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城市設計的原則

      城市設計的原則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城市設計的原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城市設計的原則

      城市設計的原則范文第1篇

      【關鍵詞】城市規劃;分析

      【中圖分類號】TU369 【文獻標識碼】【文章編號】1674-3954(2011)03-0222-01

      一、城市規劃設計存在的問題

      從中小城市建設進程來看,這一時期的城市規劃設計普遍存在以下問題。

      1、城市規劃起步晚,意識淡薄。

      2、規劃人才匱乏,管理人才的數量、質量和知識結構不合理,素質偏低的現象長期存在,在中小城市中表現得尤為明顯,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城市規劃及其管理整體水平的提高。

      3、規劃科學性不強,缺乏長遠性。①城市基礎設施規劃滯后于經濟增長的速度。②生態環境規劃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③沒有科學有效地分區規劃,使整個城市功能布局、用地平衡、資源配置等都處在模糊的狀態。目前部分中小城市公建項目的報建審批,不是在分區規劃所確立的城市功能區建設,而是按建設單位自行協商的地點進行平面規劃,出現了本末倒置的規劃行為,其后果是致使城市公共設施服務半徑小、服務功能少、布局不均勻、發展不平衡。

      4、地方特色不鮮明,綜合功能不配套。部分中小城市不是結合本地區的人文、歷史、地理、景物等實際來搞規劃,而是貪大求洋、舍近求遠,搞大而全、高而空的規劃;不是結合自己經濟能力、社會發展、生態環境等實力和功能來搞規劃,而是在出政績、顧眼前、想局部等心態和目的下定規劃,因而出現一個模式、一張臉或者功能不齊、配套不全的城市設施現象。

      二、中小城市城市規劃設計的目標和原則

      1、中小城市城市規劃設計的目標

      中小城市同大城市一樣也是一個錯綜復雜的系統,系統內各個社會群體之間價值取向和利益傾向都有所不同。中小城市城市規劃設計是一種使中小城市發展合理化、有序化的手段,由此它的進行過程就必須要考慮并綜合中小城市社會的價值理想和利益要求。在實踐中,不同人群的關注目標和價值取向并不相同,行政領導認為中小城市城市規劃設計是中小城市形象的設計,是一種策劃、也是一種對本地區的宣傳。規劃設計人員認為中小城市城市規劃設計是一種對中小城市空間形態進行研究和設計并轉譯成控制準則的過程,借此引導中小城市三維空間形態的有序生成,規劃部門則認為中小城市城市設計是一種管理的策略和依據。城市管理和房地產開發商注重從投資效益出發來評價中小城市城市設計對地塊產生的影響。于是,人員相互之間對中小城市城市設計要求和目標就迥然不同有時甚至于相互沖突。

      (1)協調城市群體。

      中小城市的區域特征表現為城鄉結合的特色,是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特別是第一產業布局調整的中心,中小城市城市規劃設計應充分體現到這種特殊性,站在區域的高度,注意各中小城市間分工合作、協調配合的可能,充分考慮規模效益和聚集效益,研究其職能特征和輻射范圍,既滿足本市的基本要求,又以最佳規模的原則統一部署,達到各顯其能、相互促進的目標,特別在中小城市密集地區,城市規劃設計更要體現區域宏觀決策的作用。

      (2)優化產業結構。

      中小城市往往會具有一、二、三產業并存的產業結構特征,即使第二產業,與大城市的工業也不同,大多有較強的塊狀經濟特點,城市規劃設計必須考慮到這種特點并加以利用和引導。在城市規劃設計中體現產業特點,力圖反映這種特色,使之明確區別于大城市的產業特征,通過城市規劃設計起促進產品市場化的作用。

      (3)合理城市規模。

      中小城市規模具有不確定性和相對有限的特點。城市規劃必須注意到這種特點,對前者,必須考慮到發展需求的階段規模,具有應變能力,規劃設計應具有一定的彈性和靈活性;對后者,必須既注意規模效益,又具有盡可能多的便利性,同時注意人口規模相同的中小城市與大城市居住區中心的區別,著力于提高中小城市的輻射影響能力。

      (4)表達生活模式。

      中小城市在生活模式上存在有一定數量的產、銷、居一體的方式,這是由于中小城市以中小企業為主體的緣故,因此城市設計應倡導這種生活模式,并在空間、功能、景觀等方面組織出多種形態,避免簡單搬用大城市設計的做法,要體現靈活性的特征。

      (5)傳達文化底蘊。

      中小城市雖不能回避平均文化教育水平相對大城市較低的現實,但也絕不可低估傳統文化的深厚性。所以,中小城市的城市設計目標應促進傳統文明的學習和現代文明的傳播相結合,以提高文化素養,創造和保護中小城市的良好面貌,樹立特有的公共意識??傊?,中小城市城市設計應當和文化規劃相結合,這是社會進步的標志設計。

      2、中小城市城市規劃設計的原則

      城市規劃設計的原則,是正確處理城市與國家、地區、其他城市的關系、城市建設與經濟建設的關系、城市建設的內部關系等的指導思想。在城市規劃編制過程中,應遵循和堅持以下原則:

      (1)整合原則。中小城市規劃設計要堅持從實際出發,正確處理和協調各種關系的整合原則:應當使城市的發展規模、各項建設標準、定額指標同國家和地方的經濟技術發展水平相適應;要正確處理好城市局部建設和整體發展的辯證關系,科學考慮城市各類建設用地之間的內在聯系,合理安排城市生活區、工業區、商業區、文教區等,形成統一協調的有機整體;要正確處理好城市規劃近期建設與遠期發展的辯證關系;要處理好城市經濟發展和環境建設的辯證關系,避免重復“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2)經濟原則。中小城市規劃要堅持適用、經濟的原則,貫徹勤儉建國的方針,這對于中國這樣一個發展中國家來說尤其重要。

      (3)美學原則。規劃是一門綜合藝術,需要按照美的規律來安排城市的各種物質要素,以構成城市的整體美,給人以美的感受,避免“城市視覺污染”。

      (4)社會原則。所謂社會原則,就是在城市規劃設計中樹立為全體市民服務的指導思想,貫徹有利生產、方便生活、促進流通、繁榮經濟、促進科學技術文化教育事業的原則,盡量滿足市民的各種需要。所以規劃設計要注重人與環境的和諧和要大力推廣無障礙環境設計。

      參考文獻:

