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重金屬污染原因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重金屬;污染;防治;對策
一個地區長期進行礦山開采、加工以及利用重金屬作為原料的工業發展,如不重視對重金屬污染物有效防治,重金屬污染物將在土壤、大氣、水中逐漸累積,從而形成重金屬污染。本文以南京市重金屬污染的產生、排放為例,對重金屬污染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治理污染的對策。
1.南京市重金屬污染物產生和排放現狀
南京市的重金屬污染主要來源于工業;南京市13個區縣中涉及重金屬污染物產排的企業數為82家;重金屬污染物排放主要通過廢水和廢氣排放。
涉重廢水排放總量為1075.24萬噸/年,廢水中各重金屬污染物排放量分別為汞(Hg)0.27kg/a、鎘(Cd)25.86kg/a、總鉻(Cr)449.24kg/a、六價鉻(Cr6+)361.14 kg/a、鉛(Pb)174.67kg/a、砷(As)2.81 kg/a、銅(Cu)698.03 kg/a、鎳(Ni)96.23kg/a;涉重廢氣排放總量為74591.10×104m3/a,廢氣中各重金屬污染物排放量分別為汞(Hg)0.032kg/a、鎘(Cd)52.66kg/a、鉻(Cr)28.85kg/a、鉛(Pb)150.68kg/a、砷(As)39.43kg/a。
含重金屬危險廢物產生量為4956.33t/a,其中綜合利用量為3123.67t/a,處置量為1706.06t/a,貯存量為126.6t/a,排放量為零。
2.南京市重金屬污染的主要原因
通過對南京市涉及重金屬污染的企業的調查分析,南京市重金屬污染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企業規模以中小型為主,分布散亂
南京市涉重企業規模普遍偏小,分布散亂,遍布區縣各處,污染物未能全部穩定達標排放,廢水、廢氣治理措施較傳統、簡單,很多企業大部分企業未能進入工業園區進行統一管理,為環境監管帶來了很大的不便,也為加快區域內資源共享、信息公開化建設設置了障礙。
(2)產業結構不盡合理,發展方式粗放
近年來,南京市一直致力于產業結構的調整,目前正處于產業結構的轉型期,仍有一部分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的企業未被淘汰,特別是一些涉重的中小型企業,工藝落后,經濟基礎薄弱,從經濟、技術等各方面開展重金屬污染治理的難度又都比較大,即使企業關閉,重金屬累積的特性也會給企業所在區域帶來隱患。
(3)法規制度建設滯后,環境標準不健全
目前我國還沒有重金屬污染治理和土壤污染治理的專門法規,南京市主要按照現行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和《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中對重金屬的控制要求對涉重企業進行管理;現行標準主要針對污染源達標排放提出,不涉及重金屬的累積效應,關于人體健康的重金屬環境標準不健全。
(4)基礎工作薄弱,相關技術欠缺
由于長期對重金屬污染忽視,重金屬的監測、防治技術研究等基礎工作較為薄弱,南京市重金屬污染物整體排放情況和環境受污染程度尚未完全摸清,對重點防控企業、區域及污染隱患的危害程度掌握不夠。同時重金屬污染的科學研究、技術政策等還遠遠滯后于污染防治的迫切需求。
(5)污染隱蔽性強,治理周期長
重金屬元素化學性質穩定,通過水、氣、固廢等多種途徑可以在環境中長期積累,并通過食物鏈逐級富集,最終進入人體累積,使得留在人體的重金屬含量成倍放大,傳統的環境達標觀念由于重金屬的富集特性失去效用,待累積到一定程度發生污染事件時大多已經造成了極為嚴重的后果。一旦環境受到污染,需要比常規污染物治理更長的治理周期、更多的治理成本和更高的治理難度。
(6)環境監管能力不足,監管難度大
長期以來,南京市對重金屬污染重視力度不夠,各級環保管理仍主要針對常規污染物的管理,重金屬污染監管措施不完善,特別是企業廢氣中重金屬污染的管理幾乎為空白;各級環保監測系統建設均主要注重常規性污染物指標監測,重金屬監測能力不足,缺乏高精確度重金屬檢測儀器。
3、重金屬污染防治對策
消除重金屬污染除了對污染進行治理、對環境進行修復外,更需要對可能出現的重金屬污染進行預防,從根本上解決重金屬污染的問題。
(1)大力推行清潔生產審核,提升企業清潔生產水平
