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公益文化方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指導思想
堅持“服務民生,服務基層,服務群眾”,采取多種宣傳方式,利用各種宣傳力量,全面、準確地解讀全區文化民生工程政策,及時報道全區文化民生工程建設進展,宣傳介紹各鄉鎮、各單位取得的突出成效和成功經驗,著力提高人民群眾對文化民生工程的知曉度、滿意度和支持率,為積極穩妥地推進我區文化民生工程營造更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推進工作向深度拓展、向長效提升。
二、宣傳重點
(一)重點宣傳文化民生工程的實施工作。大力宣傳組織領導、資金投入、督查落實等實施工作,使廣大群眾切身感受到黨和政府保障和改善文化民生的堅強決心、始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不斷增進群眾福祉的有力舉措。
(二)重點宣傳文化民生工程的政策措施。宣傳實施意義、實施目標、政策內容,進一步濃厚文化民生工程的實施氛圍。
(三)重點宣傳文化民生工程的惠民成效。大力宣傳廣大群眾通過文化民生工程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以及社會各界對文化民生工程的肯定等,通過鮮活事例展示實施成效,努力讓文化民生工程家喻戶曉、深入人心、溫暖民心。同時,也要積極引導廣大群眾和社會各界對改善文化民生保持合理期望,加強釋疑解惑,爭取對工作的更多理解和大力支持。
(四)重點宣傳文化民生工程的先進典型。要認真總結、大力推廣各鄉鎮各單位在組織實施文化民生工程中的好經驗、好做法,促進相互學習、吸收創新,推動全區文化民生工程實施工作水平共同提高。要深入挖掘在全區文化民生工程工作中涌現出來的先進人物和典型事例,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三、宣傳安排
(一)媒體宣傳
1.區局牽頭,各鄉鎮(街道)文化站配合,開展集中宣傳活動,全面、準確、深入解讀各項民生工程政策及辦事流程,宣傳實施目標和實施方案;
2.與區電視系,制作文化民生工程新聞宣傳片;
3.加強網絡公式公開,加強與網友的交流互動,讓群眾多渠道了解我區實施文化民生工程的進展情況;
4.區局網站首頁設置宣傳專題,宣傳解讀文化民生工程政策,并及時上傳工作推進情況報道;
5.各村基層單位要積極做好對外宣傳工作,充分反映我區實施文化民生工程的進展和成效,擴大影響。
(二)社會宣傳
1.區局民生辦負責編印“致全區人民的一封信”發放到村居民手中;
2.區局民生辦通過采取編發手機短信、制作宣傳標語等宣傳方式加大宣傳力度,提升宣傳效果;
3.各鄉鎮(街道)文化站在交通路口、社區廣場、衛生院、村(居委會)等公共場所設置文化民生工程政策宣傳欄,做好政策公開和程序引導;
4.各基層站點利用鄉鎮趕集、節會等有利時機在一年至少舉辦一次以上現場宣傳咨詢、成果展等大型社會宣傳活動,擴大社會影響,并提前2天向區局民生辦報告;
5.凡能夠明確受益對象的文化惠民項目,要采取有效方式把政策宣傳到每個受益對象。
四、宣傳要求
(一)高度重視,加強領導。各承辦單位都要高度重視文化民生工程宣傳工作,加強領導、明確責任,要密切關注本地本單位文化民生工程進展情況,主動向新聞單位提供信息。通過開辟專欄、專題及其他方式及時進行宣傳報道。
(二)認真組織,務求實效。文化民生工程宣傳報道工作時間跨度長、具體要求高,各承辦單位要精心制定宣傳報道方案,扎實推進宣傳報道工作,明確專人負責,加強溝通協調,形成工作合力;要創新宣傳形式、宣傳內容和宣傳載體,盡可能地采取通俗易懂、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使文化民生工程的宣傳生動活潑、深入人心。
