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如何保持口腔衛生健康

      如何保持口腔衛生健康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如何保持口腔衛生健康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如何保持口腔衛生健康

      如何保持口腔衛生健康范文第1篇

      【關鍵詞】 妊娠期齦炎;口腔潔治;口腔衛生保健宣教

      DOI:10.14163/ki.11-5547/r.2016.14.192

      Research of effect by progestation oral intervention for preventing pregnancy gingivitis CHEN Xiao-yun, CAI Qiao-ling.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36100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effects by two progestation oral intervention ways for preventing pregnancy gingivitis. Methods A total of 210 women preparing gesta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10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oral scaling alone,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oral scaling combined with oral health care education. Positive rates of bleeding on probing (BOP) in 3 and 8 pregnancy month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positive rate of BOP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operation (P>0.05). In 3 and 8 pregnancy month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lower positive rates of BOP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s】 Pregnancy gingivitis; Oral scaling; Oral health care education

      妊娠期齦炎是指婦女在妊娠期間, 由于妊娠過程中女性激素水平升高, 原有的牙齦慢性炎癥加重, 使牙齦腫脹或形成齦瘤樣的改變, 分娩后病情可自行減輕或消退[1]。妊娠期齦炎是婦女在妊娠期內口腔的常見病和多發病, 發病率多達73.57%[2]。臨床上極其常見, 且妊娠期齦炎所引起的牙齦腫脹、出血甚至齦瘤樣變, 給廣大孕期婦女的生活和身心帶來極大的困擾[3, 4]。本文比較兩種孕前口腔牙周干預對預防妊娠期齦炎的效果,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2014年210例進行孕前咨詢的婦女, 年齡20~35歲, 否認血液病史、糖尿病等系統性疾病, 肝功能正常, 月經史規律, 近期無服藥史, 無明顯牙齒排列異常, 健康狀況良好, 無吸煙等不良嗜好。實驗前已與患者做充分的溝通, 均能達到較好的醫從性。隨機將其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 各105例。

      1. 2 方法 牙周潔治均由同一名具有多年工作經驗的醫生完成。

      1. 2. 1 對兩組牙齦做一次術前檢查, 由同一名醫生使用鈍頭的牙周探針輕探袋底或齦溝底, 取出探針后觀察10~15 s, 看出血情況記錄出血指數(BI)。

      1. 2. 2 兩組均進行牙周潔治, 潔治均使用P5 Newtron X5超聲潔治器, 由同一名醫生完成齦上、齦下超聲潔治。潔治時調節合適的工作頻率, 以握筆式將工作頭的前端部分輕輕地與牙面平行或

      1. 2. 3 對照組只實施潔治, 實驗組除了進行潔治外還安排專人進行專門的口腔衛生保健宣教, 宣教內容包括:讓患者知道牙周病的病因是菌斑等刺激因素, 教會患者正確使用牙刷、牙線、牙簽等。

      1. 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于懷孕期3、8個月分別對兩組實施BI檢測, 記錄BOP陽性率。以BI為評價標準:0:牙齦健康;1:牙齦顏色改變, 探診不出血;2:探診后有點狀出血;3:探診出血沿牙齦緣擴散;4:出血并溢出齦溝;5:自動出血。BI≥2記為BOP陽性。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2. 1 術前檢查, 實驗組BOP陽性率為76.2%, 對照組為78.1%,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孕期3個月, 實驗組BOP陽性率為14.3%, 低于對照組的20%,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 3 孕期8個月, 實驗組BOP 陽性率為23.8%, 低于對照組的42.9%,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妊娠期齦炎作為牙齦病的一種, 菌斑微生物仍是其直接病因。妊娠在沒有菌斑存在的情況下, 妊娠不會引起牙齦炎, 但反之, 在菌斑存在的條件下, 妊娠中性激素水平升高則會誘發和加重牙齦炎的癥狀[5]。因此, 菌斑的控制仍是治療妊娠期齦炎的關鍵[6]。而口腔潔治作為去除牙石、色素、菌斑的最有效方法在臨床上被廣泛采用[7]。實驗中對比表1、表2所有研究對象經過口腔潔治后, 牙齦狀況明顯改善, BOP陽性率明顯降低, 正印證了口腔潔治的有效性。

      表2、表3分別是實驗組與對照組于妊娠3、8個月復診進行BI檢測, 測出的BOP陽性率。之所以選擇在妊娠3個月及8個月復診, 是基于妊娠期齦炎一般是從妊娠2~3個月開始出現明顯癥狀, 至8個月時達到高峰[8, 9]。選取這兩個時間點能夠有代表性地反映妊娠期齦炎的全程狀況, 使實驗結果更有全面性和代表性。

