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土壤重金屬污染現狀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中圖分類號] X5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2017)05-0287-01
陸良縣隸屬于云南曲靖,陸良縣位于云南省東部,素有“滇東明珠”之稱。我縣土地面積廣闊,農業糧食的播種面積901050畝,輕重工作發展迅速,經濟實力雄厚。但是由于工業的發展和其他因素的影響,導致了我縣的環境遭到了嚴重污染,尤其是土壤的重金屬含量過高,嚴重阻礙了我縣農業經濟發展。針對這樣一個狀況,我農業綜合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組織工作小組,制定了工作重點,積極尋求土壤重金屬的污染成因、污染特點、污染危害,然后探討了土壤重金屬污染的預防和治理方式,科學合理的保護土壤,緩解重金屬污染,促進農業健康發展。
1 土壤重金屬污染現狀
1.1 金屬汞污染
土壤中汞的來源包括土壤母質、大氣中汞的干濕沉降、工業污染源、農業污染源、含汞廢棄物。其中農業污染主要是含汞農藥的使用、含汞廢水、廢氣、廢渣的排放而污染土壤所致。較低含量的金屬汞一般不會造成土壤污染,但是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 汞金屬轉化為具有劇烈毒性的甲基汞, 也稱汞的甲基化。金屬汞污染對農作物的危害隨著作物的種類不同而有不同。
1.2 重金屬鎘污染
在我國的重金屬土壤污染中,鎘污染是危害性最大的,鎘污染土壤特點有色金屬礦產開發、冶煉及其他工業生產排出的廢氣、廢水和廢渣都會造成鎘污染。而耕地大量使用的磷肥中也有相當高的鎘含量,因此當這些磷肥進入土壤,也加重了土壤中的鎘濃度。此外,城市污泥和垃圾的焚燒也可導致土壤中鎘含量增高,由于土壤對鎘有很強的吸著力, 因而鎘易在土壤中造成蓄積。
1.3 重金屬鉛污染
鉛是土壤污染較普遍的元素。污染源主要來自鉛化工業的發展產生的廢氣、廢水、廢渣, 汽油燃燒后的尾氣中含大量鉛, 礦山開采、 金屬冶煉、 煤的燃燒、大量含鉛化肥使用、蓄電池的丟棄等也是重要的污染源。
1.4 重金屬砷污染
土壤砷污染主要來自大氣降塵、 尾礦與含砷農藥, 燃煤是大氣中砷的主要來源。砷中毒可影響作物生長發育, 砷對植物危害的最初癥狀是葉片卷曲枯萎, 進一步是根系發育受阻, 最后是植物根、 莖、 葉全部枯死。
總的來說,土壤重金屬污染對植物的影響主要是對其生理生態過程、植物的產量和質置方面,如果污染過于嚴重的話,就會直接導致植物根系壞死,植物得不到應有的土壤營養,生長壽命大大縮減,甚至于直接死掉。
2 土壤重金屬污染的預防措施
2.1 加大環境監管和治理力度
土壤重金屬污染的情況越來越嚴重,造成了嚴重的危害,因此,政府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加大對土壤重金屬含量的監測。首先政府部門應該組織一批專業的技術人才,采用先進的監測技術和設備,對我縣的土壤進行動態監測,全面掌握重金屬污染的類型、污染的程度,充分了解土壤中金屬成分、含量的變化,統計監測信息,將土地進行重金屬篩選,根據土壤污染的具體情況,恰當的選擇土壤修復技術,為治理更大范圍的重金屬污染區積累經驗;其次要堅強環保部門對環境的監管力度,杜絕重金屬污染的來源,督促相關工業園區引進凈化設備,含重金屬元素的廢棄物進行凈化處理,減少排出量,同時嚴格控制城市生產生活廢水直接進入農田,從根本上防止重金屬對土壤的污染。
2.2 擴大土壤重金屬污染宣傳
重金屬污染已經成為我縣首要的土壤污染類型,必須提高人們的防范意思。我們可以利用先進的技術,通過互聯網平臺、以手機為載體,傳統的書籍報刊等多種形式和途徑,深入開展農產品產地土壤重金屬污染防治的宣傳工作,廣泛動員和組織社會各界力量積極參與農產品產地土壤重金屬污染防治工作,在全社會形成一種良好的社會風氣,提高人們對土壤重金屬污染的關注,讓人們了解土壤重金屬污染的嚴重危害性,自覺進行 土壤保護。
2.3 加強技術培育
將土壤重金屬污染的專業技術人員組織起來,成立土壤重金屬防治小組,深入我縣各地區,對土壤重金屬污染進行調查研究,為了更好的開展工作,一要積極開展技術培訓,不斷提高其整體業務素質,特別是基層機構人員的知識結構、技能和業務素質,提高他們的專業水平,同時我們還要根據污染情況,有針對性的開設培訓內容,更好的服務于我縣的土壤治理工作中。
2.4 客土深翻,緩解污染
重金屬的土壤污染,阻礙作物的生長發育,必須在短時間內根除,才能進行的正常的農運活動。因此我們可以在污染地區徹底挖去污染土層,換上新土,以根除污染物,也可以進行土壤的耕翻土層,采用深耕,將上下土層翻動混合,使表層土壤污染物含量減低。
2.5 施用化學改良劑,
根據土壤重金屬污染的類型,向土壤中施用石灰、堿性磷酸鹽、氧化鐵、碳酸鹽和硫化物等化學改良劑,加速有機物的分解,使重金屬固定在土壤中,降低重金屬在土壤及土壤植物體的遷移能力,使其轉化成為難溶的化合物,減少農作物的吸收,以減輕土壤中重金屬的毒害。
土壤重金屬污染的防治是環境監測的重要任務,是保障我縣廣大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根本,是促進經濟快速發展的主要推力。采取科學有效的土壤污染防治措施,能夠有效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降低土壤環境的污染。在未來的環境監測和農業生產中,政府和人民更應該攜起手,愛護我們共有的生存土地,讓重金屬污染事件不再發生,遠離人民群眾,實現環境友好型的生存環境。
