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光通信研究方向

      光通信研究方向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光通信研究方向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光通信研究方向范文第1篇

      【關鍵詞】 空間激光通信 通信網絡 發展趨勢

      一、我國空間通信的發展現狀

      當下,我國在空間激光通信領域的研究確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這些成果比較片面,只是圍繞一些特定的問題而進行的。面對國際激光通信領域的發展形勢,我們需要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和研究激光通信。以下列表是我國國內各研究部門在這課題上的研究方向。針對國家現階段對激光通信領域的重視,相關研究單位應該把握時機,大力發展激光通信事業,竭盡全力突破關鍵技術點,深入開發研究,為早日實現我國天、地、空一體化激光通信和信息互聯奠定基礎。

      二、空間激光通信的關鍵技術

      2.1高功率、高速率激光調制發射技術

      高功率、高速率激光調制發射技術是由一個核心的發射系統構成,通過采用光學濾波、自適應濾波和電子學濾波來增加噪音比,組成發射系統部分只要是調制器、激光器、光學天線和信道編碼等。

      2.2高靈敏度、復雜環境下的光信號接受技術

      空間激光通信系統是靠接受激光信號來實現的,而激光信號的接收方式主要有兩種直接探測和相干探測,這兩種方式中因直接探測技術相對來說比較成熟,是空間激光通信系統應用最廣泛的形式;但是直接探測技術也有弊端,探測靈敏度受制于相關器件的性能,其通信速率與探測靈敏度成反比,通信速度提升的同時靈敏度反而下降。比較與直接探測,在同等通信條件下,相干探測的靈敏度明顯優于直接探測,其范圍在10 ~20 dB,但是相干探測方式要求非常嚴,必須做到信號光和本振光各種性能的匹配,涉及的系統比較復雜,所以實現的難度很大,但正因為這點使得相干探測技術成為國際上爭相研究的熱點。

      2.3高精度APT技術

      應用粗精復合軸VAF技術來實現高精度的動態跟蹤。粗精跟蹤都有自己各自的特點,對于粗跟蹤它比較適應視場大、低伺服帶寬的環境,在這種環境下可以實現迅速捕獲、穩定跟蹤;精跟蹤的的特點是動態范圍小、高伺服帶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修復粗跟蹤殘差。復合軸VAF最終的跟蹤精度還是有精跟蹤伺服單元性能來決定的。

      2.4發射接收光學系統及基臺技術

      實現空間光通信的重要裝置是光信號收發和基臺裝置,這屬于激光通信的核心部分,而對于這核心裝置的設計必須符合多功能、集成化,基臺具有質輕、高精度、小型化的特點。

      2.5大氣信道對激光通信影響的抑制技術

      激光通信是靠光信號的作為通道來傳輸,大氣的存在會對光信號的傳輸產生光信號閃爍、波段變形等影響,從而使得激光通信產生距離偏差和誤碼率提高。不僅如此,還會影響其他系統的正常使用,比如通信子系統、光學子系統。所以必須采用相應的措施,比較認可的是合適的地面站選址、多點布站、增加天線接受面積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大氣對激光通信的影響作用。

      三、空間激光通信發展趨勢

      1、通信速率繼續提高。不斷完善的APT技術提高了激光通信性能的標準,也成為激光通信中研究的一個重要部分。由于速率與靈敏度成反比,發射功率與遠通信距離在參數上存在一定矛盾,為了解決上述問題,通信分系統得以研制成功,波段為1550nm,能夠在高速率調制的同時,完成高功率發射,由于發射功率較高,因而即使在高速率的條件下,仍能維持良好的靈敏度。另外還研制成功了空間相干激光通信分系統,與傳統IM/DD探測技術相比,在這種新的探測方式應用下,相干通信的高靈敏度得到了有效發揮。這樣一來,其傳輸速率就可升至Gbps量級。

      2、光通信組網取代點對點通信。技術的創新才能引領時代的發展,原有點對點的通信模式弊端太多,新的光通信組網通信技術系統性能較高完全可以取代之前的點對點通信模式。光通信組網技術的核心要點就是中繼轉發,要得到天、地一體化的信號覆蓋和信息傳輸的時效性,就需要搭建一個較為完善的天基信息網絡,使同步靜止軌道,中軌道,以及低軌道衛星,航天飛機,宇宙飛船,浮空平臺,航空平臺,以及地面平臺互相連接。

