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網絡與新媒體定義

      網絡與新媒體定義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網絡與新媒體定義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網絡與新媒體定義

      網絡與新媒體定義范文第1篇

      (一)網絡文學的形成

      “網絡文學”這個先進技術與人類文化結晶的出現,雖然處在剛剛起步階段,但是其發展進度快得讓人難以置信,它表現出的自由性、虛擬性、互動性、多媒體性等等都受到很多作家與讀者的熱捧。網絡文學一出現就意味著要顛覆傳統文學,改變舊的文學形式與觀念,帶動人們以新的形式、新的思想觀念創作出一種新型的文學。新文學的出現意味著,新問題、新思想的出現,同時還會成為文學界的一種新商品?!熬W絡文學”一個正處在發展的萌芽階段的新事物、新概念,在我們平時的討論中悄悄地生長,并且不斷的形成與完善。也就是說,平時的討論既是“網絡文學”概念形成的根本,又是文學創作和發展的重要因素。在“網絡文學”這個新詞的身邊出現了各種網絡文學發言權的爭奪現象,也正是這種現象才“網絡文學”有了今天的意義,才有了與“傳統文學”理論上的呼應與對比的能力。

      (二)網絡文學的定義

      網絡文學起源于那些海外的留學生,最初他們把自己的留學生涯和思念家鄉的心情通過文章的形式發表在了互聯網上。也許第一個在網絡上發表文章并且對自己的語言文字進行傳播的人,也是在不知不覺中完成的舉動,或者是通過想象以網絡形式表達自己的感悟與心情。但是他的這種行為在無意中對大眾的心靈發出了召喚,使很多人開始模仿他的這種方式,分別把自己的“作品”,通過各大網站或者網頁進行發表,這種書寫活動很快得到了傳播。大家把最初網絡上出現的這些“作品”同稱為網絡文學。與此對應我們把網絡文學定義為:“通過網絡創作并且進行廣泛傳播的文學作品”。于網絡文學的最初定義“網絡上出現的所有作品”相比較,這種概述更注重網絡文學對互聯網的依賴性和網絡文學的原創性。但是我們發現,作為一種新型的文學形式的網絡文學,其獨特的性質并沒有在這種環境里得到完全的施展與充分的體現。有的學者為網絡文學制定了定義:“Web技術和多媒體技術在互聯網上創作出來的,并且以互聯網為傳播形式傳播的文學作品”。從這個學者的定義中我們不難看出,新型的網絡創作手法,新型的作品傳播形式,與傳統文學有所不同的物質載體,以及創作者與讀者之間的互動性等新的特點,是網絡文學獨有的特征。這些特征的前提就是多媒體和網絡,如果沒有了多媒體和網絡做平臺,所有的一切都是紙上談兵。所以說,這個定義充分的體現了網絡文學和多媒體技術的重要關系。

      (三)多媒體技術的應用

      大眾的眼、手、耳等多個器官,都受到文字、聲音、圖像等各種多媒體技術途徑的刺激,使人們獲取信息的所有感官功能都得到很大的改善,促進了人們記憶、探討、思想、創作等活動的發揮,從而使網絡文學的展現,由原來單調的文字印刷形式轉變成了各種生動直觀的形式。多媒體技術的運用使網絡文學得到了更好的拓展與延伸,傳統文學的線性結構被非線性的排列所代替。而網絡的自由性、共享性、互動性等各種特性,促使網絡文學以獨特的性質出現在大眾的生活里。特別是多媒體技術與網絡虛擬結構的融合,使文學內容的直觀展現更加逼真生動。它既可以讓大眾感受分子、細菌、基因及原子結構等微觀世界的奇妙,又可以看到海洋、宇宙、原子彈爆炸、衛星發射以及星球相撞等宏觀的過程。這些技術既可以完成普通常規實驗,又可以完成常人都不能接觸的實驗,還可以構建出各種不同的特殊環境。例如,網絡上曾進行了一個轟動世界的“虛擬青蛙解剖”教育課題,當時這堂轟動世界的解剖課是通過萬雄網給全世界學生上的。實驗者通過網絡互相交流探討,發表各自的意見,還可以親自動手在屏幕上進行解剖實驗。多媒體技術與網絡技術的融合,給學生們創造出真實的模擬環境,使學習方式脫離了單調的平面敘述,學生的視野、創新意識和能力得到了擴展和提高,沖出了書本文字的局限。不只是學生以及大眾的思維都有所改變。

