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流動人口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流動人口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流動人口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流動人口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流動人口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范文第1篇

      關鍵詞:流動人口子女;教育問題;對策

      流動人口問題是20世紀80年代末期形成于我國城市的一個社會問題,當前中國社會處于轉型期,隨著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日益加快和市場對勞動力資源的需求不斷增加,出現了大規模的人口流動。隨著人口大規模流動,流動人口以家庭形式進入大中城市的人數越來越多,與之相應流動人口子女教育問題日趨突出。

      一、流動人口子女教育存在的問題

      1.流動人口子女失學現象嚴重

      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顯示,中國有超過1.2億的流動人口,他們占中國總人口的10%,有近2000多萬隨父母進城的農民工子女,這些孩子失學率高達9.3%,近半數適齡兒童不能正常入學。這些失學兒童主要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客觀上不能上學;一種是主觀上不愿上學。但無論如何,他們由于自身條件限制只能從事一些低級勞動,如,男孩多從事體力勞動,女孩則從事保姆、打工妹、服務員等低級職業。這實際上是把這些孩子推向了社會的最底層,使他們一生的發展都受到影響。

      2.流動人口子女就學質量無法保證

      在公立學校上學的農民工子女卻往往不能得到和城里孩子同樣的重視。他們的成績大多未被納入學校教學質量評估之中,許多教師把他們看成是可有可無的,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農民工子女并不受重視。因此,公立學校教學質量上的客觀優勢對于農民工子女而言被人為地削減了一部分,加上多數流動人口子女入學時的基礎較差,農民工子女實際上很難享受到高質量的教育。

      3.就學后環境的適應問題

      流動人口的子女能否入學是人們比較關注的問題。事實上,即使他們能夠入學,問題也還沒有完全解決,作為從鄉村到城市的孩子,他們與原本就在城市出生和成長的孩子是不一樣的。因此,他們會遭遇許多新問題。無論是進入城市正規小學學習的農村孩子還是進入私立學校學習的農村孩子,都面臨很大的問題。

      二、流動人口子女教育問題的成因

      流動人口子女教育問題看似一個教育問題,實際上是一個復雜的社會問題。在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之前,先要弄清問題的癥結所在。

      1.戶籍制度是流動人口子女無法正常接受教育的主要原因

      由于各地經濟、文化發展的不平衡性,在不同地域生活和工作的人具有不同的生活質量和發展機會。目前,農民工子女上學遇到很大的障礙,原因就在于他們沒有城市戶口,于是流入地政府往往把這些孩子接受義務教育的責任推到他們戶口所在地。如果戶籍制度問題得不到解決,那么這些孩子即使能夠暫時在城市公立學校上學,但是在升學時還會遇到障礙,無法徹底擺脫“邊緣人”的尷尬境地。

      2.教育經費短缺是影響流動人口子女無法正常接受義務教育的又一重要因素

      長期以來,教育經費不足是制約我國教育發展的重要因素,雖然政府部門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不斷增加教育投入,但是仍然無法兌現在教育投入方面做出的承諾。在資源嚴重短缺的情況下,教育系統之所以能夠繼續維持,在于從民間獲得了一定的資源補償。

      3.接受教育的不公平

      每個人都有受教育的權利,這句話說起來顯得很平等,但具體到實際生活中,每個人際遇可能卻大不相同。伴隨著中國現代化進程的加強,每年數億流動人口大軍身后就是成千上萬流動的學齡兒童,他們隨著父母成了流動大軍殊的群體。由于目前我國義務教育階段實行的是“分級辦學、分級管理”,即義務教育階段費用主要由地方政府負擔。流動兒童少年因為沒有流入地的戶口,無法享受由流入地政府財政負擔的教育經費,而且流入地政府也沒有落實外來人口子女教育的資金及任務。因此,對于流動兒童少年的入學問題,流入地政府總是以此為理由而拒不負擔主要責任,造成流動子女入學難問題越來越嚴重。

      三、解決流動人口子女教育問題的對策

      1.必須加快城鄉戶籍制度改革,為流動人口子女上學掃清制度障礙

      從根本上說,流動人口及其子女的上學問題是不合理的戶籍制度及城鄉二元體制的產物。當前必須立足于城鄉統籌的原則,進一步完善現行的法律制度,消除對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的歧視。建立城鄉一體和公平的義務教育機制,為千千萬萬流動人口子女的教育創造條件。