      結論:本文全面深入分析探究空間激光通信在我國的發展現狀和未來的一個發展趨勢,當下激光通信的發展階段在國內外正處于一個研究的熱潮,市場前景非常廣闊。文章主要詳細的分析了空間激光通信中非常關鍵的技術點,同時提出了自己對空間激光通信發展趨勢的一些看法,并在此基礎上對我國空間激光通信的發展進行了簡要的概括。

      參 考 文 獻

      [1]張來線,孫華燕,樊桂花,趙延仲,鄭勇輝.貓眼逆向調制自由空間激光通信技術的研究進展[J].中國光學,2013,18(05):185-186.

      [2]李英超,胡源,趙義武,丁瑩,姜會林.發展空間激光通信,提高對地觀測效能[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20(01):189-190.

      光通信研究方向范文第2篇

      彼得?格林貝格爾作為獲獎代表發言時說:“開放的中國吸引著世界各地的人們。我來南京工作四年了,在南京郵電大學,我和同事研發了可見光通信芯片,獲得了一些激動人心的結果。中國政府已經把這一方向作為重點支持領域進行規劃。通過不斷探索,一定會對氮化鎵光電子和光通信產業帶來革命性的變革。我們在這么短的時間里取得這些進步,要感謝中國政府的科教政策。”他建議中國政府能提供更加積極的人才政策,將科研人員進一步解放,讓他們能夠心無旁騖地去做更多簡單和重要的發現。

      彼得?格林貝格爾1939年出生于德國,1988年因發現巨磁阻效應而聞名于世,并因該項成就和法國科學家阿爾貝?費爾一起獲得了200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2012年10月,彼得?格林貝格爾教授加盟南京郵電大學,就職于該校“Peter Grünberg研究中心”。

      帶來“簡單、重要”的原始創新理念

      Peter Grünberg創新團隊的核心成員南京郵電大學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副院長王永進教授介紹,當年彼得?格林貝格爾獲得物理學獎后,很多人問他:“做什么樣的研究才能獲得諾貝爾獎?”彼得?格林貝格爾回答:“簡單、重要的發現。簡單就是一說大家都懂的。重要是指對世界的認識,對生活會產生重大改變。再者一定是發現,要引領產業方向,不要跟風。”彼得?格林貝格爾主張科學家應該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基礎研究上,更關注物理現象背后的本質。因為基礎研究取得突破,應用研究方面就會比較容易移植。正如他當年發現的巨磁阻效應,很快轉變成存儲領域的核心技術,突破了計算機硬盤小型化的關鍵瓶頸,推動了信息技術的革命性發展。

      |“這是一個理念上的引領。”王永進說,“我們原先埋頭苦干,天天很辛苦,但方向性不明確。”彼得?格林貝格爾加盟后,根據南京郵電大學的科研基礎和學科特色,幫助學校重新規劃相關領域的研究方向,提出基于硅襯底氮化鎵材料體系,組建科研攻關團隊,建設研發平臺,圍繞微納器件與信息系統進行原創性研究。在大師的引領下,Peter Grünberg創新團隊集聚海外高層次人才,完成國家973課題、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課題、國家863重點項目等國家級課題43項。

      兩種“世界首個”光通信芯片問世

      王永進指著桌上放著的手機,告訴記者,手機使用時間較長的話,摸上去會感覺到發燙。這是因為現在手機中的芯片,都是電子芯片,其通過電子的運動獲得通信傳輸,傳輸中電子碰撞,電能轉變成熱能,器件的集成度越高,熱效應越大。

      Peter Grünberg創新團隊著力研究光子芯片。因為光子在傳輸過程中不會產生熱效應,且用光來傳輸,手機之間不會產生電磁干擾。創新團隊科研人員在硅基氮化鎵晶圓上,成功制備了高性能懸空氮化物薄膜LED器件。2014年8月,國際半導體領域知名雜志《Semiconductor Today》以“提高硅襯底InGaN LED器件出光率”(Increasing light output from InGaN LEDs on silicon wafer)為題重點報道了該項研究成果。

