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森林防火可研報告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加強資源保護管理,夯實林業發展基礎
一是加大打擊破壞森林資源違法犯罪行為的力度。繼續開展打擊亂砍濫伐、占用林地、毀林建房、非法亂捕濫獵、經營販賣野生動物等破壞森林資源的專項行動。嚴格落實禁止在25度以上坡地及山體種植經濟作物規定,確保森林生態“紅線”內天然林安全。嚴格執行新頒布的《經濟特區林地管理條例》規定,堅持“總量控制、定額管理、合理供地、節約用地”的運行機制,在確保重點公益林和“紅線”內天然林安全的基礎上,提高林地資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進一步理順明確行政區劃調整后森林資源保護管理權屬關系,充分發揮區農林局作用。
二是加強森林防火工作。落實屬地管理責任,確保全年不發生重、特大森林火災,無人員傷亡事故;推進森林防火指揮中心二期建設(8個前端);爭取市政府對我市防火指揮中心互聯互通工程的建設;營造16公里長,20米寬的防火林帶。
三是實施紅樹林生態恢復工程。恢復并改善紅樹林保護區的生態環境,在河、青梅港、鐵爐港人工補植紅樹林1000畝(其中包括建設紅樹林苗圃基地100畝);編制河、鐵爐港紅樹林保護區總體規劃。開展椰心葉甲防治、椰子織蛾防治和開展檳榔黃化病綜合防控。加強古樹名木管護。對全市古樹名木進行登記核查,養護管理。
二、繼續開展“綠化寶島”、退果還林工程,著力提升造林綠化質量
一是繼續開展“綠化寶島”工程。對2011-2015年綠化寶島造林59679畝苗木進行撫育補植。二是繼續實施退果還林、還草工程。推廣生態果林種植模式,今年完成退果還林、還草8000畝。三是實施廢棄礦山修復工程。對抱坡嶺1#、3#、5#共66881.1㎡的山體和亞龍灣A1、A2共26174.51㎡的山體進行管護,對抱坡嶺廢棄石灰巖礦山70104㎡治理恢復項目和半嶺溫泉度假區周邊受損山體70801㎡生態植被恢復項目進行治理恢復。
三、擴大森林生態補償范圍,讓生態受到保護、農民得到實惠
按《生態效益補償財政補貼暫行辦法》,繼續在對育才抱安村、那會村、青法村及天涯區扎南村等4個村委會實施生態補償的基礎上,將育才生態區雅亮村委會生態補償范圍,受益農民將達5400人。
四、繼續扶持花卉產業發展,促進農民就業增收
一是積極推進蘭花世界文化旅游產業園項目建設。二是對柏盈蘭花基地和玫瑰谷生產經營模式進行總結和推廣。三是扶持花卉產業的發展。推進花卉產業發展資金安排使用,做好第十屆蘭博會籌辦工作。
五、科學合理利用森林資源,發展森林旅游
一是加強臨春嶺森林公園管理,做好臨春嶺森林公園管理的招標工作和公園續建的規劃設計。二是推進《市熱帶森林旅游發展規劃》的報批工作。完成大竹嶺森林公園規劃修改工作,完善落實大竹嶺森林公園環評報告書報批工作,加快大竹嶺森林公園開發經營權的招標程序,協調相關職責部門完成公園建設的相關審批工作,按照公園總體規劃要求加快公園的建設。三是完成抱坡嶺城郊森林公園總規、可研、環評、評估等編制工作。
六、實施科技創新戰略,切實強化科技興林
實施《河沿岸紅樹林引種栽培及示范研究》項目和《特色經濟林諾麗(NONI)示范基地建設》等培育珍稀樹種項目。開展《熱帶珍稀樹種樹木園建設》技術推廣項目。
七、深化林業改革,不斷激發林業發展活力
按照省林權制度配套改革方案,結合市森林資源資產抵押登記管理辦法,健全林權管理服務機構,做好林業不動產登記,發展林農合作組織,拓寬林農投融資渠道,規范林權流轉。做好省國有林場改革銜接工作,推進市國有林場改革。
八、落實廉政責任,促進隊伍建設
