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安全滲透測評報告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信息安全等級保護 測評實施
1 引言
醫院信息化建設快速發展,信息系統應用深入到各個環節,信息業務系統承載了門診收費、門診藥房、住院收費、住院藥房、醫保、財務、門急診醫生護士站、住院醫生護士站、電子病歷、病案首頁、檢驗LIS系統、檢查PACS系統、體檢系統等。保障重點信息系統的安全,規范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完善信息保護機制,提高信息系統的防護能力和應急水平,有效遏制重大網絡與信息安全事件的發生,創造良好的信息系統安全運營環境勢在必要。根據衛生部印發的《衛生行業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工作的指導意見》,衛生信息安全工作是我國衛生事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做好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工作,對于促進衛生信息化健康發展,保障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維護公共利益、社會秩序和國家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2 確定測評對象與等級
我院是一所二級甲等綜合醫院,日門診人次1000人左右,住院日人次400余人。醫院信息系統HIS、LIS、PACS、電子病歷、體檢等50余個系統無縫結合,信息雙向交流。按照《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定級指南》定級原理,確定醫院信息業務系統的安全保護等級為第2級,其中業務信息安全保護等級為2級,系統服務安全保護等級為2級。
2.1 招標比選測評公司
醫院通過四川警察網了解到四川省獲得信息安全等級保護測評有資質的5家公司。醫院電話通知該5家公司,簡單介紹醫院信息化情況,其中有3家公司到現場進行調查,掌握了信息系統情況。然后通過招標比選確定一家公司為我院測評安全等級保護。
2.2 測評實施
2.2.1 準備階段
醫院填報《安全等級保護備案申報表》、《安全等級保護定級報告》,確定安全主管人員、系統管理員、數據庫管理員、審計管理員、安全管理員。醫院組織相關人員到市級計算機安全學會進行安全培訓學習。確定醫院信息安全主管人員協助測評公司人員就醫院信息業務系統做調研,提交準備資料。調研內容涉及網絡拓撲結構圖、線路鏈接情況、中心機房位置分布情況、應用系統組成情況、服務器操作系統、數據庫系統以及相應的IP地址、網絡互連設備的配置、網絡安全設備的配置、安全文檔等。
2.2.2 測評主要內容
主要針對醫院信息系統技術安全和安全管理兩方面實施測評,其中技術安全包括物理安全、網絡安全、主機安全、應用系統安全、數據安全及備份恢復進行5;安全管理包括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機構、人員安全管理、系統建設管理、系統運維管理。
2.2.3 測評方式與測評范圍
測評公司綜合采用了現場測評與風險分析方法測評、單元測評與整體測評。單元測評實施過程中采用現場訪談、檢查和測試等測評方法。就各類崗位人員進行訪談,了解醫院業務運作以及網絡運行狀況;查看主機房、應用系統軟件、主機操作系統及安全相關軟件、數據庫管理系統、安全設備管理系統、安全文檔、網絡分布鏈接情況。檢查物理安全、主機安全、網絡安全、應用安全和數據安全及備份恢復等技術類測評任務,以及安全管理類測評任務;查閱分析文檔、核查安全配置、監聽與分析網絡等檢查方法查證防火墻、路由器、交換機部署及其配置情況、端口開放情況等;測評人員采用手工驗證和工具測試進行漏洞掃描、系統滲透測試,檢查系統的安全有效性。
