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鄉村文化的特點

      鄉村文化的特點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鄉村文化的特點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鄉村文化的特點

      鄉村文化的特點范文第1篇

      關鍵詞:鄉村景觀;風景園林;規劃設計;意義

      園林文化是中國優秀且久遠的傳統藝術,是中國人民對自然的山水風光的審美意識和感悟。鄉村是人們生存發展的重要環境之一,因為現代風景園林的不斷發展前進,對鄉村景觀的合理規劃更為必要,它不僅有利于對傳統鄉村風貌的保護、提高鄉村景觀的品質,還能改善鄉村居住人民的環境、促進鄉村的經濟發展。

      一、鄉村景觀概述

      總體來說,與城市景觀相比,鄉村景觀具有自身的特征:一方面,與城市景觀相比,鄉村景觀的自然屬性更加明顯,景觀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相對較小;另一方面,鄉村景觀所具有的田園文化和風景以及因為農業而形成的生產景觀也是城市所沒有的。具體來說,鄉村景觀所具有的特點主要包括:首先,區域性。鄉村景觀中的自然環境及人文環境都具有明顯的區域性特征。其次,生產性。生產性景觀是鄉村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鄉村景觀具有明顯的生產性。再次,生態性。較為理想的鄉村景觀在生態性上基本都有較為充分的體現,表現出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以及生態多樣性的特征。最后,歷史與文化的統一性。鄉村景觀也是對鄉村地區歷史變遷和文化繁衍的真實反映。

      二、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中融入鄉村景觀的原則

      (一)開放性原則

      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中,遵循開放性的原則能夠讓設計更加符合人們的審美觀。因此,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中鄉村景觀的融入應該對外開放,采取大眾的意見,但這并不意味著無限度的開放,要把握開放的度。比如,在設計中不能一味地開發土地,要限制性開發,盡可能地保留文化底蘊深厚的景觀,這樣更有利于鄉村景觀更好地融入設計中,再加上鄉村景觀本身就具有的文化底蘊,使景觀更加具有文化氣息。

      (二)協調性的原則

      鄉村景觀具有自身的特點,在將其融入風景園林規劃時,要綜合二者的特點,做出最優方案,協調兩者之間異同。在設計中,必須要突出兩者的相同之處,要綜合比較與融入不同之處,兩者兼顧。另外,在融入的過程中,要統籌全局,根據鄉村的地域特色以及園林的實際環境進行統一部署,協調合作。真正做到地域文化、生態環境、歷史文化底蘊相結合,將協調發揮到極致。

      (三)規劃與保護相結合的原則

      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中融入鄉村景觀,實際上就是在風景園林中再次展現鄉村景觀中一些具有意義與價值的資源。這樣不僅能夠有效地利用和保護鄉村景觀,而且還能夠提升風景園林的文化底蘊。另外,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肆意開發自然環境,生態環境逐漸受到破壞,從一定程度上說,將鄉村景觀融入在風景園林的設計中也是對鄉村景觀的另一種恢復。

      三、鄉村景觀在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中的意義

      鄉村景觀在風景園林規劃中的主要意義可以從以下3點看出:第一,我國在進行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改革建設,對于風景園林的設計師來說,鄉村景觀也是一個新的發展空間,是建設美好國土的開始。在鄉村景觀的規劃與設計中,能夠重視傳統鄉村文化的傳承與保護,重視鄉村生態環境的建設,提高鄉村的視覺感受,提高鄉村景觀的價值。第二,鄉村景觀是具有顯著的地域性特點的景觀,屬于鄉土風景,能夠顯示鄉村的氣候特點、土地資源、自然風光、人文風情等情況,讓人們能夠更加直接地感受景觀的特點,了解當地的風俗文化以及歷史內涵。第三,鄉村景觀是人類和自然的相互作用下而產生,有著十分和諧的美感,其自然資源更加S富,給風景園林的規劃和設計提供了很好的資源,也能讓相關的設計人員不斷產生新的思路。

      四、鄉村景觀與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相融合的方法

      (一)對農業體驗加以保存

      鄉村景觀是人們對自然界產物的完善,也是對鄉村地區歷史文化與經濟狀況等等的融合,將文化價值記錄檔案。但是如今的園林景觀在規劃的全程中,要使得鄉村景觀中的場所能夠展現出文脈以及歷史,展現出現代化景觀場所的別具一格。

      (二)對鄉村場所的文脈和歷史加以延續

      將鄉村的古老的文化進行完善,傳播且發展鄉村場所的歷史與文脈,且把鄉村景觀中古老的鄉村文化集聚,將地域歷史展開全面的探析,建設一個美好的生活環境,且城市與鄉村經濟的能夠協調、統一的發展。這是鄉村景觀在融入現代化風景園林規劃設計中時,對鄉村場所的文脈和歷史加以延續。

      (三)對田園風光加以借景

      借觀景平臺與田園風光的特殊性等等,從而使鄉村景色展現的淋漓盡致,這些是鄉村景觀在園林景觀規劃設計中的融入常使用的手段。這使之擁有自然的生態環境氛圍,達到景觀園林規劃設計與鄉村景觀融合時更加的完善、和諧。

