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緩解汽車尾氣污染的措施

      緩解汽車尾氣污染的措施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緩解汽車尾氣污染的措施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緩解汽車尾氣污染的措施

      緩解汽車尾氣污染的措施范文第1篇

      [關鍵詞] 機動車 尾氣 污染控制 對策

      1 前言

      汽車的發明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人們的生活質量,從19世紀至今的100多年里,汽車產業得到迅猛發展。據不完全統計,截止2010年,全球汽車總數突破10億輛。然而汽車在大力促進生產力發展,為人們出行提供極大方便的同時,其排放的尾氣給大氣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污染。汽車排放的尾氣, 除CO2 、水蒸汽之外,其余均為有害成份,如CO、HC、NOx、煙塵微粒等。

      東莞市屬于新興的發展高科技產業的城市,無傳統的污染性工業,因而其大氣污染類型屬于汽車排放型。由于城市發展,機動車擁有量不斷增加,交通尾氣污染呈上升趨勢,對城市環境保護存在潛在壓力,危害市民身體健康。

      2 機動車保有量

      到2010年3月,東莞市機動車保有量達128萬多輛,其中汽車保有量為82萬輛,而這個數字正以500輛/日的速度遞增。由于特殊的發展情況和地形條件,目前東莞市城區交通堵塞現象嚴重。為解決該問題,市政府加大了對城區主干道的改造,加強城市新路網建設,實現交通公路建設跨越式發展的目標。然而,新路網雖然可以緩解交通擁堵問題,但與日劇增的機動車燃耗著大量的油料,同時排放出更多的尾氣,將嚴重影響著城市空氣質量,這就要求城市管理者在解決交通擁堵和控制尾氣污染兩個方面都要重視,“兩手都要抓”。

      3 機動車尾氣污染的危害

      機動車尾氣成分復雜,主要包括CO、HC、NO2、SO、Pb、苯并芘、烷基鉛和固體顆粒物等。汽車尾氣污染主要在交通干線等人口密集地區,其排放高度接近人體的呼吸帶,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其中,HC與NO2在強陽光作用下,在不利擴散氣象和地理條件,可形成光化學煙霧,造成嚴重的二次污染。通過對公路兩側范圍進行監測表明,有50%的鉛落在公路兩側數百米范圍內。經過飲食,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消化道的鉛有5%~10%被吸收,通過呼吸道吸入肺部的鉛,吸收沉積率高達30%~50%。

      氮氧化物作為機動車尾氣特征污染因子,根據東莞市相關部門檢測,機動車尾氣是東莞市大氣環境污染的首要因子,機動車排放的尾氣是城市大氣環境的主要污染源。倘若未提前重視并采取防控措施,不久的將來可能出現光化學煙霧等污染事件,勢必增加紅眼病、肺氣腫、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等病患人數。

      4 尾氣污染防控的主要對策

      根據機動車尾氣環境污染特點,結合地形地貌與氣候特征,從汽車保有量、能源結構、環境保護、城市建設和機動車產業等方面入手,統籌兼顧使用清潔燃料、清潔車輛技術、完善車輛維護,以及可持續的城市道路系統建設,以完善的交通、環境管理措施解決機動車尾氣污染問題,探索符合東莞特點的機動車尾氣污染控制體系。

      4.1 控制城市汽車保有量。積極采取措施,控制城市汽車保有量,尤其是私家車保有量。大力發展與鼓勵使用公共交通,實施公交優先的城市交通發展戰略。東莞市由于土地資源相對緊張,人均建筑面積較小,沒有足夠的土地資源修建停車場。原有規劃缺乏前瞻性,道路路面狹窄,高樓大廈多,這給東莞市的路面拓寬與改造形成極大障礙,如果城市汽車擁有量過大,城市擴張受地域限制,交通擁擠堵塞不可避免,城市的交通系統將難以正常、有效地運轉。

      4.2 推行清潔能源技術(AFV)。鼓勵使用清潔高效交通工具,發展清潔燃料車和公共交通系統。燃油有效完全燃燒,與燃燒系統、空燃比、高品質燃料有關,采用清潔能源技術實現汽車燃料替代。實施高效、低污燃料替代戰略,推廣清潔能源技術,鼓勵“零”排放的電動汽車和電動摩托車,普及天然氣燃料。

