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大學英語考試總結

      大學英語考試總結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大學英語考試總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大學英語考試總結

      大學英語考試總結范文第1篇

      關鍵詞: 國內外 英語考試 課題總結

      在全球化進程不斷加快的今天,英語作為一種世界通用的語言正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就醫學生而言,四、六級考試、托福考試、雅思考試、GRE考試、臨床職業醫師資格考試、衛生類職稱考試……林林總總的國內外英語考試讓醫學人士常常感到無所適從,而目前大多數指南性資料都是針對某一項具體考試進行概括性介紹。如何從醫學人士的角度為其提供關于在不同階段選擇考試的建議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而大學階段,主要以四、六級考試為主,但四、六級英語考試并不能很好地反應醫學生的英語水平,醫學界也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來判定醫學人士的英語水平。

      在這樣的前提下,我們選擇了南方醫科大學外國語學院肖向陽副教授的課題“國內外醫學人士英語考試分析與探索”進行研究。

      一、研究思路

      本課題采用文獻回顧、問卷調查、數據整理分析、資料統一化、分類編寫、統一討論修改等方法。研究過程如下圖所示:

      前期全體小組成員(李維麗、劉萍萍、魏亞非、林心宇、朱麗莎、李亞瓊)共同收集相關資料,設計出兩份調查問卷《醫學人士英語考試分析和探索調查問卷》、《醫學生英語四六級考試題型改革看法之調查問卷》。李維麗、劉萍萍負責組織問卷調查、資料整理;魏亞非等其余四人負責分析資料、撰寫論文。

      二、研究成果

      (一)論文《醫學人士英語考試推薦及簡介》

      針對目前大多數國內外英語考試指南性資料都是針對某一項具體考試進行概括性介紹,而種類繁多的國內外英語考試常讓醫學人士感到無所適從,本課題在對各類英語考試資料進行整理分析、對醫學生或臨床醫師的英語考試需求進行調查后,撰寫出《醫學人士英語考試推薦及簡介》。此論文概括性介紹了在本科生期間,醫學生們主要需要通過的四六級這兩個基本的英語考試,準備考研者需要的考研英語;在職醫生需要參加的職稱英語考試;以及對于那些想出國深造的醫學人士主要需要參加的TOEFL或IELTS,GRE,GMAT,LSAT,MCAT,PET5,CGFNS,USMLE等各種考試。從本科生、研究生、醫務工作三個階段,按畢業、升學、晉級晉職、出國留學、出國工作等需求為線索,總結出醫學生及臨床醫師在不同發展階段所需英語考試種類,從而為其提供專業的指導,使之能更準確地選擇英語考試。

      (二)調查報告《“醫學人士英語考試分析和探索”調查問卷分析》

      通過對南方醫科大學非英語專業的醫學人士的英語學習動機,對相關考試的看法及建議等進行問卷調查,統計、分析存在的問題,可以看出:1.我校學生的大學英語學習動力嚴重不足。現況學習英語態度和動機功利性強,而態度和動機被公認為是外語學習中非常重要的內部因素,所以大學教育應該合理引導促進學生的積極性。2.普遍認為,舉行CET這種全國性統一的英語考試并不能檢測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提高學習積極性。考試內容還需要進一步改革、調整和深化,以使之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動機,并能全面檢測學生的真實能力,促進學習動力。3.應讓學生走出考試的誤區,并激發其學習英語的熱情,而不僅僅是“考證”的熱情。另一方面,社會還應積極引導社會各界正確對待考試,正視考試的效度、擺正各類考試的位置,不過度夸大其作用。

      (三)調查報告《醫學生之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題型改革》

      通過對醫學生的調查分析,了解他們對于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題型改革的看法,以及對下一步改革的期望,為英語四、六級考試今后的改革方向提供參考。本論文隨機選取200名醫學本科生作問卷調查。發現醫學生對英語

      四、六級題型改革基本認同,認為這些變化更能考查學生的英語能力,并且他們期待下一步可以進一步與國際化

      英語考試接軌,以及把口語同筆試并作一起考試以督促大學生提高其英語應用能力與口語能力。

      (四)論文《醫學本科生看四、六級考試對畢業從醫的影響》

      通過對醫學生的調查分析,發現近59.4%的學生認為現階段四、六級考試不能滿足本科畢業后從醫的需要;66.7%的學生認為有必要或者很有必要設置一個專門針對醫學本科生的英語考試,并在醫學本科生的英語考試中加入醫學專業英語的內容。本論文重點從四、六級考試的報考對象、考試性質、考查側重點上來說明現階段的四、六級考試不能滿足本科畢業后從醫的原因,并且對解決這一矛盾提出一些建議。

