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生活污水處理

      生活污水處理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生活污水處理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生活污水處理

      生活污水處理范文第1篇

      1、在生物性的濾池中設置上填料,通過進行人為的供氧在填料的上面就會長出大量微生物,利用這些微生物來達成對污水的處理目的。這種處理流程的裝置包含濾床,布氣,布水,排水等裝置,最主要的是曝氣設備,能夠使小氣泡被反復的切割,從而達成對曝氣的微控。

      2、還有一種流程主要是處理富營養化污水的,一般這種污水中含有大量磷及氨氮,處理這種污水的重點就是除磷,一種方式主要是投放藥劑來進行,但是成本較高,且會產生大量污泥,另一種方式則使用微生物來除磷,費用比較低但是一般難以達到標準流程要求。

      3、還有一種生活污水處理的流程是AO生物池,這種處理流程比較適合小城鎮的污水處理,一般會有著比較低的費用支出,并且有著非常穩定的技術,且操作和管理都很簡單。

      (來源:文章屋網 )

      生活污水處理范文第2篇

      【關鍵詞】生活污水處理;技術開發;問題探討

      【中圖分類號】U664.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158(2012)09-0376-01

      1、技術開發

      住宅小區生活污水處理技術的沿革,經歷了從單一工藝到組合工藝的過程。從是否需氧的角度考察,則沿著“厭氧好氧厭氧+好氧厭氧+缺氧”的軌跡發展。從去除對象來看,早期技術僅能去除SS物質,而現在的工藝還具備脫氮除磷功能。下面介紹幾種目前常用的處理技術和設備。

      1.1 生物接觸氧化法。生物接觸氧化法,是一種介于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污水生物處理技術,兼備兩者的優點。其主要構筑物為生物接觸氧化池,池內充填填料。已經充氧的污水以一定的流速流經被其浸沒的填料,在填料上形成生物膜。污水與生物膜廣泛接觸,在生物膜上微生物的作用下,有機污染物得到去除,污水得到凈化。由于池內具備適于微生物棲息增殖的良好環境條件,因此,生物膜上生物相豐富、食物鏈長、微生物濃度高、活性強,不產生污泥膨脹,污泥生成量少,且易于沉淀。生物接觸氧化法具有多種凈化功能,除有效地去除有機物外,如運行得當,還能夠脫氧和除磷。生物接觸氧化法的關鍵部位是填料。傳統的蜂窩狀塑料管較易堵塞,現在常采用吊掛式軟性填料和懸浮或半懸浮球形填料,能有效地防止堵塞,且面積較大,處理效果好。生物接觸氧化法是住宅小區生活污水處理較早的采用的技術之一,其主體工藝流程為:原污水初沉池接觸氧化池二沉池消毒池排放初沉池、二沉池均為豎流式沉淀池,上升流速分別為O.6~0.8mm/s和0.3~0.4mm/s。采用梯形直管填料,池中心廊道式射流曝氣,氣水比為10:1~12:1,停留時間為2.5~3.3h。設計進水平均BOD5=200mg/L,出水BOD5+20mg/L。

      1.2 兩段活性污泥法。兩段活性污泥法,簡稱AB法。該法把污水管道、污水處理廠視為一個污水處理系統。其工藝特點是:不設初淀池,A段高負荷,B段低負荷,A、B兩段污泥分別回流,充分利用污水管道中的微生物,為不同時期生長的優勢微生物種群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讓其充分發揮作用,耐沖擊負荷能力強,處理效果穩定。其主體工藝流程為:原污水格柵頂曝氣調節池A段曝氣池A段沉淀池B段曝氣池B段沉淀池排放該類設備,采用自吸式射流曝氣機、無支架的污泥懸浮型生物填料、側向流坡形斜板沉淀池等先進技術。BOD5去除率為90%,COD去除率為80%。

      1.3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簡稱SBR法。原則上,SBR法的主體工藝設備只有一個間隙反應器,在一個運行周期中,按運行次序,分為進水、反應、沉淀、排水和閑置五個階段。SBR法的關鍵設備潷水器的研制,已取得長足的發展。目前常用的潷水器,有虹吸式、旋轉式和套筒式三種。SBR法工藝簡單、節省費用,理想的推流過程使生化反應推力大、效率高,運行方式靈活,脫氮除磷效果好,沒有污泥膨脹,耐沖擊負荷、處理能力強。其主體工藝流程為:原污水調節池SBR反應池消毒池出水

      采用該工藝流程的上海某污水處理站設計平均流量750m3/d,進水水質BOD5200mg/LSS50mg/L,TN 40mg/L,NH4+50mg/L,出水水質達到黃浦江上游污水排放標準,即BOD5

      1.4 厭氧生物濾池。厭氧生物濾池是—種內部裝有填料作為微生物載體的厭氧生物膜法處理裝置。厭氧微生物附著載體的表面生長,當污水自下而上升式通過載體所構成的固定床層時,在厭氧微生物作用下,污水中的有機物得以厭氧分解,并產生沼氣。厭氧生物濾池有多種變型,填料的發展迅速,其工藝流程為:進水沉淀池厭氧消化池厭氧生物濾池拔風管氧化溝進氣出水井排水

