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智能生產計劃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智能技術;染色生產;應用
在我國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的背景下,智能制造理念被提出,改變了傳統制造業的思想,使得制造企業越來越重視先進技術的引用。就印染行業來說,越來越多的紡織染色企業逐漸樹立了智能制造理念,正確認識到智能技術應用的重要性,積極探索基于智能化技術的染色生產路徑,以此來提高染色生產水平,推出高品質的產品,促使企業未來更好更快更健康地發展。
1智能化技術在印染行業內應用現狀的分析
回顧分析印染行業發展歷程,不難發現傳統染色生產所運用的技術及設備比較落后,致使染色生產需要大量勞動力的支持,又因人工作業容易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導致染色生產質量不佳,產品品質不高。除此之外,企業生產管理比較松散,未能全面且有效地收集染色生產信息、合理地策劃和設計生產管理計劃、有針對性地實施各項管理工作,導致染色生產的返工率較高,難以擴大生產規模,更難以提高產品品質。而伴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智能化技術逐漸被應用于印染行業之中,彌補了傳統染色生產的不足,提高了印染生產質量,增強印染企業的競爭力,推動印染行業更好更快地發展。根據印染生產的實際情況,綜合性分析印染生產目的、需求及存在的問題,合理地利用智能化技術來構建智能染色系統,它具有抗干擾能力、精準控制能力、集成度高等優勢,有效地應用于染色生產之中,能夠解決染色過程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并且對染色生產予以精細化管理,如此能夠極大程度地提高印染質量,向染織市場提供高品質的產品,促進印染行業朝著自動化、智能化和高效化的方向發展[1]。
2智能化技術在染色生產中的應用
現代科學技術發展迅速,使得越來越多的先進技術應用于印染行業之中,提高染色生產水平,促使其朝著智能化、高效化和自動化方向發展。直到今天,電子控制技術、變頻控制技術、電子分色技術及電子織網技術等先進技術被應用于染色生產之中。以下對多種先進技術支持的智能染色系統予以分析。
2.1ERP管理系統
ERP管理系統是智能染色系統的主系統,它是在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等先進技術的基礎上制作而成的,以客戶和訂單為核心主線,涵蓋了打樣、報價、接單、生產計劃和采購等諸多業務功能,也就是對客戶需求、物料、色號、訂單、打樣和生產等方面信息予以收集與整理,以便企業能夠根據染色生產實際情況來制定可行的生產計劃及發展戰略,為促進企業良好運營與發展創造條件。從ERP管理系統的構成情況來看,它包括3個層次,即ERP操作使用層、管理戰略層及數據共享層。其中,ERP操作使用層為基礎平臺,融合了染色生產與運營的各個環節,包含有崗位工作人員規范操作,收集各個環節的信息,并對信息作進一步的處理,如信息整理、信息統計、信息分析,篩選有價值的信息并予以存儲。管理戰略層設定了用戶權限,同時設置不同了模塊,以便區分管理。具體來說有生產管理狀況查詢模塊、設置模塊、戰略方案模塊等等。這一層的設置主要是方便企業領導及管理層能夠隨時查詢有價值的染色生產與運營信息,以此為依據來展開高層決策分析或發展戰略調整等[2]。數據共享層,則是合理設置中央服務器及各系統計算機數據庫,促使各個子系統的數據的傳遞,以便操作人員能夠隨時查詢各個子系統的信息,了解各個系統運行實際情況,優化調整子系統,為提高智能染色系統運行效果創造條件。
2.2色板打樣確認系統
