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公共衛生管理細則內容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 旅店業;五常法;衛生監督;效果
[中圖分類號] R194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5)20-104-03
Research of five-routine working regulation of health service management model in hotel industry in Shijingshan district
ZHANG Shuhua ZHOU Lisen XU Xiaoguang
Sanitation Supervision Institute, Health Bureau of Shijingshan District, Beijing 10004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establish the health service management model of five-routine working regulation suitable for hotel industry. Methods 40 hotel units, which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ccording to cluster random sampling methods, were formulated with the health service management model of five-routine working regulation. To evaluate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s of the health status scores of public places pre-and post experimental and the project qualified rate of hygiene surveillance in experimental group, to make statistical analysis according to x2 test and SPSS17.0 statistical software. Results The qualified rate of various health management index after five-routine working regulation management has been obviously improved (P
[Key words] Hotel industry; Five-routine working regulation; Sanitation supervision; Effect
“五常法”是香港何廣明教授引進日本“5S”管理[1],結合香港實際創立的一種企業管理方法。“五常法”簡言之就是常組織、常整頓、常清潔、常規范、常自律。其主要特點就是將高深的現代企業管理理論變成簡單易行的行動?!拔宄7ā币言诠S、醫院[2]、幼稚園等行業推行,在餐飲業衛生管理方面也有應用,并且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本課題擬將“五常法”管理理念與旅店業的衛生管理標準結合,在石景山區旅店業中建立“五常法”的衛生管理模式[3],現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石景山區共有80個旅店單位,分布在9個街道[4]。從石景山區9個街道中,按地區從東往西抽4個街道,采取整群抽樣方法,選取40個旅店單位作
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設立實驗組。
初步建立旅店業衛生管理“五常法”實施細則,選取部分有代表性的單位進行預實驗,對“五常法”進行評價,根據效果,進行修改,確立旅店業衛生管理“五常法”實施細則。
實驗組在一年時間實施“五常法”衛生管理。
建立旅店業“五常法”衛生管理量化評估表[5]。在實驗期間,衛生監督部門按衛生管理量化評估表對實驗對象貫徹落實 “五常法”情況進行檢查,并對企業進行反饋[6]。
對“五常法”的實施效果進行評價。評價體系為:在實施“五常法”衛生管理模式前后,實驗組旅店業衛生狀況評分、衛生監測項目合格率的比較。
表2 五常法管理前后衛生管理檔案和制度的建立情況
分組 檔案內容 % 檔案保存 % 自查記錄 % 衛生制度 %
管理后 40 100.00 40 100.00 30 75.00 40 100.00
管理前 12 30.00 10 25.00 6 15.00 16 40.00
表3 五常法管理前后衛生設施設備建立情況
分組 廢棄物設備 % 清洗設施標識 % 清洗設備使用 % 盥洗設備設置 % 盥洗設備使用 %
管理后 40 100.00 40 100.00 40 100.00 40 100.00 40 100.00
管理前 40 100.00 39 98.75 29 72.50 39 98.75 31 77.50
表4 五常法管理前后一次性用品用具使用和合格證明索取情況
分組 不重復使用 % 合格證明索取 % 一次性用品索證合格 %
管理后 40 100.00 40 100.00 40 100.00
管理前 39 98.75 26 62.00 15 37.50
1.3 相關因素評定標準
指標設定和評分標準依照衛生部《旅店業衛生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966-1996規定的內容執行,對40個研究對象實施“五常法”管理前、后的旅店衛生狀況進行調查打分。
1.4 統計學方法
用Excel 2007錄入調查數據,對所有錄入信息使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五常法”在實驗前后公共場所衛生狀況評分、衛生監測項目合格率的比較使用x2檢驗。以P
