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社區護理總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今年,我區防空警報建設和維護管理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強化領導,全面落實人防通信警報建設年度任務
我區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人防法》、《湖南省人民防空通信管理辦法》和《株洲市人民防空警報管理制度》,切實保證通信警報建設管理依法進行。區人防分管領導和人防通信警報維護管理工作人員在認真學習領會《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防空法》、《湖南省人民防空通信管理辦法》等文件精神的基礎上,切實按照株洲市人防辦下發的《人防工作目標任務》提出的要求,結合全區實際認真貫徹落實。一是組建了__區防空警報設備設施維護管理檢查小組,對全區所有的防空襲警報設臺單位的防空警報設備設施進行了全面的檢查;二是向全區各防空警報設臺單位下達《搞好防空警報設備設施維護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設臺單位嚴格按照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備)安全規定的具體要求,立即組織自查自檢工作,重點檢查防空警報設施的防雨、防銹、防塵、防盜及其設備是否正常運行等情況,為鳴響率100%目標奠定了可靠的、堅實的基礎;三是認真執行株洲市人民防空警報管理制度( ),并按規定制作上墻;四是定期對全區設臺單位進行檢查。結果表明:防空襲警報設臺單位高度重視,協管人員盡職盡責,人民防空警報管理制度制作上墻率達到95%以上,警報設施設備基本處于完好狀態。
二、強化管理,全面推行人防通信警報建設運行機制
依法行政,強化管理,實行人防警報社會化管理是建設好、管理好、使用好人防警報的一項切實可行、行之有效的措施。通過社會化管理達成了充分調動人防部門和管理單位以及社會各界的力量,共同建好警報、管好警報的目的。通過依法建設和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完善了“三級管理”體制,理順了部門協同機制,開創了人防警報建設管理的新局面。
一是認真貫徹落實《人防法》和《管理辦法》,積極探索并試推行通信警報維護“三級管理”制度,切實保證全區通信警報建設管理依法進行;二是針對個別防空警報設臺單位單位領導麻痹大意思想嚴重,對人防警報重要性認識不足,認為和平時期人防警報有沒有都無所謂的錯誤認識,我們耐心細致地宣傳了人防警報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重點宣傳人防警報不僅為戰時的城市人民防空服務,而且還擔負著城市平時發生突發事件和各種自然災害的報警任務,對保障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維護和管理好人防警報是國家和人民賦予我們的義務。通過宣傳教育,及時糾正了部分干群的錯誤理解和片面認識;三是把人防通信警報建設維護管理納入工作目標,層層簽定責任狀,明確職責,搞好協作,促使人防通信警報建設維護管理工作落到實處。四是堅持月重點巡檢和季度普查相結合的工作制度,采取“四定”措施(定人管理、定期檢查、定期維護、定期匯報),加強對警報設施的維護管理工作。定期對全區人防警報點進行檢查、測試和維護,經常組織人員深入警報設施現場與兼管人員共同協商和調查研究,積極籌措經費、器材等,認真搞好警報設施的檢查維護和整修工作,排除故障,消除隱患,使其始終處于良好狀態;五是不定期組織警報維護管理人員進行技術培訓和技術指導。
三、強化考核,保持人防通信警報良好運行狀態
按照人防警報管理要求,明確設臺單位的職責任務,嚴格推行目標管理。一是加強對各設臺單位維護管理工作的檢查指導,認真落實“雙月”檢查制度,重大節假日檢查制度,定期對各單位的警報設施進行抽查、試驗,發現問題及時協調解決。如個別單位由于工作人員崗位變動,造成警報無專人管理,我們及時會同有關部門與這些單位領導取得聯系,向他們認真宣傳《人防法》及警報維護管理的有關規定,最終達成共識,落實專人負責。二是對全區8臺人防警報進行建檔管理,并要求警報設施所在單位將每年警報維護管理記錄全部入檔,促進了我市人防警報維護管理工作的提高。