      污水經沉淀池預處理后進入厭氧消化池進行水解和酸化,可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為后續處理創造條件。在拔風系統作用下,生物濾池處于兼氧狀態,阻止了污水中甲烷細菌的產生,使整個系統仍處于酸性階段,而氧化溝內溶解氧一般可穩定在1.5~2.8mg/L,污水在此進一步好氧處理。該工藝的實質類似于A/O法,但兼性厭氧生物濾池使厭氧段得到強化。拔風系統是處理過程的關鍵。其主要優點是不耗能、造價低、管理簡單、無噪聲、無異味、掛膜快、剩余污泥量少、出水水質好、運行效果穩定。

      2、問題探討

      住宅小區生活污水就其處理技術而言,可以采用目前城市污水處理的成熟技術和工藝,但住宅小區生活污水處理,有其自身的特點,應予考慮。

      2.1 住宅小區污水流量小,可生化性好,宜優先采用生物膜法處理技術。生物膜法具有生物相豐富、微生物濃度高、食物鏈長、不會發生污泥膨脹、污泥沉降性能好等優點,適用于小量的污水處理。過去擔心的堵塞問題,在采用新型填料后已基本解決。

      2.2 住宅小區用地緊張,應優先考慮占地省的污水處理工藝,并在設計中采取一定措施。現在,一般設計成地下式或半地下式,形成地下為污水處理站,地面為綠地或花壇的格局,可以美化環境。但這樣設計時,應注意埋深、提升設備、通風要求和臭氣處理等問題。

      2.3 由于受小區管理人員人數和專業素質的限制,應優先選用運行維護管理較方便的工藝,并努力提高運行管理自動化程度。

      2.4 住宅小區建設工程工期要求緊,污水處理設施由構筑物向設備的轉化,似是一種必然趨勢。采用裝配式污水處理設備,安裝簡捷,工期短,便于維護。大亞灣核電站引進法國的一種小型污水處理站,主要設備全是散件,現場裝配,其中,暖氣池和沉淀池由10塊小件組成,從土方開挖到開始調試,僅用20天就完工。國內小型污水處理設備的生產廠家如雨后春筍,但良莠不齊。多數生產廠家設計、研究、測試化驗力量較弱,很難保證出廠產品的質量,售后服務也比較差。國家應加強這方面的監控管理。

      2.5 隨著對出水水質要求的提高,單一工藝難以滿足需要,組合式污水處理技術和設備得以發展。目前的組合方式,主要有多級好氧處理、厭氧+好氧處理、厭氧+缺氧處理等。從降低能耗、回收生物能方面來看,厭氧生物處理有著廣闊的前景。污水中的有機物質本身都具有一定的潛在能量。厭氧處理時,一方面,勿需曝氣充氧,可降低能耗;另一方面,其生成物一沼氣,可回收利用,供小區采暖和供熱,形成小區生態平衡系統,這是比較理想的發展趨向。

      生活污水處理范文第3篇

      關鍵詞:小城鎮 農村 生活污水 對策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small towns and rural sewage treatment situation of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regional sewage treatment and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the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on measures.

      Key words: rural towns sewage countermeasures

      中圖分類號:G812.4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目前我國社會經濟正處于高速發展之中,但水質惡化問題也嚴重困擾著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近年來,污水處理廠不斷興建,但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但大中城市污染物排放量的大幅削減并不意味著地表水環境質量的根本改善[1]。在南方經濟發達地區,人口高度密集,小城鎮數量眾多,來自小城鎮的污染物排放量占有相當大的比重。目前只有極少數小城鎮建有污水處理廠,而廣大農村地區的生活污水更是未經處理就直接排入各種水體,小城鎮和農村地區的生活污水排放造成了當地水環境質量的惡化。本文對小城鎮和農村區域生活污水處理現狀、存在問題進行調查分析,在此基礎上對區域生活污水處理的對策措施進行了探討。

      1區域生活污水處理現狀

      1.1小城鎮生活污水

      在小城鎮,由于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家庭衛生條件改善,生活污水總量在日益增加。目前大多數小城鎮內排水體系不健全,而且排水體制為雨污合流。小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幾乎為空白,生活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入河道,對地表水環境造成了較大污染。

      1.2農村生活污水處理

      目前國家新農村建設正在穩步推進中,農村生活污水處理作為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已受到高度重視。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大多數村鎮仍不能有效的治理農村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的直排、亂排現象依然普遍,使得農村水環境質量惡化,對村民的生活環境和衛生狀況造成很大影響[2]。

      2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2.1小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問題

      (1)經濟規模偏小

      小城鎮經濟發展較快,但相對而言經濟規模仍偏小。其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運行的投資和技術相對薄弱。建設污水處理廠和配套管網需要巨資,且日常運行費用也非常高昂,因此大多數小城鎮不具備建設和運行污水處理廠的經濟能力。

      (2)對專業技術人員吸引有限

      小城鎮與大中城市相比,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低,對專業技術人員不具備較強的吸引力,這也會影響污水處理廠的管理和維護工作,污水處理廠正常運行的保證率較低。

