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如何護理新生兒脹氣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什么是新生兒溶血?
新生兒溶血癥又稱母子血型不合溶血癥,是母親列胎兒紅細胞發生同種免疫反應引起的溶血性疾病,是新生兒病理性黃疸最常見的原因,也是引起新生兒膽紅素的最重疾病。根據母嬰血型的不溶合類型,目前最為常見的為以下兩種溶血癥:
新生兒ABO型溶血癥
因母子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兒溶血癥,稱為“新生兒ABO溶血癥”,是我國發生率最高的溶血癥。90%以上病嬰母親的血型為0型,父親為AB型,生出的寶寶因血型不是A型就是B型。這種母子ABO血型不合在妊娠中并不少見,約占20%~30%。但真正會導致新生兒溶血癥的只占約10%,但近年來有逐漸增多的趨勢。
癥狀
新生兒ABO型溶血癥以黃疸為主要癥狀,貧血和肝脾腫大的程度較輕。由于癥狀大多很輕,因此常常被忽視。其中只有約1/5的新生兒可能發生黃疸或貧血,其癥狀比Rh溶血病輕得多。
治療方法
如在孕期發現,一般不需要提前引產。寶寶出生后,若及時進行藍光照射和藥物治療,病情都可以緩解。危險程度
由于AB0型溶血癥癥狀較輕,寶寶經過治療通常不會有生命危險。但如治療不及時,則容易引起小兒手足殘疾、視力障礙、耳聾、智力低下、癲癇等后遺癥。
你和寶寶是否會發生ABO血型不合?
如果準爸爸是A型血、B型血或AB型血,而你是O型血,且有過流產史或者輸血史的話,就要當心是否有ABO血型不合的可能,可通過“產前血型血清學檢查”來判斷。如果血液里抗體的“活性”不高,就可以安心生孩子;如果抗體的“活性”很高,醫生就會建議你作相應的藥物治療,以降低抗體對胎兒的影響。
新生兒Rh型溶血癥
因母子Rh血型不合而引起的新生兒溶血癥,稱為“新生兒Rh溶血癥”,主要發生于Rh陰性的母親與Rh陽性的胎兒之間。我國漢族人群中,99%以上的Rh血型為陽性,Rh陰性率低于0.5%,所以絕大多數的漢族男女Rh血型呈陽性,發生溶血的幾率小。而其他少數民族如回族、維吾爾族女性大多呈Rh血型陰性,當一個Rh陽性血型的男子與一個Rh陰性血型的女子育有后代時,胎兒遺傳父親的Rh陽性血型,就容易出現新生兒Rh型溶血癥了。
癥狀
新生兒Rh溶血病的癥狀較AB0型溶血癥要重。如果新生兒在出生后24小時內出現皮膚黃疸,并進展迅速,甚至發展到全身,顏色由淺黃變成金黃色、橘黃色,或出現貧血、肝脾腫大等,父母就要格外警惕了,需及時到醫院確診。
治療方法
產前 如果在產前診斷為胎兒患有嚴重的Rh溶血癥,則在孕18周時通過臍靜脈穿刺術為胎兒輸血治療或采取注射免疫球蛋白的方法。由于醫學技術的發展,如今90%以上的Rh溶血癥嚴重患兒經治療后都能存活下來。
產后 即使是嚴重的Rh溶血癥,若及時進行換血,絕大多數的患兒也都能轉危為安。只有那些黃疸嚴重、就診不及時、治療不得力的患兒才會留下智力低下、腦癱等嚴重后遺癥。危險程度
Rh溶血癥較AB0型溶血癥少見,但由于可引起胎兒紅細胞破壞,在母親子宮內就出現溶血,如果不予治療,大多情況嚴重患病的胎兒就會發生死亡。Rh溶血病也可導致新生兒黃疸(皮膚、眼睛變黃)、貧血、大腦損傷、心衰甚至死亡,但不會影響母親健康。
如何發現自己是Rh陰性血型?
一個簡單的血液檢測就可檢查出婦女是否是Rh陰性血型。每個婦女都應在懷孕早期或懷孕前進行檢測,以便知道自己是否是Rh陰性血型。
新生兒溶血全解答
最擔心 新生兒溶血經換血和藍光的事情治療后會有后遺癥嗎?
目前藍光治療是治療新生兒黃疸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如果孩子沒有出現過抽搐、發熱等膽紅素腦病的癥狀,就不須擔心大腦受影響。只要新生兒及時參與治療,日常護理得當,基本上不會留有后遺癥。
最擔心的事情
如果母親和胎兒都是Rh陰性血型會發生什么情況?