整體測評主要應用于安全控制間、層面間和區域間等三個方面。主要就是針對同一區域內、同一層面上或不同層面上的不同安全控制間存在的安全問題以及不同區域間的互連互通時的安全性。
醫院信息系統運用了身份鑒別措施、軟件容錯機制、用戶權限分組管理、密碼賬戶登錄、數據庫表中記錄用戶操作、對重要事件進行審計并留存記錄。網絡邊界處部署防火墻防御入侵,終端使用了趨勢網絡版本防病毒產品,抵御惡意代碼。開啟系統審計日志,制定和實施有效安全管理制度,加強安全管理,降低系統安全風險。網絡進行了有效的區域劃分,區域之間通過訪問控制列表實現安全控制,與社保局、醫管辦等第三方外聯區之間通過防火墻嚴格限制訪問端口。
2.2.5 差距分析與測評整改
通過測評,測評公司寫出測評報告,提出整改建議。按照《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基本要求》要求6,測評公司人員根據醫院當前安全管理需要和管理特點,針對等級保護所要求的安全管理機構、安全管理制度、人員安全管理、系統建設管理和系統運維管理,從人員、制度、運作、規范等角度,進行全面的建設7,提供技術建設措施,落實等級保護制度的各項要求,就各類人員進行安全培訓,提升醫院信息系統管理的能力。醫院分期逐步投入防網絡入侵系統、數據庫審計系統等。
2.2.6 編制報告,成功備案
測評公司編制報告,上報市公安局備案成功,獲得二級信息系統備案證書。二級信息系統,每兩年進行一次信息安全等級測評。實施安全等級保護測評備案使醫院信息系統安全管理水平提高,安全保護能力增強,有效保障信息化健康發展。
3 結語
網絡安全問題是一個集技術、管理和法規于一體的長期系統工程,始終有其動態性,醫院需要不斷進行完善,加強管理,持續增加安全設備以保障醫院數據安全有效,保障信息系統安全穩定運行。醫院信息安全建設要切合自身條件特點,分期分批循序建設,保證醫院各系統長期穩定安全運行,以適應醫院不斷擴展的業務應用和管理需求8。
參考文獻
[1]衛辦發.〔2011〕85號,衛生部關于印發“衛生行業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工作的指導意見”的通知,2011.
[2]尚邦治.做好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工作[J].中國衛生信息管理雜志,2005.
[3]王建英,陳文霞,胡雯,張鵬.醫院信息安全分析及措施[J].中國病案,2013.
[4]王俊.醫院信息安全等級保護管理體系的構建[J].醫學信息,2013.
[5]韓作為.醫院信息安全等級保護三級建設流程與要點[J].中國數字醫學,2006.
假冒銀行服務端
不論銀行客戶端使用的是何種登錄加密機制,如果客戶端在登錄過程中不對服務端的身份進行校驗,就有可能“信任”偽裝身份的“冒牌服務端”,連接到假冒的銀行服務端上,從而導致用戶名、密碼等信息被竊取。這種假冒服務端身份的攻擊也被稱為“中間人攻擊”。中間人攻擊使攻擊者可以冒充服務器與銀行客戶端進行通信,之后再冒充銀行客戶端與服務器進行通信,充當一個中間人的角色,竊取用戶帳號、密碼等信息。
后臺記錄鍵盤位置
《報告》指出,默認輸入法實際上獨立于系統和客戶端之外。對于使用系統默認輸入法的銀行客戶端軟件來說,當用戶在銀行客戶端中輸入賬戶和密碼時,輸入的內容實際上是由輸入法進程傳給銀行客戶端的。一旦默認的輸入法程序感染了惡意代碼,或者是輸入法程序被具有記錄鍵盤數據能力的惡意程序監控,則會導致用戶輸入的賬戶或密碼信息被盜取。
惡意導出用戶界面
用戶應當只有在登錄銀行客戶端時才能查看自己的賬戶信息,但如果賬戶信息頁面被設置成為可以直接導出,那么通過精心構造的程序可以不需要經過登錄過程,就可以查看用戶的網銀賬戶信息,從而形成安全隱患。本次測評結果顯示:在防范Activity劫持方面,則沒有任何一款銀行客戶端軟件具有反劫持的能力。