參考文獻
[1]高錦卿,土壤重金屬污染及防治措施[J].現代農業科技,2013年04期
關鍵詞:重金屬;土壤改良;改良劑
中圖分類號:X53 文獻標識碼:A DOI 編碼:10.3969/j.issn.1006-6500.2016.07.002
Abstract: The application of pesticide, fertilizer and industrial waste emission result in heavy metals to the environment. And it`s hard to transfer by food chain and also not easy to degradation. So it caused serious influence to human and environmental. The method of fixing and passivation of heavy metals in soil by applying the modifier is widely used because of its simple operation and economical and practical characteristics. At present, the improved agent types mainly include organic matter, alkaline substances, and clay minerals. The effect of the improved agent was mainly derived from the soil pH and the adsorption, complexation and precipitation of the modified agent itself and heavy metals. In the region where the soil heavy metal pollution is serious, the effect of the application of single modified agents is not very ideal, using the modified agent mixed with different agent can increase the effect to a certain extent.
Key words: heavy metal;soil improvement;improvement agent
1 土壤重金屬污染途徑
隨著工業化進程的逐步深入,農業發展加速,廢棄物逐步增多且相關處理措施不當,這導致農田中土壤重金屬含量逐步增加。農業部曾對全國土壤調查發現,重金屬超標農產品占污染物超標農產品總面積80%以上[1],土壤重金屬超標率更是達到了12.1%[2]。據國外相關研究得知,土壤重金屬含量已經達到影響作物生長的地步[3-4]。而龍新憲等人的研究發現:土壤重金屬離子含量達到一定程度,這些重金屬離子將通過被植物吸收而進入食物鏈,最終威脅人類身體健康[5-7]。同時,重金屬污染的表層土還會通過風力和水力等作用進入大氣引發大氣污染、地表水污染等生態環境問題[8]。
1.1 大氣運動
大氣運動是土壤重金屬污染來源的一個重要途徑[9]。大氣成分并不是一直不變而是隨著地球演化而變化,大氣中的成分做周而復始的循環,這其中就包括某些重金屬。近年來工業飛速發展,大量化石燃料被燃燒,其釋放的酸性氣體和某些重金屬粒子參與到大氣循環當中。
大氣運動主要有2個方面體現。一方面來自工業、交通的影響,Bermudied等[10]研究發現,工業、交通影響重金屬的大氣沉降,如阿根廷爾多瓦省的小麥和農田地表中的Ni、Pb、Sb等來自于此。Kong[11]通過對撫順市不同類型大氣PM10顆粒中的Cr、Mn、Co等多種重金屬含量檢測發現,機動車排放、工業廢氣向大氣中排放重金屬而后進行大氣沉降。另一方面來自礦山開采和冶煉[9]所帶來的大氣沉降也是土壤重金屬的重要來源,常熟某電鍍廠附近土地發現Zn和Ni的污染現象,該污染隨著距離增加而污染減輕,同時Zn的污染逐年加劇[12]
1.2 污水農用
污水農用指的是利用下水道污水、工業廢水、地面超標污水等對農田灌溉。據我國農業部的調查,發現灌溉區內重金屬污染面積占灌溉總面積的64.8%,其中輕度污染占46.7%,中度占9.7%,重度占8.4%[13]。天津種植的油麥菜有60%受到污染[14]。昊學麗等[15]調查發現,沈陽市渾河、細河等河渠周邊農田中Hg、Cd含量分數高于遼寧土壤背影值,更是嚴重高出國家二級土壤標準。根據相關人員對保定、西安、北京等地調查,發現上述地區的污灌區表層土出現不同程度的重金屬污染現象[16-17]。不僅國內如此,國外也同樣有此問題,如倫敦、米蘭等地一直使用污水灌溉[18]。在缺水地區污水農灌更是應用廣泛,巴基斯坦26%的地方使用污水灌溉,加納則約有11 500 hm2使用污水灌溉,而墨西哥則達到了2.6×105 hm2[19]。杜娟等[20]模擬污灌的研究發現,表層土中的Zn、Cd、As等含量均有增加,同時還發現土壤中的鹽分含量逐步累積
[2]傅國偉. 中國水土重金屬污染的防治對策[J]. 中國環境科學,2012, 2(2): 373-376.
[3]GRANT C A, BACKLEY W T, BAIKEY L D, et al. Cadmium accumulation in crops[J]. Canadian Joumal of Plant Science, 1998,78:1-17.