      兩組均進行了口腔潔治, 相當于都有了一個相對良好的口腔衛生基礎, 如何維護、保持這種良好的口腔衛生狀況, 才是預防妊娠期齦炎的關鍵[10]。強調的菌斑控制, 不應單純是醫務工作者在臨床上進行的口腔潔治, 還包括了患者自身在日常生活中的有效維護和保持, 包括正確地刷牙[11]、恰當地使用牙線等, 否則口腔潔治的效果就只能是“曇花一現”, 無法長久的保持。特別是孕前婦女, 這一罹患妊娠期齦炎的高危群體, 如何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狀況, 就是預防妊娠期齦炎的關鍵。因此, 作為醫務工作者在臨床工作中不應只片面強調口腔潔治這種臨床操作, 更應把口腔衛生宣教有效的結合進來, 耐心而專業地教會患者如何正確、有效地維持好口腔衛生狀況, 才能取得一個良好而長遠的治療效果, 也是預防妊娠期齦炎最有效的方法。

      綜上所述, 口腔潔治聯合口腔衛生保健宣教的方法可用于預防妊娠期齦炎, 比單用口腔潔治對妊娠期齦炎的預防效果更好。

      參考文獻

      [1]曹小竺. 孕前口腔保健預防妊娠期齦炎的效果分析. 中國婦幼健康研究, 2006, 17(3):165-166.

      [2]卞有金.預防醫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3:226.

      [3]徐素琴, 王荃, 于娟. 妊娠期牙齦炎與早產低體質量兒的關系. 南通大學學報(醫學版), 2011, 31(6):455-456.

      [4]張儂, 楊雅, 袁敘英, 等. 菌斑控制對妊娠期齦炎孕婦妊娠結局的影響. 臨床口腔醫學雜志, 2009, 25(7):412-414.

      [5]Bansal J, Suresh DK, Bansal A, et al. Periodontal diseases. Germany: Lap Lambert Academic Publishing, 2011:516.

      [6]Knop LA, Shintcovsk RL, Gandini LG Jr, et al. Impaction of maxillary central incisors: surgical and orthodontic treatment--case report. Int J Orthod Milwaukee, 2015, 26(3):25-29.

      [7]Kotwal B, Mahajan N, Jindal V. Non surgical periodontal therapy: a recapitulation. Germany: Lap Lambert Academic Publishing, 2013:374-377.

      [8]Baker MSA, Care ANP. Periodontal health of pregnant sudanese women. Müller: VDM Verlag, 2010:630-635.

      [9]方婕, 王露霏, 肖曉蓉, 等. 妊娠期齦炎在不同孕期的臨床及細菌學分析. 西部醫學, 2012, 24(5):866-868.

      [10]邱攀, 丁彬, 張方, 等. 妊娠性牙齦炎致新生兒早產及低出生體質量兒的臨床觀察. 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 2008, 24(3): 226-227.

      如何保持口腔衛生健康范文第2篇

      隨著口腔正畸學的發展,口腔衛生保健宣傳的普及和人們物質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自我形象完美程度的不斷追求,越來越多的口腔正畸患者及其家屬逐漸認識到正畸治療的必要性。在正畸治療中,由于要在口腔內添加固定或活動矯治裝置,給牙齒的清潔帶來一定的困難,使菌斑容易堆積,加之正畸療程一般較長,從而易造成釉質脫礦、牙齦炎、牙周炎、口腔潰瘍等疾病,影響矯治的順利進行,因此,在正畸治療中,做好口腔保健尤為重要。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4年3月至2008年4月,我院口腔門診收治正畸患者168例,男82例,女86例。年齡11~25歲。矯治方法:固定矯治器矯治技術(方絲弓矯治技術)。

      1.2 方法 將固定正畸患者隨機分為2組,干預組80例,共有牙齒1120顆;對照組88例,共有牙齒1232顆。在裝配固定矯治器前徹底清潔牙面,使菌斑指數為0。干預組給予常規治療的同時,進行口腔衛生宣教及有效刷牙方法的指導,并在正畸過程中嚴格監控口腔衛生狀況。對照組進行常規治療裝配矯治器后按原有刷牙習慣,未給予口腔衛生宣教及有效刷牙方法的指導。

      1.3 有效刷牙方法指導 講解正確刷牙方法,采用豎刷牙法,強調每日早晚、飯后刷牙,每次3 min,飯后5 min,并使用含氟牙膏及洗必泰漱口水漱口。

      2 結 果

      在裝配固定矯治器6個月、12個月分別對患者口腔衛生狀況進行評估,由同一醫生檢查并紀錄其患齲牙、患齦炎牙數、患脫礦牙數,結果見表1。表1 兩組6個月、12個月口腔衛生狀況分析表1中可見經過口腔衛生宣教的干預組,裝配固定矯治器后不同時期菌斑、牙齦炎等升高幅度明顯低于對照組,經χ2檢驗,6個月的χ2=2.394,P=0.302,差異無顯著性,而12個月的χ2=2.394,P=0.0所以說,12個月治療差異有顯著性。此結果表明口腔衛生宣教,對正畸患者菌斑控制,預防牙齦炎有積極作用,應該作為固定正畸患者的常規口腔護理措施。