通過清潔生產審核,對企業的生產、產品或提供服務全過程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找出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的原因,有的放矢的提出對策、制定方案,從源頭減少和防止重金屬污染物的產生。對國內外現有的先進技術、工藝進行科研攻關,研究和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符合國內重金屬行業發展要求的清潔生產核心技術和裝備。
(2)嚴格控制企業、區域內部重金屬污染物排放
嚴格控制區域內企業的重金屬廢氣排放,重金屬廢氣需進行處理,排放口達標率為100%;強化無組織廢氣收集、治理技術,在運輸、生產的過程中減少無組織廢氣對環境的危害。區域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棄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等有關法規,實現固廢的全面無害化處理。
(3)開展重金屬排放企業專項整治。
要結合環保專項行動,對涉及排放重金屬的企業進行全面排查和整治,徹底解決工藝落后、污染嚴重的鉛酸蓄電池、鉛冶煉等企業的環境安全隱患,嚴厲懲治涉及重金屬的環境違法違規問題。對位于飲用水源保護區的企業一律停產關閉;對污染治理設施不正常運行、長期超標及超量排放的企業一律停產治理;對發現重大環境安全隱患的企業一律停產整改,整改不到位的堅決予以關閉。
(4)加快區域內資源共享、信息公開化建設
通過信息交換中心的企業環境行為公開披露的功能,把建設項目審批程序、重金屬污染物排污費繳納標準、資源型企業可持續發展準備金制度、達不到環保要求的重金屬企業名單和來信來訪處理等信息全部向社會亮相公開,主動接受廣大公眾和社會各界監督,督促企業保護環境。。
(5)加強政府行政干預、監督管理
加強政府行政干預,建立健全環境執法機構,加強和充實環境執法力量,制定賠償和生態補償等管理政策和其他約束性政策。實施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明確環境保護目標的分管部門和分管領導,獎懲制度,并定期檢查與考核目標落實情況;落實環境行政執法責任制,規范環境執法行為,加強環境執法硬件水平;建立和落實崗位責任制及其考核要求。
(6)建設區域環境風險預防和應急體系
區域必須建立統一的風險防范組織管理機構,根據《國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制定區域重金屬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建立環境風險應急監測和管理系統,制定園區安全、健康與環境風險防范政策,初步建立區域安全與健康、風險防范體系。開展社會風險防范宣傳教
育,提高人們的風險防范意思,要求區域內企業對緊急事故能夠做出快速反應,及時采取補救措施,減少環境危害和企業的經濟損失。
(7)加速已污染區域修復治理工作
對已造成重金屬排放的重點區域,要重點抓好土壤污染本底調查,布設更密集的監測位點,采樣分析重金屬污染現狀,針對各區域的污染程度和污染特征,制定詳細的區域重金屬污染修復治理計劃,并作為重金屬污染修復試點,選擇成熟的修復方案,進行可行性研究,改善質量,防范風險。
(8)開展重金屬污染健康危害監測與診療
建立和完善覆蓋全市的重金屬污染健康監測網絡,建立重點防控區健康監測和報告制度、敏感人群定期體檢制度,完善重金屬污染健康危害評價、人群健康體檢及診療和處置等工作規范。開展重金屬環境與健康危害的調查研究。定期對重點防控區域內潛在風險人群有計劃地進行健康檢查,對可能發生的健康危害進行預警,對需要治療的人群積極診療。
(9)對發生事故的區域實行限批
重點防控區內如發生涉重污染事故,需對肇事企業立即停產治理,情節嚴重則由地方政府責令關閉,對外環境造成的影響應進行評估,采取相應措施,減輕或消除對外環境和人群造成的影響,在事故處理結束前對區域內所有涉重項目實行區域限批。
4.總結
重金屬污染是一個長期累積而形成的,必須在重金屬污染產生之前進行預防,對重金屬污染必須進行源頭治理,從根本上解決重金屬污染問題。
參考文獻
[1]徐林通 土壤重金屬污染防治方法綜述 知識經濟 2011年第21期 86;
【關鍵詞】農業 土壤重金屬污染 治理措施