色板打樣確認系統主要是由母液泡制系統、自動滴液系統和熱傳導可調向打樣機系統組成。通常情況下,在ERP系統向色板打樣確認系統下達指令,在接收指令后該系統自動運行。相對于傳統染色生產來說,色板打樣確認系統的實施,能夠極大程度地提高打樣速度和準確率、降低勞動力消耗,有效地解決打樣不佳而造成布匹品質不穩定的問題,還能夠保障化驗室與現場生產的染色效果一致。色板打樣確認系統的母液泡制系統負責染液配制,保證染液的濃度符合標準要求,避免人工配置染液容易出現誤差的情況。從以往母液泡制系統運行情況來看,通常先設置染液濃度及染料重量,之后系統會自動計算用水量,再將標準量的水及染料混合,配制濃度精確的染液。滴液系統負責滴料過程的控制,它的應用能提高打樣效率和準確率,避免了滴料作業受到人為因素的影響。要想保障滴液系統能夠良好運行,首先要ERP系統傳輸數據,之后再確定濃度梯度的染料及助劑用量的情況下,智能計算滴定量,進行工藝操作,如工藝配方、紗線重量和浴比等,以便規范地滴出用量精準的染液、助劑。熱傳導可調向打樣機負責布匹色花打樣,它能夠解決傳統打樣機容易出現的因染液溫度控制不合理而產生色花問題[3]。這是因為該打樣機采用了熱傳導系數較高的金屬傳熱,能夠根據打樣實際需要而快速地傳熱,保障染液各處溫度均衡上升,有效避免了色花問題。要想保障熱傳導可調向打樣機能夠有效應用需要,配置精確度、靈敏度較高的溫度探針,以便實時監測染色溫度,根據染色需要而有針對性地調控溫度;還需要染色監控軟件對打樣機予以有效的控制,保障工藝操作規范、有序;合理地設置風冷冷卻裝置,以便在完成染色之后采用該裝置進行冷卻處理,實現節能、節水的目的。
2.3車間染色集控系統
車間大批量、大規模染色生產容易受到某些因素影響而出現質量問題。為了盡可能地避免此種情況發生,車間染色集控系統的應用就顯得尤為必要。車間染色集控系統是在多種先進技術的支持下構成的,如高性能數據處理技術、自動化技術、集散控制技術和在線采集控制技術等等。這使得該系統具有控制染色關鍵工序操作點、實時記錄生產數據、在線監控染色生產等功能。通常情況下,會將車間染色集控系統設置在中央控制室,通過運用特定的通信方式連接車間內的染色機電腦,從而接收到車間染色生產的相關信息,客觀分析車間各個生產線染色生產實際情況[4]。
2.4水自動供給系統
染色生產需要大量的水,并且要處理大量廢水。為了解決供水及廢水處理問題,水自動供給系統的設置就顯得尤為必要。它是由染色廢水余熱收集利用、自來水恒壓控制技術和加裝進停水的自動控制裝置構成的,能夠保障染色生產的用水需要、解決供水水壓過低或者不穩定問題、對染色廢水予以有效處理,提高水資源利用率。水自動供給系統的良好運行,首先根據染色生產用水需求而抽取自來水,與此同時車間染色集控系統遠程用水指令,此時車間染色機組的熱交換器收集有余熱的染色廢水,回收染色廢水的余溫,以便對加熱染機的進水,使進水的初始溫度得以提高,如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生產成本。而對于供水水壓問題的處理,主要是利用恒壓供水系統來傳輸壓力變送器信號,以便變頻器能夠接收到車間管網水壓變化情況,合理地調節水泵轉速,從而保證供水水壓的穩定性,支持染色生產,同時降低用電量。
2.5配方管理染料定位稱量系統
配方管理染料定位稱量系統包括多個功能模塊,如配方管理、染料稱重管理及染料定位管理等等。通常情況下,在ERP系統傳輸數據到配方管理染料定位稱量系統之后,選用適合的電子秤進行多段稱量,從而提高稱料的精準度,為保障布匹染色一次性成功創造條件。由此可以看出,該系統具有傳統染料稱量無法比擬的優勢,即提高染料稱量的準確率、為染料庫提供真實且準確的染料用量信息等等。在此需要特別說明的是,車間染色生產中染料稱量需求不同,為了保證配方管理染料定位稱量系統良好運行,需要配置多個不同量程、不同稱量精度的電子秤[5]。
3結語
時代的進步,讓紡織染企業轉型升級已經成為必然趨勢,只有積極引用智能化技術來改造染色生產,才能夠解決染色生產過程中存在的諸多問題,生產高品質的產品,擴大市場份額,促進企業更好更快地發展。由ERP系統、色板打樣確認系統、車間染色集控系統、水自動供給系統及配方管理染料定位稱量系統構成的智能染色系統的構建與應用是非常有意義的,能夠提高染色生產質量與效率,為企業創造較高經濟效益,推動企業良好發展。
參考文獻
[1]繆定蜀.低碳環保智能的色紡技術探析[J].棉紡織技術,2018(5):66-71.
[2]畢大明,章友鶴,趙連英,等.色紡紗工藝技術的創新途徑[J].棉紡織技術,2015,43(2):3-6.
[3]譚寶蓮,杜衛東,張春燕.色紡紗的生產及質量控制措施[J].紡織導報,2017(2):48.