      (五)論文《上世紀90年代以來國內主要英語考試發展分析及展望》

      上世紀90年代至今,伴隨“出國熱”、“外企熱”、“評職熱”,各種英語考試在我們身邊掀起一陣陣新的“英語考試熱”。此論文重點從發展歷程、影響因素、改革現狀和發展趨勢等四個方面分析較為風行的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CET)、全國公共英語等級考試(PETS)、托福考試(TOEFL)、雅思考試(IELTS),以及英語專業四、八級等考試。可以預見,在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英語考試熱仍將繼續,而獲得就業競爭優勢、出國深造機會和晉升資格依然是推動這股熱潮持續走高的主要動力。同時,在英語考試改革方面,考試類型多元化、考試流程人性化、考試題型生活化將成為主流。

      三、意義

      本課題一方面通過網絡、出版物和問卷等對各類英語考試資料進行整理分析,對醫學生或臨床醫師的英語考試需求進行調查,并經過系統分析,總結出醫學生及醫務工作人員在不同發展階段所需英語考試種類,從而為其提供專業的指導,使之能更準確地選擇英語考試。另一方面結合國內英語考試現狀、社會發展對英語人才的需求及廣泛的社會調查結果進行系統分析,對未來醫學生英語考試改革提供一定參考和創新性建議,使其能更準確地評價學生的英語水平、更全面地考察學生的英語能力,并引導英語教學更加實用,使英語更好地服務于醫學。

      參考文獻:

      [1]王青青.醫學英語教學緊密結合臨床的實踐.全科醫學臨床與教育,2004,1(1).

      [2]洪江.二十一世紀醫生的素質與醫學專業英語教學.醫學教育,2003,4(2).

      [3]戴煒棟.關于面向21世紀培養復合型高級外語人才發展戰略的幾個問題[J].外語界,1999,(4):1-3.

      [4]楊國俊.論大學英語學習動機的強化策略[J].外語界,2002,(3).

      大學英語考試總結范文第2篇

      摘要:高職高專大學英語現行考試模式相對比較單一,多以終結性考試為主,不夠重視形成性考核的作用。另外,考試側重于客觀試題,較少涉及主觀試題;重讀寫,輕聽說;考試內容選自課本的比例太大。這種傳統的考試模式不能夠起到服務于高職英語教學的作用,需從考試形式、考試內容等方面進行改革。

      關鍵詞:高職高專;大學英語;考試模式改革

      高職高專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所起的作用日益顯著。因為師資、生源等一系列問題,高職高專大學英語教學存在很多難題,許多高職院校都在推行各方各面的改革。教學方面的改革固然重要,考試模式的改革也不容忽視。作為檢查與督促教學的主要手段之一,考試模式的科學與否,直接會影響到高職大學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

      1. 高職高專大學英語現行考試模式弊端

      1.1 重結果,輕過程

      現階段高職高專大學英語多采用終結性考試,即主要通過期末考試的成績來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部分院校雖然包含平時成績在內,但所占比例較低。這種重結果的考試模式,致使學生在考試前臨時抱佛腳,熬夜復習或寄希望于考試舞弊等不良行為,而不注重平時的表現。并且,這種以期末考試定性學生學習成績的做法,既不能客觀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水平,又不利于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1.2 重讀寫考核,輕聽說考核

      關于聽力考試,因為需要相應的設備以及相關操作,許多高職高專院校在期末考試中不考聽力;也有些院校覺得學生英語聽力水平非常有限,加大了期末考試的難度,故而使聽力考試部分所占比例很小。至于口語考試,因為難于實施,幾乎所有的高職高專院校都不會把其納入考核的內容之中。除去聽說,讀寫考核部分幾乎占了考試內容的全部。高職高專學生的英語聽說水平本身就比較差,再加上這種忽視聽說的考試模式,導致更多的學生不愿在聽說上花時間和精力。

      1.3 重客觀試題,輕主觀試題

      為了便于改卷,高職高專大學英語的考試題目多為客觀選擇題,使得相當一部分學生使用投機的方法獲取答案;因為缺少主觀試題,所以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能全面考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以及靈活運用程度,不利于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培養。

      1.4 重課本知識,輕課外知識

      高職高專院校為了提高期末考試的通過率,以加大考核課本所講授知識的比例來刻意降低大學英語的考試難度,一般課本所講語法點以及課后練習的比例都占整個考試內容的40%以上。過多地考查課本知識,會使學生死記硬背考試內容,不利于學生提高其英語技能。

      2. 高職高專大學英語考試模式改革所遵循的原則

      第一,必須依據《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它提出了“在加強英語語言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訓練的同時,重視培養學生實際使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的教學要求。這說明高職高專大學英語考試不僅要考核學生的英語語言知識和技能,而且要考核學生使用英語的交際能力。

