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塑料造成的污染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白色污染;危害;防治對策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7.234
1 前言
數量較多的塑料袋、農用薄膜以及一次性塑料在運用之后被丟棄為固體的廢物,因為胡亂的扔、丟,同時很難進行降解處理,造成此廢棄物掛在樹上,草坪、路邊以及水面等隨處可見,對人們的生活環(huán)境造成了非常大的破壞,因為廢棄塑料的包裝物大都為白色,所以其引起的環(huán)境污染便是“白色污染”。
2 白色污染概述
白色污染是人們對于難以降解的塑料垃圾(塑料袋)污染環(huán)境情況的一種概括。其所代表的是以聚丙烯、聚苯乙烯以及聚氯乙烯等其它的高分子化合物所合成的各式各樣的生活塑料物品被運用之后變成的固體廢物,因為胡亂的丟棄,無法降解處理,以造成較大環(huán)境污染的現(xiàn)象。
3 白色污染的危害
3.1 視覺污染
塑料是一種非常難以降解的生活垃圾,數量較多的廢棄塑料品在旅游區(qū)、城市以及水體等地方均能看見,對城市市容、人們的視覺以及景點的美感等均造成了非常大的消極影響。特別是鐵路運輸領域,旅客在車輛行駛中的過程將已經用過的餐盒扔出窗外,部分列車的服務人們同樣將垃圾扔到窗外,導致鐵路沿線兩側植物的白色化。
3.2 潛在危害
除以上所述的白色污染外,白色污染依然有著非常多的潛在危害。以下針對其所具有的潛在危害進行全面的研究。
(1)塑料袋、一次性飯盒造成的危害。僅僅是由于“一次性”的運用便會導致非常多資源的浪費。在我們國家,超薄塑料袋的加工材料大都源自于廢棄的塑料,此廢棄塑料里面或許會包含氯乙烯這一類的毒害物質,若運用了涵蓋氯乙烯單體塑料品來盛裝食物,能夠引起手指、手腕浮腫的問題,或許還會造成肝損傷,在一定程度上危及到了人們的身體健康。
(2)土壤惡化加劇,對農作物的生長造成影響。當前人們所大量運用的塑料品均是無法降解的,其加工工藝即使非常的簡單、便于操作,然而其在運用之后的處理是非常困難的。由于自然界里面所具有的微生物僅僅可以對分子量低于2000的物質實施分解與運用,但是塑料品的分子量均超出了2萬,若微生物可以對其實施分解,其分解所需要的時間為200年。所以,若將塑料品扔在農田里面,是難以在較短的時間范圍內被微生物所分解運用的,然而遺存在田間的塑料品不但會對土壤的氣密性造成影響,同時還會限制農作物對于水分、陽光的吸收與運用,進而對農作物的生長造成影響。
(3)塑料填埋對于環(huán)境造成的影響。當前,填埋處理依然是我們國家處理城市生活垃圾最為主要的形式。因為塑料膜的體積較大、密度相對較小,其可以非常快的填滿場地,削弱了填埋場地對于其它來及處理的效率;同時,填埋之后的場地因為地基非常的松軟,垃圾里面所涵蓋的病毒與細菌等其它有害物質非常容易滲透至地下,對地下水造成污染。
4 白色污染的防治Σ
4.1 完善相關法律法規(guī)
