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服裝設計的未來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綠色環保;服裝設計;綠色環保服裝;發展趨勢
導言
隨著工業化發展和物質文明的推進,環境遭到破壞,生態失衡,能源枯竭,給人類的生存造成了嚴重的威脅。于是人類意識到要重新認識自然,探討與自然更為和諧的生存方式,建立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就服裝領域,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和文化品位日益提高,著裝理念也悄然發生了新的變化,由過去傳統的注重結實耐穿、防寒保暖轉變為當今的崇尚時尚自由,強調舒適合體、隨意自然又美麗大方,更加青睞于個性與時尚能夠完美結合的服裝恰恰迎合了現代人對服裝的需求。如今,穿衣要講究環保型,正成為人們十分關注的熱點。抗菌無污、無有害物質的殘留,這樣的衣裳才是人們所向往的,那么服裝設計未來的發展趨勢又如何呢?
一綠色環保的概述
(二)綠色環保的發展現狀
“綠色環保”體現人類向往自然,崇沿自然的美好追求,及對于環境保護、治理后最終要達到的與自然的和諧統一。近幾年,由于人們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綠色環保概念被引進于各行各業,更多的企業將綠色環保作為理念引入新的設計。在服裝設計領域里,綠色環保設計層出不窮,促使很多國外的大師創造出了新穎的綠色環保時裝,且不論這些綠色環保服裝造型是否美觀、符合大眾口味,但至少說明了一個問題――設計師把設計眼光投向大自然,將綠色環保理念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豐富了創作靈感,表達了自己的設計構思,使環保開始成為一種世界性的語言。相信會有更多功能獨特、保護環境的環保服裝問世。
二綠色環保理念在服裝設計元素中的運用
(二)綠色環保理念促進新的服裝設計概念的產生
綠色環保服裝又稱為生態服裝,它是以保護人類身體健康,使其免受傷害為目的,并有無毒,安全的優點,并給人以舒適,回歸自然,消除疲勞,心情舒暢感覺的服裝。
把“綠色”穿在身上,將綠色環保作為理念引入時裝,始于80年代。置身于被"文明"踐踏得千瘡百孔的地球,人們在飽嘗自己破壞環境的惡果之后,終于意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于是,80年代的藝術家們開始用自己的作品來警告社會。如不少服裝設計師在素色大T恤上,鮮明地寫著"拯救地球"的口號。此后,回歸自然開始成為一種設計理念進入服裝設計師的視野。80年代以來休閑風一直強吹不衰。設計師們紛紛從大自然中吸取藝術創作靈感,并使用天然纖維面料生產服裝。服裝設計師則更主動地將環保意識貫穿到服裝生產、面料開發等各方面。如:在巴黎舉辦的"再生服飾"展示會上,利用冷凍食品包裝袋等"塑料垃圾"制作的時裝別出心裁;美國韋爾曼公司和戴爾斯伯格公司的科技人員,利用回收的廢舊聚酯飲料瓶制成餓毛織物;等等。
(三)綠色環保理念在服裝設計元素中的運用
1.色彩方面
用色彩來裝飾自身是人類最沖動、最原始的本能。無論古代還是現在,色彩在服飾審美中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并對感官的刺激卻是最為直接的。因此,從保護生態環境的角度出發,設計師們往往會把眼光投向大自然,因為大自然中有絢爛、斑駁的色彩,有最迷人,有最富有感情的色彩……將人類的服飾融入自然景觀,充分展示人與大自然的和諧,給人以清新淡雅,消除疲勞的感覺,別有一番田園情趣。國內外的許多服裝設計大師都以大自然的美妙色彩為創作源,創作出了令人賞心悅目的作品如McQneen在2003年春夏的時裝時,推出一系列的以鳥的斑斕的羽毛顏色為主的服裝令人印象深刻。反映了一種原始的、自然的情趣。
2.材料方面