      第二,以社會對高職高專學生英語水平的要求為導向。通過市場調查,了解用人單位對不同專業學生英語水平的要求,據此調整考試的針對性,進而改善教學狀況,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

      第三,遵循多樣性原則,即評價形式要多樣化,不能只一味地強調期末考試的重要性,應該加強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考核,重視學生的平時表現。

      3.高職高專大學英語考試模式改革的策略

      3.1 形成性考核與終結性考試相結合

      單憑期末考試并不能客觀反映學生的學習狀況以及語言能力,要重視形成性考核的作用。

      對于學生平時在課堂上的表現,包括回答問題、作業、測驗等教學環節中反映出來的學習態度和創新思想,應當認真記載,并且適當加分,在平時成績中體現出來。這樣能夠督促學生平時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端正學習態度。而學生的總評成績應該由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兩部分組成,比例最好是1:1,而平時成績最好包括出勤、課堂表現、課外作業、測試等多個方面,期末考試要包括聽力口語考試在內,這樣才能綜合考查學生的學習情況。

      3.2 提高聽說考試的比例

      聽說技能在英語語言的綜合技能中,有著絕對重要的作用。目前高職學生聽說能力普遍較差,這不僅要求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加大聽說的練習,把聽說訓練融入到每次的教學中,讓學生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的培養學生興趣,而且也需要提高考試中聽說所占的比例。這樣才能督促學生平時多在聽說上花時間和精力,進而提高聽力和口語水平。

      3.3 增加主觀試題的比例, 減少對課本知識的考核

      考試中客觀試題過多,雖然有利于教師批閱試卷,但不利于考查學生的批判性思維等語言運用能力,因此在考試形式中,要采用多種測試題型,比如在大二可加入閱讀理解簡答題或者寫篇章總結等,加大主觀題比例(建議不低于40%),擺脫卷面只有小作文和翻譯兩種主觀題的考核現狀。另一方面,要減少對課本知識的考核,降低學生對課本的依賴程度,擴大考試內容知識范圍,多選擇課外實用性、生活化材料,這樣能更好地增加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考核和語言實際操練能力的考核。建議書本內容不超過25% 。

      3.4 注重考試的反饋

      考試實際上是對教學的檢驗。 通過考試, 學生可發現自己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教師通過評閱試卷和成績分析, 可發現學生在知識體系、知識運用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方面的情況, 進而反思教學中存在的不足,探索改進的方法,這樣才能充分發揮考試的預測及診斷功能,才能使考試和教學相互作用,考試為教學服務,并指揮教師教學的努力方向。

      4. 結束語

      “考試”這一環節在教學工作中是十分重要的。高職高專大學英語考試必須打破傳統的考試模式,才能全面、客觀和公正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教師的教學情況。我們要想充分發揮考試“指揮棒”的“指揮”功能,就要樹立科學的考試觀念,改革考試方法、考試內容,從而實現高職教育培養目標。(武漢商貿職業學院;湖北;武漢;430000)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高教司. 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曹軍.大學英語測試改革勢在必行[J].21世紀外語教學研究,2002,(5)

      大學英語考試總結范文第3篇

      關鍵詞: 藝工融合 大學英語 分類教學 形成性評價 終結性評價

      一、學校定位

      北京服裝學院是一所以文(藝)學和工學為主、以服裝設計與工程、材料學、藝術設計學為重點,文(藝)、工、經、管等學科交叉、融合,協調發展的公辦高校。在50年的發展歷程中,學院本著求是創新、學以致用的辦學理念,逐步建立起了“藝術教育與工程教育、管理教育相結合,民族服飾文化與現代設計理念相結合,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服裝教學體系,以培養理論基礎扎實、知識面寬、實踐和創新能力強、身心健康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為目標,為首都經濟文化發展服務,為我國服裝紡織業、文化創業產業的發展服務(《北京服裝學院自評報告》)。

      二、學生學習英語的特點

      根據藝、工、經管交叉融合、協調發展的學科結構特點,學院在校學生主要分為藝術、理工、經管三大類。藝術類生源屬于全國藝術類院校提前批次錄取考生;理工、經管類學生主要來自北京,屬于二類本科錄取批次考生。根據這幾年教學實踐中對學生的觀察及對其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結果的分析,我們發現,藝術、理工和經管三類學生在英語知識和聽、說、讀、寫等方面及學學英語的目的上各有特點。

      藝術類學生占錄取新生人數的45%左右,入校時文化課成績普遍偏低。就英語來說,學生普遍存在基礎薄弱、單詞量少、聽說能力差等問題。這類學生中,大部分人學習英語是為了通過學校組織的四級考試,拿到學位證和畢業證,順利畢業。有少數學生希望通過國家英語四級考試,為考研做準備。

