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電訊技術

      電訊技術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電訊技術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電訊技術

      電訊技術范文第1篇

      按照采油廠關于崗位培訓工作的有關要求,為進一步搞好現役電力設備的安全經濟運行,同時針對目前我廠電氣運行人才儲備缺乏,動力裝備日常工作中凸顯的理論基礎薄弱、維修技術經驗欠缺等問題,6月24日,動力裝備科在辦公樓一樓電教室舉辦了為期10天的電力技術培訓班。

      培訓開展前動力裝備科召開專項會議,科長全面安排部署了各項準備工作。5月底,動力裝備科按照廠內培訓管理的要求辦理了相關手續,并及時向各相關單位培訓,同時誠摯邀請機電工程學院的老師來我廠授課。6月20日,動力裝備科向參訓人員所在單位發出通知,詳細說明參訓時間地點及具體要求。

      6月24日,培訓班正式開課,授課老師根據我廠實際情況科學擬定教學計劃和教學進度,分別從電力安全知識、電工基礎知識、實際操作技能等方面進行教學授課,使培訓人員從基礎理論入手,打好了實踐操作的堅實基礎。7月2日,課程學習結束,動力裝備科組織了嚴格的理論和實操考試,57名參訓學員均以合格成績順利完成學業。

      培訓期間,動力裝備科派遣專人進行日常管理,負責學員的考勤、作息、課堂紀律等管理工作,了解學員思想動態及學習情況,積極配合授課老師的教學工作,確保培訓任務的順利完成。

      通過此次培訓,提高了我廠電力技術人員專業技術水平和工作能力,使參訓人員掌握了初級電工工作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能獨立上崗,完成一般電氣線路及常用電氣設備的安裝、維護與操作。同時此次培訓對提高我廠電力工作人員工作效率、促進個人全面發展,保障采油廠供配電系統的安全平穩運行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電訊技術范文第2篇

      配網開關柜應用越來越普遍,隨著科技的進步,不斷改進和推陳出新,加上配網線路從放射式供電轉向環網供電,對運行、安裝、檢修人員的技術水平和安全意識等綜合素質要求越來越高。下面就公司下屬區局施工部門曾發生的一起施工人員在10kV配電線路開關房做安全措施時誤合刀閘的誤操作事故,通過分析,提出防范措施。

      1事故經過

      2003-06-22,區建設有限公司工作負責人蘇××(班長)在廣榮鞋廠開關房進行加裝出線柜及線路改接工作,具體內容是將小坪F3黃沙干10號桿至物資處開關房電纜02號頭從開關柜拆下(該柜開關為夏茅F15和小坪F3的聯絡開環點),改接入廣榮鞋廠開關房新加裝的開關柜,成為小坪F3供電至廣榮鞋廠開關房,相關系統連接如圖1所示。

      08:51調度通知小坪F3已停電接地可開始工作,施工人員按照停電工作票的要求自行完成現場安全措施;09:12在小坪F3黃沙干10號桿處接臨時地線后,到物資處開關房由陳××操作,蘇××監護,在合上小坪F3黃沙干10號桿至物資處開關電纜02號頭接地刀閘時,誤將該柜的負荷合上(該類型開關柜是合、分、接地三位一體,其接地刀由負荷刀取代,能實現本柜負荷與接地刀之間閉鎖),使夏茅F15經小坪F3臨時接地線及變電站接地線短路,夏茅F15跳閘,小坪變電站F3開關柜電纜頭有較強短路弧光,當時該站繼保人員正準備做F3開關柜電纜頭零序CT特性,由于正在搬試驗裝置離開電纜頭處,幸好沒有人員受到傷害,但事故的性質是惡劣的,是嚴重的惡性違章行為。

      圖1事故所涉系統連接

      2原因分析

      事故后,公司組織有關人員對事故進行調查分析,發現施工部門的操作人員對新安裝使用的MG-SE6型開關的構造和操作步驟不熟悉,開關柜面板的操作孔名稱標示不清晰,操作時沒有了解清楚。這說明操作人員技術水平未能滿足現場工作的要求,安全意識淡薄,責任心不強是導致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在調查過程中,部分施工人員反映目前10kV配網開關柜型號多,較雜亂,有時操作設備要到現場才知道具體操作模式。