      (3)經濟效益不明顯

      由于小城鎮人口數量較少,2000年江蘇省中心鄉集鎮平均人口1.67萬人,普通鄉集鎮人口0.53萬人[3]。這種人口規模決定了小城鎮生活污水水量大多在5000t/d以下。污水處理廠規模較小,難以獲得規模效益和投資回報。

      2.2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問題

      (1)經濟力量薄弱,政府投入較少

      多數村落經濟實力薄弱,沒有力量建設生活污水處理設施。且由于投資大,見效慢,導致融資渠道單一,造成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率較低。

      (2)生活污水的處理工藝推廣困難

      農村生活污水的處理技術在理論上已經很純熟,但在實踐方面目前還處于試驗階段,未積極推廣。現有的一些處理模式基本是套用大中城市的模式,未能與農村的實際情況結合,治理效果并不理想。

      (3)未有效利用現有資源處理污水

      部分農村地區建有標準的三格式化糞池,在正常情況下污水經過三格式化糞池后,可去掉污水中近一半的COD和BOD[4],但大多數污水卻不經化糞池處理而直接排放,化糞池并未發揮應有的作用。此外,農村也具有建設氧化塘、人工濕地的條件,目前這些資源也未得到充分的利用。

      (4)環境保護機構不健全,缺乏專業人才

      目前在農村工作中仍普遍存在重經濟而輕環保現象,并沒有專業的環保人才進行環境管理,使得生活污水的污染問題突出。

      (5)環保意識較為淡薄

      農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但環保意識卻沒有得到相應的增強。對環境危害的源頭和危害程度認識不夠,對生活污水隨意排放所造成的潛在環境危害往往忽略。

      (6)外來人口增加,加大負擔

      在南方部分農村,外來人口已占有相當分量的比重,上海市部分村落外來人口約占63%[2]。他們居住的房屋多為本地居民私建的出租房,沒有配套的衛生設備,致使許多村落周邊河道變成了天然垃圾場。另外由于外來人口居住相對分散,在管理上也造成了較大的困難。

      3區域生活污水處理對策探討

      小城鎮和農村地區的生活污水處理應與當地經濟水平、地理條件相結合,因地制宜,采取合適的污水處理方式,并盡可能實現污水資源化,從根本上改善區域水環境質量,保證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3.1小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對策

      (1)污水處理廠的工藝選擇

      適合小城鎮污水處理的工藝包括普通活性污泥法、氧化溝法、SBR法、水解好氧法、AB法、生物濾池、人工濕地等。選擇合適的處理工藝是污水處理系統高效運轉的關鍵。在工藝選擇時應滿足以下幾方面的要求:

      ①處理工藝適應性強,耐沖擊負荷,處理效果穩定,對COD、BOD、氮、磷等污染物的去除效率高,確保處理出水達標排放;

      ②工藝高效節能,長期運行費用低;

      ③自動化程度高,操作管理方便;

      ④基建投資合理,適合中小規模的污水處理廠建設。

      (2)運營機制

      資金是小城鎮污水處理的最主要問題。許多學者探討BOT模式融資建設小城鎮污水處理系統的可行性[5],但這種模式僅適合鄉鎮工業發達、以處理工業廢水為主的小城鎮,并不適合普遍意義上的小城鎮污水處理。因此對于以生活污水為主的小城鎮,還須依靠政府投資、融資還貸,企業集資等多種渠道結合,籌集基建資金。

      (3)區域集中處理的可能性

      在地理條件具備的情況下,可在某一個區域中心的小城鎮建設污水處理廠,將兩個或兩個以上小城鎮的生活污水通過管道輸送進行統一處理,以避免小規模污水處理廠的重復建設,并可降低運行和管理成本。城市周邊的小城鎮也可考慮通過管道將污水直接輸送至城市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這些處理方式需要在城鎮污水處理規劃中進行綜合考慮和協調。

      (4)利用濕地處理的可能性

      利用濕地處理生活污水具有能耗低、投資少、出水水質較好的優點。在南方地區,濕地資源比較豐富,利用自然和人工濕地對生活污水進行處理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6]。

      (5)污水資源化的可行性

      生活污水中的氮、磷等污染物對于農業而言是農作物的營養物質。宰松梅等對污水用于農業灌溉的現狀與展望進行了研究探討,指出污水灌溉是解決農業灌溉水源不足和治理環境污染的一項重要而有效的措施[7]。在南方,由于具有較為充裕的水資源量,污水灌溉一直未得到重視,生活污水經處理后直接排入河道,造成水環境質量惡化,也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在今后的社會發展過程中,生活污水經處理后用于農業灌溉應是一條切實可行的出路,但在技術上必須使處理后的出水滿足《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5084-2005)。

      3.2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對策建議

      (1)加強宣傳,提高農民環保意識

      在南方,很多農村居民沒有缺水的危機感,認為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用水浪費,造成了污水排放量的增加。另外農民環保意識的薄弱,也是造成了農村污染的重要原因。要加強節水宣傳,調動農民節水的積極性,減少污水排放量;同時加強環境教育,使農民充分認識到農村水環境質量逐步惡化的現狀,提高環保意識,自覺的加入到防治水污染的隊伍中來。

