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學區督導工作計劃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遵循優質均衡發展理念,以優質學校資源優勢和品牌效應為依托,構建合作共生機制,整體提高辦學水平,全面提升教育質量,進一步辦好讓全縣人民滿意的義務教育。
(二)目標任務。強化學區管理多元教育效能,拓寬資源共享領域和內容,實現學區內校際各種資源的常態共享,縮小校際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差距。加強學區管理機制建設,實現學區管理的制度化、規范化,推動形成學區管理特色,促進學區內不同學校共同發展、特色發展。
二、實施原則
(三)傳承創新原則。立足現狀,積極探索,在繼承學區工作理念、管理模式的基礎上,大膽實踐,深入推進,在傳承中開拓,在開拓中創新,在創新中突破,不斷提高學區管理實施水平。
(四)合作共享原則。強化學區內學校合作交流,發揮各自辦學優勢,在學區基地校的帶動下,相互支持,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
(五)個性發展原則。把實施學區管理與努力辦好每一所學校結合起來,注重先進校園文化在學區的培植和發展,推動成員學校充分挖掘自身文化底蘊,形成各具特色的學區辦學理念、辦學風格和校園文化。
三、主要工作
(六)實施管理資源共享,促進管理水平提升。按照學校類別組建聯合體,對原有學區進行調整,重新劃分六大學區。構建學區統一管理機制,有效協調,堅持民主決策,不斷增強執行力。學區管理要做到“四個統一”,即統一制定學區發展規劃、統一建立學區管理制度、統一組織教師研修活動、統一開展教學工作評估和教育質量檢測。加強校際交流和學習,共享先進管理理念、科學管理制度、高效機構設置、優秀管理辦法等優質資源。不斷拓寬學區統一協調管理的領域,創新學區管理的思路、方法和運行模式。
(七)實施教師資源共享,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依據我局《關于加強中小學校教研工作的實施意見》,組建學區聯合教研組,建立學區教師研修制度,扎實開展集體備課、教學研討等常態研修活動,提升學區教師研修整體質量。發揮優質教師資源的帶動輻射作用,采取名師帶徒、名師送教、開放課堂、專題培訓、教學成果展示等不同方式,發揮名師作用,促進學區內名師資源的有效共享。
(八)實施課程資源共享,促進課程開發利用。課程資源包括國家課程計劃中規定的所有課程,其中最重要的是指地方課程、校本課程、綜合實踐課程資源,包含具有特色的教案、圖書、課件、校園網資源、題庫等。建立學區信息化課程資源平臺,將優質課程資源通過資源平臺在學區學校進行共享,統籌推進校際課程資源的開放利用,協調組織校際課程同步實施,協調開展各種體育、藝術活動。
(九)實施信息資源共享,促進教育質量提高。加強學校網絡設施建設,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應用,探索信息化背景下新的育人方式和研修模式,構建“互聯網+教育”新生態。探索實施“專遞課堂”,采用網上專門開課或同步上課、推送優質教育資源等形式,幫助農村薄弱學校開齊開足開好國家規定課程;探索實施“名師課堂”,通過組建網絡研修共同體等方式,發揮名師名課示范效應,形成網絡環境下研修活動的新常態;探索實施“名校網絡課堂”,以學區基地校為主體,通過網絡課程等形式,系統性、全方位地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在學區內共享,滿足學生對個性化發展和高質量教育的需求。
(十)實施特色優勢發展,促進教育品牌形成。學區化管理不是同質化發展,每所學校必須發揮不同優勢,彰顯各自特色。每所學校要關注辦學理念,突出文化底蘊,挖掘學校內在潛力,體現在學區管理體制下的個性發展和特色發展,形成獨特成果,形成各自不同的學校品牌。建立學區“1+x”辦學成果展示機制,基地校統籌規劃,積極搭建學區內各校辦學成果展示平臺,以一個主題為中心,以多種形式和內容為載體,秉承互相學習、互相借鑒的原則,每學年至少開展一次集中辦學成果展示活動。
四、完善制度
(十一)建立學區校長聯席會議制度。校長聯席會議為學區管理的組織領導機構,校長聯席會議由學區內學校校長和責任督學、教研員、培訓教師聯系人組成。設立校長聯席會議主席即學區長一名,學區長由學區基地校校長擔任。
學區長主要職責:組織召開校長聯席會議,研究解決學區教育教學問題,統籌安排學區教育教學活動;積極推進學區內學校課程資源、師資及教育教學活動共享;指導學區內各校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定期向教育行政部門匯報學區管理工作情況。