      (四)多媒體技術下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的差異

      在傳統文學的審美理念中,有一條不可逾越的界線,那就是理性。不論是什么樣的傳統文學作品,其中都有不可缺少的理性概念。比如,康德的觀點,美感產生的必備條件就是對判斷力的一種“反思”。在康德的觀點里,感性的審美中必須要把握住理性,這就是美感。傳統文學就是在美學的天地里不允許有人間的焰火氣息和烏煙瘴氣,其創作來源在于傳統文學創作者都是社會各界的專家和權威性人物,他們把文學內容的重點集中在精神方面、超越方面、教育方面和道德方面,因此他們忽略了大眾的心理需求和心理感受,以至于社會大眾對專家、權威們定義的審美,長期以來不能理解。而大眾追求的美學在網絡文學中得到了體現,網絡文學無限制的自由發表與互動,快速的網絡傳播,各種欲望的表達方式以及簡單易懂的語言文字風格,都成為戰勝傳統文學的法寶,也正是多媒體技術體現出來的感性化美學。只有各種感性的正確、完善發展,才能帶動人的本性健康發展,才能培育出健康的人性。通過多媒體技術與網絡技術的融合,使人能夠更快、更好的了解什么是美學、美學的價值以及個人的審美需求。如果一個人的欲望追求被壓制,那么他人性的發展會受到很大的限制。也就是說,如果文學沒有了感性做基礎,那么文學就成了利器反過來傷害人性的發展。所有的東西都是有利有弊的雙面性,我要把握住有利的一面,使其另一面失效,這對網絡文學來說很重要。就當代人來說,感性的欲望追求和它的合理性已經成為事實,主要是怎么去滿足大眾的感官欲望,在滿足感官欲望的同時又要讓讀者對人性有更深刻的理解,使創作出來的作品進一步的“升華”。先進的多媒體技術帶動了網絡文學的發展,同時也勾起了人們心中的欲望。這個歷史轉變的重任壓在了網絡文學的肩上,他是否能以“感望”為中心,然后帶領大眾跳出以“欲望需求”為主的文學圈,這就是網絡文學今后的發展方向。

      二、多媒體技術促進網絡文學發展視界

      (一)文化產品里的多媒體技術

      多媒體技術與網絡技術的發展,同時促進了網絡文學的發展,多媒體技術給網絡文學帶來了媒體性、交互性和數字化等特征,正因為網絡與多媒體具有這些特征才使得網絡文學變得多彩多姿?,F在人們已經習慣了文學作品里包含一定的技術,也就是說,人們的審美觀改變了,已經接受審美與技術并存。在網絡文學里表現出了技術審美,機械復制的模仿成為網絡時代的藝術審美,他把很多符號通過數字化技術疊加在屏幕上供人們消費。波德里亞認為:“在這個現代化消費空間,人工和機械的關系,將取代藝術與自然原初的關系,因此模仿的機械復制將代替藝術創作的個性風格表達”。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創造出來的文化產品仿佛就像是一種視覺消費品。通過數字化技術把一些不相干的代碼組合起來,形成了看似真實的虛擬物象,然后把它作為代碼,用來替代真實物象,使組合而成的審美符號代替了本身的藝術審美。這就是多媒體技術與網絡技術結合的成果。

