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混凝土結構實訓總結

      混凝土結構實訓總結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混凝土結構實訓總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混凝土結構實訓總結

      混凝土結構實訓總結范文第1篇

      摘要:本文基于建筑施工技術課程的教學及實訓的情況,提出在校內建立建筑示教模型實訓基地的思路,探討如何提高這門課程的學習質量,以推進中職技能實訓教學。

      關鍵詞 :建筑施工示教模型實訓教學

      在中職院校中建筑施工技術一直都是土建類專業重要的一門專業課程,相對于其他課程,這門課更注重實踐與綜合性。目前,學生學習該課程仍然主要是通過傳統教學方式,即任課教師簡單直接的課堂授課方式,學生實踐的機會相對較少或者并不同步進行,主要原因一是安全問題,二是不一定找到合適的施工工地即實踐場所。因此,急需創建一個高效的實訓教學模式,做到理論緊密聯系實際,既能讓學生熟練掌握專業技能,又能在實訓過程中注重學生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的培養。

      一、示教模型實訓場地的建立

      因校外實訓或實習會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可選定校內某場地作為專門示教模型實訓場地,根據設計要求,完成建筑結構從場地勘察、基礎施工、主體結構施工、封頂等過程的半成品,這個建筑結構要求與實際建筑結構同樣大小,但是必須表現各項施工進程。我們稱之為反映一系列施工進程的示教模型。該模型可作為土建類專業的模擬仿真的實訓手段,盡管目前不能完全取代傳統的實訓手段,但建設較完備的校內示教模型實訓場地,發揮多種功能,具有自身突出的優勢,可作為中職土建類專業實踐教學的重要補充。

      二、示教模型實訓的多種功能

      1.認識實習

      示教模型相對完整地重現了實際施工中從圖樣識讀、下料加工、安裝施工、質量驗收的全過程。通過教師帶領學生參觀、講解,讓學生在比較真實的情境中完成了感性認識,這比在課堂中學習更生動、形象、便于理解。此外,在實訓工場的計算機中,可收集、制作一些有關施工過程的動畫片,作為參觀靜態施工過程的補充。還可以收集、自行拍攝一些實際工程當中的施工照片和視頻。了解、熟悉這些信息將極大地豐富示教模型實訓的內容,完全滿足認識實習的需要。

      2.施工實習

      顯然,示教模型實訓場地不能僅僅滿足認識實習的需要,還應該作為施工實習的場地,即直接動手進行施工操作、現場學習施工技術。實訓場地還要設有現場操作場地,教師根據授課的進度,隨時安排施工實訓,在校內實訓場地指導學生動手操作,必要時輔助施工照片、視頻,比如制作混凝土結構梁、板、柱、樓梯、樓蓋、雨篷等整個構件或一部分,整個制作過程強調學生自主決策實施,教師可以在之前課堂上介紹構件組成材料、制作流程、注意事項等,讓學生按小組查閱資料寫好操作步驟,做好充分準備,完成之后寫出總結或體會。這種結合親身動手操作,讓學生更了解建筑工程中施工技術,從而提高學生在工程技術的問題上,有更好的解決與分析的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團結協作、吃苦耐勞等方面的能力。

      3.復合實訓

      示教模型相對完整地重現了實際施工中的全過程,這也涉及很多其他專業課程,比如:制圖與識圖、建筑力學、測量、施工組織、建筑構造、混凝土結構、鋼結構、建筑安裝等重要課程。因此,還可以用來組織復合實訓。例如,在施工技術、混凝土結構課程中都講到雨棚,它有多種形式,可做成結構形式,也可做成建筑形式。鋼筋混凝土結構雨棚的受力鋼筋應設置在上面,這與一般的梁配置受力鋼筋有區別,為什么呢?在建筑力學課程中可以找到答案,該課程常將結構形式的雨棚簡化為平面的懸臂梁,與墻的連接為固定端支座,受向下的均勻分布荷載作用時,上部受拉,因此必須將受拉鋼筋配置在上面。

