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母嬰護理和母嬰護理培訓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示碼:B 文章編號:1729-2190(2008)10-0161-02
隨著醫(yī)療衛(wèi)生事業(yè)的發(fā)展,如何將服務理念人文關懷滲入到臨床護理實際工作中是現代護理管理的重要內容也是深化整體護理內涵的具體表現現將我院2007年產科家庭式母嬰同室的構建實施情況,特色效果作如下介紹。
1 構建家庭化護理模式的歷史背景隨著社會的發(fā)展
1.1 護理理念的更新
護理理念是護理人員服務的宗旨,是護理人員的行動指南。隨著現代醫(yī)學模式的轉變,“以病人為中心”的整體護理理念明確了護理工作的內涵。產科護理的新進展“以人為本,呵護健康,營造家庭式母嬰同室”的服務理念也應運而生。
2 家庭式護理模式的構建和實施
2.1 營造服務環(huán)境
實施家庭式護理模式,病區(qū)設有家庭式單人產科病房,它是待產,生產,產后休養(yǎng)為一體的病房(Labor Deliery Recovery),名字也非常溫馨:浪漫滿屋,綠野仙蹤。病房設施完備,波蘭產床,電視,電話,微波爐,寬帶網絡接口.24小時熱水供應.在病區(qū),走廊,床頭都有為產婦定身設計的產后健康宣教.病房的大環(huán)境在不同的節(jié)日營造不同的氛圍.
2.2 規(guī)范護理行為
2.2.1 改變服務理念 產科家庭式母嬰同室護理模式要求護理人員為產科和新生兒提供生理,心理,保健,精神,社會的全面支持,滿足產婦及家庭的需要.所以我們要更行服務理念,推行規(guī)范化,賓館化,個性化的服務.產科家庭式母嬰同室的護理理念是”以人為本,呵護健康,營造家庭式母嬰同室”.
2.2.2 護理人員理論知識的培訓 內容有產科現代化護理新進展,產科安全防護,護患溝通技巧,新生兒的生理特點及護理,高危妊娠的護理,護士的職業(yè)禮儀,產后延伸服務,新生兒疾病篩查.
2.2.3 產科操作技能的培訓和考核 母嬰同室護理人員??谱o理技能,新生兒的處理和復蘇,產后宮縮及出血量的觀察,新生兒延伸護理技能及新生兒疾病篩查技能,都進行了規(guī)范的培訓和考核.
2.2.4 重視護理領域及相關領域間的溝通和交流 上級護理專家和兄弟醫(yī)院的護理專家來院指導,暢談產科護理新進展,選送護理骨干到蘇州母子保健中心進修學習,到上海國婦嬰學習,另外,還邀請心理專家為產科護理人員進行團隊咨詢,從而拓寬了護理人員的工作思路,有利于服務理念的轉變.
2.3 深化服務內涵
2.3.1 重視健康教育指導 開設了”準媽媽學習班”,采用有目標,有計劃,有反饋的方法開展健康教育,產婦床頭每人一本健康教育圖譜和手冊,還設計了順產和剖宮產后一周食譜,產后合并癥的疾病健康宣教.一對一的母乳喂養(yǎng)演示,集中授課的新生兒護理等等,通過系統(tǒng),全面的健康教育,使產婦及其家屬掌握產后保健知識.
2.3.2 開展產科新生兒疾病篩查 新生兒疾病篩查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質、減少出生缺陷的三級預防措施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及其實施辦法已明確規(guī)定醫(yī)療保健機構應逐步開展新生兒疾病篩查,并將其列人母要保健技術服務項目。我科開展苯丙酮尿癥和甲狀腺功能減低癥的篩查及新生兒聽力篩查
2.3.3 開展產科延伸服務 開展新生兒扶觸,產后電話回訪,提供熱線咨詢,產后上門訪視,產后為產婦進行產后抑郁情緒的預測及護理干預.這些都體現了人文關懷,打造了產科母嬰同室的護理品牌.
2.4 注重護理服務意識
2.4.1 公開服務項目,接受產婦監(jiān)督,每個病房有一本服務指南,介紹產科特色服務,公開承諾各種服務項目,直接接受監(jiān)督.
