變得準確、簡單、高效。
(三)計算機技術在通信上的應用產物--計費系統
隨著計算機技術在通信上的廣泛應用,計費系統也隨之產生。計費系統的誕生前提是信息傳輸的實現,然后是計算機技術的結合,才能高速高效隨用戶的通信費用進行核實結算。計算機技術在通信技術的輔助幫助,能夠促進計費系統準確高效地服務于人類。計費系統的實現,為通信運營商提供了安全、準確的計費優勢,同時保障了計費系統與銀行等第三方機構的聯系,為用戶隨時計費、隨時繳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計算機技術的輔助支持,對提高通信和計費的準確性有一定的幫助。計算機自身的存貯空間較大,能夠合理化地將信息整合在一起,便于信息的快速查找。
(四)計算機在GPS實時監控中的應用
計算機在GPS實時監控中的應用同以前的傳統的有線電線傳輸數據的方式相比有很大的優勢,GPS檢測系統的核心部分-數據鏈能夠實現無線傳播數據,將檢測到的數據準確快速地傳輸到數據處理中心去。計算機技術支持下的GPS實時監控改變了以往復雜繁瑣的操作,降低了成本,為網絡數據的傳輸提供了很大的便利。GPS的檢測系統不容易受環境干擾,同時能夠進行格式的轉換,具有狠毒實時有效的傳輸方式。計算機技術支持下的無線通信,可以在計算機終端接收到GPS檢測到無線通信信號覆蓋下地區的有效信息。
(五)計算機技術在物流管理中的應用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的消費水平也越來越高,商品的流動量也越來越多。為了便于商家對貨物運輸信息的準確掌控,就必須積極地引入計算機技術,有機地將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整合在一起,解決商家對物流信息掌控不準確的困難,同時能夠降低商家在運營過程中的成本,為商家爭取利益的最大化。計算機技術與通信的結合,方便了商家對物流運營的管理。計算機技術在物流管理方面的應用,能夠讓商家及時地了解商品的出入庫信息,對物流信息準確地掌控,能夠避免成本過高的問題。
三、小結
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的有機結合,便利了人們的生活,提高了人們的工作效率。同時,計算機技術的優勢充分發揮,對信息的傳輸速度與信息的準確傳輸提供了一定的幫助。計算機技術在通信各大領域的應用,促進了社會的發展,為人們的通信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參考文獻
數據終端(DTE)有分組型終端(PT)和非分組型終端(NPT)兩大類。分組型終端有計算機、數字傳真機、智能用戶電報終端(TeLetex)、用戶分組裝拆設備(PAD)、用戶分組交換機、專用電話交換機(PABX)、可視圖文接入設備(VAP)、局域網(LAN)等各種專用終端設備;非分組型終端有個人計算機終端、可視圖文終端、用戶電報終端等各種專用終端。數據電路由傳輸信道和數據電路終端設備(DCE)組成,如果傳輸信道為模擬信道,DCE通常就是調制解調器(MODEM),它的作用是進行模擬信號和數字信號的轉換;如果傳輸信道為數字信道,DCE的作用是實現信號碼型與電平的轉換,以及線路接續控制等。傳輸信道除有模擬和數字的區分外,還有有線信道與無線信道、專用線路與交換網線路之分。
2數據通信的分類
2.1有線數據通信數字數據網(DDN)。數字數據網由用戶環路、DDN節點、數字信道和網絡控制管理中心組成。DDN是利用光纖或數字微波、衛星等數字信道和數字交叉復用設備組成的數字數據傳輸網。DDN作為數字通信網絡,其是將數字通信、光纖通信及數字交叉連接等技術有效的結合起來,數字信道中的網絡連接線路及用戶的環路傳輸都是數字的,但在實際應用中還有采用電纜及雙絞線的,使其傳輸質量受到較大的影響。分組交換網。分組交換網(PSPDN)是以CCITTX.25建議為基礎的,所以又稱為X.25網。其功能是實現對報文進行存儲及轉發,同時在實現這一功能時,需要將報文按照一定長度的數據段進行劃分,在每個數據段上加上控制信息,從而形成一個帶有地址的分組組合群體利用網絡進行傳輸。其可以在一條電路上分出若干條虛線路,從而供多個用戶同時進行使用,可以提供動態路由選擇功能和誤碼檢錯功能,但卻存在著一個較大的弊端,即網絡性能處于較差的水平。幀中繼網。幀中繼網絡通常由幀中繼存取設備、幀中繼交換設備和公共幀中繼服務網三部分組成。幀中繼網是從分組交換技術發展起來的。幀中繼技術是把不同長度的用戶數據組均包封在較大的幀中繼幀內,加上尋址和控制信息后在網上傳輸。