校長聯席會議主要任務是協調學區內教育教學工作,共同探討如何促進教育質量提高。根據行政部門、業務部門工作要求,制定學區發展規劃、工作方案、工作計劃和各項規章制度;組織開展學區內各項教育教學活動;實現學區管理的有機統一,切實做到學區教育教學資源共享。
(十二)建立學區管理專家組集團化工作制度。專家組具體負責落實校長聯席會議制定部署的各項工作任務。專家組由學區內各校教學副校長和教導主任組成。設立專家組組長一名,由基地校教學副校長擔任。
(十三)建立責任督學、教研員、培訓教師聯系學區制度。每個學區由教育局指派責任督學、教研員和培訓教師為聯系人,落實教育局和進修學校工作安排部署。
五、保障措施
(十四)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縣學區管理領導小組,建立縣學區管理聯席會議制度,統籌推進學區管理工作。根據需要及時例會,研究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和政策措施,解決發展中的實際問題,加強部門之間的協調和溝通,進行總結和宣傳,扎實推進學區管理工作。
(十五)加大指導力度。實施責任督學、教師進修學校教研員、培訓教師聯系學區制度,做好學區教師研培、資源共享協調、指導、引領等工作。
一、責任區工作
(一)認真開展開學工作督查
我縣教育局與我室于2月23日至25日,抽調32名機關干部,按照責任區分工組成8個開學督查小組,對照《縣2011年春季開學工作督查要點》,采取聽匯報,檢查資料,實地查看,走訪教師、學生和學生家長,當場反饋檢查情況等方式對全縣63所中小學的入學保生、安全衛生、收費財務、政工、教學常規和94所民辦幼兒園安全等工作進行了全面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要求整改直至合格。
(二)加大隊伍建設
我室將全縣各級各類學校及幼兒園劃分為5個責任區,聘請教育局機關業務精湛、經驗豐富、認真負責、嚴謹細致的中層以上領導干部為兼職,負責對所轄區域內學校及幼兒園進行不定期隨訪檢查、督導,規范其辦學行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打造懂業務、勤督導的隊伍,我室對26名集中進行了業務培訓。制定了《縣責任區工作制度(試行)》(永政教督〔2011〕1號文件),明確了會議學習制度、工作制度、考核獎勵制度。要求全縣150個中小學校及幼兒園懸掛了縣責任區公示牌,向群眾公布了咨詢電話和電子郵箱,督促學校及幼兒園配合責任區開展工作,接受社會監督。
(三)配合上級領導進行調查研究
6月21日,縣政協副主席吳來到我室,與我室工作人員座談,針對本縣義務教育合格校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考察調研,尋求解決方法。我室副主任主任與局教科所所長,就義務教育合格校建設中存在的配套資金不足、重硬件建設輕軟件建設、布局出現倒掛結構、引起新的不均衡等問題做了具體介紹分析。
二、開展專項督查
(一)開展控輟保學工作專項督查
今年4月,我室連同教育局基教股對該縣三中、永茂、勺哈等13所初中學校的控輟保學工作進行了專項督查,在督查中發現問題,推介經驗典型,指導學校更好地做好這項工作。
教育局副局長胡和縣人民政府主任王分別帶領一隊督查組,通過進教室清點學生數、向老師和學生了解情況、檢查異動手續等辦法,掌握了基本情況。下一步,我室將對全縣初中學校建立分類監控制度、建立控輟保學工作的科學導向機制,對輟學特別嚴重、校長無所作為的,教育局將對其實行誡免談話,直至就地免職。
(二)穩步推進義務教育階段合格校建設督導評估迎檢工作
由于認真學習、科學安排,我縣、建設的14所合格學校全部通過省州督導評估。今年下半年,我縣又有11所合格學校將迎來省州督導評估。為了迎接今年的督導評估,我室于5月12日,對來自保坪完小、首車小學等11所實施合格學校建設學校校長進行了業務培訓。縣教育局局長全智、副局長胡、縣政府主任王出席會議并分別作了發言。
縣政府副主任以軟件資料收集為重點,帶領參訓人員學習了《自治州義務教育合格學校督導評估評分細則》。緊扣7個一級指標、37個二級指標,依照前兩年迎檢準備工作中發現的問題和總結的經驗,從建立整理資料的領導小組、匯報材料的格式內容、檔案盒編號排序等,都做了認真講解,力求讓學校通過細致的前期準備,完成各個記分點的資料收集整理工作,全面準確地反映學校建設成果。
(三)不定期對學校教學工作進行視導
5月上旬,我縣教育局副局長胡、教育局教科所所長,作為縣,縣胡、,完成了對全縣九年級所有班級畢業學業考試備考工作的視導。他們深入全縣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以學區為單位,在為期一周的視導中,通過與班主任座談,了解各個班級學生流失情況、參考情況、畢業前思想動態以及教師在復習備考階段的指導方法,并就如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給出指導性意見。由于農村學校大多數家長常年在外打工,對即將畢業的孩子無法給予有效指導,少數學生對前途感到迷茫,存在畏難和厭學情緒。對此,兩位對學校提出了幾點有效的建議。