      3 討 論

      3.1 固定矯治器引起口腔不潔的相關因素

      (1)使用固定矯治器正畸治療中,粘附在牙面上矯治器附件妨礙局部的刷洗和口腔自潔作用,加之戴固定矯治器早期牙間組織敏感,影響刷牙等原因,導致附件周圍食物殘留,菌斑大量堆積,引起牙齦炎癥反應。(2)由于固定矯治器的安放、帶環、粘固材料等對牙齦的機械和化學刺激,降低了刷牙的有效性,常有利于菌斑的堆積,引起牙齦炎癥,治療期間口腔衛生水平將直接影響到牙周健康。(3)戴用固定矯治器后,由于缺乏口腔衛生維護意識,口腔衛生狀況不佳者,牙齦腫脹出血、增生,不僅損害牙間組織健康,導致牙齦炎、牙周炎,同時也不利于牙齒的移動,還會產生釉質脫礦、牙齒齲壞,影響正畸治療。因此,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是矯治順利進行的重要條件。

      3.2 對策 提高正畸患者對菌斑控制重要性的認識,明確口腔衛生不良的危害。指導患者在口內戴有矯治器情況下如何維護自身的口腔健康。刷牙是控制菌斑,預防牙齦炎的基本方法。日常對菌斑控制主要由患者完成,在復診時醫生檢查進行專業清理,必要時可用一些藥物如洗必泰、氟化亞錫等輔助控制菌斑。要求患者養成飯后刷牙習慣,強調飯后即刷在菌斑形成前予以清除。

      3.2.1 心理護理 患者的合作是關系到整個治療過程成敗的關鍵。首先,牙科醫生、護士應與準備就診的患者討論治療目標、治療過程、所需時間、操作時可能碰到的問題等。與患者建立起彼此之間的信任。對臨床常見的正畸心理,如怕痛、怕拔牙、擔心效果、擔心復發、猶豫、緊張、焦慮,自卑心理做正確的心理輔導,向患者說明拔牙矯治的重要性和不要害怕的理由,對牙齒排列有障礙者,最好帶其參觀了解類似手術術后患者,或者用矯治好的患者牙模給予形象解釋,幫助患者了解正畸治療的基本過程及注意事項,使患者有充足的心理準備,增強自信心,使患者初診就感受到關心和被重視,在心理上得到安慰,取得患者及其家屬信任,爭取主動配合。

      3.2.2 矯治前口腔準備 在正畸治療前,仔細檢查口腔衛生狀況和存在的牙體牙周疾病,對治療前口腔狀況較差者,需要進行徹底的超聲潔治,對已存在的牙體牙周疾病應進行系統治療,口腔衛生盡可能恢復至良好的狀況后,再開始進行正畸治療。對較深的窩溝給予封閉。了解醫生的治療計劃,做好護理配合。

      3.2.3 矯治器裝配過程的護理 在試帶環時,應注意帶環是否壓迫牙齦,調磨帶環時,應去除帶環邊緣的毛刺。粘接帶環后,應除去多余的水門汀,特別是近齦緣處,否則易引起齦炎。在酸蝕牙面時,應注意不要將酸蝕劑接觸牙齦,以防止齦炎的發生。在粘貼托槽時,應將多余的粘接劑去除,特別是近齦端,以防止菌斑形成導致牙齦炎[1]。

      3.2.4 口腔衛生宣教 矯治期間可能因口腔衛生狀況惡化而出現釉質脫礦和牙周炎癥[2,3],囑患者準備好軟毛牙刷,并教會患者在戴用固定器后的刷牙方法,每日早晚及飯后應仔細刷牙,刷牙時應沿弓絲的方向輕輕刷動,每次不少于3 min,采用臨床研究已認可的傾斜45°刷牙方法,將牙刷的刷毛伸入弓絲后面重點清潔;在局部輕微顫動刷牙,避免牙頸部過度磨損;備用2 把以上牙刷,用后風干4 h 以上;對系統化刷牙方法仍不能有效清潔的牙齒鄰接處,以及弓絲下區域,可同時使用間隙刷刷牙。使用含氟牙膏及牙線,因為固定矯治器對牙齒的干擾,推薦使用浸蠟牙線。牙周情況差者應持續12 w使用氯已定漱口液。定期復診檢查刷牙效果及刷牙技巧。以上系統化刷牙醫囑形成常規治療內容,在治療之初即讓病人了解、反復學習,并邀請觀看口腔衛生教育錄像片等,以便病人配合治療。常規正畸治療后醫囑還包括提醒病人注意口腔衛生、預防刷牙出血、改變不良刷牙習慣,適當增加刷牙次數等。

