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現狀

      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現狀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現狀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現狀

      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現狀范文第1篇

      關鍵詞:閩東;農村留守兒童;教育

      中圖分類號:G40-0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36-0084-02

      一、閩東留守兒童概述

      1.留守兒童的概念界定。農村留守兒童是我國經濟發(fā)展轉型期出現的一個特殊的未成年群體,受研究的客觀因素,大多數學者將留守兒童界定為父母均外出務工,而由爺爺奶奶或親戚代為照顧的兒童。本文研究的農村留守兒童首先是農民工的子女,因父母一方或雙方外出務工,由父母的一方或親友等監(jiān)護人撫養(yǎng)照顧的兒童。

      2.國內外研究現狀。國內留守兒童問題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各方教育工作者多采用個別訪談法、問卷調查法等,結合所得數據對留守兒童的情感、心理等多方面進行研究,在此基礎上提出問題及切實可行的建議。國外研究現狀:國外發(fā)達國家留守兒童的問題并不突出,歐洲多國對于公民的權利保障方面可以說是令人生羨,政府會有大量的資金專門扶持這些群體,相關的法律、規(guī)定也十分有力度。

      二、閩東農村留守兒童所存在的教育問題

      對于農村地區(qū)來說,受到經濟的局限等因素,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引起了廣泛注意。基于以上的情況,本文采用問卷調查法、訪談法對寧德市蕉城區(qū)福洋村的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進行了梳理分析。

      1.農村留守兒童的學習指導及成績問題。由于監(jiān)護人的監(jiān)管不力造成留守兒童學習滯后,不少留守兒童的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習慣不好、不能完成家庭作業(yè)、逃學和輟學等情況時有發(fā)生。調查發(fā)現,留守兒童的監(jiān)護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純文盲占了63%,文化水平堪憂,監(jiān)護人不能很好對留守兒童進行學習上的指導和教育。研究數據表明,留守兒童成績差的占了78%,而成績優(yōu)秀的僅占18%。由此可見,農村留守兒童的學習成績并不樂觀,這和留守兒童缺乏學習上的指導有很大的關聯(lián)。

      2.農村留守兒童的道德品行問題。陸士禎等認為,農村留守兒童遠離父母,生活和教育都存在著不少問題和危機:兒童在健康、教育、文化、娛樂等方面的權益受到侵犯的事件屢有發(fā)生,特別是思想道德教育上的缺失。小學留守兒童正處于人格形成的關鍵期,父母常年在外務工,大多數監(jiān)護人對于他們的行為表現并不過于關注,留守兒童多出現組織斗毆、抽煙、偷竊,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在一些地區(qū),這類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占到全部案件的35%以上。

      3.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父母與留守兒童長期分隔兩地,父母無暇顧及留守兒童的情緒變化。歸結起來有:由于親情需要不能滿足所引發(fā)的情緒問題;由于內心的不平衡而出現的交往問題;由于缺乏心理支持而出現的自卑心理;由無奈的反抗所導致的逆反心理;等等。據研究表明,留守兒童冷漠的竟高達60%,而孤僻的也占到了10%(詳見表2)“一項歷時5年的跟蹤調查表明,農村孩子的心理障礙和行為異常比例高達19.8%,遠高于城市孩子的8%。”訪談留守兒童的監(jiān)護人也發(fā)現,他們時常與監(jiān)護人頂嘴,脾氣異常暴躁。

      4.農村留守兒童的安全問題。留守兒童的教育管理多為粗放型,監(jiān)護人安全教育意識薄弱,導致留守兒童的安全得不到保障。

      三、閩東農村留守兒童與國內其他地區(qū)留守兒童的共同點

      1.心理負面效應。臨時監(jiān)護人責任不明確,教育管理能力不足。逐漸的,膽小、自卑、冷漠都成了他們的代名詞。

      2.學校及師資力量薄弱。農村的學校條件有限,無專門的心理課程和心理教師,對于生存教育、安全教育等教育力度都不夠。

      3.道德品行方面。留守兒童的自制力和判斷力均不高,基于這種情況,在一些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下,更是導致了留守兒童犯罪的嚴重后果。