服裝的生命更新、創造,是以面料的更新創造為前提的。設計師如果不能很好地駕馭材料,創新材料就無法創新服裝。如浪漫的”印花布詩人”恩格羅,“皺褶之王”三宅一生,對材料的新發現及再造就而出類拔萃。因此,創新材料往往引發新的設計理念。服裝設計師們以天然動植物材料為原料,如棉、麻、絲毛、皮之類,不僅從款式和花色設計上體現環保意識,而且從面料到鈕扣、拉鏈等附件也都采用無污染的天然原料;這樣可避免產生大量的有害殘余物質。并從原料生產到加工也完全從保護生態環境的角度出發,避免使用化學印染原料和樹脂等破壞環境的物質。目前,還有不少品牌都在嘗試綠色概念。Eileen Fisher開始采用有機棉,阿瑪尼則采用麻布和谷類纖維做原料。他們強調,希望成為高檔的綠色品牌,現在這個想法成為幾乎所有國際一線大牌服裝追逐的目標。
3.紋樣方面
紋樣,對于服裝來說,一般是增加服裝的豐富性、生動性,在視上有一種強烈的感覺。很常見的是將動物身上的紋樣作為描繪的對象,展示人和大自然和諧的帶有花、鳥、蟲、魚圖案運用在服裝上面。
三 綠色環保服裝是時展的趨勢
1.生活環境的需求
綠色環保服裝是在原料、生產、加工、使用、資源回收利用等全過程中,能起到消除污染或沒有污染,保護環境,對人體無害,有益于身體保健。而現代人追求生活豐富多彩,服裝更要色彩多變。顏色越來越豐富的染料被研制出來,棉紡織品被染得五顏六色。“漂亮”的目的固然達到了,但印染中使用的能誘發癌變的偶氮染料中間體、甲醛和鹵化物載體及重金屬卻殘留在服裝上。由此可知,一件服裝在變為成品的過程中殘留毒素的機會是很多的。因此之所以要穿環保衣,這是基于現實生活中確有那么些不怎么“綠色”的衣飾正對人們(下轉第121頁)(上接第120頁)的自身健康形成威脅。因此抗菌無污、無有害物質的殘留,這樣的衣裳才是人們所追求的。
2.人性化趨勢的需求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和文化品位日益提高,著裝理念也悄然發生了新的變化,由過去傳統的注重結實耐穿、防寒保暖轉變為當今的崇尚時尚自由,強調舒適合體、隨意自然又美麗大方,更加青睞于個性與時尚能夠完美結合的服裝恰恰迎合了現代人對服裝的需求。如今,穿衣要講究環保型,正成為人們十分關注的熱點。
四 綠色環保理念對未來服裝設計的影響
綠色環保設計理念作為人類社會生產活動與自然界的的契合點,使人類社會與自然達到了高度的統一,正逐漸成為設計發展過程中新的亮點。目前,除了對自然靈感來源的同時,還通過創造出新的工藝、特種技術來促進社會各個領域的發展。就服裝領域來說,由于技術的進步,新材料不斷被發明和制造出來,再加上人們對個性化的追求和環保意識的加強,未來的設計是個性、自然、環保的設計。所以,如果設計師要設計出具有個性感情,豐富多彩的有生命力的綠色環保服裝,就應該把眼光投向大自然,向大自然萬物學習。自然萬物經過設計師的篩選和提升,并結合形式美的概念貫穿其中,相信這樣的設計將會更加的完美,更加到富有魅力。
結語
播種綠色就是播種希望,服裝設計師應主動地將環保意識貫穿到服裝生產,面料開發等方面,必須引入綠色環保理念從大自然中吸取創作靈感,用“自然”的心態和情緒等去控制這種人性化設計,使設計反映出這一充滿生機的意像。這樣的方式既體現對大自然的尊重,又體現個人的創作風格。
我們每一個人都應當提高環保意識和安全健康意識,應當崇尚自然,遵循自然規律,要做到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積極投身到環保行列中來,共同營造一個和諧、自然、清潔的家園。
參考文獻
[1]《我們共同的未來》 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
在漫長的世界服裝發展史上,古典主義風格的服裝因其悠久的歷史淵源、鮮明的風格特征、獨特的設計理念以及對后世服裝設計藝術產生的巨大影響而備受關注和推崇。當今社會,世界上很多頂級服裝設計大師們都善于從古典主義風格的服裝設計中汲取創作的靈感,將古典主義元素靈活植入到現代服裝設計當中。目前,古典風格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應用主要表現在古典主義服裝元素在整體外觀、結構、形式、裝飾、風格特征等多個方面的運用。