(三)把握導向,認真總結。文化民生工程政策性、敏感性強,直接關系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各承辦單位要把握好政策導向,主動設置議題,積極引導社會輿論;要做好宣傳報道資料收集整理工作,安排專人做好宣傳統計工作,并于每月2日前將上一月宣傳報道情況上報區局民生辦。
清、掌握、了解我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種類、數量、分布、生存環境、藝術傳人、發展現狀等情況,為建立我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目錄和民間藝人檔案信息庫,進一步搞好保護、傳承工作奠定基礎,根據全國、省、州的統一部署和具體要求,我縣將于XX年至2010年三年間,開展長時間,大規模的資源普查。
為推動普查工作順利開展并取得良好成效,現根據我縣實際,特制定以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國發[XX]42號、[XX]18號、文化部辦公廳《關于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工作的通知》、省文化廳(鄂文化辦〔2010〕175號)《關于抓緊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普查并上報普查資料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摸清、掌握、了解我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種類、數量、分布、生存環境、藝術傳人、發展現狀等情況,增強全縣人民對民族文化遺產的認同感和外界的認可度,為建立我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目錄和民間藝人檔案信息庫奠定堅實基礎,促進我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有效保護和良好傳承。
二、時間安排
這次普查歷時久、范圍廣、規模大、任務多、壓力重,計劃從XX年9月到2010年底全面完成普查任務。
三、工作重點
1、組建普查專班深入全縣各鄉鎮巡回開展田野調查,通過座談、會議、問卷、活動等多種方式,按文字、圖像、視頻、聲音詳細記載“非遺”項目個數、名稱、特點、價值等,摸清、掌握、了解我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種類、數量、分布、生存環境、藝術傳人、發展現狀等情況,為建立我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目錄和民間藝人檔案信息庫,進一步搞好保護、傳承工作奠定基礎。
2、 整理普查資料,建立《咸豐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目錄》和《咸豐縣民間藝人檔案信息庫》。
3、 按照上級要求和部署,申報國家、省、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目錄。
四、普查范圍