2013年,全縣農業農村工作取得了一些新成效、新形象,值得充分肯定。一是主要指標完成任務。糧食產量39萬噸,蔬菜產量180萬噸,出欄生豬93萬頭,農業總產值59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508元,農業綜合產出率和農民組織化程度,農民人均收入及其增長率,高山生態扶貧搬遷、山坪塘整治、農村人飲安全,森林資源保護率等市級考核指標全部完成任務,蔬菜、扶貧、合作經濟聯社獲考核一等獎,農業、水務、林業獲得先進集體表彰。全市農業綜合開發和畜牧工作現場會在我縣召開。二是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核心區拉開框架。100平方公里的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核心區規劃通過了市發改委和市農委的聯合審批,這在全市是僅此一個。韋罐路全面啟動,年內就能實現快速通達;農村水價改革、規模化節水灌溉等項目基本建成;萬平方米的玻璃溫室大棚、農業科技館、弘藝農業生態觀光園等項目正在抓緊推進;罐壩、漁濺、郭坡、中渡、臨江、青杠等一批規模化的高標準基地已經成為示范標桿;各相關鎮街在“三線”產業發展方面下足了功夫,特別是205沿線基本上做到了滿栽滿種,初步扭轉了水稻種一季、秋冬荒兩季的習慣動作。去年底張鳴副市長親臨園區視察時指出,“園區的看點很多,很震撼、很有前景”。三是“百村百園”有新亮點。各鎮街高度重視專業村和示范園的建設和打造,新勝的生姜、田家的核桃、塘壩的果桑、古溪的苕尖、壽橋的鏡鋰、雙江的蓮耦、花巖的山雞,涪江沿岸的米心、玉溪、桂林、上和、別口的壩地蔬菜和山地蔬菜,呈現出星星點點、百舸爭流的發展態勢。四是對上爭取和重點項目建設的效果好。除了扶貧上受政策“硬傷”制約,農口其它各部門均超額完成了對上爭取任務,上爭資金近6億元,同比增長7%。全市唯一的國家級農業綜合開發園區項目落戶我縣,大石橋水庫通過長江委的可研審核,正在等待國家政策調高標準;完工5段鄉鎮堤防,爭取落地了7段鄉鎮堤防和2段縣城堤防(蔬菜基地和大佛壩),中小河流治理和鄉鎮堤防項目額度全市第一。特別是重慶航發司把____和雙江兩個梯級電站一起“拿下”,目前各項前期工作緊張有序,上壩公路實質性開工。五是安全穩定總體上得到保障。全年未發生一例森林火災和農產品質量事故,農產品抽檢合格率100%。多年集訪的供銷社系統職工社保問題得到解決,農機廠、蠶業總公司、水電物資公司完成改制,涉農人員群體上訪得到穩控。特別是6.30特大洪災,廣大干部群眾經受住了考驗,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還必須清醒地看到,農業農村發展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需要引起高度重視,并在今年的工作中加以改進和解決。一是發展不平衡的問題。農口各部門工作存在參差不齊,各鎮街發展不平衡,特別是在“三線”產業發展和“百村百園”的效果上差異很大。二是在科技水平提升、品牌策劃打造方面,缺乏想像力和執行力,“____綠”的包裝和各種具體商品禮品的精裝都還拿不出手。三是農業主體部門和各鎮街對農業主體的培育重視不夠,依賴等待、推諉麻木的現象需要引起重視。四是在農房建設和管理方面存在“冷熱病”和“兩張皮”的情況。等等。
關于今年全縣的農業農村工作,我講以下五點意見。
一、認真貫徹中市系列會議精神,明確總體要求和目標任務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央農村工作會、中央1號文件和全市農業農村工作會等一系列會議和文件,對農業農村工作提出了新的思路、政策、任務和要求,我們要認真學習和貫徹落實。強調,“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要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要讓農民成為體面的職業”等等。這些論斷高屋建瓴、擲地有聲,有遠見、接地氣、動真情、敢擔當,對于我們基層來講,既是大方向、更是總要求。今年2月27日,市委孫政才書記在全市農業農村工作會上講了六個方面的具體要求:一是科學把握、統籌謀劃,切實加強“三農”工作;二是著力抓好確保糧食安全和促進農民增收兩大任務;三是把扶貧開發作為“三農”工作的頭等大事;四是推動城鎮和農村共同發展、共同繁榮;五是積極穩妥推進農村各項改革;六是加強和改進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對此,我們必須認真學習領會,深入貫徹落實。