      (2)建立農村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

      在現行的法律體系中,對農村的環境保護問題涉及得很少,即使有也都局限于原則性的規定,未把農村、農業和資源的保護統一起來[8]。農村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建立可以明確管理體制,明確相關機構的職能,為農村環境保護工作提供法律支撐。

      (3)加大投資力度,構建多元化資金保障體系

      目前農村生活污水處理中最主要的是資金問題,必須采取多種融資形式,加大資金投入力度。相比較大中城市、小城鎮建設污水處理廠而言,農村污水處理所需資金相對較少,可從財政預算中拿出一定資金設立農村環境保護專項資金,用于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等。還可鼓勵村鎮自籌資金,鼓勵民間資本加入等,多渠道投入,建立長效的資金保障機制。

      (4)選取合適的污水處理技術

      大多數村鎮居住分散,適合建立污水就地處理設施。由于農村生活污水中主要含有機物及氮、磷等營養鹽,因此在選取污水處理技術時要考慮對上述污染物是否具有良好的處理效果,同時盡可能滿足污水資源化的標準。我國農村常用的污水處理工藝見表1[2]。

      表1農村常用生活污水處理工藝

      處理工藝 處理原理 工藝流程 處理效果 優點 缺點

      地下滲濾技術 污水投配到具有一定構造和良好擴散性能的土層中,利用土壤毛細管浸潤擴散原理,通過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逐級降解、凈化。 生活污水―化糞池初沉淀池―地下滲濾系統。 總氮、總磷和COD的去除率分別為80%、90%和80% -90%。 基建投資低、運行費用低、操作管理簡便、不擴散臭氣、處理效果穩定。 進水預處理效果不好,易出現堵塞現象,降低水力負荷。

      人工濕地 污水、污泥流經人工建造的濕地上,利用土壤、人工介質、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學、生物三重協同作用,對污水、污泥進行處理。 生活污水―柵格―沉淀池―穩定塘―人工濕地―達標排放。 BOD5、COD去除率為85% -95%和80%,TN、TP去除率為60%和90%。 運行費用低、運行維護方便、管理簡單、處理過程能耗低、具有良好的景觀效應。 占地面積大,易受氣候影響,表面徑流的臭味比較大。

      慢速滲濾土地處理系統 污水投配到天然土壤或種有植物的天然土壤表面,污水垂直入滲地下,通過過濾、吸附和微生物降解等十分復雜的綜合過程,使污水得以凈化。 生活污水―預處理池―植物地塊―達標排放。 BOD5、COD、SS、TOC、TN、TP的去除率分別可達到96%、87%、50%、80%、81%、90%左右。 管理簡便、經濟效益高。污水凈化效率高,出水水質好,基本不產生二次污染。 污水投配負荷一般較低,滲濾速度較慢。

      快速滲濾土地處理系統 污水投配到具有良好滲透性能的土地表面,在污水向下滲濾的過程中,在過濾、沉淀、氧化、還原以及生物氧化、硝化、反硝化等一系列的物理、化學及生物作用下,使污水得到凈化處理。 生活污水―預處理池―植物地塊―達標排放。 BOD5、COD、SS、TOC、TN、TP的去除率分別可達到95%、 90%、71%、80%、79%、 89%左右。 高效、低耗,處理效果好,基建投資、運行費用低,管理方便。 占地面積大、需要較大的滲濾速度和消化速度,對污水預處理要求高。

      氧化塘 由若干自然或人工挖掘的池塘通過菌藻互生作用或菌藻、水生生物的綜合作用而實現污水凈化。 生活污水―柵格―沉淀池―氧化塘―達標排放。 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機物和病原體,達標排放。 基建投資和運轉費用低、維護和維修簡單、便于操作、無需污泥處理。 占地面積大,處理效果受氣候影響,設計運行不當時,可能形成二次污染。

      在選取工藝時應考慮以下幾個因素:一是滿足當前達標處理與今后再生利用需要;二是處理技術要經濟適用;三是運行操作簡便,日常維護管理簡單。

      (5)加強污水處理站的管理力度

      應根據當地實際情況,農村小型污水處理站的運營可由專業化的公司負責,進行企業化管理,同時制定科學合理的收費政策。環保部門對出水水質進行監督和監測,加強管理。各部門緊密合作,以保證污水處理站的持續穩定運行。

      (6)加強農村環保專業人才的建設

      需要建立引進和培養相結合機制。政府要從完善激勵機制入手,引進一批愿意在農村基層從事環境保護工作的專業人才,使其愿意為農村環境保護貢獻力量。同時要對農村干部開展環境保護教育培訓,加強干部的環保意識。兩方面結合才能將農村環境建設好,使農村水環境質量得到改善。

      參考文獻:

      [1]汪磊,高超.江蘇省小城鎮生活污水處理的問題與對策[J],生態經濟(學術版),2007,2(345-346).

      [2]梁卓,何國富,劉偉等.城郊農村生活污水排放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安徽農學通報,2009,15(5):78-80.

      [3]李新.蘇南人口密集地區城鎮化過程中的環境特征分析[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2005,14(5):595-599.