      五、結束語

      在當代社會的風景園林規劃設計中鄉村景觀的融入,中國風景園林規劃設計藝術有了一定的提高。按照環境保護的方向,將生態環境展開多角度、多方面的探索與升級,且將歷史文化與鄉村文化展開全面的保護與傳承,不斷完善中國現代化園林景觀藝術設計前進的步伐,將城市與鄉村氛圍的更加協調,使當代的風景園林規劃設計更為科學、合理。

      參考文獻:

      鄉村文化的特點范文第2篇

      【關鍵詞】鄉村旅游專項旅游地方文脈協調發展

      1 引言

      從中國旅游業的發展歷程可以看出,中國的旅游業經過了以景觀名勝為主的自然觀光游一體驗民俗風情的人文旅游一以游憩、娛樂為目的的休閑度假游一以保護環境為主題的生態游,反映出中國旅游業發展迅速,短短20年走過了西方發達國家近百年的現代旅游發展經歷。據北京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聯合調查數據,2007年,北京市區城市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11829.39元,同比增加1513.3元,增長14.7%,增幅比同期增加了0.5個百分點。據統計,世界“中上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的人均GDP平均在3466美元至10725美元之間,而北京市的人均GDP達到7370美元,顯示出北京市具有較強的生產力和財富創造的能力。從消費角度看,消費者日益突破了以滿足生理和安全需要為主的商品消費范圍,消費內容逐步擴大到娛樂、休閑、文化、旅游、健身等方面,這些是消費結構進一步轉變的基礎。

      近年來北京市及郊區鄉村旅游業發展如火如荼,但也暴露出一些諸如空間布局不合理、鄉村旅游產品老化、休閑度假產品缺乏特色、地方文化消失等問題,因此,加強對北京環城市鄉村產業帶的研究,從理論上深化了對居民休閑度假的深層次機理研究,實踐上有助于解決旅游景區管理與市場開發的脫節問題,對于促進北京市旅游業的健康持續發展有極大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2 北京鄉村休閑度假旅游市場規律研究

      2.1北京鄉村旅游客源市場發展現狀

      鄉村旅游作為北京市旅游產業的重要內容之一,近年來獲得了極大的發展。截止到2007年底,全市共有13個區縣開展了鄉村旅游工作。全市有344個民俗旅游村,其中市級民俗旅游村154個;民俗旅游戶發展到2萬余戶,其中市級民俗旅游戶8261戶;從事鄉村民俗旅游服務的人員約6萬人。2007年北京市鄉村民俗旅游接待游客達到2612.4萬人次,同比增長19.1%;鄉村民俗旅游收入18億元,同比增長27.9%。2008年,隨著我國休假制度的變化,尤其是元旦、五一、清明、端午、中秋5個3天小假日的出臺,進一步推動了北京市鄉村旅游的蓬勃發展。

      2.2北京市民的郊區出游行為特征

      2.2.1最喜歡去或旅游次數最多的區域

      據問卷調查,在北京的8個遠郊區和2個縣中,被訪者最喜歡去或旅游次數最多的區域情況是:選擇懷柔的人數最多,占37.4%;其余為密云,占20.7%,兩者之和占了總人數的一半以上;接下來依次是昌平7.8%、平谷7.1%、順義6.5%、通州5.8%、延慶4.8%、門頭溝4.2%、房山3.1%、大興2.6%。可以看出,懷柔和密云在被訪者心目中或實際旅游選擇中是較受青睞的,其中懷柔是最受歡迎的,而進一步對懷柔最大旅游特色的調查中,被訪者中選擇自然生態的最多,占59.3%,選長城的18.3%,選水資源的15.1%,選宗教文化的3.3%,選重大節慶活動的1.2%,選其他的2.8%。可以看出人們多數喜歡懷柔,而喜歡懷柔的原因就是良好的自然生態。

      2.2.2旅游目的地最具吸引力的因素

      在回答最喜歡去或去次數最多的區域讓你最滿意或最吸引你的因素是什么的問題時,37.4%的被訪者回答是景點本身的吸引力,23.1%的被訪者回答是個人偏好,21.4%的被訪者回答時間更好安排,12.3%的被訪者回答費用更便宜,5.8%的被訪者回答到外地旅游更不方便。說明景點本身的吸引力在游客選擇旅游目的地方面有著最重要的影響力,其次為個人偏好和時間的適宜性,費用排在第四說明旅游者對價格并不是最看重的,旅游地的吸引力和個人愛好才是最重要的,人們對旅游的態度更偏向于一種經歷的品質,一種個性的選擇,而非廉價的消遣。

      2.2.3每次郊區旅游的平均花費

      每次郊區旅游的平均花費,300―500元的消費人數最多,占到42.2%,其次為100―300元,占26.2%,500―1000元占21.2%,1000元以上占5.8%,100元以下占4.6%。考慮到被訪者在旅游目的地、旅行距離、旅游時間、旅游方式、消費能力等方面的不同,這一花費統計只能大致說明一個平均水平。

      2.2.4最佳車程

      對于郊區旅游多久的車程比較合適,回答1―2小時的人最多,占57.2%,其次為半小時到1小時,占18.7%;2―3小時占17.1%;3小時以上占4.9%;半小時內占2.1%。人們大多接受一到兩個小時的車程,能夠離開日常居住地而又不會因長距離行程而感到疲倦或耽誤游覽休閑。對于北京郊區旅游來說,這是可以實現也是比較現實的。