      此外,在復合實訓中由于時間長、涉及課程多,而且各門課程研究重點也不相同,所以也要注意場地的使用效率。如果某種構件在某課程中已要求制作過,在其他課也涉及時,不必再重復制作。這時可以利用計算機存取的有關這方面的資料,也可探討在電腦中制作三維立體模型、動畫模型。

      筆者認為在復合實訓中可加強計算機的使用。如在平法識圖教學中,梁中的鋼筋關系十分復雜,理解難度很大,雖然在施工實訓中可以動手操作,但不會反復去做。這時可利用計算機軟件制作一些三維立體模型,如三維模型軟件3DMAX 、MAYA、SketchUp等。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學習軟件,并利用它模擬從簡單到復雜的各種構件及施工過程,這樣學生對此更有興趣,既學習了軟件,又鞏固了專業知識。

      三、小結

      混凝土結構實訓總結范文第2篇

      關鍵詞:建筑結構 課程設計 課程實踐

      一、高職高專開設《建筑結構》課程的必要性

      “高等職業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的雙重角色,是為適應社會進步對各種專業人才的需求,加強應用性為原則,培養了解基本專業理論知識,掌握基本技能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的高等“技術教育”。

      高職高專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主要培養面向施工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員、質檢員、預算員、監理員等崗位為主的應用型人才,他們必須具備服務施工組織安排的能力,《建筑結構》這門課程正是解決識讀結構施工圖、領會設計意圖的一門課程,所以,高職高專開設《建筑結構》這門課程非常有必要。

      二、高職高?!督ㄖY構》課程教學要求

      《建筑結構》是建筑工程的專業必修課程,是一門培養動手能力的專業課程。課程以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為主線,主要內容有鋼筋混凝土材料,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受彎、受壓、受拉、受扭構件承載力計算,鋼筋混凝土結構正常使用極限狀態驗算,肋形樓蓋結構設計和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等章節。《建筑結構》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學科,該門課程主要培養學生正確繪制和識讀結構施工圖、正確領會設計意圖和根據圖紙正確技術交底和指導施工等方面的工程技術能力。

      三、《建筑結構》課程教學設計

      1、合理安排教學環節,理論與實踐并行,突出實踐

      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學生大多都在建筑施工單位工作,所從事的工作,既要求掌握一定的理論知識,又特別要求具備實踐能力,比如建筑材料的應用,結構施工圖的識讀,施工組織與管理等等。在課程教學中,加強實訓基地的建設,構建實踐教學體系,突出實踐教學環節,充分利用實訓室、校外實訓基地等各種教學資源,使學生真正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使學生學過相關課程后具備相關的實踐能力。例如,受彎構件課程完了,安排學生到建筑實訓基地學習梁鋼筋的綁扎,CAD制結構圖繪制實訓,讓學生充分認識受力鋼筋、彎起鋼筋、架立鋼筋和箍筋,并模擬鋼筋骨架的放置,讓學生充分了解各種鋼筋所起的作用,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課程結束后安排學生到項目施工現場參觀學習,指導老師在實踐過程中利用建筑結構相關知識引導學生去發現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請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給學生們講解施工工藝、施工方法和容易產生的質量弊病,然后指導老師再把學生從實踐引到理論上,用理論知識來解決實踐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如此全過程連續進行,循環往復,理論指導實踐,實踐滲透理論,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認識深度,強化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對知識的運用能力。

      2、優化教學內容,弱計算,重構造

      本課程按照“施工員”職業標準,以施工企業施工員、質檢員等崗位需求為導向,確定我們學生要掌握的知識、能力、素質來選取和改革課程教學內容,并以“必須、夠用” 為度。

      我國現行結構設計是以概率論為基礎的極限狀態設計方法,是半經驗半理論的一種設計方法,構造措施是長期科學試驗和工程經驗的總結,這些構造措施可防止因計算中沒有考慮的因素的影響而造成結構構件開裂和破壞。同時,有些構造措施也是為了使用和施工上的可能和需要而采用的。