      理工類學生中非北京本地生源的學生占該類學生的30%左右。英語學習上,大多數學生基礎比較扎實,其詞匯量基本達到大學英語一級學習所需的要求,有比較強的閱讀能力。但是,由于條件所限或高考英語聽力不計入總分等因素,大部分學生英語聽說能力較差。該類學生學習英語的目標明確――通過國家四、六級英語考試,掌握考研所需的英語知識和技能。

      經管類學生主要來自北京本地,他們中的絕大部分人入校總分剛夠北京地區當年二本錄取的最低分數線,有相當一部分學生高考入學英語成績在90分以下(以08級理工、經管類學生為例,其高考英語平均成績低于90分)。在英語學習上,多數學生聽說能力強于外地生源學生,但英語基礎不扎實,對長句和結構復雜的句子理解有困難;由于學習條件優越,北京生源學生不愛記單詞,對電子詞典、手機詞典等科技產品依賴性很強,翻譯、寫作等能力較差。經管類學生學習英語的目的是希望接觸和了解更多的外國文化,擴大視野,提高英語聽力和口語能力。

      三、根據學生專業特點實施分類教學

      從2005級新生開始,根據學生及其專業的特點,我們將大學英語教學分成工科類、經管類和藝術類三大類進行分類教學,藝術類中又細分出了普通藝術類和服裝表演專業。與此同時,積極貫徹教育部頒布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精神,制定出了適合我校特點的《工、商類大學英語教學大綱》、《藝術類大學英語教學大綱》和《服裝表演專業大學英語教學大綱》及相應的考試大綱,指導本校的大學英語教學實踐和教學評估。

      針對不同專業學生的英語水平及其英語學習的不同需求,我們使用了不同出版社出版的大學英語教材或相同出版社出版的不同級別的教材:經管類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文化性要求較高,對口語要求較高,使用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大學英語教程》系列教材;工科學生對過英語四級和考研英語的要求較高,采用詞匯量較集中的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視野大學英語》系列教材;藝術類學生英語基礎薄弱,選用《新視野大學英語》的預備級教材;考慮到服裝表演專業的學生英語基礎更差,就從大學英語起點最低的《新視野大學英語預備1級》開始。

      四、形成性評價、終結性評價結合對學生進行考核

      《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指出,“對學生學習的評估分為形成性評估和終結性評估。形成性評估是教學過程中進行的過程性和發展性評估……可以采用課堂活動和課外活動記錄、網上自學記錄、學習檔案記錄、訪談和座談等多種形式,以便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觀察、評價和監督,促進學生有效地學習”(2007:22―24)。對課堂活動的記錄,我們把學生上課出勤情況作為重要的考查點予以記錄,學習檔案的記錄則重點記載學生完成作業情況和課堂小測驗情況。在考試大綱中,明確規定形成性評估結果占學生總評成績的30―40%,包括期中考試和網上學習,期末課程考試占總評成績的60―70%。

      從2005年開始實行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對學生的英語學習進行評價以來,我們明顯感覺到過程性評價對學生的學習所起到的督促作用,不僅學生,尤其是藝術類學生的遲到、缺勤現象明顯改觀,而且近兩年參加畢業前大學英語補考的學生數量逐年大幅減少。采用形成性評估形式確實促進了學生有效地學習。

      然而,以期末課程考試和全國英語四級考試為主的終結性評估卻給教學實踐帶來了不小的負面影響,極大地挫傷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由于考試結果不僅決定課程通過與否,甚至決定畢業與否”,所以,“整個教學將不得不圍繞考試的項目進行”(蔡基剛,2006:265)。這樣的考試不僅使教學無法體現類型差異和個性需求,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扼殺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給他們造成了極大的心理壓力,精神上和肉體上受到了巨大的傷害(同上:270)。鑒于此,大學英語教學須根據不同類型學生的特點及其英語學習的需求對終結性評估的內容和方式進行改革。

      五、終結性評價改革的思考

      首先,改革評估內容,學生學什么考什么,和四級水平考試脫鉤。“終結性評估是在一個教學階段結束時進行的總結性評估……主要包括期末課程考試和水平考試”(《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2007:24)。事實上,課程期末考試或結業考試都屬于成績測試或學業考試(achievement tests),旨在檢測學生是否很好地掌握了某門課程或某本教科書所規定的學習內容(譯自Richards & Schmidt,2003:7)。學業考試是針對所學內容而設計的測試,因此考試內容就是學生學習的內容,即學什么考什么。

      由于實行分類教學,不同類型的學生使用不同的教學大綱和教材,執行不同的教學要求,所以,學業考試的內容也須基于學生所學教材的不同,體現不同的教學要求。如果根據學生的類型特點,教學中側重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和提高,那么學業考試的內容就應該以聽說為主,考試的形式完全可以采用口試而非筆試的方式進行,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教、考結合、學習和測試結合。

