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加油員先進事跡材料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優秀駕駛員先進事跡材料范文一 他是小車一中隊一名普通的客貨車駕駛員,xxxx年xx月出生,xxxx年x月參加工作,中技文化程度,xxxx年x月重組整合后由物業公司調入我中隊。該同志在普通的駕駛員工作崗位上,始終嚴格要求自己,兢兢業業,早出晚歸,較好的完成了各項安全、生產及經營任務,能自覺遵守公司的各項規章制度,始終堅持安全第一的思想,自駕駛車輛以來,從沒有發生過任何事故。
多年以來,他同志駕駛車輛馳騁于隴東黃土高原,操勞在施工現場,不叫苦不叫累,處處為用戶著想,深受用戶的歡迎和稱贊。
他在幾年的出車配合中,始終作到隨叫隨到,工作中不擺架子、不提條件、不講價錢,而且一有空閑,不是維護設備,就是幫著用戶干這干那。作為一名客貨車駕駛員,主要執行的任務就是物業公司的生產配屬,長途任務更是家常便飯,他在執行各項任務時不挑肥揀瘦,用戶安排到哪就干到哪。起早貪黑,總是能夠安全、優質的執行完任務,贏得用戶的信賴。在他配屬的物業二公司,提起他人人都豎大拇指,在作用車計劃時,總是問他的車在不在,能不能給安排過去?
作為駕駛員,常年在外出車,家庭照顧不上,且妻子由于企業重組改制后長期在陜北從事采油工作,六歲的女兒無人照看。為了搞好工作,他忍痛將女兒留在了父母家里,他常說:本來咱干的就是照顧不上家庭的事,再讓人家替咱操心多過意不去。由于工作忙,他有時一、兩個月都顧不上回家,女兒見了他都直往一邊躲,這樣的場面誰見了都會心酸。他與妻子見面的時間就更少了,妻子到陜北工作的一年中只回過兩次家,而作為駕駛員的他本可以利用工作之便常去看看、安慰妻子,但他每次到陜北執行任務時,都只是給妻子打一個電話,因為他知道,配屬單位隨時都有可能用車,不能因自己的一點兒女私情而耽誤工作。為此,妻子常常埋怨他,而他卻常對妻子說:公司現在面臨很大的市場挑戰,小車一隊是一個家,只有每個人都有舍小家顧大家的精神,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下去。
今年以來,各用車單位都在壓縮成本,控制費用,物業二公司將用車量由原來的五臺車壓縮為三臺車,這無形中增加了他同志的工作量,同時也增加了工作難度。其他配屬的駕駛員都想打退堂鼓,而他同志為了站穩日漸萎縮的市場,默默承受著越來越大的工作壓力,同時,他還主動做好其他駕駛員的工作,并利用自己以前的關系,多方聯系市場,為另外兩臺車找到了新的配屬單位。有人曾對他說:你管那么多閑事干嗎?自己有地方跑車就行了。他卻笑著說:多一個市場就多一份收入,整體效益提高了,對我們大家都有好處。平淡、真實的回答,道出了一名普通駕駛員希望公司發展、壯大的心聲。
他雖然只是一名普通的駕駛員,但他在工作中卻以一名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不挑肥揀瘦,他還經常參與中隊駕駛員的技術教育工作。隊上有幾名年輕駕駛員,由于駕車時間短,缺乏行車經驗,總喜歡向他請教問題,因為他總是有問必答,耐心細致地講解,有時為了講得清楚,還對著車輛現場比劃。
今年,在市場疲軟、用戶壓縮費用、車輛任務嚴重吃不飽的情況下,他卻憑借優質的服務、高度的信譽贏得了客戶,截止10月底完成勞務收入9.6萬元,完成計劃的118.9%,創利潤1.79萬元,為計劃的112%,居同類車型單車任務第一名,為小車一中隊整體任務的完成做出了突出貢獻。