如果父母雙方都是Rh陰性血型,那么孩子也將是Rh陰性血型。但在這種情況下,孩子不會有患Rh疾病的風險,母親在分娩后也不需要注射Rh免疫球蛋白進行治療。如果父親是Rh陽性血型,但他也可能攜帶Rh陰性血型基因,因此孩子也只有50%的幾率遺傳Rh陰性血型。
最容易忽略的事情
反復流產或死胎
一些較為嚴重的溶血癥可能會導致流產或者死胎,如果年輕夫婦遇到莫名其妙的反復流產或死胎時,就需要考慮是否有溶血的原因在里頭了。尤其是當漢族男性與少數民族女性結婚時,一定要注視婚前及孕期的檢查。
最應該注意的事情
哪些孕婦應做R h血型檢測?
為了使新生兒溶血癥得到有效地預防和治療,每位孕婦都應做Rh血型檢測。
目前我國大部分婦幼保健部門對ABO血型不合的溶血癥都有認識,只要孕婦為O型血,而丈夫不是0型血時,醫生都會建議到血液中心做檢驗。但Rh溶血病由于發生率低,相應的檢查還不普及,需要孕婦主動要求做Rh血型檢測。我國區縣級以上的大中型醫院、保健所都已開展此項檢查。
最想知道的
是否有可以清除母親體內Rh抗體的方法?
沒有。Rh陰性血型婦女可以沒有任何疾病癥狀并可一直保持健康,但她可以不斷產生Rh抗體作為其血液的一部分。如果她懷上Rh陽性血型的孩子,孩子就有可能患Rh溶血癥。
最想知道的事情
用Rh免疫球蛋白治療的方法總會有效果嗎?
不會。對于懷孕、自然流產、流產或輸血等原因已經發生致敏(即體內對Rh陽性血型已經產生了抗體)的Rh陰性血型婦女,再注射Rh免疫球蛋白是無效的。血液檢測實驗可以確認Rh陰性血型婦女是否已經致敏。
中國稀有血型之家
WWW.china-rh.net
由原“中國RH陰性血型之家”QQ群發展而來。為了更好的完善稀有血型互助網絡體系,2006年5月[中國稀有血型之家]社區成立。網站會對成員的信息資料做詳細統計,對救援需要能迅速作出反應,成功的參與了多次救助工作,成員也由幾十人迅速擴展到
近千人,遍布中國全部省份及近百多個市縣。為大家提供學習稀有血型的知識;提高無償獻血意識;聯合互助急救有需要的稀有血型朋友。
新生寶寶要“捆腿”嗎?
寶寶的小腿呈“O”形,日后會變成羅圈腿嗎?要給他“捆腿”糾正嗎?
新生兒四肢呈屈曲狀,屬于“生理性彎曲”,是胎內姿勢的延續,這和寶寶會站會走以后因為患有佝僂病的“O形腿”完全不同。“生理性彎曲”會隨著寶寶的發育逐漸消失,因此不必采取“捆腿”強行矯正。而且從早期開發智力的角度講,寶寶的四肢被“捆”以后,位于肌肉、關節里的“本體感受器”受不到應有的刺激,反而會降低寶寶的智商。
新生兒睡覺的時候憋氣怎么辦?
寶寶睡覺時呼吸不均勻,有時很長時間才喘一口氣,甚至出現憋氣的情況,我該怎么辦?
新生兒睡覺時憋氣多屬正常現象,大多出現在寶寶出生后的2~20天內,這是由于新生兒大腦發育不成熟,呼吸中樞的調節功能還不完善,不能很好地調節呼氣和吸氣的時間。但如果寶寶憋氣時間過長(超過15秒鐘),醫學上成為呼吸暫停,家長要立即拍打寶寶的足底或捏揉耳垂,以刺激呼吸;或用空手掌拍擊寶寶背部,頻率大約為每分鐘40次。如無好轉,應立即帶寶寶就醫。
如何為新生兒挑選合適的枕頭?
聽說新生兒使用枕頭更有利于頭部發育,那什么樣的枕頭更合適呢?剛剛出生的寶寶頭部占身體的比例較大,因此不是必須要用枕頭,但合適的枕頭有利于寶寶頭部的血液循環。枕芯質地要柔軟、輕便,透氣、吸濕性好,傳統的蕎麥皮就是很好的枕芯材料。枕套最好用柔軟的棉織品制作,既可以起到吸汗的作用,又不會傷害寶寶的皮膚。枕頭高度以15。~20。為宜。太厚太軟的羽絨枕芯不適合寶寶使用,容易造成窒息。
用中草藥祛胎毒的做法科學嗎?