      《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明確指出“學校可以單獨命題組織考試,或參加校際聯考、地區聯考、全國統一考試,以對教學進行終結性評估”(2007:24),我們完全可以按照對不同類型學生英語教學的要求,根據學生的實際,本著有利于保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的原則,學校自己命題對教學進行終結性評估。

      如果有學生迫于社會上對英語需求的壓力、迫于就業壓力需要通過國家英語四級水平考試,那么,學校可以采取開設選修課的方式滿足學生的需求。

      其次,改革評估方式,突出應用、實踐能力的考核。一直以來,“無論是初中升高中的中考英語,還是高中升大學的高考英語,無論是本科的四、六級考試,還是碩士入學英語考試、博士生入學英語考試,都是基礎英語性質,而且都是全國統考性質。在考試指揮棒的作用下,我國的英語教學只能是圍繞著考試進行,只能永遠是基礎英語”(蔡基剛,2006:190)。不僅如此,各級各類英語考試幾乎都是圍繞著某幾種固定題型采取閉卷筆試的形式進行。這種考試對教學產生的沖擊作用就是以考代教、題海戰術、應試策略。

      評估方式改革的意義決不亞于評估內容的改革,因為“不管怎么改革,考試題型稍有變化,就導致教學內容、教材選擇和教學方法的相應變化”(蔡基剛,2006:266)。從這個意義上講,大學英語教學如果要體現學生類型差異和個性需求,首先要改革終結性評估方式。

      采取什么樣的方式對學生的學習進行終結性評估,應當取決于教學的內容和平時課堂訓練的方式方法。如果平時課堂教學及學生的課后練習是采取任務型方式(task-based)解決某些問題、完成某項任務為主的話,那么,評估的方式就不應該采取閉卷筆答的方式進行,取而代之的是面試、幾個人一組,按主考教師要求合作解決某個/些問題或完成某項任務。這樣的評估考查的不僅是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而且考察了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和合作能力,為他們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再次,評估時間靈活機動,允許學生提前或推遲課程結業考試。《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明確指出“一般要求是高等學校非英語專業本科畢業生應達到的基本要求”(2007:4)。既然是畢業應達到的要求,那就意味著大學英語課程的結業考試不一定非要在第四個學期期末進行,完全可以與大學的彈性教育機制吻合,實行彈性終結性評估,允許學生提前或推遲英語課程結業考試。

      實行彈性終結性評估,允許學生提前或推遲英語課程結業考試,也符合學生的專業發展需求。以北京服裝學院表演專業大學英語教學為例。能考入北京服裝學院表演專業已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高考文化課要達標,自身的身體條件更得達標),可怎樣處理好入校后的社會實踐活動和上課之間的矛盾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表演專業的學習實踐性很強,而且時間的安排上有其特殊性:早晨要練功,下午要走臺。專業的特點使學生的英語學習和社會實踐活動經常發生沖突,期末復習考試期間學生有活動是常有的事情,有的學生無法參加期末考試就只好緩考,有時甚至在規定的緩考時間內學生也還是無法參加考試。可采取靈活的評估、考試時間,只要學生認為他達到了教學規定的要求,就允許他提前參加課程結業考試;如果學生先側重專業發展、先積累實踐經驗,然后再完成大學英語教學要求,那就允許他推遲課程結業考試。總之,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六、結語

      從人的可持續發展角度來看,學校教育既要滿足學生當下的發展需要,又要保證其身心和諧、均衡、持久的發展力不受損害。大學英語教學同樣應當既滿足學生當下的英語學習需求和發展需要,同時又要保證其學習英語的興趣不受損害,使之掌握學習英語的方法,具有持久的英語學習能力。分類教學,實行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方式,能有效促監督和促進學生英語學習的過程及其發展過程。對終結性評價進行改革,一方面可以體現類型差異和個性需求,另一方面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減輕其心理和精神上的壓力,使之愉快學習,獲得更大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北京服裝學院教學評估小組[R].北京服裝學院自評報告,2008.