四、強化試鳴,及時檢驗人防通信警報報警能力
【摘要】 目的 對社區護理在對老年糖尿病患者進行護理的效果進行分析。方法 抽取120例我社區的患有糖尿病的確診老年患者病例,將其分為A、B兩組,平均每組60例。對A組患者進行社區護理干預;對B組患者不進行社區護理干預。對兩組患者的恢復情況和相關社區干預方法和措施進行總結分析。結果 分析結果表明,A組患者的恢復情況明顯優于B組患者,有顯著的統計學差異(P
【關鍵詞】老年糖尿??;社區護理;護理干預
糖尿病(DM)的致病原因有很多,是以慢性高血糖病為主要特征的代謝功能紊亂癥狀, 是一種常見病和多發病。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口老齡化現象日益嚴重、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改變該病的患病人群正呈現逐漸擴大的趨勢[1]。為了對社區護理在對老年糖尿病患者進行護理的效果進行分析,為今后社區醫療為該類患者提供更加周到的護理服務,使患者的病情恢復效果更加理想,使患者對該病的認知程度顯著提高,提供一些比較有參考價值的資料,我們進行了本次研究。在研究的整個過程中,我們抽取120例我社區的患有糖尿病的確診老年患者病例,將其分為兩組,分別進行社區護理干預和不進行社區護理干預。對兩組患者的恢復情況和相關社區干預方法和措施進行總結分析?,F將分析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在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這三年時間里,抽取120例我社區的患有糖尿病的確診老年患者病例,將其分為兩組,患者年齡在32至71歲之間,平均年齡55.8歲;其中包括64例男性患者和56例女性患者;患者病程在1至17年之間,平均年齡5.7年;兩組患者的所有自然資料,沒有顯著的統計學差異,可以進行比較分析。
1.2 方法:將抽樣中120例患者病例隨機分為A、B兩組,平均每組60例。對A組患者進行社區護理干預;對B組患者不進行社區護理干預。對兩組患者的恢復情況和相關社區干預方法和措施進行總結分析。
1.3 護理
1.3.1 教育干預:對糖尿病的患者進行相關知識的教育是基本的干預措施之一。對患者的宣教要耐心、細致、全面, 使其對糖尿病為終身性疾病的這一事實有一個基本的認識, 目前還不能夠達到根治的小, 需進行持之以恒的長期性維持治療。使患者學會自行對尿糖進行測定的方法, 并定期接受監測[2]。
1.3.2 體育鍛煉干預:向患者宣講加強體育鍛煉對該病治療的重要意義,根據患者自然情況和病情制定個性化的體育鍛煉方案,要把握循序漸進、長期堅持的原則。
1.3.3 用藥知識干預:在用藥時要注意藥物的適應癥、禁忌癥、不良反應等問題。
1.3.4 心理干預:患者的心理因素是決定患者的病情發展快慢的一個重要因素,通過定期對患者進行心理放松訓練,使患者能夠保持樂觀的生活態度,消除不良心理因素[3]。
2 結果
分析結果表明,A組患者的恢復情況明顯優于B組患者,有顯著的統計學差異(P
3 討論
據調查, 15年以前我國的糖尿病的患病率就已經達到了3%以上。具WHO的一份報告表明, 到2025年全世界患糖尿病的人數將達到3億以上, 若任病情長久發展會對很多系統造成損害, 使人類的健康受到嚴重的威脅與考驗。對糖尿病進行社區衛生干預是控制該病發病率的重要環節之一,而該項服務在我國還處于剛剛起步階段, 在經濟欠發達的地區發展速度更為緩慢, 與WHO在此方面的要求差距很大[4]。通過本次研究,我們發現通過社區衛生干預,糖尿病患者對疾病的了解程度和對具體治療措施等方面的了解都有顯著的提高, 血糖較以前更為理想。
對患有糖尿病的老年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可以使患者的恢復效果顯著提高,患者對糖尿病知識的了解程度有明顯的提高,在今后的社區護理應給予充分的重視。
參考文獻
[1] 賈存顯,趙仲堂,溫紅齡,等.社區干預人群糖尿病知識知曉率現狀調查[J].實用預防醫學,2010,6(8):401-402.
[2] 孫莉敏,胡永善,吳毅.社區糖尿病患者運動干預效果評價[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08,17(2):93-96.
[3] 趙學軍,杜文建,昌桂英.糖尿病社區綜合干預的做法和體會[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09,17(4):25.
