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網絡信息安全市場分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網絡安全企業的突圍
至今存活下來的獨立網絡安全產品公司,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從防病毒起家的,逐步借助優勢把握惡意軟件(malware)防控和相關市場,但有些也在暗度陳倉,例如Symantec通過并購進入了存儲市場;另一類是傳統的防火墻、入侵檢測和防御(IDS: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和IPS:Intrusion Prevention System)廠商,雖然有些老牌廠商如WatchGuard和SonicWall已經被私募股權投資拿下,不再是上市公司,但CheckPoint還算硬朗,SourceFire也尚活躍,而且無論中美,零星還會有Fortinet和啟明星辰這樣的公司上市,也還有Palo Alto Networks和山石等創業公司出現。
在防病毒等惡意軟件方面,目前路由交換巨賈們還沒有太多介入,基本上是采取與傳統防病毒廠商合作的策略,但防火墻、IDS/IPS、虛擬專用網(VPN:Virtual Private Netwo rk)以及由此衍生出來的統一威脅管理(UTM,Unified Threat Management),則是Cisco、華為/華賽、Juniper等的拿手好戲,不會讓專營網絡安全的廠商專美于前。這就使得專業網絡安全廠商特別是后起之秀們必須想方設法發現用戶對網絡安全硬件設備的新需求,在技術創新上搶得先機,在產品特色上占據主動。而在這方面,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市場分析公司認識到新型、特色產品的價值,充當吹鼓手。市場分析公司當然也不愿錯失“發現新大陸”的機會,對于“定義”一個新產品類型、描繪一個新市場方向更是樂此不疲,從而確實對市場發展發揮了推波助瀾的巨大作用。這便形成了一個“共謀”的生態。
“矮胖子”與“高瘦子”
UTM將防火墻、VPN、IPS以及網關防病毒等功能結合于一體的網絡安全設備,最初是針對中小企業(SMB:Small and Medium-sized Business)客戶的需求提出的。2004年9月,IDC最早提出UTM的概念,認為它作為一種新的產品形態正在形成網絡安全產業中的一個新興細分市場。2008年,IDC宣稱UTM市場規模在2007年超過了10億美元,并預期將在2012年達到整個網絡安全市場的33.6%。
UTM產品符合中小企業對降低設備和管理成本的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分立產品無法做到的防御抗擊綜合性攻擊手段的能力,獲得了巨大的市場成功,成為近年來成長最快的網絡安全設備類別。然而,對于大型企業,一般UTM設備對相關安全功能的深度整合不夠,集成優勢發揮不足,同時性能瓶頸也是非常突出的問題。這種情況也引發了很多爭論,比如下一代防火墻到底是應該更突出功能集成(因包含許多功能而增“胖”)還是更強調性能突破(為保證處理速度而“瘦”身)。