      城市設計的原則范文第2篇

      關鍵詞:城市園林,設計,原則

      中圖分類號:K928.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城市園林設計的基本原則

      城市園林設計的目的是人們提供融合大自然理念的生活景觀,在延續自然原有景觀元素的基礎上,以藝術和技術創新的手段,塑造滿足人們多元化需求的園林生態環境:

      (1)以人為本原則。城市園林設計的最終目的是為人們營造城市的大自然空間,因此其設計必須圍繞人們的具體需求,為不同人群創造所需的空間,譬如敬老院園林要體現無障礙的設計特點,園林的嬰幼兒場所突出鮮艷色彩,換句話說,城市園林設計要與人們的生活方式相融合,滿足他們生活所需。

      (2)尊重自然的原則。園林的設計離不開以“大自然”為主題,即便現代化的設計元素,譬如建筑小品,也要借助地形地貌、河流湖泊、動植物資源等自然環境進行襯托。我們需要在尊重這些自然原始條件的基礎上,以藝術的手法進行“精心雕琢”和“巧妙利用”。

      (3)多元化的原則。城市園林設計講究整體的和諧統一,也就是說,形態、顏色、尺寸、質地等各種元素,都存在于統一的整體當中,缺少任何一種元素,設計的效果都會大打折扣。如果能夠靈活搭配這些元素,在有限的空間內以多元化的形式表達出來,就能夠構成起伏和轉承的空間環境景觀。

      二、城市園林設計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為了體現出園林設計的基本原則,我們需要在找出影響園林設計問題的基礎上,針對問題探索具體的解決措施,為園林設計創造有利的條件:

      (一)總體規劃方面

      城市園林的整體規劃決定景觀風貌和空間格局等的景觀特征,但目前園林設計在總體規劃方面,沒有綜合考慮適用人群的基本要求,在生態效益和功能效益方面未能統一兼顧,而是進行局部規劃,然后將各種規劃設計內容拼湊起來,譬如園路設計、小品設計、綠化設計、水景設計等都“各自為政”,不僅設計理念不同,而且設計風格也大同小異,無法共同烘托出總體規劃的設計理念。為此,筆者認為在城市園林規劃設計的時候,應該在設定園林主題的基礎上,注重局部設計的兼容,在性質、功能、形式方面都不能夠脫離總規劃主題,譬如在水景之上搭設涼亭,提高涼亭的觀景價值,并在涼亭周圍種植樹木,為涼亭創造遮陰的效果。

      (二)原有自然景觀和生態系統方面

      為了滿足對土地資源的需求,人們會以犧牲自然景觀和生態系統為代價,譬如推平山頭、填埋池塘、砍伐綠樹等,尤其是小區的施工建設,徹底改變了原有的自然地形地貌和生態系統,在小區落成以后,再進行園林自然景觀和生態系統的重新開發設計,這樣將造成自然資源的極大浪費。筆者認為城市園林設計要講究因地制宜的原則,充分利用現有的地形地貌和環境資源,在此基礎上進行開發設計,不僅能夠充分利用原有自然生態系統,而且能夠節省規劃設計的成本,在原有基礎上推陳出新,提高規劃后園林生態的效益水平。

      (三)綠化種植方面

      任何園林的規劃設計,都離不開綠化種植,但在很多園林設計方案當中,經常忽略植物的生態功能和多樣性,只是簡單地勾畫植物群落的結構,使得植物的群落穩定性差。筆者認為,城市園林設計的綠化種植,應該模擬大自然的植物群落,注重植物群落的景觀效果,譬如群落的色相、季相等,在種苗繁育和引種馴化的基礎上,確保苗木移植的健康和穩定,尤其是珍奇植物品種的培育和繁殖,要豐富苗木的種類和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從而為園林綠化工作開展提供有利的條件。

      (四)風格個性方面

      城市園林設計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不同的文化內涵,但很多園林的規劃設計既沒有體現出地方的風格,同時缺乏設計的個性,譬如沒有大力開發本土的樹種,而是盲目的引進外來樹種,結果降低了植物的成活率。筆者認為園林規劃設計要結合當地的自然環境、氣候特點和風俗習慣,一方面是挖掘當地的區域文化,設計出不同的人性化園林空間,滿足不同人群的生活環境需求,另一方面是充分利用當地的地形地貌和生態群落,善于利用本土的物種,根據當地物種的生存條件,合理布局和規劃園林生態空間。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綜上所述,城市園林設計的目的是人們提供融合大自然理念的生活景觀,其設計的基本原則是以人為本、尊重自然、多元化等,在延續自然原有景觀元素的基礎上,以藝術和技術創新的手段,塑造滿足人們多元化需求的園林生態環境。為了體現出園林設計的基本原則,我們需要在找出影響園林設計問題的基礎上,針對問題探索具體的解決措施,為城市園林設計創造有利的條件。

      參考文獻

      [1]鄭文婷.淺析現代藝術在園林設計中的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1):270.

      [2]陳貴棟.淺談城市園林設計中現代藝術的應用[J].民營科技,2012,(11):219.

      城市設計的原則范文第3篇

      城市色彩規劃設計是近年來國內許多城市,特別是歷史文化名城所關注的問題。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城市在超高速發展及擴容過程中,由于規劃失控,更由于普遍缺少審美文化修養、缺少對城市色彩的重視,使某種“顯富、擺闊、攀比、爭強”的“暴發戶”文化或美學趣味在大中城市中蔓延開來,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彼此模仿,爭趕時髦,各種新材料、新涂料爭艷斗奇的色彩,將許多城市涂成色彩斑斕的大花臉,既失去鮮明的城市個性,又切斷歷史文脈,而且造成嚴重的視覺污染,影響到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城市色彩問題開始引起許多城市決策者的注意,并進入操作程序。本文中,筆者擬結合對歐洲一些城市色彩的實地觀察,從美學角度,對城市色彩規劃的意義及應用原則做些初步探討,算是對上述亡羊補牢舉措的一種支持吧!