      我們學生大部分就業于施工企業,他們可以不會進行結構設計,但一定要能照圖根據規范要求正確指導施工,因此,我們進行教學內容安排時,要求學生了解基本的計算方法之外,必須重點講解構造要求,最好以圖文并存的方式來講解構造要求,讓學生懂得進行鋼筋混凝土施工時,除了按規定放置必須的鋼筋以外,鋼筋的切斷、連接、錨固,跟混凝土的相對位置等還必須要滿足有關的構造要求。

      3、應用PPT、三維立體圖和施工錄像等現代化教學手段

      《建筑結構》課程反映實踐的內容較多,在教學手段上,積極引入現代化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提升課堂的品質和內涵,提高教學的效率與教學效果。

      相對于傳統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以形象生動的PPT畫面、三維立體示圖、施工錄像等方式來展現教學內容,有利于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而且多媒體教學手段能夠把項目實施過程以施工錄像形式“搬進”課堂,實現“課堂與實訓室的一體化”。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們收集了大量動畫、三維立體配筋圖和鋼筋綁扎、焊接實例,實現了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融為一體。但多媒體傳輸信息量大、傳輸速度快,在教學過程中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適當調整授課速度。

      四、《建筑結構》課程教學課程實踐

      1、改進教學方法,強化學生崗位角色觀念和團隊協作能力

      在實訓時,采用分角色教學法,例如,在進行鋼筋骨架結扎時,安排一部分學生作施工員,進行鋼筋的下料、綁扎、模擬鋼筋在模板內的放置工作;安排另一部分學生作質檢員,進行鋼筋工程質量驗收工作,檢查鋼筋骨架中每一根鋼筋的放置位置、間距和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受力鋼筋與架立鋼筋是否倒置等;安排另一部分學生作監理員,在自檢合格的基礎上,再進行一次嚴格驗收。將實訓教室設為“工程部”、“質檢部”、“監理站”,讓學生進入了實訓教室,就有步入工作崗位的感覺,爭前恐后地去完成各自工作任務,讓學生融入團隊協作的氛圍中,進行角色鍛煉,強化學生崗位角色觀念和團隊協作能力。

      2、導入規范,鼓勵參賽,培養學生職業技術技能

      專業課程教材大部分內容是從規范上摘取的,但具有不全面、滯后于新規范等特點,所以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規范的導入,講解規范的來歷,規范的更新過程,有意識培養學生養成學習規范、應用規范等職業技術能力;鼓勵學生參與省內外各種競技比賽項目,開展競技訓練,選拔優秀選手參加校外比賽,調動學生積極性,促進學生學習和訓練。培養學生制圖能力、結構骨架加工能力,為識讀結構圖墊定良好的實踐基礎,真正做到“授人以漁”,將來走上工作崗位后,遇到問題,他們知道通過查閱設計規范、施工規范等來解決相應的問題。

      四、結束語

      混凝土結構實訓總結范文第3篇

         實訓報告個人心得感悟1

         經過兩天的模板工程實訓,我從一個對模板工程陌生的學生到了今天對模板工程相對了解的人。我對此感到很高興。我們在何老師的帶領下進行了兩天的模板的實訓。在這兩天中我學到了不少的知識,那些在書本中沒有的知識。 第一天,上午我們組織起來一起觀看了關于模板工程施工的技術和工藝的視頻。讓我們了解了關于模板工程的相關知識。下午我們來到由南通五建承包的華鼎星城項目施工現場進行參觀。觀看了工人對于模板的施工方法。第二天我們依然來到此地進行實訓。

         在華鼎星城項目工地,此工地采用的是框剪結構,采用較多的剪力墻結構。而模板采用的是木模板,木模板施工工藝適應于建(構)筑物的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在現場的技術人員的講解下讓我們了解到很多關于模板的知識

         一、配板原則:

         ①要保證構件的形狀尺寸及相互位置的正確。

         ②要使模板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能夠承受新澆混凝土的重量和側壓力以及各種施工荷載。

