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計劃生育研究

      計劃生育研究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計劃生育研究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計劃生育研究

      計劃生育研究范文第1篇

      關鍵詞:當代計劃生育宣傳內容轉變

      【中圖分類號】R-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1-8801(2013)04-0335-01

      1關于我國開展計劃生育宣傳工作現狀分析

      國內之所以開展計劃生育宣傳工作,即是為了能夠在一定發展時期之內控制我國的人口數量以及人口質量。但是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明白計劃生育并不是對于人們的強制性要求,而是通過宣傳內容來告訴人們一些應該做的和不該做的。在目前所開展的計劃生育工作中,主要有一個“三為主”的工作方針,而其中的第一條便是“宣傳教育為主”。而這一方針所強調的便是國家在開展計劃生育工作的時候,必須要借助宣傳教育的力量,通過對人們進行一定的思想引導來提高其思想覺悟,從而徹底改變生育的觀念,進一步保證計劃生育工作能夠落實到細處。縱觀計劃生育工作開展以來的前幾十年,我國民眾的生育觀念確實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在具體的宣傳工作的推動之下,人口數量與人口質量也在逐年上升,但是伴隨著新社會、新發展時期的帶來,我國的計劃生育工作也必須進行相應的革新,一味地停留在過去的宣傳內容中停滯不前,是不能讓新時期的民眾感悟一種較為理性的生育觀念的。

      就目前來說,我國的計劃生育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首先,目前很多宣傳單位對于計劃生育的宣傳教育仍舊停留在一些表面現象,缺乏了對于該政策的整體性研究,也沒能保證宣傳工作的系統連續性進行。其次,相關宣傳部門目前所使用的宣傳手段是較為落后的,而在形式和內容無法有機結合的前提之下,計劃生育的宣傳教育是無法深入民眾之中的。最后,對于基層所開展的宣傳教育工作目前發展較為不平衡,總體而言,宣傳的水平是參差不齊的,各部門之間在具體宣傳中的配合度還不夠高,更談不上對于資源的共享共用。而本文將就針對現階段計劃生育工作中的宣傳內容這一塊展開探討,闡述目前在計劃生育的宣傳工作中的具體轉變內容。

      2關于計劃生育工作中宣傳內容轉變問題

      2.1關注工作中所累積的“新經驗”、“新典型”。我國自20世紀70年代初以來便大力推廣計劃生育政策,而該政策在1978年則正式成為了一項基本國策。而自計劃生育工作正式開展以來,國內在控制人口工作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與此同時也積累了不少經驗與典型的案例。以計劃生育的工作經驗來講,國內對于計劃生育工作經驗以此經歷了“三為主”、“三結合”、“三不變”,而后期則出現了堅持“三不變”,落實“三為主”,推行“三結合”,從而實現“兩個轉變”,最終達到“一個目標”為其核心內容的計劃生育工作總結經驗。而對于目前的計劃生育宣傳工作而言,也急需對以往的經驗作出總結性概括,從而使宣傳內容緊扣經驗方針,能夠切實深入民眾。另一方面,計劃生育的前期工作也出現了許多的典型,而隨著計劃生育工作的繼續開展,新的典型也將陸續出現,因而宣傳工作者應當在宣傳內容中不斷融入一些典型案例的講述,使民眾從接近生活的具體案例中感受到計劃生育的必要性以及具體措施。

      2.2宣傳避孕節育以及生殖保健。在現階段的計劃生育工作中,相關工作人員應當為廣大民眾深入開展避孕節育的生育服務以及一些具體的生殖保健服務,其目的在于為一些育齡民眾提供優質且高效的生育類服務。而對于計劃生育工作組中的宣傳人員來說,就需要事先在民眾中宣傳這些服務內容以及服務的有效性,使民眾了解一些比較普適的避孕節育的技術,以及一些常見的有效避孕措施。只有使這些生育類服務做到家喻戶曉,民眾才會對這些服務有一定的接受度,從而能夠配合工作人員落實計劃生育這一基本國策。另一方面,對于廣大民眾開展與生育內容相關的宣傳,也能夠使民眾在知情的前提之下選擇一定避孕方法,或者提高其進孕效果。