      在此基礎上,該團隊率先實現光源、波導和光電探測器的單片集成,獲得了世界上首個可見光平面光子通信芯片,并進行了視頻通信和光子計算演示,為未來可見光平面通信和光子計算奠定了原型器件基礎,又被《Semiconductor Today》作為熱點進行專門報道。“我們發現了光電探測的新的物理本質和特性,也就是它的機制。有了最新的物理理解,我們又研發出世界上首個雙工光通信芯片。信息的傳輸和接收原先需要兩個獨立的通道,現在只需要一條通道就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信息傳輸的容量和傳輸的速度都得到提升。”

      現在,創新團隊又向生物醫療等方向拓展,目前他們根據人體的記憶效應,正在研究類腦芯片。

      四年間,團隊在LED照明、可見光通信、網絡接入、雙工通信、神經芯片等方面的研究不斷拓展,并獲得國家國際合作重大專項和江蘇省重點研發計劃等項目的資助。彼得?格林貝格爾教授“簡單、重要的發現”的創新理念一次又一次得到印證。

      光通信研究方向范文第3篇

      【關鍵詞】數字信號;算法;相干通信系統

      信息時代中,為了維持信息的持續流通,光纖通信系統應用了當前比較先進的技術,因此本文通過研究相干接收機的結構,以及將相干接收機算法部分各個子系統的技術以及光纖色散補償,進一步提高了數字信號處理算法技術的創新。

      一、相干通信系統的研究

      在相干通信系統的研究中,它主要分為發送端、光纖信道以及接收端幾個方面,在使用的過程中相干通信系統不僅可以工作與時分復用和波分復用系統,而且能夠工作與偏振復用系統。

      其中在發送端部分中:它是在光通信系統中的作用下包含的信源編碼、比特到符號映射、光載波調制以及一定的預補償等,在使用中采用的是高階調制格式的通信系統,其可以在保持硬件速率與占用寬帶不變的狀況下,進行成倍的增加通信系統的總容量。在光通信系統中常常采用的是所謂的IQ調制器進行復雜矢量信號的調制;光纖模型,為了提高通信相干系統中數字信號處理的作用,在整個系統中必須要對信號在光纖中傳輸的這種現象進行具體的研究,其中該種現象時從物理模型以及數學模型中入手的,在研究相應的補償與均衡技術中更好的發揮數字信號處理技術,當時光信號作為一種電磁波,具體的解是在麥克斯韋方程組導出的波動方程中進行的,表達式是:

      其中是信號偏振方向的單位向量,是初始振幅的傅立葉表示,是常數,最終將光信號基態模式分布成F(x,y)看成是近似高斯函數。最后在接收端的研究中,一般是光相干接收機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可以直接的測探接收機,增強檢測信號的強度信息,并且可以對強度調制的信號進行光電轉換之前除了匹配濾波之外的處理。但是在該環節的應用下增加了接收機的復雜程度并且提高了穩定性的要求。

      對于相干光通信系統中數字信號處理技術的研究主要表現在:由于信號是通過光纖信道傳輸時產生的不同失真或者是損傷,在結合中形成了線性失真和非線性失真。其中由于線性失真補償之間沒有因果關系,這就不需要考慮順序,但是在具體的算法中,需要遵循相應的原則:將需要估計的線性失真分離成單獨的變量,優先估計并補償靜態,算法相對簡單的變量,然后進行隨機變量的補償,最終將所有的變量補償完整。其中在算法流程中:將每一個方框代表的是相干接收機的數字信號處理系統的子系統,并且將各個子系統之間可能的反饋線路使用具體的圖表進行表示,在預處理算法的研究中,它是指在進行實質的信道均衡、載波恢復之前,對采樣后的信號進行一定程度的預先處理,為形成數字信號處理算法做出充分的準備。

      二、光纖色散補償

      色散作為光通信系統中最重要的引起信號損傷的因素之一,其中決定光纖色散程度的參數是GVD參數,它分為材料色散和波導色散兩部分,在使用中它與硅材料折射率隨頻率的變化和光纖的波導結構有著絕大的關系,其中光纖色散補償的算法有兩種:基于色散掃描和基于非色散掃描,最終將適應色散補償算法在尋找到代價函數的最大或者是最小值來確定具體的色散估計值。