我是江西的讀者,寶寶生下來有黑色的大便,聽說是胎毒,要用中草藥嗎?在我國部分南方地區,確實有給新生兒服黃連、鉤藤茶等草藥祛“胎毒”的習俗,但這種方法并沒有科學依據,如果新生兒服草藥后,影響到體內膽紅素的代謝,反而容易引發新生兒急性溶血性黃疸,出現皮膚、眼珠、小便發黃。眾所周知,新生兒出生時糞便呈黑褐色,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數日后即可消除,所以不需用草藥祛“胎毒”。
寶寶喝完奶還哭,是沒吃飽嗎?
每次寶寶吃著吃著奶睡著了時,我就把她放到床上躺下,可她馬上就會再次哭著醒來,這是不是因為寶寶并沒有吃飽奶呢?
首先,要說明的就是,媽媽不要一聽到寶寶哭鬧就以為是寶寶餓了,其實寶寶哭鬧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有的是因為剛喝完奶,她還不準備入睡,希望有人陪陪她,因此會表現出來情緒比較亢奮。這時你可以哄哄她,抱她走走。有的則是因為寶寶喝奶后脹氣不舒服,也會哭鬧。
當然也有可能是寶寶沒吃飽,你可以將寶寶重新抱回,嘗試喂寶寶奶喝,如果寶寶不是立刻持續吸吮,就可以排除寶寶是因為餓了而哭鬧了。
寶寶為什么睡覺時會發出“吱吱”聲?
我家寶寶出生僅一周,在她睡覺時細聽會有一種“吱吱”的響聲,是嗓子有問題了嗎?
這種聲音大多是由于新生兒的喉頭較軟,每當呼吸時,喉頭的一韶分發生變形,由于變得很窄,就會發出這種聲音。數日后,柔軟的喉頭逐漸變硬,聲音就消失了。也有的寶寶要到半歲以后才好,但大多數寶寶在1歲左右就基本沒有這種現象了。如果寶寶平時啼哭的聲音并不嘶啞,吃奶很好,精神也好,也不發燒,就不必擔心。
寶寶突然發熱是病嗎?
前兩天寶寶突然高熱,體溫達到40℃,可到了醫院喝了些溫開水后,竟然奇跡般地退熱了,請問這是怎么回事?
寶寶這種暫時性的發熱現象,被稱為“新生兒一過性熱”或“新生兒脫水熱”。
這是由于新生兒體表面積相對較大,水分容易蒸發,而新生兒中樞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體溫調節功能差,一旦食物中水分過少,或室溫過高、保暖過度,就可引起新生兒因失水而致熱。對于新生兒過性熱,在正常的喂養與妥善的護理下,一般很快就會退熱;如果體溫過高,可以多喂些液體,每隔2~3小時喂10毫升~15毫升葡萄糖水或鹽開水,數小時體溫就可正常,一般不會超過1天。但如果發現新生兒高溫持續不退,應考慮發生感染的可能,就必須及時到醫院作進一步處理。
寶寶發生過敏的高峰期,通常是在開始添加輔食時。寶寶的消化系統尚不健全,因此在進食時,尤其是高蛋白質食物時不易消化,容易引發免疫機能的躁動,其實這是寶寶的消化系統發育過程中開始識別“外來物”對自身利弊的過程。
國際母乳協會最新指南建議,新生兒在六個月內應只進行母乳喂養,若過早添加輔食,容易引起寶寶的免疫躁動。寶寶在六個月后添加輔食,也應循序漸進,慢慢地增加輔食的品種,便于寶寶適應以及在過敏發生時及時判斷過敏原。
許多冷壓植物油富含不飽和脂肪酸,比起牛奶等食物中的脂肪更易消化,不易引起寶寶的腸道不適,引發過敏。因此在芳香療法中,我們建議哺乳期的新媽媽們每日食用冷榨的植物油(胡桃油或亞麻籽油),或在小寶寶六個月之后,添加2~3滴冷榨的胡桃油或亞麻籽油在寶寶的輔食中,以補充人體必需脂肪酸,幫助寶寶的消化系統建立菌群平衡。若寶寶在喝奶或吃輔食的時候腸道脹氣或不舒服,也可以喂食2~3滴紫蘇籽油來改善不適。植物油也可用作劑,涂抹于寶寶腹部進行輕柔的按摩,促進消化道蠕動。
二、寶寶的皮膚過敏
1歲以內的嬰幼兒濕疹發病率很高,嚴重者可延展至3歲,甚至延伸到青少年、成年時期。
濕疹常與氣喘及過敏性鼻炎同步或相繼發生,其中的誘因包括:食物(牛奶、雞蛋、花生、堅果、硬殼海鮮等),吸入性過敏原(煙霧、塵螨、柳絮等),皮膚狀態(清潔過度、過度干燥、過度流汗等),接觸性過敏原(動物毛、清潔劑等)。
濕疹的癥狀常表現為:嚴重的瘙癢(夜晚及溫暖環境下更為明顯)和反復發炎、發紅、起疹。它們分布于嬰幼兒的兩頰、前額、頭皮、脖子、軀干與四肢;較大兒童則分布于肘凹、耳垂、腕膝關節等皮膚皺折處。皮膚的反復瘙癢會影響寶寶的睡眠質量,也可能因為皮膚被抓破而留下色素或疤痕。
濕疹學名為異位性皮炎,雖俗名中有一“濕”字,卻大多由皮膚干燥引起,或伴隨干燥現象。因此,在濕疹的護理中,補充水分與皮膚保濕顯得十分重要,我們可以選用能夠止癢的歐薄荷,減輕發炎的德國洋甘菊、羅馬洋甘菊、沒藥等純露。同時純露也比精油更加適合三周歲以下的寶寶使用。
簡單的濕疹護理事項
1.清潔保濕:用溫水(33℃~38℃)泡澡或淋浴,每次十五分鐘,沐浴后,以干爽的毛巾輕拍并立刻抹上藥物或保濕劑。醫生開具的藥物只涂于明顯的濕疹處,其余的部位涂保濕劑。植物油保濕配方:2ml的金盞菊浸泡油與5ml的無香基礎霜或5ml的甜杏仁油調和均勻。