仿冒登陸界面釣魚
仿冒、釣魚類的惡意程序可能會采用這樣一種手法:在后臺監控前臺窗口運行,如果前臺是一個銀行應用登陸界面,惡意程序就啟動自己的仿冒界面,這個動作可以快到用戶無任何感知。用戶在無察覺的情況下可能會在仿冒界面里中輸入用戶名密碼。
利用安卓系統漏洞滲透
由于安卓系統存在嚴重的碎片化問題,用戶手機中諸多的系統漏洞得不到及時修復。木馬程序有機會借助這些漏洞提升root權限,一旦木馬注入到客戶端進程中,便可輕而易舉獲取用戶賬號和密碼。已經注入到銀行客戶端中的木馬模塊,可以輕松突破“自繪鍵盤”的防護,就能直接獲取用戶的賬號密碼明文等絕密信息。
二次打包制造盜版
攻擊者可以使用逆向分析工具,將銀行客戶端程序進行反編譯,并向反編譯結果中加入惡意代碼后,到一些審核不嚴格的第三方市場中。這些被二次打包的盜版銀行客戶端軟件,對用戶的支付安全造成了極其嚴重的安全威脅。
短信劫持獲取驗證碼
1.1地形地貌
本區為吉林省東部山地的南崗山與盤嶺部位的低山丘陵區,地勢呈西南高,北東低,海蘭河蜿蜒曲折總體呈北東向發育,河谷多呈深切的“V”型峽谷,水面寬度一般20~80m,谷坡30°~50°。沿江兩岸有三級階地,呈不對稱、零星狀分布。其中Ⅲ級階地為侵蝕階地,高出江水位15~30m;II級階地為侵蝕堆積階地,高出江水位8~10m,階面較平坦,發育有次生林;I級階地為堆積階地,沿河流呈狹窄條形和月牙形,階面完整,高出江水位3~8m。工程區按地形形態和成因類型,結合本次工作內容,地貌類型主要為構造剝蝕低山丘陵和河流侵蝕堆積的漫灘及階地等兩類三種。
1.2地層巖性
本區地層劃屬松花江區,吉林省延邊分區,延邊小區。出露地層有:二疊系、侏羅系、第三系和第四系。區內侵入巖為華力西晚期花崗巖,大面積分布在壩址區及其周圍,后期脈巖也較發育。對水庫電站有影響地層主要有:侏羅系火山巖組和華力西晚期花崗巖及第四系松散層。
1.4地質構造與地震
工程區所處區域大地構造單元為吉黑褶皺系(Ⅲ)、延邊優地槽褶皺帶(Ⅲ3)、延邊復向斜(Ⅲ13)、春化—四道溝中間凸起(Ⅲ1-13)。按地質力學觀點,本區位于新華夏構造體系第二隆起帶。陰山—天山巨型緯向構造帶東延部分與北東向新華夏構造體系長白山隆起帶的復合部位。測區內主要發育北西向和近東西向斷裂構造。兩組延展規模均較大,在地貌上常形成較寬闊的河谷,區內海蘭河河谷及其支流河谷的發育形狀是受其控制的。據GB18306—2001《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本區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05g,相應地震基本烈度為VI度區。據航衛片解譯,水庫區及其附近發育有東西向、北東向、北西向和近南北向四組斷裂。其中東西向斷裂比較發育,呈斷續帶狀展布,發育于小營—山城里—芝歌洞、河龍一隊—三洞四隊、山東屯—石井—風道嶺一帶,控制河流走向,水庫區解譯有一條。北東向斷裂是區內的主要斷裂構造之一,多發育于雞林屯—芝歌洞一帶,水庫區解譯有四條,具扭、壓扭性特征,往往截斷、切割東西向斷裂構造。北西向斷裂區內發育,呈帶狀分布延伸較遠,以風道嶺—九龍—小營一隊最為發育,水庫區解譯有七條。南北向斷裂區內不發育,僅分布在芝歌洞一帶。據河龍水庫電站初設工程地質勘察報告,壩址花崗巖巖體斷裂構造規模不大,僅見有一條斷層,走向NE20°,傾向NW,傾角38°~52°,破碎帶寬度0.3~1m,由斷層角礫巖夾斷層泥組成,角礫巖成分為閃長玢巖。壩址見有八條后期侵入的閃長玢巖脈,NW走向、傾向SW為多見,與圍巖呈熔融接觸。節理不發育,走向以NW310°為主,次為NE10°~40°。
1.3水文地質條件
