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關于旅游的調研方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 旅游市場營銷 模塊化教學 改革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The Exploration of Modular Teaching on the Course of Tourism Marketing
LI Dong, YOU Ya'nan
(School of Tourism, Xin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Urumqi, Xinjiang 830012)
Abstract Tourism marketing is a practical course. How to determine the teaching content, which plays the guide role of marketing theory to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roblems that we need to think deeply. The modular teaching content of this course is composed of marketing environment of tourism enterprise, market positioning and tourism enterprise marketing mix.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there are some teaching experiences as follow: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combination of teaching and practice,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the comprehensive knowledge to learn and the principle of moderation to the teaching content and method accordingly.
Key words tourism marketing; modular teaching; reforming
1 旅游市場營銷課程的意義與教學改革研究進展
我國旅游業發展之初,海外游客大量涌入,而國內的旅游業基礎設施尚不健全,接待能力有限,因此,旅游市場在20世紀80年代一直處于需求大于供給的情況,這時的旅游企業將如何提高內部管理水平看作是當務之急,而市場營銷并沒有成為企業關注的重要內容。直到20世紀末,旅游業的競爭已進入到白熱化的狀態。壓低價格,爭奪客源已成為旅游企業的競爭常態,市場利潤日趨平均化。旅游企業也開始感到市場營銷對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意義。北京聯合大學旅游學院在1999年針對北京市旅游業中高層經營管理者教育程度和經營素質及對教育需求所做的調查顯示,被調查者在一個成功經營管理者應該具備的十二項選擇因素中,將市場營銷能力作為第二個重要因素。①國內學者對旅游市場營銷教學改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技能導向教學、②項目化教學、③信息化教學、④案例式教學、⑤“實驗田”模式教學⑥等方面,研究成果對旅游市場營銷課程改革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但關于旅游市場營銷模塊化教學和教學過程經驗總結的研究文獻相對較少。