在1980年之后,伴隨聯(lián)合國《二十一世紀議程》與《環(huán)境宣言》的出臺。我們國家在1989年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棄物污染環(huán)境防治法》等其它法律條文,針對固體廢棄物所造成污染的防治進行了相應的規(guī)定與應對對策。在1996年的時候,中國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棄物處理法》,其間明確制定了對于固體廢棄物的防治全面遵守“無害化、減量化以及資源化”的準則,針對地膜、一次性塑料品的運用同樣進行了相應的規(guī)定。在2008年6月1日明確指出,在全國所有的超市禁止運用一次性塑料品。將塑料袋的免費使用改為“有償”使用。針對生產一次性塑料品的企業(yè)征收塑料袋治污與生產稅費,同時明確限制了塑料袋的運用范疇。然而最為主要的便是增強市場監(jiān)管,對于違背制度的人員嚴格懲處。唯有這樣,“白色污染”的防治才可以收獲較好的成效。
4.2 增強宣傳教育
增強環(huán)境保護意識的宣傳教育,在社會層面產生一個相對較好的環(huán)保氛圍,是防治白色污染的重要基礎。增強宣傳教育,全面發(fā)揮廣播、電視以及網絡等其它媒體所具備的教育作用。融合圖片、構建志愿團隊等,以使人們能夠有不運用塑料袋的觀念,能夠達到不隨意扔垃圾、對生活垃圾實施區(qū)分等。
4.3 大力發(fā)展科技
高度關注“白色污染”防治的研究與技術創(chuàng)新,研發(fā)能夠降解的塑料。可降解塑料具備與一般塑料完全相同的運用功能,然而在運用被丟棄之后,其化學架構能夠在一些環(huán)境下出現(xiàn)改變,使得高分子分解為分子量相對較小的分子,最終被自然所同化。在塑料品的制造環(huán)節(jié)融入相應數量的添加劑,使得塑料品的平穩(wěn)性不斷降低,非常容易在自然環(huán)境里面成功降解。可降解的塑料主要有以下三種:雙降解塑料、光降解塑料以及生物降解塑料。我們國家全新塑料的研發(fā)同樣有了較大的發(fā)展,正在研發(fā)以秸桿纖維、淀粉以及天然草漿等其它原料所制作成的“綠色”取代品。
4.4 確定合理的經濟政策
我們國家所具備的全面運用優(yōu)惠制度無法促使塑料廢棄物的回收運用領域產生相對較好的市場體制。為了能夠不增多政府部門的負擔,并且完全遵循“污染者付費”的準則,需要造成廢棄品的企業(yè)自身進行回收運用,無法回收運用的公司又或是個人需要上繳相應的回收處理費用,又或是關停整頓,直到將其調控在所規(guī)定的范疇內,能夠極大的降低白色污染。這樣的做法在國外已經普及,然而我們國家當前依然不具備類似的經濟政策。
5 結語
“白色污染”不單單是技術層面的問題,同時還是社會層面的問題,需要循序漸進。在全球環(huán)境趨于一體化的背景之下,非常多的發(fā)達國家與民間組織均允諾在環(huán)境保護層面向發(fā)展中的國家提供技術與資金的支持,我們需要以積極進去的態(tài)度,引入資金與最先進的技術,推動“白色污染”的防治。
參考文獻:
關鍵詞:白色污染;危害;防治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problem of white pollution and the deteriorating of humans on the environment, people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eliminate white pollution. The author analyzed the white pollution and harm, put forward some preventive measures, I believe that in the near future, white pollutants from our side will disappear.