      2.2.5最喜歡的出游方式

      在出游方式上,選擇和朋友一起出游的人數最多,占48.5%;選擇和家人一起出游的其次,占42.3%;選擇單獨出游以及和同事一起出游的分別占4.6%和4.5%。從年齡特征上看,年輕人更喜歡和朋友一起出游,年長者更喜歡和家人一起出游。從人們旅游通常追求放松、娛樂的目的上看,和朋友、和家人一起出游,能共度歡樂時光,共享天倫之樂,是最主要的出游方式。

      2.3選擇旅游景點最看重的因素

      對選擇旅游景點時最看重的因素,被訪者中57.5%的人回答自然風景,13.0%的人回答交通便利,9.4%的人回答服務態度,7.9%的人回答文化氛圍,5.2%的人回答娛樂設施,3.9%的人回答價格,3.1%的人回答接待設施。

      一半以上的被調查者選擇了自然風景,可看出城市居民希望遠離城市喧囂,更加偏愛和渴望親近的是郊區的自然山水;交通排在第二說明人們對出游距離和出游的便利性比較在意;服務態度排第三,說明市民對旅游地的旅游從業者素質有所要求;娛樂實施的重要性比例不是很高,但隨著休閑度假人數的增加,這一項應該是越來越被看重的;價格相比來說不是重要因素,再次說明人們追求的還是旅游品質。

      另外,目前景點的接待設施、娛樂設施、服務水平都沒能成為爭取旅游者的主要因素,一個是景區方面在這些地方應該說做得還不是特別出色,另一個從游客角度來看在各項設施都還基本能夠接受的前提下當然還是最看重景區資源的特色,但并不能說明這些輔助設施和服務不重要,這將是各旅游吸引地不可缺少的競爭力。

      2.4北京市民休閑特征分析

      根據《北京鄉村旅游規劃》中的調查資料,在進行鄉村旅游的北京市民中,有65.8%的被訪者選擇休閑度假,34.0%的人選擇觀光,29.2%的人選擇民俗,10.2%的人選擇會議,還有2.8%的人選擇其他。

      通過各種調查報告,可以看出鄉村旅游市場需求呈現出如下

      特點:

      (1)京郊鄉村旅游已成為北京市民的一種重要的休閑方式;

      (2)鄉村旅游需求與觀光度假需求相結合,具有綜合性特點;

      (3)特色、時間與交通是影響鄉村旅游需求的主要因素;

      (4)鄉村旅游具有明顯的重復性特征。

      3 鄉村旅游產業升級探討

      鄉村旅游具有田園風光觀光、休閑度假、自然生態和民俗文化專項旅游的綜合功能,特色化、規范化、規模化、品牌化成為鄉村旅游發展的趨勢所在。

      3.1加強特色性,塑造鄉村意向

      加強特色性關鍵在于塑造鮮明的鄉村意向和濃郁的鄉土氣息。鄉村意向是鄉村在長期歷史發展過程中人們頭腦里所形成的“共同的心理圖像”,它具有“可印象性”和“可識別性”特點,主要表現為鄉村景觀意向和鄉村文化意向。它能夠激發城市游客前往鄉村去尋找回歸原始的夢,滿足他們的歸屬感。因此,鄉村意向對于城市游客具有極大的吸引力,是促使他們去鄉村進行旅游的強大動力。泱泱大國,五千年灌溉文明,北京作為“首善之地”,其鄉村景觀之豐富,對于吸引更多國際客源進行鄉村旅游具有極大的魅力。

      3.2強化基地性,整合鄉村資源

      強化基地性,即整合分散的鄉村資源和鄉村旅游設施。由于鄉村旅游目的地大都位于城市的周邊角球和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低的農村地區,基礎服務設施落后,其中食宿設施尤其突出,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鄉村旅游業的發展。北京周邊鄉村亦是如此,通過整合周邊鄉村資源,利用中心區位和吸引力優勢,加強鄉村旅游基地建設,使其既能滿足鄉村旅游者的需要,又能與鄉村農業環境相協調。

      3.3挖掘文化性,促進鄉村發展

      鄉村旅游是一種文化含量大的旅游,主要體驗純樸的鄉土民俗和復古的鄉村遺跡。我國鄉村除了美麗的自然旅游資源以外,更多的和最能吸引旅游者的則是淳樸、神秘的人文旅游資源,包括鄉村民俗文化、鄉村文化遺跡以及鄉村各行各業的行業文化。文化因素本來就是鄉村旅游得以興起的根基,中國傳統的“天人合一”思想給我們指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即只有貼近自然的才是永久屬于人類的,鄉村旅游,正是在人們意識到環境的惡化將使人類失去棲息地,文化同化將是人類最大的悲劇之后,成為城里人青睞、追求的新方向。北京是世界歷史文化名城,其深厚的文化底蘊來自于渺渺鄉村和浩浩黃土文明,只有挖掘其民族文化中豐富的內涵,才能將鄉村旅游健康而持久地發展下去。

      3.4提升鄉村文脈,增強核心競爭力

      北京的鄉村旅游以“民俗游”這種特殊的而且一直引發爭議的形式出現。絕大多數依托鄉村文化景觀,提供“吃農家飯、住農家院、干農家活”等簡單的鄉村旅游服務,是典型的都市依托型鄉村旅游形式。鄉村旅游是基于拯救鄉村而產生的,具有諷刺意味的是,近年來鄉村旅游的迅猛發展,正在摧毀著鄉村旅游賴以存在的文化基礎。