      4.3 突出城區交通道路規劃前瞻性。把城區交通尾氣污染等環境問題納入城市發展規劃與舊城區改造建設之中,適當降低坡度,改彎取直,利用地形差建立城市立交橋,保證車流暢通。在城市新區開發規劃中,把道路的交通流量及汽車尾氣的輸送擴散納入道路規劃中進行綜合考慮。交通道路體系規劃中,在保證與城市整體規劃相容的前提下,盡可能使新建主干道走向與城市主導風向一致,增強交通尾氣輸送擴散能力。統籌城區交通道路建設,建立可持續的城市道路系統。

      4.4 完善道路交通管理系統。完善的道路交通管理系統有助于提高城市交通狀況,改善汽車運行狀況,減少車輛的怠速時間,減少城市交通污染。建設適度超前的城市交通管理系統有助于城市未來交通問題的解決,建設和使用東莞市的信息化、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統,成為改善東莞市交通問題的必然之路。同時大力發展公共交通系統,提高公共交通系統的使用率,降低汽車的空座率,提高車輛的利用效率,完善道路交通管理系統,控制交通污染。

      4.5 加強城市機動車尾氣污染環境監測。建立日常監測和環境預警系統,提高城市交通污染環境監測能力。定期環境質量信息,適時分析交通尾氣污染水平,切實控制光化學煙霧等機動車尾氣污染現象的發生。加強交通污染與大氣環境保護的宣教工作,提高人們自覺執行交通污染控制措施的意識。從戰略上重視交通污染問題,組織相關科研院所和高校,開展有關交通污染與治理的課題研究。

      4.6 強化對機動車污染排放的監督管理。嚴格執行有關的行政監督,依法行政,強化對機動車污染排放的監督管理。協調配合公安、交通部門,加強對在用機動車的污染物排放年檢、抽檢監督工作,維修保養和淘汰更新工作。推廣加裝汽車尾氣催化凈化裝置,控制汽車尾氣有害物質排放,減輕對環境的污染。

      5 結束語

      防治和減少汽車尾氣污染是一個復雜的技術問題和廣泛的社會問題,要加快汽車尾氣治理進程,必須堅持以法律和行政手段為主、以經濟和宣傳為輔、以技術進步為基礎,實行多種手段的相互配合、綜合運用,才能事半功倍。這需要從提高燃油質量、尾氣治理、定期保養和維修、研制新型發動機、有針對性地進行燃油替代物及其相關方面的研究和開發、完善相關政策等諸多方面綜合考慮,全面治理。各城市應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控制對策,走綜合治理的道路。

      參考文獻:

      [1] 張北源,劉純旭.汽車尾氣治理技術簡介[J].科技信息, 2008,(5):35.

      緩解汽車尾氣污染的措施范文第2篇

      【關鍵詞】 城市機動車 車尾氣濃度 時空分布規律

      城市化進程的進一步完善,使城市中機動車數量增加,機動車在城市中的大量引入,為人們的出行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同時也為我國空氣環境的變化帶來了不利影響,為了緩解城市建設中機動車尾氣對城市環境的污染,實施有力的城市空氣治理措施,對城市中不同時間段的空氣污染情況進行分析,從而對我國整體環境的凈化提供發展新方向。

      1 城市機動車車尾氣濃度時空分布規律的研究

      機動車尾氣是城市環境污染的重要組成部分,優化城市生活環境,對城市機動車車尾氣濃度時空分布規律進行分析。本文針對我國一、二、三線城市機動車應用情況進行網絡調查問卷調查,實際發放調查問卷500份,實際回收400份。結合本次調查問卷的相關內容和調查結果,得出數據分析表,如表1所示[1]。從表1中數據可知我國一、二、三線城市機動車應用情況中機動車尾氣排放總量占空氣污染百分比、機動車應用時間、機動車在出行中應用比重中一線城市最大,二線城市其次,三線城市最低。

      2 影響城市機動車尾氣產生的基本因素

      城市機動車車尾氣濃度時空的研究對治理城市環境問題具有重要的影響,依據以上表1中數據分析結果,對城市機動車車尾氣濃度時空分布的產生因素進行分析。

      2.1 機動車數量

      通常情況下,城市中機動車數量越多,城市環境在某一時間段中的污染嚴重程度性越大,機動車數量越多,城市環境受到污染的嚴重機率也就越大。例如: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的人口總量大,城市經濟發達,機動車的需求量較大,機動車的數量也就加大;相對的,杭州、寧波等二三線城市的人口總量要遠遠低于一線城市,經濟發展總水平也相對較低,機動車應用水平較低,機動車產生的尾氣相對一線城市而言較低,對城市空氣的污染水平相對較低。