         ③力求構造簡單,裝拆方便,不妨礙鋼筋綁扎,保證混凝土澆筑時不漏漿。

         ④配制的模板,應優先選用通用、大塊模板,使其種類和塊數最小,木模鑲拼量最少,設置對拉螺栓的模板,為了減少鋼模板的鉆孔損耗,可在螺檢部位改用55mm 100mm刨光方木代替。

         ⑤模板長向拼接宜采用錯開布置,以增加模板的整體剛度。

         ⑥模板的支承系統應根據模板的荷載和部件的剛度進行布置。

         二、配板步驟:

         ①根據施工組織設計對施工區段的劃分、施工工期和流水段的安排,明確需要配制模板的層段數量。并根據工程和現場施工條件,決定模板的組裝方法。 ②根據已確定配模的層段數量,按照施工圖紙中梁、柱、墻、板等構件尺寸,進行模板組裝設計,并明確支撐系統的布置、連接和固定方法。 ③進行夾箍和支撐件等的設計計算和選配工作。

         ④確定預埋件的固定方法、管線埋設方法以及特殊部位(如預留孔洞等)的處理方法。

         ⑤根據所需鋼模板、連接件、支撐及架設工具等列出統計表,以便備料。

         三、模板安裝:

         ①清理底模

         ②安裝側模③吊裝底、腹模鋼筋

         ④安裝端模

         ⑤安裝內模

         ⑥吊裝頂板鋼筋

         ⑦安裝橋面預埋件

         四、質量標準:

         1、模板安裝

         ①保證項目:

         A、模板及支架必須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其支架的支承部分必須有足夠的支承面積,如安裝在基土上,基土必須堅實并有排水措施。

         B、木模板應符合《木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J 50206-2002)中的承重結構選材標準,其樹種可按本地區實際情況選用,材質不宜低于Ⅲ等材。

         ②基本項目:

         A、模板接縫寬度應符合以下規定:

         合格:不大于2.0mm

         優良:不大于1.0mm

         B、模板安裝必須符合下面要求:

         a.模板及其支架應具有足夠的承載能力、剛度、穩定性

         b.保證構件各部位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確

         c.構造簡單裝拆方便,便于鋼筋的綁扎和安裝

         d.拼接嚴密不漏漿

         e.清水混凝土裝飾混凝土采用滿足設計要求的模板

         五、模板拆除程序:

         ①拆卸外模聯接件

         ②拆內模

         ③拆端模

         ④拆外模

         六、心得:

         經過兩天的實訓總結讓我對模板安裝工程有了很多的了解。這次的實習帶給我不僅僅是一種工作經驗,更是我人生的一筆財富。俗語說:紙上得來終覺淺,沒有把理論用于實踐是學得不深刻的。我堅信通過這一天時間的實習,所獲得的實踐經驗對我終身受益,在我畢業后的實際工作中將不斷的得到驗證,我會不斷的理解和體會實習中所學到的知識,在未來的工作中我將把我所學到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不斷的應用到實際工作來,充分展示自我的個人價值和人生價值。為實現自我的理想和光明的前程而努力。

         實訓報告個人心得感悟2

         通過這次實訓,我收獲了很多,一方面學習到了許多以前沒學過的專業知識與知識的應用,另一方面還提高了自己動手做項目的能力。本次實訓,是對我能力的進一步鍛煉,也是一種考驗。從中獲得的諸多收獲,也是很可貴的,是非常有意義的。

         在實訓中我學到了許多新的知識。是一個讓我把書本上的理論知識運用于實踐中的好機會,原來學的時候感嘆學的內容太難懂,現在想來,有些其實并不難,關鍵在于理解。

         在這次實訓中還鍛煉了我其他方面的能力,提高了我的綜合素質。首先,它鍛煉了我做項目的能力,提高了獨立思考問題、自己動手操作的能力,在工作的過程中,復習了以前學習過的知識,并掌握了一些應用知識的技巧等。其次,實訓中的項目作業也使我更加有團隊精神。