對此,筆者認為性能和功能從來就是一個矛盾的兩個方面,不能試圖用一種軟硬件體系結構解決所有的問題,并在2003年曾經提出:最有可能出現的局面是“矮胖子” 和“高瘦子”共存。所謂“矮胖子”,多數會是基于CPU加Linux的計算平臺。服務于低端市場。因為目前CPU的處理能力已經大大超過低端底層網絡處理的需求,完全可以利用其空閑時間進行更多應用、內容過濾等協議和數據處理。而高瘦子則指高端產品,它們主要還會是綜合應用CPU、NPU(網絡處理器)、ASIC以及各種數據加密和協議分析等協處理芯片,構成高速可靠的安全計算平臺。這樣一個“矮胖子”和“高瘦子” 并存的產品形態分布不但與現有軟硬件計算技術的水平相適應,而且也與實際需要相吻合,正所謂“環肥燕瘦總相宜”。當然,胖瘦、高矮的分界線也是隨著時間而變的,通常的情況是:核心安全區域一般流量較小,但對應用層安全要求較高,公共性越強的網絡節點對性能要求越高,但并不一定要求防病毒、防垃圾等應用層過濾。
新瓶裝舊酒
有趣的是,同是著名市場分析公司的Gartner一直對一些廠商借助UTM的人氣將其推向大型企業不敢茍同,甚至在2005年就在正式發表的研究報告中明確宣稱“(大型)企業UTM根本就不存在”。相反,他們注意到UTM的現有用戶企業一旦成長到750人左右,就會改用單點(分立)設備,而且不再回頭。
2009年12月,Gartner的John Pescatore和Greg Young提出了NGFW,即下一代防火墻(Next Generation FireWall)的概念。這與筆者2003年提出的“高瘦子”說法甚為相像,相對IDC于2004年提出的類似“矮胖子”的中小企業級UTM而言,也主要是在提高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去掉了防病毒等通常要在“應用層”和“文件級”進行處理的安全功能,保留了在網包(packet)和網流(flow,或會話,sesslorl)層處理的網包過濾、狀態檢測(Stateful inspection)和深度檢測(Deep inspection)等核心技術環節,并對通過安全功能深度集成以更好抵御botnet等新型攻擊、提供對P2P等應用的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他們預測,到2014年底,NGFW將占有防火墻(以及IPS)市場的60%。
其實,無論是“矮胖子”UTM,還是“高瘦子”NGFW,真正革命性技術突破并不多,可以說還都主要是新瓶裝舊酒。
創新前夜
關鍵詞:物流園區; 信息平臺; 規劃; 德令哈市
中圖分類號:U652.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隨著現代科技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現代物流業已成為黃金產業。物流園區作為承載物流產業及經濟建設的重要平臺,是多種物流設施和不同類型的物流企業在空間上集中布局的場所,它通過低成本、高效率、多功能、一體化的綜合對加速經濟循環、降低成本和提高企業競爭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物流園區作為承載物流產業及經濟建設的重要平臺,是物流作業集中的地區,將多種物流設施和不同類型的物流企業在空間上集中布局的場所。同時,物流園區對市場化要求高,投入資金大,占用土地面積大,要作好這樣一個具有引擎作用的、規模宏大的系統工程,就要求從全局的角度統籌規劃、合理安排,為做好后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和前提條件。
本文以德令哈物流園區總體規劃為例,從物流園區信息平臺規劃出發解決物流園區的規劃布局。城市物流園區規劃設計方案的提出,將對城市物流園區的規劃與建設具有理論上的指導意義和現實的經濟意義。
1園區概況
德令哈市物流園區位于青海省德令哈市區東南,德令哈工業園區東北側,規劃范圍西起德尕路,北至青藏鐵路線,南到315國道,東至青藏鐵路南側山體,規劃用地面積430.7 hm2。物流園區所處區域整體用地性質較為簡單,地勢相對比較平坦,目前規劃范圍內已建設用地較少,現狀土地利用性質主要為牧草地。當前園區內公共設施、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極為薄弱,無法滿足園區發展需要,區域生態景觀要求較高,園區要處理好與生態發展的關系。