優秀駕駛員先進事跡材料范文二 在人生的道路上,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足跡書寫著自己的歷史。在改革浪潮洶涌澎湃的今天,許多人正在以無私的工作態度和忘我的敬業精神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默默無聞、無聲無息地奉獻著,為自己所從事的事業付出了滿腔熱忱、捧出了全部真誠,這樣的人值得我們去學習和贊揚。他雖然沒有驚天動地的業績,也沒有世人皆知的名譽,但卻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塑造了一種不平凡的敬業精神。
***同志是物業公司車管班班長,管理著物業公司生產用車及小區用車,物業公司現有驕車兩輛,生產用客貨車一輛,小區用特種衛生車一輛,灑水車一輛,他平時的工作職責是管理司機的出車任務和車輛的保養,工作量大而且瑣碎,如何能把車班的工作管理好,這是在***上任之初認真考慮的問題,上任后,他首先從自身做起,時時刻刻能嚴格要求自己,在干好本職轎車司機的同時,他能夠認真做好車輛的管理呼派車工作,合理利用車輛,使每臺車輛達到最大利用率,為了給公司結省開資,他自學起車輛維修技術,通過他的專研和刻苦學習,在短短的幾個月內,他便掌握了簡單的汽車維修技術,如果哪臺車輛出了毛病,他首先自己先對車輛進行一次全面排查,查清楚是哪種故障,有時工作時間排不開,他就利用自己的業余時間一個人到單位來修理車輛,這樣不需要到維修站去修理的車輛,他能夠自己處理,這不僅為公司節省了汽車維修開資,而且他的這種做法感動了班組的司機,他們能夠在平時的工作中加強了對車輛的愛護工作,增強了班員平時工作的敬業心,他的這種做法受到了全公司干部和職工的一致好評!
2003年是物業公司成長和壯大的一年,物業管理飛速發展,職工對小區的物業管理水平日益提高。應局里要求物業公司應購進一臺灑水車,用來清潔街道和給小區內綠色植被灑水,灑水車要到湖南去提車,而且時間非常的緊急,這是一個苦差事,誰能當此差事,這是領導苦思之事,***下定決心要完成此事,他主動找到領導,要求去湖南提車,為了盡快地完成工作任務,他每天只有幾個小時的休息時間,可以說是日夜兼程,風雨無阻,就這樣他用自己無私奉獻的敬業精神和優秀的駕馭技術,提前一天完成了任務,把灑水車提到了家,完成工作任務這后,他整個人可以說是瘦了許多,面色蒼白,領導們都為他這種敬業精神所感動,都勸他回家休養幾天再上班,但他沒有休息,而是又投入到了緊張的工作中。
交通安全可以說是全公司各項安全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同志在車班的安全管理上,始終堅持居安思危、警鐘長鳴的工作方針,他經常性地召集班組成員學習交通法規,經常教育班組人員要遵章駕車,不可習慣性違章,安全問題來不得半點僥性心理,在出車制度上,他要求班組成員做到不見出車票不出車,不準出私車和私自出車,不準帶病駕車等安全駕車規章制度,
在工作之余,他從未間斷自已的學習,他經常閱讀各種黨刊黨報的各種文獻,在不斷學習自已駕駛技術的同時,他不斷增強自已的政治素質,經過他自已的不斷努力,他自已的駕駛技術水平和政治素質都有了明顯的提高。
他在自已干好本職工作的同時,他還注重加強班組建設,他經常組織班組成員舉行各種有益的文體活動,增強集體的凝聚力與向心力,進而增強了集體的戰斗力,他所在的班組連續幾年被評為局先進班組光榮稱號。
一粒砂中看世界,一滴水中見人生,***同志覺得自己的價值取向是正確的,自己的職業是崇高的。幾年來,他一直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忘我地工作著,雖然經常勞累過度,但能為自己所熱愛和追求的事業默默奉獻,再苦再累他也覺得心甘情愿,雖然默默無聞,但只要能把對事業的情、對崗位的愛、奉獻給黨的事業,只要能使電力企業蒸蒸日上,充滿活力,就是他最大的心愿。
優秀駕駛員先進事跡材料范文三 剡正東 男,漢族,現年33歲,出生于1979年6月9日,禮縣白河鎮白河村人初中文化程度,現準駕車型為 A1、A2 領證日期為2009年11月。
白河位于禮縣的西南方向,距縣城97公里,屬禮縣的下四區,禮縣至白河途徑石橋、江口、中壩、白關、橋頭六個鄉鎮36個行政村,該路段依山傍水、坡陡彎急、道路險路險段較多,交通安全隱患較大。