      2.2 工作時間

      城市中人們的生活水平主要以工作和娛樂為主,私家車在城市中的應用一方面,集中在早、晚高峰期,早高峰期一般在上午7時到9時之間,晚高峰一般集集中在下午5時到7時之間[2],這一時間段時期,人們處于上班、下班的路上,機動車的使用率較高,汽車尾氣排放量最大;另一方面,城市中機動車應用率的在節假日中的使用次數較大,五一、十一、中秋、春節等國家法定假日期間,我國城市中機動車應用比重也較大,尾氣排放量的綜合值較大,對城市環境污染造成嚴重影響[3]。

      2.3 人們的居住位置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進一步加快,城市規劃的整體布局也將逐步擴大。城市中大部分人們的工作地點與居住地點之間存在著較大的空間距離,人們為了縮短上班的路程時間,往往采用私家車作為主要的交通工具,從而導致城市中機動車數量增加,汽車尾氣排放量的也增加,城市的空氣污染問題嚴重。

      3 針對城市機動車車尾氣濃度時空分布規律提出優化措施

      3.1 合理規劃城市機動車的整體使用分布

      合理規劃城市機動車的整體使用分布,城市建設中優化城市中的生活環境,對城市中機動車的整體應用情況進行規劃。例如:對城市中機動車的應用時間進行限制,采用私家車應用限號管理,每周一、三、五、日為私家車尾號單號限行,每周二、四、六為私家車尾號雙號限行,應用強制化管理措施控制城市中機動車的行使數量,起到應用城機動車使用規律的把握,達到對城市機動車尾氣控制的作用。

      3.2 加大機動車尾氣凈化裝置的研究

      加大對城市機動車尾氣凈化裝置的研究,⑾執科研技術產品應用于耐心機動車車尾氣排放凈化中來,提高汽車尾氣在應用中尾氣自動化凈化處理能力,推展機動車應用中機動車的設計應用裝置的進一步完善,為我國未來交通運輸行業的發展提供新的發展空間,實現交通運輸方式的靈活性發展。

      3.3 轉變人們的思想觀念,倡導綠色出行

      轉變人們的思想觀念,倡導綠色出行。城市市民是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對城市交通建設中人們出行思維的轉變,加強人們對低碳生活理念的深入認識,引導人們大量使用個公共交通工具,降低城市中機動車的使用數量,從而降低機動車尾氣的總體排放量,優化城市環境建設。例如;政府積極組織城市綠色出行理念的深入宣傳與引導,加強綠色出行理念在城市居民觀念中的應用。

      4 結語

      城市機動車車尾氣濃度時空分布規律的研究,是治理城市環境的重要突破口,本文對城市機動車車尾氣濃度時空分布規律的實況為背景,總結城市機動車車尾氣濃度時空分布規律的基本因素,并提出優化管理措施,降低城市中機動車尾氣污染程度,改善城市環境提供理論參考。

      參考文獻:

      [1]劉衛,位楠楠,王廣華,姚劍,曾友石,范雪波,耿彥紅,李燕.碳同位素比技術定量估算城市大氣CO2的來源[J].環境科學,2012(04):1041-1049.

      緩解汽車尾氣污染的措施范文第3篇

      關鍵詞:PM2.5 危害解決方法 霧霾可入肺顆粒物灰霾氣溶膠粒子

      中圖分類號:O6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PM2.5的概念

      PM,英文全稱為particulate matter(顆粒物),氣象學上稱為氣溶膠粒子。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也稱為可入肺顆粒物。它的直徑還不到人的頭發絲粗細的1/20。科學家用PM2.5表示每立方米空氣中這種顆粒的含量,這個值越高,就代表空氣污染越嚴重。雖然PM2.5只是地球大氣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組分,但它對空氣質量和能見度等有重要的影響。