      (二)網絡文學的發展方向

      人類的社會生活被現代化技術所帶動,現代技術以一種決定性力量的形式,掌控了人類的歷史命運。網絡多媒體技術為文學界開拓出新的局面,雖然先進科學所創造的這種數字化符號世界色彩繽紛,但是也不能代表它到處都是溫暖多彩的春天,還有不少地方存在著寒冬酷暑,依然需要處在多媒體網絡技術背景下的網絡文學不斷的自我提高、完善自身、豐富其所應有的內容。信息時代的迅速發展,使人們對文學的價值問題不得不重新探索思考。在這個挑戰與機遇共存的信息化社會,給人們帶來全新的信息的同時,也把自由和創作的機會帶給了人們,不再單單是專家和權威性人物的創作。網絡文學的非線性、自由性和多結局的特點在多媒體網絡體現出來,這些特點產生了文學的相對性和不確定性,使其成為了客觀世界的一種虛構、一種描述及一種解釋,打破了傳統文學原有的權威性和確定性。通過新型的網絡文學,提高讀者的整體素質。創作者也應該賦予新的思想含義,他應該是具有善于獲取信息、改造信息能力的人,具有自主性、獨立性和鮮明個性的人,具有合作意識、平等觀念、和崇尚現代科學的人,具有高尚的道德、較高的創作能力和超強的適應能力的人。從這種具有廣闊的時代前沿性角度出發,創造網絡文學的價值觀,才能正確利用多媒體技術為網絡文學開拓正確的前進方向。

      三、結束語

      網絡與新媒體定義范文第2篇

      【關鍵詞】流媒體;流式傳輸;實時

      1.流媒體概述

      所謂流媒體是指采用流式傳輸的方式在Internet播放的媒體格式。流媒體又叫流式媒體,它是指廠家用一個視頻傳送服務器把節目當成數據包發出,傳送到網絡上。用戶通過解壓設備對這些數據進行解壓后,節目就會像發送前那樣顯示出來。

      這個過程的一系列相關的包稱為“流”。流媒體實際指的是一種新的媒體傳送方式,而非一種新的媒體。流媒體技術全面應用后,人們在網上聊天可直接語音輸入;如果想彼此看見對方的表情,只要雙方各有一個攝像頭就可以了;在網上看到感興趣的商品,點擊以后,講解員和商品的影像就會出現;更有真實感的影像新聞就會出現。

      2.流媒體的傳輸

      流式傳輸方式則是將整個A/V及3D等多媒體文件經過特殊的壓縮方式分成一個個壓縮包,由視頻服務器向用戶計算機連續、實時傳送。在采用“流式傳輸”方式的系統中,用戶不必像采用下載方式那樣等到整個文件全部下載完畢,而是只需經過幾秒或幾十秒的啟動延時即可在用戶的計算機上利用解壓設備(硬件或軟件)對壓縮的A/V、3D等多媒體文件解壓后進行播放和觀看。此時多媒體文件的剩余部分將在后臺的服務器內繼續下載。

      在網絡上傳輸音/視頻等多媒體信息,目前主要有下載和流式傳輸兩種方案。與單純的下載方式相比,這種對多媒體文件邊下載邊播放的流式傳輸方式,不僅使啟動延時大幅度地縮短,而且對系統緩存容量的需求也大大降低,避免了用戶必須等待整個文件全部從Internet上下載才能觀看的缺點。

      流式傳輸定義很廣泛,現在主要指通過網絡傳送媒體(如視頻、音頻)的技術總稱。實現流式傳輸有兩種方法:實時流式傳輸(Realtime streaming)和順序流式傳輸(progressive streaming)。一般說來,如視頻為實時廣播,或使用流式傳輸媒體服務器,或應用如RTSP的實時協議,即為實時流式傳輸。如使用HTTP服務器,文件即通過順序流發送。

      3.流式傳輸的實現條件

      流式傳輸的實現需要“緩存”。因為Internet以包傳輸為基礎進行斷續的異步傳輸,對一個實時A/V源或存儲的A/V文件,在傳輸中它們要被分解為許多包,由于網絡是動態變化的,各個包選擇的路由可能不盡相同,甚至先發的數據包還有可能后到。為此,使用緩存系統來彌補延遲和抖動的影響,并保證數據包的順序正確,從而使媒體數據能連續輸出,避免因網絡暫時擁塞而使播放出現停頓現象。因為高速緩存使用環形鏈表結構來存儲數據,所以高速緩存所需容量并不大,通過丟棄已經播放的內容,流可以重新利用空出的高速緩存空間來緩存后續尚未播放的內容。