普查范圍包括:口頭傳統,以及作為文化載體的語言;傳統表演藝術(含戲曲、音樂、舞蹈、曲藝、雜技等);民俗活動、禮儀、節慶;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間傳統知識和實踐;傳統手工藝技能;與上述表現形式相關的文化空間。具體可分為:民間文學(口頭文學)、民間音樂、民間舞蹈、民間戲曲、民間曲藝、民間雜技、民間美術、民間手工技藝、生產商貿習俗、消費習俗、人生禮俗、歲時節令、民間信仰、民間知識、傳統醫藥、游藝、傳統體育與競技、其他。
五、實施步驟
1、及時將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工作向縣人民政府匯報,爭取重視和支持;
2、落實普查工作經費;
3、購置數碼攝像機、照相機、錄音筆等普查必需器材;
4、爭取縣人民政府下發普查專門文件,爭取部門配合和鄉鎮支持;
5、舉辦全縣文化部門相關單位和人員的普查業務培訓;
6、正式開展普查工作。
六、普查工作專班
專班負責人:劉時義(文體局局長)
牽頭人:彭家紅(文體局文藝股股長,負責文字、攝像)
成 員:羅忠成(文化館音樂干部,負責音樂搜集)
楊華寧(文化館攝影干部,負責圖片拍攝)
鄧紅菊(文化館舞蹈干部,負責舞蹈搜集)
鄉鎮文化站人員一律參與普查。
七、經費預算
(一)、購置攝像、攝影、采訪等設備:
1套×4萬元=4萬元
(二)、生活費:5人×120天×50元=3萬元
(三)、車燃費:1個組×200次×100元=2萬元
(四)、冷飲費:8人×1203元=0.3萬元
(五)、下鄉補助:4人×12010天=0.96萬元
(六)、下鄉用具及工作用品:4人×200元=0.32萬元
(七)、其它開支:0.5萬元
合計:
八、 工作要求
普查工作人員要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敢于吃苦,樂于奉獻。熱愛民族文化,尊重民間藝人,尊重藝術規律。加強對普查器材和資料的保管,加強團結協作,力爭圓滿完成普查工作任務。
九、 普查順序
二、演出地點:東華小學二校區演出中心
三、活動形式:
1、教職員工自助餐;
2、教職員工同臺演出;
3、元旦抽獎活動。
特等獎2名;一等獎12名;二等獎36名;三等獎60名;優秀獎若干名。
四、節目安排:
以下為擬定節目數量(各部門如申請增加節目需將申請先報我處,如需作節目安排調整,也必須將調整申請先報我處)。
1、1-6年級6個節目(每年級1個節目);3、英語科1個節目;
4、后勤、教輔員工6個節目:
(1)校務辦公室、文員、圖書館管理員、網絡管理員1個節目
(2)生活管理員聯合廚房員工3個節目(三個校區各1個);
(3)保安員1個節目;
(4)倉管、清潔工、器材管理員、電工聯合準備1個節目;
5、幼兒園2個節目;
6、行政及中層以上干部準備1個節目。
共20個節目。
五、表演形式:
題材和體裁要求健康向上、形式多樣、輕松愉快??梢允俏璧?、聯唱、合唱、器樂、戲劇、曲藝、小品、時裝表演、短劇、音樂劇等等。(以集體節目為主,倡導多人參與,計劃內安排的20個節目原則上不報獨唱、獨奏節目。為確保節目的題材質量,由德育處及音樂科做好節目題材預審工作。)
六、工作分工:
總 策 劃:萬學軍
策 劃:庾瑞祥、黃楚強、楊源妹、朱海艇協 調:李曉俊、各級各部門負責人
總后勤部:李羅安(就餐、抽獎、獎品發放、場地布置等)
導 演:張 然
音響燈光:李 維(負責)、李廣清
舞臺監督:王小堂、肖 剛、文宇琴、楊嘉奕、曹淑艷、李麗娜
舞美設計:美術科(吳玉霞負責)
追 光:電工組
舞臺電控:李水龍
攝影錄像:網絡管理員(羅陽先負責)
安 全:保安隊(張貽銑負責)
主 持:盧長龍(負責)、曾玉明、程華碧、邱俊七、工作日程:
11月15日前完成節目題材預審工作(請各節目準備好題材后即報審)。
上報節目:12月8日
上報音樂:12月15日
1、周一下午第8節:清潔工、生活管理員(羅陽先、李廣清負責音響)
2、周一晚上:后勤組節目
4、周三晚上:3、4年級(羅陽先、李廣清負責音響)