2.2無線數據通信無線數據通信是在有線數據通信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也可稱之為移動數據通信,而與有線數據不同之處即是不是通過有線進行傳輸的,是利用無線電流來進行數據的傳遞的,所以其適用范圍更廣,不僅可以使終端與計算機或計算機之間進行通信,同時可以實現計算機與人之間的通信,即實現移動通信。
3數據通信的應用
3.1有線數據通信的應用
3.1.1數字數據電路(DDN)的應用范圍有:①可提供一定強度的中高速數據通信業務。例如局域網互聯、大中型主機互聯、ISP等。②為分組交換網提供中繼電路。③提供點對點、一點對多的業務。④提供中繼幀的業務。同時也擴大了DNN的業務范圍。⑤提供語音、圖像等通信。⑥提供虛擬專用業務。DDN可以應用到多個領域內,具有非常強的適應性,有效的促進了數據交換的發展,而且在無線移動通信網上利用后,增強了聯網功能,不僅有效的提高了網絡的可靠性,同時也使網絡的自愈能力得以有效的提高。
3.1.2分組交換網的應用在進行內部廣域網的架設時,利用分組交換網使其業務資費更加便宜,是最為經濟的一種選擇。同時可以進行單點及多點連接,而且通過分組交換網進行分組連接,比DDN專線的成本有很大程度上的降低,所以有效的降低了成本,對于64k的低速場合具有非常好的適用性。
3.1.3幀中繼技術的應用幀中繼有許多好處,其中比較實用的有如下幾點:①降低網絡互連費用,由幀中繼技術可以在一條物理鏈接中進行多條邏輯連接,所以一條物理鏈接可以接入多個用戶,這樣可以有效的降低用戶接入的費用。②簡化了網絡功能,提高了網絡性能。由于在幀中繼技術中其傳統系統利用光纖來進行傳輸,所以使其網絡處理功能得以進一步簡化,有效的強化了網絡的功能及縮短了網絡響應的時間。同時由于高層協議的性能,使物理網絡的復雜化得以進一步簡化,有效的保證了高層網絡的獨立性。③同時幀中繼技術中采用了國際的標準,有效的提高了各種產品的兼容性,從而使其利用率得到較大的提升。而且其協調較為簡單,所以為各大廠商之間產品實現兼容性和互通互聯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使其很容易實現。
3.2無線數據通信當前移動用戶所應用的都是無線數據通信,所以也稱之為移動數據通信,這種技術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較為普遍,其業務可以分為兩大類,即基本數據業務和專用數據業務,基本業務較為常見,如廣播、傳真等,而專用業務是某個行業的特殊用途,如汽車導航衛星定位、3G手機網絡等。無線數據通信的應用范圍較為廣泛,而且隨之技術的不斷完善和發展,其將得到更廣泛的應用。
4結束語
關鍵詞:ZigBee無線通信技術 通信調度 調度模型
中圖分類號:TN9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416(2013)03-0065-01
1 Zigbee 技術概述
1.1 基本情況介紹
ZigBee這種新型無線通信技術,具有很多其他通信技術無可比擬的優點,例如:速率低、功耗低、距離短、組網能力優秀。除此之外,它的無線網絡平臺是由多達60000個網絡節點組成的,并且各個網絡節點間的距離可以進行大幅的擴展。ZigBee可以進行移動通信網絡不能進行的自動化控制數據傳輸。除了自身監控,還可以對別的網絡節點傳來的數據進行中轉。用ZigBee這種新型通信網絡使用成本低,消耗小,穩定性好,并且可以靈活選擇頻率,有很強的抗干擾能力。使用這種無線網絡進行通信的用戶自己不需要了解無線通信原理和工作機制,就能實現自己的需要,進行數據傳輸。而且還可以實現大范圍的數據傳輸,這種一個中心傳感網絡帶動20個甚至更多終端網絡節點的傳輸效率多用來進行沖擊波測試系統的控制。