      2.取消一切不合理收費,加大政府教育撥款,提高教育的公平與效率

      “借讀費”“贊助費”以及其他不合理的收費一直是農民工反映強烈的問題。大批外地農民工進城農勞動,不僅為當地創造了財富,提供了稅收,并推動了整個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他們有權享受當地的公共資源和公共服務。農民工在現實社會中仍然是城市的低收入階層,是社會的弱勢群體。本應受到社會的關愛和扶助,享受基本的生活保障。而不應向這些社會弱勢群體實行歧視性收費。因此,流入地政府必須制訂進城務工就業農民工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的收費標準,減免有關費用,做到與當地學生一視同仁。

      3.流入地政府應高度重視流動人口子女的教育問題

      流動人口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范文第2篇

      >> 流動人口子女教育政策淺析 解決我國流動人口子女教育問題的幾點建議 淺析我國流動人口子女的教育福利問題 流動人口子女教育行動研究 淺析流動人口子女教育問題的現狀與成因 試論流動人口子女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 淺論流動人口子女教育研究的策略 流動人口子女教育問題的調查研究 新時期流動人口子女教育公平問題的研究 農村流動人口子女教育問題的思考與對策 撐起城市流動人口子女教育的藍天 流動人口子女教育中的斷鏈現象思考 流動人口子女教育的問題與對策 美國流動人口子女的教育法規及其對我國的借鑒 流動人口子女的學校教育 我國流動人口子女義務教育現狀及對策研究 從平等教育權利的角度談城市流動人口子女教育問題 淺談城市流動人口子女教育問題 農村流動人口子女教育問題研究綜述 城市流動人口子女教育現狀及對策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

      [3]江渝.政策分析方法――視角、路徑、工具[M].四川大學出版社,2011:1.

      [4]劉復興. 教育政策分析:價值、內容與過程[J].現代教育論叢,2008 (5):38.

      [5]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義務教育實施處. 義務教育法規文獻匯編(1900 年―1998 年)[G].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1998:562,579,34,35,133- 134,136,294,295.

      [6][EB/OL]..

      [10][EB/OL]..

      [11] [EB/OL]..

      [12][EB/OL]..

      流動人口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范文第3篇

      一、流動人口基本情況

      根據調查統計,

      截止2009年3月底,我市共有流動育齡人口44175人。其中:市區共有育齡流動人口4173人。流入育齡人口2766人,已婚育齡婦女1249人(其中外省流入779人,本區外縣流入470人),重點管理對象934人;流出人口1407人;已婚育齡婦女571人(其中流到外省205人,流到本區外縣366人),重點管理對象518

      人。

      二、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1、沒有形成有效的部門聯動管理機制。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的有效辦法是形成部門職能聯動管理機制。目前我市在對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中工商、公安、勞動、衛生等有關職能部門并沒有在這方面形成合力。雖然市政府對有關部門在流動人口管理中明確了職責,但在實際操作中并沒有嚴格執行和考核。有的部門基本沒有把對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的職責當成自己的份內的事,而是當成了可有可無的事。對計生部門來講,與有關部門是平級,督查力度不夠,計劃生育領導小組作用不明顯,齊抓共管的環節相當薄弱。

      2、對房屋出租戶不履行計劃生育管理義務的處罰措施不得力。其原因:多年來,市區在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過程中,始終要求村(居)委會與房屋出租戶簽訂了計劃生育合同,但基本起不到制約作用。主要表現在出租業主受經濟利益驅動,不在房管部門辦理相關手續,擅自出租房屋;有些承租人與出租業主私下商定,不進行申報。即便出現了問題,也沒有處罰依據。

      3、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經費缺乏。其原因:目前,五部委聯合下發的《關于將農民工管理等有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支出范圍有關問題的通知》沒有得到很好的執行。特別是鄉鎮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和服務經費,沒有納入正常的財政預算支出范圍,造成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和服務經費嚴重不足,導致計劃生育技術服務薄弱,實行計劃生育的流動育齡夫妻免費享受國家規定的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和優惠政策落實率低。

