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大學生科研成果獎勵辦法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復旦大學去年錄取的3871名新生中,男生1847名,占47.7%;女生2024名,占52.3%。這是該校歷史上女生比例首次超過男生。中山大學中文系碩士研究生中,女生比例也逐年走高――女生和男生的比例從2004年、2005年的6∶1上升到2006年的近乎7∶1。
事實上,女多男少的現象正從外語專業類院校、師范類院校逐漸向綜合性大學蔓延,甚至在以理工科專業為主的院校里,女生的比例也在逐年攀升。據專家介紹,三大原因造就女生強勢:一是女生在心智上成熟較早;二是女性獨立自強意識加強;三是就業壓力導致追求高學歷。求職找工作,男生明顯優于女生,女生只有通過提高學歷來改變自己的命運。(辛 廣)
同濟獎勵創新 南開關注偏才
同濟大學新舉措:獲明顯創新性成果的學生可免試直升研究生。今后,只一心埋頭于書本將不再被學校提倡,種種發明活動也成為學校考核學生學業的一項指標。學校還配套制定了“本科生創新研究成果獎勵辦法”,取得明顯創新性成果的學生,可以得到獎學金和專門獎勵金,同時還可獲得學分,一個項目最高可得4個學分。
盡管在某一領域表現拔尖,卻被另一門功課拖了后腿而與獎學金無緣,這是大學偏科學生共同面臨的尷尬。南開大學為此將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列入評審條件,不再僅以學習成績論英雄,而是讓成績優秀者、刻苦努力者、偏才拔尖者和經濟困難者都能受到獎勵或資助。按照南開新規,在科技創新、學術論文、科研成果、發明創造等方面表現突出的學生可獲科技創新獎學金,并有望成為“南開大學學業優秀生”。(丁晴子)
中國高考遭遇洋競爭
新年伊始,數十名中國學子將接到世界名校劍橋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并于9月直接進入劍橋進行本科―碩士連讀。
英國劍橋大學中國遴選中心去年在全國挑選了15所各地區頂尖中學,如北京市人大附中、上海市上海中學、湖南省長沙市一中、廣東省執信中學等,作為其授權的考試中心。參試者要經過面試及英語、數學筆試,思維敏捷、善于表達、富有創造和想象力,并在某些方面具有專長的學生較易被錄取。同時,1月底前已通過美國高考(SAT)的高三學生將接到美國高校的錄取通知書。一旦決定留學,就意味著他們將不必參加今年的全國高考。(蕭 蕭)
大學宿舍分等級惹爭議
一些大學按照收費多少設置不同條件的宿舍,讓學生自由選擇,這種劃分不同等級的做法,已引起一片質疑聲。最大的反對理由就是擔心會引起校園里貧富分層越發嚴重。但是選擇相對便宜的宿舍,減輕經濟負擔,卻是不少貧困生由衷的需求。據了解,高校宿舍里由于用電、用水而引發的矛盾已經不在少數,而且矛盾多是出現在貧困學生與富裕學生之間。
有評論認為,大學不是脫離社會存在的世外桃源,它是社會的一個細胞。從進校門的那一刻起,學生就表現出明顯的兩極分化,有人開車來上學,有人帶著筆記本電腦進課堂,也有人一天只吃兩塊錢的伙食。這恐怕不是大學所能控制的問題。(安 牧)
美國大學宿舍刮奢侈風
在美國,一些大學生日益成為“嬌子”,不僅學生宿舍設施豪華,還有人花錢雇傭人打掃房間。
【論文摘要】本文闡述了立體交互式會計創新教學模式的構建原則及基本框架.提出了立體交互式會計創新教學模式的實施策略。
高等會計教育目標的實現,主要取決于以教師的施教思想和學生的受教理念為核心的會計教學模式。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育觀念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機械、呆板、封閉的會計教學模式,嚴重地影響了學生的思維活力。壓抑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制約了培養目標的實現。基于此。筆者認為,在當前會計教育教學改革中。應轉變教育觀念,樹立。學為主、教為導”的教育理念。積極探索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的立體交互式會計創新教學模式。
一、立體交互式會計創新教學模式的構建原剛
所謂立體交互式會計創新教學模式,就是運用以人為本的理念,從理論教學、實踐教學、科學研究、第二課堂等多角度構建以教師和學生為中心的激勵平臺,在教師與學生之間、教師與學校(學院)之間、教師與社會之間、教師個體之間。以及學生與學校之間、學生與社會之間、學生個體之間形成縱橫交錯的互動網絡。多重激發教師的教學科研積極性和學生的學習原動力。以促進教學目標和培養目標的實現。