      3.2.5 飲食宣教 牙齒疼痛或不適感在戴上矯治器的第1天就開始出現,第2 天達到最高峰,而后幾天逐漸減弱,1 w后基本消失[4],必要時服止痛片緩解癥狀。正畸治療中牙齒可有少許松動,帶環和托槽及其附件在受力時容易脫落,導致弓絲變形,因此,不要食用過粘、過硬食物,以免損壞托槽、帶環。食用水果類食物時,可切成碎塊后慢慢咀嚼。,每天自檢口腔衛生,不要自行調整矯治器。交待戴固定矯治器的注意事項,培養患者良好的自我護理意識。每次復診要主動詢問患者的自我感覺,適時進行正畸專業知識的宣教。

      4 小 結

      正畸治療過程中,要想達到理想的矯治效果,必須有一個良好的口腔衛生環境,因此, 治療中防治釉質脫礦和牙周組織損害是一項長期的任務,貫穿于整個正畸治療過程。口腔護理的好壞是治療中的關鍵,應當引起正畸醫生和專業護士的足夠重視。在治療中也應有意識地做好口腔健康教育并提醒和督促患者做好口腔衛生保健,同時配合各種措施進行防治。只有完善的口腔保健及正畸患者的積極配合,才能提高矯治的整體水平,最終達到口頜系統的平衡、穩定及美觀。

      參考文獻

      [1] 林珠,段銀鐘,丁寅.口腔正畸治療學[M].西安:世界圖書出版社西安公司,1997:602-605.

      [2] 黃曉峰,張丁.裝有固定矯治器離體牙齒的刷牙實驗研究[J].現代口腔醫學雜志,2002,16(2):150-151.

      如何保持口腔衛生健康范文第3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6年2月至2011年1月間,來我院口腔科就診接受固定正畸治療的恒牙列患者1206例,其中男552人,女 654人。年齡11~42歲,其中11~16歲占71%。安氏Ⅰ類患者729例,安氏Ⅱ類患者312例,安氏Ⅲ類165例。治療前口腔黏膜及牙齦組織正常,如有齲齒也在治療前得到修復。

      1.2 方法

      1.2.1 在治療前收集完整病史資料,包括石膏記存模型、照面牙 合相、拍攝曲面斷層片和頭顱側位片。患者均采用改良方絲弓矯治技術,少數病例聯合使用口外弓、簡易平導,簡易斜導和后牙牙 合墊矯治。利用方絲的托槽和直的弓絲,基本不在弓絲上打曲,同時運用推黃和進口連狀像皮圈托槽粘結全部使用不經調和的TF釉質粘結劑進行粘結,帶環粘結使用磷酸鋅粘結劑進行粘結。如6或7牙冠過短者就在其上粘頰面管;有的患者僅前牙錯牙 合,托槽僅粘接5,并將弓絲在其末端打回彎。

      1.2.2 矯正期間口腔衛生宣傳教育, 對每位剛配戴固定矯治器的患者進行現場示教刷牙方法,并講明保持口腔衛生衛生的重要性,要求患者增加刷牙次數,尤其是進食后及時清潔牙齒及牙齒表面的矯治器零部件,并保證刷牙的時間為3~5 min。要求患者3~5周按時復診 1次及保護好口腔內的固定矯治器,使用連狀像皮圈的患者要求2周復診1次。每位患者一份戴固定矯治器后注意事項,希望患者及家屬認真閱讀并參照施行。

      1.2.3 接受檢查前口腔衛生維護,要求患者認真刷牙,保持牙面及矯治器的清潔衛生。將牙冠表面吹干,檢查牙齒表面的完整性及光潔度;檢查口腔頰側唇側黏膜及牙齦邊緣牙齦狀況。拍攝曲面斷層片了解牙根情況。

      2 結果

      120例病例中,弓絲末端脫出變形引起頰側黏膜創傷性潰瘍1例,缺牙區無承載區弓絲引起頰側黏膜創傷性口炎3例,尖牙托槽牽引鉤刺激引起口角區黏膜創傷性炎癥5例,帶環頰側牽引鉤及邊緣刺激引起牙齦炎癥狀10例。

      口腔衛生較差引起牙齦齦緣炎及牙炎45例,其中全口齦緣炎5例,下前牙齦緣炎27例,雙尖牙齦緣炎13例,發生在11~16歲患者41例。牙釉質表面白堊色斑點病癥5例,齲齒3例,發生在11~16歲患者7例。17~42歲患者,牙根吸收2例,牙齦萎縮3例。