      什么是城市色彩

      城市是人類集中居住地,所謂城市色彩,就是指城市公共空間中所有裸露物體外部被感知的色彩總和(城市地下設施及地面建筑內部裝修與城市色彩無關;地面建筑物處于隱秘狀態的立面,其色彩無法被感知,也不構成城市色彩)。城市色彩由自然色和人工色(或稱為文化色)兩部分構成。城市中裸露的土地(包括土路)、山石、草坪、樹木、河流、海濱以及天空等等,所生成的都是自然色。城市中所有地上建筑物、硬化的廣場路面,及交通工具、街頭設施、行人服飾等等,都是人工產物,所生成的都是人工色。在城市人工色構成中,還可再按物體的性質,分為固定色和流動色、永久色和臨時色。城市各種永久性的公用民用建筑、橋梁、街道廣場、城市雕塑等,構成固定的永久性色彩;而城市中車輛等交通工具、行人服飾構成流動色;城市廣告、標牌、路牌、報亭、路燈、霓虹燈及櫥窗、窗臺擺設等等則構成臨時色。同時,由于色彩產生于光折射,各種物體原色,會根據其材料的表面肌理、受光程度以及環境色彩的影響而發生變化,所以,城市色彩還可分為單體原色與視覺效果色。同樣黃色建筑,是臨海而建,還是背山而立,是獨立存在,還是夾縫中插建,其色彩效果是大不同的。

      因此,城市色彩是一種系統存在,完整的城市色彩規劃設計,應對所有的城市色彩構成因素統一進行分析規劃,確定主色系統或輔色系統。然后確定各種建筑物和其它物體的永久固有基準色,再確定包括城市廣告和公交車輛等等流動色,包括街道點綴物及窗臺擺設物等等的臨時色。但根據目前中國城市規劃失范的現狀,本文研究的主要是城市建筑物的固定色彩,以及固定色與自然色的協調問題。

      城市色彩規劃設計的意義

      我們的城市,特別是歷史文化名城為什么要重視色彩規劃設計呢?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

      其一、城市色彩是城市人居環境質量的重要組成部分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根據馬克思的觀點,色彩又是最大眾化的美感形式。因此,色彩是城市美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影響城市居民生活質量的重要因素。心理學研究早就注意到色彩對人類心理健康的影響,城市色彩對居民心理的影響也已被許多鮮活案例所實證。幾年前,日本東京就出現過一場市民的“色彩騷動”,不少市民面對艷麗的、高彩度的公交車、出租車,以及色彩迷幻閃爍的霓虹燈、五顏六色的廣告和刺眼的玻璃幕墻,感到頭暈目眩、心緒煩躁,為此提出了嚴厲的批評,迫使東京市政當局不得不設法糾正色彩的偏差,消除市民心中的煩躁和不安的情緒。英國也曾發生過一件有趣的事:有一座黑色的橋梁,每年都有一些人在那里自殺;后來把橋涂成天藍色,自殺的人顯著減少了;人們繼而又把橋涂成粉紅色,此后自殺的人就沒有了。城市色彩對人的心理作用由此可見一斑(陳愛和:《給城市著上健康美麗的色彩》《人民日報》2002、04、05)。

      西哲海德格爾有句名言:人類詩意地棲息大地上。今天,在德國、奧地利、法國、荷蘭等國家,這句話已部分變成現實。他們的鄉村如此,他們的城市同樣如此。盡管他們城市大都歷經數百年,其普通建筑質量絕不比我們高,但其城市仍給人以典雅、溫馨、舒適,充滿文化意蘊的感覺。而這,便與其城市環境色調規劃控制直接相關:人們行走在這些城市街道上,感受不到雜亂無章的刺眼色彩,更沒有巨幅廣告拼命騷擾視線。簡潔和諧的色彩,給人們以悅目的感覺,這本身便構成他們優雅文明生活的一部分。由此可見,我們必須像控制噪聲和空氣污染一樣,高度重視城市色彩問題,以不斷美化、優化城市人居環境質量。

      其二、城市色彩是城市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

      城市色彩與城市歷史一樣悠久,色彩本身便積淀著城市的歷史。這之中,有些色彩是城市政治或經濟文化的反映,像北京皇城的金黃屋頂與民居的灰褐屋頂對比,便是中國封建社會皇權至上的寫照;上海外灘建筑凝重的鉛灰色,則透視著國際金融資本的威嚴。有些則是城市建筑自然選擇的結果,像中國江南城市的灰瓦白墻,德國城市的紅瓦黃墻,便是城市的傳統色彩。無論白墻灰瓦還是黃墻紅瓦,這些符合美學規律的色彩搭配,既是不同民族審美趣味的結晶,也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傳統。像歐洲城市,如果僅看其教堂,似乎有許多共同點。但如果看民居色調,無論是威尼斯或阿姆斯特丹,人們卻會一眼辨析出來;即便其外墻涂料是新的,但其色彩卻是歷史的。因此,如果一座城市隨意破壞傳統色調,則等于將歷史割斷,暴露出一副蒼白面孔。這正是中國許多歷史文化名城的悲哀所在:僅從外觀上,人們無論如何得不出北京與巴黎一樣歷史悠久的結論;車行在蘇州大街上,人們絕對感受不到江南名城或中國水城的特色。因此,對歷史文化名城而言,要象保護文化遺產一樣保持其城市特色,以延續其歷史文脈。

      其三、城市色彩是城市現代文明的體現

      城市色彩早就存在,但城市色彩設計規劃卻是一個現代課題。為什么出現這種情況呢?關鍵在于傳統城市是在文化封閉狀態中、在生產力相對落后情況下發育生長起來的。城市建筑色彩受建筑材料、施工工藝局限很大。人們不可能單單為了色彩而采用某種昂貴材料。因此,多數城市的色彩,或是由建材固有色體現出來的,如或紅或灰的磚瓦;或是由廉價易得材料決定的,如或黃或白的涂料。何況,對于生活其中的人們,也不知道其它民族或地區的建筑會有另類顏色。在這種被動選擇中,盡管審美規律潛在地起著作用,卻未必體現人類的文明自覺。而現代城市建設則不同了,由于有雄厚的經濟實力做支撐,更由于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的發明與普及,人們已可隨心所欲地控制建筑及其它城市設施、設備的色彩了;而現代傳媒及便捷交通,又打破了文化壁障,人們可以彼此仿學,甚至形成所謂建筑時髦趨勢。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獲得色彩自由的人們,如何控制其城市色彩,趕不趕時髦,便成為一個文明素養問題了。今天,想給一座城市或城市新區披上各色豪華外衣,并不困難,只要有錢就行;但要讓新城區形成和諧、雅致的色調,卻十分地不容易,它需要城市領導、建筑師及業主皆具有較高的文化修養。這好比改革開放,我們告別服裝藍灰時代之后,如何選擇衣服款式才體現出人的文化品味是一個道理。新貴夫人盡管渾身綾羅綢緞珠光寶氣,卻總給人一種沒文化的感覺;女大學生們,盡管一身素雅,卻透露出一股書卷氣。一位著名畫家從美國歸來,感嘆大上海變土了。許多人不解。其實,正像城里人看鄉下人穿紅襖綠褲是“土”一樣,我們被涂上五顏六色、色彩混亂地一塌糊涂的城市,怎能說不是一種“土”呢?因此,正如一位美國建設師所說:讓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說出這個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是什么。一座城市的色彩,的確在時時刻刻展示著這座城市的精神、這座城市的現代文明水準。