      四、閩東農村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教育現狀比較分析

      1.生活管教的差異。閩東農村留守兒童看護人文化素質低下,缺乏指導學習的能力,有的甚至放任留守兒童沉迷虛擬網絡世界,致使他們走上犯罪的道路。除此之外,他們也不像非留守兒童的家長那般與學校保持密切聯(lián)系,一系列的原因間接導致部分留守兒童逃學,從而成績下降。

      2.學習條件的差異。教育的重要性在這個社會越發(fā)體現出來,但均衡教育卻難以實現。非留守兒童的父母都盡量把孩子送往師資力量雄厚、設備齊全的地區(qū)進行學習;而農村留守兒童普遍在當地農村的小學就近上學,農村小學教育資源缺乏,學習條件艱苦。基礎教育沒有打好對留守兒童來說是不公平且無法彌補的。

      五、閩東留守兒童教育建議

      基于國外的研究手法對閩東地區(qū)情況調查提出策略及建議。

      (一)加強政府的管理

      政府作為一個強有力的主體應加大力度從以下幾點進行實施管理。

      1.完善政策,加大保障力度。政府應完善相關法規(guī)政策,對已有的政策、法規(guī)如《未成年保護法》、《義務教育法》等進行完善,增強可操作性和實施性。

      2.營造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皮亞杰曾在研究了“個體的認識發(fā)展”之后指出兒童的主要認知方式是具體形象思維,主要靠感覺和模仿來認識整個世界,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因此,政府要加大力度整頓社會風氣,抓住任何的契機給留守兒童營造健康的生活環(huán)境。

      (二)重視家庭教育

      家庭是留守兒童常年生活的居所,對留守兒童起到生活指導、受教育的作用。父母的外出務工使留守兒童缺少了親情的滋養(yǎng),加之留守兒童的監(jiān)護人由于年齡、文化、素質等差異,自身也缺乏相應的教育知識和能力,這無疑讓留守兒童失去了健康成長的保障。

      1.慎重選擇監(jiān)護人并加強對監(jiān)護人的教育。監(jiān)護人的教育關系到留守兒童的生活、品德養(yǎng)成等各個方面,因此監(jiān)護人要結合留守兒童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監(jiān)護人要做到嚴而有愛,還要具備一定的知識輔導學習,其次要具備責任感,密切關注留守兒童的行為和身心變化,充當橋梁,加強對留守兒童與父母的聯(lián)系,讓留守兒童感受父母的愛。

      2.加強與子女的溝通。父母與子女的親情關系不可代替。留守兒童在學校里易遭到嘲笑,這對留守兒童來說無疑是一種傷害。久而久之,缺乏家長的疏解,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就受到了嚴重影響。因此,父母應采取多種方式密切聯(lián)系留守兒童,多關心他們的學習生活情況,多給予肯定和贊賞,讓留守兒童找到愛的歸屬感。

      (三)發(fā)揮學校作用,加強指導和關懷

      在農村,應該利用農村學校現有的教育基礎,有針對性地擴展學校教育的功能,彌補留守兒童家庭教育中的“缺位”,實現學校教育的“補位”。學校要充分發(fā)揮好自己的教育和管理作用。

      1.轉變教育理念,傾入師愛。教育領域的不斷發(fā)展,導致各個學校之間出現了成績效益的攀比,為此,教師容易出現對待上的差異。因此,新時代的教師要及時轉變教育理念,提高對留守兒童教育的質量。另外,要加大校內的教師關懷力度并多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在游戲和活動中讓留守兒童感受來自同伴和教師的關愛。

      2.引導留守兒童實現自我管理教育。研究表明,留守兒童相比較于非留守兒童心理承受能力較為薄弱,因事件的沖擊易產生暴怒、自卑等心理問題。研究表明留守兒童的獨立性成了嚴峻性的問題,因此,實現對留守兒童自身的管理具有一定意義。教師要幫助留守兒童充分、較為準確地認識自己,引導留守兒童在必要時進行自我管理教育,實現對自己的監(jiān)督控制。

      六、結語

      綜上所述,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十分突出,同樣身為祖國未來的希望,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需要家庭、學校、社會和政府的協(xié)同合作,給予留守兒童更多的愛和關注,共同締造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促進留守兒童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李秀英.農村“留守兒童”調查與思考[J].中國婦運,2004,(10).

      [2]陸士禎.預防農村留守兒童道德滑坡[N].人民日報,2004-05-18.

      [3]姚云.農村留守兒童的問題及教育應對[J].教育理論與研究,2005,(7).