      中華民族的旅游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特點是“大山大河”的文化,其內涵博大精深,其精髓在于人為人是天地的精華,應當體現天地的德性。認識地方的文脈,挖掘地方的鄉村性是提升文化的核心所在。

      京味文化是五方雜處,游獵、麥黍、稻作三個文化融合的結果,由宮廷、宗教、士大夫、民眾四個部分組成。同時又是佛教、道教、天主教、伊斯蘭教都存在的地方。民間信仰也有其特色。經濟的全球化,將促進文化的本土化,北京鄉村這些人文旅游資源價值是與日俱增的。在當今激烈的旅游市場競爭中,重視旅游形象設計,強化景點的行銷功能,提高其在旅游市場的競爭力。景觀文化鄉土化是要求開展鄉村民俗旅游的村鎮保持和保護自己本土的景觀、文化特色。每村每鎮不但要保持鄉土特色,深化挖掘地域文化特色,避免“千村一面”,實現“一村一品”。

      4鄉村旅游市場開發建議

      4.1旅游項目開發類型應優先休閑度假類和生態環境類

      調查中市民對休閑度假類和生態環境類旅游項目的支持率是最高的,這是比較符合城市居民對郊區休閑度假的需求特征的。市民在周末或黃金周到郊區出游,最看重的就是郊區的自然生態環境,希望遠離城市喧囂,渴望綠色,渴望自然,所以依托自然山水風貌的各類景區應該努力保護好景區內自然生態環境,營造一個讓人回歸自然又享受自然的舒適氛圍。另外針對休閑度假特點,各類康體、娛樂度假村,鄉村民俗旅游,農業觀光生態園區等,也將是容易受到市民青睞的。

      4.2針對游客出行方式,加強市場宣傳和針對

      自駕車已經成為郊區旅游的主要出行方式,所以對有車一族的宣傳促銷十分必要,同時,針對有車族自駕車出行的相關需要應該給予充分的了解和滿足,包括景點信息的有效獲取,為其設計最佳行車路線,保證良好的道路交通狀況,規范清晰的交通標志牌,安全可靠的臨時停車點,足夠的停車場停車位,汽車應急維修服務等。針對市民大多愿意和家人、朋友一起出游的特點,要充分考慮到配置適合家庭氛圍、朋友聚會的各種接待、娛樂設施。同時,游客朋友之間的口碑宣傳作用會變得比較重要,為游客提供滿意服務將有助于游客返程后的正面宣傳。旅游信息的傳播渠道也很重要,比如在有車族比較集中的地方提供免費旅游宣傳資料,在人流比較集中的地方設立旅游咨詢點等,目的都是要減少游客搜集信息的成本,讓信息主動暴露給游客并獲取注意。

      鄉村文化的特點范文第3篇

      一、引言

      中國人自古就有“民以食為天”的理念,餐飲在鄉村旅游中的作用很大,其憑借“本地的”、“特有的”、“無公害”、“更新鮮”等重要特色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品嘗。鄉村餐飲發展不能脫離鄉村旅游業,其也是構成旅游資源的重要部分。重視餐飲發展使旅游者在游覽過程中,品嘗到大量的鄉村特色食物,為游覽增添了樂趣,同時也豐富了旅游內容,增加了游客的旅游興趣。所以,餐飲業其不僅是構成旅游業的主要部分,也是發展鄉村經濟,增加農村就業崗位的重要方法。

      二、鄉村餐飲的特色

      餐飲業作為鄉村旅游產業的重要構成部分,其質量的高低及吸引顧客前往的魅力大小對鄉村旅游而言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鄉村旅游餐飲一定具備,原汁原味、綠色健康、特色經營以及干凈衛生等特點。

      (一)鄉村餐飲應具備原汁原味的特點。和城市餐館的菜品相比,鄉村餐飲大多比較質樸,其烹飪步驟簡單,其制作過程大多是燒、煮、蒸、燉等。這些烹飪方式具有實惠、便捷的特點,對食材的刀工要求簡單,對“味”與“香”比較重視,對“形”和“色”的要求較少,整體上給人一種“土”的感覺。而保持食物的“土”味也是鄉村餐飲對菜品的一個重要要求,即就是保持原汁原味,其味道和農家食物的味道一致。鄉村旅游特色餐飲不但要在味道上體現“土”,在環境上也要體現出“土”,在農家小院內部,一張小桌子,幾個矮墩,在細節上展現出一種鄉土氣息,讓游客倍添親切感。使用的器皿外形樸實、花色簡單,種類有粗瓷碗、陶罐、砂缽、炭爐等,這種風格對對那些崇尚自然的游客來說,就是一種另類的享受。