      3暴露的問題

      通過上述分析,暴露出在10kV配網開關柜運行管理中存在下列問題:

      (1)開關柜型號多、廠家多,操作型式五花八門,操作人員也沒經過全面、系統的培訓,對開關的結構和操作步驟不熟悉。

      (2)部分開關柜的廠家在開關柜操作插孔處沒有標識中文名稱,柜面沒有操作步驟提示,施工單位安裝后沒有標明名稱和編號。

      (3)生產準備未能及時到位,現場培訓工作滯后生產技術的發展、新設備的應用,人員技術素質未能滿足工作要求。

      4整改措施

      針對上述原因及分析,按照事故三不放過的原則,及時提出如下措施進行整改:

      (1)根據公司的實際情況,安監等部門組織開展防止誤觸碰、誤操作事故的安全培訓工作,并針對上述事故作為典型例子,對運行中的10kV開關設備進行摸查,通過摸查并歸納開關柜的類型有4大類:①產氣式開關;②壓氣式開關;③真空開關;④SF6開關等,柜的型式共有11種。

      (2)對11種不同柜型拍照片并制作成幻燈片,根據不同柜型的開關柜編寫操作步驟和操作細則,由有關的技術人員進行講課,對如何防止誤碰、誤操作進行分析,以及不同類型的開關操作時的注意事項和要求,主要的薄弱環節在哪里和容易發生誤操作的地方,一一進行講解。特別強調3類人:班長、副班長、工作負責人(監護人)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而且要非常清晰,否則不能帶班組工作。

      (3)在培訓中心配置目前配網所使用開關柜的樣品柜,按照運行的要求編寫操作步驟和操作細則,供運行人員和參與施工的人員培訓實操。配網運行人員及參與配網施工的人員,必須經培訓考核,一種開關柜為一個課目,當有新的設備投運時相應人員參加培訓,加深認識,并通過吸取事故教訓,從思想上和技術素質上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在防止誤碰、誤操作的工作中起到促進作用,收到明顯的效果。

      (4)加強對施工部門的安全技術措施交底工作。參與配網施工,在交代任務前,檢查施工人員是否參加過開關柜培訓,是否具備操作條件,如果沒有受過培訓,則必須到培訓中心參加培訓合格后再參與施工。交代任務時,要交代相應開關柜停送電操作步驟及有關的安全注意事項。

      (5)對運行中的開關房、綜合房內開關柜面板的標識、名稱、結線圖重新核對,對沒有中文標識的全部貼上中文標識。做好工程的驗收工作,施工單位未完成開關柜操作孔名稱標示的不予驗收,未編寫現場操作細則或停送電注意事項的不予投產。

      (6)在防人身觸電方面,根據在運行中10kV雙電源及以上配置的開關房內加柜工作中實施安全措施時遇到的問題,制定關于在運行中10kV開關房內加柜工作時實施安全措施的規定:凡在運行中同列母線配置雙電源的10kV開關房內進行加柜的工作時,除所在連接母線停電,還需將該組柜且是同列母線中有不同電源的電纜頭停電,確保在工作地段內有可能來電的地方均安裝接地線。

      電訊技術范文第3篇

      關鍵詞:傳統電機 電機循環電路 電子接觸器

      一、引言

      從寬泛的概念上來說,在工業的企業中世紀上運行的電動機全部都是間歇式的電動機。這樣的電動機通斷的頻率是衡量其電機的間歇工作狀況的重點所在。所以,為了保護高間歇條件下的電機的正常安全運作,在通斷頻率大于60的時候,需要我們采用循環電路的方式對電機進行通斷。

      傳統的循環電路有很多種不同的當時,基本上的結構以及運行的原理都是相同的。這些種類的電機都是通過交流接觸器主觸頭的分與合來進行電機的啟停操作的。目前在防治、水處理等等的行業有比較廣泛的運用。

