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公路施工論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在公路路基路面工程的施工中,其施工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公路工程的和整體質量外觀質量。所以在公路路基路面的施工中既要保障工程的質量也要保障施工人員的安全,其管理要做到科學管理,所以在公路路基路面的施工過程中要加強技術管理、工述管理、安全管理以及成本管理。
(1)技術管理。公路路基路面的施工技術管理具有的系統性、及時性以及受合同管理的制約和指導的特點。在施工現場的施工過程中經常發生突發事件,尤其是結構復雜,地質多變的工程。因此,技術管理對施工中突發事件必須反應敏捷,及時準確的處理好;對施工現場出現的施工隱患也必須周密思考、及時解決;對安全隱患的技術處理更要及時和準確,才能避免很多安全事故的發生。施工過程中的技術管理也就是施工現場的技術管理,是施工技術管理的主要內容,作為項目部,為了實現成本、工期、質量、安全的即定目標,必須加強施工過程的技術管理,其具體內容主要包括:①、審好圖紙,堅持按圖進行施工;②、優化并編制施工方案或施工措施;③、做好技術交底工作,嚴格按照公路路基路面要求和施工方案的規定進行施工;④、及時檢查計劃執行情況和施工的進度,確保公路路基路面的施工能按期完成;⑤、仔細做好隱蔽工程檢查記錄和施工記錄;⑥、把施工資料做好,保障能和路基路面的施工進度相同。
(2)工述管理。公路路基路面的施工過程中的工述管理很重要,如果施工的工述沒有管理好,那么在施工過程中就會出現手忙腳亂。所以在路基路面施工過程中的工述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幾點:①、必須在開工之前進行技術交底。在路基路面的各分項工程開工前,由處主任工程師向施工人員及機械人員、工長進行技術交底,詳細的講述施工方案、施工工藝、質量保證措施及技術標準,讓所有參加施工人員對整個施工過程了解清楚,方便后面的施工已經管理。②、加強施工現場的工序管理,明確每個人分工,責任到位、到人。水泥碎石、底基層灰土、二灰碎石、碎石攪拌站、瀝青混凝土路面等重要工序要設立盯崗主任。每道工序都需要設置崗位職責牌,并且在牌子寫著負責施工的工序、質量負責人、工長、以及工序負責人的姓名,讓搞檢查的各級領導到現場后一看便知道是誰在這里工作,這工作是誰做的,且通過設置崗位職責牌,能增強了每位職工的責任心。③、工序的順序安排要合理,做到文明施工,污染最小化。各工序實行流水作業,在每道工序施工完成后,不能下道工序留有任務,在路基路面的施工現場要始終保持干凈和整潔。此外,要干就把路基路面的工程當形象工程來干,要抓就把文明施工當精神文明建設來抓,建立3大工序27條防污染措施,且還設置現場督查員,堅持每日進行現場檢查;對于拉土車派專人沿車行路線進行清掃;為防止泄水槽澆注和中央分隔帶填土造成路面污染,在施工前必須先鋪彩條布;路肩石、路緣石砌完后要隨即用水沖洗或清掃;預制廠帶土的路緣石用水沖刷后才可以使用;鉆芯取樣的研磨水漿必須要用棉紗吸掉擦凈。
(3)安全管理。生命是可貴的,安全施工是公路建設的最重要最基本的,但是,目前還有一些公路路基路面的施工中還存在很多的安全隱患,安全生產必須要作為文明施工的一個重要內容來抓。公司、處、班組建立了三級安全組織,在施工現場重要部位、重要場所都必須設置了安全標牌、標語,且設置了安全監督員,配備了消防器材。施工單位要堅持每月進行一次安全檢查。此外,還要加強施工人員的安全知識,定期的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知識培訓。