[4]章友鶴,趙連英,畢大明,等.對第17屆上海國際紡織工業展展出的紡紗機械與紡紗器材技術創新的評析[J].現代紡織技術,2016,24(2):46-50.
論文關鍵詞:電腦編制計劃,智能計算公式,電腦物流臺賬,超級鏈接
O引言
計劃管理是生產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計劃編制方法的優劣直接反映了生產管理水平的高低。智能、高效的計劃編制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O.1傳統的計劃編制方法是根據零部件結存數,按照投產數量,對投出產零部件數量進行手工逐條編制的,即使使用了辦公軟件Excel電子表格,仍然只是手工輸入,效率低,差錯率高,不能滿足批量生產的需要,應該予以廢除。
O.2智能高效的計劃編制方法是應用Excel電子表格程序和數據統計與分析的管理功能設計和建立的,它能夠按照已編制的智能公式,自動計算投出產零部件數量,達到了智能、高效,滿足了批量生產。(簡稱電腦編制計劃)
O.3電腦編制計劃實現了智能高效的計劃編制,填補了公司電腦編制計劃的空白。
1電腦編制計劃模板的設計、建立,圖1。
電腦編制計劃模板的建立是根據產品零部件生產要素,應用辦公軟件Excel電子表格管理功能將零部件所對應的關系聯系起來,并與電腦物流臺賬進行超級鏈接,使得電腦物流臺賬中的零部件結存數自動進入計劃模板零部件結存數(量)區,以實現投出產零部件數量自動運算,計劃編制瞬間自動生成,實現了智能高效的計劃編制。
以攤鋪機產品為例進行敘述:攤鋪機產品有零部件(機加件、焊接件、組裝件)1350多個。
1.1新建工作本
啟動Excel2003創建一個工作本,命名為:“攤鋪機計劃.xls”,按回車鍵確認。
1.2建立工作表
建立計劃模板工作表,雙擊工作表標簽Sheet1,進入工作表重命名狀態,輸入“計劃模板”,按回車鍵確認。
1.3設計計劃模板各區域
1.3.1第1行和第2行為工作表表頭區。
1.3.2A、B、C、D列為零部件結存數(量)區。
1.3.3B列M列為零部件計劃投出產數(量)區。
1.3.4其它列為零部件的圖號、名稱、單臺數、工序流程區。
1.4按照產品零部件順序,將1350多個零部件的圖號、名稱、單臺數、工序流程,輸入到計劃模板中。
1.5設置主、副控制符
設置產品零部件投出產數量的主、副控制符,主控制符數字一旦確定,1350多個零部件的投出產計劃數量就會瞬間生成。
1.5.1I1單元格為攤鋪機12米零部件投出產數量主控制符。
1.5.2G1、H1、J1單元格為調節投出產數量副控制符。
圖1
1.6超級鏈接
1.6.1在沒有電腦物流臺賬以前,計劃模板中零部件結存數(量)區的零件數量是人工輸入的,大約需要3小時。
1.6.2電腦物流臺賬建立后,將計劃模板中零部件結存數(量)區的零件數量單元格與電腦物流臺賬的零部件結存數單元格設計為一一對應的超級鏈接,只要打開計劃模板,臺賬中零部件結存數就自動地進入到計劃模板中零部件結存數(量)區,下圖。
1.7編制計算公式
以主、副控制符為基準,按照零件屬性,分別編制每個零部件的計算公式(含智能計算公式)。如圖1。
2智能計算公式圖2
不確定因素是影響生產秩序的矛盾,解決好不確定因素是保證正常生產的關鍵問題。按照不確定因素的特點,在計算公式中添加編制智能計算公式,合并計算,一次完成,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1適當加大關鍵零部件的生產數量。
產品中有些零部件屬于多次拼焊、制作周期長、跨轉車間多、單一設備才能加工的零部件,是生產過程影響生產進度的關鍵環節,根據其特點,分別設計職能計算公式進行解決。
2.2合理調節零件儲備量,減少資金占用。
通常情況下二、三季度是生產、銷售的黃金高峰期,要滿足這段時期的生產需求,一、季度必須進行零部件的儲備。然而受場地、資金等因素的限制,必須減少那些占地面積大、加工周期較短零部件的儲備。根據其特點,在計劃模板中設置增減控制符(副控制符之一),進行增減調節,確保關鍵零部件的儲備。
2.3其它產品借用攤鋪機零件列入本計劃,避免重復投產。
圖2
3計劃編制的步驟
3.1打開計劃模板,點擊數據更新,電腦物流臺賬里的零部件結存數量就會全部瞬間進入計劃模板結存數(量)區。
3.2按照產品投出產要求,改寫主、副控制符單元格內的數字后,攤鋪機計劃就會瞬間完成編制。
3.3編制完成的計劃通過局域網或U盤傳輸到各生產車間。
3.4各車間進行篩選,編制車間計劃。
4擴展
4.1下料車間不同于制作車間,它是按照材料規格編制計劃的,不能直接進行篩選。