      這種類型的循環電路采取的是交流接觸器作為基本的控制元件來進行設計的。這樣的循環電路結構相對比較簡單,價格相對也比較低廉并且在維護的過程中十分的方便。所以在實際中使用的十分的廣泛。但是,這樣的電路也是有自己的適用條件的。電路的通斷頻率大于60的時候,是不能工作的。在通斷頻率大于45但是小于60的時候,這樣的電路就不適合考慮讓其工作。只有當通斷頻率小于45的時候,才能正常的工作。并且,雖然通斷頻率低于45是可以正常工作的。但是在這個值與45接近的時候,也會導致很多的問題。嚴重的時候可能會導致電機的損壞。

      二、 傳統電機循環電路的電子接觸器技術改造

      隨著技術的急速發展,目前已經有很多的可以取代傳統電機的循環電路的方案了。比如說現在應用比較廣泛的就是使用PLC元件進行整個的控制電路。還有的可以采用變頻調速技術進行電機啟停的控制。有的甚至對整個的電路進行防疊裝置的設計,從工藝上進行改進,對整個設備的傳動裝置以及電氣裝置進行全面的改進,這個方案當然也能夠實現整個電機的智能化。并且,有的企業現在甚至會直接放棄現在使用的機器設備,直接引入西方的先進技術和設備,但是西方的機械是相對比較昂貴的,很多的單位不愿意投入大量的資金。

      所以,只能通過現代化的改造使得企業的設備所存在的問題進行修補。而一種比較廉價且比較合適的做法就是應用“電子接觸器”對循環電路進行適當的改造。在電路的改造過程中,使用NE555時基電路構成基本的控制電路。對于主回路的改造則使用雙向可控的硅取代傳統的交流接觸器的主接觸頭。這樣雙向可控的硅就可以很好的完場交流電力的控制的工作。

      雙向可控硅可以控制電機的啟停問題的主要工作原理是:

      首先,雙向可控硅期間中通過交流電的時候,在每半個電流的周期中可控硅進行一次觸發。

      其次,只有在可控硅中通過的電流大于擎住電流的時候,次啊能在去掉觸發脈沖之后的維持器中繼續進行通導的工作。

      第三,只有在可控硅中通過的電流下降到了維持電流之下的時候,可控硅斷開,回復阻斷的能力。

      最后,可控硅在斷開之后,要在此出發才能重新進行通導。

      所以,在陰極與門極之間需要加以核實的電壓,才能使得可控硅起到觸發控制的作用。

      這一方案僅僅需要付出極少的成本,設備的體積很小,性能卻是相對比較穩定的。設備的性價比相對比較合理。在設備的改造過程中,方案比其他的方案更加可靠,并且需要調試的時間比較短。最重要的是,經過改造后的電路的電機通斷頻率的運行范圍到了80左右。

      但是,新的方案所改造出的電路與傳統的循環電路有很大的不同。大功率的可控硅元件在使用的過程中需要加以適當的增強冷卻組件。具體的冷卻組件可以選擇散熱器冷卻。同時,在通斷頻率比較小的情況下,可以采取自然的冷卻方式,相對而言還是比較經濟適用的。

      三、改造方案的運行原理

      1、新的循環電路的工作

      如下圖,經過改造之后的電路由兩部分組成,分為主電路部分和輔電路部分。住電路的回路中財務了雙向可控硅的原件,額定電流的選擇在41A以上。同時,為了確保新型電路的工作的穩定性,可以為雙向可控硅的表現加上一定的散熱裝置。在途中的大功率的繼電器KA型號為JQX-13F。主要的接線方式如圖所示。

      圖一 改造后循環電路

      在圖中的輔電路的回路設計中,其主要的作用是為主電路的回路提供電源。其中的B是50W的控制變壓器。其中的SB1和SB2則是控制電機停止以及啟動的操作按鈕。

      在設計的過程中,為了能夠滿足實際的操作中操作人員的要求,在設計之初還提供了可循環電路的手動操作與自動操作之間的轉換。雙位撥動K1開關的時候,就能進行著兩種狀態的自由切換。