      [4]蘭虹.上海新農村建設中生活污水污染現狀及處理對策[J],環境科學與管理,2008,33(4):5-8.

      [5]呂宏德,楊萬東.BOT方式建設小城鎮污水處理廠的探討[J],廣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5(2):63-66.

      [6]張毅敏,張永春.利用人工濕地治理太湖流域小城鎮生活污水可行性探討[J],農業環境保護,1998,17(5):232-234.

      [7]宰松梅,王朝輝,龐鴻賓.污水灌溉的現狀與展望[J],土壤,2006,38(6):805-813.

      生活污水處理范文第4篇

      關鍵詞:農村生活污水;污水處理;人工濕地

      中圖分類號:X7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2374(2013)17-0091-03

      1 廣東地區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現狀

      廣東地區農村水環境污染,主要來自于廁所沖洗、洗滌、沐浴、廚房炊事等活動產生的生活污水,具有處理率低、分散、面廣、濃度低、來源多等特點。而農村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物,如纖維素、淀粉、糖類和脂肪蛋白質等;也常含有病原菌、病毒和寄生蟲卵;無機鹽類的氯化物、硫酸鹽、磷酸鹽、碳酸氫鹽和鈉、鉀、鈣、鎂等,其特點是氮、硫、磷含量高,在厭氧細菌作用下,易生惡臭物質。據相關的統計資料顯示,廣東地區農村每天所產生的生活污水高達300萬噸以上,而這些生活污水僅有很少部分得到集中處理,大部分生活污水并沒有經過集中的排水渠道和污水處理系統有效處理。而未經處理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地下水體或周邊河流、湖泊等,結果造成影響區域廣泛的水環境污染。水環境污染對廣東地區的農村生態環境,已造成了嚴重的威脅,農村群眾的身體健康及農村經濟的發展,都受到很大的限制和制約。基于上述情況,廣東地方政府在進行新農村建設、宜居生態村莊建設過程中,都必須注重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并加強對相關技術層面特別是生物處理技術的探索,以提高新農村建設、宜居村莊建設、生態村莊建設工作的層次和水平。

      2 廣東地區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探討

      2.1 采用生活污水地下自動連續處理技術

      生活污水地下自動連續處理技術,是將每戶人家的生活污水就地進行獨立處理的技術,是針對每一家或者說獨立用戶使用的。每一戶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地下之后,通過地下裝置系統,經過分離、沉淀、微生物的吸收、降解、滲濾、水解、腐化等綜合作用,以達到去除污水中的病毒、細菌、磷、氮等,達到規定的排放標準之后,滲入到地下水循環系統之中。生活污水地下自動連續處理技術較為適用于農村居民居住分散的模式,該模式導致生活污水無法集中處理;或者由于居住區的人口較少,無法承擔建設污水處理廠的巨額費用,而不得不采用生活污水地下自動連續處理技術。該技術的一大優勢就是能夠直接處理單獨住戶的生活污水,無能源消耗,較少的受到溫度、天氣的限制,在平原和山區均適用;另外,該技術具有不占用土地資源、建設快速、沒有運行費用等綜合優點,因而較為適合廣東一些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的農村地區。生活污水地下自動連續處理技術的不足之處就是對地下水深度和地下土質結構具有較高的要求,因而在設計施工之前,要對施工現場的地下土質結構進行勘察與了解,如果達不到要求,則需要在設計的過程中,追加一定的設施。使用生活污水地下自動連續處理技術要求用戶定期對分離水解池中的污泥深度和水位進行檢查,平均3~5年檢查、清理一次,并將分解池中的污泥清走。目前,這種技術在國外已經發展得較為成熟,例如美國,有1/4的家庭使用這種技術系統,每天大約有150億噸的生活污水經過該技術處理后,進入到地下水循環系統之中。

      2.2 采用生活污水土地處理技術

      生活污水土地處理技術,是將污水有控制性地投入到具有良好的擴散性能和一定的構造結構的土層之中,利用土壤的毛細管擴散浸潤原理,利用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方式,達到逐級降解污染物、凈化污水的效果。生活污水土地處理技術,顧名思義,就是利用土地的自然凈化能力,將生活污水中的污染物質進行分解與吸收,從而達到凈化污水的目的,某些有條件的地區利用生活污水土地處理技術能夠取得較好的效果。該技術具有基礎建設投資低、管理操作簡捷、系統稀釋性好、抗沖擊負荷能力強、運作費用低等優勢。因此,對于廣東一些土地資源較豐富的偏遠地區而言,具有很強的適用性。另外,生活污水土地處理技術能夠利用污水中的水肥資源,使得污水處理與環境綠化相結合,達到改善和美化區域生態環境的目的。我國天津市某一科研單位與澳大利亞合作,在天津市武清縣建立占地面積為2hm2的試驗區域,將經初級處理后的生活污水進行小麥的灌溉。研究結果表明,COD的去除率為75%~86%,BOD的去除率為93%,總氮的去除率達到了82%~86%,97%~99%的磷肥通過作物及土壤而被吸收利用。