該同志自1992年入伍在部隊學習汽車駕駛取得機動車駕駛證,復員先后駕駛小轎車、面的、大貨車、中型客車,現駕駛大客車,他在駕駛員工作崗位上已達10余年,行程達30余萬公里,始終嚴格要求自己,兢兢業業,早出晚歸,能自覺遵守客運公司的各項規章制度,遵守交通法律法規,始終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自1992年駕駛車輛以來,從沒有發生過任何交通事故,也沒有違反交通法律法規的行為,協助禮縣交警大隊處理白河片區交通事故12起,多年以來,他駕駛車輛十分辛苦,但他時時把安全放在心中,處處為乘客著想,深受乘客的歡迎和稱贊。
該同志在未駕駛客運車輛時白河至禮縣的客車有9輛,發車沒有班次,早上從白河發往禮縣,下午匆匆忙忙從禮縣又回白河,駕駛員之間搶客拉客的事時有發生,上路行駛時為拉客你追我趕,甚至為搶乘客相互打架斗毆,交通秩序一片混亂,安全隱患較大,他看到這些事情后,在親朋好友的幫助下積極參加了駕駛員培訓班,認真學習,勤奮努力,考取大客車駕駛證,之后,2009年12月他買了大型客車加入了公司,于是他就組織白河營運的客車駕駛員召開了安全會議,同時,邀請了禮縣交警大隊宣傳股吳冠瑞、順達公司經理劉耀二同志給白河營運的客運駕駛員上交通安全課,講解了交通法律法規,以及超員、超速等交通違法的危害性,從此,白河的客運交通秩序走向了正規軌道,2009年12月底他又把駕駛員召集在一塊,經過協商把白河營運的10輛客車,分成兩個營運組、選了兩個辦事公道的組長,當然他也是其中的一個,同時,制定了有關的條約,一是要求組長在每天發車時要對每個車輛進行安全檢查,若車輛有隱患絕不能發車;二是每位駕駛員不能搶拉乘客、不能隨心所欲發車更不能超員、超速行駛、酒后駕駛、不開英雄車、賭氣車;三是每天從禮縣向白河發5輛,白河向禮縣發5輛,每位駕駛員的家屬交叉跟車買票,每天5輛的票錢,選專人清理、記賬保管,每月底組長把組所屬的駕駛員召集在一起,公開公布賬目平均分錢;四是若出現那一個駕駛員不遵守交通法規,違法后自己承擔處罰費用;五是適時組織駕駛員結合當前交通安全形勢學習交通法律法規;六是 遇有特殊事情車輛統一調配。
從2009年至今,白河的客運秩序一直良好,客運交通事故沒有發生。該做法給全縣駕駛員做了榜樣,帶了個好頭,今年8月中旬禮縣灘坪鄉從事客運的4輛大客車也效仿白河的管理模式運營效果良好。受到當地黨委政府及老百姓的高度贊揚。
農村文明家庭先進事跡材料范文(一)這是一個祖孫三代同堂的大家庭,互敬互愛,和睦平等,母慈子孝;夫妻遇到事情主動商量配合,互相關心扶助,理解溝通,一家人和睦相處、其樂融融。這就是汪順土和王春梅的家。世間萬物因和諧而美麗,因和諧而溫馨。社會是這樣,家庭也是這樣。他們家沒有什么轟轟烈烈的事跡,他們是萬家燈火中最平凡不過的那一盞,但他們全家人用自己的勤勞、樸實和寬容努力創造自己的生活,守護著最真實的>幸福。20**年,汪順土王春梅家庭獲得上饒市'最美家庭'提名獎。
一、相互理解和支持,共建幸福樂家園
汪順土與王春梅于1997年結婚,夫妻兩2019年來在生活中相互照顧、相敬如賓,相互信任;在工作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取長補短,遇到困惑相互開導、相互幫助,有困難共同面對,出了問題共同協商解決,成為人人羨慕的模范夫婦。汪順土,1971年10月27日出生,1991年7月登上三尺講臺,至今已有25個年頭,在25年的教學生涯中,她始終堅持自尊、自信、自立、自強,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熱愛本職工作,時時以一個優秀教師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熱愛學生團結同事,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耕耘,深受學生的喜愛,家長的信任,并贏得同事、領導的認可。