      三、采樣時鐘恢復

      采樣時鐘恢復中主要是基于奈奎斯特采樣定理,來降低對采樣硬件的要求,將實際的相干系統中多采用于兩倍符號率的采樣速率,其中在數字信號處理中,應對的是相位恢復問題的一般做法,采用的方法是使用數字鎖相環,具體的算法是:

      頻域采樣誤差檢測器,根據該算法的研究,它主要適用于帶通信號的采樣相位恢復算法,并且適用于相干光通信系統中被下轉換到基帶的信號,該算法的思想表現在:在假設了接收到的信號模型后,采用數字鎖相環來確保相位恢復,然而鎖相環分為開環和閉環兩種,其應于前饋和反饋兩種硬件方式進行,按照適用信號的過采樣率不同,基本的算法有:SPS≥2和SPS≤4,另外這些算法主要來源于經典的無線通信領域以及相干光通信系統,但是在SPS=2的算法中,一般得到了TED算法的最優修正權重。如表1所示:

      表1 LeeTED的最優修正權重

      脈沖形狀 NRZ 33%RZ 50%RZ 68%RZ Nyquist

      權重系數 1.4 0.46 0.54 0.67 0.8

      其中該符號采用的非線性運算,直接在檢測運算后信號在其波特率處的頻譜分量中,降低信號的損傷。

      四、偏振解復用及自適應信道均衡

      由于受到外界的影響,光信號的偏振態、偏振度以及偏振模式損耗和傳播速度都是隨著傳輸的具體過程變化的,因此就得到光纖的偏振相關特性是隨著時間變化或者是隨著傳輸的距離變化的。其算法模式是:偏振復用系統的信道模型可以寫為:

      在算法的收斂速度以及計算復雜度的折中中,采用的是二階CMA,其中CMA是對信號的旋轉或者是信號的相位噪聲來大大降低。

      五、總結

      通過研究相干光通信系統中應用的數字信號處理算法,能夠對數字相干接收機經過光電轉換和數字模型進行失真補償的算法研究,具體的分析了色散補償、采樣時鐘恢復、偏振解復用及自適應信道均衡等,降低了信號的復雜程度,提高了數字信號的處理技術。

      參考文獻

      [1]孫云全,孫玉坤,楊澤昭,趙學軍.數字信號處理技術在饋線自動終端中的應用[J].中國電子科技,2012(11).

      [2]武強,朱斌,徐華.基于數字信號處理技術的地下水資源管理模型的研究[J].中國電子商務,2013(25).

      光通信研究方向范文第4篇

      【關鍵詞】 自愈環網 光纖保護 規模 優點

      光纖通信具有傳輸質量高、容量大和可靠性高等優點,是通信網發展的最佳選擇。文章分析了自愈環網構成光纖保護的優點,其對SDH光纖通信網的建設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一、自愈環網光纖保護的概述

      隨著科技的進步,各種信息進入人們的生活,所以信息的準確性直接影響我們的正常生活。網上傳輸的信息逐漸加劇,傳輸信號的速率逐漸加快,如果網絡傳輸中斷,例如土建施工時光纜必須中斷,那么整個社會就會因網絡受到嚴重的干擾。目前,網絡的安全性是問題所在。我們這里所說的自愈是指當網絡傳輸中斷(例如光纖斷)時,不需要工作人員進行維修,網絡傳輸會自動地在短時間內(ITU-T規定小于50ms)恢復,用戶幾乎不受影響。網絡以研究并尋找替代傳輸路由和重新建立通信為研究方向。替代路由可以通過備用設備或利用已有設備中的不用的東西,來恢復一切或特定的優先級的業務。從上面的介紹我們知道網絡的冗余路由、網元強大交叉能力和網元的智能性決定了其自愈性。自愈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備用信道恢復失效的業務,但是它一般與故障的部件和線路的修復或更換無關,故障點的維修仍然需要人為因素。在網絡要進行自愈時,業務自動由原來的信道切換到備用信道,切換的方式包括恢復和不恢復兩種。

      恢復方式指的是信道之間的切換,如果主用信道發生故障,業務切換到備用信道,如果主用信道修復,業務再回復到主用信道。通常要使主用信道恢復使用需要在主用信道的傳輸性能穩定后,一般需要幾分鐘到十幾分鐘的時間才能把業務從備用信道轉移回來。