201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旅游法》的頒布,對于規范旅游行業,保護游客的切身利益起到了有法可依的重要作用,同時,也使得旅行社重新思考和調整對客源市場的營銷策略,如何將旅游產品和線路進行優化組合,以實現游客價值和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的平衡,是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目前,各種旅游新媒體在傳播性、互動性、精準性上極具優勢,應該成為旅游企業重點關注的營銷平臺,分別針對新媒體的主要形式,如社區網絡、微博、SNS網站、網絡視頻,提出旅游市場營銷課程改革的迫切性和必要性,通過市場營銷理論與新媒體的結合,有效應對旅游新業態的變化。
2 旅游市場營銷課程的教學內容與教學設計
旅游市場營銷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課,如何確定教學內容和設立學習的問題,如何將旅游市場營銷理論與旅游新業態有機結合,以有效指導旅游活動的實踐,是本課程需要深入思考的重要問題?;谑袌鰻I銷的理論體系,旅游市場營銷的教學內容由以下三部分組成。
2.1 旅游企業營銷環境管理的教學
旅游市場營銷環境是指與旅游企業市場營銷活動相關的所有外部因素與條件,其包含的內容既廣泛又復雜。一般來說,旅游市場營銷環境主要包括兩方面的構成要素,一是微觀環境,二是宏觀環境。微觀環境直接影響和制約企業的市場營銷活動,而宏觀環境主要以微觀營銷環境為媒介間接影響和制約企業的市場營銷活動。
在這一部分,要求學生針對被選定的旅游企業進行營銷環境管理方面的分析,它包括了解企業的基本經營狀況,調查企業的營銷環境并進行相應的評估。宏觀環境主要分析該企業所面臨的政治法律環境、人口環境、經濟環境、自然環境、社會文化環境和科學技術環境;微觀環境主要對旅游供應商、旅游中間商、旅游者、競爭者、社會公眾和企業內部公眾進行分析。通過實地調研,并對調查資料進行整理和分析,通過多媒體的形式向全體學生和老師匯報各學習小組完成的該企業營銷環境調查報告。
2.2 旅游企業市場定位管理的教學要求
旅游市場定位是指旅游企業根據目標市場上的競爭者和企業自身的狀況,從各方面為旅游企業的旅游產品和服務創造一定的條件,進而塑造一定的市場形象,以求在目標顧客心目中形成一種特殊的偏好。簡單地說,旅游市場細分和旅游目標市場的選擇是讓旅游企業如何找準顧客,而旅游市場定位則是讓旅游企業如何贏得顧客的“芳心”。
市場定位管理首先要對被選定企業的現有市場進行相應的市場調研工作,在確定市場范圍、市場特點和容量基礎上,確定目標市場,再確定目標市場的營銷策略。然后,在對企業的產品或服務應該占據什么位置進行明確定位。旅游企業市場定位的全過程可以通過三個步驟來完成,即識別企業的競爭優勢、選擇有價值的競爭優勢、溝通及傳播企業的市場定位。
在這一部分的教學中,要求學生針對被選定的旅游企業的市場情況進行實際調研,根據對調研得到的該企業市場中潛在顧客需求的分析情況,確定細分市場;再對細分市場的消費者進行消費需求特征的分析,從而確定目標市場并選擇目標市場的營銷策略;最后,根據目標市場的特點,鑒別、確認和提煉企業的競爭優勢。從而,完成被選定調查旅游企業的市場定位報告。
2.3 旅游企業營銷組合管理的教學要求
營銷組合是市場營銷中最重要的概念,可以將其看作是整個營銷規劃中的核心。這部分分為四個方面的內容:產品管理、價格管理、渠道管理和促銷管理。
(1)產品管理包括:產品的設計、產品質量、產品的種類與品牌、產品的特色等;
(2)價格管理包括:基本價格的制定、價格折扣、優惠價格政策等;
(3)渠道管理包括:分銷渠道的管理、分銷的方法、分銷渠道的覆蓋面及其位置;
(4)促銷管理包括:廣告促銷、營銷推廣、人員推銷、公共關系等。