      2、PM2.5的來源及成分

      雖然自然過程也會產生PM2.5,但其主要來源還是人為排放。人類既直接排放PM2.5,也排放某些氣體污染物,在空氣中轉變成PM2.5。直接排放主要來自燃燒過程,比如化石燃料(煤、汽油、柴油)的燃燒、生物質(秸稈、木柴)的燃燒、垃圾焚燒。在空氣中轉化成PM2.5的氣體污染物主要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氣、揮發性有機物。其它的人為來源包括:道路揚塵、建筑施工揚塵、工業粉塵、廚房煙氣。自然來源則包括:揚塵、火山灰、森林火災、漂浮的海鹽、花粉、真菌孢子、細菌。

      PM2.5的來源復雜,成分自然也很復雜。主要是人們日常發電、工業生產、汽車尾氣排放等過程中石化燃料經過燃燒而排放的殘留物,揮發性有機物等,大多含有重金屬等有毒物質。主要成分是元素碳、有機碳化合物、硫酸鹽、硝酸鹽、銨鹽。其它的常見的成分包括各種金屬元素,既有鈉、鎂、鈣、鋁、鐵等地殼中含量豐富的元素,也有鉛、鋅、砷、鎘、銅等主要源自人類污染的重金屬元素。

      2000年有研究人員測定了北京的PM2.5來源:塵土占20%;由氣態污染物轉化而來的硫酸鹽、硝酸鹽、氨鹽各占17%、10%、6%;燒煤產生7%;使用柴油、汽油而排放的廢氣貢獻7%;農作物等生物質貢獻6%;植物碎屑貢獻1%。有趣的是,吸煙也貢獻了1%,不過這只是個粗略的科學估算,并不一定準確。該研究中也測定了北京PM2.5的成分:含碳的顆粒物,硫酸根,硝酸根,銨根加在一起占了重量了69% 。類似地,1999年測定的上海PM2.5中有41.6%是硫酸銨、硝酸銨,41.4%是含碳的物質。

      3、PM2.5的影響

      PM2.5對天氣的影響主要表現在能見度水平上,造成灰霾天氣,而對人類則會嚴重危害人的身體健康,使呼吸道疾病和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大大提高。

      3.1對天氣的影響

      雖然人眼看不到空氣中的顆粒物,但顆粒物卻能使能見度降低,使藍天消失,天空變為灰蒙蒙的,這種天氣就是灰霾天。根據《2010年灰霾試點監測報告》,在灰霾天,PM2.5的濃度明顯比平時高,PM2.5的濃度越高,能見度就越低。

      雖然空氣中不同大小的顆粒物均能降低能見度,不過相比于粗顆粒物,更為細小的PM2.5降低能見度的能力更強。能見度的降低其本質上是可見光的傳播受到阻礙。當顆粒物的直徑和可見光的波長接近的時候,顆粒對光的散射消光能力最強。可見光的波長在0.4-0.7微米之間,而粒徑在這個尺寸附近的顆粒物正是PM2.5的主要組成部分。理論計算的數據也清楚地表明這一點:粗顆粒的消光系數約為0.6平方米/克,而PM2.5的消光系數則要大得多,在1.25-10平方米/克之間,其中PM2.5的主要成分硫酸銨、硝酸銨和有機顆粒物的消光系數都在3左右,是粗顆粒的5倍。所以,PM2.5是灰霾天能見度降低的主要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灰霾天是顆粒物污染導致的,而霧天則是自然的天氣現象,和人為污染沒有必然聯系。兩者的主要區別在于空氣濕度,通常在濕度大于90%時稱之為霧,而濕度小于80%時稱之為霾,濕度在80-90%之間則為霧霾的混合體。

      3.2對健康的影響

      一般情況,粒徑超過10微米的顆粒物,會被擋在鼻子的外面;粒徑在2.5微米至 10微米之間的顆粒物可以進入呼吸道,但隨著吐痰,打噴嚏被部分排出體外;而PM2.5因為人體的生理結構對它沒有任何過濾、阻攔能力,除了本身對人體呼吸系統具有直接的刺激作用、致敏作用,同時它還可能作為攜帶細菌微生物、病毒和致癌物的載體侵入人體肺部,干擾肺部的氣體交換,引發包括哮喘、支氣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PM2.5還可以通過支氣管和肺泡進入血液,其中的有害氣體、重金屬等溶解在血液中,對人體健康的傷害更大。