      流式傳輸的實現需要合適的傳輸協議。由于TCP需要較多的開銷,故不太適合傳輸實時數據。在流式傳輸的實現方案中,而用RTP/UDP來傳輸實時聲音數據。流式傳輸的過程一般是這樣的:用戶選擇某一流媒體服務后,Web瀏覽器與Web服務器之間使用HTTP/TCP交換控制信息,以便把需要傳輸的實時數據從原始信息中檢索出來;然后客戶機上的Web瀏覽器啟動A/VHelper程序,使用HTTP從Web服務器檢索相關參數對Helper程序初始化。這些參數可能包括目錄信息、A/V數據的編碼類型或與A/V檢索相關的服務器地址。

      4.網上數據的交換

      針對軟件、設備和數據傳輸速度上的差別,用戶以不同瀏覽音視頻內容。為滿足客戶要求,Progressive networks公司編碼、記錄不同速率下媒體數據,并保存在單一文件中,此文件稱為智能流文件,即創建可擴展流式文件。當客戶端發出請求,它將其帶寬容量傳給服務器,媒體服務器根據客戶帶寬將智能流文件相應部分傳送給用戶。以此方式,用戶可看到最可能的優質傳輸,制作人員只需要壓縮一次,管理員也只需要維護單一文件,而媒體服務器根據所得帶寬自動切換。

      流媒體實現方式如下:智能流在RealSystem G2中是對所謂自適應流管理(ASM)API的實現,ASM描述流式數據的類型,輔助智能決策,確定發送哪種類型數據包。文件格式和廣播插件定義了ASM 規則。用最簡單的形式分配預定義屬性和平均帶寬給數據包組。對高級形式,ASM規則允許插件根據網絡條件變化改變數據包發送。每個ASM規則可有一定義條件的演示式,如演示式定義客戶帶寬是5,000到15,000Kbps,包損失小于2.5%。如此條件描述了客戶當前網絡連接,客戶就訂閱此規則。定義在規則中的屬性有助于RealServer有效傳送數據包,如網絡條件變化,客戶就訂閱一個不同規則。

      在客戶端與媒體服務器之間需要建立一個單獨的數據通道,從一臺服務器送出的每個數據包只能傳送給一個客戶機,這種傳送方式稱為單播。每個用戶必須分別對媒體服務器發送單獨的查詢,而媒體服務器必須向每個用戶發送所申請的數據包拷貝。這種巨大冗余首先會造成服務器沉重的負擔,響應時間過長,甚至停止播放,管理人員也被迫購買硬件和帶寬來保證。

      IP組播技術構建一種具有組播能力的網絡,允許路由器一次將數據包復制到多個通道上。采用組播方式,單臺服務器能夠對幾十萬臺客戶機同時發送連續數據流而無延時。媒體服務器只需要發送一個信息包,而不是多個;所有發出請求的客戶端共享同一信息包。信息可以發送到任意地址的客戶機,減少網絡上傳輸的信息包的總量。網絡利用效率大大提高,成本大為下降。

      點播連接是客戶端與服務器之間的主動的連接。在點播連接中,用戶通過選擇內容項目來初始化客戶端連接。用戶可以開始、停止、后退、快進或暫停流。點播連接提供了對流的最大控制,但這種方式由于每個客戶端各自連接服務器,卻會迅速用完網絡帶寬。

      5.流媒體業務發展

      互聯網的迅猛發展和普及使流媒體技校發展迅速,流媒體技術廣泛應用于多媒體新聞、在線直播、視頻點播、遠程教育、遠程醫療、網絡電臺。流媒體技術的應用將為網絡信息交流帶來革命性的變化和繁華,對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將產生深遠的影響。一個完整的流媒體解決方案應是相關軟硬件的完美集成,它大致包括內容采集、 視音頻捕獲和壓縮編碼、內容編輯、內容存儲和播放、應用服務器內容管理及用戶管理等多方面。最首要的是理解流媒體的流式傳輸與網上數據的交換原理,實現實時播放。