      [4]吳承紅,蔡澄,邰啟揚.農村留守兒童心理的心理問題及其解決策略[J].教育探索,2005,(12).

      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現狀范文第2篇

      關鍵詞:農村;留守兒童;教育;成才

      所謂農村留守兒童,是指由于其父母一方或雙方長期外出務工而留在農村戶籍所在地接受養(yǎng)育,缺失父教、母教甚至父母教育均缺失或基本缺失的未成年人。

      當前,隨著時代的進步和城市化建設的飛速發(fā)展,留守兒童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群體,其教育問題產生的原因有著及其復雜的社會背景、家庭環(huán)境等諸多因素。因此,教師要關注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現狀,使他們真正成才。

      一、缺失良好的家庭教育

      “養(yǎng)不教,父之過。”這些孩子留在家里,很少感受到來自父母無微不至的關愛,這種愛的歸屬感的缺失,對兒童以后的身心發(fā)展存在嚴重的影響。據此,一些學者認為,農村留守兒童是一群“情感饑餓”的孩子。情感的缺失會使他們在人格發(fā)展上出現很大的扭曲和變形。例如這些孩子由于“情感饑餓”,很容易對父母產生怨恨,成年后會滋生怨恨社會甚至報復社會的不良心態(tài)等。由于其他監(jiān)護人總是認為孩子的父母不在身邊,出于同情或可憐,對孩子溺愛嬌慣,事事由著孩子,放任自流,對孩子的思想教育、道德人格、人生觀、價值觀的培養(yǎng)等很少顧及。

      二、缺失密切的“家校”配合

      學習上因為只有教師單方面的教育,學校很難在有效的時間和空間里改變學生的習慣和意識,有的家長甚至不知道孩子的班級和班主任的名字,更談不上參加學校舉行的家長會,不了解時下孩子的學習狀況,所以孩子學習差,自覺性、主動性、積極性不高。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得孩子在回家的路上如同迷路的羔羊,呼喚愛的到來。下一代的教育問題,直接影響著新農村的建設,影響著農村人口素質的高低,影響著社會主義的建設。可愛的一群孩子,少了噓寒問暖,少了言行引導,少了思想熏陶,少了表揚鼓勵,所以,他們的教育問題發(fā)人深思。

      三、缺失有效的社會管理

      這些未成年的孩子,遠離父母親的諄諄教誨,雖然有許多針對未成年人的法律法規(guī),但是實施起來難,尤其是留守兒童,很難對其實施有效的管理。根據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及少年兒童身心發(fā)展特點,這些少年兒童處于身心發(fā)展的轉折期,其生理和心理成長發(fā)育均不成熟,會出現自制力差、自卑心理強、性格孤僻內向、生活檢驗欠缺、涉世不深、自律能力差、不合群、焦慮緊張、缺乏安全感、人際交往能力較差、頑皮任性、沖動易怒、神經過敏、逆反心理強等問題。如果這樣的孩子遇到壞人的不良誘惑與影響,往往一呼即應、一拍即合,共同作案甚至團伙作案,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為做好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管理工作,建議應采取以下策略:

      (1)家庭教育不可少,父母責任不可減。教育子女,是父母的天職。再苦再累也不能苦孩子,父母如果沒有遠大的眼光和理想,把孩子留在家里,急功近利,打工掙錢,不考慮下一代的教育問題,的確讓人擔憂。要是孩子沒人管學壞了,一切就都遲了。所以,父母至少要有一個經常留在孩子身邊,教育孩子、照顧孩子,這是父母的責任,也是義務,因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別人很難代替。

      (2)學校教育不可無,因材施教很關鍵。目前,有的家長為了自己的方便,讓學生輟學,隨自己打工。因此,學校要宣傳《九年義務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護法》,確保孩子能正常接受教育。

      首先,學校要完善小學生住宿條件,建立寄宿制,由專人照顧,確保孩子的安全。同時要給農村留守兒童一個溫暖、寬松的成長環(huán)境,并及時和家長取得聯(lián)系,讓孩子感覺學校就是自己溫暖的“家”。

      其次,學校教育要因“材”施教,循循善誘。學校要注重教育方法,給予孩子更多的理解、更多的愛,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時,要重視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并常抓不懈。而且要注重情感道德、思想品質的培養(yǎng),教育他們誠實守信,理解父母,鼓勵他們和別人交往,積極參加集體活動,融入到班集體中。教師要經常和這些孩子交流,了解他們的心理發(fā)展,設身處地的為他們著想,確保他們健康成長。