Key words: white pollution; hazard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中圖分類號:X5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垃圾產量急速增加。近幾年來,塑料制品作為一種新型材料,具有質輕、防水、耐用等優(yōu)點,在全世界被廣泛應用,且呈逐年增長趨勢。不可否認,塑料方便袋的出現(xiàn),在一定程度上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但隨著塑料制品消耗量大幅提高,城市垃圾中塑料成分也成倍增加。由此造成的“白色污染”破壞了市容環(huán)境,危害人體健康。廢塑料制品混在土壤中會影響農作物吸收,進入生活垃圾中的廢塑料制品,給垃圾綜合利用帶來困難。因此,治理“白色垃圾”已成為全社會面臨的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一、什么叫白色污染
塑料是一類高分子材料。以石油為原料可以制得乙烯、丙烯、氯乙烯、苯乙烯等,這些物質的分子在一定條件下能相互反應生成分子量很大的化合物(即高分子):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我們通常使用的塑料就是由上述四種高分子組成的材料(聚乙烯、聚丙烯薄膜抖動時聲音發(fā)脆,而聚氯乙烯薄膜則較柔軟,抖動時無發(fā)脆聲音;發(fā)泡塑料一般是聚苯乙烯,燃燒時有濃煙)。從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塑料進入廣泛實用階段。由于塑料具有很多優(yōu)點:它取材容易,價格低廉,加工方便,質地輕巧,因此塑料一問世,便深受世界歡迎,它迅速滲入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塑料被制成碗、杯、袋、盆、桶、管等。塑料被列為20世紀最偉大的發(fā)明之一,塑料的普及被譽為白色革命。
隨著塑料產量不斷增大,成本越來越低,我們用過的大量農用薄膜、包裝用的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在使用后被拋棄在環(huán)境中,給景觀和環(huán)境帶來很大破壞。由于塑料包裝物大多呈白色,它們造成的環(huán)境污染被稱為白色污染。
二、白色污染的危害
白色污染存在兩種危害:視覺污染和潛在危害。
視覺污染指的是塑料袋、盒、杯、碗等散落在環(huán)境中,給人們的視覺帶來不良刺激,影響環(huán)境的美感。前幾年,有人戲稱我國有兩座萬里長城,一為古長城,二為白色長城,指的是我國鐵路沿線到處是白色的飯盒、塑料袋,這就是視覺污染。在我們學校,隨處可見一次性飯盒、各色塑料袋,起風時候,塑料袋到處飄揚,嚴重影響校園的美觀。
白色污染的潛在危害則是多方面的。
1、 一次性發(fā)泡塑料飯盒和塑料袋盛裝食物嚴重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3月20日,北京市消費者協(xié)會2001年第1號消費警示:當溫度達到65°C時,一次性發(fā)泡塑料餐具中的有害物質將滲入到食物中,對人的肝臟、腎臟及中樞神經系統(tǒng)等造成損害。因此,2001年4月23日,國家經貿委了〈〈關于立即停止生產一次性發(fā)泡塑料餐具的緊急通告〉〉,要求停止生產一次性發(fā)泡塑料飯盒。
2、 使土壤環(huán)境惡化,嚴重影響農作物的生長。我國目前使用的塑料制品一般是不可降解的,其分子量在2萬以上,只有分子量降為2000以下時,才能被自然界中微生物所利用,而這一過程至少需200年。農田里的廢農膜、塑料袋長期殘留在田中,會影響土壤的透氣性,阻礙水分的流動,從而影響農作物對水分、養(yǎng)分的吸收,抑制農作物的生長發(fā)育,造成農作物的減產。若牲畜吃了塑料膜,會引起牲畜的消化道疾病,甚至死亡。
3、 填埋作業(yè)仍是我國處理城市垃圾的一個主要方法。由于塑料膜密度小、體積大,它能很快填滿場地,降低填埋場地處理垃圾的能力;而且,填埋后的場地由于地基松軟,垃圾中的細菌、病毒等有害物質很容易滲入地下,污染地下水,危及周圍環(huán)境。
4、 若把廢塑料直接進行焚燒處理,將給環(huán)境造成嚴重的二次污染。塑料焚燒時,不但產生大量黑煙,而且會產生迄今為止毒性最大的一類物質:二惡英。二惡英進入土壤中,至少需15個月才能逐漸分解,它會危害植物及農作物;二惡英對動物的肝臟及腦有嚴重的損害作用。焚燒垃圾排放出的二惡英對環(huán)境 的污染,已經成為全世界關注的一個極敏感的問題。