按照中央的總體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根據縣委《工作要點》和縣人代會審議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我們今年的目標任務是:糧食面積100萬畝、產量39萬噸以上,油菜面積30萬畝、產量3.5萬噸,蔬菜面積100萬畝、產量200萬噸,出欄生豬100萬頭、家禽1700萬只以上,水產量實現2萬噸,農業總產值增長10%以上、農業增加值增長6%,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5%,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50%,森林覆蓋率達到43%。圍繞實現這些目標任務,縣農委、蔬菜產業局、水務局、扶貧辦、林業局、合作經濟聯社、氣象局在會上作了書面工作安排,我都贊成,各部門會后要抓緊細化分解任務,本月底前完成糧食生產、蔬菜保供、森林防火、防汛抗旱、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等責任書的簽訂。各鎮街要不等不靠,主動對接,共同把工作抓好抓細抓實。
二、圍 繞“兩個一百”,促進全縣特色效益農業均衡發展
20__年,我們提出了“百村百園”工程。2013年,我們提出了100平方公里的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核心區。今天會上給大家印發的《關于推進特色效益農業發展建設美麗鄉村的意見》,是統籌“兩個一百”,做好今后幾年農業農村工作的指導性文件。第一,關于100平方公里核心區。主要包括太安、柏梓、崇龕等沿瓊江流域的平壩和淺丘地區,圍繞綠色蔬菜、優質糧油、生態畜禽、觀光農業這四大產業,加快建成全市農業農村的示范標桿。今年圍繞菜博會的籌備和舉辦,要重點抓好韋罐路、萬平方米玻璃溫室大棚、農業科技館、弘藝觀光園、翰霏生態漁場、樸真有機農場、科光種苗基地、露地蔬菜基地、大棚蔬菜基地等項目,加緊做好活動策劃、標牌標識、禮品開發、整體包裝等一系列工作。第二,關于“百村百園”工程。全縣281個行政村,按照“有保有壓、示范帶動”的思路,我們先抓100個專業村和示范園。其中核心區占了40個,其它鎮街占了60個,核心區外的每個鎮街都有2-4個村,這樣就可以逐步形成縣上有核心區、鎮街有示范園的梯度結構。第三,關于全縣產業的規劃布局。為了避免盲目發展、惡性競爭,我們結合各地的資源稟賦和發展基礎,把全縣粗略劃分為6個片區:一是現代農業示范區核心區,主要是崇龕、柏梓、太安等3個鎮,壩地搞蔬菜、糧油、生豬,臺地抓檸檬、玫瑰等。二是潼北丘陵經果雜糧產業片,包括古溪、群力、米心、寶龍等4個鎮,沖溝、臺地發展水稻、高粱、綠豆、花生等,在方山丘陵和饅頭山上搞核桃、花椒等。三是涪江北岸立體農業示范片,包括玉溪、桂林、上和、龍形等4個鎮街,壩地搞大田蔬菜,山地搞山地蔬菜,形成立體農業示范。四是渝遂高速沿線產業帶,包括花巖、雙江、梓潼、田家、別口等5個鎮街,除了水稻、蔬菜外,重點發展核桃、花椒、金銀花等多經作物。五是瓊江下游稻藕水產示范片,包括塘壩、小渡、壽橋等3個鎮,探索推廣稻魚、藕魚、稻蝦、藕蟹等模式。六是南部山地姜椒產業帶,包括臥佛、五桂、新勝等3個鎮,重點引導生姜、花椒種植和黑豬養殖。
三、把握五個重點環節,加快建成一批專業村和示范園
建設100平方公里核心區,實施“百村百園”工程,必須始終抓住抓好以下五個重點環節:一是整合資金建基地。今天會上把納入“百村百園”規劃的村名單都列出來了,交通道路、國土整治、“一事一議”、水利、蔬菜、農綜開發、退耕還林、扶貧、文體廣電、醫療衛生等各種可以投向農業農村的項目,要優先覆蓋,做到整合資源、集中打造。特別是國土整治和農綜開發,要結合農機推廣“兩適應”和農民股份合作新趨勢,加大標準基地的建設和改造力度。二是外引內聯強主體。有一種傾向要引起重視,對爭取項目重視的多,但對培育主體普遍重視不夠。一個鎮街,如果沒有幾個龍頭企業,沒有一批專業大戶和家庭農場,你怎么可能抓得好?必須把主體培育作為催生農業現代化的內生動力和根本之策來抓。第一是引進有實力的城市工商企業,第二是扶持自己的種養大戶和家庭農場,第三是搞好大戶之間的協作和農戶之間的聯合,可以是協會組織,也可以搞農民股份合作社。與此同時,縣農委、蔬菜產業局和合作經濟聯社,要積極扶持發展種苗、農機、農資、流通等專業合作社。