      第三,教師可以不定期的家訪,舉行監(jiān)護人座談會,交流管教留守兒童的經驗教訓,了解留守兒童的發(fā)展情況,探討留守兒童教育策略,并建立留守兒童教育檔案袋,定期與學生家長電話交流。

      (3)在城市專門設立九年義務制學校,以便留守兒童讀書。農民工在城市建設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是城市建設的中堅力量。城市建設不可以沒有農民工,國家建設不可以沒有好孩子。可他們把孩子留在家中,心里也十分牽掛,無心工作,孩子也無人管教。如果孩子在他們身邊該有多好啊,所以在城市建立九年義務制學校,免除一些收費,讓農村留守學生隨父母在城里讀書,這樣他們就可以安心地打工,孩子可以快樂地學習成長,接受更好的教育,兩全其美。

      總之,兒童是祖國的花朵,不管是父母,學校還是社會,要切實抓好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使他們真正成才。

      參考文獻:

      [1]段成榮,吳麗麗.我國農村留守兒童最新狀況與分析[J].重慶

      工商大學學報,2009(1).

      [2]何智明,杜學元.我國農村留守兒童的社會成因及對策[J].邊

      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現狀范文第3篇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很多農民外出務工、經商,因此許多兒童因缺少直接的監(jiān)護人而成為“留守兒童”。在家庭方面“生活上缺少照料,思想上缺少正確引導,學習上缺少輔導”而農村的教育教學條件又非常地有限,留守兒童出現的種種教育問題也應運而生。

      關鍵詞:留守兒童 教育 現狀

      我曾所在的小學有六個年級,但只有七個老師,全校的學生總共一百多個,留守兒童占了三分之一。在學校里,除了當六年級的班主任,我還兼任輔導員,兼上整個學校的品德課,音樂課,英語課。從內心上,我從由剛開始的無所適從轉變?yōu)榻邮芩麄儯踔料矚g他們。但是在和他們的相處中也發(fā)現了問題。

      一、“留守”造就了他們孤僻的個性和責任感的脫離

      那是六年級的一次班會課。由于班級簡陋,墻壁的隔音效果不好,下課經常有那么幾個好玩的同學在班級里喧鬧,影響到隔壁辦公室老師批改作業(yè),幾個老師頻頻有意見。于是,我想用班會課的機會跟他們好好溝通交流趁機引導教育。我覺得這只是個小問題,我們之間的交流應該不會有什么阻礙。于是,我嚴厲地批評了幾個平時喜歡吵鬧的同學,我覺得應該就事論事,讓他們有明確的是非觀。沒想到這不經意的嚴厲卻讓自己莫名地委屈。受批評的孩子雖然沒有言語上的反抗,但取而代之的是不屑眼神,似乎他們知道自己錯了但是卻和自己無關。班級的其他的孩子有的也表現得很不以為然,有種"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漠然,有的甚至冒出了幾聲嘲笑。當時,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這和我想象中那種農村孩子淳樸的單純形成了極大的反差。我開始反復地思考:“他們的這種行為是對我的挑釁,還是對同學的冷漠?我應該怎樣從思想上去引導他們,怎樣去對待以后的教學?”這一連串的困擾讓我這個班主任不知所措,看來情感教育勢在必行。后來,我對這些孩子的家庭背景進行了更為細致的了解,他們就是需要特別關注的群體。課后,我都會和他們進行情感上的溝通交流,我發(fā)現其實他們對于外界的態(tài)度并沒有我想象中的那么敵對,他們的本質還是善良的,只是父母長期不在身邊,他們不懂得怎樣去控制和表達自己的情感,單純地認為對于不好的事物和行為,他們應該做的是鄙視和嘲笑,自身也缺乏對于犯錯的責任感,更不用提班級責任感和社會責任感了。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負有不可推脫的責任,但為維持生計而背井離鄉(xiāng)打工的他們又奈何呢?作為學校,作為老師,我們又能做什么?又該怎樣去做?要培養(yǎng)他們的心理、人格和行為習慣是很大的一個工程,這并不是簡單的一朝一夕,一招一式可以完成的,更何況他們所處的是這樣一個教師隊伍薄弱,教育設施簡陋的教育環(huán)境!