三、白色污染的防治
總結國內外防治“白色污染”的實踐經驗,結合目前“白色污染”現(xiàn)狀及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我國防治“白色污染”應遵循“以宣傳教育為先導,以強化管理為核心,以回收利用為主要手段,以替代產品為補充措施”的原則。 防治“白色污染”,首先要解決“視覺污染”問題,使市容、景觀有明顯改善。這主要是靠宣傳教育,引導市民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同時要依法強化管理,促使企業(yè)和個入對自己產生的廢舊塑料包裝物妥善收集、處理。防治“白色污染”,更重要的是解決廢舊塑料包裝物對生態(tài)環(huán)境長期的、深層次的危害。這主要是通過制定和實施有利于回收利用的法規(guī)和經濟政策,對廢舊塑料包裝物實施全面回收利用;防治“白色污染”,還應加強研究開發(fā)符合實際的替代(綠色)包裝用品。現(xiàn)就加速我國防治“白色污染”的進程提出以下對策建議:
1、加強宣傳教育。防治“白色污染”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需要各部門、各行業(yè)的共同努力,需要全社會和全體公民的積極參與。要大力開展宣傳教育,提高人們對“白色污染”危害的認識,提高全社會的環(huán)境意識,教育人們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憤。在自身嚴格遵守環(huán)保法規(guī)的同時,積極制止身邊的不良行為。
2、統(tǒng)一思想認識,強化管理。按照“以宣傳教育為先導,以強化管理為核心,以回收利用為主要手段,以替代產品為補充措施”的防治原則,一是加強對“白色污染”危害性的宣傳,引導和教育市民自覺防治“白色污染”;二是對大量產生廢舊塑料包裝物的行業(yè)(如鐵路、水運、民航、旅游、飯店、餐飲、零售等),要通過強化管理,改變無人負責、無序堆放、隨意拋棄的現(xiàn)象;三是采取強制措施,從回收集中產生的廢舊塑料包裝物(如一次性泡沫餐盒)入手,逐步提高廢舊塑料包裝物回收利用率;四是加強替代包裝產品的開發(fā)、研究,努力減少廢舊塑料包裝物的產生量等。
3、盡快制定頒布國家防治“白色污染”的有關法規(guī),明確生產者、銷售者和消費者回收利用廢舊塑料包裝物的義務和法律責任。應對塑料包裝物的生產、經營、消費等各個環(huán)節(jié),分別制定具體的控制措施和引導政策,控制不易回收利用的廢舊塑料包裝物的產生量,鼓勵提高廢舊塑料包裝物的回收利用率。
4、制定適當的經濟政策,建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消除“白色污染”的良性運作機制。運用經濟手段,鼓勵和促進廢舊塑料包裝物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節(jié)約和綜合利用資源,防治“白色污染”,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
關鍵詞:白色污染 塑料 防治
所謂的“白色污染”,是人們對塑料垃圾污染環(huán)境的一種形象稱謂。是一次性難降解的塑料包裝物,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類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棄置成為固體廢物。
城市塑料垃圾的消耗量、廢棄量十分驚人。在“白色垃圾”中,污染最明顯、最令人頭痛、群眾反映最強烈的,是那些遍布城市街頭的廢舊塑料包裝袋,一次性塑料快餐具。據有關部門統(tǒng)計,僅以一次性塑膠泡沫快餐盒為例,我國全年消耗量達4億至7億個。
一、“白色污染”的現(xiàn)狀及其危害
塑料包裝材料在世界市場中的增長率高于其它包裝材料,19901995年塑料包裝材料的年平均增長率為8.9%。
我國是世界上十大塑料制品生產和消費國之一。包裝用塑料的大部分以廢舊薄膜、塑料袋和泡沫塑料餐具的形式,被丟棄在環(huán)境中。這些廢舊塑料包裝物散落在市區(qū)、風景旅游區(qū)、水體、道路兩側,不僅影響景觀,造成“視覺污染”,而且因其難以降解對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潛在危害。
“白色污染”,的主要危害在于“視覺污染”,和“潛在危害”:
(1)“視覺污染”。在城市、旅游區(qū)、水體和道路旁散落的廢舊塑料包裝物給人們的視覺帶來不良刺激,影響城市、風景點的整體美感,破壞市容、景觀,由此造成“視覺污染”。
(2)“潛在危害”。廢舊塑料包裝物進入環(huán)境后,由于其很難降解,造成長期的、深層次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首先,廢舊塑料包裝物混在土壤中,影響農作物吸收養(yǎng)分和水分,將導致農作物減產;第二,拋棄在陸地或水體中的廢舊塑料包裝物,被動物當作食物吞入,導致動物死亡(在動物園、牧區(qū)和海洋中,此類情況已屢見不鮮);第三,混入生活垃圾中的廢舊塑料包裝物很難處理:填埋處理將會長期占用土地,混有塑料的生活垃圾不適用于堆肥處理,分揀出來的廢塑料也因無法保證質量而很難回收利用。
目前,人們反映強烈的主要是“視覺污染”問題,而對于廢舊塑料包裝物長期的、深層次的“潛在危害”,大多數人還缺乏認識。
二、對于危害嚴重的白色污染,世界各國的態(tài)度如何
世界各國已經被難纏的“白色污染”困擾多年,對于抵制“白色污染”更是各出奇招。
歐洲的很多國家的超市都采取出售一次性購物袋的辦法控制購物袋的使用量,事實證明,運用經濟杠桿應對“白色污染”是個行之有效的辦法。
立法禁止使用塑料袋是應對“白色污染”的官方舉措。美國的舊金山市是美國第一個封殺塑料袋的城市。2007年3月27日,美國舊金山市議會通過一項法案,限令舊金山的超市、藥店等零售商分別在6個月和1年內停止使用化工塑料袋。該法案規(guī)定,超市和藥店零售商只允許向顧客提供紙袋、布袋或以玉米副產品為原料生產的可降解塑料袋,化工塑料袋被嚴格禁止。如果不想被罰款,商家就只能乖乖地放棄使用塑料袋。實施這項禁令后,每年將節(jié)省45萬加侖的石油,也省卻了1400噸垃圾填埋的麻煩。
韓國政府從1999年起要求全國商場超市不再免費提供塑料袋和紙質購物袋。為推行和宣傳這項措施,韓國政府當時在全國張貼了10萬張宣傳畫,分發(fā)了20萬份宣傳冊和6.5萬個環(huán)保購物袋。新加坡也從去年開始舉辦“自備購物袋日”活動,每逢星期三,新加坡全國206家超市就會以非強制性的方式鼓勵消費者少用塑料袋。
世界上其它國家也醞釀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遏制“白色污染”。法國將從2010年元旦起,在全國范圍內禁用不可生物降解塑料袋。澳大利亞環(huán)境、遺產和藝術部長彼得·加勒特宣布,澳大利亞的超級市場將分階段停止使用塑料購物袋,這項計劃將于2008年底前開始實施。
在我國,如何防治“白色污染”,保護好城市生態(tài)環(huán)境呢?有關專家提出以下防治措施:
(1)將“白色污染”防治工作納入法制化軌道。目前,國家對此末專門立法,廣大群眾希望有關法規(guī)盡快出臺。
(2)制定中長期治理規(guī)劃。非降解塑料制品從城市生活中“退位”已是必然趨勢。這就要求人們應當有個緊迫觀念,為其做兩種準備,一是找出路;二是制定時間表。有關部門要在根治污染、減經污染、預防污染三個層次上規(guī)定任務、明確責任,使“白色污染”的治理有步驟、有目標、有期限地穩(wěn)妥展開。
(3)重視“白色污染”防治;的科學研究和技術攻關。大力支持可降解型“綠色”替代產品的研制、生產、銷售和使用。
(4)增強全民環(huán)境衛(wèi)生意識,把“白色污染”防治作為“兩個文明”建設和綜合整治城市環(huán)境的重點內容來抓。
(5)狠抓污染源頭治理,實行減量化、無害:化和省資源化、再資源化原則。一方面要抑制:“白色污染”量,另一方面強調“白色垃圾”的回收利用。
抵制“白色污染”的沖鋒號已經在全球吹響,公眾、商家、政府一個都不能少。
三、結語
隨著白色污染問題的不斷惡化和人類對其環(huán)境的重視,消除白色污染愈來愈受到人們的重視。完全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由于其生產成本太高,用途難以進一步擴大,而淀粉基降解塑料在淀粉基降解后,殘余的碎片并不能完全降解,其分解產物是否會造成二次污染尚不明確。如何解決目前的環(huán)境問題,筆者認為首先應強調廢舊塑料的回收、分類、加工,使有限的資源循環(huán)利用;其次是強調全民行動起來,響應號召,拒絕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改用溫馨可愛結實耐用可長期使用的布袋。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白色污染物從我們身邊永遠消失不見……
參考文獻:
[1]長安,當代環(huán)境問題新特點[J].學科教育,1995,(06).