4.1.1以前是將下發的零部件計劃數量手工輸入到車間計劃模板中,編制成車間計劃,費時費力。
4.1.2現在將計劃模板零部件數數量單元格與車間計劃模板中相應的零部件數量單元格建立一一對應的超級鏈接,兩個計劃同步編制完成,如下圖。
4.2在計劃模板中,引入零部件材料消耗定額,計劃編制完成后,本次投出產的零部件材料消耗總定額也會自動生成,材料管理部門根據計劃生成的材料消耗總定額進行備料。
4.3在計劃模板中,引入零部件工時定額,計劃編制完成后,本次投出產的零部件總工時、各車間工時也自動生成,車間成本統計員不再進行成本核算,直接投入使用。
5優點
5.1大幅度提高了工作質量,成倍地提升了工作效率。
5.2數據資源實現共享,可在局域網內或通過U盤拷貝實現。實現無紙化辦公。
5.3無需購買軟件,低成本,高效率;操作簡便,實用性極強。
關鍵詞:SAP系統;生產主數據;生產計劃;生產控制
中圖分類號:TP315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9599 (2010) 04-0000-02
Main Functions of Production Planning&Control Module in SAP
Lin Shaopeng,Wang Liq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enter of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oration,Beijing100010,China)
Abstract:Briefly describe the ERP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systems if use SAP,the system of production planning and control module with the production of master data management, production planning management, production control and management of key functions,and the integration with other function modules in SAP to understand the production planning module of SAP as a whole
Keywords:SAP;Production master data;Production planning;Production control
一、引言
在眾多ERP企業資源計劃產品中,SAP(Systems Application and Products In Data Processing)是一種較為領先的管理軟件,主要功能包括人力資源管理、物料管理、財務會計、管理會計、生產計劃與控制、銷售分銷、設備管理、項目管理、質量管理等。該軟件以其功能性、集成化、靈活性等特點,深受注重戰略及管理的世界各大公司或企業的青睞。這里我們主要介紹的是SAP系統中生產計劃與控制模塊(Production Planning and Control,以下簡稱“PP模塊”)的主要功能。
二、PP模塊總體架構介紹
PP模塊是基于企業生產業務執行以及經營管理而設計的綜合模塊,其目的在于幫助生產制造型企業對生產計劃、物料需求計劃、能力計劃以及生產執行等各方面的生產經營管理行為進行控制。根據不同業務類型其功能劃分為:生產主數據管理、生產計劃管理、生產控制管理等。
PP模塊生產主數據包括物料清單、工作中心、工藝路線、生產版本,它們是制定有效的計劃的基礎。利用PP模塊提供的物料需求計劃運算工具,通過分析計劃需求、庫存狀態以及相關采購信息,從而為企業生產計劃、采購計劃的制定提供有利的支持,提高企業計劃體系的工作效率。在生產主數據和生產計劃的有利支撐下,利用生產訂單作為成本收集的載體,收集在實際生產過程中消耗的料、工、費等信息,為企業準確核算產品成本提供了有利的支持,同時成本核算數據的合理分析也為企業全方位掌控生產方向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價值。
三、PP模塊主要功能
(一)主數據管理
1.物料清單。
物料清單是一個產品結構化的清單,定義了產品的原料或半成品的標準消耗,同時也維護了產品標準產出數量,主要用于物料需求計劃的展開、產品標準成本評估。