就全縣而言,到2016年要培育100家縣級龍頭企業、20家市級龍頭企業、3家國家級龍頭企業,縣農委要抓好規劃,明確措施。就鎮街而言,必須培育5家以上縣級龍頭企業、50個以上的種養大戶和家庭農場。三是種養循環結對子。建設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打造西部綠色菜都,必須統籌種植業和養殖業的規劃和發展,推動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第一,今年內對所有養殖場必須清理規范,由縣環保局牽頭,借助國務院出臺的養殖條例,加大宣傳、整頓力度,對不達標的一律依法處置;第二,由縣蔬菜產業局牽頭,明確和規范規模養殖場的申報、建設、驗收及監管程序,決不能造成新的污染;第三,各鎮街要承擔發展的主體責任,對已形成的養殖場要幫助其結對子,發展種植業,形成循環示范園。四是搞好農房改造和居民點建設。我們抓農業生產的同志,不要認為農房改造和居民點建設是事不關己,就不聞不問。衣服穿得再好,臉如果沒洗干凈,這有什么用?因此,要高度重視農房改造和居民點建設,首先要搞好規劃,同步考慮,特別是核心區和兩江沿岸的居民點在規劃選址時,要盡量“退出壩中間、遠離河邊邊、盡量靠山邊”,今年在太安、柏梓、崇龕要啟動“退房擴壩”,抓幾個示范出來。其次要注意整合高山生態扶貧搬遷、農村危舊房改造和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各個鎮街要明確重點,爭取主動。五是改革創新建機制。我們在基層講農業農村改革,更多是按照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按規定、講程序搞好規定動作,不能盲目搶跑。但我們是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在工作方法上可以大膽地探索創新。比如:可以結合土地整治和農業綜合開發,推進股份合作;結合家庭農場,探索推進家庭之間的聯產經營;結合農村公用設施管理,探索建立水利設施監管小組和用水協會;結合新農村居民點建設,探索農村居民小區物業管理;結合引進城市資本,推進公司+農戶或大基地+小業主的模式;結合防范農業風險,積極試點價格 保險;結合加強耕地保護和種植補貼改革,探索建立全縣土地流轉交易平臺等。
四、結合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提高農業農村工作實效
農業戰線和各鎮街的同志們,接觸群眾、服務群眾最直接、最具體,必須深化認識,強化措施,讓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更貼近基層,更富有成效。檢驗的標準至少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扶貧開發更精準。這次全市農業農村工作會專門討論了扶貧工作的意見,孫書記專門為扶貧講了“六抓”(抓發展、教育、基礎設施、高山生態扶貧搬遷、民生、社會保障)。盡管我們整村脫貧搞了驗收,但按照2300元的新標準,全縣還有1.1萬戶、4.4萬人,每個村都有貧困戶。這對我們搞好新一輪的扶貧工作就提出了新要求。因此,我們要進一步搞好扶貧規劃,既要雪中送炭、扶貧濟困,真正讓那些生活困難的群眾實現“兩不愁三保障”;同時又要立足村情社情,搞好產業扶貧和智力扶貧,在村社道路、危舊房改造、人畜飲水、高山生態扶貧搬遷、勞動力輸出、產業知識培訓、社會保障等方面,最大限度給予傾斜和支持。
二是民生實事更實在。高山生態扶貧搬遷、山坪塘整治和農村人畜飲水安全是納入全市22件民生實事的項目,縣扶貧辦和水務局要切實牽好頭,認真按照縣委、縣政府審定的方案抓好落實。高山生態扶貧搬遷,我們報了10015人的規劃,但市里只下達了2200人的任務,今年重點要爭取解決指標缺口。山坪塘整治三年2600口,已經下達了700口,這件事量大面寬,很容易出問題,請各鎮街主要領導要親自過問,縣水務局、審計局要切實做好工程監管、資金審計,出不得閃失。今年還要解決7.2萬人的農村人飲安全問題,請五桂、臥佛、新勝、花巖等缺水嚴重的鎮街,主動與縣水務局對接,切實解決好。市政府已經明確,如果再出現大面積群眾飲水困難的情況,要啟動問責。