一、2009年上半年工作總結
1.積極落實重點工作,深化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一是繼續整和優勢教育資源,改善學校辦學條件。十八中學師生于開學前整體搬遷至原同達中學校址,舊教學樓順利拆除,新教學樓翻擴建方案已制定完成。正陽一校搬遷合并工作準備就緒,為加快方城地區改造,推進我區現代服務業中心城區建設提供了有利條件。二是各綜合改革校通過制定切實可行的質量提升方案,全面加強內涵建設,進一步提高綜合改革學校的建設水平和管理水平,市教育局在4月份綜合改革校工作調研中對我區綜合改革校工作所取得的成績給予了高度評價。三是制定切實可行的大學區工作計劃,進一步強化大學區管理,加大學區教科研活動開展力度,全面總結我區大學區工作,在全市基礎教育工作年會上,我區做的《交流合作城鄉共進》專題匯報,得到與會領導充分肯定。
2.加快高中教育發展進程,促進教育水平整體提高。一是繼續加快新同澤高中建設,建筑面積11000平方米,總投資1200萬元的一期工程主體順利完成,二期工程方案設計正在進行之中。二是科學制定教師安置方案,確保了四十八中學高中部逐步撤消,成為一所獨立初中工作的順利實施。三是根據省教育廳關于高中課改等文件精神,區內各高中與區教育實踐中心合作,高中選修課教學在區實踐中心順利實施,深受學校和學生的好評,成功推動了我區高中新課程改革的深入開展。四是對區內所有學校高三年級教學情況進行調研,召開高三教學質量分析會,提出了*年高考備考教學建議,為*年高考取得佳績奠定了堅實基礎。
3.強化常規管理,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一是以認真落實市教育局下發的《關于嚴格執行中小學生到校時間有關規定的通知》文件精神為抓手,進一步規范了學校常規管理工作。二是以深入開展“校長進課堂月”活動為引領,通過校長專業引領,使廣大教師進一步明確了追求“有效教學”、“高效課堂”的教育教學理念。三是以進一步完善教學質量監測評價體系為途徑,對區內各學校、各學科教學質量進行科學分析,為探求穩步提高我區教育教學質量和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和全面素養的提升提供了科學依據。四是以迎接*奧運勝利召開為契機,深入開展“迎奧運,與禮同行”系列主題活動,全面加強學生文明禮儀教育,學生文明素質得到進一步提高,立德樹人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4.加強品牌學校建設,深化區域教育特色發展。積極參加市特色校開放工作,通過組織全區學校參加市實驗、文藝二、朝陽一校的特色校展示活動,將品牌學校建設推向深入,充分發揮特色學校示范引領作用。以迎接省藝術教育示范區動態評估為契機,繼續深化藝術教育工作,4月24日,市教育局在我區北一經小學召開貫徹《學校藝術教育工作規程》現場會上,與會領導對我區藝術教育工作給予了高度肯定,遼寧教育電視臺對此作了專題報道。
5.全面加強隊伍內涵建設,完善干部教師培訓體系。為深入落實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年初在全區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精神,全力打造一支專家型的校系干部隊伍,區教育局分別成功舉辦了沈河區“十一五”期間第一期校長及書記分崗培訓班,通過引入體驗式、研究式等現代培訓方式,開發校級干部培訓教學案例庫,開設學員培訓論壇、公共郵箱,校級干部博客群等,有效提升了校級干部綜合素質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規范、系統、開展我區教師的繼續教育工作,區教育局于今年進行了沈河區教師培訓體系文件的起草工作,其中包括青年教師三年培訓規劃、骨干教師培訓規劃、沈河區名師工作建設方案、名師工作室工作制度、名師工作室評價辦法、沈河區教師人才梯隊建設方案、沈河區教師繼續教育學分管理辦法(修訂)等文件,為我區教師專業化培訓提供了充實的理論支撐。
6.堅持從嚴治教,強化師德師風建設。為全面提高教師職業道德素質,區教育局將師德師風建設作為繼續推進教育行風建設的核心工作來抓,完善工作機制,明確責任體系,進一步規范校內補課,堅決遏制校外在職教師有償補課。特別是針對個別學校出現的教師打學生的嚴重師德問題,區教育局迅速在全區教育系統開展“愛崗敬業、尊師愛生”師德教育大討論活動,引導我區廣大教師以先進典型為楷模,帶頭實踐社會主義榮辱觀,進一步加強師德修養,不斷提高教書育人能力,在全區營造出了身正為范、教書育人的師德建設良好氛圍。