2.4.2 個性化服務,滿足不同孕產婦的需求,根據孕產婦不同的文化背景,,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如:對于不同國家的孕產婦給予符合當地風俗的飲食和護理.各種護理操作前應先征求產婦的意見,在其感覺最合適的時間和不違背醫(yī)療,護理原則的前提下進行操作.
3 體會
3.1 獨特的風格 家庭式母嬰同室護理模式是”以人為本,呵護健康,營造家庭式母嬰同室”,體現的現代產科護理模式的新進展,順應了醫(yī)學模式轉變的需要.
3.2 提高醫(yī)院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產科家庭式母嬰同室護理模式的實施,拓展了產科服務范圍,使產科護理從病房走向家庭,2007 年病人滿意度(96)比2006 年(95%)提高1 個百分點,母乳喂養(yǎng)合格率(91.2%)比2006年(90.2%)提高了1.2個百分點,也為產科贏得了更大的市場份額,今年的分娩數為2542人次,比2006年2280人次增加了262人次.為醫(yī)院的發(fā)展和壯大,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零恒莉.產婦互動作用在產時的效應探討[j].中華護理雜志.2004.
【關鍵詞】 母嬰; 床旁護理; 產科; 效果
Clinical Effect Observation on Bedside Maternal Obstetric Care Model in the Implementation/ZHU Chun-ying,HUANG Hai-yan,CHEN Qiao-hua.//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5,12(15):083-085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bservation on bedside maternal obstetric care model in the implementation.Method:96 cases of single pregnant mothers in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2 to November 2013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each group had 48 cases.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traditional care model,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maternal bedside care model.The maternal satisfaction and neonatal nursing skills to master the rate of two group were compared.Result:96 cases were successfully maternal childbirth,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patient satisfaction were 95.83% and 85.42%,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 Mother; Bedside care; Obstetric; Effect
First-author’s address:Baoan District Maternity and Child Care Hospital of Shenzhen, Shenzhen 518133,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15.028
母嬰床旁護理是建立以“以家庭為中心”的人文關懷護理模式,它指在母嬰同室內為圍產期的產婦,嬰兒及家庭提供個性化的臨床支持和服務,是推動產科護理新模式實施的重要方法,也是現代產科護理新模式的核心內容[1]。本院采用母嬰床旁護理模式對48例產婦進行干預護理,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9月-2013年11月本院產科收治的單胎初產婦96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8例。觀察組:年齡21~39歲,平均(27.12±6.95)歲,孕周36~41周,平均(37.12±1.95)周;對照組:年齡20~38歲,平均(26.78±3.81)歲;孕周37~40周,平均(38.09±2.17)周。所有患者均無產科合并癥及內科并發(fā)癥。既往無家族病史及或智力水平低下。兩組患者的年齡、孕周等一般情況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法 護士每日集中將新生兒抱至專用嬰兒沐浴間完成臍帶消毒、撫觸、沐浴,并集中在治療室接受預防接種[2]。需要健康教育時向產婦及家屬集體講解新生兒、產婦健康護理問題及產后注意事項、常見癥狀及正確處理方式、新生兒常見生理表現和處理方法,發(fā)放產后產婦及新生兒營養(yǎng)支持手冊。