[4] MCLAUGHLIN M J, PARKER D R, CLARKE J M. Metals and micronutrients-food safety issues [J].Field Crops Rensearch,1991,60:143-163
[5]BRZISKA M M, MONIUSZKO-JAKONIUK J. Ineractions between cadmium and zinc in the organism[J].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2001,19:967-980.
[6]SPONZA D, KARAOGLU N. Environment L geochemistry and pollution studies of A liaga metal industry district [J]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2002,27:541-533.
[7]龍新憲, 楊肖娥, 倪吾鐘. 重金屬污染土壤修復技術研究的現狀與展望[J]. 應用生態學報, 2002, 13(6): 757- 62.
[8]毛紹春,李竹英.土壤污染現狀及防治對策初探[J].云南農業,2005,13:26-27.
[9] 樊霆,葉文玲,陳海燕,等,農田土壤重金屬污染狀況及修復技術研究[J] . 生態環境學報 2013,22(10):1727-1736.
[10] BERMUDEZ M A, JASAN R C, Rita Plá et al. Heavy metals and trace elements in atmospheric fall-out: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topsoil and wheat element composition[J].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12, 30(213/214): 447-456
[11] KONG S F, LU B, JI Y Q, et al. Levels, risk assessment and sources of PM10 fraction heavy metals in four types dust from a coal-based city[J]. Microchemical Journal, 2011, 98(2): 280-290.
[12] HANG X S, WANG H Y, ZHOU J M. Soil heavy-metal distribution and transference to soybeans surrounding an electroplating factory[J]. Acta Agriculturae Scandinavica Section B-Soil and Plant Science, 2010, 60(2): 144-151.
[13]王海慧, 郇恒福, 羅瑛,等. 土壤重金屬污染及植物修復技術[J]. 中國農學通報, 2009, 25(11): 210-214.
[14]王婷, 王靜, 孫紅文,等. 天津農田土壤鎘和汞污染及有效態提取劑篩選[J]. 農業環境科學學報, 2012, 31(1): 119-124.
[15]吳學麗, 楊永亮, 徐清,等. 沈陽地區河流灌渠沿岸農田表層土壤中重金屬的污染現狀評價[J]. 農業環境科學學報, 2011, 30(2): 282-288.
[16]王國利, 劉長仲, 盧子揚,等. 白銀市污水灌溉對農田土壤質量的影響[J]. 甘肅農業大學學報, 2006, 41(1): 79-82.
[17]楊軍, 陳同斌, 雷梅,等. 北京市再生水灌溉對土壤、農作物的重金屬污染風險[J]. 自然資源學報, 2011, 26(2): 209-217.
[18] Australian Academy of Technological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Water recycling in Australia[M]. Victoria, Australia: AATSE,2004.
[19] MASONA C, MAPFAIRE L, MAPURAZI S, et al. Assessment of heavy metal accumulation in wastewater irrigated soil and uptake by maize plants (Zea mays L) at firle farm in Harare[J]. Journal of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011, 4(6): 132-137.
[20]杜娟, 范瑜, 錢新. 再生水灌溉對土壤中重金屬形態及分布的影響[J]. 環境污染與防治, 2011, 33(9): 58-65.
[21]NZIGUHEBA G, SMOLDERS E. Inputs of trace elements in agricultural soils via phosphate fertilizers in European countries[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08, 390(1): 53-57.
[22]CARBONELL G, DE IMPERIAL R M, TORRIJOS M, et al. Effects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compost and mineral fertilizer amendments on soil properties and heavy metals distribution in maize plants (Zea mays L.)[J]. Chemosphere, 2011, 85 (10): 1614-1623.
[23]崔德杰, 張玉龍. 土壤重金屬污染現狀與修復技術研究進展[J]. 土壤通報, 2004, 35(3): 365-370.
[24] LUO L, MA Y B , ZHANG S Z, et al. An inventory of trace element inputs to agricultural soils in China[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09, 90 (8): 2524-2530.
[25] HLZEL C S, MLLER C, HARMS K S, et al. Heavy metals in liquid pig manure in light of bacterial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J]. Environmental Research, 2012, 113: 21-27.
[26] 陳苗, 崔巖山. 畜禽固廢沼肥中重金屬來源及其生物有效性研究進展[J]. 土壤通報, 2012, 43(1): 251-256.
[27]葉必雄, 劉圓, 虞江萍,等.施用不同畜禽糞便土壤剖面中重金屬分布特征[J]. 地理科學進展, 2012, 31(12): 1708-1714.
[28]包丹丹, 李戀卿, 潘根興, 等.垃圾堆放場周邊土壤重金屬含量的分析及污染評價[J]. 土壤通報, 2011, 42(1): 185-189.
[29] TANG X J, CHEN C F, SHI D Z, et al. Heavy metal and persistent organic compound contamination in soil from Wenling: an emerging e-waste recycling city in Taizhou area, China[J].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10, 173(1/3): 653-660.
[30]林文杰, 吳榮華, 鄭澤純, 等.貴嶼電子垃圾處理對河流底泥及土壤重金屬污染[J]. 生態環境學報, 2011, 20(1): 160-163.