[2]方世南,環(huán)境問題:全球共同面對的問題兼與《該怎樣談論“環(huán)境問題”》一文商榷[J].學術月刊,2002,(02).
隨著我國科技和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生活中出現(xiàn)量一次性物品。如:一次性牙刷,木筷子和一次性注射器等等……這些物品雖然給我們帶來了方便,但是也給地球帶來災害。因為含有塑料一次性物品不但不可以溶化,還不可以消滅。“白色污染”是地球最大的災害之一。為弄清“白色污染”能給我們帶來多巨危害,我做了以下調查
二、調查方法
1、書籍 報刊
2、上網查找"白色污染"的危害資料
3、查關于"白色污染"的防治
三、資料的整理
信息渠道網絡 涉及方面什么是“白色污染”具體內容所謂“白色污染”,是人們對塑料垃圾污染環(huán)境的一種形象稱謂。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類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棄置成為固體廢物,由于隨意亂丟亂扔,難于降解處理,以致造成城市環(huán)境嚴重污染的現(xiàn)象。
信息渠道:網絡 書籍 涉及方面“白色污染”的危害 具體內容 白色污染存在兩種危害:視覺污染和潛在危害。
視覺污染指的是塑料袋、盒、杯、碗等散落在環(huán)境中,給人們的視覺帶來不良刺激,影響環(huán)境的美感.而白色污染的潛在危害則是多方面的。
1、一次性發(fā)泡塑料飯盒和塑料袋盛裝食物嚴重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當溫度達到65℃時,一次性發(fā)泡塑料餐具中的有害物質將滲入到食物中,會對人的肝臟、腎臟及中樞神經系統(tǒng)等造成損害.我們現(xiàn)在用來裝食物的超薄塑料袋一般是聚氯乙烯塑料。早在四十年前,人們就發(fā)現(xiàn)聚氯乙烯塑料中殘留有氯乙烯單體。當人們接觸氯乙烯后,就會出現(xiàn)手腕、手指浮腫,皮膚硬化等癥狀,還可能出現(xiàn)脾腫大、肝損傷等癥。在我國,我們用的超薄塑料袋幾乎都來自廢塑料的再利用,是由小企業(yè)或家庭作坊生產的。這些生產廠所用原料是廢棄塑料桶、盆、一次性針筒等。生產時,首先用機械把原料粉碎成塑料粒子,再把塑料粒子放在一個水池里清洗(名曰消毒),取出來曬干,再用機械把它壓成膜,制成各種塑料袋。每次吃飯時,就有不少人用塑料袋裝飯菜,他們不知道這種行為不僅危害環(huán)境,也危害自己的身體健康。
2、使土壤環(huán)境惡化,嚴重影響農作物的生長.農田里的廢農膜、塑料袋長期殘留在田中,會影響農作物對水分、養(yǎng)分的吸收,抑制農作物的生長發(fā)育,造成農作物的減產。
3、填埋作業(yè)仍是我國處理城市垃圾的一個主要方法。但填埋后由于垃圾中的細菌病毒等有害物質很容易滲入地下,污染地下水,危及周圍的環(huán)境.如果進行焚燒處理,那么將是二次污染,不但會產生大量的黑煙還會產生二惡英.二惡英是目前世界上毒性最大的物質.進入土壤,至少要15個月才能逐漸分解.它會危害植物及農作物.對動物的肝臟及腦都有嚴重的損害作用.焚燒垃圾排放出來的二惡英,已經成為世界上關注的一個極敏感的問題.另外,由于塑料的餐具難降解,許多城市推廣紙制餐具,可是這也是不明智的.紙制餐具除了要用到草漿稻漿外還要加入1/3左右的木漿,那么這勢必造成大量的木材消耗,導致森林大量砍伐加劇.而我國的森林的覆蓋率僅為13.9%,人均占森林的面積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7.2%而且紙漿歷來是耗水耗能排污大戶.若污染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那么又會引起水污染,降酸雨.