5、周四晚上:5、6年級(曾侃、庾建彪負責音響)
6、周五晚上:綜合科組(李維、肖剛負責音響)
注:每個節目走臺不超過20分鐘;原則上不安排其余時間走臺,如確有需要,請主動與羅陽先聯系。
正式演出:12月31日(初定)八、準備工作:
1、總務處做好自助餐及獎品(含幼兒園及財務人員)和場地的相關準備;
2、音樂科和電工檢查和調試好所需設備,并做好現場環節的統籌;
3、元旦各單位活動較多,各節目要提前做好服裝的籌備;
4、當晚服裝、化妝等工作由各節目自行解決。
九、演出注意事項:
1、舞臺音響服從工作人員統一調度;
2、提前三個節目在臺下候場,聽從舞臺監督指揮;
3、演出期間管好孩子注意安全,注意秩序,保證正常演出;
4、發放獎品時,望有序領取;
5、每個節目的費用支出控制在500元之內,所用票據待演出后交總務處統報;
6、各部門領導及教職員工應積極參與,確保今年的節目水平更上一層樓。
關鍵詞:硬泡聚氨酯、屋面防水保溫、抗裂纖維水泥砂漿
中圖分類號:TU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前言
隨著建筑節能觀念的深入人心,建筑節能技術發展迅速,建筑外保溫節能體系不斷涌現。目前,我國現行的防水材料與保溫材料都存在著性能單一、施工程序復雜的現象,防水的不保溫,保溫的不防水;一旦防水層出現了滲漏,保溫層即隨之失去了保溫性能,而且建筑防水工程與建筑節能工程是分別設計并分別施工的;現在大多建筑屋面在傳統注重防水的基礎上,采用了擠塑聚苯板、聚氨酯硬泡噴涂等保溫措施,進一步滿足現行的節能要求。本文通過一工程實例,介紹現噴硬泡聚氨酯坡屋面防水保溫一體化施工技術。
2.工程概況
廣泰小區是由15棟剪力墻結構組成的住宅群樓,總建筑面積21.7萬㎡,屋頂結構設計為鋼筋混凝土坡屋面,坡度在25°~ 30°之間;防水等級Ⅰ級;檐溝內有組織排水。
屋面防水保溫一體化構造做法如下:基層屋面、JS水泥基防水涂料防水層(平屋面)、聚氨酯硬泡噴涂保溫層、抗裂纖維水泥砂漿保護層、彩色水泥瓦組成。
3. 工藝特點
聚氨酯噴涂硬泡保溫材料是以異氰酸酯(俗稱黑料)和混合發泡劑、催化劑、改性劑、阻燃劑、抗老化劑等多種助劑的多元醇(俗稱白料),通過專門設備按照特定比例充分混合、高壓噴涂、現場發泡形成的高分子聚合物新型防水保溫材料,具有良好的不透水性和高的水蒸氣滲透阻,是防水、保溫、隔熱、隔氣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新型節能材料。
該材料拉伸強度高,斷裂伸長率大,能較好地承受溫差變化所引起的基層伸縮、開裂所引起的變形等。噴涂施工后形成一層一定厚度無接縫的保溫層,該保溫層導熱系數低,保溫性能良好;直接噴涂在坡屋面上,與混凝土結構板具有非常強的粘結力,不僅避免了屋面水沿層間縫隙的滲透,也消除了屋面保溫下滑脫落的隱患;不會發生空鼓,有良好的低吸濕性、氣密性。
4. 操作要點
4.1 施工準備
4.1.1 氣候條件:施工時現場的大氣溫度須不低于10℃,空氣相對濕度小于90%,風力小于5級方能進行正常施工,特殊情況下須采取一定的措施。
4.1.2 基層條件:聚氨酯現場發泡體對基層最基本的要求是干燥和平整?;鶎雍士刂圃?%的范圍內。
4.1.3 聚氨酯硬泡體施工完畢后,不得進行其它對聚氨酯泡體有破壞性項目的施工或試驗,在進行后序施工時,一定要采取有效的保護措施,必須確保泡沫的防水功能不被破壞。
4.2 工藝流程
四周圍護 基層清理 按規范標準噴涂待檢測樣塊噴涂施工 閉水試驗 隱檢報驗驗收成品交驗 成品保護
4.2.1 四周圍護:噴涂施工時為防止聚氨酯噴涂材料對其它成品部位造成污染,必須采用彩條布將其周圍完全圍護,搭接部位必須嚴密。每天噴涂前必須檢查圍護是否完整無損,無圍護或圍護不全不得施工,待圍護整改完畢后方可施工。
4.2.2基層處理