引言:污染問題是各國經濟發展中都要面臨的難題。近些年,隨著我國工業化進程的加快,使得土壤重金屬污染日益加劇,許多耕地因重金屬污染受到破壞,這使得我國耕地面積大幅度減少。想要使農作物正常生長就要保障土壤正常狀態,土壤影響著農產品質量,若土壤受到重金屬污染,不僅農產品會受到污染,這些被污染的農產品更會影響人們身體健康,土壤重金屬污染治理具有重要意義。
一、重金屬污染的概念
重金屬是指比重大于5的金屬,重金屬在人體中累積達到一定程度,會造成慢性中毒。對環境造成污染的重金屬包括:汞、鎘、鉛、鉻以及類金屬砷等生物毒性顯著的重元素。重金屬不能被生物降解,被重金屬污染的食物進入人體后,重金屬在體內沉淀,便很難排除體外,還會與體內蛋白質及酶發生強烈作用,使之失去活性,重金屬對人體危害非常大[1]。鉻會造成四肢麻木,精神異常;錫進入身體凝結成塊后,甚至會致人死亡;釩會對人的內臟造成破壞。采礦、廢棄排放、工業排放、污水排放等會造成重金屬污染,導致環境質量惡化。日本就曾經因汞污染引發水俁病,造成許多嬰兒中樞神經造成破壞。近些年,隨著我國工業化進程的不斷加快,重金屬污染問題日益嚴重,已開始嚴重影響人們身體健康,全國各地都因重金屬污染出現了癌癥村,我國必須對重金屬污染提高重視。
二、土壤重金屬污染
我國經濟發展中面臨著嚴重的重金屬污染,其中土壤重金屬污染尤為突出,幾乎全國各地多處耕地存在重金屬污染問題,土壤重金屬污染已成為“公害”[2]。目前我國土壤重金屬污染主要污染物有:汞、鎘、鉛、鉻、砷等生物毒性重金屬元素,以及有毒元素鋅、銅、鎳等。這些主要重金屬污染元素多來自:農藥、廢水、污泥和大氣沉降等方面。如,砷就經常被作為除草劑、殺蟲劑等農藥,大量農藥使用后便很容易造成砷污染;汞則來自含汞廢水。汞、砷都能減弱和抑制土壤中硝化、氨化細菌活動,影響氮素供應。土壤中鎘含量超標時,作物葉綠素結構將受到破壞,吸收水、陽光的能力大幅度下降,農作物生長、發育、產量、品質都將受到影響。土壤中鉛超標時,植物光合能力、氧化能力、代謝強度都將被降低,作物成活率會大大被降低。重金屬有著移動性差、滯留時間長、不能被微生物降解等特性。農作物生長在被污染的土壤中被人類食用,這些重金屬將直接作用于人體,在身體里沉淀。如,鎘污染土壤環境中的作物被人類食用后,將引發高血壓、腎功能失調、心腦血管等疾病。汞則會沉入肝臟,破壞神經系統和大腦[3]。土壤重金屬污染已嚴重威脅了人類生存與發展,加強土壤重金屬土壤治理勢在必行。
三、土壤重金屬污染治理措施
通過前文分析,不難看出土壤重金屬污染的危害性,土壤重金屬污染已成為了制約我國農業發展的主要原因。我國必須提高對土壤重金屬污染的重視,加強治理,采用相應治理措施。下面通過幾點來土壤重金屬治理措施:
(一)化學治理措施
化學治理措施見效快,簡單易行,操作簡單,效果明顯,但若操作不當極有可能造成化學污染。化學治理措施是通過向土壤中投入化學改良劑的方式,來達到降低土壤中重金屬含量的目的。不同化學改良劑,效果有所不同,針對污染情況也不同。其原理是將重金屬吸附、氧化還原。常用化學改良劑有:磷酸鹽、硅酸鹽、碳酸鈣、沸石等。在實施中為了避免對土壤造成二次污染,一定要控制好改良劑用量。
(二)生物治理措施
生物治理措施易于操作,效果好,且不會造成二次污染,這種方式是通過生物削弱、凈化土壤,來降低土壤重金屬含量。例如,利用自然界原有植物或人工培育植物,通過植物吸收方式解決重金屬污染。目前已經發現能夠吸收重金屬的植物多達七百余種。這些重金屬元素被植物吸收后,將被轉化為氣態物質,揮發到空氣中;除植物外,微生物也能夠降低土壤重金屬含量,改善土壤微環境。微生物治理技術主要是應用:動膠菌、藍細菌、藻菌、原菌、硫酸菌等,通過胞外聚合物與重金屬離子結合成絡合物,達到降低重金屬含量和重金屬毒性的目的。
(三)農業治理措施
農業治理指的是通過改變耕作管理制度的方式,降低土壤重金屬污染。該措施實施中要因地制宜,科學結合當地農業發展實際情況。農業治理措施主要有:控制土壤水分調節土壤氧化還原電位,降低重金屬污染。另外,還可通過肥料選擇和控制的方式,減少化肥應用,增施有機肥,降低化肥對土壤造成的重金屬污染。此外,種作物選擇時應選擇具有抗污染的植物,避免重金屬進入食物鏈。鎘污染土壤環境中可種芝麻,實踐證明種植五年芝麻后,土壤鎘含量降低百分之三十四左右,不同植物對改善不同污染有著很好的效果,做好作物選擇至關重要。
四、結束語
農業是國家經濟發展建設的基礎,而農業的基礎是土壤,離開土壤農業發展無從談起。土壤重金屬污染現如今已嚴重影響到了農業發展,威脅到了人們身體健康,加強土壤重金屬治理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1]徐梅玉.我國耕地土壤污染解決中機械保護性耕作的作用研究,以土壤中鉛和鎘污染為例[J].湖北師范學院,2011,16.