信息渠道網絡涉及方面“白色污染”的防治具體內容
1、我們應盡量減少一次性塑料餐具和紙制餐具的使用。任何一次性餐具不僅不利于環(huán)保,也是對資源的最大的浪費。在日常生活也不要過度依賴塑料袋。讓塑料袋盡量二次使用.最好,做到買菜時用籃子或布袋,少用或不用塑料袋這樣對環(huán)保和身體都有不會有很大的危害.
2、回收廢塑料并使之資源化是解決白色污染的根本途徑。其實塑料回收是有很大好處的,它不僅能再次制成成品,而且還能制成汽油和柴油.在發(fā)達國家已經很重視塑料的回收.
關鍵詞 污染 環(huán)境 塑料
中圖分類號:X705 文獻標識碼:A
白色污染物的種類有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等幾種類型。聚乙烯是乙烯經加成聚合反應制得的一種熱塑性樹脂。根據聚合條件不同,其相對分子量從一萬到幾百萬不等。聚丙烯通常是半透明固體,無味無毒,密度(0.90g/cm3―0.91g/cm3),機械強度比聚乙烯高,耐熱性好。聚氯乙烯通過游離基加成聚合反應生成高聚物,屬熱塑性樹脂。無定型白色粉末,無固定熔點,密度為(1.35g/cm3―1.45g/cm3),具有較好的化學穩(wěn)定性。聚苯乙烯無色無味透明樹脂,透光性好。表面富有光澤,易燃,密度為(1.05g/cm3―1.07g/cm3)具有優(yōu)良的防水性,耐腐蝕性、電絕緣性。此外,還有些塑料加入了增塑劑,發(fā)泡劑,熱穩(wěn)定劑,抗氧化劑等。
1白色污染的來源
農用薄膜、包裝用塑料膜、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以下統(tǒng)稱塑料包裝物)的丟棄所造成的環(huán)境污染。我國是世界上十大塑料制品生產和消費國之一。2015年我國塑料消費總量約1350萬噸,其中包裝用塑料達300多萬噸。包裝用塑料的大部分以廢舊薄膜、塑料袋和泡沫塑料餐具,及休閑食品包裝袋的形式被任意丟棄,形成白色污染。
2白色污染的危害
“白色污染”的主要危害在于“形象污染,和“環(huán)境污染”。
2.1形象污染
在城市、旅游區(qū)、水系溝壑和道路旁散落的廢舊塑料包裝物給人們的視覺帶來不良刺激,影響城市、風景點的整體美感,破壞市容、景觀,由此造成當地整體形象不整潔,使人對當地的形象大打折扣。
2.2環(huán)境污染
廢舊塑料及包裝物進入環(huán)境后,由于其長時間不降解,造成長期的、深層次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首先,廢舊塑料包裝物混在土壤中,使土壤變質,影像作物從土壤中吸收營養(yǎng),導致農作物減產;其二,拋棄在陸地或水體中的廢舊塑料包裝物,被動物當作食物吞入,導致動物死亡(在動物園、牧區(qū)和海洋中,此類情況已屢見不鮮);第三,混入生活垃圾中的廢舊塑料包裝物很難處理:填埋處理將會長期占用土地,混有塑料的生活垃圾不適用于堆肥處理,分揀出來的廢塑料也因無法保證質量而很難回收利用。
目前,人們反映強烈的主要是“形象污染”問題,而對于廢舊塑料包裝物長期的、深層次的“環(huán)境危害”,大多數人還缺乏認識。
3白色污染的防治