      2.3 采用人工濕地生活污水處理技術

      人工濕地生活污水處理技術,是一種基于客觀原理和科學技術的新方式,它模擬自然濕地的污水自動凈化系統構造而成。在建筑物附近,配置一定的坡地填充配料,如常見的沙子、碎石等,在填料的表層土壤中,種植一定的水生植物,該類植物由于具有成活率高、美觀、生長周期長、污水處理效果好等優勢,能夠自動吸收污水中的有機成分,且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例如蘆葦,它既可以成為濕地中的重要污水處理生物,又能夠增加濕地的經濟效益。因此,可以考慮將人工濕地處理技術作為廣東地區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的首選。

      人工濕地處理技術主要是通過生態污水處理系統內的水生植物和微生物的協調作用,從而實現污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污水中的不溶性有機物質通過人工濕地的過濾、沉淀,可以實現快速的截留,從而被水生生物所分解與利用。另外,濕地的水生生物具有很強的溶解性,生活污水中的可溶性物資可以很快地被分解與吸收利用;廢水中的可溶性有機物質,能夠通過濕地環境下的水生植物的根系,來達到吸收、吸附和生物降解的效果。隨著污水處理過程的不斷進行,濕地中的微生物也在不斷的生長和繁殖,通過對于濕地床填料的不斷更換及對濕地植物的清理與重新打理,可以實現對新生有機體的去除與清理。濕地處理技術下的出水效果較好,水質較高,因而較為適合處理飲用水源;或者結合當地的景觀設計效果,種植一定的水生觀賞性植物,用于改善周邊的水質狀況;此外,這種污水處理方式所采用的成本費用并不高,因而較為適合大規模的、常規性的污水處理區域。但是,由于其占地面積比傳統工藝要大得多,并且,季節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會限制濕地處理技術的運轉。因而,在全國范圍內推廣使用這種污水處理技術并不是太現實,而廣東地區恰恰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2.4 采用穩定塘生活污水處理技術

      廣東地區在進行農村生活污水處理中,可以采用穩定塘技術。穩定塘是一種經過人工修整而形成的污水處理塘,它的主要設施包括防滲層、圍堤等,通過利用水生生物系統,依靠水生生物的自然凈化功能,從而使得污水得到凈化處理。因而,穩定塘技術是實施污水處理、實現污水資源化利用的好方式,它得到了國內外專家學者的廣泛支持與推薦。

      穩定塘生活污水處理技術在處理生活污水方面,與常規的污水凈化處理技術相比,具有基礎建設投資小、維護管理方便、出水水質穩定、運行費用低等優點,因而可以在有條件的地區,因地制宜的采用。廣東地區在進行生態村莊建設、宜居村莊建設的過程中,面臨生活污水的處理難題,結合廣東地區的水塘資源豐富的特點,可以考慮選擇采用穩定塘技術,來實現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的生物化和高效化。

      但是,當前,穩定塘技術也存在著一定的不足之處,表現之一就是占地面積大、凈化效果很大程度上受到氣溫等自然因素的影響。

      當前,廣東已經有部分地區采用穩定塘技術來進行農村生活污水的凈化處理,例如,某地利用原有的面積不足0.22hm2的水塘,進行生活污水的處理,解決了當地幾十戶人家的生活污水處理難題。穩定塘采用圍隔布的方式進行分割,從而將池塘劃分為幾個功能不同的區域,具體來講,有回用水區、水生生物凈化區域、填料的強化凈化區三個大的綜合區域,從而實現了通過梯級凈化,保證了出水的質量能夠達到地表水的IV類水質標準。

      2.5 采用生活污水凈化沼氣池技術

      廣東地區在進行農村生活污水處理中,可以采用凈化沼氣池技術。生活污水凈化沼氣池技術是一種分散式的污水處理裝置。它主要采用好氧過濾與生物厭氧消耗相結合的技術,集物理處理、化學處理、生物處理于一體,采用多層次凈化、多種好氧過濾技術,實現對污水中多種污染物去除的目標。生活污水凈化沼氣池技術將生活污水處理與其自身的合理利用相結合,從而實現了污水的可循環利用。生活污水中的大部分有機物經過厭氧發酵之后,可以產生出沼氣;并且,發酵之后的污水已經去除了大部分的有機物質,從而達到了凈化的目的;厭氧發酵處理之后的污水在剔除了大部分的有機物質之后,作為新型的水――中水,可以用作澆灌用水或者觀賞景觀用水;在厭氧發酵過程中,所產生的沼氣,可以用作家庭餐飲、烹飪能源。農村中,有著大量的人畜糞便及農作物秸稈,因而,可以就地取材,轉化用作沼氣發酵的原材料;通過厭氧發酵的沼氣材料可以直接轉化為活性肽養分,因為發酵之后的沼氣原材料中的鉀、磷、碳等植物生長所需的化學成分并沒有流失,因而,可以直接作為農用沼肥,取代部分的農用化肥。

      結合農村已經改變的豬圈、廁所、廚房等基本的生活環境布局,可以將生活污水與豬圈污水合并處理,經過統一的沼氣處理技術,進行厭氧發酵過程,轉換為農用化肥,沼液經過管網收集之后,進行集中凈化,其水質能夠達到國家污水排放標準。