      二、“留守”無法讓他們有足夠的營養(yǎng)來支撐他們的腦力勞動

      可以說,不可改變的農村環(huán)境讓這些留守兒童們對于外界缺乏認識和理解,但他們勤勞,淳樸的美德卻仍讓人有一種樸實的溫暖。這也是我和他們接觸以來,體會比較深的。有部分的孩子在課堂提筆如千金重,在勞動課上卻能夠拿著鋤頭瀟灑揮汗,有的孩子在作文課的方塊格里半天仍空白一片,而卻能提著沉甸甸的簸箕不停來來回回,在勞動課上填寫自己滿意的答卷。他們能夠嫻熟地完成操場的拔草任務,不廢吹灰之力。看著他們一個個瘦弱的身影,讓我這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指揮者都感到汗顏。這就是所謂的“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吧!由于大部分孩子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有的孩子小小年紀就得幫著爺爺奶奶干家務活和農活,吃得也是很簡單,有時就僅僅是一頓稀粥,一個白饅頭,有的甚至一天就只吃兩頓。他們穿得很樸素,他們的衣服總可以看到歲月留下的痕跡。他們的學習成績大體屬于中等水平,我很用心地上課,但是不給他們壓力,因為我理解什么叫“心有余而力不足”只有他們認真了,努力了就行。城里的孩子談營養(yǎng),談休息,談鍛煉,對于農村的孩子或許這只是些抽象的詞語和不可理解的愿望罷了!

      三、“留守”讓他們的心理變得敏感與脆弱

      留守的孩子最盼望的就是逢年過節(jié),因為可以見到他們外出打工的父母,可以享受到不用做家務,干農活的待遇,他們最為期待的是親情的回歸!記得在一次品德課上,我讓三年級的同學在紙張上寫上最想對父母說的話時,有部分的同學遮遮掩掩的,唯恐其他孩子看到他們的心聲。其實他們的內心是含蓄的,在從小就缺少父母親情的環(huán)境下,他們學著對同齡人掩飾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想法。孩子畢竟是孩子,或許,只有長輩的關心,愛護才能夠讓他們產生信任感,讓他們有道出自己想法的意愿。在那一疊大大小小寫滿心愿的紙條中,有的孩子這樣寫道:“爸媽,我知道你們在外面打工很辛苦,但是我還是希望你們能回到我身邊,我會好好讀書,長大幫你們掙錢。”很樸實的語言,卻真實地寫出了大部分孩子的心聲。但是大一點的孩子卻有自己不一樣的想法,有個六年級的孩子告訴我,他城里打工的父母想把他接到他們身邊,但是他不想去,他更想跟生活多年的爺爺奶奶住在鄉(xiāng)下。我問他為什么,他沉默了好長一段時間。最后說了句,“我想快點長大”。親情的選擇對于一個孩子來說是如此沉重,或許他覺得只有長大了才更有能力去承受!

      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現狀范文第4篇

      關鍵詞:留守兒童;隔代監(jiān)護;教育問題

      一、西部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存在的問題

      1.學習受父母外出影響大,成績普遍偏低。西部農村經濟條件落后,農民們迫于生計,不得不外出打工,而城市昂貴的學費、擇校費和戶籍限制令眾多農村農民望而卻步,農民們只能把孩子留在農村上學。兒童期的孩子對父母的依賴性強,很多留守兒童在父母外出初期由于思念父母,學習成績大幅度下降。由于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文化水平較低,對孩子學習的問題往往不能給予幫助。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學習心理問題。一些留守兒童因為父母離開,在一個時期(大多數為半個月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學習上變得消沉,課堂聽課不能集中注意力,作業(yè)完成情況也不太好。二是學習成績難以提高。接受調查的留守兒童在班上的學習成績處于一般、較差的63%。學生們將“學習無人輔導”列為造成自己學習成績偏低的第一要素,有7.1%的留守兒童認為父母外出對自己的學習產生不利影響。

      2.心理健康狀況令人堪憂。缺乏心理支持導制自卑。自卑心理產生源于人際間的比較。留守兒童經常看到其他同學朝夕與父母相伴,有人關心和疼愛,而自己卻沒有,相比之下必然會感到失落和自卑。自卑感一旦形成,就會以一種負向情緒體驗存在。由于客觀環(huán)境和主觀認知難以改變,隨著父母外出務工時間的延長,這種自卑體驗不僅不會減少,反而會增加和泛化,嚴重影響留守兒童的身心健康。