      4、PM2.5影響的解決方法

      4.1用法律手段來解決PM2.5的影響

      解決PM2.5的影響,必須全民動員起來,國家必須制定相應健全的法律法規,擬于2016年實施的PM2.5國家標準的出臺已經走出了依法治理PM2.5影響的第一步,接下來必須切實有效的貫徹下去,提高執行力,加強約束力。對燃燒量大,污染嚴重的企業加大處罰力度,提高影響PM2.5因素的行業標準,用法律來制約各行業對PM2.5的貢獻。PM2.5對環境的影響已經廣泛被人們關注,做好PM2.5國家標準的宣傳力度,廣泛征求國民意見,增強人們的法律意識從我做起,參與到保護環境和節能減排的工作當中去,充分認識到這是個全球性的、長期性的難題,做好長期奮戰的準備。

      4.2從實際出發,從本源入手,從根本上解決PM2.5的影響

      4.2.1控制工業燃燒的排放,完善配套治理措施,加快產業結構升級,切實控制PM2.5濃度。改變燃料構成;提高環境準入門檻;工業合理布局;深化污染減排。政府必須參與,強制整改,控制好國內高耗能企業的燃燒排放,并在實踐中探索出一條操作性強、成本低、對經濟發展無影響的新型整改路線。

      4.2.2控制好國內汽車尾氣的排放。汽車尾氣排放是城市PM2.5大幅度升高的最主要影響因素,治理汽車尾氣排放,加快實施更為嚴格的汽車排放標準刻不容緩。提高燃油品質,降低在用車尾氣排放的污染,發展新能源汽車,推廣使用清潔代用燃料,利用物理、化學方法凈化尾氣中的有害成分。

      4.2.3利用自然、做好綠化。保護分散的水域,尤其是河流、沼澤地、湖泊、洼地等。城市干島易形成穩定的大氣團,特別是人工強烈熱島和干島的配合形成城市下墊面穩定的塵島。分散水域能夠有效凈化空氣,大幅緩解干島和熱島效應。市區的綠化尤為重要,增加分散水域、增加樓頂綠化、增加樓外墻光觸媒涂裝或裝飾。

      4.2.4冬季實行區域集中供熱,這是城市大氣污染防治的有力措施。尤其是北方城市,采用集中供暖方式,將分散的鍋爐擁擠中的大鍋爐替代,可有效地達到除塵、控制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以減少這些污染物質對PM2.5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劉煥啟.PM2.5在國內外的發展[J].地球,2013,(2):24-27.

      [2]江镕,鄺飚.驅散霧霾需舉全局之力[J].環境,2013,(2):36-36.

      [3]關于PM2.5那些事[J].計算機應用文摘,2013,(5):65-65.

      [4]嚴控PM2.5《汽車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擬出臺[J].中國計量,2013,(2):72-72.

      緩解汽車尾氣污染的措施范文第4篇

      【關鍵詞】交通;擁堵;噪聲;大氣;污染

      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和城鎮化發展進一步加快,城鎮人口數量不斷攀升,汽車保有量也隨之增加,由于過去城區布局具有建筑物密度大、人口密集度高、道路過窄的特點,所以近年來城鎮交通擁堵也問題日益嚴重。與之同時產生的交通噪聲污染和大氣污染對人們生活環境帶來的危害值得我們引起注意。

      1.交通擁堵對環境的影響

      1.1 道路交通噪聲的特點及危害

      所謂噪聲,從物理學觀點講,就是各種不同頻率的雜亂組合:從物理學觀念來看,就是干擾人們的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而道路交通噪聲一般指機動車輛在交通干線上運行時所發出的超過國家標準(白天70dB(A),晚間55dB(A))的聲音,道路交通噪聲通常由自身噪聲和車輛運行噪聲組成,其中車輛自身噪聲包括發動機噪聲、進排氣噪聲、發動機冷卻風扇噪聲和傳動噪聲。車輛運行噪聲包括輪胎噪聲及鳴笛噪聲。道路交通噪聲的源頭具有流動性,是一種中等強度的隨機非穩態噪聲,一般是在60~80dB,并與道路車流量、車輛類型、行駛車速、道路狀況等密切相關,具有如下特點:

      (1)道路交通噪聲與坡度、路面的粗糙度、路段位置等有關,同一地點再不同時刻的噪聲聲級也是有變化的,這體現了道路交通的不確定性。

      (2)道路交通噪聲的分布與道路網相一致。主要影響道路兩側一定范圍內的居民及建筑物。

      (3)道路交通噪聲與道路交通狀況有密切的關系,隨著車流量的增加,噪聲增大。

      (4)振動噪聲主要指由胎面和胎側振動引起的噪聲。

      城市道路交通噪聲的危害研究表明,噪聲能引起人們的精神、情緒、心理及身體等諸多方面的變化,導致職業性的緊張、煩惱。實驗表明,40~50dB的噪聲就會對聽力有損害,80~85dB的噪聲會造成聽力的輕度損傷,長時間接觸85dB以上的噪聲,會造成少量噪聲性耳聾。噪聲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樞神經系統,使交感神經緊張、心跳加快、心率不齊、血壓升高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65~75dB的噪聲對心臟病和高血壓有影響。噪聲尤其對駕駛者影響較大,可使駕駛者心里產生變化,使駕駛者疲勞焦慮思維亂注意力難以集中,容易引起交通事故。

      1.2 汽車尾氣排放污染的危害

      汽車排放的尾氣, 除燃燒產物CO2、水蒸氣為無害成分外,其余均為有害成分。汽車發動機排放的尾氣中的一部分毒性物質,是由于燃料不完全燃燒或燃氣溫度較低而導致的,如CO、CH和碳煙;另一部分有毒物質,是由于燃燒室內的高溫、高壓環境而產生的氮氧化合物NOx (NOx 是NO和NO2 的總稱) ;此外還有燃料及添加劑本身燃燒所產生的S02和鉛化合物等物質。

      這些物質中,CO可與人體血液中的血紅素結合,阻礙血液吸收氧氣和輸送氧氣而中毒死亡,被稱為汽車尾氣第一排氣公害。NOx 是NO及NO2 的總稱,其中NO與血液中的血紅素的結合能力比CO還強,容易使人們中毒而死亡,還能與O2反應產生NO2。

      而NO2 是一種褐色有毒氣體,有特殊刺激臭味,損害人的眼睛和肺部,是汽車尾氣排放的第二公害。

      CH化合物在太陽光紫外線作用下,會與NO起光化反應生成臭氧、醛等煙霧狀物質,刺激人們的喉、眼、鼻等粘膜。它還嚴重影響農作物的生長,迫使農業減產,同時還具有致癌作用,它是汽車尾氣排放的第三公害。

      S02是產生酸雨的主要原因,鉛化合物是導致土壤重金屬污染的直接原因,而碳煙能粘附SO2等有毒物質,對人體呼吸道極為有害。

      2.治理措施

      2.1 開展城區車輛限行,控制高聲功率級車輛和大排量汽車進城(如控制手扶拖拉機進城和卡車),抓緊淘汰黃標車。

      2.2 在原基礎上進一步改進城區路網布局,分流車輛,降低車流量,以達到降噪目的,在同樣運輸量時,雙行線改為單行線(單方向行駛)。

      2.3 通過優化路面材料、結構構造、粗糙度。如利用多孔面層材料代替常規的混凝土和瀝青鋪裝路面,來降低車輛的行駛噪聲。

      2.4 在道路兩側采用專門設計的配合吸聲型屏障,以減弱反射聲能及繞射聲能,阻斷聲波的傳播,以降低噪聲,也是有效控制道路交通噪聲污染的一種治理措施。

      2.5 實行城區綠地降噪,城區綠化不僅美化環境,凈化空氣,也可減少噪聲污染。在道路主干道朝干道側種上厚草地、矮生樹或厚密有觀賞價值的灌木叢,既可綠化街景,又可減弱聲反射、增加噪聲衰減量。

      2.6 合理地按噪聲功能區進行合理規劃,讓居住區遠離交通干線;合理布局臨街建筑的房間;利用商店等公共場所做臨街建筑,隔離噪聲;增加臨街建筑的窗戶隔聲效果,等等。

      2.7 加強交通管理工作,在上下班高峰期和易堵路段交警部門要隨時進行疏導,設立禁鳴喇叭路段,嚴禁亂停車等違章行為,改善人車混流狀況。

      2.8 加強宣傳,提高公眾環保意識和遵守交通法的自覺性。

      3.總結

      綜上所述,道路交通擁堵帶來的污染不容小覷,治理它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管理、社會、法律等多學科的知識。采取上述一些控制措施,道路交通擁堵可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隨著經濟發展及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還應考慮在公共活動中心設置規范的停車場,并發展公共交通,減少車流量,同時動員全社會力量,充分地應用各種法律、經濟、技術、行政和教育手段,才能對道路交通噪聲污染進行多方面有效控制。

      參考文獻:

      [1]馬民濤,王慶杰,柳志和等.在城市道路交通噪聲管理中的應用 城市環境與城市生態,2003,(2).