         一、繼續學習,不斷提升理論涵養。

         在信息時代,學習是不斷地汲取新信息,獲得事業進步的動力。作為一名青年學子更應該把學習作為保持工作積極性的重要途徑。走上工作崗位后,我會積極響應單位號召,結合工作實際,不斷學習理論、業務知識和社會知識,用先進的理論武裝頭腦,用精良的業務知識提升能力,以廣博的社會知識拓展視野。

         二、努力實踐,自覺進行角色轉化。

         只有將理論付諸于實踐才能實現理論自身的價值,也只有將理論付諸于實踐才能使理論得以檢驗。同樣,一個人的價值也是通過實踐活動來實現的,也只有通過實踐才能鍛煉人的品質,彰顯人的意志。必須在實際的工作和生活中潛心體會,并自覺的進行這種角色的轉換

         三、提高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

         實習,是開端也是結束。展現在自己面前的是一片任自己馳騁的沃土,也分明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責任。

         可以說這次實訓不僅使我學到了知識,豐富了經驗。也幫助我縮小了實踐和理論的差距。這次實訓將會有利于我更好的適應以后的工作。我會把握和珍惜實訓的機會,在未來的工作中我會把學到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不斷的應用到實際工作中,為實現理想而努力。最后,我要感謝學院組織的這次十分有意義的實訓,使我們學到了很多,也領悟了很多。

         實訓報告個人心得感悟3    在xx莊園實訓的這段時間里,我覺得真的很美好,欣賞了美麗的景象,學會了一些對待客人的方式,還有在花莊里玩叢林穿越的重重驚險的闖關,讓我領悟到了人生哲理!

      混凝土結構實訓總結范文第4篇

      縱觀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發展現狀,尚存在以單門課程組合學科體系、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脫節、職業能力考核力度不足、畢業生綜合素質不齊等現象,隨著高職教育課程改革和整合理念的不斷發展,本專業能力培養結構和教育理念應作相應的發展與轉變,進行課程改革與整合,建立適應高職發展的課程模塊體系。

      高職人才培養的是面向工程一線的應用型人才,在課程設置上,實行基礎模塊專業化,專業模塊項目化、模塊功能方向化的結構體系,按照新的人才觀標準,實施“專業基礎—專業能力—拓展能力”的教學課程體系,基礎教育強化職業技能所必備的專業基礎知識;專業能力教育培養學生就業所需的綜合職業能力;拓展教育突出學院特色教學,拓寬學生就業領域;另設立公共課,培養學生綜合素養;專業能力為教學核心,突出以下技能的培訓:CAD繪圖能力、工程測設能力、結構分析與識圖能力、技術管理能力、施工操作能力、質量控制能力、工程技術規程的應用能力、職業道德素養、特色專項技能。目前高職教育指導委員會確定的高職教育目標為行業高技能型人才的培養,而分析高職建筑工程類專業,根據近年來建筑業發展狀況,主要崗位群為建筑施工企業的技術管理人員,因而目標定為普通工程技術層和專項工程技能層人才的培養為佳。如按本院特點,可開設深基坑監控、大體積溫控、預應力操作、附著爬架操作、空間結構安裝同步控制等專項技能的培訓,促進建筑業由數量型、勞動密集型、速度型和粗放型向質量型、科技型、效益型和集約型的轉變[4]。

      2按教學模塊成立專業教學小組,進行師資隊伍建設

      高職教學質量是以高素質的師資隊伍為基礎的,要發展教育,首先是按實際情況發展和充實師資力量,塑造一支思想素質好、專業知識硬、工程技能強的專業師資隊伍。

      (1)整合教師隊伍,優化師資結構,組織師資培訓,發揮傳、幫、帶、訓的作用,提升教師專業技術能力。

      (2)按教學模塊劃分教學小組,對教師進行專項分化,建設專業教學梯隊,發揮教師專長,建設特色課程。同時分析課程功能,組織專業課程建設及課程體系建設。

      (3)合理利用社會資源,拓展師資外延;建立校校聯合和校企聯合辦學,適應社會的發展,并針對專業教師,進行雙師型師資建設。近年來有些學校因高職教學的迅猛發展,招生人數培增,出現嚴重的師資不足,為解決這個問題,在一些專業教學環節中把學生放在企業實習鍛煉,但實習質量難以控制,實為不妥。雖是校外實訓基地,只是利用社會資源,也同樣要專人組織教學管理,才不失學校作為教學培訓機構的基本功能。