      3.日常行為缺乏自律。因父母長期不在身邊,監(jiān)護人對留守兒童管理不到位,缺乏及時有效的約束管教,只要不犯大錯,對孩子的行為一般采取認可態(tài)度。孩子的生活、學習無人督促,造成行為偏差。許多留守兒童在家里不聽監(jiān)護人教導,在學校不遵守規(guī)章制度,常有遲到、曠課、說謊打架、欺負同學等行為。

      4.安全得不到保障。農村留守兒童由于得不到家庭和父母的有力的有效的監(jiān)管,易產生安全問題。其一,由于得不到親情照顧而產生安全問題,特別是人身安全問題。農村留守兒童的生活條件均比較差,加之他們一般是隔代撫養(yǎng),撫養(yǎng)人的文化程度又往往偏低,缺乏基本的衛(wèi)生保健知識,疾病預防意識淡薄,因此,常常會出現有病不能及時就醫(yī)的現象。其二,受到人身傷害時得不到及時有效的保護。其三,自己行為失控,傷害別人,從而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5.青春期性教育基本缺失。西部農村留守兒童由于父母雙方或一方外出務工、經商,從而不能夠正常地接受有關青春期性方面的親子教育,相對于有父母在家的非留守兒童而言,他們的青春期性教育基本缺失了。學校和監(jiān)護人在對農村留守兒童進行青春期性教育過程中并未起到主導作用。獲取性信息的主要渠道為網絡、報刊、雜志、光盤等,但這些渠道的內容良莠并存,很多不健康的、的內容使心理上還不成熟的農村留守兒童很難辨別是與非,消極的因素會潛移默化地把他們自覺不自覺地引向歧途,好奇和扭曲的心理會使他們應用不正當的手段窺探性的奧秘。

      二、西部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產生的原因

      1.家庭教育功能弱化。人們常說“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任期最長的老師”,家庭教育對孩子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是無人替代的。由于父母遠在外鄉(xiāng),留守兒童不但無法享受正常的親情關愛,而普遍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學習長期處于無人過問的狀態(tài),導致留守兒童放任自流、輟學厭學、成績偏差、心理生理發(fā)育失衡、德智體發(fā)展滯后等等。

      2.農村學校缺乏科學育人的理念。一是學校辦學條件差。盡管我國全面推行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但由于歷史遺留問題,城鄉(xiāng)教育資源配置嚴重失衡。二是學校管理措施不力。由于留守兒童這個特殊群體是近年來才出現的,西部少數民族地區(qū)部分學校對留守兒童教育沒有引起足夠重視;有的學校雖然制訂了一些相關管理措施,但缺乏有效的監(jiān)督執(zhí)行,給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留下許多隱患。

      3.農村社區(qū)教育資源缺乏。由于歷史的原因和諸多現實因素的制約,目前西部少數民族地區(qū)農村設施比較落后,與城市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一方面?zhèn)鹘y(tǒng)農村社區(qū)的社會化功能特別是文化傳承功能減弱,社區(qū)成為農村留守兒童社會化的旁觀者。另一方面農村社區(qū)組織沒有充分發(fā)揮作用,調查中發(fā)現,大多數村干部認為,留守兒童的教育管理是農民工自己家的私事,家長外出務工,自然要先把家里的事情安排好。

      三、解決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對策

      1.家長要承擔起教子之責任,加強親子互動,延續(xù)缺失的情感教育。家庭在兒童社會化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父母就要認識到自身的責任和義務。農村留守兒童的父母應加強對孩子教養(yǎng)的認識程度,積極主動地調整自己的教養(yǎng)行為,避免家庭結構缺損和社會不良傾向對自己教養(yǎng)方式的影響,以保證留守兒童社會化的順利進行。外出打工的父母盡可能調整好外出方式,為子女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學習條件。

      2.學校應針對留守兒童建立專門的教育管理措施。教育人類學指出,傳統(tǒng)教育學空洞無力的關鍵是把教育簡單化,忽視了教育的復雜文化背景。同樣,教師在教育上失敗的根本原因也是忽視了受教育者的文化背景。留守兒童是在家庭教育缺失的背景下成長起來的,因此,應針對留守兒童的特殊文化背景,把抓好留守兒童的校內外管理列入學校管理的目標,有專門的管理計劃方案等。各班級應建立起留守兒童個人檔案,學校統(tǒng)一部署管理。