      網絡與新媒體定義范文第3篇

      一、網絡媒體的定義

      上個世紀末,聯合國新聞委員會將互聯網正式稱為“第四媒體”,但是目前學界對于網絡媒體的定義各有說法,例如學者匡文波在《網絡媒體概論》中指出:網絡媒體就是通過計算機網絡傳遞信息的文化載體,其主要指計算機互聯網[1];而學者錢偉剛對于其有不同的看法,其認為網絡媒體從廣義上分析是互聯網,而從狹義分析其是指互聯網傳播平臺中進行新聞信息傳遞的網站。學者雷躍捷等人表示:網絡媒體是在互聯網基礎上,通過電腦、電視以及智能手機為終端,將新聞信息以文字、聲音以及圖像等形式進行數字化、媒體化傳播的媒介[2]。文章所研究的網絡媒體為互聯網。

      我國網絡媒體的迅猛發展,主要得益于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以及其在日常工作應用中的拓展;此外,互聯網自身的功能促進了網絡媒體的形成。互聯網主要有三方面功能:第一是通信功能;第二是信息傳播功能(信息收集與);第三是商務功能,也就是現代電子商務,互聯網提供了一個貿易平臺,實現了構建無地域和時間限制的商務平臺。此外,網絡還具有遠程教育、醫療咨詢、網絡民意調查以及市場查詢等功能。

      二、網絡媒體視覺傳達的特征

      網絡媒體具有信息量大、操作簡單、智能化、自動化、搜索快捷、圖文并茂、交互性、開放性等方面特點,能夠節省存儲、印刷所需的經費,提高了積極效益,并且更新速度快,信息能夠通過互聯網進行快速傳播,信息資源豐富并且獲取方面,成為現代最具生命力以及活性的大眾文化傳播媒體[3]。網絡媒體能夠實現讀者與作者之間的網絡互動、意見反饋,轉變了傳統的交流模式。

      (一)傳播以及更新速度快:網絡媒體能夠通過互聯網進行傳播以及實時更新。網絡媒體的反應速度快、時效性高,其不受時間、空間以及形式等方面的限制,信息一旦上傳到網絡中在瞬間即可實現所有網絡用戶的閱讀與瀏覽。電視節目、廣播是以周或天為期限進行更新,而網絡媒體的更新時間是以分、秒為期限。在網絡中,上一分鐘還是頭條的新聞,可能在下一分鐘便被其他新聞給擠下去,這種現象在網絡媒體中不是罕見的現象。

      (二)信息量大、內容豐富:網絡媒體所上傳的信息,都是通過數字化技術處理的,一個文字轉變為兩個“字節(byte)”[4]。報紙若想刊載10000字節的文章,大致需要一個版面進行闡述,這為報紙的印刷、排班、發行以及成本等方面到來了諸多問題;而廣播、電視的內容更是需要精確控制到秒。而網絡媒體儲存數字信息則非常方便且價格低廉,一個30G硬盤就能夠存儲153億漢字的信息量。

      (三)范圍廣:在全球范圍內,約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都在使用互聯網,網絡媒體能夠實現真正的全球性、開放性。在互聯網中,能夠對其他國家發生的事情進行實時了解,而傳統媒體則不能實現這一目標。

      (四)搜索、復制便捷:傳統媒體,例如電視、廣播、報紙等媒介的搜索都需要依靠相關的資料室或至圖書館進行人工查詢。而網絡媒體則僅需通過搜索引擎,對網絡數據庫中的資料進行查找、復制以及拷貝。

      (五)交互性:這是網絡媒體最具特色的特征,傳統媒介無論形式如何多樣、內容多門豐富,但其與讀者之間是一種單向關系。網絡媒體具有自下而上的交互性,用戶能夠通過互聯網與網絡媒體相關編輯進行溝通與交流,并且交流過程能夠成為網絡媒體新聞實時的一部分,例如時下流行的網絡直播[5]。網絡媒體是信息傳播與閱讀者之間的關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傳播學理論中將任何傳播行為定義為雙向的,只有及時獲取讀者反饋意見才能夠實現有效對額傳播。傳統媒體由于受到時間、技術以及渠道等方面的英雄,其基本上屬于單向傳播,而閱讀者處于被動地位,只能被動接受傳遞信息。網絡媒體的傳播主要是通過網絡的互動性,將其形成一個循環,能夠及時反饋群眾的意見,從而提高信息傳播的效率?,F階段的網絡媒體中,許多門戶網站都建立了能夠反饋用戶意見的頻道或模版,并且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調查用戶對網站的使用意見。