2 結果
2.1 實施五常法管理前后旅店業衛生狀況比較
2.1.1 公示情況 管理后的衛生許可證公示率為100.00%,顯著高于管理前的67.50%(x2=15.52,P
表1 五常法管理前后衛生許可證、信譽等級和檢測結果公示情況
分組 許可證 % 信譽等級 % 檢測結果 %
管理后 40 100.00 40 100.00 30 75.00
管理前 27 67.50 17 42.50 15 37.50
2.1.2 衛生管理檔案和制度 管理后檔案內容齊全的占100.00%,顯著高于管理前的30.00%(x2=43.08,P
2.1.3 設施設備 五常法管理前后廢棄物專用設備、清洗設施標識和盥洗設備設置的建立沒有統計學差異。其中廢棄物設備配備率為100.00%,清洗設備標識張貼率為98.75%,盥洗設備設置率為98.75%。管理后清洗設備使用率為100.00%,顯著高于管理前的72.50%(x2=12.75,P
2.1.4 一次性用品用具[7] 五常法管理前后能做到不重復使用一次性用品用具的比例占98.75%,無統計學差異。管理后能夠做到索取一次性用品用具合格證明的占100.00%,顯著高于管理前的62.00%(x2=16.97,P
2.1.5 消毒 管理后的消毒設備標識率為100.00%,顯著高于管理前的85.00%(x2=4.50,P
2.1.6 公共用品使用、更換、消毒[8] 五常法管理前
表5 五常法管理前后消毒指標比較
分組 消毒設備標識 % 消毒間雜物 % 消毒程序 % 消毒藥品 % 消毒配比容器 %
管理后 40 100.00 40 100.00 40 100.00 40 100.00 40 100.00
管理前 34 85.00 22 55.00 18 45.00 21 52.50 14 35.00
表6 五常法管理前后公共用品使用、更換、消毒情況(一)
分組 客用棉織品 % 客用茶杯浴盆 % 清潔污染不交叉 % 公共用品配備 % 公共用品更換 %
管理后 40 100.00 40 100.00 40 100.00 40 100.00 40 100.00
管理前 36 90.00 30 75.00 19 47.50 32 80.00 37 96.25
表7 五常法管理前后公共用品使用、更換、消毒情況(二)
分組 公共用品消毒記錄 % 清潔分區 % 公共用品標識 % 保潔柜無雜物 % 公共用品分類 %
管理后 34 85.00 39 97.50 40 100.00 40 100.00 40 100.00
管理前 9 22.50 7 17.50 26 65.00 31 77.50 19 47.50
后客用棉織品合格率無統計學差異,合格率為95.00%。管理后客用茶杯浴盆合格率為100.00%,顯著高于管理前75.00%(x2=11.43,P
2.2 實驗室檢測
管理后實驗室檢測合格率為100.00%,管理前實驗室檢測合格率為82.50%。不合格指標主要為毛巾、枕套、被罩和床單。兩者之間具有統計學差異(x2=5.64,P
表8 五常法管理前后衛生指標合格情況
分組 合格件數 合格率(%)
管理后 40 100.00
管理前 33 82.50
3 討論
五常法衛生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旅店業公共衛生水平[9]。實施五常法管理后旅店業衛生狀況得到全面提高[10]。五常法管理前后的各項衛生管理指標經x2 檢驗,存在明顯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五常法”體系倡導全員參與,建立清潔責任區、責任人,且公布在現場,從現場著手,每個人有負責清潔、整理、檢查的區域,工作時始終貫徹先防止污染產生,即便產生也立刻清潔的理念[13]。強調人人參與、時時清潔,使工作場所經常保持清潔狀態,設備、物品隨時都能正常使用。同時倡導將清潔衛生納入員工日常工作的組成部分,拋棄傳統的日后大掃除式清潔,清潔衛生由突擊轉變到常態,個人衛生狀況與清潔衛生工作積極性大大提高。實施五常法管理前后比較顯示效果明顯[14]。“五常法”在旅店業實施以來,未發生任何公共場所投訴事件,有效地保證了旅店業公共場所的衛生安全,衛生監督工作效率明顯提高。定位、定量,集中擺放,使物品積壓、重復采購、浪費現象減少,降低了運行成本,提高了旅店業的經濟效益[15]。
同時,旅店業也在“五常法”的幫助下,加強了自律管理,客流量、營業額、顧客滿意度明顯提升,企業形象不斷提高[16]。所以,“五常法”在旅店業的監管中能夠起到積極作用,能讓監督單位與企業達到“雙贏”的共同效益。
長期以來,由衛生部門監管旅店業公共場所衛生形成了一種定勢,即以各種衛生法規和衛生標準來要求經營者,至于如何達到衛生狀態衛生部門就無需關注了。然而,經營者并不是有很高管理水平的群體,他們也并不知道怎樣做才能達到衛生標準,因此,就只好應付,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衛生問題,這可以說是衛生監管的頑癥。而“五常法”恰好能夠解決這一難題,衛生監督員不但能提出標準,而且能指導達到標準的方法[17]。此次試點使用的《五常法管理實施細則》在試點工作中取得了極大的效果,簡明易懂,讓經營者及時知道了做什么,怎么做。
“五常法”是一個適用于許多地方和單位管理的方法,學校、醫院、公司、工廠、飯店等等都可以用“五常法”。從本次的實踐經驗來看,在旅店業中推廣應用的效果是明顯的、積極的,因此,將“五常法”在整個旅店業行業推廣是可行的,但要注重的是大、中、小型旅店業的硬件及人員素質的個體差異。我們在下一個段也將對小型旅店業實施“五常法”管理進行試點及推廣。
綜上所述,旅店業“五常法”衛生管理模式的推廣及實施,改變了傳統的衛生監督模式,是公共衛生管理理念的更新。該制度的實行,是科學的,有效的。但旅店業“五常法”衛生管理模式是一種新的管理模式,正處于起步階段,還需要時間去探索和完善,使之更具合理性和可操作性。通過進一步完善,在充分發揮該新模式積極作用的同時,把可能出現的負面影響減少到最低限度。
[參考文獻]
[1] 何廣明.現代管理“五常法”[M].香港:明窗出版社,2001.