      [2]趙鳳強.城市環境噪聲問題的相關理論方法及應用 大連理工大學,2006.

      [3]葉橋民.緩解城市交通擁堵的交通控制手段探討[J].科技信息,2010,(19):830.

      緩解汽車尾氣污染的措施范文第5篇

      1. 現階段城市的環境狀況隨著城市經濟的騰飛,環境也已經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城市現階段的環境污染已經影響到了城市經濟社會的和諧發展。以2006年全年的部分領域指標數據為例:2006年,全國化學需氧量排放量1428.2萬噸,比上年增長1.0%;二氧化硫排放量2588.8萬噸,比上年增長1.5%。2006年,全國環境污染治理投資為2402.8億元,占同期國內生產總值的1.15%。2. 環境污染問題產生的來源以及原因分析2.1城市經濟主體保護環境意識淡薄。

      環境污染問題在各城市都可以看到,無數的江河水資源被污染,土地被破壞、沙漠化,空氣質量差,氣候惡劣。

      在市場中,存在著許多經濟主體。他們之間在進行交易,通過多次的交易,逐漸形成了多個市場的均衡價格。經濟學證明,在沒有外部性的情況下,市場中的交易是有效率的。但是現實情況卻往往無法與理論保持一致,任何經濟主體的個體行為,都會對第三方產生外部性影響,以鋼鐵、有色金屬、造紙等行業為例,他們要生產產品,就必然會產生對環境產生危害的物質。雖然這些有害物的產生的無法避免的,但是城市經濟主體由于單純追求個體企業賬面成本的低廉以及對環境保護意識的淡漠,而隨意排放這些污染物進入自然環境,對環境造成了極大的危害。2.2機動車尾氣排放過度。隨著城市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各類機動車的使用數量在不斷增加,這對城市的環境質量帶來很大的影響,

      2.2.1一氧化碳(CO)。CO是一種化學反應能力低的無色無味的窒息性有毒氣體,對空氣的相對密度為0.9670,它的溶解度很小。吸入過量的CO會使人發生氣急、嘴唇發紫、呼吸困難甚至死亡。長期吸入CO對城市居民身體健康是一個潛在威脅。其生成主要受混合氣濃度的影響,在局部缺氧或低溫條件下,燃燒中的碳不能完全氧化生成C02,而CO作為中間產物生成。 2.2.2氮氧化物(NOx)。NOx是在內燃機汽缸內大部分氣體中生成的,NOx的排放量取決于燃燒溫度、時間和空燃比等因素。氮氧化合物進人肺泡后,能形成亞硝酸和硝酸,對肺組織產生劇烈的刺激作用,增加肺毛細管的通透性,最后造成肺氣腫。 2.2.3碳氫化合物。碳氫化合物盡管在汽車尾氣中含量不多,但其構成成分中含有一種已被世界公認的強致癌物質。 2.2.4鉛。汽車主要靠燃燒汽油(柴油)行駛.而汽油是一種易燃易爆的液體,為了防止爆炸,人們往往在汽油里添加一種抗爆劑――四乙基鉛。汽車尾氣中的鉛很容易通過血液長期蓄積于人的肝、腎、脾、肺和大腦中,進而產生慢性危害,尤其是鉛,一旦進入人的大腦組織,便緊緊粘附在腦細胞的關鍵部位,從而導致人的智能發育障礙和血紅素制造障礙等后果。