在這一部分,要求學生在進一步繼續做該企業市場調查的基礎上,針對被選定的旅游企業進行營銷組合方案的制定,在使用營銷方法的同時,要充分考慮到旅游企業是服務企業的特點,以及服務產品的特殊性質,完成一個完整的被調查企業的營銷組合策劃報告。
3 旅游市場營銷課程教學經驗總結
3.1 堅持讓學生在實際的社會環境中進行教學實踐活動
由于這門課的特點是為旅游業或旅游區域做實際的市場營銷策劃方案,所以,學生必須在真實的社會調查基礎上進行教學活動。同時,這一課程的三大教學環節都是以營銷策劃方案的制定為目標,使學生對知識和方法的學習應用價值大大強化,讓學生能夠感受到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
3.2 教學和科研有機結合
教學和科研是長期以來困惑教師的一個嚴重問題,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學與科研處于“兩種皮”的狀態。但是,模塊化教學改革的方式提供教學與科研有機結合的機會。例如,學生對旅游景區商品購物的調查就可依托老師關于旅游商品的相關課題要求來設計;關于旅游目的地客源國的市場調研可依托旅游目的地的相關課題來設計。這樣,一方面,教師的課題研究基礎得到了保證,另一方面,學生在這種調查中學習到了應該掌握的知識和方法。此外,由于課程內容涉及教師課題的質量,因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嚴格管理和負責精神都得到了比較好的體現。
3.3 教學中堅持綜合性知識學習的方法
本課程非常注重吸收其它課程學習過的知識和方法的使用。由于市場營銷方案的制定本身就需要大量的社會調查。因此,在教學中,就要求學生要充分運用其它模塊課程所使用過的分析方法,例如,市場調查中問卷的設計、發放、回收、數據處理等,均得益于“旅游調查研究的方法與實踐”課程所學過的知識和方法,如對旅游景區營銷策劃的產品定位得益于“旅游資源與開發”模塊對旅游資源分類等知識的學習,對旅游企事業以及主管部門的調查與“旅游經濟、產業與政策”的區域調研有直接的聯系等。這種學習知識體系的知識鏈,有助于學生總體把握專業知識結構的理論體系,有利于學生加深對旅游產業的認識。
3.4 教學能夠適應現實變化的需要進行適度調整
本課程的第一輪教學實踐中設計的企業打分環節,最初的教學目的是增強教學針對性和現實意義。但是,由于真實的企業營銷方案的制定必然會涉及企業的一些內部的重要機密內容,企業并不愿意提供這樣的資料,然而如果沒有真實資料的支撐,所設計的營銷策劃方案就不可能具有真正的實用價值。也就達不到教學最初設計這環節的目的。學生在這一環節遇到了極大的阻力,企業也采取不配合的做法。鑒于這種情況,本課程及時修改的教學設計,應適應現實情況的需要。
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規劃基金項目(10YJA 850046),新疆財經大學博士啟動資金項目(2014BS005)資助
*通訊作者:由亞男
注釋
① 寧澤群.旅游管理專業PBL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12.
② 張世兵.論以實踐技能為導向的旅游市場營銷教學改革[J].遵義師范學院學報,2012(1).
③ 隋維林,隋.項目化教學在高職旅游市場營銷中的應用研究[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0(12).
④ 陳曉文.信息技術下旅游市場營銷學教學改革初探――以江蘇科技大學南徐學院為例[J].北方經貿,2010(10).
一、研究背景