      其四、城市色彩也是矯正城市建筑無序狀態的重要手段

      實事求是地講,目前中國城市建設中最嚴重的問題,并不在城市色彩上;城市色彩出現的問題,主要原因也不在色彩本身:關鍵是城市建筑規劃失范。由于對新建筑的體量、高度、風格、質料及環境協調等方面缺少嚴格控制,許多超大體量、超高層樓座到處拔地而起,偽古典風格與現代、后現代風格建筑并肩而立,這都給城市風貌造成了致命的、難以彌補的破壞。譬如,從北京西站步行到長安街,撲面而來的巨無霸建筑,挾帶著各類怪異色彩并肩而立,壓迫著的人們視覺,甚至使人產生某種恐懼感。這種因建筑規劃失控而產生的后遺癥,顯然不是靠城市色彩設計可以解決的。但從換一個角度講,正因為今天我們已難以從體量、高度、風格上統一現有建筑了,所以,我們所能做的,便是制定色彩規劃,使某些雜亂無章的建筑在可能的情況下,盡量在色彩方面獲得某種統一性。心理學試驗測定,在視覺兩大構成因素“形”與“色”之中,人類對色彩的敏感力為80%,對形狀的敏感力約為20%,色彩是影響感官的第一要素。因此,從城市色彩角度尋找問題,采取必要措施,改變某些可能改變的城市色彩,規范新建筑的色彩,是可以在某種程度上修補因城市規劃失控所嚴重破壞的城市風貌的。這也是我所謂亡羊補牢的意思所在。  城市色彩規劃設計的原則

      那么,如何規劃設計城市的色彩呢?這里,首先需要澄清一個概念。

      提及城市色彩,很多人會產生錯覺,認為色彩就是五顏六色,就是紅黃藍綠紫,城市色彩,就是用各種“最美”的顏色裝飾建筑、裝扮城市。實際上,色彩本身是沒有美丑之分的,所謂色彩美,完全美在色彩與色彩、色彩與環境的搭配上。人們視覺認為最美的色彩,如果出現的地方的不對,或搭配的比例不協調,便可能是最丑的色彩。譬如綠色,作為植物生命的體現,它永遠是城市中最美的色彩,無論建筑物色彩怎樣混亂,只要被綠色植被遮掩,就會化丑為美。但如果整座城市被涂上綠色,卻可能使人產生陰森、恐怖的聯想,這是色彩心理學規律使然。譬如大紅大綠是色彩運用中的大忌,但“萬綠叢中一點紅”,卻是美的圖畫。再譬如,“五色令人目盲”,色彩雜亂容易產生視覺污染;但如果色彩過于單調,呆板,同樣會使人產生視覺疲勞。因此,正像繪畫中色彩運用沒有一定之規一樣,城市色彩運用也沒有刻板章法。這里,我只能闡述幾條基本原則:

      1、突出城市中自然美、人類美原則

      人類的色彩美感來自其“自然向人生成”歷史進程中,來自大自然對人的陶冶。對人類來說,自然的原生色總是易于接受的,甚至是最美的。因此,城市的色彩永遠不能與大自然爭美,而要盡量保護突出自然色,特別是樹木、草地、河流、大海、甚至巖石的自然色。青島新修的濱海步行道,用黃褐色原木架構,既體現了對自然的尊重,又使其溶于海濱景色之中,便是非常成功的案例。青島香港路和東海路人行道上,保留了許多天然礁石,構成了城市中一道獨特的風景,這也是值得肯定的明智之舉。青島老城在規劃時,所有通向海的道路都敞開著,既向自然借景,又將海的色彩融入城市,而東部新區,許多通海的道路被堵死了,城市便缺少了一塊最美的色彩,這是令人遺憾的。

      西方先哲說,最美的猴子對人類來說也是丑的,人總是以人為第一審美對象。因此,在城市色彩設計中,要盡量使大面積的色彩不張揚、不艷麗,以突出人的美。巴黎街頭最美的風景就是時裝女郎了,而巴黎的地面、墻壁都是素雅的灰色、米色,這便突出了流動人群的色彩美。而我們許多城市的商業街,往往從腳底到頭頂,到處都是爭奇斗艷的色彩:腳下是艷麗的紅地磚,頭上是飄動的彩旗;商店外墻,則是大幅商品招貼畫;人行道旁,還矗立著燈箱廣告;行走其間,人的色彩、人的美,幾乎被淹沒了。這只能令人感嘆,我們太不懂得尊重和突出人的美了。

      2、延續城市歷史文脈原則

      城市色彩一旦由歷史積淀形成,便成為城市文化的載體,并在不斷訴說著城市的歷史文化意味。因此,歷史文化名城、古城,為了延續城市的文脈,城市應盡量保持其傳統色調,以顯示其歷史文化的真實性。如果城市原有風貌已被破壞,起碼在歷史建筑、文化古跡周邊的建筑,其色調必須與古建筑色調相統一。法蘭克福的舊城在二戰中被嚴重破壞,現存某些古建筑周邊便注意這種協調,譬如用米黃色做外墻涂料,形成一個色彩小環境。據說,北京皇城根一帶的舊城保護,已開始注意這一點了,這是值得慶幸的。否則,皇城被淹沒在更加金碧輝煌的玻璃幕墻建筑群中,北京的歷史文脈就徹底被葬送了。

      3、服從城市功能區分原則

      如同人的服飾要服從人的身份一樣,城市色彩也要服從城市的功能。這之中包含兩層意思:一層指城市的整體功能,一層指城市的分區功能。一座商業城市與一座文化或旅游城市,其色彩自然應該有所區別,一座大城市與一座小城市,其色彩原則也應有區別。對于像香港這樣的商業大都市來講,城市色彩服從于商業目的,即便色彩有些混亂,人們也能容忍。但對于像巴黎、維也納這樣的文化名城,假如其城市色彩混亂,便對城市形象有絕大損害。米蘭作為意大利最早的金融中心,其老城色調非常凝重,而威尼斯,作為旅游城市,其老城色彩則活潑得多,這兩者是不能置換的。相對說來,歐洲一些旅游小城,其建筑色彩都比較艷麗,給游客留下鮮活印象;而歐洲的大城市,其建筑色彩都比較淡雅,追求一種寧靜的感覺,避免色彩火爆而形成“噪聲”。