三是“____綠”品牌更響亮。要加強與西南大學、重慶農科院等科研單位的合作,結合太安玻璃溫室大棚,引進新品種、新技術,扶持種苗企業發展,完善示范推廣體系,探索科研生產推廣機制,要確保“____綠”贏在起跑線上。要對“____綠”品牌進行整體策劃打造,在生產、運輸、銷售等環節推廣“____綠”標識,力爭今年申請到馳名商標。要研發推廣“____綠”盆栽蔬菜,讓蔬菜成為市民陽臺上的一道風景線。要扶持優勢品種的加工轉化,支持食品加工園建設,對健能蘿卜、匯達檸檬、雙江蓮耦等加工品牌給予支持,加速農副產品的工業化進程。要結合田院經濟發展,整體策劃“____農家”休閑品牌,讓更多的市民到____觀光休閑、吃菜種菜。
四是水利項目實施更順利。大石橋水庫要加緊完善可研資料,待中央政策明確以后及時獲得可研批復,年內要實現開工。____航電樞紐工程上壩公路今年國慶節前完工,工可批復在6月底完成,今年主汛期結束后壩基主體工程開工。今年國慶節前三塊石堤防要竣工驗收,大佛壩堤防工程和蔬菜基地護岸工程要完成招標。7段鄉鎮堤防年底前基本完工,開工老鴉山水庫,吉星寺水庫和大村溝水庫完成前期工作,瓊江綜合水利工程啟動規劃。全年各類水利投資完成6億元以上。
五是安全穩定更有保障。首先是農產品質量安全。縣蔬菜產業局負責蔬菜畜牧產品的質量監管責任,縣農委承擔其它農產品的質量監管責任。要堅持農產品安全全產業鏈監管模式,實現監管到基地、檢測全覆蓋。特別要加大對高毒農藥的監管力度,真正做到賣要定點、買要實名、用要可追溯。縣食藥監局要切實加強對農產品流通、加工和銷售環節的監管,現在是除了生產環節以外,全部整合到一個部門,責任重大,要落實責任,健全機制,做細做實。其次是防汛抗旱、森林防火和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特別是強調一下防汛的問題,防汛預案手冊本月底前完成編印,人武部要切實抓好沖鋒舟的培訓和管理,確保拉得出來、沖得上去,汛期值班制度要落實,汲取教訓,應急信息平臺要真正發揮作用。第三是穩定工作。認真落實 “一崗雙責”,對涉農人員上訪必須是屬地負責、主要領導到場。要重視土地流轉、惠農資金發放等容易引發問題的環節,切實加強監管,搞好服務,既要維護老百姓合法權益,又要維護整體穩定。
六是轉變作風更有形象。結合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首先要振奮精氣神,千方百計把今年的目標任務完成好。新的形勢和任務,要求我們必須進一步規范管理,提高能力水平。其次要加強隊伍建設,嚴格內部管理。要進一步規范涉農項目和資金管理,從立項、招投標、建設和驗收等各個環節嚴加監管,確保資金安全和使用效益。第三要轉變作風,密切聯系群眾,多跑田間地頭,真正為老百姓和各類農業主體服好務、辦好事,用實際行動贏得群眾的認同。
五、切實抓好當前的幾項工作,確保開好頭、起好步
1、關于春耕生產。2月26日,全市春耕生產現場會在我縣召開。一年之際在于春。各鎮街要立即行動起來,干部要下到村社去,落實今年的生產計劃、物資,指導督促蓄水關水、翻土備耕,幫助協調農機、勞動力和用水矛盾,確保大春耕地撂荒率低于1%。縣農委、蔬菜局、經濟合作社要各司其職,切實加強對種子、化肥、農藥、農膜供應情況和價格波動的檢查,特別是種子環節要高度重視,不能輸在起點上。縣水務局加強對水利設施的檢查檢修,發揮功能。
2、關于植樹造林。縣林業局要做好指導督促,各鎮街要發動群眾和林業業主利用農時,搞好植樹造林。
3、關于菜博會籌備。目前對園區各項籌備工作和活動策劃已經多次研究,請縣蔬菜產業局會同太安鎮認真梳理,本周內把總體方案完善后提交縣委、縣政府研究審定。
4、 關于“三線”產業發展。去年卓有成效,今年重點是兩個方面,第一是韋罐路、潼柏路要像205線那樣抓,第二是其它各鎮街要學區“三線”產業發展的經驗,抓好重點通道和“百村百園”的產業發展,提高土地利用率,發揮示范帶動作用。
5、關于砂石市場專項整治。近期縣上將針對砂石亂開采、亂占地、亂堆積、亂加工的問題,開展專項整治。各鎮街對轄區內的砂石“四亂”情況要進行調查摸底,做到情況清、底細明、證據實。各相關職能部門要按照縣委、縣政府的統一要求,認真履行職責,堅決打擊亂占亂采、強賣強賣等違法行為,共 同維護砂石市場的正常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