      3創建以工程帶動課程的特色教學

      組織教學小組進行模塊課程的建設,確定課程的組織形式與實施內容,以職業活動為形式組織教學,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創建新時期高職教學模式:

      (1)緊跟課程改革新理念,敢于打破傳統模式,以工程項目為依托,推行教學練一體化的方式組織教學活動。

      (2)高職教學不單是課程教學,更重要的是工程教學,把工程的概念貫穿到教學全過程,以工程帶動課程教學。教學內容跟隨工程動態發展。

      (3)加強職業能力和操作規程的訓練,營造職業氛圍,課程以實踐教學為明線,理論教學為暗線,對模塊內的能力目標進行分析整理,明確模塊內和模塊間各教學任務的劃分與聯系,進行課程整體規劃和項目設計,增強教學小組成員間的交流,綜合集體的智慧策劃課程教學訓練方案。

      (4)以實踐形式組織教學,不等于忽略或刪除理論學習,而是對理論教學的整合和提升,做到學中練,練中學,是對理論教學的一種升華。

      (5)如結構工程模塊課程分設基礎結構工程、混凝土結構工程和鋼結構工程三大部分,結合《工程實訓指導—典型工程施工圖匯編》一、二、鋼結構分冊和《結構工程訓練與考核手冊》等校本教材,充分利用結構實訓室和建筑技術實訓基地已有條件,設計教學任務,采用任務法實施課堂教學,制定課程實施標準。基礎結構部分可分淺基礎結構、深基礎結構兩個項目,各項目以結構分析、工程圖識讀與翻樣為任務組織教學,混凝土結構部分可設框架結構工程、框剪結構工程、排架結構工程三個項目,以混凝土結構體系分析、構件性能與構造、工程翻樣、節點和框架模型綁扎為依托,鋼結構工程分為框架鋼結構制作、廠房鋼結構制作、復雜鋼結構制作三個項目,以鋼結構體系分析、構件性能與構造、工程翻樣、構件和節點模型制作、結構整體模型制作為教學單元,進行教學任務策劃。

      (6)為加強教學過程中教、學互動性,合理組織教學形式,采用分區分組、分工分組、對比、檢查糾錯、答辯等方式組織教學,靈活教學模式,豐富教學內容。

      (7)課程教學根據專業特點,結合工程實際,學習并應用相關工程規范,進行規范教育,幫助學生專業知識的建構,確保對入校學生的能力培養。

      4建設以職業能力標準為依據的高職人才考評體系

      結合高職院實際情況,提倡行業統一的高職職業能力標準化的考核評價理念,根據職業應知和應會能力的要求,實行學科考核和職業能力考核兩類考核,分設學期考核和畢業考核兩部分,職業能力考核增設成果考核和過程考核項目,采用現場實際操作、辯論、課題研究與資料檢索、制作作品、任務演練、情景測驗等方式或幾種方式綜合運用的考核方法,分模塊實施,保留頂崗實習,取消畢業設計環節,增設畢業環節綜合職業能力考核??己藘热菀月殬I標準為導向,重視操作和能力考核。按模塊編制考核大綱和考核辦法,實行課程考核標準化和規范化。