本區地下水按含水介質和埋藏條件分為松散巖類孔隙水和基巖裂隙水兩大類,均為大氣降水補給,向河流排泄。松散巖類孔隙水主要賦存于河床兩岸漫灘及階地底部砂礫層中,由于含水層上覆有粘土和壤土等弱透水層,地下水位高于弱透水層底面,因而松散巖類孔隙水具承壓性質??紫端诼﹥嚷癫厣?.0~2.03m,階地內埋藏深>5.0m,含水層砂卵石滲透系數k=80~100m/d,屬強透水層。基巖裂隙水分為風化帶網狀裂隙水和構造裂隙水。風化帶網狀裂隙水賦存于黑云母花崗巖風化帶中,據鉆孔壓水試驗資料,巖體滲透系數k=0.01~0.1m/d,屬弱透水層;構造裂隙水沿大斷裂帶呈帶狀分布,水量豐富,水質好。據水質分析資料,本區地下水屬重碳酸鈣鎂型水,對混凝土不具腐蝕性。
1.4巖土工程地質特征
評估區基巖為安山巖、黑云母花崗巖以及后期侵入的閃長斑巖、花崗斑巖等脈巖,其中花崗巖分布面積最廣。據河龍水庫電站初設工程地質勘察報告,壩址花崗巖巖體為硬質巖石,其風化帶厚度見表1,巖石主要力學指標見表2。設計壩基座在弱風化巖體上,承載能力滿足要求[1]。評估區的土體主要為壤土、粘土及砂卵石。其中壤土層、粘土層為微弱—不透水層;砂卵石為強透水層,允許滲透比降為0.25,天然坡角水上34°、水下32°,天然容重為1.95g/cm3;強風化花崗巖允許承載力為500kPa。1.7人為活動影響本工程為擬在東部低山丘陵區修建的一座中型水庫,在壩址區和絕大部分庫區均為無人區,僅在庫尾有一自然村,人為工程活動因素較小,破壞地質環境的人類工程活動一般。
2地質災害危險性現狀評估
2.1地質災害類型分析河龍水庫工程區地處長白山脈東翼低山丘陵區,屬山地型地質災害區。從地質環境來看,現狀條件下本工程建設遭受斜坡巖體運動災害———如泥石流、崩塌、滑坡[2]。
2.2地質災害危險性現狀評估
2.2.1崩塌崩塌是吉林省東部山區較典型的地質災害之一。水庫區兩岸均為巖質岸坡,按水庫回水長度11.07km考慮,兩庫岸長度可達26km,未見貫穿山體的緩傾角順坡軟弱結構面,山體總體穩定,絕大多數庫岸現狀處于穩定狀態。局部地段有規模不等的陡坡5處(表3),累計長度1.45km(占庫岸總長度的5.58%),存在風化、松動巖塊(體)剝落和少量崩塌現象,雖崩塌體底部高于正常高水位182.00m,但對位于其下部的交通有不利影響。
2.2.2泥石流在短時期內如有特大暴雨形成充分的降水時,沖溝有可能形成含少量土石的小型稀性泥石流(<1萬m3),是水庫固體徑流的來源之一。由于距壩較遠,對樞紐建筑物無大的危害。據訪問,2000年9月17-18日為工程區特大洪水年,在溝1-溝4中有不同程度的泥石流發生,而根據實地調查,在溝口并未發現明顯的堆積物,據此推斷該區泥石流規模較小,危害輕微。
3地質災害危險性預測評估
3.1工程建設可能誘發地質災害的種類河龍水庫電站工程在人類活動及工程作用下,可能誘發、加劇的地質災害有崩塌和滑坡等。
3.2地質災害預測評估
3.2.1崩塌與滑坡樞紐區左岸壩肩開挖,雖屬于巖質邊坡,巖性為黑云母花崗巖,但后期侵入的閃長斑巖巖脈較發育,影響了巖體的完整性;右壩肩開挖形成8~30m不等的人工邊坡,這些邊坡一旦失穩,將危及建筑物的正常運營。據施工地質測繪,這些邊坡均未見較大規模的不利結構面組合,邊坡整體是穩定的。由于采石、開挖、基巖裂隙水凍脹及地表降水諸因素影響,存在突發性造成小型邊坡失穩—塌落、崩塌、滑坡現象的可能性。
3.2.2泥石流工程建設過程中加劇、誘發泥石流的因素有限,因此形成泥石流的可能性較小。
4地質災害危險性綜合評估及防治措施
現狀評估可能遭受的地質災害為少量崩塌和小型泥石流;預測評估工程建設可能誘發、加劇的地質災害有滑坡與崩塌;綜合評估本工程可能遭受的地質災害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質災害規模不大,損失與危害有限,地質災害危險性小。崩塌:對壩址區危及交通安全的不穩定巖塊予以撬除或錨固;庫區有5處陡坡,局部存在風化、松動巖塊(體)剝落和少量崩塌現象,蓄水后在坡角處不宜修建建筑物。泥石流:對在特大暴雨條件下可能發生小型泥石流的沖溝(溝1-溝4),采取森林保護措施,嚴禁破壞植被。
5結語