7.全力做好安全穩定工作,為奧運會召開營造和諧的社會環境。區教育局高度重視安全穩定工作,并將之列為*年核心工作。認真落實區委、區政府關于奧運安保的工作部署,制定“迅雷行動”實施方案,下發了《沈河區中小學反恐怖襲擊應急預案編制綱要》、《沈河區教育系統奧運安保和反恐工作應急預案》,積極組織全區中小學開展了危險品及易制毒、易制爆物品的檢查工作,真正做到了組織領導落實、任務分解落實、責任追究落實。為打贏穩定“百日會戰”這一硬仗,區教育局成立了以局長侯德安同志為組長的專案小組,落實包案制度,經過扎實工作,園丁園辦理房證事項等四個市交辦重點案件妥善解決,全部息訪,提前完成任務。
8.開拓思路,努力完成主要經濟指標。為積極推動我區現代服務業中心城區建設,完成區政府下達的各項經濟指標,區教育局轉變招商方式,充分發揮教育優勢,責任到人,截止到5月末已經完成了2個現代服務業,2個樓宇企業的引進工作,新增入區庫稅收10萬元。預計截至6月末將引進現代服務業3個,樓宇企業5個,新增入區庫稅收50萬元,協稅護稅15萬元,實現時間過半任務完成過半的目標。
一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督導室成員的熱心幫助和各分管學校的大力支持下,本人認真履行職責,不斷加強作風建設和廉潔自律工作,分管的各項工作取得了明顯的成效。現將自己一年來的工作、思想、作風等方面情況匯報如下:
一、履職盡責,扎扎實實做好本職工作。
1.認真落實教育重點工作目標管理責任制。按年度工作計劃完成了對前河沿等27所學校回頭看,督促學校落實意見建議126條,對全市各中、小學校標準化建設檔案資料進行了多次檢查指導,統一規范了檔案目錄和標簽。參與對市督導室評估合格的27所標準化學校接受州級復查驗收。并及時博客文章進行了反饋。積極配合州教育督導室做好了____市2015年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已評估的枹罕中學、學區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評)等學校等9所中小學標準化學校建設復核工作,并進行了掛牌。并及時博客文章進行了反饋。
2.在責任區深入學校了解學校情況,開展學校標準化學校建設檔案資料工作督查; 并開展專項督導檢查,重點督足指導學校抓好了六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各功能室建設和教育教學設備、教學俱的使用及登記備案;二是修定完善學校中長期發展規劃;三是學校特色定位和推進特色發展;四是陽光體育活動和大課間活動的常態化開展;五是校本課程和教研活動的開展;六是標準化學校檔案資料建設;開展對重點工作和熱點工作的專項督導檢查和隨機督導檢查。
3.參加了____市教育系統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及標準化學校建設工作推進會,自我總結了一年來學校標準化建設的各項工作,分析了存在的問題并對今后的工作從15個方面做了準備。為起草了____市迎接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評估工作實施方案和____市教育系統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評估工作方案積極建言獻策。深入學校,查漏補缺,完善了學校及市級標準化建設檔案資料。
4.圍繞全市教育重點工作進行專項督導和督導回訪。開展了對全市教育重點工作和熱點工作的專項督導檢查和隨機督導檢查;陪同州市領導對23學校提出的意見建議整改落實情況進行了督導回訪,促進學校自主發展,更好地推動全市教育重點工作的落實和教育目標的實現。參加了____市教育系統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及標準化學校建設工作推進會,總結了自己一年來對學校標準化建設的各項工作督促中存在的問題并對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切合自己的要求。
5.認真落實《關于____市中小學校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工作的通知》精神,做實督學責任區內的八所學校的工作。經常深入學校了解學校情況,履行督學職責,完成了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督導評估的自查與檔案資料建設;學校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的指導;和諧校園特色校建設的指導;春秋季學校開學工作督促指導;義務教育學校基本辦學條件專項督導;促進了學校各項工作的有序發展。
6. 對全市各中小學的控輟保學工作進行了督查,按要求上報了近三年來我市在控輟保學方面所做的工作,及控輟保學的自查報告和各中小學控輟保學情況統計表,小學六年鞏固率為99.6,初中三年鞏固率為98.3。
7. 完成了____市職業教育督導評估工作。