物料清單包括每個部件的物料號、數量和計量單位,以及其他一些控制參數。物料清單的項目內容通常定義為庫存項目物料、非庫存項目物料、文本項目、文檔項目等。
在煉油化工行業,通常物料清單按照生產裝置的投入/產出比例來維護。而煉油化工生產裝置的主副產品較多,因此在設置物料清單時,要以某種產品為主產品,然后其它產品作為聯產品及副產品維護在物料清單中。
2.工作中心。
工作中心是在工廠中執行工序或作業的地點,主要用于計劃執行、生產調度、成本核算。生產中每一個工作中心都將對應財務的一個成本中心,因此工作中心是財務收集生產制造費用的主要途徑,工作中心的制定要綜合考慮財務收集成本的因素。如,在煉油化工企業PP模塊實施中,一般一個裝置對應一個工作中心,但是在系統中一個工作中心只能設置6個作業類型,因此為了收集水、電、汽、風、直接人工、固定機器費用、變動機器費用、機器折舊等多項成本費用類型,也可以設置一些虛擬工作中心,以作為各類制造費用的收集點。
3.工藝路線。
工藝路線是由一系列工序組成的,它說明產品生產所需經歷的工藝過程及所使用的資源,主要用于生產計劃排產與調度,及費用類的生產成本核算。工藝路線中每個工序將輸入執行該工序的工作中心。在工序中將包含作業類型的標準值,例如人工工時和機器工時。對于煉油化工行業來說,生產裝置的工序通常會設定加工單位數量產品所需要消耗的水、電、汽、風等能源消耗的額定值,以及固定機器費用、變動機器費用、機器折舊等各種成本費用消耗定額。
4.生產版本。
生產版本用于描述產品生產過程中可能選用的物料清單、工藝路線等參數,同時可以設定生產所對應的收發料地點。創建生產版本將針對主產品來創建,具體是將主產品的特定物料清單、工藝路線、有效期間、生產批量等集合于生產版本中。一個主產品根據其生產方案的不同,可以設置多個生產版本。
(二)生產計劃管理
PP模塊的生產計劃管理功能主要包括銷售與運作計劃、主生產計劃、物料需求計劃、能力需求計劃。在企業實施PP模塊時物料需求計劃(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是最為常用的生產計劃功能,簡稱MRP,在這里將對其做具體介紹。
MRP是使用物料清單、庫存數據、產品銷售需求、產品預測需求等進行物料供需平衡的一種方法,其目的是確保物料能在計劃的需求時間保證可用量同時避免過量的庫存。系統在進行MRP運算時將根據產品計劃訂單展開物料清單,自動計算各原材料、半成品的相關需求,進而產生相應的半成品計劃訂單和原材料采購申請。同時,通過設置合理的重訂貨點、安全庫存、最大庫存、訂貨批量等參數,可以使系統自動生成建議的采購數量和交貨時間,從而降低計劃工作的人工成本,進一步提高計劃準確率。
(三)生產控制管理
PP模塊的生產控制管理功能主要包括生產訂單、流程訂單、重復制造、看板生產,其中生產訂單為最常用的功能之一,在這里做具體介紹。
借助生產訂單功能,系統將展開一系列以生產訂單為中心的生產執行操作,如定義生產在何處執行、由誰來執行、如何執行、何時執行、執行數量等。然而生產訂單在系統中的應用不僅僅是生產任務單的的傳統概念,生產訂單的另一個重要功能就是它擔負起成本收集的重擔,作為生產過程中成本歸集的載體,將生產經營過程中,消耗的材料、人工、能源等各種成本費用以及產品產量一并歸集到生產訂單中,為財務的成本核算提供了基礎。
在實際生產控制環節中,生產過程中原料、輔料的消耗,產品產出入庫,公用工程、人工工時等作業消耗,共同組成了生產執行過程中的三個重要管理控制環節,即生產訂單發料、生產訂單收貨、訂單確認。在完成生產訂單業務操作的同時,生產成本報表也已經初步形成,從而實現物流和資金流的統一。
四、PP模塊與其他模塊集成
智能機器人“阿爾法”成為了近期一顆令人矚目的明星,因為就在不久前的國際圍棋比賽中,它憑借出人意料的戰術,完勝韓國圍棋九段高手李世石。“阿爾法”的勝利,雖然并不能完全代表人工智能就比人腦的運算能力更強,但一個不容忽視的現實是,人工智能正在各行各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比如金融投資領域的量化投資,其實就是一種“人工智能”。值得一提的是,在當下市場波動明顯的“震蕩市”中,量化投資產品正以整體穩健的業績表現,贏得各類投資者的青睞。
據《投資者報》數據研究中心對成立于2016年以前的、67只量化基金產品(Wind分類,A、C分開計算,下同)的區間復權單位凈值相對大盤增長率統計數據顯示,截至5月13日,共有59只跑贏上證指數,占比88%。