2 物流園區功能分析及市場定位
2.1 物流園區功能分析
德令哈市物流園區基本功能包括:運輸、配送、轉運、存儲、包裝、裝卸、加工等,滿足生產商與銷售商、供應商與生產企業的配送、生產商銷售商與超市門店的配送、電子商務環境下的物流配送服務。確立“城內大市場、城外大物流”的現代化商貿發展模式,在物流園區建設家居建材、農副產品批發中心和工業原材料、零配件、生活消費品的交易配送中心,形成德令哈市重要的商貿基地。
德令哈市物流園區物流延伸功能包括:設立商品展示廳,吸引生產企業或商貿企業來此參加貿易與會展,開展批發、零售等貿易服務;打造對內提高員工素質,對外宣傳、業務交流、產學研相結合的物流人才培訓基地,同時為入駐企業提供辦公、談判和對外招商設施環境。
良好的服務系統是生產運輸組織正常運轉的重要保證,德令哈市物流園應充分利用其區位優勢,以及充沛的人流、物流、信息流,提供商務、金融、設備檢修等服務設施以及為貨車、客戶提供生活休息、娛樂等生活服務設施。
2.2 物流園區市場分析
據德令哈市有關統計數據,全市一、二、三產業的比重由2009年的4.7:51.7:43.6調整為2010年的5.42:52.24:42.34,第二產業增長明顯加快,必將促使物流產業快速發展。另外,德令哈市工業園區的建設也急需物流產業為其配套,德令哈工業園區已入駐青海堿業、青海昆侖堿業、青海瑞金礦業、海西化建、青海金峰實業等大中型企業。同時,正在規劃建設一批煤化、鹽化、天然氣化工等重點項目。隨著工業園區的企業產能不斷提升,原材料,產成品的物流量不斷加大,缺乏高效的物流服務,將嚴重制約園區企業的發展。因此德令哈物流園區將重點考慮全市及周邊資源狀況、德令哈市工業園區需求進行行業選擇,主要包括:農產品及食品行業;鹽堿化工行業;建筑建材行業;煤化工行業;金屬冶煉行業;商貿流通業;倉儲和貨運業。
物流園區的主要服務范圍為德令哈市、德令哈市周邊以及柴達木地區。
3 物流園區信息平臺規劃
3.1 物流信息平臺的需求分析
在現代物流系統中,有工業企業、運輸企業、商貿企業和物流企業的廣泛參與,企業對物流信息的需求主要包括與物流運作相關的各類信息,包括政策法規信息、物流市場供求信息、海關信息、公共物流基礎設施資源信息、交通運輸網絡信息和環境信息等;還包括企業自身管理的信息需求,包括數據統計匯總、成本管理、財務管理以及物流運作過程中的若干關鍵績效指標考核等。因此,在整個物流過程中,無論是第三方物流還是貨主、運輸企業或者倉儲企業、分銷商都需要一定的信息交換,需要一個建設一個信息平臺解決各種交流中的繁瑣問題。
3.2 功能需求分析
在戰略目標的指導下,系統的功能需求分析及系統總體體系結構的設計應以滿足總體功能要求為依據。根據物流信息系統的戰略目標,物流信息系統的總體功能應有如下內容:
1、基本功能
數據交換功能。這是信息平臺的核心功能,包括網上報關、報檢、許可證申請、結算、繳(退)稅、客戶與商家的業務往來等與信息平臺連接的用戶間的信息交換。
信息服務功能。該功能以Web站點的形式實現,這類信息主要包括水、陸運輸價格、新聞和公告、政務指南、貨源和運力、航班船期、空車配載、鐵路車次、適箱貨源、聯盟會員、職業培訓、政策法規等。
會員服務功能。為注冊會員提供的個性化服務。主要包括會員單證管理、會員的貨物狀態和位置跟蹤、交易跟蹤、交易統計、會員資信評估等。
在線交易功能。交易系統為供方和需方提供一個虛擬交易市場,雙方可和查詢供需信息,對自己感興趣的信息可與者進一步洽談,交易系統可以為雙方進行交易撮合。
2、擴展功能