      2、手動控制狀態

      當圖中的K1處于閉合運行狀態的時候,電路的運行可以采取手動態進行一定的控制,那就是人工控制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基本的控制過程為:接通電源之后,將K1-1以及K1-2調整到關閉的狀態。這樣的情況下,V1和V2的門極就會處于一種一直通電的狀態。然后,操作人員可以使用SB2的控制按鈕進行操作,之后KM線圈就會得點,電機就會啟動,然后處于一種連續運轉的狀態的。

      在手動的控制狀態之下,如果機器需要緊急的停止的話,使用SB1的按鈕,就會直接使得電路關閉。雖然此時的電路3會處在通電的狀態下,但是對整體的電路沒有影響,電路會切斷運轉。

      3 、自動控制狀態

      當圖中的K1處在斷開的狀態的時候,電路的運行就可以采取自動運行的狀態進行控制。那就是處在電路的自動運行狀態之下。這樣的運行狀態中期主要的控制過程是:接通電源之后,電路3會產生震蕩。這樣的情況下,KA這個循環就會閉合運行通電,這樣KA1和KA2兩個循環就會閉合,接著按下SB2的按鈕之后,KM線圈就會得點,電機就會進行循環啟停的運轉狀態。

      另外,在自動的狀態下,還有幾個調整的功能。其中的RP1是對電機的運行時間進行調整的。RP2是對電機的運行停止時間進行調整的。如果在自動運行的狀態下,需要對電機進行緊急的停止的話,使用SB1的按鈕,就會使得KM線圈處于失電的狀態下,這樣就會使得電路關閉。

      結語

      通過以上的改造的實驗和設計,我們可以發現使用電子接觸器技術對傳統的循環電路進行改造的方案是切實可行的,并且經濟性相對來講是比較高的。同時,傳統的電路中以交流接觸器為主要的控制原件,并不是沒有一定的可取性,當通斷頻率小于30的時候,相對本方案來講也是一種比較經濟可行的運行方案。

      參考文獻:

      [1]陳業紹,用測振法確定交流接觸器噪聲功率級的研究[J],聲學技術,1990

      [2]建議推廣和開發的節電新產品[J],中國科技信息,1992

      [3]李波,淺談機械工程中交流接觸器的優化設計[J],民營科技,2009

      電訊技術范文第4篇

      關鍵詞 智能變電站;通訊技術;OTN技術

      中圖分類號 TM7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671-(2012)092-0233-01

      根據建設統一堅強智能電網要求,以及“三集五大”體系的推進,電網安全運行及集約化運行管理對通信網支撐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通信網高效運營與電網安全和企業管理的關系將日益密切。本專題對于通信領域新興的OTN、PTN、軟件換等新技術的特點和在電力系統中應用的適用性分析,針對智能化變電站對通信系統的新要求,在傳輸網、業務網和支撐網層面提出優化通信系統方案。

      1 通信系統OTN技術特點

      OTN(光傳送網,OpticalTransportNetwork)是以波分復用技術為基礎、在光層組織網絡的傳送網,是下一代的骨干傳送網。OTN是通過G.872、G.709、G.798等一系列ITU-T的建議所規范的新一代“數字傳送體系”和“光傳送體系”,解決傳統WDM網絡無波長/子波長業務調度能力差、組網能力弱、保護能力弱等

      問題。

      OTN優勢在于擅長解決IP業務的超長距離、超大帶寬傳輸問題,可以為大量的2.5 Gbit/s、10 Gbit/s甚至40 Gbit/s等大顆粒業務提供傳輸通道。但是OTN的帶寬分配也是剛性的,帶寬利用率不高,難以對較小顆粒業務進行處理。

      OTN的主要優點是完全向后兼容,它可以建立在現有的SONET/SDH管理功能基礎上,不僅提供了存在的通信協議的完全透明,而且還為WDM提供端到端的連接和組網能力,它為ROADM提供光層互聯的規范,并補充了子波長匯聚和疏導能力。