1.土壤重金屬污染現狀 目前我國受重金屬污染的耕地面積近2000萬公頃,約占耕地總面積的1/5。受礦區污染土地達200萬公頃,石油污染土地約500萬公頃,固體廢棄物堆放污染約5萬公頃,“工業三廢”污染耕地近1000萬公頃,污水灌溉的農田面積達330多萬公頃。土壤污染使全國農業糧食減產已超過1300萬噸,因農藥和有機物污染、放射性污染、病原菌污染等其他類型的污染所導致的經濟損失難以估計。由于污染,土壤的營養功能、凈化功能、緩沖功能和有機體的支持功能正在喪失。
2.土壤重金屬污染產生的嚴重后果 ①土壤污染使本來就緊張的耕地資源更加短缺。②土壤污染給人民的身體健康帶來極大的威脅。③土壤污染給農業發展帶來很大的不利影響。④土壤污染也是造成其他環境污染的重要原因。⑤土壤污染中的污染物具有遷移性和滯留性,有可能繼續造成新的土地污染。⑥土壤污染嚴重危及后代子孫的利益,不利于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3.土壤重金屬污染來源 ①隨著大氣沉降進入土壤的重金屬。大氣中的重金屬主要來源于能源、運輸、冶金和建筑材料生產產生的氣體和粉塵。除汞以外,重金屬基本上是以氣溶膠的形態進入大氣,經過自然沉降和降水進入土壤。經自然沉降和雨淋沉降進入土壤的重金屬污染,與重工業發達程度、城市的人口密度、土地利用率、交通發達程度有直接關系,距城市越近,污染的程度就越重。②隨污水進入土壤的重金屬。污水按來源和數量可分為城市生活污水、石油化工污水、工業礦山污水和城市混合污水等。生活污水中重金屬含量很少。但是,由于我國工業迅速發展,工礦企業污水未經分流處理而排入下水道與生活污水混合排放,從而造成污灌區土壤重金屬鉛、鎘、汞、溴、鉻等含量逐年增加,隨著污水灌溉而進入土壤的重金屬,以不同的方式被土壤截留固定。③隨固體廢棄物進入土壤的重金屬。固體廢棄物種類繁多,成分復雜,不同種類其危害方式和污染程度不同。其中礦業和工業固體廢棄物最為嚴重。這類廢棄物在堆放或處理過程中,由于日曬、雨淋、水洗,重金屬極易移動,以輻射狀、漏斗狀向周圍土壤、水體擴散。有一些固體廢棄物被直接或通過加工作為肥料放入土壤,造成土壤重金屬污染。如隨著我國畜牧生產的發展,產生大量的家畜糞便及動物加工產生的廢棄物,這類農業固體廢棄物中含有植物所需氮、磷、鉀和有機質,同時由于飼料中添加了一定量的重金屬鹽類,因此作為肥料施入土壤增加了土壤鋅、錳等重金屬元素的含量。固體廢棄物也可以通過風的傳播而使污染范圍擴大,土壤中重金屬的含量隨距污染源的距離增大而降低。④隨農用物資進入土壤的重金屬。農藥、化肥和地膜是重要的農用物資,對農業生產的發展起著重大的推動作用,但長期不合理施肥,也可以導致土壤重金屬污染。重金屬元素是肥料中最多的污染物質,氮、鉀肥料中重金屬含量較低,磷肥中含用較多的有害重金屬,復合肥的重金屬主要來源于母料及加工流程所帶入。
關鍵詞:重金屬污染;土壤修復淋洗劑;研究進展
引言
隨著社會發展水平的提高,資源應用率提高,環境問題逐漸成社會發展的關注焦點,工業發展造成的環境污染,嚴重破壞了社會自然環境,土壤淋洗技術是一種新型環境治理技術,結合現代科技手段,實現上環境污染全面治理的實施,結合我國環境治理的發展實際,對土壤淋洗技術的發展情況進行分析,促進我國環境治理水平得到提高。
1 土壤淋洗技術概述