      4.1考核的基本原則

      由于高職大眾化教育現狀,考核內容和形式要體現高職教學特點和人才培養目標。按職業能力要求確立課程標準,以課程為單位編制考核大綱,分模塊確定考核范圍、考核重點及考核比例,使考核工作規范化。學科考核要突出課程知識重點,按專業能力目標分解課程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和綜合運用知識、提煉并主要考核基礎知識和專業應用知識部分,可采用知識問卷、實際案例分析等形式,以應用知識為主;學期職業能力考核主要突出單項任務的操作應用能力,分項目參與、操作、成果及技能答辯四個部分。畢業環節綜合職業能力考核以具體工程為依托,編制綜合技術方案并進行專項技能考核以確定綜合能力考核等。

      4.2考核標準化的建設為配合專業能力的培養,同時使專業能力實行考核標準化和規范化,應組織建立訓練題庫和考試題庫,實行標準化命題。題庫包括專業學科題和專業技能題兩塊,每塊包含訓練與考核兩部分,實行教學過程也是考核過程的模式,從而達到教學培養目標。題庫按任務編制,分基礎、應用和提升三個層次,以把握課程重點。題庫建設中注意下列幾點:(1)知識考題符合高職教育培養目標,不撥高或自行減化考核難度。注意命題的多樣化和靈活性,以適應專業知識在實踐運用中的變化,同類知識點采用多種形式進行,如填空、選擇、簡答、計算或作圖。(2)進行職業能力的分析、簡化和提練,組織技能考核內容。(3)命題突出專業課程的訓練重點,促進學生建構專業框架,掌握專業根本,總結專業規律,同時考題內容要與工程實踐結合,按工程實際及時更新知識點,促使培養的學生與實踐零距離接軌。

      混凝土結構實訓總結范文第5篇

      關鍵詞:工程造價 建筑結構基礎 零距離 教學改革

      一、把握課程定位,精選教學內容

      (一)、根據專業的崗位特點,把握課程定位

      工程造價專業是隨著行業的發展,分工越細化,從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分支出來的一個專業,其核心崗位是造價員,其核心能力是工程計量計價與投資控制。建筑結構基礎是工程造價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也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專業課程,本課程的前修課程有建筑力學、建筑材料、建筑制圖與構造等課程,其后修課程有建筑工程概預算、安裝工程概預算及工程造價案例分析等專業課程,在整個課程體系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二)、根據專業培養目標,整合教學內容

      根據高等職業教育的特點和工程造價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本著以“應用”為目的、以“必需、夠用”為尺度的準則,將原來《建筑結構》、《地基與基礎》和結構施工圖(含平法識讀)的識讀部分整合成《建筑結構基礎》。該課程內容多、符號多,構造規定多,涉及國家規范也多,在教學過程中,要做到重點突出,精選教學內容。本課程在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上主要是學生要具備識讀結構施工圖的能力,所以將教學內容分為三大模塊,一基本能力模塊,主要涉及建筑結構的基本概念和理論,二是單項能力模塊,主要涉及鋼筋混凝土結構模塊、地基基礎模塊、砌體結構模塊及鋼結構模塊,又根據目前學生就業崗位重點放在鋼筋混凝土模塊,通過這樣的模塊讓學生從材料性能、結構組成、簡單受力分析及構造的規定等方面對每個工程有系統掌握。三綜合能力模塊,主要涉及結構施工圖的識讀,綜合提升學生的識讀能力,為工程計量計價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及時更新補充教學內容,滿足行業發展需要

      根據本專業課程的特點和要求,建筑技術規范應貫穿于整個教

      學過程,只有給學生樹立建筑技術規范意識,才能給工程質量提供有力保證。且本課程涉及到的規范很多,而各類規范隨時在改進,教材的建設滯后于各類規范的執行。如在08年新版《抗震設計規范》在老規范的基礎上做了調整,在多層砌體房屋結構體系應符合的要求中,增加了“教學樓、醫院等橫墻較少、跨度較大的房屋,宜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樓蓋屋蓋”;在多層粘土磚房抗震構造措施中,對“磚房構造柱設置要求”做了較大調整。所以要隨時更新和補充教學內容。