      從城市區域劃分來說,市行政中心(或廣場)的色彩,一般應凝重一些;商業區的色彩,可以活躍一些;居住區的色彩,應素雅一些;旅游區的色彩,則要強調和諧悅目。這些原則是城市色彩規劃的通則,譬如用適當色彩手段將居民小區與商業街區區分開來:居住區不應出現廣告,便是實施城區功能色彩區分的重要手段。與此同理,城市單體建筑的色彩也要服從其功能。像立交橋等大型基礎設施,其混凝土本色既顯出力量感,又接近自然色,沒必要弄巧成拙地進行粉刷。像高層的辦公寫字樓,則不宜用輕浮的色彩,而像街頭電話亭、候車亭等臨時性公共設施,則可以采用相對明快的色彩。只要我們能制定包括建筑色相、明度、飽和度在內的分區色彩控制標準并嚴格執行,便能逐步解決城市色彩混亂及平庸問題。

      4、城市色彩構成和諧原則

      和諧是色彩運用的核心原則,也是城市色彩的核心原則。這里的色彩包括所有城市色的構成因素:自然的、人工的;固定的、流動的;永久的、臨時的等等。這里的和諧,是要求城市色彩在變化中、差異中的實現統一或協調。如果色彩沒有變化,差異,就無所謂和諧;但變化、差異過大,也就沒有和諧。城市色彩的協調,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指人工色與自然色或與城市自然環境色彩的協調,一是指人工色與人工色或與城市建筑環境色彩之間的協調。

      城市色彩首先要與自然環境色彩相協調,一座被綠色森林或藍色海洋擁抱的城市,其色彩自然應區別于內陸城市或特大城市。綠色環繞的小城,色彩運用即便大膽一點,也不至破壞城市色彩的和諧。歐洲旅游小城,像茵斯布魯克、薩爾斯堡的建筑色彩鮮亮,原因也在這里:小城外面環繞的往往就是大片綠色的河流山林,或者是冬天的皚皚白雪,這樣,城內街景的暖紅色調,便比較容易找到平衡。而海洋中的城市,如果色彩過于素淡,城市會失去生機,所以,威尼斯雖以暖紅為主調,卻不給人色彩嘈雜的感覺,反而顯得生機勃勃??傊?,在存有自然色的情況下,我們應盡量使其構成城市底色,使文化色服從自然色,這是使城市色彩和諧的捷徑。青島老城的色彩便是典范。所謂“紅瓦綠樹碧海藍天”,其中只有“紅瓦”是人工色,其余全是自然色。這些自然色并非青島獨有,而是所有沿海城市共同擁有的自然財富。為什么青島卻能將這些自然色“貪為己有”呢?就在于青島舊城的規劃中,巧妙地借用、利用了青島的自然色,實現了人工色與自然色的和諧統一。

      在沒有或缺少自然色的大城市或城市新區中,如果又沒有特定傳統色的話,其城市主色調應偏中性,然后,分功能區、分建筑結構,圍繞主色調搭配色彩。一般情況下,大面積建筑立面色彩應靠近主色調,留下色彩變化空間,給建筑細部(窗戶、門庭、招牌等)以渲染變化的機會。特別是體量巨大、結構復雜的建筑,應用統一色彩,使之溶于城市色彩整體構成中;體量小但結構雷同的建筑群落(譬如公寓建筑),則應通過對涼臺、門窗色彩的變化設計,使整組建筑產生視覺的生動感、節奏感或韻律感。城市中的新建筑,必須照應周邊建筑已形成的色彩環境,如果原有建筑色彩非常不和諧,則應使用能中和色彩沖突或形成過度色的建筑色彩,而絕不能標新立異,再別出新彩,亂上添亂。但無論城市色彩主調如何,硬化地面都必須接近自然色,接近石板、石磚的色彩,避免大面積使用彩色地磚使城市色彩結構失重,破壞色彩的和諧統一。

      當前城市色彩實施中應反對的傾向

      基于以上原則,我認為目前城市色彩實施中,必須反對、制止如下三種傾向:

      1、反對城市色彩商業性傾向

      目前造成城市色彩混亂的一大根源,是城市色彩的商業化運用。這突出表現在城市廣告色彩運用上。大面積色彩艷麗、色度飽滿的燈箱、橫幅或氣球廣告,無規則地置放到城市建筑的屋頂、立面或街道廣場上,甚至一些標志性建筑也披掛上花花綠綠廣告,將整個城市色彩切割的七零八落,怪艷無序。特別是商店門頭簡陋的燈箱廣告,形狀不一、怪色突起,既破壞了原有建筑的色彩,又造成了嚴重的噪色污染,給人以喧囂和緊張之印象,使行人浮躁莫名,神暈目眩。因此,應立法逐步限制廣告色彩,商店門頭應提倡藝術招牌為主,取代燈箱店招。

      2、反對城市色彩話語霸權傾向

      由于色彩本身也是一種語言,可以傳遞某種信息,許多新建筑都在爭奪色彩的話語霸權。一些有權勢的單位或企業,紛紛在所屬建筑色彩上大做文章。他們不考慮城市色彩的協調,而是從顯勢露貴心理出發,選擇最時髦的裝飾材料,或最鮮亮色彩來裝飾建筑外表。于是,一些金色玻璃幕墻建筑會昂然屹立在灰調建筑群中;一些綠色琉璃瓦裝飾建筑,也躋身在銀色高樓之中。更有的房地產商,為了顯示自己的氣派,給所建高層公寓樓涂上紅綠黃藍紫數種色彩,爭相斗艷地屹立在城市中心。由于這些建筑本身體量就大,它們所造成的色彩污染后果便特別嚴重,必須盡早立法加以干預。

      3、反對城市色彩追趕時髦傾向

      由于缺少對城市色彩的專門研究、倡導及規劃,我認為,追趕建筑色彩時髦是造成城市色彩混亂的主要原因。多數情況下,城建負責人、建筑師及建筑業主,并非出于商業目的或權勢動機,僅僅是為追趕新潮或做模仿秀,而把城市色彩搞得一塌糊涂的。新并不就是美,經濟強勢不等于文化發達。建筑有時代性,但盲目追隨仿效的建筑時髦傾向本身,卻是違反建筑美學及文化本性的。同樣,建筑乃至整個城市色彩的時髦傾向,也是違反城市色彩美學及文化本性的。遺憾的是,在很長時間內,我們并不懂得這一點。自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后,人們最早最多去的地區和國家是香港、日本和美國,這些地區和國家高度商業化的城市建筑及色彩便被視為楷模,就像到處仿造高架橋一樣(歐洲城市幾乎都是由隧道解決交通問題的),我們城市的色彩也步入了誤區,并經過國內城市相互仿學,便形成了種種時髦傾向。