土壤淋洗技術是現代環境治理中經常應用的一種先進技術,從我國環境治理的技術應用實際來看,土壤淋洗技術能夠從實現單一污染土壤、復合土壤等多種形式的污染土壤還原,為應對環境污染帶來的重金屬土壤污染帶來了較大的發展空間。土壤淋洗技術在現代環境治理中的應用,可以對重金屬污染中產生的多種污染進行還原處理,其中包括還原氣體、固體、液體等形式的重金屬污染源技術,為促進我國社會環境治理與發展提供技術指導。土壤淋洗技術是新技術手段在環境治理中的應用,結合土壤淋洗技術在實際中應用情況進行分析,土壤淋洗技術的基本特點可以歸結為清潔性高,污染小等特點,對我國社會環境的治理提供了完善的發展空間,土壤淋洗技術在我國社會環境治理中的應用,是我國社會發展實現綠色化、生態化發展的重要體現。
2 土壤淋洗技術的應用流程
土壤淋洗技術在社會環境治理中的應用,實現環境治理的實際效果,對土壤淋洗技術的應用流程進行分析。其一,土壤淋洗技術的應用中原位復位清洗技術實行初步清洗,原位復位技術結合超分子技術對重金屬污染土壤中的相關土壤進行初步清理,這一階段結合淋洗液重力或在外力的作用下,對重金屬造成的污染進行處理,從而達到保障環境清理的作用,土壤淋洗技術在初級清洗中應用的主要原料采用復原技術為技術的清洗液,實現了重金屬土壤淋洗中,淋洗液對土壤的傷害性較低;其二,土壤淋洗技術應用中采取現場淋洗技術,現場淋洗技術的實際應用作用性較高,可以對重金屬土壤污染中掩埋重金屬土壤,受到重金屬侵蝕的土壤進行金屬處理,實現土壤淋洗技術在實際中的應用,采用重金屬土壤污泥脫水處理后,采用高分子技術吸附污染中的重金屬原料,最終將經過處理的土壤進行土壤回收環境處理,完成土壤淋洗技術處理的過程。
3 重金屬污染土壤淋洗技術的應用
3.1 無水淋洗劑的應用
重金屬污染是土壤污染的主要形式之一,土壤淋洗技術在實際中的應用,從土壤污染源產生的原因,實現重金屬土壤污染的合理性治理。土壤淋洗技術的應用中,無水淋洗劑的應用,是采用酸解或者絡合離子交換的形式處理被污染的重金屬土壤,這種淋洗技術的應用,可以有效的通過離子置換的將土壤污染源置換出來,同時又在發生置換反應的同時產生水和氧氣,從而避免了土壤治理帶來的副作用。應用無水淋洗劑進行重金屬處理中,要注意控制酸解的應用比重,一般情況下,酸解溶液的配備比重為0.1%為最佳,避免強酸對土壤的營養成分造成破壞,實現土壤淋洗技術在環境治理中的科學應用。
3.2 表面活性技術
重金屬污染土壤清洗技術的應用中,表面活性技術也是常見的一種污染治理技術,表面活性技術的應用是通過增加表面活性劑,提高土壤的層次之間的柔和性和親水性,達到提高表面土壤的度擴張,而活性吸附技術可以在土壤表層技術的作用,將重金屬污染土壤中包含的中金屬離子實現離子之間的吸附作用,達到對重金屬污染土壤的治理作用。表面活性技術在實際中的應用,一方面可以吸附水污染中的污染金屬,另一方面活性劑可以實現對土壤環境濕度調節,從而實現環境治理中,受到污染的土壤進行調節,大大提高了污染土壤的環境治理的作用,提高環境治理在實際中取得的成效性。
3.3 氧化劑
重金屬土壤淋洗技術中,氧化劑應用也是常用的淋洗技術之一。氧化劑作用是結合自然光合作用,對自然環境中的中金屬污染物進行污染處理,而氧化劑僅僅作為氧化作用實現的催化部分,主要利用自然光對重金屬土壤淋洗進行處理,達到提高土壤中重金屬處理作用。例如:氧化劑在重金屬污染土壤中的應用,采用活性劑作為重金屬土壤淋洗技術實施的主要催化技術,受到自然陽光的光合作用,實現重金屬土壤中污染金屬的光合分解,達到對污染土壤治理的作用。
4 重金屬污染土壤淋洗技術應用原則
4.1 整體性原則