      2 通信系統PTN技術特點

      PTN(Packet Transport Network,分組傳送網)技術是指在IP業務和底層光傳輸介質之間設置一個層面,針對分組業務流量的突發性和統計復用傳送的要求而設計,以分組為內核,實現多業務承載。是隨著各種新興數據業務的迅速發展和帶寬的不斷增長,業務的IP化演進,對承載網的帶寬,調度,靈活性,成本,質量等綜合要求越來越高,由此應運而生的實現全業務統一承載和網絡融合的技術。PTN支持多種基于分組交換業務的雙向點對點連接通道,具有適合各種粗細顆粒業務、端到端的組網能力,提供了更加適合于IP業務特性的“柔性”傳輸管道;點對點連接通道的保護切換可以在50毫秒內完成,可以實現傳輸級別的業務保護和恢復;繼承了SDH技術的操作、管理和維護機制,具有點對點連接的完整OAM,保證網絡具備保護切換、錯誤檢測和通道監控能力;完成了與IP/MPLS多種方式的互連互通,無縫承載核心IP業務;網管系統可以控制連接信道的建立和設置,實現了業務QoS的區分和保證。它具有完善的OAM機制,精確地故障定位和嚴格的業務隔離功能,最大限度地管理和利用光纖資源,保證了業務安全性,在結合GMPLS后,可實現資源的自動配置及網狀網的高生存性。

      PTN作為傳輸和數據的融合技術,PTN主要為數據業務的傳輸而服務,它主要提供GE、FE接口,同時,也可以提供2M或者STM-N接口,不過其2M和STM-N已經不再是MSTP設備的幀結構形式,而是IP包的形式。

      PTN和MSTP的外在形態都是可以提供多種類型業務(包括分組和TDM業務)的接入,但是其內核不同:PTN基于分組內核、MSTP基于TDM內核。MSTP內核就是一個SDH交叉連接設備,對于分組業務采用虛級聯等方式支持;PTN的內核是一個分組交換機,對TDM業務采用仿真方式支持。

      3 通信系統軟交換技術特點

      軟交換將是下一代網絡的關鍵性技術,是下一代網絡的控制功能實體,為下一代網絡提供具有實時性要求的業務的呼叫控制和連接控制功能,提供如媒體網關控制功能、業務提供功能、信令互通功能等等。可以對傳統電路交換向分組網絡的過渡提供無縫連接。

      軟交換是多種邏輯功能實體的集合,是語音/數據/視頻業務呼叫、控制、業務提供的核心設備,也是目前電路交換網向分組網演進的主要設備之一。軟交換的主要設計思想是業務/控制與傳送/接入分離,各實體之間通過標準的協議進行連接和通信。這種集中控制、分散接入的架構使得在軟交換網絡上提供的業務能夠實現更大范圍的覆蓋。軟交換的承載網絡是IP數據網,隨著電力系統IP網絡的不斷成熟,使得IP網絡上開發新技術,發展新業務成為現實。

      基于軟交換的多媒體調度系統是利用軟交換的交換控制能力,結合調度業務的特點,提供了基于軟交換控制、IP網絡承載、語音、視頻、數據等多媒體業務并存的一種新型調度通信業務系統。

      建立軟交換系統具備以下優點:可大大提高電力通信專網的組網靈活性、方便性;降低后期的設備投資成本;簡化設備維護量及降低設備維護成本;方便電力公司的電話通信及降低通話費用;真正實現多媒體業務的應用。從而由原來的單一電路語音技術向電路與網絡相結合,實現語音、數據、視頻等多媒體業務的融合。