2016年3月,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下發了《關于同意河池學院等5所新建本科高校開展整體向應用型轉型發展試點工作的通知》(桂教高〔2016〕4號),同意廣西民族大學相思湖學院(以下簡稱“相思湖學院”)將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試點方式由“專業集群轉型方式”變更為“學校整體轉型方式”。通知要求相思湖學院按照新建本科高校轉型發展的要求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進一步提高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提升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和水平。
在此背景下,相思湖學院管理系組成了“人才培養改革”調研組于2016年暑假采用網絡資料收集、實地調查等方式對廣東白云學院、武漢工商學院、百色學院、欽州學院、桂林旅游學院五所同層次本科院校的旅游管理專業教師及管理人員進行訪談。通過深入了解旅游管理專業在這些院校的專業設置、培養目標、主干課程設置、學分分布、專業實習情況、招生條件限制等情況,為我院旅游管理人才培養改革提供一定的參考。
二、旅游管理專業高校調研結果對比分析
(一)調研院校旅游管理本科專業的所在學院與專業方向
目前我國大部分本科院校的專業方向大體分為以下種:旅游管理專業(主要面向旅行社、景區、旅游資源規劃與開發三個方向)、酒店管理、涉外旅游管理、運動與休閑管理方向等。根據調查,目前廣東白云學院、武漢工商學院、百色學院、欽州學院、桂林旅游學院五所學院本科旅游專業方向如下表1所示,主要有旅游管理專業、酒店管理、涉外旅游管理、旅游電子商務四個專業/方向,其中武漢工商學院旅游管理專業(旅游電子商務方向)是一個較為新興的專業方向,契合了“互聯網+”時代的人才需求。而我院目前旅游管理的專業方向主要有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涉外旅游管理三個。
(二)調研院校旅游管理本科專業的培養目標
中國旅游協會旅游教育分會會長、中山大學旅游學院院長保繼剛教授認為“如今的就業對于人才的多元化需求趨勢已經越來越明顯,所以旅游管理類專業在本行業就業率低的情況主要反映出當前復合型的人才需求體系;此外,作為對照旅游業所設立專業,旅游管理的行業就業率固然一個是值得關注重要指標。但在目前在復合型的社會背景下,人才同樣需要復合型的知識。整個業界對于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培養,還是應該將重點集中在現在知識結構的體系能否適應社會的實際需要,而不僅僅是針對細分的旅游相關領域?!睂Ρ人{研五所高校的培養目標,結合當前社會旅游經濟發展的總體狀況,綜合旅游企事業單位對旅游管理人才素質的要求來看,我們認為:我院旅游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復合應用型中高層管理人才”的設定較為合理,但應注意的是,在旅游管理人才培養方面,應酌情增加“職業生涯規劃”、“職業修養”、“服務意識”等方面的教育。
(三)調研院校旅游管理本科專業的主干課程設置
根據調研所得資料,結合我院2015級旅游管理專業本科培養計劃方案,廣東白云學院在主干課程設置方面比我院多了 “企業戰略管理”“ 中外酒店管理比較分析” 兩門;武漢工商學院在主干課程設置方面比我院多了 “財務管理”“ 經濟法” 兩門;百色學院在主干課程設置方面比我院多了 “中國旅游地理”“ 旅游線路設計”、“中國飲食文化”、“茶藝和宴會設計” 四門;欽州學院在主干課程設置方面比我院多了“商務旅游”、“旅游景區景點解說”、“旅游資源學”三門;桂林旅游學院(原名桂林旅游高等專科學校)于2015年起開設酒店管理、英語(導游方向)兩個本科專業,所以目前主干課程更多的沿用了??频脑O置,更注重專業方向的培養,“酒店設備管理、現代服務業管理、酒店品牌建設與管理、酒店客戶管理、酒店收益管理、企業戰略管理、旅游翻譯、旅游英語應用文寫作”等課程我院目前暫未開設。
(四)調研院校旅游管理本科專業的學分分布