      (二)鄉村餐飲應具備綠色生態的特點。隨著人們生活品質的提高,對餐飲水平的要求在不斷提升,人們嘗遍各式各樣的美食后,才發覺食物的第一要求應是綠色健康。因此鄉村餐飲在食材選用上應具有純天然、健康等特點,這些食材應選自自然成長、未遭受污染的地方,而鄉村旅游發展綠色健康餐飲先天條件很優厚。廣大農村由于生態條件好,土壤肥沃,氣候適宜等原因,生長的作物都長勢好,營養高,還有許多純天然的山珍野菜。農家食材在生長階段施肥應盡量選擇農家肥,避免施用有機化肥,其培植的蔬菜往往色味俱全,甘甜可口。不僅是種植,就連養殖也應選擇“綠色”飼料,其養殖出的禽、獸往往味覺出色,肉質鮮美、結實。農副產品也最好能獲取“綠色食品”的承認。鄉村餐飲順時而生,恰好符合了現代人對綠色食物的標準,因此鄉村旅游要重視綠色餐飲的發展,使其走綠色健康的道路。

      鄉村餐飲在制作中不但要求食材的綠色化更要求制作方法的綠色化,使農家菜符合“綠色、營養以及健康”的標準。其菜品在制作時應保持農家風味,但也不能拘泥于制作方式,應做到重視傳統不脫離時尚,保持時尚不落入俗套。同時以滿足游客需求為第一要務,并依據農家特點在菜式上重視創新,進而順應綠色消費的風尚。

      (三)經營理念的特色化。鄉村餐飲必須要突出特色及差異化的理念。可以說對于第一次前往的游客而言,餐飲特色是吸引其回頭的一個重要途徑。鄉村旅游業在發展時應依據所處地區的區域、民族以及文化等特點發展獨具特色的餐飲菜品種類。俗語說“依山吃山,依水吃水”,應充分利用該地的資源。

      三、鄉村旅游特色餐飲菜品的開發理念

      (一)消費群體應定位于大眾化。鄉村旅游就其自身而言就屬于大眾消費,其吸引的游客大多是附近城鎮的居民。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的消費理念也在逐漸提升。觀察我國餐飲行業的消費群體變化趨勢可知,消費群體已經由“公款高消費”逐漸轉化為大眾化消費,餐飲經營也應作出調整。大眾化消費意味著與廉價掛鉤,但其經營理念決不能和低水平一致,相反該經營理念對服務標準及質量要求較高,鄉村旅游特色餐飲業與其經營理念不謀而合。鄉村旅游的消費群體多是私款買單的大眾,市場較為穩定,其潛在消費者也是廣大的人民群眾。所以,鄉村旅游特色餐飲在菜品、服務上一定要定位成大眾化,這也是最優選擇。

      (二)產品要擁有特色主題。鄉村旅游在發展特色餐飲時要重視體系化的建立,該體系主要包含吃什么、在哪吃以及怎樣吃等這些方面,因此我們在建設餐飲體系時要重視菜品內容、用餐環境以及服務方式這幾點的改進,并參照本地的特色及目標群體的習慣愛好,打造擁有自己獨特風格的鄉村餐飲。

      鄉村旅游特色餐飲在創作菜品時應從下面幾點入手:一重視傳統餐飲文化的發掘,即對歷史傳承下來的餐飲習俗及文化進行充分的挖掘,并將這些習俗、文化中蘊含的優質元素移植到鄉村旅游的餐飲文化中去,使游客在品嘗鄉村美食同時又能體會到鄉村中蘊含的濃厚文化氣息;這樣做不但能使人們享受到休閑娛樂的樂趣,又能品嘗到鄉村美食的風味,進而為游客創造出真正意義上的“農家之樂”。如吉林省一些鄉村用小磨豆腐、民俗狗肉、土豆茄子泥以及咸魚小餅等作為旅游的特色美味,不僅使游客享受了美食,也發展出一些影響很廣的大眾品牌。省鄉村旅游中,臺州地區的三門海八仙、仙居碗、象山十六碗、椒江平倭慶功宴等,這些由民間餐飲引進的菜品不僅為鄉村旅游的游客得到美食滿足,還宣揚了當地民俗、文化。二鄉村餐飲發展要立足本土,用大眾所樂于接受的形式推出本地的餐飲菜品,并做到和本地民俗的緊密結合。如杭州市郊的鄉村旅游創造的西湖十景宴,有效的將本地風味餐飲和西湖的十大景觀聯系起來,也很受游客中的喜歡。這樣做的還有太湖船點,其在挖掘傳統的同時也不忘加入現念,很受都市青年的歡迎。三嫁接發展,敢于拿來。要引起注意的是,拿來并不是指將飯店中菜品拿來,而是合理嫁接其他地區的餐飲菜品。如嘉興平湖市就有一家臺商投資的臺灣風情園,該院內種植了種類多樣的熱帶水果,并在銷售水果的基礎上,依據本地區的自然環境,打造出及休閑旅游、園林綠化以及鄉村餐飲于一體的鄉村旅游觀光基地,其中的鄉村特色美食更是有名,“外婆桶子雞”、“田中之龍”、“火龍吐珠”等各種獨具特色的菜,不但色香味俱佳,更是富有農家特色與臺灣風情,該園省上首次舉辦的“鄉村旅游”特色菜比拼中勇奪

      金獎。

      鄉村旅游特色餐飲還應營造出獨具特色的用餐環境,如將用餐地點設在河邊、竹樓上等,用餐者身處這樣幽靜雅致的環境中,不僅能感受到美味還能享受一份野味情趣。總而言之,特色是鄉村旅游餐飲業不能缺少的性質。