      2.3發達國家的部分產業輸出,轉嫁本國環境危機。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輸出公害與污染、轉嫁本國的環境危機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通過直接投資進行轉移;二是通過垃圾廢物的出口。2.3.1由FDI引發的環境污染。西方一些高污染、高能耗的產業由于其國內嚴格的環境標準和高昂的環保費而無法立足,往往以國際經濟合作、國際投資的名義或直接通過跨國公司將某些污染嚴重的產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城市在引資過程中,之所以會產生很嚴重的環境污染負效果,除了發達國家和國外企業的原因之外,也是由于城市目前存在的不足而導致的。一方面,城市的外資政策顯得過度優惠。為了吸引更多的外資,往往忽視環境污染。一些境外投資商以此為契機,興建污染防治費高、處理難度大、易給城市帶來嚴重污染的企業以獲取高額利潤和逃避嚴格的污染治理。另一方面,環境法律、法規不健全。關于外商投資環境保護問題法律、法規不完善,而且執法不嚴,為國外污染密集型產業的轉移提供了相對寬松的法制環境。2.3.2用做原材料的進口廢物對環境造成的破壞。城市進口廢物用作原料加工利用已有十幾年歷史,進口廢物數量一直保持高速增長趨勢,對于增加再生資源供給、緩解原材料供給不足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據中國廢鋼鐵協會統計,城市近些年廢鋼鐵進口量每年都維持在1000萬噸左右,2004年城市鋼產量達到2.7億噸以上,全年共消耗廢鋼4707萬噸,其中進口廢鋼鐵1023萬噸,占全國廢鋼鐵消耗量的20%。在經濟高速發展、國家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的背景下,進口廢物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率還會不斷提高。目前進口廢物加工過程中的二次污染問題非常突出,非法進口垃圾的事件時有發生,大量危險廢棄物通過夾帶或走私等途徑進入到國內,造成了嚴重的城市環境污染問題。3. 加強城市環境污染治理的對策3.1建立健全環境稅征收機制。

      自20世紀70年代起,不少發達國家將稅收作為保護環境的一項重要政策措施,把環境稅引入其稅收制度。縱觀這些國家的環境稅收,都是依據“誰污染,誰繳稅”的原則,涉及大氣、水資源、生活環境、城市環境等諸多方面,其課征范圍極為廣泛,并都把環境稅收取得的收入專項用于環境保護,使環境稅在環保工作中發揮了巨大作用。3.2調整產業結構。對城市現有產業結構進行必要的產業指導,限制嚴重污染項目,對能源、原材料工業等,通過產業政策進行干預。我們需要做的是加大力度發展第三產業,均衡各個產業的發展,使城市的經濟能夠和諧發展。這么做的同時,也可以有效的節制城市第二產業對環境破壞的程度以及加強第三產業一些行業對環境保護的力度。3.3使用清潔能源型交通工具。 3.3.1使用電力或太陽能動力來機車代替機動車。近幾年來,電動自行車的興起,部分減少了城市摩托車的使用量,使很多城市的機動車尾氣排放量有所降低。但電力機車存在一次充電行駛公里短,載貨量小的不便,使電力汽車在使用上并不普及。如果在一定的活動區域內,發展使用電力汽車,或通過增加電動公交車以及電動出租車的使用會對機動車尾氣對大氣環境的影響具有很大的改善。 3.3.2建立無車區,建立永久性的行人專用區和禁止汽車行駛的住宅區; 3.4加強行政管理,減少和消除汽車尾氣對大氣環境的污染。 3.4.1不斷提高城市的汽車排放標準,強化新車準入制度,對不符合排放標準的新車采取“三不”措施:不準出廠、不準銷售和不準上牌:促使各汽車企業加緊對節能減排汽車的開發。

      3.5完善機動車的尾氣檢測體系,促進機動車的維護保養。 機動車尾氣排放檢查和機動車的定期維護保養對于減少汽車污染非常重要。通過建立嚴格合理的機動車的尾氣檢測管理體系,發揮其應有的功效,監督在用機動車的實際尾氣排放情況。

      色欲色欲天天天www亚洲伊| 亚洲狠狠狠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二区偷拍| 亚洲av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网站|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去q|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日韩| 伊人久久亚洲综合| 亚洲人成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已满|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av色影在线| 亚洲一二成人精品区| 亚洲高清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性猛交xx乱| 亚洲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亚洲精品| 亚洲熟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精品亚洲福利一区二区| 亚洲日韩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亚洲日韩人妻第一页|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HE|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 亚洲黄色免费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啪AV永久无码精品放毛片| 亚洲heyzo专区无码综合| 午夜亚洲国产成人不卡在线| 爱情岛论坛网亚洲品质自拍| 亚洲精品色午夜无码专区日韩| 亚洲国产综合无码一区 | 亚洲乱色熟女一区二区三区蜜臀|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蜜芽| www.91亚洲|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在线观看| 精品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久在线| 亚洲av无码成人影院一区 | 男人的天堂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动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