(一)古典風格因素在現代服裝整體外觀上的廣泛應用
因為時代背景、地域環境、文化習俗、生活閱歷以及設計理念等因素的差異性,現代國際上不同的服裝設計大師們對古典主義服裝風格的理解、吸收以及借鑒是互不相同的。然而,縱觀當代泛古典主義的服裝作品不難發現,目前,國際上大多數服裝設計大師在對古典風格的繼承和發揚方面都有一個共同之處,那就是將古典主義因素應用于服裝的整體外觀。例如,從古典主義風格服裝代表作——古希臘服裝可以看出,其整體上追求簡潔單純,反對繁復裝飾。
(二)現代服裝設計在結構、裝飾等方面對古典風格服裝的參考和借鑒
除了上述的在整體外觀上對古典風格的繼承和呈現之外,當今泛古典主義的現代服裝設計在細節方面十分注意結構、裝飾等方面的借鑒。一方面,在服裝的結構設計上,古典主義風格服裝的結構絕大部分都是立體的,十分注重服裝在視覺上的空間性。因此,部分現代服裝設計大師們繼承了這一點,在設計過程別注重對空間效果的塑造。例如,在現代服裝設計中對泡泡袖以及立體肩部的靈活運用,設計師們創造性地采用了立體式的裁剪的手法,增加了服裝的立體感和層次感,展現出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另一方面,古典主義風格的服裝雖然反對繁復的裝飾,但是并不等于毫無裝飾可言。在西方古典主義風格服裝中,恰當的裝飾和細節的點綴更能體現服裝所蘊含的獨特韻味,現代服裝設計在融入古典主義風格的過程中就特別注意到了這一點。
(三)現代服裝設計對古典主義服裝在風格上的繼承和發揚
服裝設計藝術發展至今,已經形成越來越完善和健全的風格體系。特別是在現代服裝設計中,各國的設計大師們創新意識十足,風格花樣繁多,異彩紛呈,將古典風格植入現代服裝設計,是現代服裝設計中的一大亮點。在古典主義藝術風格的影響下,現代國際一流的服裝設計大師們高舉古典主義的旗幟,堅持嚴謹、簡潔、莊重、寧靜的設計理念,創造性地設計出了既迎合當今人們的服裝審美品位,又大方、簡單、美觀的服裝。由此可見,除了在整體與細節上的吸收和借鑒之外,當今服裝設計在風格上成功地繼承了古典主義風格,并進行了創造性地革新。因此,將古典主義融入到現代服裝設計中是服裝風格的創新與跨越,也是今后服裝藝術進一步發展的基礎。
將古典風格應用于現代服裝設計的重要意義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服裝設計已經發展成為一門越來越健全和成熟的藝術。不同的時代涌現出各不相同的偉大的設計師們,他們的設計風格紛繁復雜、花樣繁多。現代設計師強烈的求新意識、獨特的設計個性以及現代社會人們心中對古典主義風格的強烈認同,共同推動了古典主義服裝風格的盛行。將古典風格應用于現代服裝設計的意義重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為服裝設計師們帶來了更多的創作靈感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類文明的進步,人們對著裝的要求越來越高,審美品位也越來越獨特,傳統的服裝設計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要求。在現代服裝設計中融入古典主義因素,是當代服裝設計大師們的重要創新,不僅滿足了當今人們由懷舊情結帶來的復古要求,更為以后的服裝設計者們帶來了更多的創作靈感。如同將中古典主義因子植入現代服裝一樣,以后的服裝設計者們可以借鑒這一設計思路,將不同時期的服裝設計風格加以匯合、交融、創新,設計出更具特色的優秀服裝作品。
(二)推動了服裝設計藝術的進一步發展
服裝設計作為一種文化現象,與其他藝術形式一樣,只有在不斷的探索和革新中才能獲得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而將古典主義風格應用于現代服裝設計,就是服裝設計藝術探索到的一條可行之路。顯而易見,服裝設計藝術自從誕生之日起,就一直在進行著自身的更新和發展,而現代服裝設計正是因為在傳統古典主義中汲取了有益的養分,才獲得了生生不息的生命力。由此可見,將古典風格應用于現代服裝設計,必將推動服裝設計藝術繼續向前發展。