      3 討論

      安氏Ⅲ類錯牙 合治療可分為一般矯治、功能性矯治及外科矯治[1],錯牙 合畸形的正畸治療與其他醫學學科的治療一樣,也存在一定的潛在風險。在固定和活動矯治器治療期間,矯治器本身有可能導致創傷性潰瘍,活動矯治器如果戴用不適,患者可以自己取下,避免了對軟硬組織的進一步損害,而固定矯治器產生不適時患者無法自行取下,有可能使癥狀加重。固定矯治器與口腔軟組織接觸時會造成不適,尤其是在口角轉折處的尖牙位置,少數高度敏感患者對尖牙托槽或尖牙托槽牽引溝過度敏感,嚴重時會出現創傷性口炎,在臨床上可以用保護臘覆蓋在托槽上,減少托槽對黏膜的刺激。

      在矯治初期一般使用較細較軟的弓絲,患者若進食較硬食物時,弓絲受力后容易發生變形或滑脫,當一側弓絲滑出頰面管時弓絲末端容易刺傷黏膜,患者如不及時復診,可能導致創傷性潰瘍。因此,在放置弓絲時應預先做好防范措施,可將兩側弓絲未端進行回彎,也可在弓絲上設計阻擋曲,或者在不妨礙口腔功能的前提下弓絲末端盡量保留長一些。磨牙咬合關系的合理調整,是治療錯牙 合畸形患者的關鍵[2]。為了取得良好的矯治效果,常設計拔除第二前磨牙,或患者本身第一磨牙缺失時,后牙功能區無承載段弓絲較長,頰側脂肪墊較厚的患者在行使口腔正常功能時頰側黏膜容易被弓絲割傷或者弓絲受到較輕力時其末端也容易脫出,此時可以在缺牙區弓絲段放置塑料套管或連續結扎以減少弓絲對頰側黏膜的損害。固定矯治器放置后牙齒自潔作用減弱,容易導致局部菌斑堆積、牙齦易發生炎癥,表現為出血、腫脹等。在正畸治療前及治療過程中教會患者如何有效地清除菌斑,可保持牙齦狀態相對健康相對穩定,使患者維持較好的口腔衛生水平。

      在本研究中少數恒牙列初期患者其后牙牙冠經常萌不足帶環放置后帶環邊緣及牽引鉤與磨牙牙齦緣接觸緊密,增加了清潔口腔的難度,容易出現牙齦緣炎在支抗設計和支抗控制允許時如改用直接粘結頰面管,可明顯降低齦緣炎的發生率。另外,下前牙牙冠較窄或牙冠較短時口腔的自潔作用變弱,矯治器的使用加上口腔衛生狀況不好時更容易出現牙齦炎癥,但當矯治器拆除后炎癥會減少或消失。

      菌斑及其代謝產物是牙周病(牙齦炎、牙周炎)發生的始動因素[3],因此,為接受固定矯治的患者制訂合理的口腔衛生宣傳教育計劃,使其能有效地控制菌斑是非常重要的。內容應包括:向患者介紹菌斑與齦腫脹的關系、飲食與牙齦健康的關系、正確的刷牙方法、用菌斑顯示劑評價菌斑控制的效果等。我們認為對患者進行口腔衛生宣傳教育是至關重要的。極少數青少年患者,依從性較差,合作不好,不能認真有效地刷牙,口腔衛生狀況不好,使其牙齦緣、牙齦炎癥明顯加重,同時托槽周圍牙齒表面長時間軟垢、牙菌班的堆積,也有可能使患者牙齒表面脫鈣或嚴重時轉變成齲病,直接影響臨床矯治效果。

      矯治過程中的牙齒移動,會造成微量的牙根吸收,但對牙齒在口腔內的長期存在及功能運動不會造成明顯的影響,早期矯治可能減少牙根吸收。通常在兩年固定矯治期間,牙根長度大約吸收1 mm,這個均值存在個體差異,某些個體表現牙根吸收更多或對吸收更敏感,有過創傷的牙齒對 牙根吸收更敏感,牙根移動程度大的患者牙根吸收更明顯。牙根吸收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但目前尚無有效的預測和評估因子。研究發現,牙根吸收和牙齦萎縮均為成年患者拔牙矯治,牙齒移動距離較大,矯治時間較長。早期接受矯治的青少年病例尚未發現牙根吸收和牙齦萎縮。

      要獲得良好的矯治效果,同時要將固定正畸治療的潛在危險降到最低,筆者認為:一是實施矯治的正畸醫生應當具有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豐富的臨床經驗、高度的工作責任感和同情心;二是患者的配合,保持口腔衛生,必須按時復診;三是醫生根據矯治進展和具體狀況調整修改矯治設計,避免固定矯治器裝置對口腔軟硬組織的損害,縮短治療時間。該項矯正技術用于治療錯牙 合畸形患者,安全性高,治療效果好,可在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宋潔.上頜前方牽引結合直絲弓矯正技術治療成人中度骨性Ⅲ類錯牙 合的療效觀察.口腔醫學雜志,2008,28(11):608610.