      4、管理服務力量嚴重不足。其原因:流動人口逐年增多,流動量大,分布廣泛,管理成本高。根據寧人口組發[2008]2號《關于加快形成全區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一盤棋”格局的意見》中明確規定,“鄉(鎮、街道)設流動人口管理辦公室,配備2名以上專(兼)職工作人員”,

      但每個鄉鎮仍只有一名兼職管理人員,尤其是撤鄉并鎮后,管理的人多了,范圍加大了,如金星鎮、勝利鎮和金積鎮加上流動人口,人口總數均在4到6萬人之間,社區又未配備專職的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人員,力量嚴重不足,不能滿足服務需要。

      5、全國流動人口padis信息平臺提交的部分信息不夠準確,核查難度大。其原因:《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管理辦法》中明確規定,“流動人口現居住地與戶籍地之間要建立聯系制度,及時互通已婚育齡婦女流動人口的避孕節育情況,或者督促已婚育齡婦女流動人口將避孕節育情況寄給戶籍地”。我市雖然通過國家流動人口計劃生育信息交換平臺進行信息交流,但在登記過程中,發現有相當一部分流動人口是不持身份證、戶口本、結婚證的“三無”人員,不愿意說詳細地址、編造假地址,是造成流出、流入兩地普遍存在著信息通報不及時、不連續,信息反饋率低,查無此人率高的主要問題之一,導致流動人口的生育信息難掌握,節育措施難落實。

      三、建議與對策

      1、必須加快形成綜合治理流動人口計劃生育“一盤棋”格局。一是建立定期聯席會議制度。建議市政府組織相關部門,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協調解決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中的難點、熱點問題。實行信息資源共享制度,公安部門定期向同級人口計生部門提供流動人口總數、流入已婚育齡婦女信息,勞動保障部門為人口計生部門提供流動人口就業信息,工商部門將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宣傳作為個體工商戶培訓工作的必備內容等。二是開展重點問題聯手整治活動。計生部門每年利用公安部門整治租賃房屋、工商部門辦(換)營業執照的有利機會,與公安部門、工商部門對流動人口聯合登記、聯合辦公、聯合驗證,進一步摸清流入育齡婦女情況,做好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基礎工作。

      2、政府出臺房屋出租管理相關規定。一是流動人口無論走到哪里,首先要要有一個居住的場所,房屋出租人是最先得知流入人口的流入時間,最容易掌握其基本情況,因此,建議政府盡快出臺房屋出租管理相關規定,明確出租房主在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工作中的責任。二是堅持“誰主管、誰負責,誰用工、誰管理”的原則,增加物業公司的計劃生育管理職能,把出租房業主吸納為計生協會會員,充分發揮用工單位和出租私房房東的積極性,以便于管理。社區在轄區內建立由樓棟長、計生協會會員、社區志愿者為主體的信息員隊伍,提供動態信息,確保計生工作在第一時間得到處理。

      3、將鄉鎮流動人口計劃生育服務與管理經費納入財政預算。中央《決定》和國務院5號文件精神要求、自治區《關于加快形成全區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一盤棋”格局的意見》中明確規定,“將流動人口納入流入地人口總數,按照常住人口標準,把流動人口計劃生育服務與管理經費納入各級財政正常的預算支出范圍,實行??顚S?。要在人口和計劃生育事業費中劃出一定的比例用于流動人口計劃生育服務和管理,以保證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的正常開展”。

      流動人口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范文第4篇

      【關鍵詞】 流動人口;傳染?。环揽?;影響因素;研究

      近年來,改革開放政策不斷發展和完善,公眾的生活狀態也發生了較大轉變,務工形式呈多元化,流動人口不斷增加,大批涌入經濟發達地方或高鐵等建筑工地,除推動本地的建設外,在傳染病的防控方面也產生了較大的難度。因流動人口多在居住密集,健康、衛生意識淡薄,生活習慣、文化水平存有差異,免疫情況不一,法定傳染病發病率逐年上升,使防控更具棘手性,甚至出現傳染病暴發現象,對公眾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嚴重影響,積極采取有效的措施應對,是對流動人口傳染病進行預防和控制的關鍵[1]。本次研究選擇湖南新邵縣區內流動人口,自2011年7月針對影響流動人口傳染病防控的因素展開調查,并將相關資料回顧性分析如下,旨在為防控提供參考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湖南新邵縣區內流動人口聚集地共4處,行現場調查工作,暫住地或標準工作單位流動人口至少在30人以上為聚集地選擇標準,隨機在各個聚集地對不同家庭的流動人口抽取20人行開展問卷調查,共選擇80人,7歲以下小兒行免疫史調查,共40人。