在農村,一些文化程度較低的家長給孩子的學前教育是不系統、不專業的,而且現在有大量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留守兒童'的看護和教育問題越來越嚴重。于是,深受丈夫'園丁'情懷感染的汪春梅萌生了辦幼兒園的想法。2019年,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她開辦了李宅鄉貝貝樂幼兒園。這些年來,靠著他們勤奮的雙手和對孩子們的滿腔愛心,幼兒園漸漸走上了正軌,眾多的留守幼兒在這里得到關愛與歡樂。
除了事業上的進步,他們的家庭生活也非常溫馨幸福。最讓汪順土欣慰的是,婆媳關系這個千古難題,在他們家卻不用煩擾。2019年來,他的妻子從未與公婆拌過嘴紅過臉。他的母親今年63歲,父親67歲。2019年父親患了腦溢血后,留下了后遺癥,半身不遂,癱瘓在床。父親出院后,他們便把兩位老人接到家里一起生活。汪順土是個大孝子,為了使半身癱瘓的父親能盡快恢復健康,他不惜代價四處尋醫問藥。不管工作多么累,壓力多么大,他都堅持每天下班后為父親按摩手腳,幫助父親做運動。他使出渾身解數,讓父親能早日獨立行走、自理生活。看到丈夫那么累,王春梅疼在心里,她在忙完了幼兒園的事情后拖著疲憊不堪的身子搶著為公公端飯送水,以盡兒媳的微薄之力。'蒼天不負有心人'.值得慶幸的是,在兩夫妻六年如一日的悉心關照下,汪順土的父親如今已經能夠左手拿勺吃飯,拄著拐杖去遛彎了。
汪順土的弟弟20**年在外打工時落下了一身病,沒有獨立生活能力,今年已37歲還單身一人。于是,王春梅與丈夫商量,把小叔子接到家里,悉心照顧。現在他們家祖孫三代互敬互愛、其樂融融。
二、攜手創辦普惠園,熱心公益報社會
汪順土經常對妻子說,和諧家庭不但要求在家庭中家人和睦相處,在社會上也必須做一個對社會有益,追求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的文明公民。因此,無論是他單位號召愛心捐贈還是同事鄰里有困難,他們家庭的每個成員都有一份愛心相送,積極參與社會捐獻愛心活動。2019年,宗儒源頭的小宇杰不慎燙傷,需要多次作植皮手術,醫藥費不少于八萬元。這簡直是給本來就貧窮的農村家庭一個致命打擊。汪順土夫婦得知這一消息后,便四處奔走相告,呼吁兄弟園伸出援助之手幫助小宇杰渡過難關。僅第一次便為小宇杰募捐一萬八千多元。如今小宇杰已基本恢復健康,又來園里上學了。汪順土兩夫妻商議,每學期都為其減免保育費,且在生活上處處關心照顧小宇杰,讓他忘記痛苦,快快樂樂,健健康康的成長。
三、愛國守法懂誠信,為夢匯聚正能量
在日常生活中,汪王倆夫妻積極維護社會公德,誠實守信,自覺遵守各項法律法規和公共秩序,維護國家利益和集體利益,主動履行公民的權利和義務。他們積極執行居委會有關規定,配合居委會完成各項工作目標。他們主動向周圍的人宣傳法律法規知識,促進農村地區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為實現大家共同的夢匯聚正能量。
在汪順土看來,'家和萬事興',一個家庭只有做到'真誠待人、和睦相處、互敬互愛',這樣才是真正的和諧幸福的家庭。汪順土認為,能在同一屋檐下共度一生,是上輩子修來的福氣,所以他經常告慰自己要懂得知足常樂,善待自己與家人,而他的努力也讓他收獲了幸福和溫暖。他希望每一天都增加一個'最美家庭',使得人與人之間相處得更加和諧。
農村文明家庭先進事跡材料范文(二)這是一個其樂融融的大家庭,12口人,既有嫡親的祖孫四代,也有主婦殘疾的哥哥。30年來,一家人生活在一起,一桌吃飯,一屋住,家庭成員至今從未紅過臉,父子相濡以沫相互扶持,婆媳勝似母女,姑嫂情同姐妹。