      如何保持口腔衛生健康范文第4篇

      [關鍵詞] 牙周病;影響因素;病例對照研究

      [中圖分類號] R78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3)02(a)-0070-02

      牙周病是牙周深層組織受損的慢性破壞性疾病,是口腔常見病之一,病因復雜,已成為我國牙齒喪失的首位原因,甚至影響咀嚼及發音[1]。本文對影響牙周病的相關因素進行病例對照研究,為預防牙周病的發生提供依據,現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選擇2010年1月~2012年4月于我院診治的134例牙周病患者作為觀察病例,其中,男80例,女54例;年齡23~70歲,平均(52.21±16.12)歲;臨床表現為物理刺激牙齦易出血,患病區牙齦充血、水腫,牙周炎者可探及牙周袋,牙齒呈不同程度松動,X線照片可見牙周炎者的牙槽骨不同程度吸收現象患者,均符合牙周病診斷標準[2]。

      1.2 方法

      將牙周病患者作為觀察組,按1∶1比例選擇同期健康體檢人群作為對照組,比較兩組人群在下列方面上的差異:性別、年齡、教育程度、經濟收入、吸煙、牙周疾病知識、自身口腔健康狀況評價、定期接受口腔檢查、近2個月內是否存在精神壓力、營養不良、糖尿病。

      1.3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2.0統計軟件對所有數據進行分析,先實施單因素檢驗,然后將單因素檢驗中P < 0.05的因素賦值后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

      2 結果

      單因素分析顯示,觀察組男性、年齡大、受教育程度低、經濟收入、吸煙、缺少牙周疾病知識、對自身口腔健康狀況評價好、未定期接受口腔檢查情況、存在精神壓力、營養不良、糖尿病高于對照組(P < 0.05),見表1。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影響牙周病危險因素:缺少牙周病知識缺乏(OR = 3.70)、吸煙(OR = 3.39)、營養不良(OR = 3.01)、糖尿病(OR = 2.78),見表2。

      3 討論

      3.1 引起牙周病相關因素

      牙周病是牙周細菌和宿主防御功能相互作用的結果,菌斑及其毒性產物是其始動因子,引起牙周組織的炎癥和破壞,如果宿主防御功能好則不發生牙周病或輕度長期存在而不進展;當局部或全身因素降低牙周組織防御機制時,可致使牙周病發生、發展[3],這種局部或全身影響因素復雜[4],本文單因素檢驗中9個因素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Logistic回歸分析影響牙周病危險因素:缺少牙周病知識缺乏(OR = 3.70)、吸煙(OR = 3.39)、營養不良(OR = 3.01)、糖尿病(OR = 2.78)。現將各危險因素分析如下。①保持良好口腔衛生,接受過正規的牙周系統治療者,能有效地控制菌斑,預防牙周病的發生,缺少牙周病知識則牙周病發生率增加(OR = 3.70)。②吸煙患者牙周病明顯增加(OR = 3.39),且牙槽骨的破壞速度快,病變程度明顯重于非吸煙者,其致病機制為:吸煙影響局部血液循環,降低了局部氧量,使菌斑中厭氧菌數量增加,有利于致病菌,如牙齦類桿菌,中間類桿菌,螺旋體等生長;吸煙可抑制成骨細胞、成纖維細胞的生長,導致骨質疏松、吸收、影響傷口愈合;吸煙者口腔衛生較差,菌斑、牙石較多,且牙齦退縮明顯。③營養不良造成牙周組織功能降低,蛋白質缺乏,牙周結締組織變性,牙槽骨疏松;特定維生素的缺乏會造成牙周組織創傷愈合延遲[5]。④糖尿病對牙周病的發生也有較大影響,糖尿病患者發生重度或難治性牙周病的風險比非糖尿病患者高2~3倍[6],本文結果也顯示糖尿病增加牙周病易感性的(OR = 2.45):糖尿病可引起持久炎癥反應,使骨修復能力受損,妨礙新骨形成;糖基化終末產物對牙齦組織產生有害作用,激活破骨細胞引起骨反應,加重牙周患病程度;糖尿病患者IL-8和β-葡萄糖醛酸顯著低,使中性多形核白細胞(PMN)對病原體反應性受損[7]。