(4)成本管理。總之,公路路基路面工程的施工管理的目標就是在確保合同規定的質量和工期要求的前提下,力求降低路基路面的施工成本,使施工達到利潤最大化。在保障工程按期完工和工程質量達標的同時還要力求使路基路面的施工成本降到最低,然而這些還是要在路基路面的施工管理過程中抓好技術管理工作。通過技術管理工作,把施工前各項準備工作做好、控制好施工過程中難點和重點、優化配置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資源消耗,科學管理現場施工進而達到進度、成本和質量多方面的和諧統一。
基礎工作是在實現質量管理總目標的過程中有計劃、有目標的來進行,并且在質量管理方面創造一定的前提條件。因此,基礎工作無疑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做好基礎工作才可實現質量管理總目標。
1.1做好標準工作
一是對于工程中的各項文件資料進行復印,并發放到建設單位及施工單位,目的是使人人都可以明確目標,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二是在當前現代工程建設中應加強注意技術美學,將審美功能與實用功能進行統籌考慮。三是對于施工單位編制的一些施工組織設計與施工方案方面的文件應在開工前送交建設單位與監理工程師。
1.2做好計量工作
計量檢測工作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其工作質量對于整個工程質量及質量檢驗評定方面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為做好計量檢測工作,首先應加強檢測手段,對此可建立相應的試驗室,并配備相關專職人員來進行常規的試驗及抽驗工作。
1.3重視質量信息
建設單位在開工前應將相關的記錄表等一些表格發至施工單位,期間應做到定期向建設單位及監理單位報送各種資料。并經所提供的各項資料來掌握現場的質量情報及數據,進而做到及時分析質量動態以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
1.4建立健全責任制
建立并不斷完善質量責任制,確定各級相應的職責范圍,并采取一系列獎懲制度。
二、加強質量控制
施工質量控制會直接影響到實際的工程質量,對此應采取以預防為主的原則,將一系列對工程質量有所影響的各種因素進行有效的控制,進而確保工程質量達到預定的目標。在通常情況下,會對工程質量產生影響的因素主要有四個方面,分別是設計、材料、施工與檢驗方面,期間應在施工過程中加強事先控制、中間控制及事后控制。
2.1設計質量的控制
應加強對路基、路面、橋涵結構設計方面的圖表及相關文件的審核工作,如果其中出現錯誤或遺漏在施工過程中很難被發現,因此為避免出現此類錯誤,應在開工前進行相關的文件會審工作,同時,如果施工過程中發現一些問題應按照以下方式進行解決。一是在重大變更方面,要通過設計變更報批手續,嚴格按照規定進行處理。二是在非重大變更方面,應通過設計、施工及監理進行三方現場會審,或是通過設計單位授權監理工程師進行審處。三是在設計中出現問題時,可由監理工程師對其進行書面解釋或補充規定。
2.2材料質量的控制
由于原材料的質量會直接影響到工程質量,所以施工單位應嚴格控制原材料的采購方面,同時做好對原材料的測試鑒定工作,杜絕使用不合格的材料或半成品。
2.3施工質量的控制
應加強施工中各個階段的質量控制,期間可實行定期對施工單位各施工階段的檢查評比工作,并且對于重點問題進行重點檢查,期間如發現問題,應將其以書面形式發至施工單位,以確保工程質量。對于一些經預測可能發生的問題,一定要防患于未然,及時采取相應的預防控制措施,以防出現事故。
2.4對檢驗判斷準確性的控制
在工程質量管理中,質量檢驗工作是至關重要的,如果相關檢驗人員沒有一定的專業素質或出現差誤而判斷失誤,會直接影響到工程質量。所以,對于質量檢驗工作,一定要安排高素質的檢驗人員,并對其進行相關的技術培訓,進而提高檢驗工作的質量,以確保工程質量。