1.2.2 觀察組采用床旁護理,主要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1.2.2.1 產婦護理 (1)產前對產婦進行生產知識宣教,了解生產過程,減少對生產的恐懼心理,積極配合醫(yī)護人員的工作,調整自身狀態(tài)[3]。(2)新生兒的床旁護理進行時可以同時開始對產婦宣教,如母乳喂養(yǎng)方法、嬰兒正確的抱姿、接送嬰兒姿勢、換尿布手法等新生兒常見現象處理方法,幫助產婦適應角色的變換[4]。(3)根據產婦不同時期進行特別護理,保持產婦周圍環(huán)境干凈舒適。
1.2.2.2 嬰兒護理 (1)床旁沐?。捍才糟逶∈夷笅氪才宰o理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新生兒出生1 d后,無異常情況即可進行,需要產婦和家屬參與整個沐浴過程,為避免交叉感染,采用一人一車一盆,母嬰,嬰護一一對應[5]。沐浴過程,護理人員需要認真仔細的沐浴步驟講解給產婦和家屬,提醒洗漱順序及保暖等注意事項,首先清潔嬰兒眼部,面部,然后洗頭,全身,臀部。洗頭時要注意用大毛巾包裹嬰兒身體,防止受涼,在清洗嬰兒臀部的時候,將濕巾把其尿液及糞便擦拭干凈,清洗完成后用干凈的大毛巾將其嬰兒包裹[6]。(2)臍部護理:新生兒沐浴完成后進行臍部護理。操作者保持手部清潔,使用棉棒蘸75%的酒精提起臍帶從根部開始由內向外進行擦拭消毒,保持臍部干燥清潔無分泌物。同時,注意及時更換尿布,避免感染臍部[7]。(3)臀部護理:便后要及時更換尿布,并用溫水清潔殘留的尿漬、糞漬,著重注意褶皺處是否清洗干凈,擦干后涂抹護臀霜。并且護理人員需特別針對新生兒性別進行有針對性的臀部護理,對產婦及家屬進行詳細的講解[8]。(4)撫觸護理:撫觸順序由頭部開始,面部、胸部、腹部、上肢、下肢、后背、最后到臀部[9]。新生兒撫觸前,房間內要溫暖且安靜,室溫控制在28~30 ℃之間,一般選擇沐浴后或者午睡后,兩次喂奶之間,選擇嬰兒精神放松時進行,撫觸過程中可播放一些柔和音樂,撫觸者保持手部清潔,取適量嬰兒油,雙手合十輕輕對搓產生一定溫度后開始進行撫觸,時間為15 min[10]。撫觸過程中注意需要讓產婦與家屬學習手法與注意事項,并且需要保持與嬰兒進行情感溝通,控制力度,觀察嬰兒的反應。
1.2.2.3 護理人員資格培訓 具有護師以上職稱,持有新生兒撫觸師資格證書,經專業(yè)培訓考核合格后負責床旁護理工作,掌握規(guī)范的護理操作流程和健康教育知識[11]。
1.2.2.4 床旁宣教 包括產前,產時及產后宣教。產前宣教包括介紹環(huán)境,主管醫(yī)生及護士,探視制度,飲食衛(wèi)生,臨產征兆,分娩過程及產婦分娩前準備等;產時宣教包括臨產后飲食,拉瑪澤呼吸法,分娩等;產后宣教包括母乳喂養(yǎng)的好處,早吮吸的好處,正確喂奶的姿勢,尿布更換的方法[12],新生兒常見的生理現象及處理方法,產后產婦避孕及出院指導等。
1.2.2.5 出院前的出院指導 包括產后避孕指導,產褥期相關護理,出院后飲食,衛(wèi)生及回訪等指導。發(fā)放宣教的文字資料,如怎樣開具出生證明,母嬰分離時如何喂養(yǎng)等。
1.3 評價標準 采用自行設計的“滿意度調查表”和“產婦對新生兒護理方法掌握情況調查表”進行效果評價。滿意度調查表包括:護士服務態(tài)度,技術,健康教育等12個項目,每個項目有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3個選項。產婦新生兒護理技能包括,包括撫觸、臍部護理和沐浴3個方面。滿意調查表由責任護士于產婦出院時發(fā)放,當場收回,回收率為100%。產婦新生兒護理技能掌握情況則通過出院前讓產婦操作一次,由1名固定母嬰專科護士根據操作考核評分表觀察進行評分,每項操作的總分為100分,60分以下為未掌握,60~79分為部分掌握,80分以上為掌握[5]。滿意率=滿意例數+基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對所得數據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比較采用 字2檢驗,以P
2 結果
2.1 兩組產婦及家屬滿意度的比較 觀察組產婦及家屬對護士服務、技術和健康教育等項目滿意度較對照組提高,觀察組和對照組產婦滿意度分別為95.83%和85.42%,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與對照組比較,P
2.2 兩組對新生兒護理技能掌握情 況比較 觀察組對新生兒撫觸、沐浴掌握率、臍部護理及臀部護理掌握率分別為89.58%、93.75%、87.50和83.33%,對照組分別為62.50%、70.83%、60.41%和60.42%,觀察組對新生兒掌握情況明顯好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3 討論
隨著現在醫(yī)學模式的不斷轉變,發(fā)展中的產科護理也以健康為導向,積極探索新的護理模式。母嬰床旁護理模式以健康行為“知,信,行”模式和健康信念模式為理論基礎,通過多種方式和方法把產褥期衛(wèi)生保健及新生兒護理知識傳授給產婦及其家屬[13],為圍產期產婦,嬰兒,家庭提供個性化臨床支持和服務。