      3.2 預防牙周病的措施

      牙周病是多因素疾病,預防需從多方面考慮,防止病情發生和發展:①口腔科醫師應開展口腔衛生宣教,教育引導患者建立良好的口腔衛生健康理念,提高患者自我認識水平,了解牙周病的危害性;培養定期檢查和潔治的意識,形成良好的就醫行為;教育并指導患者自我控制菌斑,掌握維護口腔衛生的方法和技能,建立正確的刷牙方法和習慣,教會患者如何使用牙線、漱口液、牙間隙刷等輔助工具[9]。②煙草和吸煙行為在牙周病發展中的不良作用已經明確,應致力于鼓勵吸煙者戒煙,并勸阻青年不吸煙者不要吸煙。③合理調整營養,多食高蛋白、高維生素的食物,以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食用粗纖維食品,充分咀嚼,刺激唾液分泌,沖刷污物,起到按摩、強健牙周組織的作用,同時養成雙側咀嚼的習慣[10]。④糖尿病患者應積極控制血糖水平,密切注意保持口腔衛生,有牙周病癥狀時應及時就診,接受系統的牙周治療,并需定期隨訪。

      [參考文獻]

      [1] 第三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技術指導小組.第三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15-20.

      [2] 周燕,劉建安,高小普.廣州市天河社區居民牙周疾病現狀及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0,24(4):15-16.

      [3] 李叢華,楊霞,昊亞菲,等.牙周炎危險因素問卷調查報告[J].重慶醫學,2009,38(20):2597-2598.

      [4] 趙雪,劉靜波,王宏巖,等.成年人牙周炎流行因素的研究[J].口腔醫學研究,2006,22(6):625-626.

      [5] 牟盛達,葉莉虹.影響牙周炎相關因素的多元回歸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10,48(27):17-18.

      [6] 謝,閆長安.236例牙周病相關危險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J].吉林醫學,2011,32(15):2965-2966.

      [7] 楊得草,查彩琴.糖尿病患者牙周病危險因素的多元回歸分析[J].臨床醫學工程,2012,19(1):69-70.

      [8] 于曉潛,沙月琴,劉榮坤,等.晚期糖基化終末產物受體在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牙齦中的表達[J].實用口腔醫學雜志,2006,22(3):370-373.

      [9] 束蓉.牙周病病因及治療研究進展[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2007,27(6):625-628.

      如何保持口腔衛生健康范文第5篇

      關鍵詞:老年人口腔修復臨床分析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3)09-0205-02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口腔衛生宣教工作的開展,人們的口腔保健意識有很大的提高,口腔疾病常常是影響老年人生活質量的一大疾病。多數老年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牙列缺損或缺失,為了維持適當的咀嚼、消化、語言等功能及良好的心理狀態,口腔修復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1造成老年人口腔健康問題的因素

      1.1生理因素:老年人各組織器官隨著年齡增長發生較為明顯的退行性變化。

      1.1.1隨著年齡增長,牙釉質的釉板組織會出現裂痕,同時其裂痕間隙內的水分喪失,最終會導致牙齒的裂開。與此同時,牙釉質的顏色會改變,且滲透性降低。

      1.1.2牙本質的變化。牙本質在老年時期容易變成硬化牙本質,且牙體脆性系數變大。同時,隨著牙體的髓腔空間變小,會造成拔牙的難度增大,使根管治療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

      1.1.3牙周組織的變化。老年人牙周組織的細胞活性降低,會出現牙周組織的萎縮的現象。同時,牙周膜腔變窄,血管的形態出現異常。有些甚至出現牙的頸部及根部的分叉,造成壓根暴露在外面,使牙體出現松動。

      1.1.4顳下頜關節的改變。顳下頜關節盤及髁狀突關節區的各種纖維在老年時會出現分布紊亂的現象,如成纖維細胞變少而膠原纖維明顯增多。導致皮質骨的吸收增大,從而改變關節的正常面的結構。

      1.1.5口腔粘膜的變化。代謝功能的衰退容易導致老年人口腔粘膜組織的變化。如:黏膜細胞萎縮。而黏膜組織脫水會降低組織張力和彈性,引起黏膜組織逐漸變薄及缺乏水分。同時,血管分布的降低,會導致損傷的組織修復時間長,從而引起其他的口腔相關疾病的發生。

      1.2行為習慣因素。

      1.2.1齲病多好發于沒有良好的飲食習慣、平時口腔衛生及護理較差及機體營養不良等的人群,而齲病中發生率最高要數根面齲和頸部齲。

      1.2.2牙周病大多是由老年人的平時口腔衛生觀念較差、飲食時食物嵌塞、及傷及牙周組織的創傷等因素引起。

      1.2.3長期不良的生活習慣,如:吸煙、飲酒、習慣進食較燙的食物等,會導致老年人的口腔黏膜出現白斑。當然,牙頜組織的改變及口腔修復物本身的不良作用等也可導致白斑的發生。

      2老年人口腔修復治療臨床分析

      2.1老年人口腔修復的類型和特點。

      2.1.1固定修復:活動修復是以前較常用的修復類型。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如今口腔修復多以固定修復為主。固定修復能有效利用殘根殘冠,增強口腔的咀嚼功能。