(三)對我國當代服裝設計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啟示意義
相對于西方世界而言,我國的服裝設計藝術起步較晚,發展緩慢,現代化和國際化的程度相對較低。因此,將古典藝術風格充分融入到現代服裝設計當中去,對中國的服裝設計的進一步發展有著無可比擬的啟示性意義。眾所周知,中華民族有著輝煌的五千年文明歷程,蘊藏著豐富而寶貴的民族傳統文化,這是許多西方國家不可相提并論的。因此,中國的服裝設計師們,應當在充分學習和借鑒西方先進的設計理念的基礎之上,從中國正規的傳統文化中尋找創作的靈感,將我國本土的古典文化因子靈活地植入到現代服裝設計當中去,努力推動當代中國服裝設計與國際接軌,從而實現質的提升和飛躍。
在2014年倫敦中央圣馬丁學院碩士畢業生作品中,強烈地表現出了纖維材料的組織結構肌理與質地:利用針氈技術,大色塊二維色彩構成語言,三維構成形態的肌理表現與拼接,抽象、利落的設計效果十分新奇,極具表現力。可以說,基于構成形態的服裝材料設計創新在服裝設計領域的地位越來越受到重視,它能夠更加完美地體現設計師的創新理念,讓服裝材料更充分服務于服裝設計。
二、解構與重構的構成形態表達
解構主義實質是對于結構主義的破壞和分解,具有很大的個人性和隨意性,是對正統的現代主義、國際主義原則和標準的否定與批評,具有很強的“反形式”“反美學”的特點。同現代主義相同,早期的解構主義一直在文學、社會學、倫理學、政治學等領域存在,直至20世紀七八十年代,解構主義對設計領域造成了強大的沖擊,進而影響到了服裝設計領域。在服裝設計中,解構設計的手法帶有明顯的“破壞性”,破壞了傳統的審美標準,將設計的意義擴大到多元的范圍。法國著名設計師讓保羅•戈提埃(JeanPaulGaultier)是早期因解構主義的設計手法而轟動世界時尚舞臺的著名設計師,亞歷山大•麥克奎因(AlexanderMcqueen)后來居上,他們都從全新的角度以哲學家般的思想來創立新原則,顛覆傳統審美標準,在解構的設計語匯中尋找藝術的支點。他們的設計思想與風格至今仍然對服裝設計師們產生深遠的影響。還是以中央圣馬丁研究生畢業設計作品為例,在2014年的作品中,散亂、突變、動態感、殘缺等解構設計的表現語言很明確地強調與突出了服裝設計的表現力與創意。從某一方面來看,構成形態的表意性已經超越了服裝的實用功能。在作品4中,設計者從全新的角度來闡釋服裝的設計觀念,顛覆傳統審美標準,創立新原則,強調各元素的綜合,把質素不同的面料重合在一起,通過荒誕組合、隨意結構堆砌,呈現出不確定、破碎的設計語匯特征,把構成形態的觀念帶入設計語匯中;在作品5中,服裝的結構被重新分割,服裝結構的傳統樣式和細節被完全進行改造,拋棄比例、形式美法則等基本要素,沒有優劣判斷標準,整個作品在構成形態上有著極大的可再創造空間;在作品6中,傳統服裝的面料搭配方式被徹底改變,用破壞的方法解構了面料的完整性,同時不受限制地重構了服裝的新面貌,這是一個拆解、重組的構成手法,其設計意義也在于不斷流變的設計過程。當下,解構主義的設計手法逐步形成了一股影響世界的強大設計潮流,解構主義并不是設計思想上追求隨心所欲、漫無目的,而是具有重視內在結構因素和總體性考慮的特征。它打破了正統的設計原則與規矩,重構新的結構形態,以新的構成形態理念占據未來的設計空間。
三、構成形態的符號轉譯
服裝設計是一種綜合的語言符號系統,具有“表征”和“被表征”、“能指”與“所指”的關系。對于服裝設計而言,在語言符號系統方面可以概括地分為三種符號類型:圖像符號、指示符號、象征符號。圖像符號服裝設計的表層意義,是“所指”的東西,是服裝材料與結構的外在表現;指示符號是“能指”的東西,是服裝設計師想要表達的設計思想與設計理念;象征符號是服裝設計構成語境的引申意義,是在一定的生活方式背景的觀照下,經過設計與思考而呈現出的深層意蘊和象征意義。在構成設計活動中,設計者通常在動態的設計過程中產生豐富的“聯想”,這種聯想通常來自于設計者自身過去的審美經驗和情感。當設計活動開始時,在相關因素刺激下,引起對過去情感經驗的反應。服裝設計作品的構成形態正是這種審美經驗中的視覺與知覺作用聯系起來的一種視覺語言,去除生活中具體的形象,并以抽象的幾何構成形態作為其主要的表現形式,強化了服裝構成形態語言的抽象性符號化特質。“聯想”是設計思維活動的關鍵,構成與服裝設計的動因,服裝設計構成形態中,通過“聯想”進行設計符號的轉譯,最終會使服裝設計產品具有深刻的人文意義。