      不恢復方式指的是信道的切換是單向的,即使主用信道恢復,業務的傳輸信道不改變,那么原主用信道就為下一次的切換做準備,原備用信道就成為了主用信道。

      二、自愈環網構成光纖保護的優點

      2.1 SDH自愈環網優點

      SDH自愈環網傳輸保護信號比傳統的專用纖芯更具有優越性,主要表現在這幾個方面:①采用SDH系統傳輸通信業務,不占用光纖資源,也不需要增加成本;②SDH自愈環網的雙向性和自愈功能,決定其傳輸額穩定性,即使發生意外故障,信號傳輸也不會中斷;③SDH自愈環網可以解決長距離傳輸的問題,專用纖芯保護的迂回通道一般比較遠,直接光通信存在障礙;④SDH自愈環網的遠程監控能力強,一旦通道出現異常情況就會立刻報告,然而,專用纖芯通道遠程監測能力不足,需要人員值班看護。

      2.2 SDH自愈環網的規模

      SDH網是較多的一個個的SDH網元設備利用光纜連接而成的,網絡的拓撲結構是網絡節點(網元)和傳輸線路的按照一定的規則排列而成的。拓撲結構的規則排列決定了網絡的有效性(信道的利用率)、可靠性和經濟性。

      SDH傳輸網是由不同類型的網元通過光纜線路連接組成的,通過不同的網元完成SDH網的傳送功能,這些功能包括:上下業務、交叉連接業務、網絡故障自愈等。SDH網中常見網元有終端復用器TM,分插復用器ADM,再生中繼器REG,數字交叉連接設備DXC。

      2.3 利用自愈環網構成光纖保護的優點

      ①抗干擾能力強:光纖保護信號的載體是光纜,外界環境無法對其造成影響。②保護性能強:光信號是通過信號碼的差別來辨別保護裝置的,相鄰線路的高頻信號不能影響主線路信號,資源豐富。③光纖通道為常發信,通道情況可以實時監測,不需運行人員人工進行檢測。④信號傳輸的雙向性:自愈環網內的光信號,采用的是1+1保護型,雙向傳輸信號,一條線路的意外故障,并不影響信號的傳輸,大大提高了信號傳輸的可靠性。⑤成本低:光通道只有一個設備,即光收發信設備,提高了光通信資源的利用率,安裝設備的成本小。⑥運行機制簡單:高頻保護的工作過程復雜,阻礙了運行維護,有誤動作的可能;光纖保護運行機制簡單(如光纖縱差保護),可靠性高,是繼電保護加速發展的主要方向。

      三、小結

      光傳送網絡將朝著智能、高效、靈活、經濟、穩定的趨勢發展,業務需求決定技術發展方向,隨著新型業務種類的出現,必定要進行改進、綜合或提出新的技術來滿足用戶、運營商、設備制造商等對網絡新的需求。因此,隨著通信網絡和通信技術的發展,SDH技術仍需進一步發展,在不能滿足時代對網絡的需求時,將被新的技術所取代。

      參 考 文 獻

      [1] 徐釗,楊福錦,鄭紅黨. FOM光纖自愈環網[J]. 光通信技術,2003,08:6-8

      光通信研究方向范文第5篇

      對,都出現了鏡子。從本質上說,都和光學有關。

      大到探月的嫦娥衛星,小到日常生活中的單反相機、CD光盤,無論是國家進步,還是你我的生活質量,都與光學工程息息相關。由于光學工程的應用實踐要求十分嚴格,相關本科專業的畢業生往往無力承擔與光學工程科學技術研究直接相關的工作。因此,每年有大量相關專業的本科畢業生選擇考研。

      由于光學工程是一門高層次、高門檻的學科,相較于機械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專業,開設此專業的院校并不多。總體看來,光學工程專業的考研競爭比較激烈,尤其是在一些光學工程名校之中,2012年浙江大學光學工程的報錄比就曾高達17∶1。

      目前,我國具有光學工程博士一級授予資格的高校共38所。具有光學工程國家重點學科的高校共有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長春理工大學、南京理工大學、浙江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國防科學技術大學等9所,具有國家重點(培育)學科的高校有上海理工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兩所,具有博士培養資格的中國科學院相關研究院所主要有長春光機所、西安光機所、上海光機所、上海技術物理所、安徽光機所、成都光電所等6所。

      我們如何在為數不多的頂級名校或科研院所中選擇一所最適合自己的院校呢?