      三、網絡媒體視覺傳達設計

      視覺與認知是每一個人每天在接觸到新的對象與現象之間所得到的。視覺是一種對構造的描述,其從真實存在的圖像中獲取外部環境的結構、地點。認知則是信息處理的結果,是對知覺、感覺、觸覺、聽覺、記憶、思維、表象、概念等有機結合的信息處理過程。網頁設計的最終效果是以視覺畫面的形式呈現于用戶的顯示屏中。因此,一方面用戶能夠通過視覺畫面獲取想要了解的信息,另一方面,網頁設計者想要根據用戶的理解能力,通過設計簡單易懂的圖像或畫面,幫助用戶獲取信息。相關文獻指出,人類視覺僅有10%屬于物理層面,而余下90%屬于精神層面,雖然在獲取視覺認知的過程中,感覺刺激以光的形式從眼球傳遞到中樞神經系統而形成有意義的圖像[5],在此過程中,用戶需要以個人經驗、知識以及周圍環境等方面信息對圖像進行詮釋。換句換來說,人們一睜眼便能看見圖像,而學習過程中想要看到的圖像需要通過學習進行選擇,人們無法將所有精力放在能夠看見的任何事物中,而是通過學習的方式選擇想要看見的東西,從看到到看見是一個具有推理性質以及決策意義的過程。

      改革開放后,各種文化的引進推動了我國藝術的發展,網絡媒體視覺傳達設計突破了傳統觀念的限制,開始嘗試以繪畫、圖像配合漢字書法、美術字體等形式進行視覺傳達設計。并且以一些大型門戶網站堅持自主視覺傳達設計,其結合西方國家的先進理念,但本質上是以我國文化特色為核心,為推動網絡媒體的發展創作了許多優秀的作品,形成了現代網絡媒體獨具特色的視覺傳達設計風格。

      網絡與新媒體定義范文第4篇

      在當下,以手機微信為代表的新媒體異軍突起,傳統媒體紛紛通過開辟微信公眾號參與媒體的融合。傳統媒體微信公眾號作為將官方文化轉換成為普通受眾感興趣、愿接受、能看懂訊息的載體,其文本生產上必須進行變革。而既不同于官方文化,又能夠重塑官方文化的粉絲文化,對于傳統媒體微信公眾號的文本生產,具有巨大的現實意義和運用價值。

      根據新媒體大數據平臺2015年統計,湖北經視官方微信連續多月排在省級電視頻道微信公眾號全國第一,包括閱讀指數和點贊指數在內的綜合影響力指數WPI高居榜首。本文就以湖北經視官方微信公眾號為例,分析粉絲文化對于傳統媒體微信公眾號的深遠影響。

      傳統媒體微信公眾號文本現狀

      1.延伸次生文本,立足二次傳播。

      傳統媒體微信公眾號的創建初衷,就是傳統媒體與網絡新媒體的重合產物。傳統媒體微信公眾號的主要作用,也是將傳統媒體生產的產品向互聯網延伸的渠道和窗口。所以大部分傳統媒體微信公眾號的傳播文本內容,都是以自己生產的內容為主。傳統媒體受到篇幅、時長、規則等各方面的約束,其文本都是有限度的。由于互聯網技術的介入,傳統媒體微信公眾號可以突破常規的技術性限制,在無限的時空中對于原始文本進行再加工和再創作。同時,這種加工和創作絕不是簡單的篇幅加長,而是在新的維度上的二次創作,并且更多的將大眾文化中參與性、解構性、顛覆性元素融入其中,形成新的此生文本,建立二次傳播。