對此,上海一家中型基金公司市場部人士稱,“人工智能在金融領域的廣泛應用,將為量化投資帶來新的機遇,但是多變的行情也將對投資策略和投研團隊的實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必須具備與時俱進的投資理念,并把行動落到實處,這樣才能為投資者賺取超額收益。”
59只量化產品跑贏上證指數
我們看到,2016年以來的中國股市,震蕩明顯加大。“錢難賺”也使得市場對風險的敏感度不斷提升,那些能夠跑贏上證指數的量化基金產品,自然吸引了不少投資者的眼球,分外引人注目。
據Wind數據顯示,自2016年1月1日至5月13日區間,全市場67只量化基金中,有超過八成跑贏上證指數,包括華寶興業量化對沖A、華寶興業量化對沖C、海富通阿爾法對沖、廣發對沖套利、嘉實對沖套利、華泰柏瑞量化收益、嘉實絕對收益策略、中金絕對收益策略、南方絕對收益策略、富國絕對收益多策略、大成絕對收益A、泰達宏利絕對收益策略、中郵絕對收益策略、大成絕對收益C、國泰全球絕對收益人民幣、國泰全球絕對收益美元現匯、國泰全球絕對收益美元現鈔、工銀瑞信絕對收益A、工銀瑞信絕對收益B、銀華量化智慧動力、嘉實騰訊自選股大數據、東方啟明量化先鋒在內的22只量化基金區間復權單位凈值相對大盤增長率超過10%,占比33%,其中,華寶興業量化對沖基金超越上證指數最多,超過了21%。
“經過10年的發展,量化基金逐漸在基金投資領域占據了一席之地。無論是在2014年板塊輪動頻繁、熱點分散的行情中,還是在2016年以來的震蕩市中,持股分散、投資靈活的量化基金充分發揮了其‘選股多’、‘反應快’、‘抗干擾’和‘成本低’的優勢。”華泰證券分析師告訴《投資者報》記者。據相關數據顯示,2014年度納入業績統計的22只主動量化型基金(剔除指數量化基金)2014以來平均收益率達到33.26%,同期偏股型基金平均收益為23.27%,高出主動偏股型基金同期業績近10個百分點。
“今年的情況與2014年的情況在很大程度上類似,所以現在許多機構與資深投資者開始把目光投向了量化基金。”上述業內人士如是說。
震蕩行情量化產品優勢明顯
業內人士指出,“在當前的震蕩行情中,主動型投資在選股擇時方面有較大難度,而以科學性、‘自動化’為特征的量化投資策略優勢明顯。”事實上,量化基金在震蕩市場中的業績優勢已在今年的市場下跌中得到證明。數據統計顯示,從1月1日至5月13日,上證綜指今年來累計下跌20.12%,而在此期間,67只公募量化基金的平均跑贏大盤指數8.59個百分點。
理財專家建議投資者,“后市總體來看,在沒有增量資金入場,影響股市的各個因素逐步趨于中性的情況下,在沒有新的利好利空因素的沖擊下,未來指數仍以震蕩走弱為主。但市場經過前期的下跌和盤整,市場繼續大幅下跌的風險也不大,投資者傾向于尋找結構機會,市場依然有可為機會。投資者可配置絕對收益產品,以降低組合風險,提高資產穩定性。”
鏈接:五指標“精選”性價比最高對沖基金
一、投資收益
該指標投資者最為關注的要素,區別于追求相對收益的偏股型基金,量化對沖基金追求的是絕對收益。但風險因素同樣不可忽略,因此,對投資收益率進行比較后,可將目光轉到“最大回撤”“夏普比率”“年化波動率”“月勝率”等代表投資風險的指標。
二、最大回撤
最大回撤,是指在選定周期內任一個歷史時點往后推,基金凈值自最高點回落至最低點的幅度,即虧損的最大幅度,因此,最大回撤幅度越小越好。
根據Wind數據統計顯示,量化對沖基金的最大回撤比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小。在目前9只量化對沖產品中,最大回撤控制在2%以內的產品有3只,分別是南方絕對收益策略、中金絕對收益策略、廣發對沖套利,最大回撤分別只有-1.19%、-1.39%、-1.62%。
三、夏普比率
夏普比率,是代表基金風險收益比的指標之一。在對9只量化對沖產品成立以來的年化夏普比率的統計結果顯示,對沖產品的夏普比率都比較高,整體在2至3之間,其中,年化夏普比率排在前三位的產品是廣發對沖套利、南方絕對收益、海富通阿爾法對沖,分別達到3.91、3.79、3.49。
用通俗的話來解釋,即夏普比率越高,代表著投資者承擔同等風險的情況下,獲得的收益就越高,即投資性價比越高。以夏普比率最高的廣發對沖套利為例,夏普比率為3.91,代表著投資者承擔1個單位風險,可以獲得3.91個單位的收益。
四、單月最大虧損
考慮到6月15日以來的市場極端情況,需要特別關注對沖基金自成立以來的單月最大虧損情況。據Wind數據顯示,9只公募對沖類基金的單月最大虧損只有-5.52%,其中,表現優秀的產品在6月依然實現正收益。