平屋面
a.找坡層施工:除去基層油垢、浮灰、塵土; 最薄處40厚加氣碎塊混凝土找坡2%,厚度超過120時,先干鋪加氣碎塊鎮壓拍實,再覆50厚加氣碎塊混凝土,進行找坡層施工。
b.找平層施工:厚度20mmDS干拌砂漿進行找平層施工。
c.基層的排水坡度要求:基層坡度不小于2%,天溝縱向找坡不小于1%,水落口周圍500mm范圍內坡度不小于5%。
坡屋面
除去基層油垢、浮灰、塵土及基層凸起物等雜物,出現高低茬,基層平整度達不到要求時采用DS干拌砂漿找平。檢查基層坡度應符合設計要求,立管應固定堅實無晃動,檐溝收頭等部位應符合設計要求。
4.2.3現場抽取試驗樣塊
按照標準GB50404-2007《硬泡聚氨酯防水保溫一體化工程技術規范》的規定要求,在進行現場噴涂時,準備一塊1000×1000mm的竹膠板,嚴格按照施工工藝及材料標準進行噴涂并制作1000×1000×50mm的聚氨酯保溫樣板,且經現場監理見證抽樣并封樣后,送至具有相關資質質檢中心檢驗,合格后方可進行大面積施工。
4.2.4屋面細部JS水泥基防水涂膜施工
對于屋面雨水口、屋面煙風道、太陽能預埋件等突出部位應采用JS防水涂料做防水處理,涂料施工前應攪拌均勻,厚度應均勻一致,涂刷應分三遍實施,第一遍涂刷量以0.8~1.0㎏/㎡為宜,在第一層涂膜固化后再涂刷第二層JS防水涂料,兩次涂刷方向應互相垂直,第三層涂刷量以0.3~0.5㎏/㎡為宜,當涂膜完全固化后應進行隱蔽驗收,并做不少于24h的閉水試驗測試,隱蔽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硬泡聚氨酯防水保溫一體化施工。
4.2.5噴涂硬泡聚氨酯保溫材料施工
4.2.5.1正式噴涂作業前應先進行試噴,試噴時應先開啟空壓機,打開壓縮空氣開關,再啟動聚氨酯硬泡噴涂機料泵。
4.2.5.2調節黑料及白料出料壓力,輸料管及加熱系統溫度設定應依據現場施工環境和基層溫度進行設定,并根據試噴情況進行適當調整。
4.2.5.3將黑、白物料分別注入各自料桶內,進行物料循環,加料時應注意認真過濾。物料循環過程中要檢查有無泄漏和堵塞情況。
4.2.5.4校準計量泵流量,按所需比例調試比例泵,比例誤差不大于4%。
4.2.5.5物料循環進行過程中要仔細觀察出料流量情況,當料液流速均勻連續且黑白料比例正常后可以開始試噴涂。
4.2.5.6施工時,噴槍與基層間的最小距離約500mm,移動速度要均勻。噴涂順序由下風口逐漸移向上風口,施工人員面向下風口,倒退行進。
4.2.5.7噴涂施工時應分層多次完成,第一層為打底噴涂,厚度不宜過厚約5mm左右即可,然后進行后續分層噴涂,每層噴涂厚度不宜超過20mm,總厚度平均值應控制在設計規范所規定的范圍。
4.2.5.8噴涂施工時應依據現場及基層的具體情況對噴涂方法進行控制和調整以保證每一層的厚度均勻性以及表面平整度。每一層噴涂施工的方向應與之前一層的噴涂施工方向相互垂直。
4.2.5.9大面積噴涂可分片進行施工,對于由于不能一次性施工完成而產生的施工接縫部位要在前后兩次施工時進行分層錯縫噴涂,即在前一次噴涂施工時接縫部位的至少保留三層臺階型的工作面,工作面相鄰斷面的橫向間距宜大于300mm,后一次噴涂時也應逐層呈搭接狀噴涂施工以保證層與層以及兩次噴涂之間的良好結合。
4.2.5.10細部節點噴涂應依據細部構造進行噴涂并額外增加1至2遍噴涂以達到局部增強的效果。
一、加強組織領導,明確目標任務
為加強對我局和諧社區建設工作的領導,調整充實了區文化局和諧社區建設領導小組,由姜廣華局長任組長,楊幼一副局長、李必純調研員、許浩副調研員任副組長。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楊幼一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成員由局機關各科室和下屬單位負責人組成。同時,還結合實際制定了《××區文化局2009年“和諧社區建設年”實施方案》和《××區文化局2009年“和諧社區建設年”工作要點責任分工一覽表》下發各科室、下屬單位落實,明確了工作任務、時間進度、責任部門、責任人及分管領導。