智能配送功能。利用物流中心的運輸資源、商家的供貨信息和消費者的購物信息進行最優化配送,使配送成本最低,在用戶要求的時間內將貨物送達。
貨物跟蹤功能。采用GPS/GIS系統跟蹤貨物的狀態和位置。狀態和位置數據存放在數據庫中,用戶可通過 CallCenier或Web站點獲得跟蹤信息。
庫存管理功能。利用物流信息平臺對整個供應鏈進行整合,使庫存量能在滿足客戶服務的條件下達到最低庫存。
決策分析功能。建立物流業務的數學模型,通過對已有數據的分析,幫助管理人員鑒別、評估和比較物流戰略和策略上的可選方案。
金融服務功能。在相應制度及技術進一步完善后,通過物流信息平臺網絡實現金融服務,如保險、銀行、稅務、外匯等。
3.3 物流信息平臺的構建
1、網絡拓撲結構
網絡拓撲結構采用由星型結構和總線型結構的網絡結合在一起的混和型網絡結構,這樣的拓撲結構兼顧了星型網絡與總線型網絡的優點,解決了星型網絡在傳輸距離上的局限,而同時又解決了總線型網絡在連接用戶數量的限制。
2、物流信息平臺體系結構
物流信息平臺體系結構共分為四層,即基礎設施層、數據交換層、應用支持層、應用服務層。其中應用支持層提供呼叫中心、CA認證中心、GPS、GIS等功能,為其上的應用層提供必要的支持;應用服務層包含電子商務、電子政務、電子金融以及各類物流信息的等功能,通過提取各個系統的信息為不同的物流實體提供相應的本地物流、區域物流乃至國際物流服務的支持,直接面向用戶提供各種物流服務;信息安全體系對公共物流信息平臺中采用的安全技術包括SSL協議、網絡防火墻、安全數據庫登錄、用戶跟蹤記錄、傳輸數據加密等保證物流過程安全。
3、功能結構設計
根據信息屬性和技術可實現的方法,德令哈市物流園區信息平臺由管理中心、信息子平臺、注冊企業物流業務子平臺、電子政務信息子平臺、公共信息子平臺和基礎設施子平臺構成。
管理中心信息平臺主要提供給物流信息平臺的營運管理組織使用,基本功能包括辦公、會員管理、物業管理、財務管理和公共信息管理;企業物流業務平臺提供基礎的物流業務服務,其功能模塊可根據企業自身的業務需要和戰略目標而定制選擇。企業信息平臺可由企業租用或參與承建;電子政務平臺是一個廣域的、開放的信息平臺,通過電子政務平臺,建立網上行政協同辦公系統,減少企業辦公環節,提高辦事效率;公共信息平臺是面向所有用戶的,為社會各類用戶提供WEB瀏覽、信息查詢、信息等基本功能;基礎設施平臺由網絡軟硬件、操作系統、數據庫、中間件、通訊傳輸設備組成,是支撐平臺。
4 物流園區空間布局規劃
4.1 規劃思路
物流園區應與上位規劃及相關政策相結合,在區域范圍內依據物流產業導向、交通融合及市場需求,確定物流平臺的建設以及職能定位與土地布局結合的科學性,同時要注重配套設施的規劃建設以及效益評估,從而形成“五位一體、層層鏈接、軟硬配套”的基本思路。
五位一體。把握“物流導向”、“職能定位”、“平臺規劃”、“空間布局”、“配套服務”五個規劃的關鍵節點,并通過物流產業導向及循環經濟體系有機貫穿起來。
層層鏈接。按照“物流導向—職能定位—平臺規劃—空間布局—配套服務”的順序層層遞推、有機鏈接,并在有機統一的基礎上進行功能的分散設置,更加突出物流產業的特點以及相關產業發展的協調等要素規劃。
軟硬配套。形成以物流發展需求為核心的軟硬件配套規劃建設,軟件方面包括管理服務、信息平臺、金融體系及物流網絡建設等,硬件方面包括管理機構、商業服務中心及基礎設施等方面的建設。
在具體規劃過程中應綜合考慮宏觀布局設計、基本戰略定位、組織網絡架構和營運策略設計等幾個不同的方面。除物流園區功能分區之外,還應考慮作業層次、作業管理層次、策支援層次、經營管理層次等。
4.2 規劃手法
1、根據物流產品種類和功能要求進行規劃設計
本次規劃主要包括兩種類型:一為針對市區及周邊的商貿型物流;二是為德令哈工業園區服務的生產性物流。要從整個園區貨物構成內容、流通特點、場所需要等大量特征性的信息進行規劃,確定園區的功能構成、用地布局以及物流交通流線,增加后續規劃的針對性與現實操作性。