3.1 母嬰床旁護理模式提高產婦及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傳統(tǒng)產科分為產前,產時和產后的分階段護理,在對新生兒和產婦進行護理時需要母嬰分離,這種分離分段的產科護理模式會在產婦與護理人員之間產生較大的隔閡與溝通障礙。實施母嬰床旁護理,嬰兒不需要離開母親,解除了產婦和家屬的各種擔憂[14]。通過護士與產婦家屬進行一對一的健康宣教,加強了護患之間的溝通,同時,通過對產婦及其家屬的母嬰護理技巧方面的耐心指導和對其有關問題的耐心解答,增強了產婦和家屬護理新生兒的信心,同時增加了產婦及家屬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15]。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產婦及家屬對護士服務、技術和健康教育等項目滿意度較對照組提高,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3.2 母嬰床旁護理可提高產婦對新生兒護理技能掌握能力 傳統(tǒng)護理是將所有新生兒護理項目集中于專用的沐浴室,治療室進行,產婦及家屬無法直觀,產婦及家屬對新生兒護理操作僅僅也是從健康宣教及模擬操作中獲得,無法有實際演練的機會,護理技能的掌握往往達不到滿意的效果[16]。床旁護理模式,是一套由護士,產婦及家屬共同參與的護理方案,通過護理人員在床旁對新生兒進行護理,讓產婦和家屬在一旁觀摩學習的同時,讓產婦直接參與護理過程,不僅可以增進母嬰情感,還可強化產婦對新生兒照護的實踐技能。本次研究中,觀察組對新生兒撫觸、沐浴掌握率、臍部護理及臀部護理掌握率分別為89.58%、93.75%、87.50和83.33%;對照組分別為62.50%、70.83%、60.41%和60.42%,觀察組對新生兒掌握情況明顯好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3.3 母嬰床旁護理提高了護士的??评碚摵图夹g操作水平 在母嬰床旁護理整個實施過程中,產婦及家屬要求護士對其相關理論知識,專業(yè)操作有全面的了解與掌握,為了能夠更好地勝任此項工作,護士們必須不斷學習新的理論知識與專業(yè)技術,不斷充實自我,才可贏得產婦與家屬的信任和肯定[17]。通過長時間的工作鍛煉,年輕護士的專業(yè)理論知識,技術操作水平和與患者及家屬的溝通協(xié)調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綜上所述,母嬰床旁護理模式與普通護理模式相比,可明顯緩解產婦與家屬的焦慮情緒,提高其滿意度及對對新生兒護理技能掌握能力,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邵海珍.母嬰床旁護理模式在產科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6):181-182.
[2]李雪鳳.產科母嬰床旁護理模式的應用體會[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4,33(6):178-179.
[3]王曉輝.產科護理中的母嬰床旁護理模式應用[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3,33(5):2507.
[4]孫娟.曹松梅母嬰床旁護理模式在產科的應用及其效果[J].中國護理雜志,2010,45(12):1097-1098.
[5]任曉燕.淺談產科病房如何開展優(yōu)質護理服務[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1,9(18):345.
[6]袁秀珍,陳向韻,王淑燕,等.對剖宮產初產婦實施母嬰床旁護理的效果研究[J].護理學雜志,2010,25(3):32-33.
[7]朱艷俠.核心式健康教育在VIP產科母嬰護理中的應用[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2012,37(7):860-862.
[8]吳朝霞,沈美云.實施母嬰床旁護理對產婦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1,17(31):3789-3790.
[9]陳B.母嬰床旁護理模式在初產婦護理中的實施效果分析[J].健康研究,2014,34(2):222-223.
[10]洪霞.母嬰床旁護理模式在產科優(yōu)質護理服務中的應用[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3,7(7):132-133.
[11]楊晴,顧幼麗.新生兒床旁護理在母嬰同室中的應用[J].中國基層醫(yī)藥,2013,20(4):632-634.
[12]文貴子.母嬰同室床旁護理在產科中的應用及評價[J].中國現代醫(yī)生,2013,51(6):92.
[13]胡娟.共同參與式護理模式對母嬰同室新生兒護理的效果分析[J].健康必讀,2013,12(3):328.