關鍵詞觀音閣水庫大壩;安全監測評價系統;原理;構建
觀音閣水庫是遼寧省“七五”、“八五”期間重點水利樞紐工程,也是采用碾壓混凝土筑壩技術和部分使用日元貸款的中日技術經濟合作項目水庫位于太子河干流上,距本溪市40km,控制流域面積2 795km2,總庫容21.68億m3,與下游70km的葠窩水庫形成太子河干流梯級開發。是以遼寧省中部城市供水和防洪為主,兼顧灌溉、發電、養魚的一座大型水利樞紐工程。水庫大壩能否安全運行,不僅影響到自身的安全和經濟效益,也關系到下游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是涉及社會公眾安全、社會穩定和發展的大事。因此,如何對水庫大壩的安全性作出評價,及時進行除險加固,是關系到國民經濟發展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課題[1,2]。筆者采用灰色關聯度分析的方法實現壩體安全趨勢分析。分析壩體當前狀態與最佳狀態及最差狀態標準直接的關聯程度,以分析壩體當前的安全狀態。
1安全綜合評價系統簡介
大壩安全綜合評價以大壩安全監測為基礎,是一個多層次、多指標的復雜分析評價問題;是掌握大壩結構性態、保障大壩安全的重要手段。一個完整的大壩安全評價系統應包括基礎數據庫、動態監測子系統、評價模型子系統和輸出演示子系統等。
大壩結構和工作條件極為復雜,安全運行受眾多因素影響,同時還與大壩周圍的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有關。因此,在大壩安全綜合評價中,存在著大量的確定與不確定信息,需盡可能全面考慮影響大壩安全運行的因素,才能及時準確地掌握大壩運行的實際狀態。其中大壩安全監測包括外部監測和內部監測。外部監測主要包括大壩水平位移、壩體撓度、壩體傾斜、基巖變形、壩基、壩頂和近壩區沉陷等觀測;滲流觀測,包括滲透流量、繞壩滲流及揚壓力觀測;水文觀測,包括庫水位、水溫、氣溫觀測;現場檢查。內部監測包括壩體應力、應變、溫度、滲壓、裂縫等的自動化監測[3,4]。
在監測設備相對集中的地方分別建立數據采集站,完成監測參量的自動采集功能,監測系統采用網絡組成方式,滿足中心站、數據采集站要求,特別是中心站對各水工建筑物中傳感器參數設置功能,以達到對以上數據的多機遠程采集及數據處理。變形觀測采用以主壩自動觀測為主,副壩半自動觀測為輔,進行組網,實現主壩水平及豎向位移的自動觀測和對測量數據的計算機自動處理,以及副壩及溢洪道水平與豎向位移的半自動觀及其測量數據計算機處理。
2大壩安全評價的基本原理
現主要介紹在觀音閣水庫大壩安全監測監控系統中實現安全趨勢預測的灰色理論。灰色系統理論是20世紀80年代,由
關聯分析是根據數列的可比性、可近性分析系統內部主要因子之間的相關程度,定量地刻畫了系統內部結構之間的聯系,是對系統內部各因子之間狀態的量化比較分析。多級灰色關聯度評價步驟為:一是構建評價體系;二是根據評價因子矩陣指標及映射參照矩陣;三是歸一化求解關聯信息矩陣;四是確定因子權重;五是計算群體評價矩陣;六是計算整體評價(矩陣)系數;七是確定評價對象的能力水平。
3觀音閣大壩安全評價系統的構建
實現大壩的綜合評價有2個層次的應用,即依據《大壩安全評價導則》建立壩體安全綜合評價體系,然后通過對單項評價指標的獨立專家評價,實現針對評價對象的綜合評價,并綜合得出壩體的安全級別(《導則》要求為a、b、c 3級),稱之為定期綜合評價或大壩的定級。另一種層次的評價是完全針對水庫大壩監測項目和數據構建評價體系和準則,實現根據當前監測數據的在線實時安全分析和評價,并可生成指標評價報告,用以實現壩體的在線健康趨勢分析。
實現水庫大壩的綜合評價應用的2個層次中,實現壩體安全綜合評價是目前我國在大壩安全評價方面應用較多的方法。該方法主要是采用專家會議的形式,結合水庫的大壩監測數據、現場巡視結合實驗室的專項檢測才能完成。根據《大壩安全評價導則》要求,主要的評價體系如圖1。