      2.1.2活動義齒:固定義齒能用于一部人老年人,當牙齒缺失量較多時,活動性修復是主要修復方法。在進行活動性修復設計時,應從修復對老年人所帶來的靈活性和穩定性考慮。在設計活動義齒時要保持連續性的思維模式,即為方便以后的義齒修復維護,應在設計時多設計便于以后使用的備用卡環。

      2.1.3種植義齒:種植義齒被譽為人類的第三付牙齒,近年來,由于各種牙齒材料及修復技術的不斷更新,使種植義齒得以廣泛運用于口腔、頜面部及耳鼻喉等的器官問題的修復治療。以前種植義齒在老年人的口腔修復中一直受到限制,但是近年來,種植義齒的口腔修復方法越來越得到人們的接受,并取得了很好效果。

      從修復的目的進行分類,口腔修復又可以分為美學修復、功能性修復和治療性修復。其中,功能修復的內容為牙體、牙列方面的修復以及缺損頜面部的修復;而治療性修復冊則對牙周病和顳下頜關節紊亂綜合征的矯正治療。

      2.2老年人口腔修復特點。作為醫務人員,在對老年人進行口腔治療時,應針對老年人不同的口腔特點,采用適合老年人生理和心理適應水平的修復方案,使該方案遵循生理學和生物學的原則。并做好對老年人口腔修復前及修復后的的相關健康教育,使其重視口腔衛生,降低口腔疾病的發生。

      2.3老年人口腔修復治療方法。

      2.3.1治療模式:為老年人制訂治療計劃時,在治療中修復體的設計制作要充分考慮老年人的特點,由口腔修復科的醫師在綜合考慮患者的口腔疾病、全身系統病史、患者及家屬的承受能力及配合程度后制作切實可行的、能為醫患雙方都接受的方案,各分科嚴格按照計劃進行拔補治后再轉口腔修復醫師進行牙體及牙列的重建,以恢復適當的咬合功能。實施修復的方案既要考慮到老年人的口腔狀況,又要考慮到義齒在老年患者口腔中使用的效果如何。

      2.3.2口腔修復方法的選擇:塑料可摘局部義齒通常戴用時間較短,因為其機械性能較差,戴用不舒適,不利于口腔衛生。但因其相對便宜、易于修改,在其他牙齒隨后亦需拔除修復時,可較容易地修改加牙。作為老年患者的暫時義齒,有利于患者適應將來的全口義齒。與可摘局部義齒修復相比,固定義齒體積小、無異物感、舒適、不妨礙發音,患者不需要取戴,咀嚼舒適。老年患者選擇修復方法時應綜合考慮患者的全身情況、口腔衛生、余留牙狀況等多種因素。

      2.4修復過程。由于老年人正處于生理和心理的某個特殊階段,其渴望得到應有的尊重和人文的關懷。醫生及護士應讓其充分知情同意,并能夠在和諧的氣氛中順利接受治療。許多研究表明,健康的心理和愉悅的心情是可是治療很多種疾病的,因此,讓接受口腔修復治療的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對醫生信任,對醫療環境滿意,對醫療技術滿意就顯得尤為重要。

      總之,老年人無論在生理、病理、心理狀態方面都有其特殊性。要使老年人牙列缺損或缺失獲得良好的修復效果,口腔科醫師不僅必須具備良好的系統知識與專業技能,而且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把握問題的關鍵。在整個修復過程中應注意做到全身與局部的相互兼顧、治療與護理的相互配合及治病與防病的相互結合,不斷改變老年人口腔疾病治療條件,總結臨床經驗,為發展老年口腔醫學事業不斷進行探索。

      參考文獻

      色综合久久精品亚洲国产| 亚洲大片在线观看|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 | 亚洲色偷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久久1区2区3区| 午夜亚洲www湿好大|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免| 色欲色欲天天天www亚洲伊| jlzzjlzz亚洲jzjzjz|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无码网站|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 亚洲婷婷第一狠人综合精品| 午夜影视日本亚洲欧洲精品一区| 亚洲精品国产日韩无码AV永久免费网| 色窝窝亚洲av网| 亚洲综合色婷婷七月丁香| 亚洲成人精品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千人斩|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色成人四虎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在线电影网|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 亚洲综合色区中文字幕| 国产色在线|亚洲|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 亚洲欧洲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综合网站7777香蕉| 亚洲综合无码无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电影成人| 国产精品久久亚洲一区二区| 婷婷亚洲综合一区二区| 亚洲另类少妇17p|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放HE| 久久精品国产69国产精品亚洲| 亚洲国产a∨无码中文777|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中文|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亚洲国产第一站精品蜜芽| 亚洲深深色噜噜狠狠爱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成人| 亚洲天堂中文字幕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