[31]王文興,童莉,海熱提.土壤污染物來源及前沿問題[J]. 生態環境, 2005,14(1):1-5.
[32]《中國環境年鑒》編委會. 中國環境年鑒[M]. 北京: 中國環境年鑒社, 2001.
[33] RASHID M A. Geochemistry of marine humic compounds[M]. NewYork: Springe,1985.
[34]NARWAL R P, SINGH B R. Effect of organic materials on partitioning extractabilityandplant up takeoff metals in analum shale soil, water[J]. Air Soil Poll,1998, 103(1):405-421.
[35]WALKER D J, CLEMENTE R, BEMA M P. Contrasting effects of manere and compost on solPh heavy metal availability and growth of Chenopodium abum L in a soil contaminated nu pyritic mine[J].Waste Chemosphere,2004,57(3):215-224.
[36]BASTA N T, MOGOWEN S L. Evaluation of chemical immobilization treatments for reducing heavy metal transport in a smelter contaminated soil[J]. Environ Pollut,2004, 127(1):73-82.
[37]BROWN S, CHRISTENSEN B, LOMBI E, et al. An inter laboratory study to test the ability of amendments to reduce the availability of Cd Pb and Zn in situ[J].Environ Pollut, 2005,138(1):34-35.
[38]WALKER D J, CLEMENTE R, ROIG A, et al. The effects of soil amendments on heavy metal bioavailability in two contaminated Mediterranean soils[J]. Environ Pollut,2003,122(2):303.
[39]高衛國,黃益宗.堆肥和腐殖酸對土壤鋅鍋賦存形態的影響[J].環境工程學報,2009,3(3 ):550-552.
[40]IBRAHIM S M, GOH T B. Changes in macroaggregation and associated characteristics in mine tailings amended with humic substances communication[J].Soil Sci Plant,2004,35(19/14):1905-1922.
[41]ROSS S M.Retention, transformation and mobility of toxic metals in soils[M]//Ross S M. Toxic metalsin soil-plant systems. Chichester: John Wiley and Sons Ltd, 1994:63-152.
[42]白厚義.試驗方法及統計分析[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5: 110-112.
[43]陳恒宇,鄭文,唐文浩.改良劑對Pb污染土壤中Pb形態及植物有效性的影響[J].農業環境科學學報,2008,27(1):170-173.
[44]李瑞美,王果,方玲.鈣鎂磷肥與有機物料配施對作物鎘鉛吸收的控制效果[J].土壤與環境,2002,11 (4): 348-351.
[45]陳曉婷,王果,梁志超,等.韓鎂z肥和桂肥對Cd、Pb、Zn污染土壤上小白菜生長和元素吸收的影響[J].福建農林大學學報,2002, 31 (1): 109-112.
[46]周啟星,宋玉芳.污染土壤修復原理與方法[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317-319.
[47]楊超光,豆虎,梁永超,等.硅對土壤外源鎘活性和玉米吸收鎘的影響[J].中國農業科學,2005,38(1):116-121.
[48]徐明崗,張青,曾希柏,等.改良劑對黃泥土鎘鋅復合污染修復效應與機理研究[J].環境科學,2007,28(6):1361-1366.
[49]杜彩艷,祖艷群,李元.施用石灰對Pb、Cd、Zn在土壤中的形態及大白菜中累積的影響[J].生態環境,2007,16(6):1710-1713.
[50]李國勝,梁金生,丁燕,等.海泡石礦物材料的顯微結構對其吸濕性能的影響[J].硅酸鹽學報,2005,33(5):604-605.
[51]羅道成,易平貴,陳安國,等.改性海泡石對廢水中Pb2+、Hg2+、Cd2+吸附性能的研究[J].水處理技術,2003,29(2):89.
[52]SLAVICA L,IVONA J C J. Adsorption of Pb2+,Cd2+,and Sr2+ions onto natural and acid-activated sepiolites[J]. Applied Clay Science,2007,37:47-57.
[53] 徐應明, 梁學峰, 孫國紅,等. 海泡石表面化學特性及其對重金屬Pb2+,Cd2+,Cu2+吸附機理研究[J].農業環境科學學報, 2009, 28(10):2057-2063.
[54]林大松,徐應明,孫國紅,等.海泡石薪土礦物Cu2+的吸附動力學研究[J].環境化學,2009,28(1):58-61.