四、結語
關鍵詞:體驗經濟;體驗設計;服裝設計
繼農業經濟、 工業經濟和服務經濟之后, 我們進入了經濟生活發展的又一個階段——體驗經濟。在體驗經濟的大背景下, 體驗設計應運而生,并廣泛地滲透到各個設計領域。 服裝作為提高人類生存質量的主體文化,毫不例外地受其影響并發生著改變。
1 體驗經濟
體驗經濟,顧名思義指的是一種經濟形式,類似于產品經濟、商品經濟、服務經濟,是產生于社會發展的不同階段,順應社會需求及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 那么什么是體驗呢? 《現代漢語詞典》里面,體驗的定義是這樣的:通過實踐來認識周圍的事物;親身經歷。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體驗”這一概念是指一個人達到情緒、體力、智力甚至是精神的某一特定水平時,他的意識中產生的美好的感覺。但我們在這里探討的“體驗”(experience)通常被看成是服務的一部分,實際上體驗是一種經濟物品,象服務、貨物一樣是實實在在的產品,而不是虛無縹緲的感覺。
“體驗經濟”最早可追溯到美國未來學者阿爾文·托夫勒在 1970 年發表的《未來的沖擊》一書。在托夫勒看來,經濟發展在經歷了農業經濟、制造經濟、服務經濟等浪潮以后,體驗經濟將是最新的發展浪潮。 體驗經濟是服務經濟的更高層次,是以創造個性化生活及商業體驗獲得利潤的。
2 關于體驗式服裝設計
所謂體驗式服裝設計就是通過突出品牌風格、主題,創造出品牌體驗的服裝設計。體驗在這里是服裝設計師同顧客進行全面交流的紐帶。在體驗服裝設計中,不但注重顧客的理性需求,而且更強調其作為一個“人”的感性要求。它有三個主要特點:一是對顧客從“人”的角度去考慮,突出了顧客感性價值的重要性,它試圖帶給顧客更生動的產品,為其創造更完善的體驗;二是注重利用體驗創造服裝品牌與顧客的情感聯系,充分考慮顧客的個體生活方式及其更廣泛的社會關系,在諸如感知、感覺、思維、行動等多方面觸動顧客的感受,引發顧客對品牌行為上的投入,最終激發顧客對品牌的忠誠;三是考慮顧客的消費情境,將設計緊緊地與顧客的生活方式相連,從顧客的生活情境著手進行設計,為顧客帶來更體貼、更愉悅的感受。
2.1 主動感受和滿足顧客現存的理性與感性需求。
這里的關鍵詞有:現實性、主動感受、滿足需求。
也就是說體驗式服裝設計是在現實性主動體驗消費者需求的層面上開展設計理念和設計行為的。例如:服裝設計師通過對現代人使用手機現實情況的分析,尋找出服裝設計的創新點,專門在服裝上設計了放置手機的小袋,并選用防輻射材料的紡織品,上方還有一個孔,可以讓耳機線穿過,深得服裝消費者的歡迎。這些設計的成功之處就在于:站在消費者的角度體驗需求,而設計出來的服裝產品調動了消費者理性與感性并對服用后的效果產生聯想,由此打動了消費者。
主動體驗,快速對客觀現實做出反應,贏得了商機,點撥了消費者的意識、理解、態度,最終轉化為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實質上,體驗式服裝設計就是服裝快速反應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
2.2 創造人的需求與需求感受。
實際上,這是體驗式服裝設計的深層次或高級表現形式。它是將現實性的需求體驗上升到更高層次,服裝設計挖掘和滿足的是消費者潛在的需求。從這個角度審視,可以說它是一種“超體驗”,超越現實又是以現實為基礎的體驗設計。創造出的需求具有超前性和引導性,應該說屬于服裝快速反應的高級形態。例如:體育運動的風起云涌,使得健康休閑生活成為現代大多數人共同追求的生活方式,這樣的生活方式導致了休閑運動類服飾的廣為流行。對于服裝設計師來說,不能被動地順應其潮流,而是要主動出擊,了解、研究、體驗服裝受眾的生活方式、感性要求,努力使設計更能體現對消費者的呵護,給他們帶來舒適和愉悅。創造需求是建立在了解、體驗(可能是虛擬式的體驗)之上的,創造出的需求是潛在的和超前的,而這種潛在和超前正體現了服裝快速反應的實質。