      [2]教育部.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3]教育部.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大學英語考試總結范文第4篇

      【關鍵詞】大學英語四級聽力 新題型簡析 應試技巧

      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是教育部主管的一項全國性教學考試,目的是對大學生的實際英語能力進行客觀、準確的測量,為大學英語教學提供服務。為進一步提高學生英語應用能力,2016年6月起,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委員會對大學英語四級考試的聽力部分做了局部調整,將短對話改為了短篇新聞聽力。本文對新題型聽力理解部分做了簡析,并提供一些應試技巧。

      一、新大學英語四級聽力理解題型簡析

      1.題型及分值分析。修改后的大學英語四級聽力去掉了之前的八個短對話(8 short conversations)新增了三段短篇新聞聽力(3 news reports),因此聽力理解部分的題型變為:短篇新聞聽力(3段),共7題,分值占7%;長對話(2段),共8題,每題一分,分值占8%,較之前增加了1個小題;以及短文理解(3段),共10題,每題2分,分值占20%。

      2.難度分析。修改后的新題型增加了短篇新聞聽力,而新聞聽力語速更快,專有名詞比重更大,內容更陌生,這無疑加大了聽力的難度。將對話形式改為語篇后,對學生的記憶長度和對語篇的全文概括能力都有了新的要求。

      二、新大學英語四級聽力理解應試技巧

      1.詞匯及背景知識方面。在原有的大學英語聽力理解高頻詞匯的基礎上,學生還應額外掌握如congress(國會),debt

      (債務)等新聞相關詞匯。學會區分如EU(歐盟),UN(聯合

      國);WHO(世界衛生組織)和WTO(世界衛生組織)等組織和機構的縮寫詞的意思。建議學生多利用便利的手機應用資源,下載相關的App如扇貝單詞,百詞斬等,進行碎片化學習。

      背景知識方面,對于短篇新聞聽力來說,由于語篇多數是來自BBC或VOA news,建議學生在課余時間多收聽這些權威英語聽力材料。考試時如出現聽過的新聞,對內容的掌握要好的多。而對于長對話和短文理解來說,應在平時提高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圖書瀏覽量。便于學生考試時啟動自己的背景知識,預測出文章可能出現的詞匯。此外,學生可通過網站(如旺旺英語、環球時報、華盛頓郵報

      等)或手機應用(如扇貝新聞、扇貝聽力等)提高英語國家背景知識和敏感度。

      2.問題預測和審題方面。在問題預測上,可將聽力提問方式歸納為主旨題,推理題和細節題。

      主旨題的提問方式一般為:

      (1)What is the news report/item mainly (talking) about? (短篇新聞)

      (2)What is the discussion mainly about?(長對話)

      (3)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ssage? (短文理解)

      因此提高自己的Z篇主旨歸納能力是做好這類題型的關鍵所在。

      在推理題中,提問方式為:

      (1)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probably the result of...?(短篇新聞)

      (2)What does the man imply?(長對話)

      (3)What does the man mean?(長對話)

      (4)What does the man think of second-hand shop?(長對話)

      (5)Wha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conversation? (長對話)

      (6)What can be implied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短文理解)

      (7)What massage did the researcher intend to convey to parents?(短文理解)

      因此,掌握一定的關于該類問題的詞匯(即粗體詞)是做好這種題型關鍵所在。

      細節題,是對細節的掌握,可分為原因題、結果目的題、確認身份題、排他題、數量題等。

      原因題關鍵詞如why did/didn’t can’t;結果目的題如What is the result of...?和what caused...,what is the purpose of...;確認身份題如Who is the man in this conversation? What probably is Peter?;排他題如What is not the...of...? Which of the...is not true?;數量題如How many...? 要求對數字敏銳。當然,針對不同內容的不同細節題都有可能出現,學生平時應多歸納總結。

      另外,從審題上,要在試音結束后迅速審題,爭取完整將題讀一遍,這樣才會針對關鍵詞對所出題目進行預測。而先聽到的內容一般也會先設定問題,因此考生可在做聽力時對逐個問題按聽到的先后順序進行排查,當然,也會有個別不按照時間順序出題的情況,可在練習的時多加注意,提高聽力識別準確度才是關鍵。

      三、結束語

      聽力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需在掌握技巧外付出努力“磨耳朵”。除通過考試的目的外,還應培養學生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從而使學生在今后的工作和社會交往中用英語有效進行交際。

      參考文獻:

      [1]王潔.新大學英語四級聽力理解題型解讀及應試技巧[J].新絲路(下旬),2016,(04):84.

      [2]楊廷君,周德橋.新編大學英語考試四級預測試題精編[M].天津教育出版社,2017.1.