2.補充水分:對于嚴重的濕疹,在涂藥或使用保濕劑后,也可再進行濕敷,這樣有助于加強藥物與保濕劑的吸收。可以使用德國洋甘菊、羅馬洋甘菊、金盞菊純露、摩洛哥藍艾菊等菊科純露,浸濕醫用紗布進行濕敷。
3.環境控制:保持空氣流通、環境清潔,避免過度使用化工類清潔劑,可以將茶樹精油滴于水中噴灑空間,以進行抗菌清潔;
控制濕度,空氣濕度盡量保持在50%左右,以有效地防止皮膚干燥,防止濕疹惡化;
控制溫度,室內溫度以26℃~28℃攝氏度為宜,不宜過冷或過熱,減少溫度對皮膚的刺激。
三、親子芳療
【摘要】目的:探討圍術期心理護理對剖宮產產婦的作用。方法:將300例剖宮產產婦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15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性護理,觀察組在常規性護理的基礎上,根據產婦的不同情況,提供相應的心理支持護理。結果:觀察組在對手術的焦慮情緒、恐懼心理及術后疼痛嘔吐方面與對照組比較,得到明顯改善,發生率分別為29.3%、20.7%和13.3%。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
【關鍵詞】圍術期;剖宮產;心理護理
Mental Nursing Experience of Obstetrics Patients duringPerioperative Period
Chen Linghui
【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role of mental nursing in parturients underwent caesarean section. Methods: To randomly divide 300 parturients underwent caesarean section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150 cases for each. The control group will be undertaken by the normal treatment,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accepts the treatment of mental support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conditions of parturients based on the normal treatment. Results: Comparing to the control group, the parturients are significantly better in the aspects of anxiety and dread to operations and the postoperative pains and vomiting, with the incidence of 29.3%, 20.7% and 13.3%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ce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Perioperative Period; Caesarean Section; Mental Nursing
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心理醫學在臨床上得到廣泛應用,在各科護理實踐中,對病人的心理護理尤為重要。心理護理能使病人術前保持心理平衡,術后精神愉快,使病人心理與心理病理間趨向良性循環,促使病人早日康復,為此護士需自身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精諶的專為技能外,更重要的還要應用護理程序進行心理評估及診斷、實施措施,通過心理對生理的相互作用,心理對疾病的能動作用有助于疾病的康復[1]。我們通過對產婦圍手術期實施心理護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現將護理體會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擇本院產科2005年5月-2009年4月行剖宮產的病例300例,年齡21-40歲,平均(25. 5±3.6)歲,全部在硬膜外麻醉下進行剖宮產術。