      1.2 方法 對流動人口的生活場所行現場觀察,對流動人口采用調查問卷的方式入戶調查,對全區相關傳染病疫情的資料進行查閱。調查問卷包括流動人口生活工作情況、流動人口聚集地的基本狀況、醫療服務情況、疾病發病情況、兒童免疫規范接種疫苗的情況。

      1.3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行t檢驗,計數資料行X2檢驗,P

      2 結 果

      2.1 基本聚集地狀況 本次調查共4處流動人口聚集地,流動人口共993人,

      2.2 生活服務狀況 聚集地多采用自來水,或井水與自來水的混合用水共3處,單純采用井水1處。食堂共建2家。食堂無防蠅、防鼠、防塵等相關措施,衛生設施落活,無保潔餐具的相關設施。公共廁所共建3處,隨地大小便現象存在的聚集地家庭1個,存在衛生死角2處。

      2.3 健康狀況 80人中,過去1年有感染性腹瀉或感冒等疾病者32人,其中存在共用牙刷、水杯,生吃食品、喝生水、隨地大小便宜等不良生活習慣30人,占93.8%。未患病組48人,存在不良習慣2人,占4.2%。兩組不良生活習慣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 論

      流動人口中,流行病學特點、人口學特點、社會學特點是對傳染病防控工作造成影響的主要障礙。從制度方面分析,我國建國以來采取的戶籍管理制度,其除個有登記的基本功能外,同時還為政府對公共資源的配置提供了數據支持,醫療衛生服務是依照戶籍性質和數量實施配置的重要公共資源,未對流動人口的實際需要進行考慮,嚴重存在共求失衡[2]。

      另外,政策也為主要影響因素,政策因素主要為:①管理職責和分工:流動人口在我國各個省市縣中的直接管理權部門存在差異,包括衛生、工商、勞動、公安等,使管理部分職責不明,未盡到管理工作的職責[3]。②管理方式:以往對流動人口管理多采用簡單收費的方式,基本對收費的權力在封閉的情況下運行,即使實際工作與居委會、街道等有關單位直接相關,但也較難在利益再分配當中參與,未完全調動社會管理的積極性。③衛生系統服務能力不足:衛生防疫機構、醫療機構對流動人口進行管理的防疫人員未足夠編制,獎勵制度不明,經費不足,使工作人員積極性不高。④政策不完善:傳染病處理、報告,疫情記錄,未對發病地衛生防疫機構的責任進行明確。⑤防控措施缺乏有效性:傳染病患者中部分缺乏強制性管理措施,漏報或漏診病情,使性病、肝炎在流動人口中占有較高發生比例。⑥城市管理:不能及時應用建設或規劃的土地,通常造成土地臨床開發集中帶,有大量流動人口聚集,生活服務配套設施得不到完善,如垃圾收集場、廁所供給水等,使環境出現臟亂差,導致傳染病的發生[4]。

      同時,還存在一定的操作障礙,即衛生防疫機構在工作能力和技術水平上存在問題,對流動人口的防病工作造成嚴重影響,如技術裝備水平不夠,防疫人員高學歷偏低,對疫情的報道不規范,使流動人口的管理和追蹤無法開展,也是對傳染病防控造成影響的主要因素。本組中7周歲以下兒童接種率為75%,流動人口流動性大,數量多,且素質存在差異,兒童預防接種和傳染病管理方面存在難度,流動人口生活條件和經濟條件通常較差,衛生保健意識和個人衛生習慣、就診意識差,使管理造成一定難度[5-6]。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聚集地多采用自來水,或井水與自來水的混合用水共3處,單純采用井水1處。食堂共建2家。食堂無防蠅、防鼠、防塵等相關措施,衛生設施落活,無保潔餐具的相關設施。公共廁所共建3處,隨地大小便現象存在的聚集地家庭1個,存在衛生死角2處。政府部門需對聚集地衛生基本設施建設進行加強管理,改善流動人口衛生及居住條件,供應自來水,對無害化廁所進行修建,做好環境衛生的管理,各個部門需協調、聯動的完成各個基本生活設施的評估、檢查、驗收,對不符合標準的要求停用和整改,對流動人口的合法權益進行維護。