根據調查,目前我國旅游管理專業總學分要求多數集中于155-190學分;我院總學分為160個,設置總學分相對較低;我院在學科基礎課程(9門)與專業基礎課(8門,其中公共模塊4門)所占總學分比例為32.5%,與武漢工商學院學科基礎課程(共26門,占總學分41%)相比,少了9門課程,相差8.5%。而選修課武漢工商學院為6學分(可選1-3門),108學時;我院專業任選課為10學分(可選5門),150個學時。這意味著我院選擇3+1出國培養模式的學生學習旅游管理專業課程(學科基礎課程+專業基礎課程+專業任選課程)僅為22門,導致該類學生在旅游專業方面的專業基礎知識不夠牢固,建議在專業基礎公共模塊上增加2-3門專業基礎課程。
(五)調研院校旅游管理本科專業的專業實習情況
從專業實習時間及要求安排來看,廣東白云學院正在積極探索“2+1+1”模式,即校學生在入學后的前兩年在校學習專業知識,然后在大三的時候實習一年,最后再返校學習一年的專業知識,如果該模式實行成功,則是調查學院中實習時間最長的。其他幾所學校一般不少于3個月,我院目前2015年人才培養計劃從以前的不少于三個月改為不少于四個月。從實習類型來看,我院能夠根據自身3+1的培養模式進行調整,而且實習類型豐富,時間安排合理。
(六)調研院校旅游管理本科專業的招生條件限制情況
從招生條件限制來看,桂林旅游學院對本專業考生進行了條件限制,而其他調研學校未進行條件限制。從長遠來看,由于旅游管理學科的特點,我們認為設置一定的招生條件限制有利于所培養人才的優化以及專業學生的就業走向,當然前提是在不觸及“歧視”的條件下。
(七)調研院校旅游管理本科專業校內實訓室及校企合作情況
根據調研,目前我院在校內實訓室建設方面較于其他學院落后,缺少導游實訓室、餐飲實訓室等基本的校內實訓基地;而且,我院目前校內實訓室的利用率還不高,主要由內聘教師進行授課利用,而外聘教師利用率不高。第二,對于計算機機房實訓室的相關旅游軟件,也存在利用率不高的問題。
在校企合作方面,百色學院與桂林旅游學院的整體運作更為成熟,很大原因是他們的前身是高職院校,更注重職業技能的培養;而其他學院正在努力進行轉型,也逐步加強了校企方面的合作。
三、我院旅游管理專業培養修訂方案建議
(一)“公共課、素質拓展課、學科基礎課”沿用2015級培養方案
我院2015年的培養方案,其中“素質拓展課” 加入了操行課,由學工部和團委以第二課堂形式開設,體現了我院轉型的新特色;其次,我院旅游管理專業以“經濟學、工商管理”為主干學科,學科基礎課包干了該兩類學科的主要課程。
(二)課程設置應考慮與職業技能資格證書相結合
在課程設置上,積極引入學歷文憑加職業資格認證相結合的專業教學模式。 對本專業學生要求除畢業證書以外, 鼓勵學生考取相關的導游資格證、會計證、人力資源證、計調證、秘書證等職業技能資格證書。 同時,在教學計劃中充分考慮實際因素,保證一些課程進程安排和社會或機構的認證在時間上保持協調。
(三)不同方向,培養側重點不同
旅游管理專業注重“導游、旅行社、景區、規劃與開發”四個方面的復合型人才培養;酒店管理方向則注重酒店專門人才的培養。專業基礎課的公共模塊課程,應設置為“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這兩個專業方向的必須掌握的公共基礎知識。
(四)不出國模塊專業限選課應結合旅游行業發展需求,打造復合型應用人才
根據我院旅游管理專業畢業生就業跟蹤調查,我們發現,目前我院部分畢業生在企業人力資源、政府機構、電子商務平臺等部門從事著人力資源專員、政府專員、電商等工作,而旅游業的發展也需要這些類型的人才;此外,這些類型的職業工作性質穩定,更易受到畢業生的青睞,而我們的學生在經過一些列的系統學習之后,也能夠勝任這些職位。所以,針對不出國的旅游管理專業學生,我們應該在課程設置上加強這幾個方面,比如開設“旅游電子商務”“旅游人力資源”等課程。此外,每年中國東盟博覽會在9月份舉行,會展管理安排在第五個學期更有利于開展實踐活動。
(五)落實學生進行專業任選,細化專業任選課模塊,突出專業人才