      4 通訊技術應用方案

      4.1 PTP+E1組網方式

      PTP時間同步技術是精密時鐘協議,用于高精度時鐘傳輸向遠端網元提供同步。通過在傳輸網SDH電路中傳輸PTP時間,組建時間同步網是一種比較好的解決方式。

      PTP+E1組網通過時鐘設備上PTP時鐘輸出高精度PTP時間同步信號,進入支持PTP的交換機,同時由交換機提供足夠路數的PTP信號輸出至協議轉換器,將基于以太網的PTP時間同步信號轉換為2M數字信號,并通過SDH通信鏈路傳送至各地區局或各變電站的SDH設備,再經過協議轉換器的轉換,將2M數字信號轉換為以太網信號并輸入設在各地區局或變電站的PTP從鐘,再經過擴展輸出各類時間信號給站內設備實現全網的時間同步,其理論精度為微

      秒級。

      4.2 B碼+E1組網方式

      B碼+E1組網方式為采用時間同步設備輸出的B碼信息封裝在同步的2M通道內,通過SDH網絡的E1通道將時間編碼信號傳輸到各需要同步的節點,并通過手工或自動補償機制消除傳輸時延,其理論精度為微秒級。

      5 結論

      通過對通信新技術應用的分析,智能化變電站通信系統方案的優化整合和功能性的提升還是有可能性方案的。在變電站智能化進程中,全面應用通信新技術,提高通信系統系統承載能力,是提升調控一體化信息平臺功能應用水平的必要因素。最終體現在智能化變電站通信設備配置的優化、整合、功能集成提升。

      參考文獻

      電訊技術范文第5篇

      【關鍵詞】示范 實訓基地建設 內涵 機電一體化

      【中圖分類號】 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4)03C-0169-02

      一、實訓基地建設的內涵

      職業教育突出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職業能力包括: 職業素質和專業技能。其中職業素質包括: 較高的職業道德修養、溝通表達能力、主動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團隊合作協調能力,職業素質就是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專業技能包括綜合技能和單項技能,專業技能包括操作技能、技術技能、知識技能,是學生的就業競爭能力。實訓基地建設的內涵就是為社會培養培訓高素質、高技能型緊缺人才,突出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實訓基地的建設是學生職業能力提高的保障。

      二、實訓基地建設的主要內容

      (一)建設的思路

      機電一體化專業技術實訓中心的建設緊緊圍繞專業建設改革思路與目標,以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為切入點,營造真實職業環境,籌劃建設集教學、培訓考證、生產經營、職業素質訓練等多功能于一體的校內外綜合實訓基地。建設內容包括:一是進行實驗室環境建設、實驗設備采購等工作;二是引進企業管理方法,建立一個先進合理的管理機制;三是營造一個良好的企業氛圍,讓學生在校內也能夠完全體驗企業的真實環境,體驗企業文化;四是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讓教師在實訓中心的管理中,提高教學實踐能力及科研能力。

      (二)建設的具體內容

      機電一體化技術中心建設的指導思想是:滿足機電一體化專業、機電一體化專業(數控維修方向)、機電一體化專業(機器人方向)等三個專業方向的所有實驗實訓內容,體現設備的先進性,同時針對學生人數多的現狀,滿足批量教學要求,以及滿足學生雙證率、對外培訓、技術研發及競賽要求,實訓中心已經先后建設及準備籌劃建設的實訓室如圖1所示。

      三、實訓基地建設對接

      (一)實訓基地建設與行業企業對接

      本專業堅持“職業教育要面向先進制造業服務,面向生產業”的目標,主動適應地區經濟發展,定位于北部灣地區汽車、機械兩大先進制造業和有色金屬、制糖造紙兩大資源型產業和現代港口物流兩大新興特色產業等。引入現代企業先進的“5S”行為管理模式,建立“校中廠”,將“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五個內涵與教學管理和學生管理相結合。在遵循職業管理規律的基礎上,細化管理標準,完善日常管理、學生實訓管理等各項制度。

      引入廣西春茂電氣自動化工程有限公司入校,建立“校中廠”,聘用學生到“校中廠”進行生產實習,與上汽通用五菱公司、柳州五菱汽車有限責任公司等企業建立“廠中校”,合作開辦“2+1”訂單班。與這些企業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共建、共管、共用校內外實訓基地,互派教師和工程技術人員,共同制定教學內容,共同培訓學生、教師、員工,構建校企共同參與人才培養全過程的人才培養模式。按照企業的管理模式,引進人才評價標準,建立真實的生產環境與氛圍。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合作,推動了學校與企業、專業設置與職業崗位、教學內容與職業標準的深度對接。