2.5其它因素的控制
其他因素主要包括民事糾紛、報酬不合理、勞動強度高等方面的問題,而且這些問題都有可能引起人為的工程質量事故,因此對于這些因素也應重點考慮。期間,相關領導及監理、檢驗人員應深入施工現場,在出現問題時及時將其解決。
三、嚴格質量檢驗
3.1質量檢驗的標準、內容及手段
質量檢驗的標準包括技術規范、操作規程及質量檢驗評定標準。質量檢驗的內容包括對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結構整體及部件進行物理與力學方面的檢驗。質量檢驗的手段主要是儀具測試及試驗數據。其中如有需要較高的技術要求或較為復雜的工藝項目,應根據其具體的檢驗標準采取另外的設計要求,在通過質量監理人員檢查后才可進行簽認。
3.2質量檢驗的組織形式
質量檢驗應將以下幾種檢驗方式相結合,一是專職檢驗與群眾自檢,二是日常檢驗與重點抽驗,三是定期自檢與不定期自檢,四是互檢與全面檢查。其中應對施工準備、竣工交驗等環節進行重點檢驗。
3.3把好質量關
1.1材料檢驗:使用混凝土鋪設路面,不可缺少的原料有,碎石、水、水泥、一些集料和鋼筋。這些東西不是我們生活中隨處撿起的物品,是由嚴格的規定的。通常情況下,例如水泥等物品是在正規生產廠家訂購的,要檢驗商品的正規性和質量,方可接收。碎石不可濫竽充數,必須在一定直徑范圍以下,符合目標公路建設標準,方可采用。從碎石的潔凈度,是否含有大量沙泥,進行檢測,碎石的強度是否后影響日后公路的使用周期和抗壓強度。這些都要嚴格檢查,對于不合格的粗料碎石,要堅決不允許使用。水質要保證安全,這里的水質,不是日常生活中說的水質,而是看水中是否含有角度的腐蝕性物質,這樣的水不能作為原料。比如河溝中的臟水就不適合使用。鋼筋要有出廠后的測試檢驗單據,符合標準的也要定期采樣進行安全測試。
1.2施工前方法設計研究根據施工經驗的總結和研究,施工前如果科學有序的進行準備可以讓施工更加高效,操作成功。在后續混凝土拌合過程中,肯定要有一個場地問題,而各種拌合的材料都要送到這個場地中,所以,在施工前應該選擇一個面積較大,適當空曠的場地作為拌合地。并且這個場地盡量能接近各種材料,減少運輸過程提高效率,也避免運輸中出現安全問題。其次,混凝土的配比要進行一個悉心的設計階段,然后在進行實際操作。再次,做好基層修整工作。這是因為混凝土使用也要收到一些路面的硬性指標的影響,比如路面寬度和平整性等。還要在混凝土施工前加水使得基層不會干燥,保持混凝土應用的水分。最后根據設計,進行路面的具體標出,準備工作就基本完成了。
二、混凝土產制過程
現在混凝土的的產制主要通過拌合機。所以要嚴格按照設計過程中的配料比進行原材料添加。需要各種材料按重量稱量后進入拌合機。而且水的多少也很有講究。不但要有科學的設計還要具備豐富的施工經驗,在具體施工過程中,參考當地的自然情況和天氣狀態來適當的進行微調。在各種材料的加入過程中,要按照裝料順序,不可隨意加入。
三、施工中運輸與攤鋪過程方法
關鍵詞公路面層瀝青施工
改性瀝青用于道路工程已有幾十年的歷史,從品種上看,按其改性劑的不同,一般分為三類:熱塑性類、橡膠類、樹脂類。其中熱塑性橡膠類(即熱塑性彈性體)的SBS由于具有良好抗車轍變形能力和彈性(變形的自恢復性及裂縫的自愈性),已成為目前世界上最為普遍使用的道路瀝青改性劑。淮江高速公路揚州段(長約112km)上面層共分5個標段進行施工,除一個標段為SBS改性瀝青SMA16外,其余標段均為SBS改性瀝青AK-16C。為了確保上面層改性瀝青AK-16C的施工質量,各標都進行了線外和主線兩次試鋪,以便于摸索出經濟合理、工程質量可靠、操作性好的施工組合。
1面層概況
本次淮江高速公路采用兩種瀝青面層結構形式:
(1)4.5cm改性瀝青AK-16C上面層+5cm普通重交瀝青AC-25I中面層+7cm普通重交瀝青AC-25I下面層;