專業選修課的設置要求一般是從二年級開始設置,各專業方向開出有關專業方面的更多課程,應有利于拓寬、更新學生的專業知識結構及發展學生的個性和興趣。此外,根據社會的需求設置一些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專業選修課。
首先,任選課是指學生根據個人興趣和實際需要選擇的擴大知識面,提高適應能力的課程,允許學生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特長進行選修。目前我系在專業任選課的實際操作中,沒有真正落實學生自由選修,學生無法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特長進行選修,這跟我院師資力量不足有很大關系。
第二,調研組成員認為,專業任選課的設置還是應該遵循“公共模塊、旅管方向、酒管方向”三個模塊進行細化,比如“二外會話、東南亞歷史與文化、中國民俗旅游、旅游禮賓實務、戶外專題、中國旅游地理” 六門課程是旅游管理專業學生應該共同掌握的一些基本知識,而 “菜點與酒水、酒店服務與案例分析、食品營養與衛生”三門課程則更針對酒管方向的學生,“文物鑒賞、旅游景觀設計、廣西旅游專題研究”更針對旅管方向學生,這樣既能兼顧學生的共同興趣,也更突顯了專業性。此外,建議在課程學期安排上可按照第三、第四學期按照“3+1+1”的模式開設,即公共模塊3門,針對旅管方向1門,酒管1門;因為第五、第六學期小語種將要出國學習,所以不安排專業任選課;第七學期則按照“1+1”的模式開設,即旅管、酒管方向各一門。
四、結語
經過一系列的調研及對比,雖然我院旅游管理專業在3+1的外語人才培養模式上有很大的亮點(學生前三年在國內學習,最后1年在國外學習),但在人才培養的設置、師資力量、基礎設施等方面還存在一些不足。根據旅游行業的需求變化,結合實踐調研結果及我院的實際情況,本文主要為我院在新形式下的人才培養改革提供針對性的建議。希望能夠在不久的將來形成具有相思湖學院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特色,構建適應時展和市場需求的旅游人才培養新模式。
一、強化措施,全力推進重點項目建設。
根據我縣旅游發展實際情況,科學謀劃了2013年旅游工作發展思路和目標,把湖江夏滸旅游景區、寶蓮山景區、古村民俗文化景區、三溪寨九坳景區、景區、祥云湖旅游景區等6個重點旅游建設項目和12個農家樂項目列入了全縣2013年度100個重點工程,并對上述項目進行量化,明確責任。同時,按照市旅游局、市財政局《關于開展100家星級農家旅館創評活動的通知》文件要求,結合我縣各鄉鎮的特色優勢,已擬好《關于開展星級農家旅館創評工作實施意見》。目前,六個重點項目正有序推進。寶蓮山景區正在實施觀音谷、臥佛山等景區游步道防護欄建設工程。
二、強化落實,主動做好區發展振興工作。
1、及早對接。3月底赴北京國家旅游局對接蘇區振興工作,向國家旅游局領導全面匯報了我縣旅游產業發展情況,并懇請國家旅游局給予項目和資金扶持。
2、及時匯報。按照區振興工作月報制的要求,認真及時地向市局報送了《紅色旅游基礎設施項目、大力發展休閑農業、鄉村旅游工作進展情況和存在的主要問題》工作情況。向縣振興辦報送《區振興發展(旅游項目)有關工作進展情況月報表》和《區振興發展縣旅游產業項目進展情況工作小結》。
三、強化形式,著力加強旅游宣傳推介。
1、加大電視媒體宣傳力度,擴大我縣旅游的影響力。邀請六套《蜘蛛游記》欄目組在、拍攝了《桃花的記憶》(上下集)、《多彩縣·醉美櫻花》三集電視宣傳片,節目已分別于3月27日、3月28日、4月1日晚8:40在電視臺播出,通過省級媒體宣傳,進一步提升縣旅游景區在全省的影響力。
2、創新宣傳手段,提高我縣旅游知名度。為進一步全方位展示我縣旅游景區,我局正在積極籌備拍攝一部8—12分鐘的數字標清旅游宣傳片,通過一年四季不同時間段的拍攝,全面展示我縣旅游的特色亮點。