      2.3做好新決策的及時宣傳工作。雖然計劃生育政策的主體內容早在70年代就被確立下來,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國家也不斷地會推出一些細節化的政策內容補充。如2000年的3月2日,我國就頒布了一項關于穩定低生育水平的決定,而在同年的12月份,國務院則又針對計劃生育工作發表了《中國21世紀人口與發展》的白皮書,而這些都是我國相關政府部門為了積極推進計劃生育工作,控制人口數量與質量所做出的政策性舉動。這些新的決策內容呢對于引導新時期的計劃生育工作將具有重要的意義,因而目前計劃生育組的具體宣傳人員就需要及時地將這些新決策內容推進到宣傳教育工作之中,使民眾從國家積極的推動性工作中感受到計劃生育的必要性與重要性。

      3結論

      在整體計劃生育工作的開展進行程,為了能夠及時解決一些新的情況、新的問題,宣傳部門必須深入民眾之中,為我國敲響人口警鐘。具體來說,通過計劃生育的宣傳共組,民眾應該了解到新時期應該具備一種與時代腳步相一致的生育婚育觀念,必須用科學文明的文化觀來配合我國的計劃生育政策??偠灾?,為了能夠真正意義上實現計劃生育工作的穩健發展,其宣傳部門應當事先力行,從宣傳內容以及宣傳手段上進行相關的革新,而對于具體宣傳內容的轉變與革新則是極為重要。

      參考文獻

      [1]張維慶.新時期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讀本[M].北京:中國人口出版社,2004

      計劃生育研究范文第2篇

      【關鍵詞】計劃生育;手術;并發癥

      【中圖分類號】R16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6-0018-02

      現代社會,女性的流產率、剖宮產率逐年上升,重復流產、低齡流產等現象越來越普遍,使計劃生育高危手術的在數量上與危險程度上呈現逐漸上升的趨勢。本文選取2008-2012年在我中心實施計劃生育手術的18176例婦女作為研究對象,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08-2012年在我中心實施計劃生育手術的18176例婦女作為研究對象,年齡范圍21-63歲,平均年齡(43±2.1)歲,經篩查后確認為高危手術4103例。

      1.2研究方法

      對確認為高危手術的4103例進行術后電話隨訪,隨訪時間為術后1周、術后1月、術后3月,若發現異常者,及時來院就診;詳細記錄高危手術并發癥發生情況。

      1.3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7.0軟件實施統計學分析。

      2 結果

      2008年-2012年我中心實施的計劃生育手術有人流、藥流、放環、取環、輸卵管結扎,其中手術量最多的分別為人流、取環,詳見表1。其中高危人流手術比例總體呈遞增形式發展,并發癥發生率呈遞減形式發展,詳見表2;高危取環手術比例與并發癥發生率均呈遞減形式發展,詳見表3。

      根據調查顯示,計劃生育高危手術主要因素為閉經,主要成因包括宮內節育器嵌頓及斷裂;流產次數頻繁,時間間隔短;子宮高度傾屈,內膜修復障礙[1]。閉經時間超過1年者取環手術出現并發癥的機率相對較高,本次統計調查結果顯示,閉經時間超過1年者,IUD殘留5人,取環失敗4人,子宮穿孔1人,在并發癥總數中所占比例為21.01%。一般情況下,閉經后0.5-1年內,女性體內的雌性激素下降幅度尚未明顯,內外生殖器的萎縮現象也尚未明顯[2],在這一時間段取環,成功率相對較高,且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較低。若閉經超過1年,女性體內的雌性激素明顯下降,內外生殖器的萎縮現象明顯,致使IUD過大,容易形成嵌頓,手術操作難度加大,在取環過程中容易傷及宮頸、子宮等。

      隨著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先進設備用于計劃手術中,有效提高了計劃生育高危手術的成功率,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也明顯降低。例如超聲引導技術的發展,在手術中,醫生可根據顯示的宮頸、子宮、盆腔實際情況準確找出宮腔的深度與方向,定位環位、環型[3],有效降低了手術操作難度,縮短了操作時間,同時也大大提高了手術的準確性,避免在手術中盲目刮宮,使術后閉經、子宮內膜損傷的情況得到明顯減少,并杜絕了人流不全與子宮穿孔等并發癥的發生。而隨著可視人流技術的推廣使用,也減輕了人流對人體的傷害,有效降低了并發癥的發生率。

      參考文獻:

      [1] 張英.計劃生育手術致子宮穿孔12例防治措施探討[J].基層醫學論壇,2011,09(16):142-145.