      城市設計的原則范文第4篇

      [關鍵詞]城市道路; 道路綠化; 種植設計; 植物選擇

      [abstract] the city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people to life in the city's environment an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create beautiful road landscape has become a top priority of the workers of the garden. Roads and urban greening is inseparable, the urban road landscape city garden green land syste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ity is also an important sign of civilization. Road greening "line" to the form, the communication of municipal garden "dot" and "face", does well the road greening, not only beautify the environment, and purify the air, abate noise, reduce dust, improvement microclimate, wind, fire prevention, protect road, organization the urban traffic, maintain transportation 怍 use, so, the urban road landscape is the city road construction is very important, indispensable part of.

      [keywords] city road; Road greening; Planting design; Plant choice

      中圖分類號: [TU99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城市道路在城市中有著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它是城市的骨架,反映一個城市的政治、經濟、文化水平,體現著城市形象,承載了一個城市的過去、現在和未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生活觀念的轉變,城市道路建設逐漸受到社會的重視。而城市道路環境創造更是是一個經濟環境、社會環境、文化環境、物質環境等多種環境因素共存互動、相互交錯的復雜過程。只有全面系統地將各種要素融合在城市道路環境建設之中,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應。

      1城市道路園林植物景觀設計

      由于樹木是有生命的有機體,是在不斷的生長變化,能產生各種各樣的效果。所以道路的園林植物景觀設計要綜合考慮其功能性質、車行和人行的 要求,道路立地條件、周邊建筑、市政設施等。根據園林植物的立地條件,土 壤條件,背景條件等進行合理配置,做到適地適樹。

      1.1自然式手法

      城市道路綠化景觀的類型比較豐富,在路側較寬的綠化帶常應用自然群落 式來營造良好的景觀和遮陰效果。也就是在靠近人行道邊緣等距種植行道樹, 從人行道至道路邊界采用草皮、花灌木、小喬木、背景樹進行自然過渡,它具 有園林植物層次豐富、種植密度大 郁閉度高、隔離效果顯著等特點。在道 路綠化地較為寬闊的區域,園林植物配植不再是墨守成規,更多是在規范框架中尋求行的搭配,逐漸向自然群落式布置過渡,不僅美化道路,而且深層次的尋 求富于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配置方式。

      1 2規則式的手法

      在城市的主干道或迎賓大道,為了強調整潔,大氣的視覺效果,中央分車 綠帶及花壇景觀等常用規則式的手法,或在較寬的中央分車綠帶交替列植喬木和灌木球,下層設計地被植物或重復整齊式的模紋花壇,這會使人感到節奏感強、色彩明朗、視線通透、層次分明。人行道綠帶以等距、單穴、單株、兩列等方式定植,樹種多選用冠大蔭濃的鄉土樹種以及選用經長期馴化的并具有較高觀賞價值的外來喬木樹種,其下種植灌木綠籬及地被植物。

      1.3多層次綜合手法

      主干道上大部分快慢分車綠帶跨度較大,建設已經從抽象的植物色塊逐步 走向植物生態群落營造。為充分發揮道路綠化的生態效益,利用有限的空間進 行綠化,市內其他主干道兩側綠化帶多采用速生樹種和慢生樹種相結合。背景 樹、主景樹、灌木群、花境、草地多層次手法進行綠化,以保證良好的視線效果及足夠的綠化量。在較寬的人行道綠帶.盡量做到層次豐富,上層高大喬木有效的為行人遮陰,中層的開花小喬木和常綠的修整綠籬有效的吸附,阻滯汽車尾氣和道路的塵埃,并減少行人隨意穿越馬路的情況,較好的達到功能與景

      觀兼顧的效果。分車綠帶形式較為靈活.不再是一味的整形設計,而是盡量以有限的立地條件創造多樣的綠化景觀,布局手法從抽象走向生態。分車綠帶以規則式和自然群落式兩種設計手法為主,做到按不同功能的分車綠帶、自身寬度、周邊環境狀況進行植物配植。

      1.4因地制宜的手法

      城市道路園林植物的配置,更凸顯地方特色,就應因地制宜的根據當地氣候、土壤、地形,采用鄉土樹種來營造,重視鄉土樹種的推廣和應用。另外再用香花植物,色葉植物、觀花植物的層次搭配,使道路形成連續的景觀效果。只有這樣才能改善環境條件起到很好的作用,并在植物的景觀表現期(如開花、結果、葉色變化等期間),給行人帶來美好的享受

      2道路綠化中行道樹的種植設計形式

      行道樹綠帶是設在人行道與車行道之間的綠化帶,以種植行道樹為主的綠 帶,又稱人行道綠化帶 步行道綠化帶。它主要的功能是夏季行人和非機動車遮陰 美化街景、裝飾建筑立面,也是城市街道綠化的主要形式之一。

      2 1樹帶式

      交通人流不大的路段,在人行道和車行道之間,留出一條不加鋪裝的種植帶,一般寬不小于1.5米,植一行大喬木和綠籬,如寬度適宜,則可分別植兩行或多行喬木與綠籬;樹下鋪設草皮,留出鋪裝過道,以便人流或汽車停站。

      2.2樹池式

      在交通量較大,行人多而人行道又窄的路段,設計正方形、長方形或圓形 空地,種植花草樹木,形成池式綠地。正方形以邊長1.5米較合適,長方形長、寬分別以2米,1.5米為宜,圓形樹池以直徑不小于1.5米為好;行道樹的栽植 點位于幾何形的中心,池邊緣高出人行道8厘米一lO厘米,避免行人踐踏,如 果樹池略低于路面,應加與路面同高的池墻.這樣可增加人行道的寬度,又避免 踐踏,同時還可使雨水滲入池內t池墻可用鑄鐵或鋼筋混凝土做成,設計時應當 簡單大方。

      3城市道路綠化植物的選擇

      城市道路綠化植物的選擇,主要考慮藝術效果和功能效果

      3.1喬木的選擇

      喬木在街道綠化中,主要作為行道樹,作用主要是夏季為行人遮蔭、美化 街景,因此選擇品種時主要從下面幾方面著手:

      (1)株形整齊,觀賞價值高,最好葉秋季變色,冬季可觀樹形、賞枝干:

      (2)生命力強健,病蟲害少,便于管理,管理費用低,花、果、枝葉無不良氣味;

      (3)樹木發芽早、落葉晚,適合本地區正常生長,晚秋落葉期在短時間內樹

      葉即能落光,便于集中清掃;

      (4)行道樹樹冠整齊,分支點足夠高,主枝伸張,角度與地面不小于3O度,葉片緊密,有濃蔭;

      (5)繁殖容易,移植后易于成活和恢復生長,適宜大樹移植,

      (6)有一定的耐污染.抗煙塵的能力;

      (7)樹木壽命較長,生長速度不太緩慢 目前在天津市應用較多的有法桐、 國槐、合歡、白蠟等。

      3.2灌木的選擇

      灌木多應用于分車帶或人行道綠帶,可遮擋視線、減弱噪音等,選擇時應

      注意以下幾方面:

      (1)枝葉豐滿 株形完美,花期長,花多而顯露,防止過多蔭孽枝過長妨礙交通;

      (2)植株無刺或少刺,葉色有變,耐修剪,在一定年限內工人修剪可控制它的樹形和高矮;

      (3)繁殖容易,易于管理,能耐灰塵和路面輻射。應用較多的有大葉黃楊、金葉女貞、紫葉小檗、月季、紫薇、丁香、紫荊、連翹、榆葉梅等。

      3.3地被植物的選擇

      目前.北方大多數城市主要選擇冷季型草坪作為地被植物.根據氣候、溫度、濕度、土壤等條件選擇適宜的草坪草種是至關重要的;另外多種低矮花灌木可作地被應用。

      3.4草本花卉的選擇

      一般露地花卉以宿根花卉為主,與喬灌草巧妙搭配.合理配置:一,二年生 草本花卉只在重點部位點綴,不宜多用。 道路綠化作為城市中的主要組成部分,在現代城市建設中的作用15t益突

      城市設計的原則范文第5篇

      一 概念

      (1)RBD

      RBD(Recreation Business District)即城市游憩商業區。我國著名學者保繼剛教授給RBD的定義是:城市中以游憩與商業為主的各種設施(購物、餐飲、娛樂、文化、交往、健身等)集聚的特定區域,是城市游憩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2)RBD的功能

      一方面滿足了旅游者的基本需要(住宿、交通、餐飲等),同時還為旅游者提供購物、觀賞、娛樂等多種功能;另一方面服務于當地居民,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個比較集中的用于休閑、娛樂、品嘗美食、購物等活動的空間。

      (3)RBD的構成要素

      首先要有步行街或者街區;其次是要有娛樂場所,既要有傳統的,也要有現代的,并且這些娛樂設施能夠盡可能滿足各類人群;第三就是需要各種小商業,代表一定時代潮流或者具有民族特色等等;第四就是要有小飲食,規模不一定大,但是要有特色,種類要齊全,這樣才能使整個RBD生動活躍起來。一般可以分為:大型購物中心、特色購物步行街、舊城歷史文化改造區、新城文化旅游。

      (4)RBD與CBD區別

      CBD(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即城市中央商務區又稱商務中心區。公司總部、銀行和金融服務以及專業化生產服務業,成為當今中央商務區的三大職能機構。CBD景觀必須優先滿足“商務”的需求,有其特殊的服務對象——企業和企業員工。企業是它的服務對象,這也是其區別于其他景觀的一種根本特征。建設商務街區,也是在為工作的人們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確保員工(不論是工人還是管理人員)在工作環境中感到舒適,是景觀設計體現人情味和文化氛圍的重要目標,所以,半公共、半私密空間的存在,是其區別其他景觀設計的最大特征。

      (5)RBD景觀特點

      RBD景觀更偏向“商業性”,獨特的城市氣質融入到商業街的叫賣、購買商品等商業活動中,地方性的人文傳統通過商業旅游傳播,體現所謂的城市形象、特色建筑商鋪以及景觀環境的有機融合。商業街不僅服務于外地的旅游者,也是本地城市居民的休閑活動空間,是人們生活中重要的物質生存環境,能喚起人們情感上美的感受,從而獲得生理和精神雙重滿足。開敞廣場,公共街道等公共空間,是其主要的空間特征。

      二 設計原則

      優秀的城市游憩商業區設計,使景觀場所中的主體(人)、客體(景觀環藝設計要素)與周圍環境三者關系有機協調。

      (1)功能性原則

      首先應把握其功能定位的合理性原則。不同的城市游憩商業區可以讓人獲得不同精神層面美的享受:三五結伴赴度假休閑、親朋歡聚無拘無束、愛侶相擁喃喃私語、閑來無事看別人熱鬧、節日萬人聚會慶祝、步行街一角逗留觀光、城市里尋訪先賢古跡… …而即便同樣的使用功能又因其地域、文化、氣候、使用對象等的差異,有了不同。設計時,應該準確把握用地的功能性,了解其使用對象對該場所的具體使用方式,對該場所使用時的基本氛圍基調作出正確的判斷,同時對用地比例依據不同性質的需要作出合理的布局分配,從宏觀上保證其景觀場所功能的合理性,從而確保其指定行為的順利發生、實現,滿足人們的各種特定需求。

      (2)地方性原則

      地方性,就是要充分體現所在城市的地方特色、人文習慣等區域特征,強調其城市的地方獨特性。商業區景觀視覺形象分為硬性視覺形象和軟性視覺形象。硬性視覺形象是景觀的靜態視覺,軟性視覺形象則是動態形象,如服務態度、服務語言、管理效率。在硬性視覺形象設計中,要用最鮮明、美觀生動的標識及圖案概括出城市游憩商業區的人文習慣、地方特色,作為其招徠宣傳的視覺識別符號,其內容主要包括一個經典的游憩商業區名稱、鮮明醒目的標徽、代表性的主題色調與標準字體、象征性的人物、旅游紀念品、戶外廣告、區域內企業視覺形象、交通工具。從心理學的認知過程來看,這些比城市游憩商業區景觀本身更容易也更快速的被人們所感知從而形成基本形象。