關鍵詞:社區護理;管理工作;對策
【中圖分類號】R47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2)10-0453-02
1前言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醫療制度的雙重作用下,人們對健康護理知識的需求越來越大,所以加強社區護理管理工作十分的重要。社區護理工作的主要內容包括基本的門診治療、維護社區公共衛生、宣傳健康知識等。但是由于社區護理管理工作起步較晚,管理制度不完善,社區護理人員的素質不佳,社區護理質量無法保證等問題嚴重制約著社區護理工作的開展[1]。筆者通過總結自身的實踐經驗,分析社區護理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優化社區護理管理工作的對策,希望對社區護理管理工作的研究起到一定借鑒價值。
2社區護理管理工作的不足
2.1護理人員素質不佳:根據相關資料顯示,社區護理人員中有百分之九十的護理人員屬于大專或者中專畢業生,護理人員學歷不高、護理知識掌握不足,管理能力不高,社區護理實踐經驗不夠等原因導致社區護理工作難以進行。社區護理組織結構主要以初級護理人員較多、高級護理人員較少為主,還有一部分屬于臨時性的護理人員[2]。臨時護理人員只對社區護理工作起到暫時性的作用,并不能對社區工作起到決定性的影響。社區護理人員素質不能滿足社區護理工作的要求。
【關鍵詞】社區老年高血壓;護理干預;護理體會
高血壓是臨床常見的多發病,主要的病發對象為中老年患者。高血壓是一種收縮壓與舒張壓連續升高的臨床疾病,其極易破壞中老年患者的腦、心、腎、肝等人體器官,且引起腦卒中和冠心病等并發癥的主要原因[1]。故為有效控制高血壓疾病,我院現針對65例老年患者進行社區護理干預,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常規資料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共收拾65例老年高血壓患者,其中男性患者為35例,女性患者為30例;年齡分布在56-8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9.5±3.5歲。全部患者的高血壓病史為2-26年,平均病史為18.5±3.2年。65例患者均達到高血壓評定標準,未實施藥物治療前,收縮壓大于等于140mmHg;舒張壓大于等于90mmHg。根據標準規定,65例患者中,19例患者為Ⅰ期,30例患者為Ⅱ期,16例患者為Ⅲ期。通過溝通和交流,65例患者均自愿接受我院的社區護理干預。
1.2社區護理干預方法
1.2.1健康教育指導每30天進行一次健康教育的社區護理干預,指導老年患者了解高血壓知識,日常的高血壓控制方法,向社區居民發送健康教育小手冊,與高血壓患者進行溝通交流,鼓勵其與病魔抗爭,且定期隨訪。
1.2.2運動護理指導患者實施有氧運動的鍛煉,適量的身體活動能有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且能幫助藥物抑制血壓的升高。例如:太極拳、散步、歡快輕松的舞蹈等,至少每星期鍛煉身體三次到五次,一次時長為三十分鐘到五十分鐘。患者適量的鍛煉身體,有助于身體機能的運轉,且加快血壓循環,減緩器官的老化。
1.2.3日常飲食護理日常生活中高血壓患者的飲食應以清淡為主,少食多餐的形式。醫務人員需指導患者面對食物的攝入時,選取富含鈣、鉀、維生素等營養物質,例如:蔬菜、水果等,告知患者油脂過多、辛辣、煙酒、濃茶、咖啡等應盡量避免,防止血壓再度上升。日常生活飲食需正常且規律,嚴禁患者暴飲暴食[2]。
1.2.4自我測量血壓高血壓屬于人類終身慢性疾病,在經濟允許的條件下,家中備用一臺血壓計,方便患者日常生活的測量。自我測量血壓對自身的病情有著詳細的了解,能快速了解血壓升高或降低的因素,及時作出適度的調整。患者需每周進行三次或者三次以上的血壓測量,并做好詳細筆錄,方便醫護人員隨訪時,能及時了解患者的身體狀況。
1.2.5藥物護理護理人員需了解患者的藥物禁忌和家庭經濟能力,為患者擇取不用的藥物護理,真正的為患者考慮問題。指導患者或者患者家屬如何科學的用藥,告知降壓藥物的服用方法、藥物反應,切記不在醫務人員的指導下私自停藥和濫用藥物。最后定期實施一次隨訪,詢問患者的藥物反應和效果。
3結論
高血壓屬于臨床疾病中的終身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進行長期的注意生活和飲食等各個方面,避免血壓的升高。經過我院的資料調查發現,許多中老年患者并不了解高血壓疾病的相關知識,針對預防和控制血壓沒有一個良好的護理計劃。通過我院的社區護理干預的實施,指導患者健康有效的控制血壓,清楚的掌握了自身的護理方法,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提高生活質量[3]。
綜合總結分析,高血壓老年患者實施社區護理能有效降低收縮壓和舒張壓,從而降低高血壓,故社區護理干預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楊慧.對76例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社區綜合干預的體會[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0,23(9):1138.