      第一,重視院校綜合實力,避免依賴單一數據。

      各種評估結果中的得分、排名等數據往往只能反映院校的宏觀指標,且不同機構均有不一樣的標準,很難客觀真實地反映院校的全部情況。各院校的研究方向獨具特色,互有長短,具體到每個研究方向,實力強弱更不相同,比如,光學設計這一領域,普遍認為實力強弱依次為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浙江大學、天津大學等。同樣的道理,單純地看重院校的院士、長江學者數量、實驗室規模、研究經費等指標也是不科學的。院校研究水平的高低并不能直接反映研究生教育質量的好壞,院校的導師構成、地理區位與就業環境、同學本科來源的層次與學術氛圍等軟實力也不是量化指標可以衡量的,然而這些因素對研究生階段的學術成就以及未來的職業發展,往往比宏觀數據具備更大的影響,萬萬不可忽視。

      第二,光學工程不是什么院校都能“玩得轉”。

      在考生中廣泛存在“211高校未必比985高校差”的思想,從而選擇考研難度相對較小的“211工程”院校深造。不可否認,一些“211工程”院校在其傳統優勢學科上的確不比“985院校”差,甚至更有優勢。但是,光學工程是一門“高富帥”的學科,只有高層次的院校才能承載光學工程這門學科,而優秀的光學工程人才往往也出自優秀的院校。主要原因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光學工程精密程度非常高,對實驗儀器設備和資金的依賴性比較強,缺少國家重視和資金上的傾斜,院校很難承擔昂貴的實驗儀器設備,從而限制研究生的發展;第二,“985”院校導師的視野更加開闊,對研究生的基本要求更加嚴格、培養目標更高,甚至某些院校的本科生在導師的指導和嚴格要求下也能在諸如Optical Letters等國際頂級光學期刊上。此外,高層次的院校學術氛圍更加濃厚,出國深造、就業等方面也具備更大的優勢。

      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對光學工程相關院校及其考研情況進行深度解讀。本文將以擁有國家重點學科的浙江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天津大學、南開大學,以及中國科學院的上海光機所為例進行具體分析。

      浙江大學:為強者而生

      學科地位:浙江大學光學工程學科設立于光電信息工程學系內,該系前身為浙江大學光學儀器專業,是中國光學工程學科的誕生地,具有雄厚的學科實力。在2007―2009年、2010―2012年教育部學科評估中均排名第一。

      學科特色:有現代光學儀器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光學儀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等國家級研究基地。目前設置有光學工程研究所、光電信息及檢測技術研究所、光電子技術研究所、光電顯示技術研究所、先進納米光子學研究所和光及電磁波研究中心、光學慣性技術工程研究中心等機構。

      研究領域:浙江大學光學工程主要研究領域十分寬廣,包括微納光學與介觀光學與器件、光學光電子薄膜、光電顯示技術、高精度光纖傳感、光電成像技術、微納米精密檢測技術、生物光子學、新型激光與光電子技術、光電子集成器件與系統,光通信技術與系統和新穎人工光電介質等。

      師資力量:光及電磁波研究中心以長江計劃特聘教授何賽靈為領軍人物,大部分導師均為杰出“海歸”或外籍教授,在光子學和電磁波的理論和實驗研究領域開展了大量工作,獲得了許多具有國際影響的學術成果。

      地理區位:長江三角洲地區具有規模龐大的光電產業集群,具有國際化、起點高的特點,相較于珠三角地區以封裝、為主的光電―半導體產業而言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競爭情況:浙江大學就讀光學工程的研究生中超過半數來自于浙江大學、天津大學、南開大學等名校的推免生。考研競爭極為激烈,從近年報錄比便可見一斑。

      考試特色:浙江大學光學工程考研參考書為郁道銀、談恒英著的《工程光學》。浙江大學光學工程的專業課考試較其他學校包括的內容更多,報考的同學需要復習幾何像差、傅里葉光學等本科階段較為薄弱的知識板塊。此外,也會考查一定的激光原理知識。