[14]詹園園.母嬰同室新生兒護理的共同參與式探討[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9):845-846.
[15]梅娟娟.母嬰床旁護理工作模式的臨床應用及效果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3,23(2):764.
[16]周云,康瑞芳.床旁新生兒護理技能指導在產科護理質量體系中應用效果[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4,35(3):464-465.
關鍵詞:產房護理;安全隱患;防范措施
產房是對產婦進行產程觀察、接生的場所,助產士肩負著母嬰二代人的健康和安全的重任。產房工作的特點是變化快、風險高。產房助產士的工作質量關系著母嬰生命安全,稍有不慎可能給患者和家屬帶來巨大的痛苦,甚至是死亡[1]。因此,針對產房的高風險性,積極查找產房常見護理安全隱患,制定切實有效的的防范措施,減少醫(yī)療糾紛的發(fā)生,對保障母嬰安全是十分重要的。
1產房護理工作中常見的安全隱患
1.1助產人員編制不足 在臨床工作中,助產工作技術性強、節(jié)奏快、風險高,長期處于高度緊張的工作狀態(tài)和頻繁地倒班,體力和精力長期處于透支狀態(tài),身心疲憊,使不少助產士離開助產隊伍,加之剖宮產率的逐年上升,助產人員培養(yǎng)周期延長,使助產人員缺編或老齡化。
1.2服務態(tài)度 由于產房急診患者多、病情變化快,在繁忙的工作中常見助產士態(tài)度冷漠、語氣生硬、治療護理工作解釋欠耐心,給患者造成不安全感,易引發(fā)護理糾紛。
1.3責任心不強,違反規(guī)章制度和操作流程 產程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必須嚴密觀察。有些助產士工作不認真,不能及時發(fā)現問題,失去了處理時機。如應用縮宮素過程中,不按規(guī)定配制濃度和調節(jié)速度,導致無效宮縮或宮縮過頻、過強而發(fā)生胎兒窘迫,甚至因強烈宮縮而發(fā)生先兆子宮破裂或破裂;未按規(guī)定督促孕婦2~4h自解小便,致膀胱充盈影響先露下降;新生兒體檢不認真,未及時發(fā)現異常情況,如多指、并指、閉鎖、未降等;檢查胎盤不仔細致胎盤胎膜殘留;縫合中穿透腸壁而未認真檢查致瘺道形成。
2防范措施
2.1做好人力資源管理隨著護理模式的轉變和護理工作的多元化,護理人員的配制應該在確保各項工作正常進行的前提下,為她們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工作環(huán)境,力求減少疏漏差錯,減少產房糾紛[2]。
2.2提高助產士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增強服務意識 讓助產士正確認識產時服務新模式,樹立"以人為本"、"生命就是質量"、"安全第一"的正確理念;使助產士轉變服務理念,改善服務態(tài)度,提高服務意識,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觀念,爭取獲得患者及家屬的信任。
2.3建立并完善產房護理安全管理制度,增強工作責任心 科學完善的規(guī)章制度是防范風險的良好基礎,嚴格落實各項制度是防范差錯事故的保證[3]。針對產房實際情況制定相關規(guī)章制度(如交接班制度、查對制度、消毒隔離制度、搶救工作制度、差錯事故分析討論制度等),成立產房質控小組,人人身上有擔子,各負其責,相互監(jiān)督,發(fā)現問題及時向護士長反應,立即分析原因、及時改正,做好環(huán)節(jié)質量管理。護理人員要自覺履行職責,嚴格遵照規(guī)章制度及操作流程,愛崗敬業(yè),認真負責,高質量完成各項護理工作。
2.4加強業(yè)務學習和技能培訓
2.4.1加強新入科助產士的培訓,實行新助產士準入考核制度:擬定??频睦碚摵图夹g培訓內容指定有經驗的助產士作為指導老師,實行指導老師負責制,對其進行培訓和考核。取得助產專業(yè)合格證的助產士在獨立承擔產房工作之前,必須跟隨指導老師在產房工作3個月,獨立接產次數達100人次以上,并經過??评碚摗⒔赢a技術和新生兒急救技術的考核,合格后方獨立承擔產房護理工作。
2.4.2重視在職繼續(xù)教育,要求助產士參加院內外組織的各類業(yè)務學習和陪訓,科內安排資深助產士進行專科理論知識授課和操作技能演示,每月進行理論考核一次,不定期抽考操作技術。
2.5增強法律觀念,規(guī)范護理文書的書寫
2.5.1提高護理安全意識,認真學習相關法律法規(guī)、制度常規(guī),如《醫(yī)療事故處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護士管理辦法》等,使助產士知法、守法、依法從事護理工作,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護理安全意識。