關鍵詞:煤礦區;運煤干線;土壤;重金屬污染
前言
我國是煤炭生產和消費大國,煤炭在能源消費結構的比例占到70%以上[1]。公路運輸作為我國煤炭資源由礦區輸送到消費區的主要方式,雖然在資源調配和能源供給方面發揮著巨大作用的同時,但也對公路沿線兩側土壤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污染。在道路、地形、天氣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下,煤炭公路運輸過程中往往會造成大量煤炭粉塵及汽車尾氣顆粒物飄散并進入公路沿線兩側土壤中,從而造成土壤環境多種類型的污染,尤以重金屬污染最為嚴重、危害程度最高[2-3]。鑒于此,本文以彬縣煤礦區運輸道路的兩側土壤為研究對象,通過實地采樣、實驗檢測、數據分析等方法,研究其重金屬污染狀況,以期為煤礦區運輸道路沿線兩側土壤重金屬污染治理提供科學依據。
1 采樣與實驗
1.1 樣品的采集與處理
本次實驗過程中所有土壤樣品均取自咸陽市彬縣煤礦區運煤主道路兩側,本次采樣一共有三個采樣斷面(方向與運煤干線垂直),利用GPS進行打點,各個采樣斷面之間間隔約1km。采集每個斷面上距離公路1m、3m及5m處的0-10cm、10-20cm、20-30cm的土樣,每個斷面的取樣點為9個,一共取樣27個,對于不同點的樣品采用保鮮袋單獨封裝,帶回實驗室進行后續處理。樣品采回后,剔除較大石塊和雜質,烘干處理,樣品烘干后對樣品進行研磨、采用0.15毫米的Y子過篩處理。
1.2 實驗方法
將過篩后的27個取樣點的土壤樣本每個取2g作為實驗樣本,同時給每個點的樣品設立兩個平行樣,則每個點的樣品及其兩個平行樣品為一組,記錄、編號,用電板消解法對土壤進行消解。消解后用真空泵分離土樣與消解液,再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測定消解液中重金屬因子Cu、Zn、Pb、Cd、Cr含量,從而得到各土壤樣品中的重金屬含量情況。
2 結果與分析
2.1 實驗結果
分別測得27個樣品的重金屬元素Cd、Cr、Pb、Zn、Cu的含量后,按照距公路的位置和土壤深度歸并數據并求取平均值,結果見表1。
2.2 分析與討論
(1)由表1可知,重金屬元素Cr在土壤中的含量介于888.6~11
19.4mg/kg,且主要集中在10~20cm土壤層中;重金屬元素Pb在土壤中的含量介于318.2~601.4mg/kg,且主要集中在20~30cm土壤層中;重金屬元素Cu在土壤中的含量介于53.93~93.73mg/kg,且較為均勻分布在各個土壤層中;重金屬元素Zn在土壤中的含量介于897.9~1212.7mg/kg,且主要集中在0~10cm土壤層中;重金屬元素Cd在土壤中的含量介于20.1~23.9mg/kg,且較為均勻分布在各個土壤層中。
3 結束語
(1)通過實地采樣和試驗檢測,發現彬縣煤礦區運煤干線兩側土壤存在多種重金屬元素,且在土壤垂向結構上分布特征不同。重金屬元素Cr在土壤中的含量介于888.6~1119.4mg/kg,且主要集中在10~20cm土壤層中;重金屬元素Pb在土壤中的含量介于318.2~601.4mg/kg,且主要集中在20~30cm土壤層中;重金屬元素Cu、Cd在土壤中的含量分別介于53.93~93.73mg/kg、20.1~23.9mg/kg,且較為均勻分布在各個土壤層中;重金屬元素Zn在土壤中的含量介于897.9~1212.7mg/kg,且主要集中在0~10cm土壤層中。
(2)基于單項指數法,評價了彬縣煤礦區運煤干線兩側土壤重金屬Cd、Cr、Pb、Zn、Cu的污染程度。結果表明:重金屬元素Pb、Cu不存在污染問題;重金屬元素Zn存在中度污染問題;重金屬元素Cd、Cr存在重度污染問題。
參考文獻
[1]陳峰,胡振琪,柏玉,等.矸石山周圍土壤重金屬污染的生態風險評價[J].農業環境科學報,2006,25(增刊):575-578.
[2]徐友寧,陳社斌,陳華清,等.大柳塔煤礦開發土壤重金屬污染影響研究[J].中國礦業,2007,16(7):47-50,54.
[3]Yenilmmez F, KuterN, Emil M K, et al.Evaluation of pllution levels at an abandoned coal mine site in turkey with aid of GI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2011,86(1):12-19.