      本次健康狀況80人中,過去1年有感染性腹瀉或感冒等疾病者32人。其中存在共用牙刷、水杯,生吃食品、喝生水、隨地大小便宜等生活習慣30人,占93.8%。未患病組48人,存在不良習慣2人,占4.2%。故不良生活習慣與疾病發生存在密切相關性。流動人口腸道傳染病、呼吸道傳染病不斷發生和流行,病例或攜帶者因流動的頻繁性和工作的不穩定性,加上未行全程的治療,易造成疾病的蔓延和擴散。同時流動兒童接種率較低,為相關傳染病的暴發流行埋下了隱患。

      綜上,需針對影響流動人口傳染病防控的相關因素進行分析,加強政符管理,職能部門責任劃分,行健康、衛生知識宣教、改善衛生狀況等,使流動人口傳染病得到最大限度的控制,從根本上改善其生活質量,為公眾的生命健康和社會的和諧發展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 趙曉明,褚湘建.免疫規劃對相關傳染病發病率的影響及其效益體現[J].江蘇預防醫學,2010,21(1):34-35.

      [2] 王瑞平,春雅麗.上海市松江區流動人口傳染病防治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0,11(24):41-43.

      [3] 孫靈英.流動人口傳染病防制現狀與對策[J].旅行醫學科學,2008,14(1):20-23.

      [4] 張蘋,姚經建,孫蘭,等.閔行區外來流動人口傳染病綜合防治現況及對策[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08,2(2):51-53.

      流動人口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范文第5篇

      一、會議概覽

      近年來,伴隨城市化進程的迅猛發展,人口與勞動力流動的規模前所未有。如此大規模的人口勞動力流動勢必給社會經濟帶來重大而深刻的影響,也無疑為學術研究提供了豐沃的土壤。與此同時,研究方法尤其是空間分析技術的發展與成熟更為相關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2015年,關于城鎮化進程中的人口、勞動力流動研究又有哪些新問題、新進展?“人口、勞動力流動與空間集聚”全國學術研討會正是2015年這個節點上又一次承前啟后的重要學術會議。同時,為搭建國內人口學期刊與出版互動交流平臺,進一步發揮人口學期刊引領學術研究熱點的作用,一年一度的人口學期刊交流會亦共同舉辦。

      此次會議由中國人口學會人口學期刊與出版專業委員會、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人口經濟研究所、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勞動經濟學院和《人口與經濟》編輯部聯合主辦,新疆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新疆大學創新管理研究中心承辦,并于2015年10月10日在新疆大學召開。來自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等20余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以及《人口研究》、《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中國人口出版社等期刊和出版單位代表近百余人出席了本次會議。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勞動經濟學院院長馮喜良教授擔任大會主持,新疆大學副校長吳廣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廳、中國人口學會、中國勞動學會、中國人力資源開發研究會以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有關領導先后致辭。

      二、會議內容

      1.大會主題發言

      大會設立主題發言和分會場討論兩個環節。主題發言環節中,《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主編趙善倫教授、云南大學楊先明教授以及山東師范大學李松玉教授先后主持會議。共有9位專家學者發言,他們圍繞人口空間分布、勞動力流動與社會發展、城鎮化、少數民族人口流動與就業等幾個問題展開論述。