[2] 孫少雄.如何推行5S [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1:30.
[3] 陳文玉,李華,趙錦仲,等. 實施五常法活動對職工素質的影響[J].南方護理學報,2003,10(4):85.
[4] 李華,盧少萍.五常法在病區環境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管理雜志,2004,4(1):59.
[5] 張雁宏,孫占斌. 公共場所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研究[J].中國公共衛生管理,2005,21(6):475.
[6] 麥建章,李旭才,李翠萍. 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模式與社會衛生信譽體系建設的探討[J]. 衛生軟科學,2005,19(1):27.
[7] 陳學敏.環境衛生學[M].第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222-223.
[8] 鄒明霞,馬雪蘭,何加芬,等.南昌市公共場所空氣細菌總數監測結果分析[J].環境與健康雜志,2003,20(5):300.
[9] 程錦隆.石家莊市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在公共場所中的應用[J].環境與健康雜志,2008,22(10):921- 922.
[10] 金濤.公共場所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探討[J].浙江預防醫學,2008,20(5):54.
[11] 孔維生,陳軍. 公共場所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的實踐[J].浙江預防醫學,2008,20(2):37-38.
[12] 吳豪世,江林麗,祝榮堅. 公共場所衛生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中國公共衛生管理,2001,17(4):299-300.
[13] 陳建,范亞平,潘春生. 馬鞍山市賓館旅店實施公共場所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效果評估[J].現代預防醫學,2008,35(2):335-338.
[14] 薛志x.成都市旅店業衛生監督管理量化分級試點工作初探[J].現代預防醫學,2008,35(1):180-181.
[15] 漆少廷,白洪忠. 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公共場所衛生監督技術報告[J].中國國境衛生檢疫雜志,2005,28(4):202-203.
[16] 林長欣. 廣州白云國際機場公共場所衛生監督技術報告[J].中國國境衛生檢疫雜志,2007,30(增刊):52-55.
部隊內務標準細則一一、具備有效的衛生許可證,亮證經營;從業人員持健康證明和衛生知識培訓證明上崗。
二、衛生制度健全??陀霉灿闷贰⒂镁叻闲l生要求,做到一客一換一消毒??陀妹?、棉被、枕芯三個月更換清洗一次。建有各類物品消毒記錄,消毒制度張貼上墻,按規定程序清洗消毒。臉(腳)盆標志清楚。設無煙客房或無煙樓層,并有禁煙標志。
三、根據經營規模和樓層分布,分設杯具專用消毒間(標志明顯),具備上、下水和三個水池(去污、消毒、清洗池標牌),配備消毒柜和保潔櫥柜。四、客用棉織品及拖鞋、臉(腳)盆等要設置洗消間(如洗衣房)及洗滌、消毒設備;各類棉織品如床單、毛巾、浴巾、墊布、桌布等要分類回收、洗滌、消毒和存放。如外送清洗棉織品,提供洗衣廠家的營業執照復印件、合同及發票備查。應設置拖鞋專用消毒桶。
五、客房及衛生間每日清潔消毒,按照開窗通風衛生設施表面消毒整理打掃房間更換用具用品擦拭桌面衛生設施清洗消毒順序進行。公共衛生間及盥洗室有獨立排風設備,保持清潔,并定期消毒。
六、工作車合理設置并采取保護措施分別別存放棉織品、一次性用品及清潔工具,防止交叉感染。清潔面盆、浴盆、恭桶的工具應分開存放,各類抹布標示明顯,要分類使用、定位擺放,專布專用,并及時清洗消毒。
七、環境整潔,空氣質量、噪聲、照度、通風等符合衛生標準。沒有防蚊、蠅、鼠、蟑等設施、措施,蚊、蠅、蟑螂等病媒昆蟲指數及鼠密度符合有關考核標準。集中空調正常運行,達到衛生管理標準和要求。
八、建有五病調離記錄,無調離的,每年零記錄。凡患有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甲型、戊型)、活動期肺結核、化膿性、滲出性或接觸性皮膚病等傳染性疾病從業人員,立即調離直接為顧客服務的工作崗位。
部隊內務標準細則二一、衛生管理組織
1.本單位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是賓館衛生安全的第一責任人,對賓館衛生安全負全面責任。
2.主管負責人,對賓館衛生負全面管理責任。并承擔衛生管理職能。
(1)組織從業人員進行衛生法律法規和衛生知識培訓。
(2)制訂賓館衛生管理制度及崗位責任制度,并對執行情況進行督促檢查。