重金屬污染土壤淋洗技術是解決環境污染的主要技術手段,能夠有效地控制和調節土壤的污染程度,技術在實際實施中,要注重遵守整體性原則,土壤凈化處理的技術應用必須從環境治理的整體出發,積極進行重金屬污染土壤淋洗技術的應用與實際土壤情況相適應;另一方面,重金屬污染土壤淋洗技術的開展不能以破壞其他自然資源為前提,例如:水資源,植物資源等,善于分析整體重金屬污染土壤淋洗技術的效果,把握環境治理大方向,采取合理的治理措施。
4.2 可持續性原則
重金屬污染土壤淋洗技術的實施開展遵守可持續性原則,我國經濟發展處于上升階段,環境治理是社會經濟優化發展的主要分支,我們進行重金屬污染土壤淋洗技術的實施中,善于把握和運用自然發展的基本規律,實現重金屬污染土壤淋洗技術在環境治理中持續性開展。例如:重金屬污染土壤淋洗技術實施人員,對即將凈化的土壤進行全面的土壤分析,制定重金屬污染土壤淋洗技術實施的持續性計劃,降低后期鏡湖對土壤的損壞,從而為現代土壤堵塞治理提供新的發展規劃。
[關鍵詞] 重金屬污染 土壤 水 防治
[中圖分類號] X5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3)08-0230-01
重金屬對水體及土壤的污染形勢是很嚴峻的,據資料顯示,每年我國有1200萬噸糧食收到不同程度的不同重金屬的污染,直接經濟損失超過200億元,每年能多養活4000萬人,并且這一數字還在逐年增長,這些污染大都是由于土壤或灌溉用水受重金屬污染而造成,重金屬污染有著較強的不可預見性,因此對其防治有很大的困難,而預防才是王道。
一、重金屬的來源及其種類
1.重金屬的來源
重金屬的主要來源還是工業污染,當然,或多或少也有來自交通以及我們生活垃圾的污染,在工業污染中,來自化工行業的污染占了相當大的比例,其次就是發電廠、鋼鐵廠,最常見的就是工業中的三廢:廢水、廢棄、廢渣,三廢當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屬及其化合物,不經處理便直接排放,直接導致水資源和土壤污染,當人們用了這種被污染的水去灌溉莊稼,在被污染的土地上種莊稼,就會嚴重影響莊稼的收成,重金屬也就隨植物鏈傳到人類,對人們的健康造成了嚴重的影響[1]。近幾年,有環保學者提出:中國的化工企業的工藝、設備、技術研發較落后,是造成污染嚴重的主要原因,而人為的環保意識以及地方保護環保意識的淡薄,加劇了污染,強化治理迫在眉睫。生產企業應放眼未來,倡導環保,化工生產過程盡量使用少污染和無污染的原材料。
2.重金屬的分類
2.1汞污染
汞是一種唯一的在常溫下為液態的金屬,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一般動物植物中都含有微量的汞,因此我們的食物中,都有微量的汞存在,可以通過排泄、毛發等代謝,不影響健康。
但是,隨著工農業的迅速發展,目前國內對汞的需求量還是很高的,問題在于這些重金屬用完之后生成的其氧化物或雜質如何處理,過量的汞如何處理,這些都是問題的關鍵之處,據調查,每年因汞中毒而死亡的人數并不在少數,如何防范含汞廢水進入農業用水系統,已經迫在眉睫,是我們不得不去面對的問題。
2.3鉛污染
鉛是一種柔軟的白色金屬,是我國最早發現的元素之一,很容易生銹,但不失光澤,鉛在工業中最重要的用途就是制造蓄電池,因此,水資源和土壤中鉛污染的主要來源就是人們對廢棄蓄電池的隨意丟棄,而鉛的化合物,常被用于合成五彩繽紛的顏料,在鉛的眾多化合物中,最重要的就是四乙基鉛,常用于汽油防爆劑,鉛的毒性隨量而增大,其主要是通過人的皮膚接觸,或者是消化道、呼吸道等進入人體器官,鉛含量多者可引起器官病變,鉛的主要毒性表現在貧血,神經受到損傷或者造成腎功能不全,生活中的鉛給我們帶來了無限的色彩和快樂,但是食物中的鉛卻能給人帶來痛苦。