      生活污水凈化沼氣池技術成本低、工藝簡單,平均每家農戶只需兩千元錢,而交通運輸費基本為零,因而,較為適合農民家庭采用。這種技術很適用于廣東地區,因為該技術要求冬季水溫在5℃以上的地區,否則當冬季溫度過低時,該技術的處理效果將大打折扣;而廣東地區處于我國南方,冬季氣溫普遍偏高,因而,可以將此技術進行廣泛的推廣與應用。如果偶爾冬季氣溫出現偏低的現象,則可以采用在沼氣池上建立日光溫室的方式,以使沼氣池內的溫度能夠達到適應的發酵溫度。另外,該技術主要適用于高濃度的生活污水處理,當生活污水中有機物的濃度低于發酵的標準要求時,就會導致沼氣池的產氣效率較低,從而影響到農戶正常的生產生活。因此,就廣東地區而言,可以在居民生活較為集中的農村地區,推廣使用污水凈化沼氣池技術。

      3 結語

      總之,廣東地區農村生活污水的處理是關系到該地區新農村建設、宜居村莊建設、生態村莊建設的重要任務,它是改善廣東地區農村居民生活水平、提高農村居民身體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徑之一,同時也是構建和諧廣東的內在需求,因此,必須加大研究力度。

      參考文獻

      [1] 環境保護部自然生態保護司.農村實用環保技術

      [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8.

      [2] 輝,鄭正,王勇,等.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探討[J].環境科學與技術,2005,(1).

      生活污水處理范文第5篇

      關鍵詞: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藝;優選

      1農村生活污水特點

      1.1農村生活污水水量特點

      污水量小,與城市相比,農村生活用水量及排水量較少,約為100L/(人·d);水量分散,在大多農村,居住人口分布廣泛且分散,因而導致污水量也較分散,且大部分地區并無污水管網;變化幅度大,在大多自然村或行政村,居民生活作息相近,從而出現農村生活污水排放量日變化幅度大,一般早晚比白天大,夜間排水量更小,甚至可能斷流。

      1.2農村生活污水水質特點

      污水濃度高,農村生活污水所含有機物濃度相對偏高,COD最高濃度平均可達到500mg/L;水質單一,可生化性強,大部分農村生活污水的性質相差不大,水中基本不含重金屬和有毒有害物質,但有一定的氮、磷;水質波動大,農村生活習性根據季節、早晚不盡相同,導致水質波動較大,不同時段水質不同;部分可資源化,農村生活糞水水質較差,可用作肥料進行資源化利用。

      2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藝選擇原則

      隨著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程的不斷推進,污水處理工藝應滿足處理規模、污水特征、出水水質及排放水體等要求。因而,有針對性地選擇合適的處理工藝勢在必行。

      土地問題:近年來農村土地問題也日益緊張,因而系統簡單,無需占用大量土地資源至關重要,也更易在農村地區推廣;

      費用問題:根據建設實例說明,與城市相比,我國農村經濟還是相對落后的,因而污水處理設施不僅要求初期投資低,更要求運行管理費用低;

      運行維護:當前,我國農村各項技術人才仍比較匱乏,一旦污水處理工藝過于復雜,勢必造成系統的后期運行維護較為困難,因而運行維護簡便的處理系統才能滿足當前農村現狀;

      氮磷去除:根據各項數據表明,按照當前出水標準,尤其是某些嚴格的地方標準,氮磷的去除仍是比較困難的,達到穩定的除磷脫氮效果是一項關鍵指標。

      3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藝

      3.1穩定塘工藝

      穩定塘是一種依靠水體自凈過程來實現對生活污水處理的工藝。穩定塘又稱氧化塘,借助的是微生物、藻類對生活污水中有機物、無機物的利用,能夠有效實現對生活污水的凈化處理。穩定塘通常被建設成為池塘的外觀,內部設置防滲層,四周設置圍堤,減少生活污水與周圍土地資源、地下水資源的接觸,保護土地資源和地下水資源。穩定塘的建設成本和運行成本較低,操作也非常簡單,能夠有效去除生活污水中的有機物、無機物、病原體,適合建設在農村地區進行就地處理。同樣穩定塘也有一定的劣勢,那就是處理速度較為緩慢,且容易對逸散出不佳氣味,影響周邊生活的居民。

      3.2生物濾池

      生物濾池是生物膜工藝中常見的一種。生物濾池中通常使用碎石塊、塑料填料型塊作為濾料,濾料堆疊成濾床也就是生物載體,濾床暴露在空氣中,濾床下鋪設有用磚塊、陶塊、混凝土塊鋪成的集水層,集水層與濾池外相連,可排水、可通風。生活污水通過布水器灑在濾床上,逐層通過濾料、集水層,污水中的有機物被生長在濾料和集水層表面的微生物形成的生物膜所附著、降解,有效實現生活污水的凈化。布水器是生物濾池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樣式主要有兩種,分別是固定式的和移動式。在生物濾池的使用中,回轉式布水器最為常見。回轉式布水器圍繞生物濾池的中心旋轉,生活污水從對稱布置的穿孔管中流出,接觸濾料。回轉式布水器以一定的速度連續旋轉,下方的濾料則間歇接觸生活污水,這樣的布水方式符合生物濾池的工作需求。生活污水從布水器落入濾料的過程還為生物膜上的微生物提供了空氣,輔助附著在濾料和集水層表面的微生物進行物質交換和降解,微生物代謝產出和生物膜碎屑可隨著流動的水體流出濾池范圍,進行后續的沉淀分離,保證生物濾池的正常運行。深度2m左右的生物濾池容易出現堵塞問題,影響濾池的整體工作效率,可以考慮將生物濾池的深度加深至8m,形成塔式生物濾池,有效解決堵塞的問題;或在成本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整體使用塑料墊塊,也能夠有效解決堵塞問題,這樣就不需要受到濾池深度的限制,可根據實地情況進行設計和施工。