      大學英語考試總結范文第5篇

      關鍵詞: 獨立學院 非英語專業 口語測試 口語考試能力

      引言

      為了滿足社會對外語人才的需要,教育部頒發制定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以下簡稱《課程要求》),明確指出:“大學英語的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口頭和書面的信息交流。”很顯然,在新的教學目標中,聽說能力,尤其是口頭表達能力被擺在了重要的位置。同時,《課程要求》還重申了教學評估在課程教學中的重要性,并強調終結性評估(期末課程考試和能力水平考試)也應該主要評價學生“實際使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尤其是實用型口語和書面語的表達能力”。

      但在以往的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重視不夠,出現了很多“聾子英語”、“啞巴英語”的失敗例子;期末考試也主要是檢查學生的閱讀和寫作的能力。可喜的是,目前很多高校都為非英語專業學生開設了聽說課,那么在期末考試中是否也要相應地增設口語考試?如何操作及如何評分?獨立學院的英語教學應是一種以培養學生的英語能力為本位的教育,注重英語教學的實用性。本文僅就我院口語測試的內容、操作方法、評分標準做一些介紹,并就加強學生的口語考試能力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一、口語測試的必要性

      首先,口語是最直接、最快捷,也是最有效的交際手段,因此語言教學不能缺少口語教學。其次,學習英語的目的就在于使用英語這種工具和技能。口語測試能最為直接地反映一個人的外語基本水平,因此,大學英語測試中的口語部分必不可少。再次,新一輪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目的在于切實提高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尤其是聽說能力,因此,只有改革大學英語測試形式,突出聽說能力、口頭表達能力,才能實現這個目標。

      如果不進行口語測試,考生的語言水平就得不到完整的體現。以本學院為例,我院每學期的大學英語考試除了檢查學生的閱讀和寫作的能力之外,也把對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提高擺到了較重要的位置,對非英語專業的學生在期末進行口語測試,占英語總成績的一部分。2009年起,大學英語四―六級又將進行一次大改革,即全部采用機試的形式考核,聽說比重再次大幅度提高。于是,經大學英語組討論決定,我院大學英語考試口語部分比重從原來的10%增加到了15%,從而凸顯口語實際運用能力的重要性。

      二、口語測試的常見形式及操作

      口語測試的形式必須采用恰當的題型去測試學生的能力。大學英語口語考試題型(形式)大致分以下幾種:(1)朗讀,(2)角色扮演,(3)復述,(4)看圖說話,(5)口頭報告,(6)交談或討論或辯論。

      口語測試中話題的確定起著關鍵的作用。首先,話題必須是考生熟悉和關心的,使考生無論程度如何,都有話可說,有發揮的余地。其次,學習語言的目的是為了進行交際,因此話題的選擇應能滿足考生未來的交際需要。最后,口語測試應著眼于意義的表達,因此話題的選擇應能充分覆蓋教學大綱中規定的各種交際功能。另外,考試為提高其信度,量越大越好,但這又受人力物力的制約,因此可采取多種形式,如要求學生回答問題、看圖說話、相互討論、交談等,從而提高口試的信度和效度。

      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我院口語測試的范圍只限于我們目前使用的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課本和聽說課本。由于對各年級學生要求的不同,我院各學期口語的題型也不同。

      第一學期:考生為大學一年級學生,由于是第一次進行專門的口語學習,基礎比較弱,可以把這次口試的水平定位在《課程要求》中的一般要求水平上,即初級口語水平測試。朗讀、問答、看圖說話、角色扮演等測試方法都比較適合初級口語測試。但這種考試形式不足之處在于測試的話題直接取自教材,并且預先告知考生,一些考生為了應試,預編一些對話進行機械背誦。在這種情況下,很難測定考生的真實英語水平。

      第二學期:這個學期口語測試的內容為《新視野大學英語聽說教程》十個單元的十個話題。考試方式:班級內兩人自愿配對,抽簽定題,就話題中的某一個展開對話。話題直接取自教材中的已有話題,在一個大的話題下,考生可以自定對話內容。考試程序為:每組考生進場的順序按照抽簽的順序,每組應試的話題在上一組開始考試時抽簽確定,每組有大約有3分鐘的準備時間。每個考場設考官兩名,考官由大學英語部教師及英語專業教師充任。

      第三學期:引進了藍鴿系統,我院期末的口語測試全部采用上機模式。電腦屏幕會提供給考生考試指令和考試題目,所有題目及要求都用英語敘述。題目要求包括對談話任務的語境描述、答題時間和其他一些相關信息。題目要求之后有一簡短停頓,可供考生來整理思路,然后考生開始完成所給任務,所有考試內容都被藍鴿考試系統記錄下來。考試結束后考生的回答錄音由考官來評分。采用考試錄音的方式的優點是這種考試可以在一個考官的組織管理下同時對許多考生進行測試,因此在考生很多而時間有限的情況下可以優先考慮這種方式。就信度和效度而言,利用錄音進行測試也可提供心理上的優勢。它提供給考生完全相同的考試條件,每個考生都要求回答同樣的問題,其水平上的區別對考官來說就更明顯。試后評分,考官會比較放松,且在不能做出準確判斷時,可復聽錄音,使評分更為可靠和公正。

