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全科醫生導論論文

      全科醫生導論論文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全科醫生導論論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全科醫生導論論文

      全科醫生導論論文范文第1篇

      關鍵詞:“三早”教育;臨床醫學專業;獨立學院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14-0150-02

      高等教育獨立學院的辦學定位是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技能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與其他專業相比,臨床醫學由于其本身的綜合性、實踐性和社會性等特征,決定了它是一種對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要求很高的專業,因此,臨床醫學教育必須從注重知識傳授向注重能力培養和提高全面素質轉變,強調專業知識、實踐技能、創新意識和溝通能力等的均衡發展。為此,我們在五年制臨床醫學專業“三早”實踐教學模式上作了一些改革和嘗試。

      一、早期接觸臨床

      目前,我國獨立學院醫學生培養模式主要是沿用傳統的以學科為中心的教育模式,這種傳統的“三段式”課程體系由基礎課程、臨床課程及專業實習組成,具有學科的系統性和知識的完整性,但由于學科界限分明,各學科之間、尤其是基礎學科與臨床學科之間缺乏必要的聯系,造成不同學科教學內容交叉重復,學生也只有在學完前三年的基礎課后,在第四、五學年學習臨床專業課和專業實習時,才能接觸臨床、接觸病人,從而導致基礎課與R床課教學內容不能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因此,現階段高等醫學教育的課程改革趨勢之一,是強調早期接觸臨床,早期接觸病人,在課程體系中開設早期臨床醫學綜合性課程■,如臨床前期教學中即設置有臨床醫學導論、醫患關系等課程,向醫學生提供早期接觸病人的環境和條件,讓醫學生在與病人和臨床接觸過程中,了解、熟悉和學習基礎及臨床醫學知識。

      早期接觸臨床旨在讓醫學生在低年級階段就進入臨床感受醫院和醫生,認識疾病和病人,可以增強學生對未來職業活動的專業感知,引導學生樹立專業意識和專業思想,激發學生的專業興趣。我們主要從兩方面組織實施:①針對大一新生開設了專業感受實踐課程――臨床醫學導論,本課程除了介紹醫學模式、醫療關系、疾病概論等相關知識外,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安排一定的學時開展早期接觸臨床的實踐教學。學生分成小組,在教師帶領下進入教學醫院,主要了解醫療工作的基本程序,學習觀察如何接待病人、關心病人、與病人交往溝通等基本技能,學生寫出觀察記錄分析表,由教師判定成績。②在主要的基礎醫學課程,如解剖學、病理學、藥理學、醫學微生物學、寄生蟲學等鼓勵教師積極開展PBL教學和案例教學,以病案討論為紐帶,實現前期基礎醫學教育與臨床早接觸。通過讓學生早期、多次、反復接觸臨床和接觸病人的實踐活動,一是加強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的緊密接合,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其主動學習的能力;二是培養學生在醫學課程學習的早期階段就樹立以病人為中心、終身為病人服務的專業意識。

      二、早期接觸科研

      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目標之一就是要培養具有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專業人才,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則是實施創新教育的重要措施。因此,在獨立學院臨床醫學教育改革中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培養受到了特別重視。針對臨床醫學專業低年級學習階段科研訓練的重點主要是培養基本的科研方法和創新意識,我們主要從兩方面組織實施。

      1.把科研活動及時引入教學之中,促使學生早期接觸科研。主要是在基礎醫學相關實驗課的整合改革中增加設計性或創新性實驗項目,創造條件引導學生盡早接觸科研,如在機能學和分子檢測與分析等實驗課中引入設計性實驗,這些實驗項目本身就帶有一定的科研性質或課題性質,學生以實驗小組為單位,由教師給出實驗課題,學生查閱相關資料,自擬實驗方案,組織開題報告,獨立完成實驗方案實施的全過程,教師隨時指導實驗過程并對實驗完成情況進行總結和評價,最后要求學生提交一份完整的實驗報告。這種綜合性訓練,學生帶著問題思考和實踐,學習積極性大大提高,對學生實踐操作能力與創新能力的提高發揮了重要作用■。