4評價模型開發成果
本研究針對項目需要開發了基于灰色關聯度技術的評價模型支持系統,觀音閣水庫大壩安全監測評價系統實現了評價體系的構建、指標權重的計算和指標隸屬函數的建立及灰色關聯度的計算功能。主要開發成果以安全度計算系統為例,如圖2所示。
5 結語
結合穩定、成熟的自動化監測數據采集系統,應用于水工建筑物的工程安全監測是大勢所趨,是水利自動化與信息化的必經之路。對大壩進行實時自動化監測,及時掌握大壩的運行狀態,對大壩安全性態做出綜合評價,在事故到來之前采取對策,不僅可提高預報的精度和調度的準確度,且保證大壩運行安全,促進其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充分發揮。
6參考文獻
[1] 龐毅,趙琳,馬艷霞,等.大壩安全監測自動化系統效率問題分析及解決方法[j].水電自動化與大壩監測,2006,30(3):50-52.
[2] 趙琳,安永寧,馮琳,等.土石壩滲流分析與自動化觀測軟件研究[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2004,35(5):528-530.
[3] 朱盟.大伙房水庫大壩安全監測自動化系統技術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07(23):220-222.
關 鍵 詞:長輸管道;焊接;質量管理
Abstract:Assurance long pipeline system safety and reliability is the main factor of the welding quality of pipeline. The pipeline nondestructive detection of work flow analysis, presents several means of detection, and for the detection of quality control, inspectio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 testing quality supervision after the three phase to strengthen quality control of non - destructive testing.
Key words:Long distance transmission pipeline; Welding; Quality management
中圖分類號:F25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前言
近年來,我國輸管道建設進入了高速發展時期,長輸管道作為石油、天然氣運輸的最有效方式,其輸送具有規模大、耗能低占地資源少、成本低、效率高的特點,中石油和中石化先后建成多條長輸管道,能夠科學有效的緩解我國能源運輸緊張的局面。決定長輸管道使用壽命的最關鍵因素就是管道焊接質量問題。目前雖已進行焊接工藝評定,可由于受焊接工藝,焊接過程控制等因素造成管道在焊接的缺陷,影響著管道的使用安全。作為管道焊縫的內部質量檢驗最有效的手段,無損檢測的結果成為管道焊接質量評定的依據。所以,管道無損檢測的質量控制研究顯得尤為必要。
1.長輸管道無損檢測工序流程
長輸管道無損檢測是施工過程質量控制的重要監測點, 組裝焊接是其前道工序, 管線防腐為后道工序,無損檢測要與前后工序緊密銜接,以保證施工的順利進行,從而滿足質量要求。所以,要對無損檢測的質量和時間有明確要求。長輸管道無損檢測工序流程如下: 準備檢測標準、管理文件及人員資格―接受監理指令―準備檢測設備、器材、專用工藝卡―現場檢測―評定檢測結果―簽發報告―對檢測資料存檔。收到檢測評定反饋單后,監理人員對評定為不合格的焊縫,有權通知焊接機組返修,或者進行擴探或復探指令的下發。
2.無損檢測的手段