此外,單月最大虧損幅度為正收益的對沖類基金是中金絕對收益策略、廣發對沖套利和南方絕對收益,其收益率分別為0.60%、0.39%和0.18%。這代表著上述3只基金自成立以來每個月均實現了正收益,月勝率達到100%。
五、月勝率
關鍵詞:服裝企業:中小型;智能化
中圖分類號:F426.86 文獻標志碼:B
Development Status-quo of Apparel SMEs in Intelligent Production
Abstract: By probing into the problems currently existing in small- and medium-sized apparel enterprises(SMEs), the paper analyzed the development status-quo and trend of these SMEs, and put forward the measures for maintaining healthy development by improving each link of the value-added chain including product development, order, production and marketing.
Key words: apparel enterprise; small- and medium-sized; intelligent
1 中小型服裝企業的發展現狀
國際金融持續惡化,全球的金融危機對我國中小型服裝企業的發展帶來了嚴重影響,一方面服裝企業訂單數量下降、成本上升,市場環境低迷導致訂單減少,國內原材料價格上漲過快,人工費用節節上升,中小企業的平均利潤逐年降低,而越南、巴基斯坦等國家服裝勞動力價格僅為中國的1/3,部分服裝訂單開始流向低成本的國家。另一方面中小型服裝企業缺少品牌,同時面臨眾多大型企業的競爭,企業缺乏先進的營銷管理方式。其次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信息化程度的加快,人們對服裝的要求越來越高,個性化的服裝需求加強,服裝生產由少品種、大批量逐漸向多品種、小批量發展,這對企業的生產能力、生產經營管理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在這種趨勢下,中小型服裝企業只有發展壯大才能生存。
2 中小型服裝企業的發展趨向
中小型服裝企業在我國服裝企業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它們的成長和發展在一定意義上代表了中國服裝企業的成長和發展。由于國內外經濟環境的影響,中小型服裝企業面臨著許多問題:(1)服裝的個性化消費使服裝生產由少品種、大批量逐漸向多品種、小批量發展;(2)服裝產品利潤低,企業持續萎縮;(3)管理落后,還存在著憑借經驗、記憶進行生產管理的現象;(4)服裝生產作業形式比較普遍采用傳統的方式,效率低。在競爭日趨激烈的市場環境中,為了生存與發展,小批量、多品種、短周期、高品質是現代服裝生產的主要特征,這種特征要求企業具有快速反應能力和現代化的管理水平。中小型服裝企業通過技術創新實現產品差異化,通過工藝標準化、生產自動化、管理科學化,形成企業的營銷優勢;通過改進服裝生產的作業方式,由傳統的“捆包式”向“單件流”流水生產方式發展,通過高效的流水生產方式和現代化的生產管理,提高產品質量,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對市場做出快速反應,形成企業的競爭優勢。要做到這一點,服裝企業由勞動密集型企業轉向技術密集型、智能密集型是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這種趨勢需要智能化生產的支撐。
智能化生產是傳統制造技術、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自動化技術與管理科學等多學科相結合的產物,它是依托數字化、自動化、信息化實現生產過程和經營過程。許多中小型服裝企業已經認識到智能化生產在產品開發、生產、銷售等環節的重要性,智能化生產對中小型服裝企業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
3 基于智能化生產中小型服裝企業的發展措施3.1 以個性化產品開發引導客戶