      3.定期舉辦針對留守兒童的代養(yǎng)家長學校或舉行代養(yǎng)家長見面會,建立良好的學校―家長溝通機制。研究表明,留守兒童對家庭缺少依戀感,排斥家庭在教育中的指導和干預,在很大程度上緣于他們與家庭中代養(yǎng)人之間的代溝和以此而形成心理隔閡。父母外出以后,大多數留守兒童有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代為看管。代際價值觀和心理上的隔閡使留守兒童無法認同祖輩的教育方式和所傳遞的價值觀念,從而使家庭的道德教育處于缺席的狀態(tài)。定期舉辦短期的家長學校可以改進留守兒童代養(yǎng)人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方法。同時,學校必須運用有效乃至強制手段,建立學校與留守兒童家長的溝通機制。

      4.建立農村社區(qū)兒童青少年教育和監(jiān)護體系,增強和發(fā)揮農村社區(qū)教育的作用。兒童少年的教育歷來是家庭、學校、社區(qū)共同的責任。但是,在西部少數民族地區(qū)的農村地區(qū),由于基層沒有相關的兒童青少年的社區(qū)教育組織,使得目前社區(qū)在兒童青少年的教育和成長過程中的作用微乎其微。建立農村社區(qū)教育監(jiān)護體系,由基層社區(qū)、學校等牽頭、聯(lián)合婦聯(lián)、工會、村委會、派出所等共同構建農村少年兒童健康發(fā)展的教育和監(jiān)護體系。

      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是一個現實的問題,它在我國經濟和社會轉型的過程中將會長期存在,其問題的解決需要全社會的支持和參與。

      參考文獻:

      [1]O?F?博爾諾夫.教育人類學[M].李其龍,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2]露絲?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何錫章,黃歡,譯.北京:華夏出版社,1987.

      [3]陳向明.質的研究方法與社會科學研究[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

      [4]馮增俊.教育人類學[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8.

      [5]瑪格麗特.米德.文化與承諾[M].周曉紅,周怡,譯.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

      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現狀范文第5篇

      關鍵詞:留守兒童;體育教育;農村;現狀

      以農村留守兒童的體育教育問題為研究對象,調研對象涉及濰坊市昌樂縣紅河鎮(zhèn)的所有小學在讀一年級到六年級的留守兒童。通過本次調查做分析如下。

      1農村留守兒童的現狀

      1.1留守兒童的監(jiān)護情況

      調查發(fā)現,父母遠離家鄉(xiāng)外出打工造成的最突出的問題是導致不少孩子的情感變得脆弱,對衣食照料不周讓孩子情感荒漠化,缺乏家庭教育導致他們缺少親情關懷,使孩子們感到無助和孤獨。其次是對留守兒童的學習的影響,父母常年不在身邊導致留守兒童在學習上得不到幫助和監(jiān)督,成績不理想。第三是孩子的生活得不到良好的照料使他們身體素質下降。綜上所述,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庭尤其是父母的關愛和教育對孩子的性格發(fā)展起重要的作用。

      1.2留守兒童參與體育活動的態(tài)度

      通過與被調查的農村留守兒童的訪談發(fā)現,年齡比較小的留守兒童喜歡上體育課只是因為興趣,是覺得體育課上老師領著和同學們做游戲很好玩。年齡比較大的同學喜歡上體育課主要是在一定程度上認識到參與體育活動的價值,對體育活動能強身健體、緩解壓力、放松心情、加深朋友間的感情、增強信心陶冶情操的作用表示贊同。通過與被調查的同學交流,得知喜歡而不參加的同學是因為存在自卑心理、沒有自信。并且經常參加運動會的留守兒童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比較高,有較強的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

      1.3留守兒童的課外活動情況

      訪談得知,農村留守兒童放學后可以參加的其他活動很少,村里更沒有體育活動娛樂設施,課余體育文化和娛樂生活枯燥乏味,而留守兒童的監(jiān)護人更認為參加體育活動浪費時間不如幫家里干活,可見留守兒童的課外體育活動不容樂觀。