      2.先定義再解讀,傳者即受眾。

      輿論學、傳播學中的擬態環境理論指出,人們對世界的感受并不是世界本來的面貌,而更多感受的是媒體通過選擇、加工、重構的世界。傳播學家李普曼認為,“多數情況下,我們不是先理解后定義,而是先定義后理解。”[3]任何媒體的文本書寫都離不開擬態環境的“制約”,也無法脫離媒體本身所屬的階級、集團、功用等屬性,更無法擺脫新聞制度和法規制定的規則。于是它們的文本定義一定是從媒體自身的屬性出發。在很多時候,傳統媒體傳遞的是官方文化。而微信作為一種人人適用的社交平臺,天生具備的親民特性,從起誕生之初就已經成為與官方文化截然不同的大文化的一份子。傳統媒體微信公眾號,作為兼具傳統媒體和微信平臺的雙重屬性,其傳者往往較容易淡化傳統媒體的官方色彩,轉而以受眾的心態,以大眾文化的邏輯,對原始文本進行重新定義。在很多時候,傳統媒體的微信公眾號作者或傳者已經把自己定位為這家媒體的忠實粉絲,對于原始文本的重新定義更多參照的是大眾文化和本地習俗,再加工、再解讀的思維和語言方式也是解構傳統文本的官方、嚴謹,而變得親民、活潑。在某種程度上說,“你”(手機用戶)是什么樣的,“我”(傳統媒體微信公眾號)就說什么樣的話、提供什么樣的信息。當“你”(手機用戶)對于“我”(傳統媒體微信公眾號)提供的信息認同和接受時候,傳統媒體微信公眾號就已經達到了媒體融合、吸引用戶的初衷。

      3.有限度的語言狂歡,重組價值觀。

      傳統媒體微信公眾號的文本語言,不同于原始文本的嚴謹規范,而是呈現出一種與網絡用語相似的“狂歡”。這種“狂歡”,首先表現文本中大量運用了網絡用語。例如“驚呆”、“你懂得”、“也是醉了”等等。有時候為了爭取更多的關注度和點擊量,傳統媒體的微信公眾號文本會對原始本文進行“網絡狂歡”化的再創作和再加工。語言的夸張、戲謔等等,是傳統媒體微信公眾號最常見的手法。當然,因為緣于傳統媒體的“官方”血統,其微信公眾號的語言“狂歡”又不同于一般網絡用語的天馬行空,一定是有限度、有約束的。一些格調不高、帶有攻擊性和污蔑性的網絡用詞,不可能在傳統媒體微信公眾號出現。在這種有限度的語言狂歡中,傳統媒體生產的嚴肅原始文本的官方文化和價值被重新整合,有的甚至被顛覆重寫。因為,傳統媒體微信公眾號的文本特征之一是緣于傳統媒體,但卻進行了有限度的重新編碼;用網絡狂歡的方式,生產、改編、傳遞著官方文化。

      媒體微信公眾號推送文本的粉絲文化特征

      上文分析的媒體微信公眾號的文本現狀,其背后暗藏著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尋求更多市場和關注度的初衷,但在其文化研究方面,卻蘊含著豐富的粉絲文化特征。美國文化研究學者約翰費斯克認為,粉絲文化具有“符號生產力、聲明生產力和文本生產力”。其中,“符號生產力是整個大眾文化的特征,而非粉絲文化的特征。”聲明生產力主要是指“通過建立個人社會認同的方式,表達個人屬于某個特定粉絲社群的身份”[4]。而包括討論、解讀、改寫、延伸等文本生產力則是粉絲文化非常重要的特征。通過生產新的文本,粉絲文化生產出既不同于官方文化而又與其息息相關的某些價值和特征。而這,正好與媒體微信公眾號的文本不謀而合。美國著名的媒介研究學者亨利.詹金斯從10個方面列舉了電視發燒友改寫他們喜愛節目的方法。[5]按照詹金斯的思路,下面就著重從粉絲文化的文本生產力角度,以湖北經視官方微信為例,來闡述媒體微信公眾號推送文本的粉絲文化特征。

      1.補充內容。

      網絡與新媒體定義范文第5篇

      作為一個新媒體從業者已經有兩年多了,期間,或多或少接觸并參與了大大小小利用新媒體展開新式營銷的案例?;仡檭赡甓鄟淼臍v程,做一個概略性的小結,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利用新媒體展開的營銷,大致上應該圍繞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什么才是新媒體?