隨著科技進步,服裝產品更新換代加快,個性化的服裝需求加強,利用計算機技術、服裝CAD,實施快速響應設計,縮短服裝產品的研發周期,滿足客戶對個性化的服裝發展要求,為現今市場營銷增加優勢。服裝CAD系統可完成服裝款式、結構、工藝設計,該系統方便、快捷、實用、美觀、精確,在歐美等國家服裝行業普及率70%左右,在我國6%左右。
3.2 加強對生產訂單的預測與管理
加強與客戶的溝通,對關鍵客戶的訂單進行預測分析,加強與供應商的交流,合理評估供應商的生產能力,保證原材料和長周期采購物料的及時采購和儲備。采用QR供應鏈管理方法,借助信息技術實現快速補發,對客戶的需求作出快速反應,加強訂單的預測。
以項目管理引導訂單管理。每一次生產都看作一個項目,加強對項目的成本、質量和工期的管理,對生產訂單的形成到結束都作為項目的開始和完工來看,通過項目引導方式的管理,保證訂單的及時完成。
3.3 合理確定流水線的生產節拍
生產節拍是指流水生產線上的產品在各工序間每移動一次所需的間隔時間。生產節拍是各工序之間的時間銜接和提高生產效率的重要依據,它決定了流水線的生產能力。為了合理地確定生產節拍,一方面要根據產品的批量與企業自身的生產能力等條件,確定流水線合適的日產量;另一方面對設計新的服裝流水線,應從市場對此類產品的需求量或所要占領的市場份額出發,確定適當的生產規模,由此而計算計劃產量,才是流水線的基本生產能力。
3.4 科學制定標準工時
標準工時是指從事某項特定作業的熟練操作者在正常的作業環境下,用規定的作業方法和設備,在持續工作而不感到疲勞的情況下,完成規定的作業數量和質量所需要的時間。標準工時的制定為企業標準化提供基礎及量度,通過標準工時數據的應用進行成本核算接單報價、計算工時、計算產量、計劃排單、生產線流水排位、計算效率,幫助企業提高整體管理水平。
標準工時的測定方法有:(1)目測法:簡單易行,憑經驗,誤差很大;(2)秒表法:需要有實物存在并進行實際操作人員,主觀因素偏大;(3)車縫數據分析:科學、精確、容易理解、容易溝通。車縫數據分析(GST):是將每個工序的操作過程按照動作經濟原則分解成一系列連續的基本動作,從而形成作業標準;在此基礎上將所有動作對應的操作時間相加,再結合生產中的管理水平、人員、設備、生產環境等的寬放率,即得到工序的標準時間,根據工序的標準時間可計算生產線平衡,確定人員分配及衣車分配。
3.5 改進服裝生產的流水生產方式
在服裝生產中,縫制是主要的生產環節,主要分“捆包式”和“單件流”兩種流水生產方式,“單件流”流水生產方式效率較高,是服裝行業作業改進的表現,是發展的趨勢。其特點為:(1)產品在線周期短,減少生產過程中在制品的擠壓,減少在制品的搬運,便于控制生產進度,能很容易控制交貨期;(2)生產效率相對較高,生產效率同比約可提高20% ~ 30%;(3)生產過程中半成品的質量問題容易及時被發現,突破了檢驗滯后的問題,大大減少了返修率,提高了產品質量;(4)生產過程中工序之間具有一個基本同步的生產節拍,做到生產“平衡化”;(5)實行“單件流”流水生產方式,它必將促進生產計劃和技術管理作適應性的改善,使管理水平得以提高;(6)該系統投資成本低,生產線運行狀態在生產看板上顯示,生產看板數字化,生產管理透明化。
3.6 建立以客戶為導向的營銷模式
目前,服裝企業銷售管理存在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及時反映、監控和異常情況處理能力,另一方面是服務的延續性問題。目前很多企業存在銷售和生產脫節,銷售沒有辦法掌握訂單在生產過程的進展情況,在客戶跟蹤交貨期時無法準確答復客戶,造成客戶對企業的不信任,因此,中小型服裝企業只有建立以客戶為導向的營銷模式,增強市場營銷力度,規范并完善企業的營銷管理系統,積極培養企業的營銷團隊,才能不斷拓展市場,實現發展壯大的目標。
4 結束語
在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的21世紀,全球經濟衰退,市場需求日益萎縮,國內用工成本不可逆地上漲,尤其是中小型服裝企業已經進入微利甚至是虧損經營狀態,在這樣嚴峻的局勢下,中小型服裝企業怎樣從嚴酷環境中脫困,只有向著智能化管理、智能化生產的方向發展,才能在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的環境下立于不敗之地。通過一條智能化的生產流水線,能夠營造一個智能化的工廠,從而打造出智能化的服裝生產企業。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