      華中科技大學:光谷傳奇

      學科地位:華中科技大學光學工程近年來發展迅速,實力雄厚。尤其是在籌的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是我國目前僅有的幾個國家實驗室之一,學科地位非同一般。華中科技大學在2010―2012年教育部學科評估中與浙江大學并列第一。

      學科特色:光學與電子信息學院設有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激光加工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下一代互聯網接入系統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集成電路人才培養基地、教育部電子信息功能材料重點實驗室(B類)、教育部敏感陶瓷工程中心等研究機構。其中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是由教育部、湖北省和武漢市共建,依托于華中科技大學,聯合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七研究所共同組建,已投入4億多元建立了12個科學研究平臺以及1個光電公共測試平臺。

      研究領域:華中科技大學主要研究方向為光電測控技術、光電信息存儲、光通信技術、基礎光子學、激光科學與工程、光電子器件與集成、納米光電子學、生物醫學光子學、能源光子學、太赫茲技術。

      地理區位:華中科技大學地處著名的武漢光谷,當地產業集群形成的產學研體系研究水平很高,產業價值巨大,尤其在光通信、激光等領域具有較大優勢,就業前景看好。

      競爭情況:華中科技大學工學復試分數線2013年為330分、2012年為340分、2011年為330分。招生人數60人左右,隨當年推免生比例有所波動。

      考試特色:華中科技大學光學工程專業課考試偏向物理光學、電子學、激光原理相關知識。需要注意的是有兩個單位可以接收光學工程的碩士生,分別是光電學院和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

      天津大學:精益求精

      學科地位:天津大學光學工程學科設立在天津大學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工程學院,是我國較早設立光學工程的高校之一。天津大學光學工程在2007―2009年教育部學科評估中名列第二,2010―2012年教育部學科評估中名列第三。此外,天津大學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工程學院也是教育部“教育教學改革特別試驗區”的15個全國試點學院之一。

      學科特色:所在學院設有精密測試技術及儀器國家重點實驗室、光電信息技術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精密儀器中心、現代光學研究所、光電子研究中心、傳感工程研究所、照明技術研究所、光電測控技術研究所、激光與光電子技術研究所、生物光學研究所、安全防偽技術研究中心等研究和開發機構。

      研究方向:超快激光理論與應用研究、光學信息處理及其應用、光學技術在計算機科學中的應用、數字圖像處理技術、光學傳感器技術、先進固體激光及非線性頻率變化技術、光電子學與光通信技術、激光與光電子應用技術等。

      師資力量: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長江計劃特聘教授4人。天津大學光學工程的師資隊伍配置十分合理,老中青年教師比例合理。老年教授如姚建銓院士、王清月教授等可以保證該學科的頂級實力,中年學科骨干如劉鐵根教授近年來在光纖傳感領域碩果累累,超快激光實驗室的胡明列教授是天津大學最年輕的教授,學術前景十分光明。

      地理區位:既緊挨近年來得到長足發展的天津濱海新區,又毗鄰首都北京,就業環境較為優越。

      競爭情況:就讀于天津大學的研究生中,本校生源占有較大比例。天津大學工學復試分數線2013年為330分,2012年為335分,2009―2011光學工程報錄比如下:

      考試特色:天津大學考研參考書目為郁道銀、談恒英著的《工程光學》和周炳著的《激光原理》,建議欲報考的同學參考天津大學蔡懷宇教授編寫的《工程光學復習指導與習題解答》。

      南開大學:雖小而精

      學科地位:南開大學光學工程設立于南開大學現代光學研究所內,隸屬于電子信息與光學工程學院。現代光學研究所由光學工程元老母國光院士創建,是全國高校中最早取得光學和光學工程兩個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在2010―2012年教育部學科評估中,南開大學光學工程名列第五。

      學科特色:設有教育部光電信息技術科學重點實驗室以及博士后流動站。

      師資力量:南開大學光學工程規模較小,共有教師28人,教授、研究員18人,副教授8人,其中有院士1人,特聘教授1人,博士生導師13人,但導師隊伍水平相當優秀,哈佛大學、劍橋大學等歐美名校留學、訪問研究的經歷非常普遍,近年來在Nature、Science等國際最頂尖期刊發表多篇論文,令國內同行為之拜服。較為出色的是青年教師劉海濤教授,在Nature發表兩篇論文,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發表兩篇論文,主要研究方向為表面等離子體等微納光學的相關理論。

