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語文教材的經典性與時代性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摘要]整編教材,開設交際課程勢在必行,語文教材內容制約著教學改革的方向和收效。因此,在建筑類中職學校語文交際訓練上,應改革現行教材,編寫校本教材,以此作為職業學校教學改革的契機。我們應本著實用性、專業性、合理性等原則,對語文應用交際校本教材整合編寫進行實踐探索。利用第二學年,結合專業課有效確保學生能力素養的整合。
[關鍵詞]建筑 中職學校 語文 校本教材
交際能力作為職業語文教學一項重要的應用環節,本應得到積極和長期的訓練。目前,中職語文教學還在一些問題:
首先,是課程設置只能保證一學年的教學,課時有限,完全按照人教版教材教學計劃實施不能保證完成交際能力培養的教學任務。
其次,是目前使用的教材存在與我校工民建專業不配套的情況,課文選用隨意、隨機,不能體現專業特色,篇目太多,內容龐雜,無法完成學生語文交際素養的整合。現在,大多數中專語文校本教材篇目的確定取決于教學資源的配備和教師的興趣,應用能力訓練取決于教師個體的主觀認知。由于各類中職的人才培養目標不同,濫用教材,客觀上造成了教學內容與職業需要的背離。
一、編寫原則
校本教材的編訂應當突出職教性質,體現人文素養。從教材方面來說,中職語文教材應與中職教育的特點相結合,教材選擇必須堅持以專業為宗旨,以綜合能力培養為導向,順應中職教學的獨特性,突出職業素養特色。選文時須兼顧經典性與時代性、思想性與知識性、藝術性與科學性、實用性與可讀性,突出其實用性,注重學生的語文能力培養,體現開設專業的知識結構體系,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使中職學生交際能力提高的同時,具備人文素養。
1.實用原則
根據學生整體狀況和今后的就業方向,設置能滿足學生就業需要的教學目標和內容語文課程。應該首先考慮學生進入中專需要什么,然后考慮語文能給學生什么。根據我們對學生的調查,大多數學生選擇讀中職的主要原因是為了就業,“就業”可以說是中職生的最基本的需要,也是一種生存需要。只要是能幫助就業和工作的知識,學生就會感興趣,也愿意學。因此,應該首先分析建筑專業的學生的整體狀況,分析滿足學生就業需求的技能要求,明確教學目標,然后大膽增刪教材內容,重點強化能幫助學生就業的主要內容。
2.專業原則
在現階段,信息的接受和處理能力是中職生需要掌握的技能,其中尤以口語表達和實用文閱讀與寫作尤為重,語文教學就要把重難點放在這些內容上。以我校的重點專業——工業與民用建筑為例,由于學生今后就業主要從事施工技術工作和基層技術管理工作,就業方向要求他們既能看懂各種資料,還能向他人簡潔而通俗地傳達。因此,需要增加說明和應用交際內容的教學,文言閱讀是教學的難點,今后學生也很少接觸,我們只要求學生掌握一些簡單的方法,其他方面不做要求。
3.合理原則
在編寫語文校本教材之前,我們對現行的教材內容進行了全面的統計、細致的研究,發現現行教材存在著“重聽讀輕說寫”的問題,全套教材主體部分按128學時編排,其中現代文閱讀、文言文閱讀和文學作品欣賞共占了88學時,而口語交際訓練只有20學時。如一二冊教材各選編了18篇課文,安排了6次寫作訓練,6次口語交際訓練,在口語交際中沒有安排任何與專業相關的訓練;而三四冊教材因為教學安排的原因沒有安排教學任務。按這樣的比例編排出來的教材,可以說是不符合職業學校教學實情的。所以,我們在編寫校本教材中著重考慮“合理性”。
一是注重專業特點和語文知識密切相關的合理性,如工民建專業加重科技說明文的閱讀、寫作的分量,園林、裝飾專業加大園林文學作品的欣賞、創作的比例,水暖專業增加應用文的閱讀、寫作的內容等。
二是注重教學時間和課文數量緊密聯系的合理性,這種合理的教材內容編排,不但符合職業學校的教學實際情況,而且更能取得“教得細、學得深”的教學效果。
二、內容設定
1.課程設置
在應用交際課程設置方面,可以進行分層次教學和開設選修課,滿足學生的特殊需要。在通過調查,很多中職生都希望工作后能進一步深造。為滿足學生發展需求的有效探索,教師應該在教學班級內進行分層次教學,按班級學生的不同基礎,在備課中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案,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做出不同的要求,通過課內外結合強化學生的長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根據學生的基礎和興趣愛好,學校應開設一些語文方面的選修課滿足一些學生的特殊需要。在我校,在不同學期分別開設了《閱讀與寫作》《文學欣賞》《影視文藝欣賞》《應用文寫作》《演講與口才》等選修課,選修課加強了知識廣度和深度,集中訓練了學生的交際能力。
2.整合教材
在二年級下學期,面臨即將到來的專業實習,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資源,采取豐富多變的交際交流環境,從專業實踐工作中挖掘出可以進行應用交際的因素,進行歸類整合,追求專題意義上的新整合,凸顯單元主題,將這學期的口語交際教學內容設計成實踐操性很強的主題單元(表略)。實踐表明,這些活動在激發學生的說話興趣,培養學生的應用交際能力方面收到明顯的效果。
三、編寫思考
校本教材的編寫、使用已經得到了認可,但是,還存在著以下各個方面的問題:
首先,教師們長期從事一線教學,在編寫校本教材的過程中存在著缺乏選材、編排的知識和經驗,因此在校本教材的內容體系編排上稍有紊亂,缺乏權威性,也造成了教材中還有一些錯誤及疏漏之處。
其次,校本教材尚缺少教師教學用書的配套,使教師們在備課中缺乏一定的現成參考資料,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深度和力度。
總之,教材的開發是一件長期性、系統性的工程,我們的語文校本教材開發尚處于起步階段,還缺乏相應的實踐經驗和理論修養,這些有待于我們在以后的探索中得以完善和提高。
參考文獻:
[1]李香珠.高職語文教學應與專業結合[J].高職專論,2001,(12).
[2]李自慶.高職語文教學應強化職業能力的培養[J].教育與職業,2006,(10).
[3]盛斌.我國語文教育改革的發展趨勢[J].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