2.5.2規(guī)范護理文書的書寫 ①護理病案為醫(yī)療糾紛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據,也是權威性的書面材料[4],這就要求在平時的護理工作中記錄要及時、準確、客觀、真實、完整。②加強醫(yī)護交流,避免出現記錄不符的情況:發(fā)現不一致時,應及時找醫(yī)生核實。助產士比其他科室的護士有相對的獨立性,所以要重視與醫(yī)生的溝通,在接產的過程中遇異常情況應及時通知醫(yī)生;在處理和判斷上與醫(yī)生存在差異時,應與醫(yī)生商討,切忌自作主張。
3結論
產房與醫(yī)院其他科室比較,相對特殊,具有一定的高風險性,加強產房護理安全管理,是確保母嬰安全,家庭幸福的保障,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社會的穩(wěn)定[5]。產科的工作性質決定了助產士不僅要有良好的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高度的責任心,慎獨的工作態(tài)度,還必須具有精湛的??评碚撝R和專業(yè)技能,同時還要不斷學習法律法規(guī)知識,增強服務意識,改善服務態(tài)度,全面提高護理質量,把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確保母嬰安全。
參考文獻:
[1]莊洪勝,王偉軍,李國榮,等.醫(yī)療事故處理條例實施全書[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642.
[2]周立寧.營造安全文化防范護理差錯[J].中華護理雜志,2004,39(3):192.
[3]周萍萍,周秀榮.風險管理在產房管理中的應用[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1,32(12):2017.
【摘要】目的 討論婦產科臨床護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以及相應的解決方法?方法將70例孕產婦分成兩組進行護理,對兩組孕產婦進行臨床資料分析以及問卷調查,并且對護理人員進行定期的專業(yè)知識?技能的考核等,此外還要對孕產婦對護理過程的滿意程度進行相關的調查,將其對新生兒護理和孕產婦護理效果的滿意程度進行對比,以便改進護理工作中的不足?結果 優(yōu)化護理組的護理滿意程度高于普通組?結論 婦產科中的臨床護理存在著一定的問題,經過改善之后取得較高的滿意度,對母嬰的健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婦產科;臨床護理;問題與對策
在婦產科中臨床護理的工作是非常重要,它對母嬰的健康有著直接的影響,所以在婦產科中應該更加重視臨床護理工作[1]?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各種護理的要求也隨之提升,尤其是對于婦產科中的護理工作,其要求更高,這就要就婦產科中的護理人員更加具備各種專業(yè)知識,在護理工作中為母嬰的健康提供保障[2]?文章主要探討了婦產科臨床護理中的一些主要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法?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3月―2012年4月間的70例孕產婦,并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分析?70例孕產婦的年齡在22-37歲,平均年齡為27.34歲,孕周在34-41周之間,平均孕周為37.54周?將70例孕產婦分成優(yōu)化護理組和普通護理組,每組35例,分別進行護理觀察,現報告如下?
1.2 方法
此次研究的主要方法是針對孕產婦進行臨床資料分析以及對其進行相關的問卷調查,并且對護理人員進行定期的專業(yè)知識?技能的考核等,主要目的就是發(fā)現臨床護理中存在的問題并且進行改進,使護理效果有所提升?此外還要對孕產婦對護理過程的滿意程度進行相關的調查,將其對新生兒護理和孕產婦護理效果的滿意程度進行對比,以便改進護理工作中的不足?
2 結果
3 討論
3.1 婦產科護理中存在問題
3.1.1 人才流失問題
在婦產科中對護理人員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都有一定的要求,并且護理人員一定要具備一定的責任心才能幫助母嬰保持健康狀態(tài)[3]?但是在我們國家大部分的護理人員都是來自一些護理專科學校和一些衛(wèi)校之中,這樣就會造成很多護理人才的流失?