【關鍵詞】社區醫院;糖尿病患者;護理;對策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7-4402-01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有著病程長、治愈難以及并發癥多等特點,往往會影響到患者治療以及生活質量。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改善,人口的老齡化以及肥胖率急劇上升,糖尿病發病率也日益增長。社區糖尿病患者數量眾多,并且在糖尿病患者中占據很大比例,這就要求社區醫院做好對他們的護理工作,從而控制其血糖水平。本文總結社區醫院互助護理模式的應用效果,先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社區醫院2012年~2014年收治的136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73例,女63例,年齡在29~81歲,平均年齡60.3歲,平均病程為17.9年。在患者的選擇標準方面,選取那些病情穩定并且需要繼續治療的患者。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各68例,其中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方法,觀察組則采取互助護理方法。
1.2方法
對比組采用常規的護理方法進行護理,護理人員向糖尿病患者宣傳正確的飲食以及用藥方法,叮囑患者及時用藥,制定簡單的飲食、用藥以及運動指南,指導患者或家屬掌握基本的血壓、血糖的檢測方法,以及基礎的胰島素注射技術。觀察組患者則在此基礎上,重點采用互助護理的方法和措施。
1.3互助護理措施
1.3.1成立護理小組。社區醫院成立專門的糖尿病護理小組,從而對患者進行重點管理以及定期評價,并根據患者病情以及對糖尿病的掌握情況,幫助患者制訂護理計劃。社區醫院的責任護士每天定時巡視并進行評估,對患者進行護理時同時做健康教育,發現患者的不健康行為馬上糾正,并與糖尿病護理小組取得聯系。出院后護理人員每周要對患者進行1次電話隨訪,從而了解患者的病情以及遵醫行為。
1.3.2做好信息管理。社區醫院將將患者情況登記并建立檔案,對患者進行信息化管理,要做好對患者的登記、接待、聯絡以及護理工作,同時設計應用互動護理檔案,主要內容包括糖尿病患者的家庭信息、醫學體檢、生活方式、護理計劃以及治療方案等,從而為患者提供個性化的護理措施。
1.3.3加強人文關懷。護理人員應當加強對患者的人文關懷,不厭其煩對患者進行宣傳教育,同時要根據患者的文化程度采取合適的方式。例如對那些文化程度高的糖尿病患者可以發放通俗的健康教育手冊,簡易的健康小貼士或者宣傳單等,對于文化程度低的糖尿病患者可以制作簡單直觀的視頻在社區醫院循環播放,從而加深患者關于糖尿病的認知和了解,從中掌握健康知識,進而改變自身的態度以及行為。護理人員要耐心教授患者自己進行血糖以及尿糖檢測的方法,同時對于口服用藥的糖尿病患者,要囑咐其用藥的劑量以及時間,同時觀察用藥的實際效果以及不良反應,對于需要注射胰島素的糖尿病患者,需要教會他們注射的方法、部位以及時間,要求患者注意無菌操作。
1.4 統計學處理方法
所有數據均由計算機錄入,采用SPSS18.0軟件建立數據庫,計數資料采用X2卡方檢驗進行統計學分析,以P
2結果
互助護理通過與患者的互動,極大改善了社區醫院對糖尿病患者的護理質量,同時護理人員對患者更加關心從而體現出護理人員的人文關懷。通過向患者發放回收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來調查患者對護理人員護理質量以及服務態度的滿意程度。通過回收調查問卷并進行統計,對照組68例患者中滿意11例,基本滿意28例,不滿意29例,滿意率為57.35%,觀察組患者滿意45例,基本滿意21例,不滿意2例,滿意度為97.06%,差異明顯(P
3討論
3.1糖尿病患者的社區護理需求。糖尿病患者對社區醫院的護理水平要求較高,尤其是在健康促進等方面,同時對并發癥的防護要求卻較低,這是因為糖尿病患者平時容易忽視并發癥的危害,往往在臨床癥狀顯著時才意識到其嚴重性?;颊咴谧o理方面最為需求的內容是血糖、血壓以及肝、腎功能的檢查,絕大多數患者都認為定期檢查是監測病情以及生化指標的重要途徑。一些患者經過社區醫院的互助護理提供的宣傳教育之后,逐漸發覺糖尿病是一種關系到生活方式的疾病,因此也意識到運動、飲食、藥物以及血糖監測等綜合措施護理治療的重要性,但是因為缺乏系統的培訓以及自我管理的能力比較差,所以需要社區醫院護理人員繼續提供護理服務。除此之外,糖尿病患者也對營養飲食指導、活動鍛煉指導以及口服降糖藥物的指導有著護理需求。
3.2糖尿病患者護理需求的影響因素。根據社區醫院互助護理的信息統計,糖尿病患者如果距離社區醫院較遠或者與子女居住,那么對護理需求就比較少。原因就在于很多患者因為距離較遠而帶來的交通問題影響了其護理需求。另一方面那些與子女同居的患者由于年齡較大,缺乏自我照顧能力,難以有效地控制病情,從而逐漸失去治療的信心而放棄護理。還有一部分患者在病情穩定之后,認為具備控制糖尿病的經驗而忽視護理工作的重要性。
總而言之,社區醫院在糖尿病患者的護理過程中通過采用互動護理模式,能夠增強護理人員與患者的鼓動,加強對患者的人文關懷,從而能有效提高護理效果以及患者的滿意度,促進糖尿病人的康復,值得在護理工作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張愛洪.糖尿病患者實施社區家庭健康教育護理責任制的效果[J].中國保健營養,2012.
[2] 李美.對社區糖尿病患者實施護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探討[J].吉林醫學,2010.
[3] 黎容柳.社區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