立體交互式會計創新教學模式的基本目標是:多角度、多層面、全方位地構建動力驅動與激勵機制。在教師學生、學校(學院)、社會之間以及教學和科研之間形成立體交互的動力驅動網絡。通過人本教學。充分調動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現教學的共振效應。其最終目標是培養具有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會計人才。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在構建立體交互式會計創新教學模式時應遵循以下原則:
(一)多重立體性原則。立體交互式會計創新教學模式是一個有機、開放的系統,除了強化教師、學生、教學、科研、社會、學校、學院、教研室之間的交互影響與驅動外,還要重視和強化上述主體內部各個體之間的互動效應,有序地建立多重、立體的動力驅動機制,使各主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得到充分的發揮。
(二)互動性原則。立體交互式會計創新教學模式是一個動態系統。通過營造良好的教學科研氛圍。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強化激勵和競爭機制,使各主體互為動力源。相互滲透。形成相互促進和推動的動力網絡。
(三)激勵性原則。在立體交互式會計教學模式中。無論是多重教學元素,還是多重科研元素;無論是多重教師管理機制。還是多重學生管理機制;無論是學院的教學科研管理,還是教研室的教學科研管理,都以激勵為核心。著力營造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教學平臺。
(四)實踐性與創新性原則。該模式以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為目標,以教學科研化和科研教學化以及多種教學實踐等為手段,使學生實現。理論——實踐——再理論——再實踐”的雙循環轉換過程。
(五)發展性原則。通過教學互動網絡的建立與運行。實現對學生由“基礎專業能力一一核心專業能力一一綜合決策與創新能力”的培養過程,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以適應終身化學習社會對會計人才的要求。
(六)適應性原則。通過教師與教師之間的互動、教師與社會之間的互動、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科研與教學之間的互動、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之間的互動等.增強教師和學生對職業和社會變化的適應能力,使其能夠根據環境和角色的變化進行自我角色的轉換和重新定位。
二、立體交互式會計刨新教學模式的基本構架
立體交互式會計創新教學模式是一種多重動力驅動、立體交互激勵的會計教學模式。該模式以教師和學生為中心.圍繞教學和科研建立網絡化的動力傳輸渠道.在教師、學生、學校(學院)、社會、教學、科研之間搭建縱橫交錯的互動式動力驅動網絡.使教師既有實現自我價值的動力,又有需要努力進取的壓力;使學生既有來自教師的激勵.又有為適應社會需要、滿足其他個體要求以及實現自身價值而努力學習的動力和壓力。該模式的基本構架如下圖所示:
三、立體交互式會計刨新教學模式的實施策略
(一)構筑教學科研化與科研教學化平臺.強化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的立體交互運行機制
所謂教學科研化.就是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啟發式、探究式教學引導學生開展科研活動.通過科研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和科研熱情。所謂科研教學化是指圍繞教學開展科研活動.將科研課題與教學課程和教學內容緊密結合.并將研究成果融入到教學內容之中.使教學和科研形成良好的互動機制。
教學科研化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其具體措旌很多.譬如:將學生科研活動納入到創新能力培養的大系統,以創新學分載入學生成績檔案;成立學生科研組織,加強對學生科研活動的組織和引導;創辦學生學術刊物.為學生科研成果提供展示的舞臺;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學術活動.營造良好的科研氛圍;設立學生科研專項基金,鼓勵和支持學生開展科研活動;制定學生科研管理及獎勵辦法.對科研成果突出的學生及其指導教師給予獎勵等等.都是教學科研化的有效措旌。