      二、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提高學生職業能力

      (一)運用直觀教學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以往的教學方法就是單一的課堂講授,教師通過語言文字等方式向學生傳達知識信息。這種傳統教學模式往往有教學內容枯燥、理論與實踐無法有效的聯系,學生學習熱情不高,教師又需要消耗大量的時間與體力寫板書、畫示意圖,教學效果不理想、效率低等弊病。利用現代化教育手段,通過現場觀摩、制作多媒體課件,通過仿真與模擬功能將理論內容與工程實踐有機結合,使用多媒體技術讓教學內容更充實、形象且更具有吸引力,增加了課程內容的趣味性與直觀性,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有效地突破了教學重點與難點,從而更容易達到教學目的。例如在講鋼筋混凝土梁板內鋼筋時,先進行現場參觀認識,再用多媒體采用不同的顏色區分各類鋼筋進行演示教學,讓學生能根據圖紙想象整個構件或結構的鋼筋骨架圖形,不僅培養了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而且提高了學生的識圖能力。

      (二)采用對比法、啟發式教學啟發學生去思考、總結和歸納。本課程的教學內容多,基本概念、構造要求等都很多,運用對比法才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培養。例如,對受彎構件計算部分,對矩形截面與T形截面、對矩形截面的單筋與雙筋進行對比教學;在框架結構這一節,首先對比各類節點處鋼筋構造要求的不同,然后再對比各節點在抗震和非抗震下的不同,讓學生明白了在不同情況下的節點構造,能根據具體的條件確定節點的具體構造要求。

      (三)采用分組討論、小組自評、互評教學法激發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培養學生的合作協調能力。在進行平法結構施工圖的綜合實訓時,以具體工程的真實圖紙為載體,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布置任務,小組各成員共同完成,各小組先自評,然后各小組互評。學生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學生的綜合識讀能力大大提高。

      三、形成考評內容、方式多樣化的全過程考核

      本課程是一門基礎課,為后續專業核心課奠定基礎,其核心能力是結構施工圖的識讀,原來單一的試卷考核方式已不適于專業能力的培養,必需采取考評方式多樣化、考試題型多樣化、考核內容多元化、成績評定多元化等措施,實行學習階段的全程性考核。如識圖綜合實訓占20% ,而這20%又由小組自評5%、小組互評10%和老師評定5%組成。改革后的考核方式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取得了好的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建筑結構結構》是一門理論性、實踐性、綜合性很強的課程,是工程造價專業重要的專業基礎課之一。在課程教學改革的環境下,必須要改革教學內容和傳統的教學方法,實行全過程考核,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以提高學生的專業素質,培養出高質量、高水平的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丁天庭 主編 《建筑結構》。

      [2]2008年版《建筑抗震設計規范》。

      [3]李萌、楊倩 淺談高職《建筑結構》課程教學改革 職業教育2009

      作者簡介:

      張小軍(1975-),女,講師,主要從事工程造價專業教學和研究工作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亚洲va无码手机在线电影|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 77777亚洲午夜久久多喷| 亚洲黄网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在线播放网站岛国| 中文字幕一精品亚洲无线一区| 成人亚洲网站www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厂| 亚洲成在人线aⅴ免费毛片| 亚洲高清乱码午夜电影网| 亚洲AV无码国产剧情| 亚洲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 成人精品国产亚洲欧洲| 亚洲国产一级在线观看| 亚洲毛片网址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 亚洲精品视频久久久| 亚洲毛片网址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 亚洲成在人线电影天堂色| 亚洲成av人片在线看片|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1 |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观看不卡| 精品亚洲综合在线第一区| 国产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黄桃|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AV区无码字幕中文色| 亚洲成人在线电影| 亚洲大片免费观看|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 日韩亚洲综合精品国产| 中文字幕亚洲专区|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麻豆|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麻豆| 亚洲伦理一二三四| 亚洲精品久久无码av片俺去也 |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天堂| 亚洲另类精品xxxx人妖|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国产亚洲日韩国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伊在人亚洲香蕉精品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