(2)4.5cm改性瀝青SMA16上面層中層、下層同1。中下面層于1999年11月底完成施工,2000年5月份開始施工上面層,施工前對中面層離析特別嚴重的區域進行了處理。
2上面層改性瀝青AK-16C施工控制
2.1級配
本次AK-16C的級配范圍如表1所示。為了施工時對混合料級配嚴格控制,每天上、下午對每臺拌和樓各進行一組抽提試驗,關鍵篩孔要求0.075mm、2.36mm和4.75mm的通過率與中值偏差在±2%之內,9.5mm、16.0mm兩檔篩的通過率與中值偏差在±3%之內,其它篩孔的通過率不超出規定的級配范圍。
2.2瀝青
采用優質SBS改性瀝青,其技術要求見表2。在施工過程中對各標段改性瀝青隨機取樣抽檢進行有關指標試驗,以便隨時掌握改性瀝青有無品質變化。
2.3生產油石比
根據江蘇省交通科研院目標配合比和四個施工單位及四個監理單位九個目標油石比(其平均值4.73%),確定生產油石比為4.7%。在施工中油石比波動允許誤差按±0.2%控制,對生產配合比的級配進行了馬歇爾試驗,其空隙率、穩定度和流值均滿足相應要求。從每天的抽提結果來看,油石比偏差大都在±0.2%范圍內。
2.4改性瀝青AK-16C混合料的拌制
(1)為了保證改性瀝青混合料AK-16C的質量,拌和樓嚴格控制吸塵,對于吸出粉塵一律廢除;嚴格檢查礦粉的質量,保證0.075mm篩孔通過率中新加礦粉的量大于80%。
(2)本次江蘇淮江高速公路上面層改性瀝青中均摻加了瀝青質量0.4%的抗剝落劑。為避免瀝青溫度過高引起抗剝落劑老化,在混合料拌和過程中,均嚴格掌握瀝青和集料的加熱溫度,拌和時改性瀝青和礦料溫度都按低限設定,并同時嚴格控制混合料出料溫度,保證在要求范圍之內。
(3)通過試拌確定最佳拌和時間。隨時觀察所拌改性瀝青混合料的品質,以瀝青全部裹覆集料顆粒且瀝青混合料拌和均勻為度。
(4)為保證從總量上對改性瀝青混合料AK-16C進行控制,拌和樓控制室逐盤打印瀝青及各種礦料的用量和拌和溫度,每天用拌和總量檢驗礦料的配比和瀝青混合料油石比的誤差,并定期對拌和樓的計量和測溫進行校核。
2.5改性瀝青混合料AK-16C的運輸
(1)為防止混合料與車廂板粘結,車廂側板和底板灑一薄層隔離劑后用拖把拖勻,要求無余液積聚。
(2)嚴格控制瀝青混合料的出廠溫度和運到現場溫度。
(3)運料車應用完整無損的雙層蓬布覆蓋,以利保溫防雨或避免環境污染。
2.6改性瀝青混合料AK-16C的攤鋪和碾壓
(1)根據各標段的機械組合情況進行試鋪,通過試鋪結果確定攤鋪機參數和碾壓組合,最終確定振動熨平板取4級,夯錘取6級。
(2)為了防止攤鋪機熨平板溫度不夠,在起步處產生離析、小油餅、縱縫明顯等問題,攤鋪前保證熨平板具有足夠的預熱時間。如果出現問題,有專人負責及時采取措施補救。發現離析處,人工用細料立即補上;發現小油餅,有專人用小鏟刀挑除,再經壓路機碾壓消除。
(3)保證改性瀝青上面層平整、不漏壓,嚴格控制攤鋪機的攤鋪速度≯3m/min,且做到勻速、不間斷地攤鋪。
(4)為保證縱向接縫平整、密實,兩臺攤鋪機成梯隊攤鋪時距離不超過10m。
(5)碾壓緊跟在改性瀝青混合料攤鋪后進行。分初壓、復壓和終壓三道工序,對碾壓段落設置明顯標志,便于現場調度、管理。
(6)壓路機以勻速進行碾壓。碾壓段長度控制在20m~30m。
(7)為使改性瀝青混合料AK-16C上面層的壓實度得到充分保證,初壓以兩臺8~10t的雙鋼輪振動壓路機振壓2遍,分別為前進振動,后退靜壓;復壓以16~20t輪胎壓路機靜壓6遍;終壓以10~11t左右的寬幅雙鋼輪壓路機靜壓2遍。
(8)對松鋪厚度、碾壓順序、碾壓遍數、碾壓速度及碾壓溫度都設有專人檢查,控制攤鋪、碾壓設置,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
(9)為保證路面的平整,消除碾壓輪跡,寬幅雙鋼輪壓路機作終壓收光。
2.7上面層質量檢查