      第二,展開營銷的途徑,與過往營銷有何異同點?

      第三,新媒體營銷的關鍵點,或者說,迄今為止仍然需要努力的點,在哪里?

      那么,今天我想談的第一個問題是:什么才是新媒體?

      從廣告的角度看,傳統媒體包括五大類,分別是報紙、雜志、電視、廣播和廣告牌,與之對應的新興媒體(比如男廁所尿兜上的廣告),就統統被稱為“新媒體”。但事實上,如果客氣一點說,可以認為這是一種對新媒體的寬泛定義,如果嚴謹一點,那就從根本上誤解了新媒體。

      我對新媒體的定義是這樣的:“受眾可以廣泛且深入參與(主要是通過數字化模式)的媒體形式?!?/p>

      如是,就把“馬路上的LED、電梯間的液晶屏、廁所里的尿兜廣告”諸如此類的東西排除在新媒體之外。事實上,上述那些所謂的“新媒體”,說到底還是廣告牌罷了。

      我把1.0時代的網絡媒體也從我論述的新媒體中排除了出去。以新浪、搜狐為代表的水平門戶網站和種類繁多的垂直專業網站,我更愿意將它們視為是某種傳統媒體的網絡版本。因為它們依然是傳統傳者把控的媒體形式。關鍵在于:大比例的文本創造存在于傳統媒體中,經過“復制”出現在網絡媒體中。

      我所定義的新媒體,核心維度包括三個部分:其一,受眾。其二,廣泛且深入的參與。其三,主要通過數字化傳播。

      首先,是受眾。雖然,受眾在UGC(Users Generate Content)模式下也變成了“傳者”。但這種傳者和傳統媒體上的傳者是不同的,不同之處在于他們產出“原生態的內容”,而非“專業的內容”。所謂原生態的內容,就是“思想的直接反映”,中間言語的加工環節是很少的。

      其次,是廣泛且深入的參與。廣泛到什么程度?幾乎是零門檻。當然,這種零門檻也是相對的,至少要有會上網(或者發短信)的素質和條件吧!深入到什么程度?推到極致就是,一旦不參與了,媒體平臺立刻變成零。也就是用戶不貢獻內容(更確切地說,是不作為),網站(或其他媒體形式)變成空殼。

      廣泛且深入的參與和互動(Interactive)是不同的。握有話語權的傳者和傾聽的受者通過互動可以達成平等關系(symmetric),但新媒體可以讓他們的關系重新傾斜(Asymmetric),但這種傾斜卻是偏向受者的。

      最后,主要是通過數字化傳播。數字化的核心在于文本可以被輕易復制且散播,推動信息的傳播。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AV|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影视| 久久久久亚洲?V成人无码| 国产精品国产亚洲区艳妇糸列短篇 | 亚洲精品国产V片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亚洲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自在自线观看| 亚洲小说图区综合在线|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无线三区| 亚洲一卡2卡3卡4卡5卡6卡| 亚洲色大网站WWW永久网站| 亚洲va久久久久| 中文字幕亚洲码在线|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20| 亚洲欧洲专线一区| 亚洲av成本人无码网站| 国产成人不卡亚洲精品91|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蜜芽影院| 五月天婷亚洲天综合网精品偷| 亚洲国产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五月天婷| 亚洲乱码国产一区三区| 亚洲产国偷V产偷V自拍色戒| 亚洲人成在线播放网站岛国| 亚洲精品在线网站|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去台湾| 亚洲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大桥未久| 国产青草亚洲香蕉精品久久|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伊人|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成人|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亚洲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 亚洲色无码国产精品网站可下载|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高清不卡| 亚洲人成无码久久电影网站|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小说| 亚洲综合成人网在线观看| 亚洲Av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 亚洲美女在线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