      2體育活動開展情況

      2.1學校體育課程情況

      在對調查學校的在職體育老師的走訪中,發(fā)現他們對《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理解并不深刻,認識并不全面,只是一知半解,所以新的體育課程標準的實施難度很大,實際操作性很低,這些方面學校并沒有做出嚴格的規(guī)定與要求,這說明學校體育課程并沒有得到重視。

      2.2學校組織運動競賽的情況

      每年都舉行一次春季運動會,競賽項目比較少,并且參加運動會的學生得不到相應的鼓勵、成績好的同學得不到相應的獎勵。體育課、運動會的現狀都會降低兒童青少年尤其是留守兒童的體育興趣。因為當留守兒童對某項體育活動產生興趣時,往往由于無法及時得到專業(yè)老師的指導和幫助以及運動中的挫敗感而失去對運動鍛煉的興趣。

      3留守兒童所在學校體育師資情況和場地設施情況

      訪談發(fā)現,學校長期以來不重視體育場地建設,缺乏建設經費,該區(qū)體育場地及器材配備滯后,農村小學沒有規(guī)范化、標準化的運動場地,體育課都是在校園閑置的空地進行,沒有排球籃球場地,只有幾張簡易的乒乓球臺,運動器材只有一些跳繩、毽子、乒乓球拍、羽毛球拍等。運動器材和運動場地的匱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留守兒童參加體育鍛煉的興趣。

      4留守兒童參與體育活動的影響因素分析

      4.1城鄉(xiāng)二元化結構體系及外出打工農民的弱勢群體地位

      建國后由于經濟落后,國家經濟發(fā)展戰(zhàn)略上選擇了“堅持工業(yè)優(yōu)先,以犧牲農業(yè)來加以發(fā)展工業(yè)”的模式遏制了農民和農村的發(fā)展。經濟生活的貧困加上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使農村留守兒童很少參加體育鍛煉。

      4.2留守兒童家庭父母教育缺席,家庭體育教育功能弱化

      家庭教育是人生接受教育的起點,既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又是學校教育的延伸,對孩子的成長和社會化起重要的作用。家庭體育教育是家庭教育的一部分。對于留守兒童來說父母教育的缺失影響到他們的體育教育。這些家庭因素導致留守兒童和體育教育的直接缺失。

      5建議

      5.1以政府為后盾,加大資金投入,創(chuàng)設良好的體育教育環(huán)境。

      政府制定和實施全面保障農村留守兒童父母弱勢境遇的相關政策和法規(guī),確保留守兒童得到平等的教育權利,真正享受到體育教育的惠澤。

      5.2以學校為中心,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體育教育

      學校是體育教育的主要場所,留守兒童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學校度過,構建農村留守兒童體育教育的新機制,必須充分發(fā)揮學校的優(yōu)勢,構建和諧的學校體育教育氛圍。

      5.3以社區(qū)為基礎,分擔教育責任,豐富留守兒童的課外活動情況

      在當前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在全民健身的背景下,農村社區(qū)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不但是人們生產生活的場所,也成為留守兒童社會活動的主要場所。因此,農村社區(qū)要對留守兒童教育特別關注,分擔教育責任,與家庭、學校協(xié)調為留守兒童創(chuàng)造良好的體育活動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 王東,余益兵.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調查研究[J].皖西學院學報,2012,28(5):149.

      亚洲人成未满十八禁网站| 亚洲日韩乱码久久久久久| 亚洲人成图片网站| 亚洲一区无码中文字幕乱码| 亚洲性无码av在线| 亚洲最新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 亚洲麻豆精品果冻传媒| 亚洲一区二区影院| 亚洲综合小说久久另类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亚洲AV观看|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ⅴ|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精品导航| 亚洲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色欲或者高潮影院| 亚洲精品国产情侣av在线| 亚洲人成人77777在线播放| 亚洲六月丁香婷婷综合| 亚洲自国产拍揄拍|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网站|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影院| 亚洲av无码无线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不卡|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久久电影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麻豆| 亚洲一区二区电影|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无码| 亚洲综合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亚洲人成在线综合|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 内射干少妇亚洲69XXX| 亚洲欧洲国产经精品香蕉网| 中国亚洲呦女专区| AV激情亚洲男人的天堂国语|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av中文 | 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一区| 国产亚洲综合一区柠檬导航| 亚洲情a成黄在线观看动漫尤物| 亚洲白嫩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