常用的無損檢測手段有X射線檢測、磁粉檢測、超聲波檢測和滲透檢測等方法。
2.1X射線檢測
由于X射線較強的貫穿力,可穿透金屬等可見光不能穿透的固體材料,其主要應用于檢測體積形缺陷,尤其是具有一定厚度的缺陷。
X射線檢測具有圖象直觀,顯示效果佳,靈敏度高,可存檔保存結果等優點??善錂z測成本較高,對裂紋類缺陷射線照相檢測技術有方向性限制,需要考慮安全防護問題。
2.2磁粉檢測
在被磁化的鐵磁性材料表面或附近有缺陷或組織狀態的變化時,導致其磁阻變大, 漏磁場便在材料的表面空間形成,把微細的鐵磁性粉末磁粉放置于其表面,漏磁場吸引磁粉形成磁痕,缺陷的存在及形狀便顯露出來,這便是磁粉檢測原理。
磁粉檢測能直觀顯示缺陷的形狀、大小、位置、大致判斷其性質,靈敏度高, 工藝簡單, 檢測幾乎不受試件大小和形狀的影響而速度快,費用低。
該方法局限性主要有:僅用于部分鐵磁性材料;僅檢測到表面和近表面缺陷,探測深度低;磁化場的方向應與缺陷的主平面相交,并有角度限制,還可能從不同方向多次磁化;不能確定缺陷的埋深和自身高度;無法檢出寬而淺的缺陷;需在檢測后退磁并清洗;檢測表面不能含油脂或其他能吸附磁粉的物質。
2.3超聲檢測
超聲檢測是指使超聲波與試件相互作用,就反射、透射和散射的波進行研究,對試件進行宏觀缺陷、幾何特性測量、組織結構和力學性能進行評價的技術。超聲檢測能夠檢測試件表面和內部的缺陷。
超聲檢測與其他無損檢測相比,其對確定內部缺陷的位置、大小、埋深、特性等參量有綜合的優勢:只需在一側檢測試件;設備對人體和環境無害,能用來現場檢測;可存儲所用參數設置及相關的波形供以后調用。
2.4液體滲透檢測
此法用來檢測試件表面上的開口缺陷, 在試件表面施加溶有熒光染料或著色染料的滲透劑,滲透劑滲透到不同類型開口在表面的細小缺陷里。把試件表面上多出的滲透劑清除,經干燥和施加顯像劑后用目視檢驗就能發現缺陷。
液體滲透法用于檢測很多類型的氣孔、裂紋、縮孔、分層等一些開口在表面的缺陷。
該方法優點是不局限于試件的幾何形狀、化學成分及內部組織,同時不局限于缺陷方位;原理及設備簡單,檢測速度快;直觀顯示缺陷,檢測靈敏度高;費用低。
局限在于只可檢測試件開口在表面的缺陷,無法檢測深度和內部的缺陷形狀及大小;不好檢測多孔的試件;操作工序繁瑣等。
3.長輸管道無損檢測質量控制
對于長輸管道無損檢測方法的選擇,可主要采取射線檢測和超聲檢測方法,并長期保存射線檢測底片,檢測人員嚴格按檢測工藝操作,以獲取較高可靠性的檢測結果。但在超聲檢測中,由于檢測人員水平的限制,導致檢測結果可靠性差,常出現誤判、漏檢。所以,在加強培訓提高人員水平的同時,可對一些重要管道的無損檢測利用第三方的監督檢驗,能夠更有效地加強檢測質量控制。業主有權力依據無損檢測承包商給出的資質材料,審定擬參加檢測的無損檢測人員資格,主要有:無損檢測人員的工作經驗、培訓情況以及無損檢測資格證書情況。
3.1檢測前的質量控制
作為整個檢測過程質量控制的前提, 檢測前的質量控制可以保證檢測結果可靠性,其主要內容有:法規及標準準備、人員資格及培訓情況、校驗檢測儀器設備、選用器材及工藝準備(工藝規程、檢測參數、工藝卡)等要素。監理人員需對工藝卡的有效性重點檢查, 工藝內容與檢測對象是否相符,工藝參數是否通過驗證,人員資格和人員配備是否與檢測要求相匹配。
3.2檢測時的過程控制
整個檢測質量管理的重要內容便是檢測過程中的質量控制。無損檢測的質保文件中,工藝指導書詳細規定了檢測人員的每項操作行為,檢測時的過程控制即確保檢測人員正確理解并執行工藝規定。所以,檢測過程中的質量控制也是檢測人員自我質量控制, 檢測人員責任心和技術水平對檢測過程的控制影響較大,所以,監督檢查主要是檢測人員的質量行為,也就是主要對檢測人員是否嚴格執行工藝紀律進行檢查。
為確保無損檢測的工藝過程得到有效控制,無損檢測承包商建立無損檢測工藝流程。無損檢測技術負責人對無損檢測程序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有效控制檢測的整個過程。