      計劃生育研究范文第3篇

      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一直以來受到了國內外的廣泛關注,計劃生育政策在人口學研究中也備受學者的關注,隨著社會的發展,學界的研究也一步步趨于成熟。此次研究希望通過回顧既有的研究成果,梳理現有研究關于人口政策的研究,了解每一視角出發學界關于計劃生育政策的討論,做出一個比較全面的文獻綜述,為接下來的研究尋找一個更合適的切入點,也為以后的研究提供一個可借鑒的二手資料。讀者們在綜述中也可以看到現有的計劃生育政策研究的發展脈絡,在現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的研究課題,并在相關的研究中得出自己的結論

      二、概念澄清

      人口政策是一個國家根據本國人口增長過快或人口停止增長乃至出現負增長而采取的相應的政策措施。不同的國家,因本國人口發展的情況不同,采取了不同的人口政策,中國在1982年至今推行的是計劃生育的人口政策。因此,計劃生育政策不等同于人口政策。

      另外,計劃生育政策也不等同于獨生子女政策。國內外學者在對中國計劃生育政策的利弊分析時,很少有人明確區分計劃生育政策與獨生子女政策兩種類型,事實上,考察計劃生育政策的內容便可得知,一胎化政策并不是計劃生育政策的全部內容,只是老百姓最關心的是家庭生育孩子的數量限制,因此,學者們不能將計劃生育的研究核心局限于生育數量的探討。

      三、文獻回顧

      對于計劃生育政策實施多年來產生的人口效果研究很多,因為這樣的人口政策作用于中國社會必然會產生一系列的變化。一方面,計劃生育政策使中國人在一代人的時間里完成了西方國家幾百年完成的人口轉變,使中國人的“人口紅利”時期迅速到來;另一方面,拋開國際社會對中國侵犯人權的指責,計劃生育政策尤其是“一胎化”政策給中國社會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人口紅利”時期很快結束,隨之而來的是人口老齡化,性別比不斷攀升帶來的“婚姻擠壓”,獨生子女教育問題以及由獨生子女政策帶來的失獨者的問題。

      (一)“人口紅利”時期

      中國的人口轉變超前于社會經濟的發展,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在這一過程中,計劃生育政策功不可沒。然而,對中國的計劃生育、人口轉變不僅要有事實判斷,更重要的是價值判斷。計劃生育帶來的不僅是排除社會經濟要素使中國少生了4.58億人,更包括一系列的經濟效果。低撫養比打開了“人口紅利”的機會窗口;日趨縮小的年度人口增量減緩了資源與環境的壓力;人口增速緩慢對社會綜合發展、人民福祉改善也有極其廣泛的積極影響。

      (二)計劃生育帶來的后果

      計劃生育帶來的最嚴重也是最顯著的后果,就是提前到來的人口老齡化,這使中國處于一種“未富先老”的尷尬狀態。在底部老化和頂部老化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人口快速老齡化,日益膨脹的龐大老年人口數量,給中國社會帶來了很大的壓力。中國的經濟發展狀況還不足以支撐養老的費用,由此引發的社會保障問題困擾著中國人。國際上提出的精神慰藉等復雜的老年人問題,已經讓中國望而卻步了。在這一問題上,梁秋生和和劉寧所做的研究有不同意見,他們的研究結論中表示,人口老化現象是實施計劃生育的必然結果,但老年人口規模的增大和老年人口問題產生卻不是計劃生育的產物。他們的觀點是人口太多仍是我國人口的首要問題,其次才是人口素質和人口結構的問題。