8.參加了第一期甘肅省____市督學能力提升培訓學習。
9.積極主動的完成了____村貧困戶海永清的聯村聯戶扶貧工作;多次深入村、貧困戶了解情況,積極研討脫貧計劃、措施、辦法,溫暖了貧困戶的心,有限的解決了燃眉之急,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的優越性。
10.配合市上工作,對全市42所公、民辦幼兒園及學校的辦學行為、課程設置等進行了督查。
11.結合自己的本職工作和學校不同時段的工作要求,通過自己的博客給學校及時溝通和溫馨建議。如:防溺水安全教育、中小學生食品安全教育、督導檢查工作記錄、堅決禁止宗教活動進校園、春秋季開學工作檢查、如何對待問題學生等。
二、克己奉公,充分發揮黨員先進帶頭作用。
依據2016年度____市科級領導班子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推進懲防體系建設考核測評表;2016年度____市科級領導干部貫徹執行黨風廉政建設測評表的要求
1.自評檔次:優秀。
2.自我評價:自擔任現職以來,本人與分管學校的同志經常進行思想溝通,傾聽下屬意見,及時把握各項工作的執行情況。同時,經常深入基層,密切聯系群眾,虛心接受群眾監督,對存在的實際問題能夠及時改正。
一、指導思想與原則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精神,盡快解決影響我區部分農村小學音樂、體育、美術、信息技術等專業教師相對短缺等問題,進一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與教育公平,以實現教育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合作雙贏為目標。通過實施“走校”活動讓教師在更好地完成知識、技能目標的同時更加關注學習過程、方法、態度,使學生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促進農村小學的教育教學質量整體提高。
以各街道區域內教師為主體,按照就近、方便的原則,進行多種形式的“走校”活動。合理安排“走校”教師,完成工作量的情況下,確保教學質量。
二、走校形式與要求
(一)開展區域內“走校”活動
各街道教育管理辦公室科學劃分學區,確定好學區內音樂、美術、體育、信息技術等專業“走校”教師,統籌安排好每位“走校”教師的課程表,“走校”教師按各街道教育管理辦公室統一制定的課程表到相關的小學授課,并負責培訓指導“走校”學校相關的兼職教師。
同時,各街道教育管理辦公室在統籌考慮工作量的情況下,從本街道的初中學校中選取音樂、體育、美術、信息技術等學科的專業教師到本街道的小學進行幫教工作,每周拿出一定的時間到包靠小學的包靠年級授課,并對“走校”學校相關的兼職教師進行聽課和課堂教學指導。
各街道教育管理辦公室要協調好以上兩種“走校”活動,明確各自的職責。保證兩種“走校”形式的有機結合。
(二)繼續開展“城鄉教育共同體”活動
各街道小學與對應的區直小學結成“城鄉教育共同體”,每學期要協商制定工作計劃并組織實施。區直小學的音樂、體育、美術、信息技術等專職教師每學期到共同體學校的授課節數不少于8節,街道小學的音樂、體育、美術、信息技術教師每學期到區直小學對口聽課不少于16節。
“城鄉教育共同體”每學期至少進行兩次教研交流活動。
(三)開展“名優教師走校”活動
要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名優教師走校”活動,各街道教育管理辦公室要提前制定“名優教師走校”計劃,及時與名師所在小學溝通并做好安排,為名優教師“走校”送課提供條件。其中小學段的名師每學期至少到其它街道小學授課10節,名師至少到其它街道小學授課5節。在名優教師“走校”授課期間,本街道內所有小學的對口學科教師參與課堂觀摩學習,充分發揮名優教師的輻射效應。
三、教師管理與考核
(一)制定科學的活動方案
各單位要制訂出科學有效的活動方案。要定期召開專題會議,認真研究和及時解決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不斷完善活動方案。
(二)建立專門的活動檔案
對“走校”教師的課程安排、活動記錄、年終考核、教學成績等各街道教管辦要建立專門檔案。
(三)完善檢查、監督制度
各“走校”教師的課程安排表由街道教管辦下發到每一處“走校”小學,便于學校對“走校”教師進行管理。各街道教育管理辦公室進行定期與不定期的檢查和監督,對每一次檢查情況記入“走校”教師專門檔案。區教研室組織專人根據各街道教育管理辦公室制定的實施方案對活動開展情況進行督查,加強過程督導。
(四)“走校”教師的基本要求和待遇
“走校”教師嚴格遵守“走校”學校的各項管理制度,參與“走校”的每位教師精心備課、精心設計課堂,讓學生和聽課教師取得最大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