3.2.1無損檢測委托單
按照每天的工程進度,業主代表向無損檢測項目部下發無損檢測委托單。接到無損檢測委托單后,無損檢測項目部應在業主要求的時間內做好檢測工作。
3.2.2技術交底
根據業主批準的無損檢測程序,在正式檢測前,由無損檢測項目技術負責人員組織檢測相關人員完成技術交底工作,并向檢測人員下發無損檢測程序和檢測工藝卡,并在檢測過程中嚴格執行。無損檢測技術負責人組織無損檢測人員對現場主要的焊接工藝章程詳細了解,可幫助檢測人員正確判斷焊接缺陷。
3.2.3關鍵工序的確定及控制
(1)確定關鍵工序
射線檢測的關鍵工序有現場透照――暗室處理――評定底片――記錄檢測結果――檢測報告。
磁粉檢測及滲透檢測的關鍵工序相同,有預處理――觀察評定――記錄檢測結果――檢測報告。
超聲波檢測的關鍵工序有校調試儀器――現場檢測――記錄檢測結果――檢測報告。
(2)關鍵工序的控制
關鍵工序必須由中級或高級檢測人員直接操作,也可在上述級別人員的指導下監督其他檢測人員執行操作任務。
關鍵工序一定要進行技術交底,且應遵照無損檢測程序及無損檢測工藝卡的要求嚴格把握各項工藝參數。必須由無損檢測技術負責人定期檢查關鍵工序。同時要定期檢查無損檢測程序和無損檢測工藝卡的執行情況。
(3)檢測報告和檢測記錄的控制
檢測結束后,選取日報告制,應按照當天的檢測結果及時檢測報告和返修通知單,不得超過業主規定的審核時間遞交檢測報告。采用計算機管理所有檢測報告和檢測數據。管理檢測數據可選用Microsoft Excel電子表格,便于檢測數據的統計、檢索和輸出。評定每日的底片后應及時向業主代表遞交射線檢測報告和射線底片,在業主代表審核并簽字后,施工單位才能進行下道工序。
必須返修所有無損檢測不合格的焊縫,焊縫返修時必須由業主代表在場監督。返修焊縫完成后按原工藝方法復檢。應重新透照射線底片上無法辨別的缺陷。對于使用一種檢測方法無法下結論的缺陷,可選用多種檢測方法進行綜合評判。
(4)信息反饋
在執行無損檢測程序時,檢測人員應及時把遇到的問題以及在評定過程中遇到爭議的問題反饋給無損檢測技術負責人,并由無損檢測技術負責人組織協調各有關人員予以解決。每月無損檢測承包商應向業主代表遞交無損檢測統計表。
3.3檢測后質量監督
3.3.1無損檢測結果評定
對檢查檢測結果評定缺陷判斷的準確度。對射線檢測,選取一定量的底片復評,檢查是否存在漏評、誤評、錯判等現象,對底片評定的準確率進行統計;對超聲檢測,選取現場一定量的焊口跟蹤檢測,對缺陷位置、大小判斷的準確率進行統計。必要時復檢已探焊口。
3.3.2檢測結果反饋
監督人員主要對工程監理單位及無損檢測單位的檢測指令單、原始記錄和報告和檢測結果反饋單等一些記錄進行檢查,確定檢測單位是否在接到檢測指令后,并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檢測且及時反饋檢測結果。監督檢測結果反饋的及時性,能有效防止無損檢測單位和管道安裝焊接單位的直接接觸,確保無損檢測第三方檢驗的真實性及公正性。
3.3.3無損檢測比例
分標段對無損檢測比例統計,檢查該標段無損檢測比例是否滿足要求,重點檢查擴探比例能否達到設計或標準規定。
結語
結合長輸管道施工特點,加強無損檢測質量控制,能有效地做到無損檢測結果的準確、可靠;通過不斷改進,能夠使無損檢測單位質量體系日趨完善,檢測成果更有效,也可以對我國無損檢測的整體發展水平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任劉陳.壓力管道安裝監督檢驗常見問題分析[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1,31(12):13-14.
[2]談長輸管道無損檢測質量監督[J].石油工業技術監督,2006,22(7):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