為了推動教學科研化與科研教學化的實旌.可以設立“教學效果獎”、“教學成果獎”、“教師科研獎”“指導學生科研獎”等獎項.以調動教師的教學科研積極性。同時.還可以按教研室搭建教師教學科研交流平臺.通過學生科研組織構建師生科研互動網絡.營造濃厚的學術氛圍。
(二)實行導師制.構筑師生多維互動平臺
導師制的內涵有兩個基本點:一是發揮專業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作用.加強對學生學習途徑和方法的指導;二是發揮學生在教育、教學中的主體作用.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其在教師的指導下.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創造,在注重個性發展的基礎上實現全面發展。
導師的主要職責是:指導學生制定課程學習計劃和選擇專業方向模塊課程;指導學生參與社會實踐、專業實習及大學生“挑戰杯”比賽等科技創新活動;結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科研項目.指導學生選擇科研課題和撰寫學術論文.以嚴謹的治學態度和優良的職業道德熏陶學生.幫助學生提高科研能力和寫作能力。
導師制的核心是引導學生開展科研活動,其方式主要有兩種:
一是學生自行確定論文選題,然后在導師的指導下收集資料.擬定寫作提綱.完成論文的寫作.最后向有關雜志投稿;二是吸收學生參與教師的課題研究.使學生直接受到科研熏陶與訓練。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課題研究前.一般都要讓學生先了解課題的基本情況,在明確目標與要求之后,首先安排學生查閱資料,掌握立項背景和研究現狀,然后與教師一起討論并制定研究方案以及具體的研究路線;隨后根據項目負責教師的分工.安排學生獨立進行子課題的研究,或作為助手協助項目負責教師進行研究。在研究過程中.教師對學生進行傳、幫、帶.使其盡量將所學的專業知識運用到課題研究之中,并得到科研能力與科研方法的基本訓練。
(三)推行掛牌教學,強化教學競爭的立體互動機制
傳統的分班教學、指派教師的做法,使教師既無壓力又無動力。缺乏工作激情,以至部分教師在時間和精力的投入上大打折扣;學生也缺乏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課堂氣氛沉悶,師生之間難以實現共振效應。為了貫徹“學為主、教為導”的教育理念。充分調動教與學雙方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應提倡實行掛牌教學。
所謂掛牌教學,就是教師自愿報名,按照統一的教學大綱的要求,針對相同的教學內容.在規定的時間內進行試講,讓學生去品評自己的教學風格.然后由學生自愿選擇某門課程的任課教師。在掛牌教學中.要將激勵機制引入掛牌教學的全過程,建立健全掛牌教學的監控和考評機制。通過掛牌教學,形成對教師教學質量評價的“壓力”和激勵“動力”,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四)實旌多維教學策略、教學角色和教學方法.交互激發教學原動力
根據教學需要.采取“教師中心一學生中心一一師生參與教學”的多維教學策略。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策略主要有“目標式教學”、“導學式教學”等。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策略可以使學生的個性得到較好的發展.使每個學生都能找到適合于自己的學法、教法和教學內容。師生參與教學策略是指教師參與學.學生參與教.教與學多層次纏繞.融合互促.其實質是把以上兩個中心擰在一起.激發教學動力。
教師角色的單一性會導致教學策略、課型、教法等等的單一性。為此.可以采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將課堂教學內容和企業案例展現出來.教師充當學生的同伴與學生一起進行案例分析和討論。這樣既起到了表率作用.又密切了師生關系。
課堂教學要堅持“少而精、啟發式”、“學為主、教為導”的原則.采取討論式、研究式、專題式、案例式等多種教學方法;要通過變序、抓點、求異、求同、設疑等方法.訓練學生思維的多向性、聚焦性、發散性、遷移性和創見性.實現教學互動。
(五)構建動態、有機、開放的實踐教學系統.強化實踐教學的多重動力交互激勵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