3.1.2 妊娠期婦女的心理狀態(tài)
處在妊娠期的孕婦一般都會產生互通程度的抑郁和緊張等情緒,甚至有些初產婦還容易患產后抑郁癥,孕產婦的心理狀態(tài)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其本身和胎兒的健康狀況?
3.1.3 婦產科護士的工作風險
在護理過程中很有可能因為護理人員的疏忽或者是態(tài)度的問題而引發(fā)一些護理風險,有可能會對孕產婦帶來傷害,甚至還會引起法律方面的紛爭對醫(yī)院的形象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3.1.4 忽視護理制度與規(guī)范
一般在醫(yī)院中都會有一定的護理制度和護理人員的行為規(guī)范,但是醫(yī)院中還有可能會存在一些忽視這些制度和規(guī)范的護理人員,在護理工作中不盡職盡責而引發(fā)一些意外事件?
3.1.5 新生兒護理問題
新生兒的出生環(huán)境以及母體的情況都會對其健康產生影響,如果新生兒在剛出生后得不到及時的護理就會容易出現一些臍部滲液?濕疹等問題,影響新生兒的健康[4]?
3.2 護理對策
3.2.1 加強對孕產婦的心理護理
護理人員應該多與孕產婦進行交流,緩解其心理緊張?抑郁的情緒,幫助其建立積極的心態(tài);對孕產婦及其家屬進行相關知識的講解,鼓勵孕產婦與家人多溝通,消除內心的壓力感,增強其信心?
3.2.2 增強護理人員培訓工作
對護理人員進行定期的知識?技能培訓,增強護理人員的責任心;規(guī)范護理人員的言行,強調其在醫(yī)院中應遵守各項護理制度和規(guī)范,為孕產婦提供一個良好的護理過程?
3.2.3 重視新生兒護理
對新生兒臍帶周圍進行嚴格消毒,加強對新生兒的檢查,規(guī)范新生兒的捆扎方式;知道新生兒家長對其進行正確的喂奶方式和捆扎方式;注意新生兒的衛(wèi)生護理[5],防止新生兒因為環(huán)境問題出現各種不良癥狀?
3.2.4 進行人性規(guī)范化護理
優(yōu)化對孕產婦以及新生兒的護理措施,對其進行人性化護理?規(guī)范護理措施,幫助提升孕產婦以及新生兒的健康指數?加強護患之間的交流,使孕產婦更加信任和理解護理人員,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要始終以孕產婦及新生兒的健康為中心,為其提供最佳的護理方式?
綜上所述,對婦產科中的護理措施存在著一定的問題,由于婦產科中的臨床護理會對母嬰的健康造成比較直接的影響,所以要及時對護理中的問題進行改善,提升對孕產婦以及新生兒的護理效果,對其健康提供一定的保障?
參考文獻
[1] 李靜.臨床護理健康教育中的問題分析與對策[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1(04):58.
[2] 薛協(xié)穎.臨床護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1(08):170.
[3] 趙艷.婦產科臨床護理中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0,7(13):125-126.
【關鍵詞】母乳喂養(yǎng);健康宣教;護理措施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1—0382—01