早在1985年,美國入均消費塑料包裝物就已達23.4公斤,日本為20.1公斤,歐洲為15公斤。進入九十年代,發(fā)達國家人均消費塑料包裝物的數量更多(我國1995年人均消費塑料包裝物和其它塑料制品為13.12公斤)。從消費量來看,似乎發(fā)達國家的“白色污染”應該很嚴重,實則不然。究其原因,一是發(fā)達國家很早就嚴抓市容管理,很少有人隨手亂扔廢舊塑料包裝物,基本消除了“形象污染”;二是發(fā)達國家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置率較高。以歐美國為例,80年代以前,處置廢塑料主要方式是隨生活垃圾一起填埋,后來發(fā)現(xiàn)塑料長期不降解,土質退化嚴重,隨即轉入循環(huán)使用。現(xiàn)在已建立起了一套嚴密的分類回收系統(tǒng),大部分廢舊塑料包裝物被回收利用,少部分轉化為能源或以其它方式無害化處置,也基本消除了廢舊塑料包裝物的潛在危害。如美國制定了《資源保護與回收法》,對固體廢物管理、資源回收、資源保護等方面的技術研究、系統(tǒng)建設及運行、發(fā)展規(guī)劃等都做出了明確的規(guī)定。先后有10個州出臺了塑料包裝用品的回收押金制度。日本在《再生資源法》、《節(jié)能與再生資源支援法》、《包裝容器再生利用法》等法律中列專門條款,以促進制造商簡化包裝,并明確制造者,銷售者和消費者各自的回收利用義務。德國在《循環(huán)經濟法》中明確規(guī)定,誰制造、銷售、消費包裝物品,誰就有避免產生、回收利用和處置廢物的義務。德國的《包裝條例》將回收、義務與生產、銷售、消費該商品的權利掛鉤,把落實到商品及其包裝材料的整個生命周期的各個細微有2.9萬公里的線路兩側基本消除了“白色污染”。實踐證明,加強管理是防治“白色污染”的有效手段。
4我國防治污染的方法
(1)國家法律。禁止生產超薄塑料方便袋,關停并轉一批小作坊、小塑料加工廠。禁止使用一次性發(fā)泡塑料餐具。
(2)強制回收利用。清潔的廢舊塑料包裝物重復使用,或重新用于造粒、煉油、制漆、作建筑材料等。近年來,我國也開始大力宣傳3R運動:即要求做到廢塑料的減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環(huán)(Recycle)。旨在從根本上消除白色污染。
(3)采用可降解塑料。在塑料包裝制品的生產過程中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劑(如淀粉、改性淀粉或其它纖維素、光敏劑、生物降解劑等),使塑料包裝物的穩(wěn)定性下降,在自然環(huán)境中較容易降解。
(4)從生活細節(jié)上著手。從2008年6月1日開始,所有超市將不再免費提供購物塑料袋,客戶需要塑料袋徐單獨付費。
(5)加強環(huán)保宣傳,提高公民的環(huán)保意識,在社會上形成良好的環(huán)保氛圍,是解決白色污染及其它各種形式污染的前提。例如,要回收廢塑料,就要實行垃圾回收分裝制度,把不同類的垃圾放在不同的垃圾桶內,這就需要我們有高度自覺的環(huán)保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