在改性瀝青混合料AK-16C上面層施工完成后的第二天,進行壓實度、摩擦系數、構造深度、平整度等項目的檢測。由測試結果統計得出本次淮江高速公路揚州段上面層的壓實度都滿足≥96%馬歇爾標準密度的要求(最大理論密度92%),許多路段的壓實度甚至達到了≥98%(最大理論壓實度94%);上面層的摩擦系數滿足≥60BPN的要求,普遍在70BPN左右;構造深度遠大于規范要求,基本都大于0.7mm;由于對施工變異性控制嚴格,平整度平均值大都<0.6mm。雨天可看到施工完成后的部分路段上明顯有一層均勻的水膜,進一步表明AK-16C兼顧了抗滑和密水兩方面性能。
3建議
江蘇省高速公路建設指揮部編制的《國道主干線高速公路改性瀝青路面上面層(AK-16C)施工指導意見》為保證淮江高速公路AK-16C上面層的施工質量起了重要的指導作用。總體而言,淮江高速公路鋪筑的上面層是成功的,為以后改性瀝青混合料的施工積累了寶貴經驗。經過本次改性瀝青AK-16C的實際施工運作,提出以下建議供參考:
(1)小于0.075mm的粉料增加塑性指數指標;
(2)現場壓實度應以芯樣的表干密度與最大理論密度計算得出,控制現場空隙率小于8%;
(3)為了保證壓實度和抗水損害能力,建議上面層瀝青混合料中2.36mm篩孔以上的集料采用玄武巖,2.36mm篩孔以下的集料采用石灰巖。
(4)建議今后高速公路上面層采用4cm厚,集料最大公稱尺寸為13mm的瀝青混合料。
參考文獻
[1]沈金安.改性瀝青與SMA路面.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7
路面工程質量的控制主要對路面的底層和基層的剛度、路面的整體強度等進行嚴格的控制從而達到對路面工程的質量進行有效控制目的。在配料的選擇過程中對水泥、混凝土以及瀝青路面的基層材料的選擇都要滿足一定的規格和標準,施工過程中需要進行更加規范的管理的是壓實度的檢測結果,必須要返工處理是不能滿足標準和規范的部分。這樣才能在最大程度上確保施工工程的每個環節都能夠保質保量的完成。在公路工程的建設中如果要確保施工的質量就要嚴格要求每一道工序,更重要的還是要建立一個質量管理的體系從而更好的控制路面的施工技術。對于每個施工單位來說,通過建立健全施工技術控制的質量管理體系對各個施工階段進行定期的檢查并抓好施工過程中的每個環節,以便全面的進行質量監控也有助于工程施工作業的開展。通過建立政府監督和項目監理以及施工企業的自我檢查的系統管理措施,要想更加完善公路工程施工技術的全面質量管理就要不斷的設立更新施工的注意事項和要點并且逐步的建立起具有積極效能的監督管理機構。為保證公路工程施工技術的具體管理工作的落實還可以通過培養一批具有較高業務素質與道德的監管人員。
填方路基施工技術控制由于填方路基的施工范圍包括很多種所以對于每一種施工工程來說便具有不同的技術方案和解決的方案,這也就導致了現如今還沒有全面的解決填方路基的施工控制技術問題。填方路基的技術控制主要有:(1)高填方路堤施工技術;(2)填石路基施工技術;(3)粉煤灰路堤施工技術;(4)土石路堤施工技術;(5)土方路堤施工技術;(6)結構處的回填施工技術等。然而多方面的技術控制要根據不同的技術,去分析設計不同的填料、填充的方法。所以我們要因地制宜并因時制宜,才能避免造成公路工程操作中的不得要領和不必要的損失和錯誤而導致的公路工程施工的質量不達標,也能夠更好的保證公路工程的建設以及順利的進行。
挖方路基施工技術控制對于土質路塹的開挖方法在現有的公路工程施工技術中有橫向挖掘法、縱向挖掘法、混合挖掘法三種。結合路塹的深度以及縱向的長短等現場施工的條件再通過這些基本的方法,將能對挖方路基的施工技術進行更加合理的控制。挖掘淺的、短的路塹時它主要適合來進行單層橫向的挖掘,對于挖掘深的且短的路塹也比較適用所以也可以稱作橫向的全寬挖掘法。對于縱向挖掘法的適用對象主要包括:分段挖掘法、分層挖掘法和通道挖掘法。然而適用在多層次的橫向全寬挖掘以及通道縱向挖法的混合使用的則是混合式的挖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