      計劃生育也帶來了中國人口性別比的持續攀升,由此引發了“婚姻擠壓”等一系列社會風險問題。學界的研究還是比較傾向于認為計劃生育是導致性別比攀升的一個重要因素,但并不是直接原因。男孩偏好的傳統文化和社會經濟現狀是基礎,便捷安全的胎兒性別鑒定和性別選擇技術是手段,少生孩子是動因。要改善中國出生性別比失調的現狀,改變農民、農村、農業的經濟社會條件,增強農民的創新能力,推動農村及城鎮貧困家庭從生產性生育偏好向享樂式生育偏好的轉變是根本途徑。

      計劃生育研究范文第4篇

      【關鍵詞】計劃生育;軍隊院校;管理工作;問題;對策

      人口問題是制約我國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大問題,是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十二五期間,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不斷完善相關法規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是軍隊計劃生育工作的基本要求。面對很多新情況、新問題,作為軍隊計劃生育工作重要組成部分的軍隊院校計劃生育工作,應該結合自身特點,認真分析情況查找問題,與時俱進地開展工作,扎實有效地推進管理創新。

      一、軍隊院校計劃生育工作存在的問題

      “十一五”期間,軍隊院校計劃生育工作成效顯著,取得了新的發展和進步,但進入“十二五”后工作中仍存在一些有待解決的問題。

      1、領導重視程度不夠

      軍隊院校計劃生育工作已經開展多年,各級領導雖能身體力行的執行相關規定并將其作為一項日常性工作認真負責的做好,但重視程度還不夠,沒有將其與軍隊院校的全面建設相結合,與教職員工的成長進步相結合。對計劃生育工作的長期性、艱巨性認識不足,受前一階段工作成果和社會輿論的麻痹,工作熱情和積極性有所減退。

      2、計生干部多為兼職

      軍隊院校會議后,大部分院校的體制編制做了一定程度的調整,院校工作千頭萬緒,因此,很多院校將原來專門的計生干部調整為兼職。致使院校計劃生育工作的時間和精力分散,工作難度增加,多采取突擊式和應付式的工作方法。加之,由于是兼職工作,負責計劃生育干部不斷調整,使工作缺乏連貫性和深度,沒有動力總結創新,工作中存在疏漏和隱患。

      3、人員情況復雜

      軍隊院校的人員情況比較復雜,除有軍官、士兵和文職干部外,還有大量的非現役文職、公勤人員及職工、臨時工等。營區流動人口較多,成分復雜,職業崗位多樣,這給計劃生育工作的情況掌握、制度落實、管理協調等都帶來了極大的困難。

      4、管理難度加大

      軍隊院校軍隊人員以高學歷技術干部為主,他們學歷高,思想活躍,民主和維權意識較強,有主見,對計劃生育問題都有各自的認識,不能高壓脅迫或強行執行。并且由于工作需要,長期在校學習,結婚及生育子女時間不斷推遲,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優生優育。

      二、提高軍隊院校計劃生育工作水平應采取的措施

      針對以上問題,我們應該緊貼教職員工實際,深入開展優質服務、精確管理,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軍隊院校計劃生育工作。

      1、加強組織領導,黨委統攬、機關共管

      一是各級黨委應該統一思想,把計劃生育工作作為一個全局性、長遠性、艱巨性的工作來抓,充分認清計劃生育工作對于凝聚軍心士氣、促進院校全面建設的重要性。要將計生工作作為政治責任抓落實,列入黨委重要議事日程,變成經常性政治教育工作,充分發揮黨支部的領導核心作用,認真履行《綱要》規定的各項要求。

      二是堅持軍政主官親自抓負總責,各級主官具體抓,各部門密切配合的原則,信息共享、齊抓共管、目標一致、責任共擔。逐級簽訂責任書,把計生工作作為一項考核干部,獎勵先進團隊的標準來落實。

      三是加大經費投入做好計生保障。每年從黨費中劃撥專項經費,做到計生經費??顚S?,改善基礎設施,組織學習培訓,開展宣傳服務,獎勵先進,解決困難等。

      2、加強輿論引導,抓好宣傳教育

      一是斟酌宣傳教育內容。計生教育應與官兵日常生活和個人需求緊密結合。一方面要集中開展人口理論、人口國情、人口政策、軍隊規章制度、業務流程和個人職責義務的宣傳教育;另一方面要加強生殖和心理健康教育,廣泛宣傳婚育科普知識、生理健康知識,幫助教職員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婚姻觀。