二、強化工作措施,提高服務水平
(一)加快公共文化設施的建設
投資2億元的××藝術博覽館已經封頂,并已完成內部裝修設計方案。5月8日,總投資8億元,總建筑面積62749平方米的××文體中心項目隆重奠基。文化(美術)館新館選址已確定。區圖書館積極協助工務局做好加層施工,5月起開始閉館,同時為保證在施工期間保持圖書館的正常服務,滿足廣大讀者的基本需求,6月6日板房臨時服務點正式對外開放。
(二)推進圖書館一體化服務體系建設
我局繼續加快××區公共圖書館建設及一體化管理進程,以共建、整合的方式在外來青工較為集聚的工業區建設圖書館分館,推進分館建設。繼同富裕、眾冠、高新等特色分館開放后,今年1月,××圖書館百旺信分館正式對外開放,為工業園區上萬外來青工提供一個免費的文化學習場所;2月,華僑城分館試開館;目前,已按照一體化管理模式建成6個分館,蛇口分館正在籌備中。此外,我局還積極調研,按照合理分布、立足需求的原則,選址籌建新的分館,讓社區居民和外來勞務工就近享受文化服務。
(三)打造文化品牌,豐富社區文化產品
2009年上半年,我局共舉辦各類群眾文化活動1236場,其中文藝演出101場,展覽18場,講座35場,比賽9場,電影1005場,大家樂活動11場,舉辦公益文化藝術培訓班22期。同時,還打造了××國際音樂周、粵劇藝術周等一批文化品牌,為社區居民提供豐富的文化產品。如今年××區國際音樂周于5月15日與文博會同步舉辦,推出了11場專場音樂會;粵劇藝術周已經連續舉辦三屆,是××區為弘揚民族文化,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而精心打造的一項群眾文化品牌項目,深受廣大社區群眾喜愛;××區第六屆社區藝術節的各個項目及實施方案已初步確定,目前正在積極籌備;在2009“青工文化快車”活動中,僅上半年就為廣大外來青工舉辦專場晚會、電影、游園、講座、才藝比賽等系列文化活動共34場,還舉辦輔導培訓進企業24期,學員1200人,受益企業達十多家。
(四)充實基層力量,扶持文藝社團
年初,區藝術團專業人員帶編分流至各街道文化站,通過自己的專業優勢,培訓社區文藝社團,已經成為社區文化的骨干力量。同時,我局還加大了對社區文藝團體和本土文藝創作的扶持力度,根據《2008年××區傳統民間文化項目及群眾文藝社團扶持方案》,撥付32萬元經費對區內6個民間文化項目和20支群眾文藝社團進行扶持;通過公益文化活動社會化運作,區粵劇團、區曲藝家協會、區民間藝術團、區老年協會等承辦了一批公益文化招標項目,通過招標引導了本土文藝社團參與競爭,鍛煉隊伍,提高實力。
(五)完善機制,提高公益文化活動水平
繼續完善公益文化活動社會化運作機制,將××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列入區政府扶持名單的傳統民間文藝項目、獲省級以上獎勵的文藝節目、創作劇目以及只能從唯一供應者處購買的項目列入單一來源方式采購范圍,更加有力地扶持了傳統特色項目和優秀的文藝作品。為了讓更多的民眾享受公益文化服務,除了網上免費定票服務外,我局對部分高質量的公益文化演出采取政府補助,低價售票的辦法,使社區居民能低價享受高雅藝術。我局從今年起聘請專業機構對公益文化活動項目的執行情況和結果進行全程監管,并發放社區群眾意見調查表,確保活動質量,上半年已經回收
6000多份調查表,滿意率達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