(3)檢查賓館衛生狀況并記錄,對檢查中發現的不符合衛生要求的行為及時制止并提出處理意見。
(4)對賓館衛生檢驗工作進行管理。
(5)組織從業人員進行健康檢查,督促患有有礙賓館衛生疾病和病癥的人員調離相關崗位。
(6)接受和配合衛生監督機構對本單位的食品衛生進行監督檢查,并如實提供有關情況。
二、從業人員健康檢查制度
1.賓館從業人員應按《賓館衛生法》規定,每年進行一次健康檢查,如遇特殊情況還應接受臨時檢查。
2.新參加工作或臨時參加工作的人員應經健康檢查,取得健康合格證明后方可參加工作。
3.凡患有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傳染病、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或者滲出性皮膚病以及其他有礙賓館衛生疾病的,不得從事接觸直接入賓館的工作。
4.從業人員有發熱、腹瀉、皮膚傷口或感染、咽部炎癥等有礙賓館衛生的應立即脫離工作崗位,待查明原因、排除有礙賓館衛生的病癥或治愈后憑有效的醫院證明方可重新上崗。
三、從業人員衛生知識培訓制度
1.應按《賓館衛生法》有關規定,每年接受賓館衛生法律法規及相關衛生知識的培訓學習,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
2.新進從業人員以及臨時工應做到培訓后上崗,培訓情況應記錄在案。
3.應定期組織從業人員學習食品衛生法律法規及相關衛生知識,使從業人員了解熟悉有關應知應會內容,每次學習要有學習記錄。
4.應建立從業人員學習培訓、考核檔案。
5.對不參加培訓學習或考核不合格者要從嚴考核直至辭退。
四、衛生檢查制度
1.按各工作崗位的職責和衛生要求,開展衛生檢查工作。
2.由負責人會同有關人員對賓館各個環節進行衛生檢查工作。
3.每次檢查均應將發現問題與當事人確認,并做好衛生檢查記錄。
4.應針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提出改進及處理意見,對不符合衛生要求的行為應及時制止。
5.健全衛生管理獎懲制度,每次檢查結果均應納入單位工作考核。
6.應建立衛生管理檔案備查。
五、個人衛生制度
1.應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操作時必須穿戴潔凈的工作衣帽,接觸直接入口食品時還應戴口罩。
2.不得用手直接抓取各類布草。
3.不得穿戴工作衣帽進入廁所。
4.不得在賓館內吸煙和隨地吐痰。
5.非工作人員不得隨意進出垃圾處理區。
6.工作人員都應做到勤洗手、勤洗澡、勤換衣服、勤理發、勤剪指甲。
7.不得在操作過程中佩帶飾物及與工作無關的個人物品。
六、庫房管理制度
1.庫房要有專人管理,嚴格執行布草出入庫檢查驗收制度。
2.布草的儲存要分類、分架存放,并做到標記鮮明,碼放整齊,隔墻離地,定期檢查。
部隊內務標準細則三1、遵守《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住宿業衛生規范》、《旅店業衛生標準》等法律法規和衛生規范標準的有關規定,規范小旅店經營行為,不符合衛生規范要求的,將立即整改到位;
2、建立健全的衛生管理制度和崗位責任制,設有衛生組織機構,并配有專(兼)職衛生管理人員;
3、從業人員經體檢培訓取得健康證明后上崗;
4、保持室內外環境衛生整潔;
5、提供顧客用化妝品應符合《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等法律法規及衛生標準要求,索證材料齊全,不采購無標簽標識或標簽標識不符合規范要求的化妝品;
6、設立有獨立且符合衛生要求的清洗消毒間,公共用具(茶具、臉盆、腳盆、拖鞋等)消毒設施和制度落實到位,做到一客一換一消毒,清洗消毒記錄完整,所配備的數量能滿足清洗消毒周轉的要求;
7、床上用品做到一客一換,長住客至少一周一換,清洗記錄完整,并按旅店床位1:3的比例配備。外送清洗的,到清洗消毒條件合格的洗滌公司清洗并簽訂合同,并做好送洗與接收記錄;
公共場所是人員密集的場所,公共場所衛生狀況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消費者的身體健康。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公共場所的數量大幅增加,服務內容、經營形式趨于多樣,對傳染病預防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F在正值我市創建國家衛生城市進入攻堅階段,而目前公共場所中“五小”類經營單位占相當大比例,一方面經營單位的衛生設施簡陋,另一方面從業衛生知識缺乏,操作技能不熟練,公共場所衛生工作出現兩難。后續的長效管理如何建立,如何有效分配衛生監督力量,都是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
為了改善我市公共場所的衛生狀況,推行規范化管理,提高我市公共場所衛生監督管理水平,我市從現在開始對公共場所衛生監督實行量化分級管理工作。
加強領導,精心策劃