1.2 方法:把上述產婦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15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性護理,觀察組在常規性護理的基礎上,根據產婦的不同情況,提供相應的心理支持護理。兩組資料的基本情況經統計學處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均具有可比性。
1.3 護理措施:絕大多數產婦缺乏相關的醫學知識,她們對手術的危險性,術后并發癥的發生和術后康復等缺乏必要的心理準備,所以在接近手術期時,表現出憂慮,緊張甚至恐懼情緒[2],如害怕疼痛、擔心手術出現意外、出血等。因此應針對產婦的個體差異和心理特點,采取相應的心理護理措施,①術前護理:掌護產婦的基本情況,主動與她溝通,通過護理人員的言行,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告訴她其手術是安全的,介紹麻醉和手術的方式,實施手術醫務人員的基本情況,專為特長等,以消除產婦對疼痛的恐懼心理和增強對醫務人員的信任感,更好地配合手術順利進行。②術中護理:進入手術室后護士用溫暖和藹的語言給予安慰,主動幫助產婦擺好,操作時動作輕柔。手術中因麻醉效果不滿意,術中會因疼痛而大喊大叫,牽拉臟器或取出胎兒有不適及牽拉痛,這時應視產婦如親人,始終陪伴產婦,耐心做好解釋工作,囑產婦做深呼吸,可減輕不適和疼痛,切不可責備產婦,分娩后及時告訴產婦胎兒的性別、身體發育情況,并說明手術順利成功,可使她感到心情愉快,使緊張的情緒得到放松。③術后護理:手術后及時給產婦穿衣,觀察留置導尿是否暢通,保護好靜脈,護送到病房。指導家屬如何注意產婦飲食、衛生與新生兒的護理。術后三天產婦可下床輕微活動,加強腸蠕動,以減少腸脹氣和粘連,防止血栓形成和壓瘡出現。同時注意活動的動作幅度不能過大,時間不能過長,以防手術創口出血與其它意外的發生。術后隨訪可讓產婦知道醫務人員繼續在關心她,使她有一種欣慰感,有利于術后的健康恢復。
1.4 統計學分析:各組計量數據以(x±S)表示,組間采用t檢驗,陽性率比較采用卡方檢驗,以P
2 結果
觀察組產婦在手術前、手術中及手術后全程給予心理干預,手術時產婦積極配合,手術實施順利,在對手術的焦慮情緒、恐懼心理及術后疼痛嘔吐方面明顯好轉,與對照組比較,經卡方檢驗,卡方值分別為27.351、31.831、13.131,均P
表1 兩組產婦圍術期心理反應比較 (%)
組別n焦慮情緒恐懼心理術后疼痛嘔吐
觀察組15044(29.3) 31(20.7)20(13.3)
對照組15089(59.3) 78(52.0)46(30.7)
3 討論
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即由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文化發展的人轉移,心理護理日益被人們所重視。把病人作為一個整體,有效的分析及預測病人的行為與動機,和諧病人周圍的關系,使病人的身心均處于最佳狀態,而有利于疾病的治療與康復。我們通過對150例剖宮產手術患者實施術前、術中及術后心理護理,結果與對照組相比,通過心理干預的觀察組產婦在對手術的焦慮情緒、恐懼心理及術后疼痛嘔吐方面得到了明顯改善,發生率分別為29.3%、20.7%和13.3%, 與相關文獻報道一致[3,4]。通過心理護理, 使產婦消除了手術的緊張心理,主動積極配合手術,對手術的成功及術后機體的恢復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為此需要提高護理質量,要求護士有系統的專業理論知識、心理護理的良好素質和高尚的職業道德情操,促使護士不斷學習新知識、新理論、新技能,培養良好的醫德醫風,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確保母嬰的安全與健康[5]。總之,護士應分別不同情況,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幫助病人以積極、良好的心態恢復身體健康。
參考文獻
[1] 溫金梅.120例剖宮產術病人的術中護理[J].護理研究,2004,5(5):60
[2] 向可菊,孟繁萍.婦產科圍術期患者術前心理護理體會[J].寧夏醫學雜志,2005,27(10):724-725
[3] 陳珍女,詹荷妹,葉慧玲.125例婦產科手術產婦圍術期的心理護理[J].護理研究,2010,17(7):117-118
[4] 王志萍.婦產科手術患者200例圍手術期的心理護理[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8,8(23):5637-5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