      南京大學陳友華教授在其“社會變遷、資源配置與人口空間再分布――現代性、城市化與城市病”的發言中強調:大城市化是城市發展的必然趨勢;而城市化意味著人口高度集聚,但人口膨脹不是城市病的病因而僅僅是城市病的表象;中國城市病的根源在于市場與政府兩股力量在資源配置中的錯位,其病灶有著深刻的社會經濟原因且有其必然性;城市不是排外的,而應該共享與包容。南開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所陳衛民教授分析了“人口流動對我國老齡化進程影響的地區差異”,認為:龐大的跨區域人口流動由于其主體的年齡選擇性強及凈流出地與凈流入地相對集中的兩大特點,使得各地城鎮化的水平和各地人口老齡化的進程有較大差異。陳衛民教授利用數據重新測算了各省的人口老齡化率。蘭州大學《西北人口》編輯部郭志儀教授和和西北民族大學馬子量副教授共同作了題為“城市化發展中的產業升級:集聚推動、溢出效應與空間衰減――基于西北地區的空間計量”的演講。他們運用空間計量模型探究了西北地區主要的30個地級設市城市的城市化率(UR)對加權產業生產效率(PR)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城市化進程的深入對于城市產業升級有著明顯正向的推動作用,而間接效應伴隨著空間閾值的增大出現了階段性的演變,城市間通過城市化發展對產業升級影響的進程中其擴散與集聚效應是并存的。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童玉芬教授探討了“中國流動人口的選擇:為何向‘北上廣’集聚?”的問題。她從成本收益的微觀視角出發,通過實證得出三點結論:①凈收入及收入預期增加顯著增加了流動人口選擇北上廣作為流入地的概率;②與傳統觀點相異,流動人口個體在流入地的總支出(即成本)并沒有抑制流動人口流入北上廣;③與其他流入地相比,較高的政府財政支出提高了流動人口選擇北上廣作為流入地的概率。新疆財經大學高志剛教授以“密度、距離、分割、政策與城市經濟發展”為題,通過地級市面板數據進行實證分析,著重探析了我國東、中、西部地區密度、距離、分割和政策四因素對城市經濟發展的不同影響效用。云南大學羅淳教授在其“雙重阻隔下邊疆民族地區城鎮化的非農化路徑選擇與動力培育”的發言中認為,不同特征的區域應當有其特色的城鎮化路徑。由于邊疆城鎮獨特的基礎支撐、先決條件和文化底蘊,其城鎮化應該超越傳統的工業化的非農化路徑,應因地制宜,建設具有“鄉土”氣息的親生態城鎮和集簡約與精巧為一體的邊疆城鎮。

      新疆大學孫慧教授的匯報題目為“新疆就業現狀、預測與政策建議”。她詳析了新疆的就業現狀、問題及原因,預測了“十三五”時期新疆的就業形式,并就促疆就業給出了對策建議?!吨袊贁得褡迦丝凇否R正亮研究員在“我國少數民族流動人口與就業探討”報告中分析了目前我國少數民族流動人口就業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針對流入地的融合問題,馬正亮指出流入地政府應主動承擔起長期管理少數民族流動人口的義務。新疆財經大學段秀芳教授做了題為“新疆對哈薩克斯坦勞務輸出影響因素及對策思考”的主題報告。報告考察了“一帶”背景下新疆對哈薩克斯坦勞務輸出的影響因素,并就擴大新疆對哈勞務輸出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

      2.專題討論

      會議分會場討論環節由學術專題討論和期刊交流會兩個分會場的研討組成。專題研討的分會場又包含兩個專題:“人口、勞動力流動與社會發展專題”和“少數民族人口流動與分布專題”,分別由北京市人口研究所原常務副所長、首席專家侯亞非教授和新疆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工商管理系主任安尼瓦爾?聶吉木教授擔任主持,10位來自各高校院所的專家進行專題匯報。

      (1)人口、勞動力流動與社會發展專題。該專題學者們的發言題目主要圍繞城鎮化和城市功能區、人口流動等相關問題。王智勇副研究員的發言題目為“基于通勤距離的中國城市功能區研究”,基于經合組織(OECD)“城市功能區”(Functional Urban Area, FUA)的概念,他將全國重新劃分為376個城市功能區。并提出按照這一標準測量的中國城市化水平約為61.38%,與國際相比,中國的城市化水平已經具有相當水準。馬小紅副教授在其“京津冀協同發展視閾下的三地流動人口”的發言中,就三地流動人口的規模和結構變化及趨勢進行分析并作出預判――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不會終結流動人口向北京流入和聚集。