為在全市推行好公共場所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我市加強領導,進一步明確職責,已成立了__市公共場所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并根據屬地管理的原則,以《公共場所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指南》為具體操作規范和標準,有序開展工作。結合我市的實際情況首先選擇在住宿業推行量化分級管理工作,待鞏固和完善后再逐步推廣到美容美發業、洗?。ㄉD茫﹫鏊陀斡緢鏊^)、歌舞娛樂場所、商場等其他公共衛生場所。重點從公共場所的衛生設施設備建設、日常衛生管理入手,進一步提高我市公共場所經營者的法制意識和安全衛生意識,建立起公共場所衛生管理信用體系和衛生監督長效機制。
制定標準,廣泛宣傳
公共場所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工作分為培訓、宣傳動員、檢查評價、衛生信譽等級的確定、公示、效果評估等6個階段。目前,全市各縣(區)公共場所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已組織衛生監督員集中學習了《公共場所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指南》,掌握了現場監督量化標準和要求,統一了評分標準和評審辦法,同時完成了總體目標中住宿業等重點制定行業的摸底調查工作,把全市住宿業按照經營場所性質、規模和面積大小等情況進行了摸底調查,并按行業發放了《住宿業衛生監督量化分級評分表》等表格。
此外,還通過培訓宣傳了公共場所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制度的目的、意義,評審程序和要求。
由于公共場所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是一種新的監督模式,為了把這項工作做好,我市組織開展了公共場所量化分級管理的培訓。采用集中統一培訓、以會代訓等形式,組織有關的單位負責人召開專項工作會議,集中培訓。培訓班通過宣講量化分級管理的意義,提高培訓班學員對搞好量化分級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認識,鼓勵企業加大硬件設施的投入。為使量化分級管理制度家喻戶曉,使消費者參與,還采取多種形式宣傳量化分級管理,向社會廣而告之,動員社會力量加強監督,營造良好的氛圍。例如,向公共場所經營單位送達開展公共場所量化分級管理的通知和工作方案,要求其開(來源:文秘站 )展自查自糾,依法規范經營行為。同時還設定符合我市實際情況的評查內容,更好地爭取管理相對人的理解和支持,主動投入到創a級的活動中。
動態監管,嚴格評審程序
公共場所衛生信譽度評級及監督頻次分別為:總得分在90分以上的,衛生狀況為優秀,衛生信譽度為a級,監督頻次不少于1次/2年;總得分在70~89分的,衛生狀況為良好,衛生信譽度為b級,監督頻次不少于1次/年;總得分在60~69分的,衛生狀況為一般,衛生信譽度為c級,監督頻次不少于2次/年;總得分低于60分的,責令限期整改,并依法處理。評定后,今年將在住宿業使用衛生信譽度等級公示標識(笑臉、平臉、苦臉),使市民一目了然。
【關鍵詞】 德爾菲研究法 《盧灣區民營醫療機構執業監管評估標準》
民營醫療機構作為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向社會提供多元化服務。其誕生,為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緩解醫療保健領域的供需矛盾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1]。然而隨著民營醫療機構迅速發展,一些不規范執業的現象也逐漸暴露出來。如何規范民營醫療機構的執業行為,是衛生行政部門面臨的重要問題。
為探索當前形勢下民營醫療機構衛生監督管理的新模式,增強民營醫療機構守法意識和自律意識,逐步規范多元化的醫療服務市場,建立民營醫療機構長效管理機制,筆者采用德爾菲研究法進行了《盧灣區民營醫療機構執業監管評估標準》(下稱《評估標準》)的研究。
1 方法與步驟
1.1 研究方法 采用德爾菲法構建《評估標準》的指標體系和指標權重。德爾菲法依據系統的程序,采用匿名發表意見的方式,即專家之間不相互討論,不發生橫向聯系,只與調查人員發生關系。通過兩輪專家征詢,歸納專家對指標體系的看法和意見,得到一個比較一致且可靠性較大的結論,通過修改,最終制定完成《評估標準》。
1.2 研究步驟
1.2.1 設計擬定專家征詢表 在文獻查詢了解相關資料和最新動態的基礎上,廣泛征求民營醫療機構監管專家和一線監督員的意見,同時結合歷年來監管工作中摸索出的民營醫療機構監管重點,初步擬定民營醫療機構執業監管評估標準的指標體系。指標體系從政府監管、自身管理、社會監督3個緯度著手,包括醫療機構、醫務人員、安全與質量、技術與設備等方面內容。
根據初步擬定的指標體系,制定第一輪專家征詢表。征詢表的內容包括專家基本信息、填表說明和各項指標評分表等內容。每項指標按認同度、重要性,分四個等級(7~8、5~6、3~4、1~2)供專家測評。
1.2.2 確定征詢專家 從衛生行政部門、衛生監督部門、公共衛生管理研究、醫療機構經營管理等不同層面選擇征詢專家隊伍。所選專家為在民營醫療機構管理研究方面有一定經驗、工作年限較長的專家。