母乳是嬰兒最好的天然食品,母乳中含有嬰兒出生后4-6個月內生長發(fā)育所需的多種營養(yǎng)物質,含有豐富的抗感染物質,能保護嬰兒少患病,提高嬰兒對消化道、呼吸道和某些傳染病的抵抗力,母乳中的某些物質為嬰兒腦神經細胞發(fā)育所必需,有利智力發(fā)展。能滿足嬰兒生理和心理發(fā)育需求,在嬰兒的健康發(fā)育中有著重要的作用。母乳清潔、衛(wèi)生、新鮮、無菌,經濟、方便、溫度適宜,是初生嬰兒理想的食物。母乳尤其是初乳哺乳可以減少母親產后出血,有利于子宮恢復,而且可抑制排卵,降低產婦日后患卵巢癌和乳腺癌的概率,哺乳還能增強母嬰之間的感情。母乳喂養(yǎng)對母嬰雙方都有益,應大力提倡母乳喂養(yǎng),宣傳母乳喂養(yǎng)的優(yōu)點。因此,指導產婦正確哺乳,提高母乳喂養(yǎng)成功率是產科護理的重點。在實際工作中,由于產婦心理障礙、問題以及不正確的喂養(yǎng)方法而出現的問題(皸裂、乳脹、乳腺炎),都直接影響到母乳喂養(yǎng)率。通過對我院1000名產婦進行健康宣教、護理干預,取得明顯效果,成功提高了母乳喂養(yǎng)率,現報道如下。
1 一般資料:
對在我院分娩的1000例產婦進行隨機調查,發(fā)現54例產婦害怕哺乳,占5.4%;194例扁平或凹陷,占19.4%;113例皸裂,占11.3%;269例有乳脹,占26.9%;12例乳腺炎,占1.2%,均產后半小時開始哺乳,有母嬰異常除外。
2 結果
54例產婦由于害怕哺乳,經健康宣教后成功率達100%;194例扁平或凹陷者,成功188例,占96.9%;113例皸裂,成功111例,占98.2%;169例乳脹,多于產后3d發(fā)生,經積極處理后乳脹消除,其中2例出院后轉為乳腺炎,成功率達98.5%。
3 護理指導
3.1 加強母乳健康教育宣傳
加強培訓通過舉辦各種培訓班對孕婦及其家屬進行健康宣教,包括發(fā)宣傳冊,張貼畫報、發(fā)放宣傳單、舉辦孕產婦母乳喂養(yǎng)學習班,放錄像以及專職人員講授,促使她們了解純母乳喂養(yǎng)的優(yōu)點,
告知母乳的優(yōu)點以及母乳喂養(yǎng)的好處,了解泌乳機制,親自示范以及指導產婦哺乳,從而增強產婦成功母乳喂養(yǎng)的信心,提高嬰兒的母乳喂養(yǎng)率[1]。
3.2 保持產婦心情愉快
許多與泌乳有關的激素都是直接或間接地受下丘腦和垂體的調節(jié),而下丘腦功能和情緒有關聯(lián),因而情緒對泌乳的影響很大。心情抑郁促進腎上腺素分泌,血流減少,導致乳汁分泌減少。根據產婦不同的心理需要,實施不同的心理護理措施[2]。對乳母進行心理疏導,讓產婦與嬰兒同步休息。保持身心健康和充足睡眠,促進泌乳汁分泌。
3.3 皸裂
注意清潔衛(wèi)生,哺乳前按摩,擠出少量乳汁,使乳暈變軟。先從疼痛較輕的一側哺乳,借以減輕對另一側的吮吸力,并讓和一部分乳暈含吮在嬰兒口中,以防皮膚皸裂加劇。在哺乳后擠出少量乳汁涂在和乳暈上,把暴露在外,保持干燥,有利于皮膚的愈合。如皸裂加重,暫時停止哺乳24h,將乳汁擠出,用小匙喂養(yǎng)嬰兒。
3.4 產后乳脹
產后乳脹是產褥期常見并發(fā)癥之一。表現為局部硬塊,脹痛,易繼發(fā)感染導致乳腺炎。多見于初產婦,因皮膚較薄,乳腺管不通暢,發(fā)生率較高。早期可以進行按摩,改善血液循環(huán),疏通乳腺管,促進乳汁分泌,對預防腫脹的療效好。指導產婦正確哺乳,喂哺時,先喂乳脹明顯的,一側吸空后再吸另外一側,若嬰兒已飽,須將乳汁擠出,以免堵塞乳腺管。乳腺炎若感染不重,全身情況可以,一般建議不停止母乳喂養(yǎng),而且還要勤哺乳。但當局部化膿時,應停止哺乳,將乳汁排凈,保持乳腺管通暢。當形成膿腫或者發(fā)生乳瘺時需停止喂奶,及時應用應用抗生素及回奶。加強母乳喂養(yǎng)宣教,消除產婦心理障礙,保持心情愉悅,情緒穩(wěn)定,是提高母乳喂養(yǎng)成功率的關鍵。作為專業(yè)醫(yī)護人員,要耐心示范,指導產婦正確哺乳,重視護理,實施母嬰同室。
3.5 其他
如母親或嬰兒有原因暫時不宜母乳,應指導產婦保持泌乳。先用毛巾熱敷3—5分鐘,再進行按摩,將乳汁擠出,或用吸奶器吸出。每天數次直到母親或嬰兒能喂奶。通過以上措施,大大提高了純母乳喂養(yǎng)的成功率,使護患關系更加融洽。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