      (2)少數民族人口流動與分布專題。該專題學者們的發言題目主要圍繞少數民族人口與城市空間分布、人口流動、人口與政策、族群居住人口分布、勞動力就業等相關問題。雷軍副研究員在其“烏魯木齊城市社會空間分異研究”的發言中介紹了他運用因子生態分析法對烏魯木齊進行社會區域分析并探究城市社會空間形成機制。馬曉鈺教授在其“新疆分區域人口與經濟發展狀況及區域生育政策調整探析”的報告中,總結了新疆人口與經濟發展的現狀,揭示了新疆潛在的人口問題,認為:北疆地區人口發展狀況與全國較為同步,人口政策的調整適應全國的步伐,而新疆生育政策調整的難點和重點則在南疆。晏月平副教授作了題為“少數民族人口再分布與遷移特征分析”的演講,報告分析了少數民族人口的地理分布、再分布及人口遷移現狀,認為少數民族人口遷移流動相對較低、分布相對凝固化,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社會促進對策。王玉峰副教授的匯報題目是“新疆民族地區農村轉移勞動力就業培訓問題分析”,他從人力資源開發與培訓的專業視角總結了當前新疆民族地區的轉移勞動力培訓所存在的問題,并結合新疆的實際提出了相應的應對策略。李松副教授在其“城鎮化背景下多民族集聚城市居住人口分異測度、動力機制及優化模式分析――以烏魯木齊市為例”的演講中詳析了各“族群”居住格局的現狀并提出應該以居住融合、文化融合與經濟融合為重點,加快推進新疆烏魯木齊“嵌入式居住模式”的觀點。于海鳳講師以“南疆少數民族群眾赴內地務工經商問題及對策研究”為題,總結了目前南疆少數民族群眾赴內地務工經商問題,包括:出不去、時間短、適應慢以及難管理四大方面,并就以上問題提出了針對性的建議。

      3.期刊交流會

      與專題分會場同時進行的期刊交流分會場召開的是2015年中國人口學會人口學期刊與出版專業委員會年會。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勞動經濟學國家重點學科負責人、《人口與經濟》編委會副主任、博士生導師楊河清教授和南京郵電大學期刊社社長、《人口與社會》主編潘金洪教授共同主持。

      中國人口出版社姚宗橋社長在其“學術出版的規范”的發言中,從基本要求、意義和類型方面分別對學術研究成果出版的規范化進行了詳細介紹,并提出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包括:數據和觀點的重復發表、分割發表、剽竊、自我剽竊、作者的榮譽、作者身份確定、署名順序、作者對出版發表稿件具有版權、題名、摘要等?!秳趧咏洕u論》主編羅潤東教授以“中國經濟學研究動態報告”為題,介紹了CiteSpace軟件在經濟學各學科文獻計量中的應用。他以2000-2012年間CNKI數據庫的經濟學文獻為研究對象,通過共詞分析、聚類分析、戰略坐標分析、可視化分析等方法,揭示了經濟學各學科的研究現狀、熱點和動態趨勢,并總結了經濟學各領域的主要研究機構、高產作者、主要期刊分布等信息。

      国产成A人亚洲精V品无码性色| 亚洲乱亚洲乱少妇无码| 亚洲中文字幕日产乱码高清app| 亚洲第一街区偷拍街拍| 成人亚洲国产va天堂| 亚洲男女性高爱潮网站|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久在线观看| 亚洲AV一宅男色影视|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漫画|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麻豆|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千人斩| 国产亚洲午夜高清国产拍精品| 亚洲午夜精品第一区二区8050|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未满十八|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亚洲|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无码av| 99久久亚洲精品无码毛片| 久久久婷婷五月亚洲97号色| 日木av无码专区亚洲av毛片| 亚洲美女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亚洲制服丝袜在线播放|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天堂2017无码中文| 亚洲色大成WWW亚洲女子| 亚洲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av|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亚AV|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小| 亚洲av无码av在线播放| 亚洲VA综合VA国产产VA中| 亚洲欧洲久久久精品| 国产亚洲AV夜间福利香蕉149|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2020 | 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九九| 在线日韩日本国产亚洲| 亚洲精品色午夜无码专区日韩|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电影| 亚洲国语在线视频手机在线| 亚洲 暴爽 AV人人爽日日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