1.2 系統原理
檢測中心系統和測試節點硬件系統是組成無線傳感網絡存儲測試系統的兩個重要部分。其中,檢測中心系統由上位機和無線ZigBee組成,測試節點硬件系統由無線ZigBee模塊、Msp430 單片機、光藕、存儲測試裝置這些硬件組成。星形網絡是無線傳感網絡的組網形式。所以在傳輸中只需要一個中心網絡節點。
各個系統網絡各有分工,中心網絡負責的是發送設置參數和無線觸發,而無線終端網絡負責接收無線數據。MSP430 單片負責存儲測試裝置設置參數并進行讀取。測試裝置負責的是存儲爆炸沖擊波的數據。
2 調度模型的建立和測試
2.1 模型的建立
在建立調度的過程中,我們經歷了以下幾個必要的步驟:
首先要對所使用的頻段進行掃面,通過對捕捉到的瞬時空間信號信息進行分析,掌握被占用信道中信號的中心頻率、帶寬、調制方式、發射功率、碼速率等信號參數。以此實現對認知用戶發射機的最優參數配置。
其次,可根據所捕捉信號的穩定性的不同,將其分為短時信號的長期穩定信號兩種,并根據所判斷類型提供不同的建議參考模型。其中短期的只根據測量某點及其附近點的信號特征相關信息給出可用點的中心頻率、帶寬、調制方式、功率等建議,以供參考;長期的則根據長期的觀測結果給出綜合建議。另外除了上述特征外,還包括頻帶的利用情況,根據時間的變化而發生的跳變等。
2.2 測試分析
根據某戰斗部的測試要求,我們進行了現場的1kgTNT試驗。測試過程中的無線ZigBee 傳感網絡設置以星形網絡的狀態向四周輻射,旨在保證周邊十幾套測試系統能夠同時收到中心傳感網絡發出的觸發信號。
測試過程中,無線傳感超壓測試系統位于III象限,距爆心3m、4m、5.20m處各布2個于地面平齊的傳感器。兩個爆炸起點記錄裝置分別放置在1.6m和3m處。無線控制平臺在距爆心200 米土山的掩體內。具體測試過程中的測試系統傳感器編號及布設位置如圖1
2.3 測試結果(如表1)
3 Zigbee技術的應用
3.1 調度指揮中心移動化
Zigbee技術具有很大的應用空間。為無線調度臺的使用者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實現調度指揮中心的移動化。一方面,調度臺的布置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可實現隨場隨時的部署;另一方面對使用者的要求也大大降低,無論是決策指揮者還是現場工作人員都可即時操作,實現與呼叫目標的有效連接。同時,在會議的召開中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可通過呼叫轉接直接轉移到桌面的會議電話終端上,實現對會議中的共同商討和重大決策過程的參與。
3.2 實現漫游調度
通過對調度臺和無線分級的捆綁使用,實現同組共振,可達到在無線區域網覆蓋下漫游調度的目的:一方面可使用無線分機與調度臺進行通話,實現會議的召開;反之亦可根據需要保證無線分機與調度臺的對接,在不影響后續調度的情況下,實現通話的需要。另一方面無線分機的呼出方式有所增加,不僅可以使用手動撥號實現通話,也可以通過SpeaktoDial語音說出調度對象名稱,免撥號呼通被叫對象。
3.3 調度電話移動化
調度電話的移動化對實際工作的開展提供了便利。面對突發事件,在崗人員即使不在工作臺,也可以有效地避險抗災。調度電話移動化既可以實現與移動電話的轉接,也能夠保證調度分機與移動電話的同振/順振,對調度工作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參考文獻
[1]王紅義.一種線性補償的帶隙基準電路[J].微電子學與計算機,2010,24(1):169-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