二、重金屬對水體及土壤污染現狀
1.重金屬對水體污染現狀
水體中重金屬污染物的來源十分廣泛,最主要的是工礦企業排放的廢物和污水。由于這些工廠排放的污染物數量大,分布范圍廣,因而受污染的區域很大,較難控制,危害嚴重[2]。重金屬在人體內能和蛋白質及各種酶發生強烈的相互作用,使它們失去活性,也可能在人體的某些器官中富集,如果超過人體所能耐受的限度,會造成人體急性中毒、亞急性中毒、慢性中毒等,對人體會造成很大的危害。在我國,最近的一起重金屬污染事件是2011年3月中旬,浙江臺州市路橋區峰江街道,一座建在居民區中央的“臺州市速起蓄電池有限公司” 引起168名居民血鉛超標,是近幾年來浙江發生的最嚴重的一次重金屬污染事件,其原因就是電池公司將含有大量鉛的廢水排入河渠,滲入地下,居民喝了地下水之后鉛嚴重超標,而作為最大的洋垃圾市場,臺州市每年從垃圾中拆解的價值高達200億人民幣,但是拆解之后的剩余物卻隨意丟棄,丟棄的重金屬垃圾對空氣和水資源造成了嚴重的污染。目前,我國的重金屬對水體的污染正在逐年加劇,如若不采取措施,不過十幾年的時間,我們將生活在一個被重金屬污染的世界,想治理都治理不完。
二、重金屬對水體污染的防治措施
1.加快含重金屬廢水廢氣治理
廢水和廢氣是化工行業最普遍的污染物,也是和人類息息相關的一些污染,針對這些廢水和廢氣,怎么處理成為了一個棘手的問題,對于廢水的處理,目前,有三種最為讓人接受的方法,物理處理法,即利用污染物的物化性質來除掉廢水中的污染物,化學處理法,是指利用化學反應原理處理或回收廢水中的溶解物或膠體中的物質,包括中和,氧化,還原絮凝法。最后一種方法是生化處理法,這種方法是指利用微生物在廢水中對有機物進行氧化分解的新陳代謝過程,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濾池,氧化塘等方法。
2.強化含重金屬固體廢物污染防治
固體廢棄物是化工三廢中種類最多數量最大的一種污染物,其每年排出的數量有數億噸,破壞了植被,排入水源,對農業用水造成了嚴重的污染,進一步轉化就會進入大氣,化工廢渣的種類繁多,成分復雜,處理方法并不像廢水廢氣那樣有成套的系統和裝置。而是根據其化學組成選用不同的方法,對于有機化工廢物的處理,目前,采用較多的方法有熱分解法,焚燒法和再生利用法,近幾年發展最受歡迎的是再生利用法,將廢物經過多次的回收利用,將其中有用成分提取出來,加工成其他產品。其次就是對無極廢物的處理,其主要方法有3種,分別是可以作為二次原料資源,或者是提取其中的有用成分用于農業生產,對那些沒有什么利用價值或者已經提取有用成分的部分廢物,可以再加工為建筑材料。
三、結論
目前,我國重金屬對水體污染已經相當嚴重了,尤其是化工行業,是最主要的重金屬污染源中,如若不及時治理,將對國民經濟造成嚴重損失,對人們的身心健康造成巨大的傷害,因此,解決重金屬污染問題已經迫在眉睫。
參考文獻
[1] 李然. 水環境中重金屬污染研究概述. 四川環境, 1997(16): 18-22.
[2] 李振. 淺談重金屬水污染現狀及監測進展. 企業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