3 體驗式服裝設計創造服裝的流行
體驗式服裝設計的基礎是對所定位的消費群體的現實和潛在需求的尋找和挖掘。由于它反應的是消費者的心理、情感等諸方面的傾向,因此,它是創造服裝流行的有效途徑。應該說,體驗式服裝設計并不是新的產物,它在世界服裝發展歷史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只是之前人們沒有將其上升到理論的高度來研究和認識。例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時,迪奧洞察并體驗到了到了潛伏在廣大婦女內心深處期盼美好生活的強烈愿望,他率先站了出來,將所超前體驗到的婦女們的愿望轉化為對潛在需求的創造,推出了“新外觀”服飾,創造并引領了服飾的流行。
4 結束語
當今時代,隨著經濟、文化的快速發展,“體驗”開始發展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經濟領域、文化領域和整個設計領域,形成了“體驗經濟”、“體驗文化”與“體驗設計”。 體驗設計融入服裝領域就出現了體驗式服裝設計。 在人們的需求已經發生巨變的今天,常規意義上的服裝中已經遠遠不能滿足顧客的消費欲望, 相反提升服裝的無形價值,通過服裝設計帶給消費者美妙的享受和愉悅已成為新一輪服裝設計和品牌競爭的焦點。作為設計師的我們要做到真正理解設計,理解顧客,適當吸收國外先進的服裝設計思路和方法才是提升我們服裝設計水平的當務之急。
參考文獻
關鍵詞:服裝設計;創造性思維;個性化;藝術修養
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服裝設計在滿足了實用的功能之后,其個性化和時尚化的程度成為了人們選擇服裝的重要條件。為貼合人們不斷提高的藝術修養,以及變更的審美角度,服裝設計師應該在服裝設計的過程之中,加強創造性思維的運用,加強服裝設計的創新力,讓服裝設計能夠在實用功能的基礎上,更多的表達其時尚化和個性化。
創造性始終貫穿在人類社會不斷進化的歷程之中,并且社會重要變革的階段,創造力往往起到決定性的作用。而如今的社會已經進入了知識經濟的階段,知識創新代表著生產力和財富,并且創新力也是人類對客觀規律進行把握,對客觀事物進行認知的關鍵環節。而在服裝設計的發展過程之中,隨著目前我國科技的迅速發展,以及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現代的服裝設計不應該僅僅局限于服裝的實用性,更應該關注于人們的精神追求和審美需要。
服裝設計的本質便是創新,在服裝設計的發展歷程中我們可以看到,人類從最初的用樹葉和皮毛來御寒,再到麻布、絲綢,以及現代的服裝設計,這種服裝歷史的進步,正是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完整體現。創造性思維能夠通過對生活細節的感悟和思維靈感的閃現,將視覺形式和情感語言,通過特殊的方式表達給使用者,從而加強使用者審美角度層面的共鳴。而創造性思維在服裝設計中的運用主要表現在:工藝手法、材料運用、造型設計等主要方面。通過分析服裝設計中創造性思維的運用,認清創造性思維和傳統服裝設計的聯系,并對創造性思維在服裝設計中的特點加以重視,可以更好的推動服裝設計的進步及發展。
一、創造性思維和傳統服裝設計的聯系
服裝設計的創造性貫穿在服裝設計歷程中的每個環節,而在服裝設計不斷進步的歷程之中,其對創造性思維的運用,并不是僅僅局限于天馬行空的形象,而是應該在對傳統服裝設計加以充分的繼承之后,并通過對流行趨勢進行科學的分析,從而進行創新。服裝藝術始終跟隨著時尚的腳步,而隨著社會的進步,新型材料和新型服裝技術的出現,是的服裝設計擁有了更多的方向可供展現,并且服裝也可以更加的新穎。但這并不代表著傳統服裝設計的沒落,現代服裝設計于傳統服裝藝術的關系是緊密相聯的,即使是現代服裝設計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并沒有脫離傳統服裝設計的基礎,現代服裝設計之中創造性思維主要表現在技術和材料的運用創新,但只有掌握了傳統服裝藝術特點的基礎,以及服裝演變歷程,通過對未來時尚潮流的分析,將服裝藝術的領域進行相應擴充。并且傳統服裝設計具有極大的借鑒意義,當設計師通過現代的審美觀念對傳統服裝進行思考時,會激發出許多靈感。