這是一個事業蒸蒸日上的家庭,大兒子子承父業,經營著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小兒子遠赴貴州發展,成立名副其實的'青年企業家',企業涉足建材、礦產資源、房地產、酒店、商業超市等行業,全家齊心協力、共謀發展。
這也是一個備受親朋好友、左鄰右舍尊重的家庭,數十年來,家庭成員傾心'社會責任',積極投身公益事業,扶弱濟困,盡自己的力量回報社會。
坐在方早德家的庭院中,聽著他侃侃而談家事,真正懂得了'家和萬事興'的含義,深深地為這個家庭所蘊含的魅力所折服。
方早德先后擔任了湖坊公社農技員、農技站長、農民副鄉長、鎮黨委副書記、鎮人大主席等職務,并于2019年退休。退休了,這位身上安裝著心臟起搏器的老人,并沒有因為歲月更替、職位變換而消磨工作的激情。懷著一顆為民奉獻的丹心,方早德又接著在新農村建設上唱響一曲奉獻者之歌。
2019年湖坊鎮灣里自然村被上級列為全縣新農村建設試點,鄉親們渴望改變家鄉貧窮落后面貌盼了幾十年,深受群眾信賴的方早德,被村民推選為理事會顧問。老百姓說,有了方書記來村里管事,我們最放心。
為了將灣里建設成全縣乃至全市、全省一流的新農村,方早德將自己的整體構想告訴了遠在貴州遵義創業的小兒子,并且掏出了心里話:'我從年輕時就立志要讓鄉親們過上城里人一樣的生活,再說,回報家鄉也是企業家的社會責任。灣里的新農村建設就是咱家的事!'兒子方勇軍被父親所感動,承諾:除上級專項劃撥資金和群眾自籌資金外,其余所需建設費用均由方家全部承擔。
那些日子里,方早德不顧自己已經是60多歲的老人,心臟病可能隨時發作的危險,經常忙里忙外,操心費力。夏日炎炎、暑氣逼人,他頭戴草帽,挽起褲腿,同村民一起在工地上干活;寒冬臘月、北風呼嘯,他又提著熱水瓶跑前跑后給正在建設新農村的村民兄弟沏上一碗熱氣騰騰的香茶,給大家加油鼓勁。
為了美化村容村貌,建設公共設施,為農民提供休閑娛樂場所,方早德一家投入83萬元資金。巨額的資金投入,大量的心血付出,換來了灣里面貌的大改觀。2019年灣里在全縣、全市新農村建設評比中名列榜首,被江西省政府確定為全省十個'最美的村莊'6之一。2019年、2019年灣里6組新農村建設圖片在人民網滾動播出60批次。從省內外慕名前來參觀者絡繹不絕,他們對灣里新村的建設贊嘆不已。
如果說方家是一棟生機盎然的房子,那么每一名成員就是支撐起家庭的一根根'柱子'.每個家庭成員看似普通低調,但個個擁有一個寬廣的心胸和甘為人梯的奉獻情懷。他們各自堅守著自己的職責,為方家的每一步跨越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心力,為社會的和諧奉獻著自己的力量。
小兒子方勇軍開始創業生涯時,大哥方加軍已接過父親的衣缽,成了一名農技員,后來還當上了鎮里的農機服務站站長。憑著鉆勁和過硬的育種技術,把農技站經營的紅紅火火。
與此同時,弟弟在當地鄉鎮水泥廠上班并通過入股煤礦掙取了人生第一桶金,由此介入當地的一家水泥企業改制。工作量驟然增加,工作強度加大,資金、管理都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就在弟弟創業啟動缺少資金時,方加軍不光拿出了自己全部積蓄,還以自己的名義貸了20多萬給弟弟;一聽說弟弟要遠赴貴州發展,而本地的那家水泥企業需要人管理時,毫不猶豫地離開農技站,到弟弟手下當了三年的廠長,直到弟弟將所有業務全面轉往貴州發展時,他才重新回到農技站,由弟弟投資成立了江西省江天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干回了自己喜歡的老本行。
如今小兒子方勇軍的'蛋糕'越做越大,獨資的10家企業分布在黔、贛兩省,已形成以水泥為主,科、工、貿、農多業并舉的綜合性經營實體,各類企業累計年實現利稅6000多萬元。
'沒有兄弟姐妹之間團結互相扶持,沒有來自家庭的力量源泉支持,我的企業不可能發展至如此規模。'方勇軍對此滿懷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