      三、口語測試的記分和評分標準

      對大學英語口語測試來說,首先應著眼于意義的表達,著重評判有效交際的能力。具體評分標準包括以下幾方面:準確性(語音、語調,以及所使用的語法和詞匯的準確程度)、語言范圍(使用的詞匯和語法結構的復雜程度和范圍)、話語的長短(對整個考試中的交際所作的貢獻、講話的多少)、連貫性(有能力進行較長時間的、語言連貫的發言)、靈活性(應付不同情景和話題的能力)、適切性(根據不同場合選用適當確切的語言的能力)。可見,對考生口語水平的測評依據是看考生能否準確、有效、自然、恰當地進行交流,要求考生不僅要掌握基本的語言知識,還應有一定的社會語言能力和交際策略能力等。

      記分方法:口語測試滿分15分,情景對話(復述、演講,具體形式根據各學期口語要求而定)考試成績記入期末總評。

      評分標準:在不影響溝通和交際能力下,語音語調、語法句法等都處于次要位置,即交際內容居于首位。

      四、加強學生口語考試能力的途徑

      口語教學的目的就是使學生能口頭運用英語,獲得以英語作為工具參與各類形式的交流的能力。口語測試的實施,使得人們開始重視英語口語技能,但口語水平的提高并非短期內可實現的,主要在于平時多練。

      1.在大學英語課堂里,教師的引導作用尤為重要。教師應給學生多創造說英語的環境,采用以學生為主體的聽說訓練為主的方法,教師應盡可能用英語講授,帶動起學生,調動他們說英語的積極性,應多鼓勵學生。課上還可引導學生多多討論,這樣學生既可鞏固所學知識,又可深入探索,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真正地用英語在課堂上交談,鞏固已學的知識。

      2.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要盡可能地借助各種教學媒介把課堂學習與語言實際使用聯系起來;盡量把英語學習與具體的任務聯系起來,如讓學生用英語討論問題、查找學習資料等,便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在這些活動中學會使用語言;課堂多一點師生之間或生生之間的互動,會調動學生運用英語進行口頭表達的積極性,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總之,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互動課堂教學應是未來口語教學的方向,此外,還要向學生傳授交際策略及會話技巧,讓他們了解語言的文化特征,得體地使用語言。

      3.改革教學策略。首先,要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策略。教師應該教會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幫助學生了解和掌握學習規律,使他們通過實踐學會高效率的自學。其次,課堂上以學生為主體開展各種口頭練習活動。課堂教學是學生學和教師教的一個重要環節,需要教師去精心設計。要讓每一個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都愿意開口說,這是學好口語最重要的基礎之一。在此基礎上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意識。

      結語

      總之,大學英語口語測試勢在必行,但其作為一項主觀考試題型,有自身的特點,它的種類、形式及評分信度問題等都是口語測試成敗的關鍵。大規模口語測試在我院剛剛起步,很多方面有待改進和完善,但只要教學各方都高度重視,并積極實踐,在探索中不斷摸索規律,總結經驗,就一定能使口語測試真正地促進英語教學中的口語教學,從而為全面提高英語教學質量服務。

      參考文獻:

      [1]陳紀梁,陶偉.談大學英語口語考試及其反撥作用[J].山東外語教學,2001,(1):82-84.

      [2]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口語考試大綱.http://cet.省略/.

      [3]黃萍.從大學英語口語測試研究看大學英語教學[J].外語與外語教學,1999,(3).

      [4]黃廷壬.關于英語口語教學改革的設想[J].廣東民族學院學報(外國語言文學專輯),1997,(增刊):88-90.

      [5]教育部.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6]劉潤清.語言測試和它的方法[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1,11.

      [7]文秋芳.英語口語測試與教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

      [8]楊惠中.大學英語口語考試設計原則[J].外語界,1999,(3):48-57.

      亚洲av色福利天堂| 国产成人亚洲午夜电影| 亚洲一级高清在线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成人久久|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精品无码av片|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1| 亚洲人成黄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夜色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秒播 | 亚洲性在线看高清h片| 亚洲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高清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最新视频在线观看| 色拍自拍亚洲综合图区|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色噜噜| 亚洲网站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大全| 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少妇 | 国产亚洲午夜高清国产拍精品|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久久| 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一区| 亚洲熟妇无码另类久久久| 久久九九亚洲精品|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漫画| 亚洲精品在线不卡|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乱码一二三四区麻豆| 亚洲情A成黄在线观看动漫软件 | 久久久久久a亚洲欧洲aⅴ| 亚洲尹人香蕉网在线视颅| 亚洲精品国产第1页| 亚洲kkk4444在线观看| 亚洲专区一路线二| 亚洲专区一路线二| 亚洲Aⅴ在线无码播放毛片一线天| 一本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五月天| 亚洲伊人成无码综合网 |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在线|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