      2.鼓勵學生參與教師主持的各類研究課題,或自主積極申報大學生創新性實驗項目,引導學生盡早進實驗室,盡早接觸科研。一是鼓勵教師提供足夠的研究課題和實踐項目讓學生參與,同時鼓勵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積極指導學生參加形式多樣的學科競賽和各種科技創新活動,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科技實踐,充分激發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使科技實踐教學成為創新教育的有效形式。近五年來,臨床醫學專業學生有12人次在全省和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獲獎。二是鼓勵學生以個人興趣和科研目標為導向,積極申報國家、省、校三級創新性實驗項目,即在教師指導下從查閱文獻、書寫標書、申報課題、設計方案、實驗操作、結果分析、論文撰寫乃至論文修改和發表等各個環節都由學生自主完成。近五年我院醫學系學生獲得“大學生研究性學習和創新性實驗計劃”立項支助達25項,通過在學有余力的學生中實施一系列業余科研訓練,培養學生嚴謹認真的科學態度、初步的科研工作能力和創新思維的能力,為學生今后的成才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三、早期接觸社會

      社會實踐活動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鍛煉學生實際工作能力,使學生盡早接觸社會、了解社會從而服務社會的重要途徑之一。我們主要通過組織大學生開展多種形式的社區服務和社會調查來促使他們早期接觸社會。

      1.積極探索校外社會實踐的方式和途徑,將社區實踐融入本科教育的早期階段。早期接觸社區的活動包括開展社區衛生服務和醫療義務咨詢等,由學院或系部組織,并選派有實踐工作經驗的專業教師擔任指導老師,一般結合所學專業進行,將課堂教學與社區服務緊密結合,如結合全科醫學和預防醫學課程的學習,由教師帶領學生深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了解社區衛生服務必需的臨床和公共衛生服務的基本技能,并以社區的流行病或慢性病實例為主要內容,組織學生參加疾病調查的問卷設計、現場調查,進行數據資料的整理、分析、總結并撰寫調查報告。這樣既增強了學生動手能力和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實踐能力,又增強了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培養了學生適應社會和服務社會的能力■。

      2.大力_展與專業相關的社會調查等實踐活動,促使大學生多接觸社會。如要求學生利用寒暑假或雙休日組織開展社會調查,可集中聯系到社會實踐基地或自發組織回到學生家鄉所在地進行,至少安排一周時間深入到社區、街道或鄉鎮醫院等基層衛生醫療部門,調查當地基層衛生保健狀況,了解基層地區缺醫少藥的狀況,協助基層醫院開展疾病預防知識宣教,到醫院做義工或導醫等志愿服務活動。要求完成一份社會調查報告或心得體會,根據調查報告和實踐表現綜合評定成績,并計入學分。

      高等學校獨立學院在經過規模擴張的基礎上,目前已進入內涵發展和提升質量的建設階段,通過在五年制臨床醫學專業實施早期接觸臨床、早期接觸科研和早期接觸社會的“三早”實踐教學模式,對實現“社會所需要和期望的醫生”高素質醫學人才培養目標將發揮重要作用。

      注釋:

      (1)張陽,牛聰等.基于臨床導論課的早期接觸臨床教學內容的研究[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2,(9):102-103.

      (2)劉鐵濱,符曉華,張堅松等.五年制臨床醫學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J].基礎醫學教育,2014,16(3):191-193.

      (3)申穎,張志勇,劉桂瑛等.實施“三習一育”社區實踐教學模式培養醫學生職業素質[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4,(1):1-2.

      亚洲av无码偷拍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成人久久| 亚洲男人天堂2022| 亚洲资源最新版在线观看|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桃色 | 亚洲国产电影av在线网址|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网站| 亚洲一区在线视频| 亚洲中字慕日产2020| 亚洲剧场午夜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 亚洲欧洲国产成人精品| 亚洲另类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ts人妖网站|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app| 精品国产日韩久久亚洲|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婷婷|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牲色| 色九月亚洲综合网| 亚洲精品高清一二区久久| 亚洲伊人久久成综合人影院| 狠狠亚洲狠狠欧洲2019| 亚洲精品无码乱码成人| 久久国产亚洲电影天堂|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是AV |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人人 | 亚洲熟妇无码另类久久久| 成人亚洲网站www在线观看| 亚洲AV之男人的天堂| 五月天婷亚洲天综合网精品偷| 免费观看亚洲人成网站|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视频网站| 久久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精品黑人|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麻豆| 亚洲中文无码av永久| 亚洲日本一线产区和二线| 日韩亚洲人成网站|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91专区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