      (三)可在經營方式上有所創新。鄉村旅游餐飲業要重視經營方式的創新,并在充分發掘本地特色食物的過程中,賦予食物文化的魅力。并在不違反野生動物保護條例及其有關法規的基礎上,盡量多采集原味食材,制作出多種類的食物,并運用品牌戰略實現餐飲菜品的有效發展,進而形成一套色味俱佳、口感上乘的鄉村旅游餐飲體系。

      如湖南益陽開展的竹鄉鄉村特色旅游,整體上突出一個“竹”字,所吃食物都與竹有關;內蒙古呼倫蘇木推出的具有草原特色鄉村旅游其食物主要包括奶茶、烤羊肉等等。

      在我國具備民族特色的鄉村旅游景點,數量眾多。我國少數民族聚集的許多地區,都具有經濟落后的特點。在這些地區發展鄉村旅游業有助于其實現脫貧致富。該地區的鄉村特色餐飲往往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如傣族的“傣家樂”餐飲中有香茅草烤魚及釀制的米酒;白族的菜色以三道茶及乳扇為主;朝鮮族的鄉村餐飲則少不了冷面及朝鮮風味泡菜,等等。這些菜品使游客在游覽的過程中,充分感受到各民族所特有的文化氣息。

      最后也應重視廚師的培養,并培養出一大批對鄉村旅游餐飲菜品制作工藝熟悉的人才,同時也應重視菜肴的開發,并開發出多種獨具特色的鄉村菜肴,并對已有的菜肴進行有效提煉與升華,進而使特色菜品成為促進鄉村旅游業發展的重要

      助力。

      四、小結

      鄉村文化的特點范文第4篇

      【關鍵詞】鄉村旅游;創意休閑;農業發展

      鄉村旅游為創意休閑農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形式和輸入全新的發展理念,而創意休閑農業作為鄉村旅游的一個核心內容,是實現農業產市場化、產業化、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的重要依據,二者之間是一個相互呼應和相互作用的關系,其發展目的都是為了推動鄉村經濟的發展,帶動區域產業化的發展。對此,下文就以鄉村旅游研究與創意休閑農業發展研究為著重點,分析鄉村旅游與創意休閑農業的發展[1]。

      1鄉村旅游的發展

      我國鄉村旅游的最初階段為“農家樂”,而后在不斷更新換代過程中發展成為鄉村旅游、休閑產業,從客觀的層面來分析,鄉村旅游的發展特點是堅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事制宜,在此基礎上形成獨具特色的鄉村文化和鄉村旅游環境。從整體的發展狀況來看主要體現出3種基本模式:1.觀賞農業、采摘農業,以自身體驗為主。2.休閑漁業、體驗牧業,打造獨具特色和吸引力的旅游項目。3.主題村、生態房產、田園地產、酒店房產等等,突出主題,強調特色。

      2鄉村旅游的轉型升級

      鄉村旅游的發展是建立在市場需求上的,是旅游、休閑、農業、鄉村等各個因素的統籌規劃,根據區域特點,開發和構建鄉村旅游區,以滿足日益豐富的市場述求。從客觀上來看,鄉村旅游更多的強調的是旅游、欣賞、觀光,去感受鄉村的自然風光和鄉村文化、生態環境和特色。在現代化建設中,鄉村社會愈發凋敝,社會進程日益加快,在快節奏和高壓力下人們對鄉村淳樸、自然的生活更為向往,鄉村休閑的吸引力逐步提升,對此,積極的開發鄉村文化,打造獨具特色的鄉村旅游區,培養鄉村休閑農業已經成為社會發展的必然訴求。特別是對于我國而言,本身就作為一個農業大國,地域廣泛、資源豐富,對于鄉村旅游的發展有跟高、更全面的要求,鄉村旅游成為改善農村經濟格局,促進農村發展和建設,提升農民生活水平的一個必然的選擇。我國鄉村休閑農業的發展是建立在本土國情上的,結合我國農村發展的實際情況,完善休閑農業產業,優化農業經濟結構,以增加農業的新功能,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形成一個系統的休閑農業產業體系,打造精品農業、品牌農業,以實現休閑農業產業化、品牌化、功能化的發展。當然,這就需要政府部門的引導和鼓勵,市場機制的推動,以意識為先導,培養農民農業產業化意識和鄉村旅游意識,加強農業與旅游業之間的合作,讓農民切實的體會到鄉村旅游與休閑農業的發展給農村經濟帶來的改變,從主觀意識上為休閑農業產業升級和鄉村旅游業的發展奠定思想支持。除此之外,還需要樹立城鄉統籌發展理念,農村經濟的發展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應用于整個社會經濟發展中的,一方面要從景觀的角度來看待農村,要保留鄉村的特點、特色、民風、習俗、要尊重自然生態環境,使鄉村旅游的發展能夠堅持特色、突出主題特色,保留特色,不能盲目的追求時尚、新穎、現代化建設而拋開鄉村本質,這樣反而會造成適得其反的效果,從整體上降低鄉村旅游的吸引力和藝術感。另一方面,還需要善于用綜合的理念來經營農業,如:如何更好地規劃農業土地、景區構建、農產品的附加值等等,合理的開發鄉村旅游,發揮鄉村旅游的優勢。同時,加強鄉村旅游概念的宣傳和推廣,改變農民對農業發展的固有認識,使農民成為文化的傳承者,旅游景觀的構建者,使民風、民俗、民族文化成為旅游的魅力點,這樣不僅進一步的加強對鄉村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同樣也能在此基礎上實現對農村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和農村人們經濟實力的提升。