      二是拓展宣傳教育形式。通過課堂教育、展館參觀、政策討論、網絡宣傳、影視作品欣賞、評比競賽、表彰聯歡、宣傳品派發、心理咨詢等形式使廣大干部職工全方位、多渠道、自覺主動、喜聞樂見地接受計生信息,遵守計生法規,爭創五好家庭。

      3、掌握情況,分類指導,改善服務

      軍隊院校計生工作對象復雜,針對這一情況,計生干部首先應該區分對象層次,摸清個人情況。要通過訪談、調研、填表等方法掌握一手資料,建立院校的個人婚育檔案,不斷更新最新情況,使工作有的放矢。

      其次,堅持以人為本,認真研究不同對象的心理特點和個人需求,針對不同的對象采取不同措施,做好計生的管理教育工作。對未婚人員加強生理、心理衛生和婚戀觀教育;對已婚人員,強化優生優育和避孕節育知識教育;對再婚夫婦做好政策法規教育和心理疏導服務;根據流動人口數量多、性質雜、居住散特點做好軍地雙管互助工作,嚴格審查、責任細分、跟蹤管理、落實到人。

      最后,針對有些教職員工自覺參與性差或不便參與的情況,要主動上門,優質服務。把工作延伸到教職員工家,延伸到學校營區外,拓展到解決教職員工及其家屬的實際困難和后顧之憂上,切實做好人心工程,發揮技術服務優勢,把普講、普查、普治服務到每一名教職員工及其家屬。

      4、科技牽引,提高工作質量

      一是要充分利用軍地資源優勢和人員素質優勢,提高計生工作的科技含量。利用網絡、先進儀器、咨詢訪談等方式快捷準確地獲取人員情況,通過科學分析,隨時掌握人員思想動態。

      二是科學引導婚戀生育。關心干部成長進步和身心健康,合理安排教職員工的學習、工作、生活,提倡勞逸結合、張弛有度;加強軍地聯系,幫助大齡官兵解決擇偶困難問題;開展心理咨詢、醫療查體等方式,增強心理素質,保證優生優育。

      三是科學規范管理制度。依據先進的科學理論,細化工作流程、規范管理制度、落實責任分工、明確獎勵處罰,將管理工作制度化、流程化、科學化。

      5、大力加強計生干部隊伍建設

      一是雙向選擇,廣選優配。計生工作時間長、范圍廣、內容多、事情瑣碎,一般年輕人興趣不高,因此應采取自愿報名,組織選拔的雙向選擇方式,不受原專業和崗位限制,從較大范圍內挑選素質高、業務能力強、能參善謀、有熱情的干部來擔任此職。并同時注重計生領導、計生干部、計生基層宣傳員和計生技術人員“四支隊伍”的建設。

      計劃生育研究范文第5篇

      Key Words:postgraduates;one-child policy

      オ1.Respondents and Research Method

      My research’s respondents are the postgraduates in Xidian University.My research method is questionnaire survey.According to the data from Ministry of Education,the number of postgraduate in China has been growing,which rise up to more than 500,000 until 2012.After graduation,most of them stay in cities and work in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nd companies,so they have to face China’s one-child policy.As a growing big group,their voice needs being considered.My research purpose is to try to find out unmarried postgraduates’ attitude to China’s family planning.

      I randomly deliver 400 questionnaires,and acquire 366 effective questionnaires,and effective return ratio is 91.5%,which all are unmarried postgraduates with age from 23 to28 in Xidian University.In these 366 questionnaires,126 are from female and 240 from male.The places I make questionnaire include Yifu Library,Science Building,Tiaoji Canteen,NO.4,24,98,100 apartment buildings,as well as at the school gate,which guarantee the randomness as much as possible.

      2.Attitude to China’s family planning policy

      As early as 2009,famous demographer Gu Baochang presents together to the government a proposal,suggestions on adjusting family planning policy.He insists that the work adjusting the family planning allows of no delay,we should allow one couple has two children.Recently this topic has again triggered fierce debates.What is postgraduates’ attitude to china’s strict one-child policy?Do they support the idea that every couple should have right of bearing two children?