      培養模式:南開大學光學工程招生規模較小,幾乎與導師人數平齊,每個研究生均能得到導師的大量指導,研究生教育接近于精英教育。需要注意的是,南開大學光學工程的專業型碩士培養計劃與學術型碩士培養計劃基本相同,這與其他學校的培養模式有所區別。

      研究領域:相比其他高校,南開大學光學工程的研究方向的理論特色較為明顯,其研究領域主要有:光學/數字圖象處理科學與技術、光學處理與光計算技術、激光與非線性光學科學與技術、現代光通信技術、光波電子學、光子技術、眼視覺光學和共焦顯微技術、飛秒激光技術、微納光學。

      地理區位:與天津大學相同。

      競爭情況:南開大學近年來考研報錄情況如下所示,可見相較于其他院校,南開大學光學工程的性價比較高。

      考試特色:南開大學光學工程往年專業課參考書是趙凱華、鐘錫華編著的《光學》,專業課考試風格自2013年起有所變化,并且2014年考研沒有提供參考書目,需要考生注意。

      中國科學院上海光機所:臥虎藏龍

      學科地位:上海光機所是我國建立最早、規模最大的激光專業研究所。

      學科特色:上海光機所現設8個研究室,分別是:強場激光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中科院量子光學重點實驗室、中科院強激光材料重點實驗室、高功率激光物理聯合實驗室、空間激光信息技術研究中心(含:中科院空間激光通信及檢驗技術重點實驗室、上海市全固態激光器與應用技術重點實驗室)、信息光學與光電技術實驗室、高密度光存儲技術實驗室、高功率激光單元技術研究與發展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光機所建成了國內僅有國際上也為數不多的“神光”系列高功率大型激光裝置,用于激光分離同位素的激光與光學系統、超短超強激光系統、激光原子冷卻裝置、空間全固態激光器研制平臺。在各種新型、高性能激光器件、激光與光電子功能材料的研制方面,也進入了國際先進水平,是我國現代光學和激光與光電子領域取得研究成果最多的單位之一。

      研究領域:強激光技術、強場物理與強光光學、信息光學、量子光學、激光與光電子器件、光學材料等。顯而易見的是,上海光機所的研究方向非常偏向于理論研究,因而十分適合于光學工程理論方向的深造。

      地理區位:地處長三角的核心上海,地理區位優勢相當明顯。

      競爭情況:每年有許多來自清華大學、浙江大學等頂尖學府的畢業生通過推免進入上海光機所,研究所人才濟濟。近年來上海光機所光學工程的復試分數線為:2013年320分,2012年325分,2011年330分。每年招生人數在40―50人,隨當年推免比例有所浮動。

      培養模式:上海光機所的專業型碩士與學術型碩士培養計劃相近,且第一年是在安徽合肥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培養。

      亚洲国产精品专区| 亚洲天堂中文字幕| 亚洲一卡二卡三卡四卡无卡麻豆| 久久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表情包|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一区| 亚洲视频在线精品| 亚洲精品一级无码鲁丝片|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专区| 无码天堂亚洲国产AV| 色天使亚洲综合一区二区| 亚洲av综合日韩| 亚洲成a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V麻豆|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 4338×亚洲全国最大色成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ⅴ蜜臀色欲| 国产成人高清亚洲| 国产成人麻豆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亚洲自偷自偷图片|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麻豆| 亚洲成人激情在线| 亚洲成aⅴ人片在线影院八| 亚洲免费在线视频观看| 亚洲字幕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欧美国产日韩av野草社区| 含羞草国产亚洲精品岁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一区| 亚洲一级特黄大片在线观看 | 黑人大战亚洲人精品一区| 亚洲男人的天堂www|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蜜桃| 亚洲自偷自偷精品| 亚洲人成网站日本片| 亚洲一卡一卡二新区无人区 | 亚洲男人天堂av| 亚洲依依成人精品| 亚洲人成网站免费播放| 亚洲精品99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果冻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