關鍵詞:城市土壤;重金屬污染;土壤環境
中圖分類號:X53 文獻標識碼:A
前言
因城市土壤吸收了工業污染源、燃煤污染源及交通污染源等釋放的重金屬,在一定程度上對人類的健康造成影響,且對地表水及地下水等水生生態系統造成污染,導致水質系統紊亂,所以土壤重金屬污染問題在城市土壤研究中占據重要地位。目前,對城市土壤重金屬污染采取有效的管理及治理措施是必要的,避免土壤重金屬污染導致大氣和地下水質量的進一步惡化及循環。
1 我國城市土壤重金屬污染危害分析
回顧性分析導致城市土壤出現重金屬污染問題,其“罪魁禍首”多是由于人類日常活動造成的,如不同工礦企業生產對土壤重金屬的額外輸入及農業生產活動影響下的土壤重金屬輸入、交通運輸對土壤重金屬污染的影響等。自然成土條件也會對土壤重金屬污染造成影響,如風力與水力的自然物理、化學遷移過程等帶來的影響,又如成本母質的風化過程對土壤重金屬本底含量的改變[1]。目前,我國很多大城市的土壤仍舊面臨著鉛、貢及鎘等主要污染元素的繼續污染,例如,北京、上海、重慶、廣州等,土壤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屬污染。隨著工業、城市污染的加劇以及農業使用化學藥劑的增加,城市重金屬污染程度日益嚴重,有關研究統計,目前我國受鉛、鎘、砷及鉻等重金屬污染的耕地及城市環境面積共約2000萬hm2,占總耕面積的20%。隨著土壤重金屬污染面積的擴大,我國大量植物生長受到影響,植株葉片失綠,出現大小不等的棕色斑塊,同時,根部的顏色加深,導致根部發育不良,形成珊瑚狀根,阻礙植株生長,甚至死亡。此外,大量研究證實,土壤重金屬污染影響農業作物的產量與質量,人類通過食用這些農作物產品會對健康及生命造成一定威脅。例如,體內重金屬鎘含量的增加會導致人類出現高血壓,從而引發心腦血管疾病;基于鉛屬于土壤污染中毒性極高的重金屬,臨床驗證一經進入人體,將難以排出,從而影響身體健康,其能對人的腦細胞造成危害,尤其是處于孕期中的胎兒,其神經系統受到影響,導致新生兒智力低下;再者,重金屬砷具有劇毒,人類長期接觸少量的砷,會導致身體慢性中毒,是皮膚癌產生的明確因素。
2 防治措施與發展展望
2.1 綜合措施的運用
應對城市土壤重金屬污染問題采取必要的措施,現階段采用物理化學法結合生物修復法的綜合措施進行干預。顧名思義,物理化學法即是運用物理、化學的理論知識研究出治理土壤重金屬污染的有效方法。基于土壤重金屬污染前期,污染具有集中的特點,易采取的方法為電動化學法、物理固化法。通常采用物理化學法治理重金屬污染重且面積較小的土壤,過程中能體現物理化學法效果顯著且迅速的特點。例如,我國對城市園林土壤重金屬污染,采用物理化學法進行干預,減少了園林植株受損的數量。但對于重金屬污染面積過大的城市園林不易采用物理化學法,因土壤污染面積過大,致使人力與財力的投入量增加,且易破壞土壤結構,從而降低土壤肥力。利用生物的新陳代謝活動降低土壤重金屬的濃度,使土壤的污染環境得到大部分或徹底恢復,這一過程稱為生物修復。實踐中,生物修復具有效果佳,無二次污染的優點,且能降低投資費用,便于管理,利于操作[2]。隨著生物修復在治理污染問題中的技術運用逐漸推進,已納入土壤污染修復方法中的焦點行列。
2.2 發展趨勢
現階段,基于我國土壤重金屬污染治理法中的生物修復法尚處于初級階段,有待于提升其應用價值。就我國領土擁有豐富的植被資源而言,為盡可能保護植被資源,應盡快從植被中選取出能抵抗超量重金屬的植物,并從能抵抗超量重金屬的植物種類中選取相對應的突變體,從而構建起能抵抗超量重金屬的植物數據庫,并依次對數據庫中的植物進行生理及生化的研究。在研究中,采用先進信息技術GPS加強城市區域土壤重金屬鎘、鉛、砷及鉻等含量的空間變異與分布控制研究。同時,對土壤中復合重金屬污染中各元素間的作用與關系進行研究,從而不斷優化物理化學法。
有關文獻表明,我國城市土壤重金屬污染治理在未來將會面向以下幾方面發展,其發展趨勢具有極大突破點。以我國各個城市土壤重金屬污染的數據為依據,建立起綜合的城市土壤數據庫,以便于全面且徹底的開展城市土壤重金屬污染的調查,有關內容包括:重金屬的種類、含量、分布地段及其來源;著手于我國各個城市土壤中污染物質的含量研究,分析生物效應以及人類健康風險,從而為治理土壤污染問題奠定基礎;土壤重金屬污染涉及面較廣,除影響生物及人類健康之外,對土壤、水質、空氣質量及大自然整個生態系統都造成了不可避免的影響。因此,將這一課題納入研究中是必要的,未來將面向對土壤重金屬污染與地表及地下水、空氣可吸入顆粒物含量與其性質存在的關系進行研究[3];不斷優化判斷重金屬污染來源的相關技術;我國區域城市土壤重金屬污染研究主要依據的工具是可視化計算機軟件(GIS),利用其強大的空間分析功能與空間數據管理功能運用在判斷重金屬污染源及其分布地段的研究中,同時能對我國區域城市重金屬污染的風險評估進行分析。
3 結語
綜上所述,對土壤生態系統的結構、功能與水、土、氣、生等其他生態系統的友好關系進行維護是污染治理的前提。目前,我國土壤重金屬污染治理正處于上升階段,面向深化研究,勢必探討出更有成效的治理方法,使人們的生活及健康得到保障。
參考文獻
[1] 楚純潔,朱正濤.城市土壤重金屬污染研究現狀及問題[J].環境研究與監測,2010,05(11):109-110.
[2] 肖錦華.中國城市土壤重金屬污染研究進展及治理對策[J].環境科學與管理,2010,04(12):136-137.