1.2.3 進行2輪專家征詢 在評估指標的研究過程中,進行2輪專家征詢。
第1輪征詢由專家對初步擬定的各項指標(包括一級指標和二級指標)的認同度和重要性進行評價。第1輪專家征詢主要用于篩查確立《評估標準》的指標體系,去除專家認同度較低的指標,增加或修改專家意見集中的指標,建立較為完善的評估標準指標體系。同時根據專家對各項指標重要性的評價,初步確立《評估標準》中各項指標的權重。
第2輪征詢由專家對指標體系中各項指標的權重的認同度進行評價。第2輪專家征詢主要用于各項指標權重的確立,根據專家的評價結果,調整各項指標相應的權重。根據指標的權重結果,按照滿分100分的構架,確立《評估標準》中一級、二級指標的具體分值。
1.3 統計方法 運用Microsoft Excel 2003軟件完成本研究中相關資料的數據分析。
2 結果
2.1 專家基本情況
2.1.1 專家組成 本次研究共選擇了在民營醫療機構管理及研究方面有豐富經驗的專家11名。包括:(1)醫療執業監督專家;(2)衛生行政部門專家;(3)高校公共衛生管理專家;(4)民營醫療機構高級管理人員。
2.1.2 專家積極系數 專家積極系數即專家征詢表的回收情況。本次研究征詢專家11名,在2輪征詢中所有專家均認真參與,2輪征詢專家征詢表的回收率均為100%,專家積極系數均為100%。
2.1.3 專家權威程度 專家的權威與否對評價的可靠性有相當大的影響。專家權威程度由兩個因素決定,分別為專家對指標的熟悉程度、專家對指標進行評價的判斷依據。權威程度(Cr)為熟悉程度(Cs)和判斷依據(Ca)的算術平均值。即Cr =(Cs+ Ca)/2。權威程度應在0~1之間波動,數值越高說明專家對咨詢的問題越熟悉,權威程度越高。
經統計,11名專家對各項指標的判斷依據(Ca)均值為0.86、熟悉程度(Cs)均值為0.90,專家權威程度(Cr)為0.88,權威程度較高。
2.1.4 專家意見集中情況 即專家組對各項指標評價結果的意見總體情況,用各個指標評分的算術平均值表示。某指標的算術平均值越大,則說明專家對該指標的意見集中程度越高,該指標的認同度和重要性越高。
本次研究中“醫療機構執業許可”,其算術平均值為7.75,表示這個指標相對來說最為重要(見表1、表2)。
2.1.5 專家意見協調程度 專家協調程度反映了專家彼此之間對各項指標給出的評價意見是否存在較大分歧。專家協調程度可以由變異系數(Vj)來衡量。變異系數為指標的標準差(δj)與指標算術平均值(Mj)之比。即Vjδj /Mj。變異系數越小,專家建議的協調程度越高。一般認為變異系數≥25%,則專家對該指標的分歧較大。
本次研究得到的各項指標變異系數介于5.03%~20.14%之間,均低于25%(見表1、表2)。表1 《盧灣區民營醫療機構執業監管評估標準》(年度評估)指標一覽表表2 《盧灣區民營醫療機構執業監管評估標準》(日常評估)指標一覽表
2.2 兩輪專家征詢指標情況分析
2.2.1 一級指標、二級指標的確定 通過專家征詢,對初步擬定的《評估標準》的各項指標進行評價。根據專家征詢的意見,考慮到日常評估的可操作性,將原來的一級指標細化為一級和二級指標,將原來的二級指標細化為三級指標和操作細則。為更有效的發揮《評估標準》的作用,便于對民營醫療機構執業情況進行縱向和橫向的比較,將原有《評估標準》分為日常評估表、年度評估表兩部分。
2.2.2 指標權重、分值的確定 根據第1輪征詢中專家對各指標重要性的評價,初步確立《評估標準》各項指標的權重,在第2輪專家征詢中,根據專家對各指標權重的評價結果,進行了各項指標權重的調整,最終確立《評估標準》中各指標的權重和分值。3 討論
本研究運用德爾菲研究法進行評估標準各指標篩選和權重確立,取得較好的效果。德爾菲研究法是一種有效的直觀預測技術,它是在廣泛征詢專家意見的基礎上,經過有組織的反復信息交流,使意見逐步趨于一致[2]。德爾菲法作為一種被廣泛應用于建立各種評價指標體系和確定具體指標權重的科學方法,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和客觀性[3]。
專家的選擇是決定德爾菲法成敗的關鍵。本次研究共選擇了12名在民營醫療機構管理及研究方面有豐富經驗的專家,開展了專家意見征詢。選擇專家組時,在熟悉專家基本情況的前提下,根據研究內容選定了在相關工作領域有豐富工作經驗和積累的專家,以保證征詢工作的順利開展。同時選擇專家時,未局限于衛生監督工作領域,而是兼顧了衛生行政部門專家、高校公共衛生專家、醫療機構高級管理人員等多個層面,避免了專家意見的片面性。
專家的積極系數說明了專家對本項研究的關心程度。本研究2輪專家征詢表的回收率均為100%,說明相關領域的專家對如何通過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來規范民營醫療機構的執業行為,予以了高度的關注。
本項研究通過2輪征詢后,專家意見趨于一致。在第一輪專家征詢中,征詢結果顯示,部分指標專家的協調性較差。及時根據專家意見,進行了評估標準指標體系的調整和指標修正。第二輪專家征詢結果顯示,各指標的專家協調性較好,得到了專家的認可。從專家意見的集中程度和協調程度反映出《評估標準》最終選定的各項指標,是專家意見相對集中的指標,其重要性得到了專家們的公認。
參考文獻
1 管立偉.發展民營醫院的思路和建議.中國醫院,2003,7(5):50-51.