3、積極開展旅游活動,打響我縣旅游品牌。一是組織參加了省旅游局在北京舉辦的“美麗中國·秀美”宣傳周活動,在活動現場發放了《縣旅游指南》、《縣招商項目手冊》等宣傳資料,并通過圖片展向游客展示我縣的秀美山水和客家風情,引起了許多游客的興趣。二是協助舉辦“櫻花浪漫時”旅游活動,在南客家名人(櫻花錦繡)公園開展了旅游宣傳咨詢活動,發放了《縣旅游線路推薦》、《縣旅游指南》等宣傳資料,熱情為前來咨詢的游客解疑答惑,受到了游客的極大歡迎。
四、強化力度,積極開展招商引資工作。
1、邀請客商考察。共邀請陪同20批次客商到我縣考察旅游等產業項目,如接待了上海錦江之星飯店管理有限公司崔剛總監在城南考察建設星級酒店項目,實業有限公司和星盛投資有限公司實地考察湖江夏滸項目,信源集團齊優俊董事長考察建設城市綜合體項目;多次陪同接待客家旅游集團到景區實地考察,該公司邀請了北京達沃斯巔峰旅游專業規劃公司到現場考察調研。
2、積極參加推介會活動。組織參加了縣投資環境推介會和縣投資環境推介會,在會上及時推介并發放了《縣旅游項目招商推介資料冊》、《客家文化生態旅游精品項目招商推介資料冊》和《縣旅游指南》等宣傳資料,重點介紹了等旅游項目,全力推介我縣旅游產業項目,吸引客商投資。
3、跟蹤項目落實??图衣糜渭瘓F投資景區項目已達成初步合作框架協議;煒地建設公司在湖江投資建設桃花湖畔文化休閑旅游度假村項目已簽訂項目開發意向合同書。
五、強化制度,認真抓好旅游市場管理。
1、做好旅游市場安全工作。為確保元旦、春節、“兩會”期間旅游市場有序,制定下發了《關于切實做好2013年春節期間旅游安全及旅游市場秩序工作的通知》、《縣旅游行業2013年春運工作方案》、《關于切實做好2013年“兩會”期間旅游安全及維穩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對全縣的旅行社、星級賓館、A級景區進行了一次全面檢查,排查安全隱患。
2、認真開展“品質旅游,伴您遠行”活動。制定了“品質旅游,伴您遠行”活動方案,在人流量較大的街頭、縣內景區(點)開展了“品質旅游,伴您遠行”宣傳咨詢活動,通過展板宣傳、發放旅游宣傳資料、現場答疑等形式重點向廣大市民宣傳如何選擇旅行社、如何簽訂旅游合同以及如何進行旅游投訴維權等,受到市民的好評與肯定。同時,還向縣內涉旅企業發放了《“品質旅游伴您遠行”優質服務倡議書》大力倡導向游客提供優質旅游服務。
3、開展旅行社調研活動。為進一步加強對縣內旅行社的監督管理,規范旅游行業秩序,有力促進全縣旅游業健康發展。我局對縣內旅行社基本情況、經營情況和存在問題進行調研,全面掌握了縣內旅行社的發展情況。
六、下一步打算
1、繼續做好區振興發展工作。積極爭取國家、省旅游局的資金、項目支持。同時,針對上級主管部門資金有限的問題,我局將加強與國家、省發改、交通、林業、農業等部門的溝通,擴寬爭取項目、資金支持的渠道。
2、繼續推進項目建設。進一步加大工作推進力度,繼續實行專人項目跟蹤、差異化指導等措施,扎扎實實把各項任務落到實處,確保項目的順利進行。
為什么在這個時候取消五一黃金周?實際上社會上對黃金周的質疑,從1999年第一次國慶黃金周開始時就有。假日消費勢頭的確是年年在增加,但是問題也暴露得很多。消費過度集中帶來一些消費質量、生活質量的下降,旅游企業因招架不住太多旅客而服務質量大打折扣。各大景點也到了不堪忍受的程度。
前些年每次黃金周結束后,官方還會公布本次黃金周的旅游收入比上年同期的增長率。以此表明黃金周對拉動經濟增長的貢獻。實際上,集中消費并不一定反映消費的增長,其實每年旅游收入的增長取決于國民經濟的增速。一個人富裕了,自然就有錢出去旅游。
我在2000年就做過相關的調研。當時的北京市政府給我一個項目,希望我能通過調研證明假日經濟對經濟增長有顯著效果。但后來我得出的結論恰恰相反,出行集中化帶來的弊端,對經濟增長是不利的。那時我就提分散化。
這么多年,國務院假日辦、體改委、國家旅游局也都在做調研。這個決定肯定不是一拍腦袋提出來,而是現在各方面的調研都成熟了,所以把協商的結果拿出來給大家看。
網上民調顯示七成網民反對取消五一黃金周,是否意味著經過8年,中國人已習慣每年春天里的長假?