      (二) 實訓基地建設與課程體系對接

      本專業除共享學院基礎技能實訓中心、電工電子自動化實訓中心外,機電一體化實訓中心基本涵蓋了本專業所有課程的實驗實訓內容。同時與上汽通用五菱公司、柳州五菱汽車公司等校外實訓基地共同開發基于生產過程控制的項目化課程,共同建設PLC控制系統安裝與運行維護、工業機器人技術、數控機床故障診斷與維護保養等優質核心課程,編寫工學結合、行業特色鮮明的工學結合教材。

      (三)實訓基地建設與職業標準對接

      依據崗位要求,考核學生職業技能,實訓基地提供多工種的職業資格鑒定平臺。可以選取PLC系統設計師、維修電工工種、數控維修工種、機電一體化助理工程師認證等相關證書的職業資格考核。鼓勵學生參與區內、國內電子產品設計、工控組態軟件應用、數控維修大賽、自動線安裝與調試、機器人安裝與調試職業技能競賽,以賽促教,以賽促學,提高學生的綜合技術能力。近年來,該實訓中心已經為區教育廳、區工會等上級部門承擔過多個賽事比賽,如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廣西賽區高職組自動化生產線安裝與調試、電梯安裝與調試,區企業職工維修電工技能競賽等,并能順利圓滿完成。

      利用實訓設備,從企業聘請行業專家、技術能手擔任實踐性強的課程,加深學生對行業的技術標準與規范的理解。如蒂森電梯有限公司主動提出無償到學校開設電梯日常維護保養規則等課程,介紹電梯行業標準規范、日常的運行、維護與管理等,針對特種設備作業人員(電梯電氣維修)認證標準,組織有意向的學生在校考取電梯維修證,介紹電梯行業特色文化,滿足該企業用人需求,最后半年,學生進入企業就能帶證頂崗實習,在這過程中學生就業目標明確,增強了主動性,使學生能夠“零距離”上崗。

      (四)實訓基地建設與終身學習對接

      1.搭建全程訂單育人平臺

      建立校企一體化辦學機制,建立開放學習機制。依托與企業深度合作,圍繞校企訂單培養、共建實訓基地、合作培養師資、聯合開發課程和教材、安排學生頂崗實習等內容開展形式多樣的合作辦學實踐。探索開放、自主、互動、立體化的學習機制,推進終身學習服務體系的構建。逐步建立無障礙入學和彈性學習制度。制定并完善學分積累、學習成果認證制度,實現學員靈活學習、自主學習、自由學習、個性化學習的目標。

      2.職前―職后全程訂單人才培養

      職前“個性化”訂單人才培養。按照訂單企業個性化用人需求,校企共同制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共同開展職業技能考核、共同完成頂崗實習就業,量身打造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2008年起與上汽通用五菱公司合作開辦的“2+1”教學模式訂單班,前兩年在校內完成,后一年在實習單位組織教學活動,實習單位負責提供教學場所、設施,具體教學內容及時間安排由雙方共同協商確定。理論課及實踐課主要由本專業教師及企業生產一線的技術骨干、專家等配合,根據企業需求靈活安排。學生在一年的實習期中貫穿企業設立的企業文化、安全生產管理、品質管理等相關課程,由企業人力資源部、車間等共同實施及考核。至今“五菱班”訂單班已經開辦5年,目前大部分學生已成為企業的骨干力量。

      職后“多元化”訂單項目合作。利用校企資源優勢和信息共享機制,通過專業教學向企業延伸,企業培訓向學院延伸,推動了校企共同開展職業資格鑒定、員工學歷教育、函授教育。培訓基地共建和產學研合作等訂單項目的開展為畢業生及企業員工的終身學習提供了保障,構建具有區域產業特色的技術職業教育終身學習平臺。近年來,已經為上汽通用五菱、柳鋼、玉柴等企業員工進行維修電工中級培訓、維修電工技能競賽等項目培訓達二百多人次。為滿足企業需求,專業團隊準備籌劃為企業進行技師培訓、高級技師培訓。