在服裝設計過程之中,其設計的創新是圍繞著原有形式的突破進行個新發展,而通過科學技術的進步,現代的服裝設計在款式和材料方面具有更好的結核性,制作工藝也可以適應更多個性化的需求。因此服裝設計師更應該在設計理念、設計手法等方面加以探究,從而加強服裝設計的時尚型,在體現人性化的同時,加強服裝設計領域的發展。
二、創造性思維在服裝設計中的特點
2.1創造性思維的靈活性
創造性思維的關鍵在于思維中的跳躍性,因此設計師應該在具有精湛藝術手法的同時,加強對靈感的重視,通過對日常生活之中細節的發現,并且以及基礎的積累,加強靈感的激發。突破原有的藝術結構,加強藝術理念的優化,從而加強藝術設計作品的創新性。
2.2創造性思維的獨特性
設計師對于藝術設計獨特性的追求是極為強烈的,只有作品的與眾不同,才能充分的體現出藝術設計師非同尋常的審美視角和獨特的創造能力。能夠充分表現出時尚性和個性化的作品能夠引起人們的審美共鳴,并且獨特的服裝,能夠加強藝術設計的創造性,從而對服裝設計的風格加以調正,并對設計理念加以優化,加強藝術設計師的審美進步,從而加強藝術設計作品的時尚性。
2.3創造性思維的綜合性
創造性思維并不僅僅局限于一種思維方式,而是應該加強多種思維的綜合運用,通過對集合性思維和逆向思維的結合,加強表現手法的獨特性,從而在進行藝術設計的過程之中,將設計手法提高美感,而創造性的思維需要通過設計師加強對日常生活的積累,和時尚風潮的經驗。只有這樣才能夠通過對多種思維方式的綜合運用,加強創造性思維在服裝設計中的體現。
2.4創造性思維的新穎性
新穎性是衡量一件衣服是否符合時尚潮流的標準,并且新穎性也是創造性思維的重要環節。通過對其基本要求和基本方向的確立。創造性思維才能更好的運用在服裝設計之中,加強設計師對問題的解決能力,并對原有的藝術設計理論加以突破和創新,從而在傳統的經驗基礎上,加強全新的服裝設計突破。
三、創新性思維在服裝設計過程中的運用
3.1收斂思維法
服裝設計師在進行藝術設計的過程之中,往往需要攝取大量的信息,才能加強對時尚潮流的掌握,但龐大的信息量往往會讓設計師找不到最佳的解決方案。而創造性思維則通過收斂思維法,進行綜合的考察,并對龐大的信息以綜合的角度進行相應分析和比較,從而加強服裝設計過程之中,信息的采納和運用。而通過對這些信息的有效組織,并加以充分運用,也是服裝設計師重要的專業素養,并能充分的體現出收斂思維法在服裝造型設計過程之中的運用。服裝的新穎性可以需要通過收斂思維法對許多服裝元素加以融合,通過對局部的變化,從而改變原本的服裝風格。
3.2聯想思維法
在服裝設計的過程之中,創造性思維的體現往往是在許多事物具有聯系的基礎之上,而聯想思維發正是根據這種關聯性,從而對設計師原本的思維進行擴充,從而獲取對市場潮流的預測。服裝設計的進化歷程,往往是通過對其他藝術和自然界之中的某一部分得到啟示,從而加以在服裝設計的運用,加強服裝的個性化和獨特性。服裝設計的過程之中,聯想思維發需要加強對全方位的思考,通過設計師對形象和立體思維的掌握,加強對服裝創作靈感的激發。讓得到創新的服裝元素,塑造出整體感,加強對時尚潮流的貼合。
結語:
創造性思維作為服裝藝術設計的首要條件,在服裝藝術設計領域之中具有重要作用。加強對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和運用,能夠有效提升服裝設計師的設計水平,并加強我國服裝設計領域的進步。
參考文獻:
[1] 徐仂.服裝造型設計中的創造性思維[J].美術大觀,2009(04):110-111.
[2] 王銀征.服裝設計中的創造性思維[J].美與時代(上),2013(13):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