2、緊密結合用地條件進行針對性的用地規劃布局
結合園區物流定位,確定以動能復合、用地緊湊、資源集約為主要的規劃原則。同時根據物流產業鏈的關聯和延伸,布置適應現代化綜合發展物流的物流設施,如信息管理平臺、會展設施、大型倉儲式交易市場以及提供展銷貿易、貨代、保險、中介等關聯業務的商務辦公設施等,以提升功能、適應區域型物流園區的發展。
3、采取控制與引導相結合的彈性指標體系
合理集約利用土地,通過現代化工程技術手段,適當提高土地開發強度。具體而言,適當提高容積率控制上限,一般倉儲用地控制在0.6左右,對于倉儲式配送交易市場控制在1.5左右,鼓勵多層立體化倉庫的建造。
4、通過雙向對接方法實現用地平衡
預測各項用地的比例,落實物流用地;落實延伸產業的用地布局要求,進行其他用地布局,并根據預測的比例進行論證,達到各項用地比例合理平衡。
4.3 總體布局特點
1、整合現有物流節點資源,提高現有資源的利用效率
規劃對園區與德令哈市區及德令哈工業園區、火車站、周邊道路等相關因素進行了通盤考慮,既有利于貨物實現直接、快速裝機,減少倉儲和管理費用,也有利于整合裝運,包裝等不同功能,實現通過一次中轉即可完成物流流程,降低管理成本和運輸成本。
2、考慮規劃節點既要滿足現代物流需求又能引導未來物流需求
為發揮物流業作為生產業和生活業的服務功能,布置服務于成片,建設生產及生活型物流節點,通過物流節點的操作平臺功能推動物流向供應鏈轉型,推動第三方物流企業的發展,降低物流企業的庫存成本,管理成本。
3、與德令哈城區以及工業園區規劃相協調
與德令哈城區現狀及德令哈工業園區規劃相協調,滿足優化物流通道、降低物流成本的要求。通過靠近對外交通布置物流節點,有利于加快倉庫周轉率,提高運輸車輛的通行效率,提高物流節點及其占用土地的使用效率,內部分區明確,主要對外作用的配送、交易等功能靠近對外交通布置,避免了交通流線交叉,有利于提高運輸效率,降低運輸成本,同時保證園區人員安全
4.4 功能布局
德令哈市物流園區根據服務對象整體形成兩大片區,即生活型物流區和生產型物流區,依據規劃區地形地貌、周邊環境以及功能要求形成“一心、一環、兩軸、四區”的功能結構:
一心:在園區西部靠近尕海路規劃建設管理服務中心,主要提供行政辦公、信息管理、商業金融等服務,同時圍繞管理中心配備建設建設商檢、工商、擔保、稅務等服務。
一環:依托園區規劃主干道形成的環形綠化帶。
兩軸:沿園區內部縱向及橫向規劃主干路形成的兩條發展軸線。
四區:流通加工區、分撥配送區、交易展示區、專業倉儲區。其中:流通加工區在園區西北側,依托G315與尕海路的交通優勢建設公路及鐵路站場,形成公鐵聯運體系,主要承擔貨物的流通、中轉、包裝、原材料加工以及汽配維修等服務;分撥配送區在管理服務區南側靠近尕海路,為園區提供分撥調度、臨時倉儲、包裝加工、中轉配送等功能;交易展示區主要是對外服務,建設集商品展示、商務會展、期貨交易、地區性大型商務活動為一體的大型交易市場,在進行產品交易的同時能起到宣傳作用;專業倉儲區根據服務對象建設相應的倉儲區域,同時與信息管理中心緊密結合,主要承接各種專業產品的物流服務,與德令哈工業園區產品相結合。
4.5 物流園區用地布局
用地布局采用雙向對接的思路,首先根據物流園區的特點,預測各項用地的比例,落實物流用地。其次落實延伸產業的用地布局要求,再進行其他用地布局,并根據預測的比例進行論證,達到各項用地比例合理平衡。
參考文獻:
周文專. 物流園區信息平臺規劃及評價研究[碩士論文].長沙:中南大學,2007.
孫承芳.特產園區信息平臺研究[碩士論文].西安:長安大學,2006.
潘安文.物流園區規劃與設計.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