      3.3人工濕地

      人工濕地是一種由人為建造的類沼澤地環境,是對自然界中污染物降解過程的加強處理。人工濕地主要利用人工介質、土壤、植物、微生物來實現對生活污水中污染物的截留、吸附、降解處理,提高出水水質,保證生活污水的處理效率。在人工濕地中,生活污水被地勢引導定向移動,而不是如自然濕地中一般自然流動,因此,人工濕地建設時需要建設一定的坡度,不可過緩,會影響生活污水的處理效率,不可過陡,會影響生活污水與人工介質、土壤、植物、微生物的接觸,影響生活污水的處理質量。生活污水流經人工濕地時,會經歷截留、過濾、吸附、沉淀、微生物降解等環節,雖然整個處理過程需要數天的時間,但整體處理效果較高。

      3.4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主要包括格柵、調節池、厭氧、缺氧、接觸氧化、沉淀、消毒等數個過程,整體來講是一個A2/O工藝過程,能夠有效去除生活污水中的氮、磷等污染物,提高出水的水質。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的自動化程度較高,操作簡單、管理難度低,且設備整體對周邊環境的影響較小,比較適合農村地區生活污水就地處理。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可以整套埋入地下,不占用土地資源,設備上方的土地還可以用于物品擺放、綠化、停車等。

      3.5好氧生物處理工藝

      好養生物處理工藝是將污水進行生物性的氧化。在我國很多農村都在使用這樣污水處理的方式,其實通過接觸曝氣形式將污水進行生物膜處理,這樣的技術是介于活性污泥法與生物膜之間的污水處理方式。在污水處理的過程中,在填料的表面進行覆蓋有效的微生物,使其在曝氣池中與微生物進行物理或是化學性的反應,以此達到處理污水的目的。在污水流動的過程中,經過了生物膜的表面,因為生物膜在生長的過程中會出現新陳代謝的情況,在代謝的過程中將污水中的雜質進行降解,以此達到凈化污水的目的。好養生物處理工藝在實施的過程中,其占地的面積比價小,處理的過程比較迅速,而且符合性能比價高,不會產生過多的污泥,人工控制能力比較強,維護起來比較方便簡潔,這種方式對于污水量比較小的農村來講,是非常有效的處理工藝。但是好養生物處理工藝實施過程中,費用要比其它處理工藝高很多,所以在南方比較富裕的農村實用幾率比較大,推廣的速度也比較快。

      3.6農村生活污水建設規劃

      關于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方面,要在吸取和借鑒國外先進技術的基礎上,有效結合厭氧、好氧生物人工處理技術與自然凈化系統,規劃與各地農村經濟水平、區域特點、自然條件、環境目標相適應的生活污水處理工藝和行之有效的運行管理模式。生活污水治理應與當地的經濟結構調整相結合,發展綠色、無公害的產業與產品,在生態治污的過程中有效開發利用動植物資源,實現水的良性循環、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以及促進動植物的繁育生長。

      結論

      在污水處理工藝的選擇上,應堅持結合實際情況,因地制宜選用更優更適宜的生活污水處理工藝,加強設備運維管理工作,確保所選用的處理工藝達到改善農村生態環境的目的。

      參考文獻

      久久亚洲精品高潮综合色a片| 亚洲电影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 国产精品观看在线亚洲人成网| 在线aⅴ亚洲中文字幕| 色婷五月综激情亚洲综合| 亚洲精品二三区伊人久久| 亚洲一区在线视频观看| www.亚洲成在线| 亚洲一级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视频一区网站| 亚洲最大在线观看| 亚洲图片中文字幕| 天天爽亚洲中文字幕| 亚洲无人区码一二三码区别图片| 亚洲天然素人无码专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子仑 | 亚洲久热无码av中文字幕| 亚洲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欧洲无卡二区视頻|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色欲| 无码专区一va亚洲v专区在线| www.91亚洲|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五月天婷| 亚洲人精品午夜射精日韩| 亚洲AV永久青草无码精品| 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成人网| 亚洲午夜精品在线| 亚洲影院天堂中文av色|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网站 | 亚洲愉拍99热成人精品热久久 | 亚洲AV永久纯肉无码精品动漫| 亚洲无线电影官网| 亚洲国产成人超福利久久精品|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蜜桃冫| 亚洲国产美女精品久久久| 亚洲精品成人网久久久久久|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 亚洲美女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