      3創意休閑農業

      創意休閑農業是建立在鄉村自然風光、鄉村人文特色、社會資源等各個方面的基礎上,以現代化的視角和技術進行創意性的構建和開發。其主體仍是是農業生產和鄉村生活為主,以一種全新的農業產業模式和服務體系為旅游者和本地居民提供更加豐富的休閑活動和精神文化感受。創意休閑農業是集創意、休閑、旅游、農業、產業、信息化、現代化等多方面因素于一體的,其本身是對旅游農業的一種發散,是對傳統農業的全面升級,具有較高的文化含量和休閑價值。在客觀的要求上,需要打破傳統農業的框框架架,在功能、項目設置、功能利用等各個方面都需要做好全面的規劃,從休閑農業的角度上來看,鄉村旅游最終的目的是為了達到生態的融合,是堅持原生態概念,是對自然風光、生態環境、鄉村文化、民俗特征等各個方面的一個推崇,改變人們的刻板印象,將傳統的與現代化結合,給予旅游者一個全新的旅游感受,讓旅游者能夠更加近距離的感受自然、體會自然、追求自然和享受自然。在這一基礎上才能有效地帶動農業產業的發展,推進創意休閑農業的發展。創意休閑農業相比于“農家樂”模式,組織化程度更高,范圍更廣,更加強調對公共設置的建設和公共服務體系的打造,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政府調控為主導,尋求更為健康的發展市場。除此之外,創意休閑農業還引入了更多的新元素,如:人文元素、國際元素、休閑元素、體驗元素等等,在保留其本質的特點、特色和傳統文化的推崇基礎上,注重其創新、改革、創意、創造,實現傳統元素與新元素的有效結合,為創意休閑農業的發展創造更多的可能性和發展市場。而且創意休閑農業的發展還形成新的組織,有更為明確的市場分工,組織化程度也更高,逐漸趨于品牌化、規范化、集團化方向發展,讓創意休閑農業得到更有效地發展。

      參考文獻

      鄉村文化的特點范文第5篇

      關鍵詞:鄉村風貌;改造; 城鄉統籌

      中圖分類號:TU9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7)09005902

      1 引言

      鄉村風貌是存在于世間最為廣泛也最為原始的一種風貌類型,包含了廣闊的自然空間和生活環境元素,也包含了豐富的風俗習慣和歷史文化。隨著時間的推移,鄉村風貌的變遷和其它事物的發展規律一樣,都和社會的大環境息息相關。當今中國正處于一個飛速發展的階段,但伴隨經濟的發展也給鄉村地區帶來了諸多負面影響,使得鄉村風貌在繼承及發展過程中面臨著十分嚴峻的考驗。

      2 鄉村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1 生態環境日益惡化

      經濟的快速發展往往伴隨著能源的過度消耗和對生態環境的破壞,由于重工業等污染嚴重的產業逐漸向鄉村轉移,相應的污染治理措施并未同步,導致鄉村環境狀況日益惡化,景觀資源遭到嚴重破壞,相應地對鄉村原始風貌的繼承及發展帶來十分嚴峻的考驗。

      2.2 城鄉差距日益拉大

      鄉村與城市相比,發展條件相對較差,自身發展能力相對薄弱,在當今市場經濟大環境下,城鄉差距日益拉大,同樣體現在城市與鄉村整體風貌的差距日益拉大。

      2.3 鄉村歷史文化特色日漸消失

      鄉村作為最原始也是分布最廣泛的一種人類聚居地,其豐富的風土人情和歷史文化特色在每個社會發展階段都是不可或缺的“大美”,而今隨著經濟的發展,鄉村的發展盲目跟風城市,鄉村人口的流失以及大量鄉村建筑的拆遷和改建對鄉村文化特色的沖擊十分巨大,因此對鄉村風貌的合理改造是應該立即著手的問題。

      3 鄉村風貌改造發展時代背景

      3.1 建設美麗中國,建成小康社會

      黨的“十”提出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報告同時指出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另外,黨的“十”還從加大農村扶持力度,把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重點放在農村,深入推進新農村建設和扶貧開發,全面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著力促進農民增收,保持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等方面提出了農村發展目標。

      3.2 農業部“美麗鄉村”創建活動

      創建“美麗鄉村”是落實黨的“十”精神,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需要。黨的“十”明確提出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確定了建設生態文明的戰略任務。農業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開展“美麗鄉村”創建活動,重點推進生態農業建設、推廣節能減排技術、節約和保護農業資源、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落實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是在農村地區建設美麗中國的具體行動。

      4 鄉村風貌改造設計原則

      4.1 立足現狀,整合區域

      依托于村落自身現有資源,遵循農業景觀規劃的五大原則:尊重自然、提高異質性、因地制宜、調控主導因子和關注社會效益[1]。做大做強自身優勢,解決現有問題。擴大視野,立足區域,借用區域資源,,在競合中尋找差異化發展之路。