      (3)宜人性原則

      宜人性是所有的要素都要適宜人在景觀場所中完成預想的一系列生活和體驗并獲得身心的愉悅,更加關注景觀場所中的主題感受。宜人性的實現,要求設計師具備對于人性敏銳的洞察力,對于人們日常生活長期細心觀察和積累,對于人體工程學、行為學、心理學、社會學、倫理學、材料學、色彩學、建筑學、城市規劃等眾多學科知識的綜合了解,確保設計成果真正貼合人的需求。

      (4)整體性原則

      在城市游憩商業區看見的或者從其中看到的所有東西都應該毫無例外的與一種整體的設計控制計劃相協調,這意味著景觀形象要與周圍的高樓、公共空間、樹木等所有的符號都有一種可以相呼應的交流方式。這需要通過系統的分析、處理,整體地把握人、環境、景觀形象的關系,使景觀中的各要素整合在某種統一的設計思想下,達到景觀的整體和諧。這種統一的設計思想,就是游憩商業區的主題。那么,如何確定一個主題?在商業區規劃時,就要策劃的很明確。①要善于挖掘地區性文化科技內涵:在商業區策劃中,把商業區經營提升為一個系統的文化工程,貼近商業的文化內涵。隨著科技的發展,運用各種科技概念來策劃項目的也為數不少,使商業區呈現更加個性化的特色。在因特網、智能化、新科技、新材料的使用等方面,較之以往有更深層次的內涵挖掘。要善于挖掘商業區項目的文化科技內涵,使民族文化精髓和科技文化理念融為一體,比翼雙飛。②要十分注重建筑設計的理念創新:建筑設計理念的策劃創新,不僅僅是商業區塑造區域個性特征、營造獨特商業氛圍的有利手段,同時也具有繁榮建筑創作、促進建筑文化、改善城市景觀的良好社會效益。我們知道,建筑設計是產品定型的主要階段,這個階段的建筑造型、建筑風格、建筑規劃、平面布局以及立面效果等很多方面影響項目的個性化和差異化。如果在這個階段沒有把握好,在施工建設的時候要修改是相當困難的,即使不計較金錢,那也很費時費力。因此,在建筑設計階段就要考慮好建筑設計理念和策劃創新問題,使產品跟上時代的要求。③要把握好主題概念的整合和推廣:有了獨特、富于個性的策劃主題后,怎么把它整合推廣好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主題概念就像一條主線,把項目分區分期推出的產品珍珠串成一條項鏈;主題概念就是一個中心,項目開發的各個環節均圍繞這一中心完成;主題概念還是一種說法,整個項目的構成、功能、風格、形象等均通過它得到合理的深入人心的闡述。因此,整合和推廣好策劃主題就顯得格外重要。

      (5)強化視覺印象原則——突出重點視覺功能空間

      人們在游憩商業區內從事“吃、行、游、購、娛”等活動時,對不同區域的視覺形象會留下不同的印象。部分區域的視覺景觀成為視覺印象的核心區,其他的地方屬于視覺印象的邊緣區。根據城市游憩商業區各功能區對旅游(游憩)者形成視覺形象的方式和作用差異,需要注意第一印象區、最后印象區、光環效應區、地標區、典型鏡頭區的塑造。這些主要意象點應有入口、出口的景觀設計,標準化的牌示系統設計, 使眾多分散的視覺符號形成統一、鮮明的形象特征,以加深游人對該商業區的視覺印象。

      坐落于魚尾獅公園中的原魚尾獅雕像高8.6米,重70噸。他面對海濱的美景背靠新加坡中央商務區的摩天大樓為背景,也是典型鏡頭區。入口景觀應該具有點題的作用,使主題能先入為主。對于出口,應該結合旅游紀念品的售賣給游客以回想,并再次對整個游憩商業區做全面的介紹(可以通過指示、音響、解說等方式),但注意不應該與入口處雷同,并且應該簡明扼要。

      (6)整體意境的創造原則

      意境,作為中國古典藝術的特構,無論是對于詩詞、繪畫、音樂還是對于園林的創作來說,都能賦予靈魂,灌注生氣。商業區意境的創造必須注意兩方面問題:一是采用多種方法來組織空間、擴大空間、豐富美得感受;二是實景與虛景相結合,實景是指山水花木建筑物等物質形態,虛景是指聲、影、光、香等要素,這種虛實結合,在視覺上主要體現在光線、植物、材質的設計上。

      陽光的動感帶來的變化是景觀的一大因素。四季不同的變化,朝霞和夕陽的光線照射方向和產生的影子,特點各異。鋪裝材料的紋理和質地可作為影子顯現,柔和的光線透過樹木,灑落在地表。因此有必要觀察在哪個時間段能照射進來哪種光,檢查與建筑物的位置關系,考慮到光線,巧妙地利用光線會使商業街區景觀平添多種味道。燈光的巧妙設計會令一個場所在夜晚與白天呈現截然不同的景象,會幻化咸另一個美麗、奇幻的藝術品。夜景成為城市游憩商業區最典型的景觀標志??傊雾虡I區景觀設計要以鮮明、生動、突出的形象為主要特征,通過時間、空間、尺度、比例、大小、色彩、質感、形態等藝術語言,以某一主題為線索展開。它需要進行周密的市場分析,選取適當的主題,通過游客的觀賞參與進行感知,引起人們的共鳴和聯想。

      參考文獻

      [1] 古詩韻,保繼剛.廣州城市游憩商業區RBD對城市發展的影響[J].地理科學,2002.

      [2] 馬欣 基于市民需求的城市游憩空間結構研究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2006.

      [3] 史明著 景觀藝術設計 江西美術出版社 2008年4月第1版.

      亚洲校园春色另类激情| 久久被窝电影亚洲爽爽爽| 美国毛片亚洲社区在线观看| 亚洲制服丝袜在线播放| 亚洲最大AV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性在线看高清h片| 久久综合亚洲色hezyo|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电影成人| 国产 亚洲 中文在线 字幕| 亚洲一级黄色大片| 亚洲va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极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一级黄色大片| 中文字幕亚洲情99在线| 亚洲欧好州第一的日产suv| 亚洲乱色熟女一区二区三区蜜臀|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综合色丁香婷婷六月图片| 中文文字幕文字幕亚洲色| 亚洲熟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导航| 亚洲精品国产suv一区88| 久久亚洲色WWW成人欧美|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17|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黑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区二区|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老人 | 日本亚洲视频在线| 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亚洲|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视频| 色在线亚洲视频www| 亚洲av无码兔费综合|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四页| 亚洲综合另类小说色区|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亚洲综合激情九月婷婷| 亚洲高清视频在线| 亚洲AV无码不卡在线观看下载| 国产综合亚洲专区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