      In my question 2.4,“Recently the topic about easing the second child policy is under intense discussion,do you agree open completely the second child policy and deliver the fertility right to family?”,the results is as following:

      Table 1 the percentages and numbers of “agree” and “disagree” postgraduates

      agreedisagree

      male89.17%(214)10.83%(26)

      female92.06%(116)7.94%(10)

      whole90.16%(330)9.84%(36)

      From the table 1,we can see that as high as more than ninety percent of postgraduates support abolishing one-child policy and giving family the right to make the decision now.The difference of attitudes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is small,with 89.17% of males and 92.06% of female agreeing on it.

      In the reason column,more than 50% students who “agree” explain only one child is not good for child himself.They are lonely and don’t know how to get along well with others,and are easily spoiled,in the future they will alone bear the burden of taking care of their aging parents.The reason of another 30% is they insist fertility is a human right,if a family can afford well,they should have the right to have second child.20% believe that China is facing severe social problems,such as a lopsided ratio of males compared with females,a rapidly aging population and a shrinking pool of youthful laborers,so it is time to adjust the policy.

      All those who “disagree” insist that China is overpopulation now,if easing the policy,we will face more severe pressures from environment,jobs,resources.We can see that those students support one-child policy because they believe that China’s problems are rooted in overpopulation,and China’s population problem is so serious that we have to minimize the birth rate.

      Table 2:percentages and numbers of postgraduates who “support”,“oppose”,“aren’t clear” the one-child policy

      SupportOpposeNot clear

      Male36.7%(88)40.8%(98)22.5%(54)

      Female33.3%(42)42.9%(54)23.8%(30)

      Whole35.5%(130)41.5%(152)23%(84)

      Even though there are more than 90% of postgraduates who agree on opening completely the second child policy,the number of postgraduates who oppose the one-child policy is only 41.5%.The supporting number is up to 35.5%.“Not clear” percentage is 23%.They approve that the one-child policy is a temporary policy in special time.It is necessary even though it has its negative influence.The result on the question 2.7 shows that 93% of postgraduates think one-child policy needs adjusting now.These results apply that even though the one-child policy is against most postgraduates’ desire,still a big part support and believe our government’s decisions,and only 41.5% clearly show their opposition.Famous politician Li Xiannian said that “China has the best people in the world.” His “best” means trusting and loving the government and the country.Just like he said,Chinese don’t distinguish country and government.They believe government’s decision is after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and is for most people’s benefit.

      3.Conclus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Over 93% postgraduates support adjusting one-child policy,however,those who oppose it is only 41.5%.35.5% think one-child policy is necessary.I hope what I found can work as a basic fact for others’ researches and the right decision-making concerned with China’s family planning policy.My research limitation is that my respondents all are unmarried postgraduates,so I can’t guarantee everyone will do what they say today,what I find is their present thoughts.

      References

      ぃ1]Gu Baochang(1992).Fertility transition in number,time,and gender.

      ぃ2]Population Resaerch,78(6).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成人| 亚洲无人区视频大全| 亚洲av无码国产综合专区| 亚洲欧洲国产精品你懂的|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免下载| 国产亚洲AV无码AV男人的天堂 | 亚洲美女在线国产| 亚洲福利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日韩人妻第一页| 国产亚洲精品不卡在线|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被多人伦好爽| 区久久AAA片69亚洲| 亚洲日韩精品射精日|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网站| 国产av天堂亚洲国产av天堂|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欧洲在线观看| 亚洲小说图片视频| 国产AV旡码专区亚洲AV苍井空| 亚洲天然素人无码专区| 亚洲AV色无码乱码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 久久乐国产精品亚洲综合|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观看精品字幕 | 亚洲美女大bbbbbbbbb| 亚洲国产精品人久久电影| 国产99在线|亚洲| 亚洲αⅴ无码乱码在线观看性色 | 日韩亚洲翔田千里在线| 亚洲麻豆精品国偷自产在线91| 亚洲中文字幕不卡无码| 亚洲AV电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手机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境外资源|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无码按摩店|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嚕嚕亚洲av| 亚洲无砖砖区免费| 亚洲成av人无码亚洲成av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