      4.2 循序漸進,持續發展

      因地制宜,因情施措,循序漸進;一次規劃,分期建設,注重近期突出問題的解決與遠期規劃目標之間的協調性,使整個規劃建設的彈性、延續性和可操作性得以實現。提升村落資源優化配置水平,實現土地利用規劃、城市規劃、村鎮規劃的“三規合一”,促進城鄉社會、經濟、環境的協調發展,構筑良好的城鄉發展環境[2]。

      4.3 村民參與,群力群策

      從設計調研、方案形成、方案交流、方案確定等各階段,都邀請村民參與進來,聽取村民心聲,切實了解村民所需,建筑的改造、保留,設施的配置等各方面都充分尊重村民意愿。如Robert.L對新英格蘭地區鄉村居民進行調查后發現,居民的感知仍然基于比較穩定的自然面貌,而不是不斷更新的文化景觀[3]。在充分了解村民對本村的風貌改造所期望達到的效果后,進行科學地分析和論證,以決定此次鄉村風貌改造設計的思路。

      5 鄉村風貌改造指導思想

      以探索建立城鄉一體化體制機制為著力點,以村莊環境綜合整治為重點,以發展農村經濟和增加農民收入為中心,不斷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提升農民生活水平和村莊品質。在本次風貌改造設計中,用獨特的地域性語言展示城市的歷史淵源和人文景觀;用原生態的建造手法塑造獨一無二的城市形象和旅游品牌;用真心為農的設計理念詮釋新農村建設的精髓;用多樣化的生活情景體現村莊的活力;以科學的態度對現有文化、建筑及其環境現狀進行充分的研究,在完全尊重村莊現有發展肌理的基礎上進行有機更新。

      對鄉村地區自然、人文、建筑、鄉村聚落保護的復興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新型鄉村生活的重要手段[4]。在村莊建設發展過程中,要注意保留村莊的原始風貌,慎砍樹、不填湖、少拆房等,盡可能在原有村莊形態上改善居民的生活條件,讓村民望得見青山、看得見綠水、記得住鄉愁。

      6 鄉村風貌改造內容與方法

      6.1 結合村落現狀,對景觀進行恰當的改善和利用

      結合村落的區域特征,進行充分地調查與分析,了解休閑生活的特點,在村落風貌改造的過程中體現對自然環境、村莊的建筑形式、生活方式、文化心理、民間習俗和傳統的尊重[5]。

      6.2 挖掘村落地域特色,突出村落獨特韻味

      將鄉村風貌改造與村落地域特色相結合,進行充分地調查,分析掌握村民的生活特點,尊重山村的自然環境、、生活方式、建筑特點、文化脈絡、審美情趣、民俗特點等地方民俗特色。充分考慮傳統生活方式的特征,延續文化脈絡,突出區域特色,展現鄉村自然風情和人文特征[6]。

      6.3 結合村落文化特色,設計具有當地民族風俗的特色景觀

      鄉村風貌改造與當地景觀現狀相結合,體現村落文化特點,打造具當地民族族文化特征的鄉村景觀,讓村民體驗到“回歸文化,自然為本”的感受,為青山村提供良好的村容村貌[7]。

      7 結語

      在當今我國經濟實力穩步提升、城鄉統籌發展的大環境下,對我國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傳承是我們每個炎黃子孫都應該重視的一個問題。在鄉村風貌改造的過程中,除了要改善村落風貌,還必須尊重當地的土地倫理道德,維持村莊原有的肌理、景觀生態格局,延續當地的歷史文脈。在快速城鎮化進程中,基于有機更新的鄉村風貌的繼承與發展能避免新農村建設大潮下保護性衰敗和建設性破壞的困境,進一步促進鄉村產業結構優化調整,為鄉村經濟發展和文化復興注入新的活力。

      參考文獻:

      [1]王 銳,王仰麟,景 娟.農業景觀生態規劃原則及其應用研究――中國生態農業景觀分析[J].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04(2):6~9.

      [2]陳葉龍.面向可操作性的村莊規劃管理探討――以銅陵市美好鄉村建設為例[J].規劃師,2012(10):22~25.

      [3]周心琴.西方國家鄉村景觀研究新進展[J].地域研究與開發,2007(3):85~90.

      [4]Gy R.Rural buildings and environment[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1998,41(2):93~97.

      [5]李 瓊.湖南新農村鄉土景觀設計研究[D].長沙:湖南大學,2010.

      亚洲一区二区久久|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 亚洲一本大道无码av天堂| 日韩亚洲人成在线综合| 亚洲欧美日韩久久精品| 亚洲码欧美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本乱码卡2卡3卡新区|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小综合在线|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麻豆| 亚洲黄色免费电影| 亚洲成a人不卡在线观看|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首JN|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水果派| 亚洲网址在线观看你懂的| 久久国产亚洲精品无码|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无码蜜桃| 亚洲免费闲人蜜桃| 狠狠色伊人亚洲综合网站色| 亚洲欧美国产欧美色欲| 在线精品自拍亚洲第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络|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午夜色| 亚洲乱码无限2021芒果| 亚洲熟妇AV日韩熟妇在线|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熟女| 国产成人高清亚洲一区久久 | www.亚洲精品| 国产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线|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ⅴ | 亚洲国产婷婷香蕉久久久久久|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拍拍拍色欲|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夜色午夜| 亚洲网站在线播放| 亚洲欧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另类小说亚洲色图| 国产精品久久久亚洲| 亚洲欧洲国产成人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