這個調查的樣本是偏的。以前我是搞統計的,所以非常注意調查人群的代表性。在網上的,哪些人喜歡參與調查?年輕人為主,他們希望利用長假出去玩,但畢竟不能代表民眾的整體。
黃金周制度從日本傳過來的,但他們也不是連著放假。4月29日是日本的綠之節,5月3日是憲法紀念日,5月5日是兒童節,再加上兩個周末,這樣就形成了一周左右的長假。再回頭看看我們增加的節日,清明和端午,都在5月前后。在有條件安排帶薪休假的公司和單位,員工就可以用年假沖抵夾在節日中的工作日。我們改革的這個方向是對的。
此次調整會不會給旅游經濟帶來影響?
可能對長線旅游會有一定影響,但話說回來,一般在一年里出遠門旅游3次以上的人很少。關于這一點,我在去年有過相關調研。得出的結果是,北京市人均每年出門旅行1.8次。
我覺得調整會給經濟帶來正的影響。表現就是國民的休假權利得到保障,質量得到提高。比起集中消費,分散消費對老百姓的好處就是。旅游出行至少不會那么擁擠,不用站著乘火車。對旅游景點來說,也會從容地面對。
休假制度以后是否還會繼續改革,直至取消十一黃金周?
當然,其實最好的是就剩一個春節黃金周。我估計這個觀點肯定有不少人要反對,但這是改革的必然趨勢。十一黃金周不取消,集中出行的問題還是不能解決。千萬不要再強求統一休假,統一就是命令啊。
每年國務院都要在放假前發一個文件,要求如何調休什么的。這大概也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很不規范。我們必須把放假制度形成立法,不要再這樣改來改去。未來國慶肯定要取消,分散到春節或者增加的其他節假日。
當天,李副市長一行冒雨先后實地視察了建設中的古鎮旅游停車場,改造中的東門和南門。每到一處,李副市長都仔細詢問了工程進展情況,項目施工中遇到的問題。在看到建設者們冒雨施工,搶項目施工進度的情況后,她表示很欣慰,也進一步增強了建設和管理好古鎮的信心和決心。在實地視察結束后,李副市長先后聽取了政府、青巖、區旅游局、市旅游局關于古鎮建設工作進展的情況匯報。
李副市長在充分了肯定及相關部門在古鎮基礎設施建設所作的工作后,對古鎮近期工作提出了要求。
(一)區、鎮要充分認識古鎮在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優秀旅游目的地的地位。要認真貫徹落實全市首屆旅游產業發展大會關于將打造為全省旅游服務中心和重要旅游目的地的精神。在旅游目的地建設上,古鎮的資源稟賦和發展潛力最具條件。
(二)進一步理清思路,將古鎮建設工作和管理工作推上新臺階。具體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1、在基礎設施上建設方面。一定要按照“先規劃,后建設”的原則,在各個項目上嚴格按照標準組織實施;
2、軟件服務方面。
一是加強對古鎮的管理力度,使古鎮管理服務再上新臺階。
二是加大對各層次旅游從業人員的培訓力度。
三是做好“整臟治亂”工作,著力解決好環境衛生、交通不暢等問題。
3、宣傳促銷方面。高標準、高水平地對古鎮進行整體宣傳包裝策劃,同時文化部門要深入挖掘古鎮文化內涵;開發旅游特色商品,吸引中外游客。
(三)切實加強領導,為古鎮建設提供重要組織保障。
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1、要舉全區之力打造古鎮,把古鎮建設成為品牌旅游目的地;
2、切實加強對古鎮管理及項目建設的領導,進一步健全領導機構,加強古鎮的保護與開發;
3、市委、市政府出臺了支持旅游發展的政策,要及時抓好支持政策的落實;
4、管理體制方面。要對古鎮管理體制和機制進一步研究,提出具體意見和建議,報市政府研究。
(四)市政府將加大對古鎮保護開發工作的協調。
(五)關于古鎮農貿市場的改造問題。古鎮農貿市場的改造由花溪區政府牽頭,及時與市商務局對接,拿出具體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