關鍵詞:重金屬監測;重金屬污染;土壤采樣;樣品制備;樣品檢測;總質量控制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X833 文章編號:1009-2374(2017)08-0124-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7.08.060
1 我國土壤重金屬污染現狀
土壤是地球環境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主要指地球表面能夠生長植被的地表層,是介于大氣、巖石、水和生物之間的構成部分。大部分的土壤是由沙石和黏土以及各種有機物等成分混合而成的。土壤是大部分動物、植物、微生物等賴以生存的基本物質,土壤的優劣直接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生產以及農業經濟的發展。
重金屬是指相對密度高于5的金屬元素及其化合物,其中在我們生活中能引起土壤污染的重金屬主要指鉛、汞、鎘、鋅、鉻、銅、鎳和類金屬砷等元素化合物。在環境污染中土壤的重金屬污染要比水體、空氣等污染更加隱蔽難測,并且土壤的自我修復能力相對水體和空氣來說較弱,一旦重金屬進入環境土壤中的含量高于土壤的自身修復能力時,就會在土壤中形成污染并且不斷積累長期存在,從而對土壤造成嚴重的破壞和污染。土壤被重金屬污染后,一旦在受污染的農田里種植作物將會導致農作物受到污染,最終經過農作物污染到食品,同時,被污染的土壤通過雨水滲透,水體流經地表等過程造成江河、地下水等水體污染,一旦被人飲用將會給人體帶來極大的傷害
隨著我國城市化建設,工業及化學化工等領域的發展,加上農業上對農藥化肥等化工產品的應用導致環境內被重金屬污染的土壤逐年增加,對我們的人身健康和經濟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危害。根據我國農業部的調研發現,我國目前受污染的農田灌溉區多達140*104公頃,其中被重金屬所污染的區域占總污染灌溉區的60%以上。我國每年有超過1200萬噸的農作物被重金屬所污染,每年因為重金屬污染而導致的糧食減產高于1000多萬噸,每年農業經濟損失超過200億元人民幣。同時由于糧食含鎘量超標會引起“痛痛病”,砷過量會導致肺癌、皮膚癌以及幾乎所有的重金屬過量都會引起人的神經錯亂、頭暈頭痛、關節病變、各種癌癥和結石等,所以土壤重金屬污染已經嚴重危害到人類及畜類的健康。
2 土壤重金偌嗖庵衛戇旆
根據我國環保監測法案發現,土壤重金屬監測在各種環境常規監測里面逐漸占據了重要地位,其中對于灌溉區及各種農田的土壤監測已經變得尤為重要。
2.1 土壤樣品采集
在各種環境監測中土壤的監測和水質、大氣的監測不同,水體和大氣均為流體,污染源混入后較易融合,由于大部分水體氣體等污染物可在限定范圍內均勻分布,對于監測項目的采樣工作來說相對簡單,代表性樣品容易采集。然而土壤中的重金屬污染物的轉移、混合等相對大氣、水體中的污染物更加困難,分布不均勻,各地點的污染程度差異很大,即便是采取多點、多次的采樣方法,采取的樣品也具有極大的局限性,因此土壤的監測中,由于采樣的局限性所造成的誤差對監測數據結果的影響要遠遠多于實驗的分析過程中造成的誤差。所以為了使監測過程中采集的土壤樣品具有代表性,使監測結果能反映土壤重金屬污染的真實情況,應盡量降低采樣所造成的誤差。
對于土壤采樣點的布置既要考慮到土壤的綜合情況,也需依據實際的土壤污染情況和實際的監測項目確定。對于被重金屬污染的土壤進行樣品采集,一般主要是采集表層的土壤,樣品采集深度約0~20cm。同時采樣布點的方法主要包括對角線布點法和梅花形布點法以及棋盤式布點法與蛇形布點法等方法,土壤采集過程中應該對采樣點地勢、受污染程度以及土壤受污染程度等因素綜合考慮,然后選擇不同的布點方法,并且需要一年里在同一采樣地點進行兩次監測對比,采樣的同時要詳細記錄采樣的時間、編號、GPS定位等信息。
2.2 土壤樣品制備
土壤樣品的制備首先需要將采集的土壤樣品混合攪勻后反復按四分法進行篩選取舍,最終需要留下1~2千克樣品供實驗分析使用。在樣品制備過程中為了避免受細菌真菌等微生物的作用引起土壤發霉變質,需要將樣品放置在陶瓷樣品盤內或塑料薄膜上在通風避光的環境下進行風干,當樣品達到半風干狀態時,需要將土壤樣品進行處理,結節壓碎,同時去除樣品中的石塊,篩出殘余動植物肢體等其他雜物。然后將篩選后的樣品均勻地鋪展成薄層狀,放在陰涼通風處緩慢風干,切勿將樣品放在陽光下直接曝曬同時需要經常翻動樣品。在樣品風干的同時還要注意防止酸性和堿性等氣體以及其他灰塵等污染源對樣品造成二次污染。待樣品充分風干后,通過研磨、篩分、縮分等規范的處理操作步驟,制備成粒度小于200目的最終樣品。最后將樣品混勻、裝瓶、貼標簽、編號、儲存。樣品存儲時要盡量避免潮濕、高危、酸堿氣體和日光直曬等因素的影響,且制備的土壤顆粒越小越均勻最終的分析結果越準確。
2.3 土壤樣品監測分析
土壤樣品監測之前需對其進行消解,通常采用多元酸分解法,需使用高純度的消解試劑,以避免或減少消解過程中對樣品造成二次污染。
重金屬的定性定量檢測方法主要包括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等離子體發射光譜法、原子熒光分光光度法,這些方法在不斷改進與修正的過程中已經逐漸形成了行業標準以及國家標準。目前國內土壤里重金屬檢測方法大都需要大型昂貴的檢測儀器設備,一般需要專業的人員進行樣品測量分析,整個分析過程錯綜復雜,實驗數據采集時間較長,分析成本高,所以對于土壤重金屬的檢測目前國內水平還需要改進提高。
土壤重金屬監測項目及分析方法及監測項目監測儀器監測方法來源如下:
第一,《鎘 原子吸收光譜儀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7141-1997);《原子吸收光譜儀 KI-MIBK 萃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7140-1997)。
第二,《汞 測汞儀冷原子吸收法》(GB/T 17136-1997)。
第三,《砷 分光光度計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銀分光光度法》(GB/T 17134-1997);《分光光度計硼氫化鉀-硝酸銀分光光度法》(GB/T 17135-1997)。
第四,《銅 原子吸收光譜儀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7138-1997)。
第五,《鉛 原子吸收光譜儀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7141-1997);《原子吸收光譜儀 KI-MIBK 萃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7140-1997)。
第六,《鉻 原子吸收光譜儀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 491-2009)。
第七,《鋅 原子吸收光譜儀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7138-1997)。
第八,《鎳 原子吸收光譜儀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7139-1997)。
3 土壤重金屬監測質量控制
土壤檢測質量控制主要是為了確保所出具的土壤質量監測數據具有準確性、代表性、精密性、完整性和可比性。質量控制要涉及土壤檢測的全部過程,包括精密度和準確度分析兩個方面。
同批次樣品的精密度分析通常是通過對平行樣的測定,將誤差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而批次間樣品的精密度分析則一般是O置質控樣控制精密度。
準確度的兩種分析方法包括加標回收測定和標土測定法。在沒有質量控制的樣品制備過程中通常采用加標回收的測定方法完成準確的質量控制,即在同一批土壤樣品中隨機選取一定量的樣品進行加標回收測定,如果同批樣品量不足時要適當對樣品加大測定率,且每批次同類的試樣至少兩個。
4 結語
隨著社會的進步,我國化工行業發展日新月異,同時在這些行業的發展過程中所帶來的各種環境問題也日漸體現出來,其中土壤重金屬污染也與日俱增,土壤中重金屬的監測分析也變得必不可少。目前國內關于重金屬檢測的前沿技術也一直在研究之中,并向著操作簡便、迅速、精準、安全等方向發展,相信最終會形成一套系統、科學的監測標準方案,真正做到重金屬對土壤的污染的監督控制預防。
參考文獻
[1] 熊毅.中國土壤[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7.
[2] 魏復盛.土壤元素的近代分析[M].北京:中國環境
科學出版社,1992.
[3] 李斌,陳紅,李亮,郭文忠.我國菜田土壤重金屬
污染現狀及檢測技術分析[J].黑龍江農業科學,
2014,(4).
[4] 劉候俊,韓曉日,李軍,韓立思.土壤重金屬污染現
狀與修復[J].環境保護與循環經濟,2012,(7).
[5] 張繼舟,王宏韜,倪紅偉,馬獻發,袁磊.我國農田
土壤重金屬污染現狀、成因與診斷方法分析[J].土壤
與作物,2012,(4).
[6] 雷凌明.農田土壤重金屬污染現狀與評價[D].西北農
林科技大學,2015.
[7] 薛美香.土壤重金屬污染現狀與修復技術[J].廣東化
工,2007,(8).
[8] 李想,張勇.我國蔬菜和蔬菜種植土壤的重金屬污染
現狀與一般規律[J].四川環境,2008,(2).
[9] 所芳,賈銳魚.土壤重金屬污染研究現狀[J].中國西
部科技,2009,(16).
[10] 劉鳳枝,徐亞平,馬錦秋.土壤中重金屬監測技術
綜述[A].全國耕地土壤污染監測與評價技術研討會
論文集[C].農業部環境監測總站,2006.
[11] 韓建麗.土壤污染現狀及其監測防治[A].2015年中
國環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中國環境科學
學會,2015.
[12] 樊燕,劉洪斌,武偉.土壤重金屬污染現狀評價及
其合理采樣數的研究[J].土壤通報,2008,(2).
[13] 閻波杰,潘瑜春,趙春江.區域土壤重金屬空間變
異及合理采樣數確定[A].國際農產品質量安全管
理、檢測與溯源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國家農業信
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國農業大學,北京農業
信息化學會,北京農產品質量檢測與農田環境監測
技術研究中心,2008.
[14] 陳冠寧.藥材及其土壤中砷、汞、鉛、鎘、鉻檢測
方法研究[D].吉林農業大學,2013.
[15] 楊希.淺談土壤重金屬監測與質量管理[J].綠色科
技,2012,(10).
[16] 陳皓,何瑤,陳玲,劉海玲.土壤重金屬監測過程
及其質量控制[J].中國環境監測,2010,(5).
[17] 高海臣.土壤重金屬監測與土壤環境質量控制[J].科
技風,2016,(17).
[18] 王宇游,夏新,米方卓,陳純,馬芳.《土壤環境
質量標準》中六種重金屬測定精密度控制指標研究
[J].土壤通報,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