*鎮具有悠久的文化歷史和革命傳統,明末清初就是周邊地區經濟、文化和商貿的中心。改革開放以來,*鎮的兩個文明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榮獲了“*市首批文明鎮”、“*省文明示范鎮”、“國家星火技術密集區建設單位”、“全國*X試點城鎮”、“全國創建文明小城鎮示范點”等光榮稱號。愛國衛生工作也和其他工作一樣,取得了顯著成績,多年保持“*市衛生鎮”稱號,*年成為了首批“*省衛生鎮”。
今年,省委、省政府確定*鎮為“*省中心城鎮”,鎮委、鎮政府根據時代的要求,提出把*建設成為青山、綠水的現代化科技城。同時將創建國家衛生鎮作為提高城鎮品位和今后發展的一個基礎條件來抓。今年鎮第十四屆人大會議上,鎮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動員全社會力量,爭取用一年左右的時間創建成國家衛生鎮,進一步提高城鎮的環境質量和衛生水平,增強全鎮人民的衛生意識和文明素質,為我鎮的社會經濟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在鎮委、鎮政府的統一領導和部署下,全鎮廣大干部群眾同心同德,齊心協力,積極開展創建國家衛生鎮活動,通過近一年的努力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下面簡要匯報幾項重點工作:
一、大造宣傳輿論,營造全民參與創建國家衛生鎮的社會氛圍,提高全民的衛生意識
創建國家衛生鎮是一項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需要全民的支持和參與。為此,鎮委、鎮政府召開了創建國家衛生鎮動員大會,鎮委書記*X、鎮長*X同志分別作了動員講話,省、市愛衛辦的領導也親臨大會,對我鎮的創建工作寄予厚望,并在會上作了明確指示。5月1日,我們又在中山公園和*公園組織了創建國家衛生鎮大型宣傳咨詢活動,萬余名群眾、學生和外來工人在創建國家衛生鎮的橫幅上簽名,支持創建工作,同時還發出宣傳資料1萬多份,在全鎮掀起了創建國家衛生鎮的。
為了使創建工作更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做到家喻戶曉,人人參與,我們還印發了5萬封“同心同德,全民參與,共同創建國家衛生鎮”的公開信和5萬本《*鎮實施<*省城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規定>細則》,出動宣傳車50多次,懸掛宣傳標語200多條,印發宣傳單張3500份。電視、報紙等宣傳陣地也開辟了創建專欄和衛生知識宣傳節目,并全程跟蹤報道創建工作,有線電視臺還將不良衛生行為,如亂丟垃圾的“垃圾蟲”等,在電視上曝光,提高群眾維護市容環境衛生的自覺性。鎮愛衛會在大街小巷設置衛生宣傳牌,并組織各機關干部職工、共青團員、中小學生及全鎮市民開展衛生清潔大行動,各單位、門店、住戶都按規定自覺清掃、洗刷門前店后外墻及道路。各街道辦公室、村委會、居委會和窗口單位除做好日常衛生工作外,還在轄區內設置固定的衛生宣傳欄,結合創建工作,積極開展衛生宣傳和健康教育活動,使愛清潔、講衛生的觀念深入人心。醫院加大衛生宣傳和健康教育力度,根據不同季節和多發病、常見病及時開展衛生防病知識宣傳,衛生防疫部門全面落實飲食、公共場所、工廠等行業的衛生知識宣傳、培訓。中小學校在全面開設健康教育課,做到有課時、有課本、有教師、有考核,全鎮中小學開課率達100%,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意識和衛生行為。
通過全社會的廣泛宣傳,營造了創建國家衛生鎮的社會氛圍,全民的衛生意識也得到明顯提高。經調查居民、職工的衛生知識知曉率和衛生行為形成率分別為92%和86%,中小學生的衛生知識知曉率和衛生行為形成率分別為94%和91%。
二、健全創建組織管理,完善創建規章制度