      大學生“回爐”學技,增強就業競爭力。建立一套完整的制度體系,以幫助學生“回爐”,為他們提供一個回歸的渠道,以促進其自身發展。每一個人的成長過程都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大學生“回爐”是一個技術性的提升,更容易塑造成復合型人才。

      3.中高職對接全新靈活的招生機制

      廣西提出要實施職業教育“立交橋”工程,即各層次職業教育互相貫通,包括學分互認、課程銜接等。通過校企合作方式,實施中職、高職專科和高職應用本科分段培養、校企延伸培訓及頂崗實習與就業,實現人才培養全過程的中職與高職專科、高職專科與高職應用本科的有效銜接。從2010年開始,本專業已經與廣西大學合作專本銜接教育,該專業專本銜接在校生人數已達250人,已經有部分同學獲得了本科學歷學位證書。下一步考慮中高職銜接招生,“2+3”學年制、單獨招生等全新和靈活的招生機制,構建終身職業教育體系,促進中高職教育在層次上的有效銜接和深化,在拉動中職教育發展的同時,推動高職教育發展,提高高職教育質量。

      經過幾年實訓基地建設的不斷完善,實訓室執行了開放式的管理模式,面向學生開放,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對實驗設備進行設計、安裝、調試,加強了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及創新能力的培養。學生積極踴躍參與全國、區級各層次各項目技能大賽。近年來,曾獲全國西門子杯自動化挑戰賽華南賽區一等獎、全國總決賽三等獎;全國高職院校維修電工競賽一等獎;多次榮獲全國職業院校“電子產品設計與制作”技能大賽二等獎、區競賽一等獎;多次榮獲“亞龍杯”全國高職院校“自動線安裝與調試”技能大賽團體二、三等獎、區競賽一等獎。

      盡管機電一體化實訓基地的建設已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實驗設備硬件及內涵建設的開發、運用還不夠充分完善,下一步將進一步完善硬件設備建設,加強實訓基地的內涵建設。充分利用現有的設備及提高設備資源的質量,加強實驗室開放監管,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優質資源和互動平臺。加強對外的培訓力度,發揮實驗設備資源共享的作用,提高設備的利用率,機電一體化技術中心將建設集教學、培訓、職業技能鑒定、技術服務和技術研發于一體的,具備“基礎技能訓練―職業專門技能訓練―綜合應用訓練”三級遞進的實踐教學功能。

      【參考文獻】

      [1]丁金昌.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的探索[J].中國高教研究,2008(12)

      相關期刊更多

      電訊技術

      北大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

      電訊工程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陜西黃河集團有限公司

      電子科技大學學報

      北大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国产AV日韩A∨亚洲AV电影|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尤物| 最新亚洲卡一卡二卡三新区| 亚洲精品私拍国产福利在线| 亚洲成a人片77777kkkk|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视频| 国产亚洲3p无码一区二区| 中国亚洲女人69内射少妇|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 国产亚洲?V无码?V男人的天堂 | 亚洲男人第一av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电影| 亚洲AV无码不卡无码| 亚洲国产综合专区电影在线| 亚洲免费在线视频| 亚洲日韩乱码久久久久久| 亚洲人和日本人jizz| 亚洲资源最新版在线观看|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精品综合|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亚洲老地址| 亚洲欧洲专线一区| 亚洲AV成人无码网站|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播放|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浪潮| 中文亚洲AV片不卡在线观看| 日本亚洲欧洲免费天堂午夜看片女人员|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蜜桃| 亚洲AV第一页国产精品| 亚洲视频国产视频| 亚洲剧场午夜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字幕| 欧洲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伊人成无码综合网|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一线久久| 亚洲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洲校园自拍都市| 亚洲精品人成网线在线播放va| 日韩精品亚洲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黄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资源 | 亚洲成AV人片在线播放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