鎮黨委、政府一貫重視愛國衛生工作,認真貫徹執行國家關于愛國衛生工作方針政策,長期有一名領導班子成員兼任愛衛會主任,城建、規劃、衛生、工商、城監、工交、環衛及村委會等17個部門組成愛衛會成員,辦公室設在鎮社會事務辦,有3名專職人員負責日常工作,每年做到工作有計劃、有總結,措施有落實。98年取得“省衛生鎮”榮譽后,長期做到組織機構不散,人員、經費不減,而且鎮黨委和政府還經常在有關工作會議上調愛國衛生工作和鞏固省衛生鎮成果,把衛生工作成績納入各單位年終評議內容。年終黨政兩套班子集中到各公共場所、街巷對衛生情況檢查,鎮人大代表進行檢查監督。近年來,鎮政府還先后制定、頒布了《*鎮城市管理規定》、《*鎮實施<*省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規定>細則》等多項規章制度,進一步加強依法治鎮,使城鎮衛生管理工作法治化、制度化,逐步實現科學管理。
今年提出創建國家衛生鎮后,鎮委成立了創建國家衛生鎮領導小組,鎮長*X同志任組長,進一步了加強對創建工作的領導,保證創建計劃的順利實施。我們對照《國家衛生鎮考核標準》,結合自身實際,制定了《*鎮創建國家衛生鎮活動實施方案》和《*鎮創建國家衛生鎮目標任務分解表》,制訂出各階段的工作計劃,領導小組下設6個工作小組,負責有關任務的檢查落實,鎮領導班子成員分工督辦,各街道辦公室、各居委會設一名副主任,主管“創衛”工作,各單位有兼職衛生干部負責“創衛”工作,形成全面管理、層層包干負責的局面。同時將任務分解到各有關職能單位,各部門分工明確,各司其職、齊抓共管。創建工作有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使各項工作順利完成。
三、加強市政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強化市容環境衛生管理,為市民創造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
我們按照現代化城市的標準對*的城市規劃進行了重新修編,在建設新城區的同時,積極改造舊城區,努力營造現代城市環境和城市文化。*年至今,鎮政府先后投入了5000多萬元,改造了*江**堤段,把**建成集防洪、水利、娛樂休閑于一體的美麗的江畔公園,得到了國家、省、市領導的肯定和好評。今年又投入了6200萬元,改造了舊城的*路、*路,新鋪了路面、人行道,擴寬機動車道,設置計時停車位,安裝亮麗的燈飾,規范了廣告牌的設置,把這條較凌亂的街道改造成為次序井然的商業街;投入400多萬元在新城區建成了環衛綜合大樓和西湖垃圾中轉站,改造了垃圾中轉站,并將原來木制垃圾車全部換成美觀的鐵制垃圾車,增添果皮箱,改造和新建公用廁所,整治和疏通了新城區下水道,完成了舊城區排澇中心渠的改造工作。計劃投入500萬元在*岸大橋、*市場、*橋、*市場、*工業園、*環衛大樓等地新建公廁和垃圾中轉站。我鎮的綠化工作統一由鎮園林管理所負責栽培和管理綠化。對新城區綠化美化亮化的同時,舊城區見縫插綠,不斷提高綠化美化的數量和質量,現全鎮的綠化覆蓋率達25.32%,人均綠化面積20.22平方米。
為了加強市區的環境衛生管理,我們對街區的單位、門店實行“門前三包”責任制,采取門店、飲食店與城監中隊簽訂合同的形式進行監督管理,對違章者進行處罰,對屢教不改者則在有線電視上“曝光”,保證“門前三包”達標率達到90%以上。同時,鎮環衛所加強垃圾清運工作和公共廁所管理工作,上門清運垃圾由原來每天兩次增加到三次,保證道路清掃保潔率和垃圾清運率100%,垃圾做到日產日清,衛生填埋處理,鎮區17間公廁全部改為二類以上,并派專人管理,做到清潔衛生。目前,我鎮環衛所有225人,另有內街保潔員94人,樓宇保潔隊伍139人。同時,我們還有170人的園林綠化隊伍、12人除“四害”專業隊伍、15人的衛生防疫隊伍、51人的城市管理監察中隊等專業城管隊伍,對維護市容環境衛生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農貿市場做到劃行歸市,高臺擺買,有專人管理衛生,垃圾日產日清,基本消除了鼠、蚊、蠅的孳生環境。建筑工地做到文明施工,有1.8米高的隔離圍墻,工地設有無害化的零時廁所,工人廚房清潔整齊,食具有消毒措施,專人管理衛生,基本做到無垃圾、糞便存積,無大型四害孳生地。
四、注重環境保護工作
我鎮十分重視環境保護工作,根據國家和省的法律、法規,制定了*鎮環境保護總體規劃,環保分局每年工作有目標、有計劃、有總結。近年來,重點解決廢氣、廢水、廢渣及噪音污染問題,先后停辦了10余間污染嚴重的工廠;對水泥廠、電池廠和鑄造廠等采取了遷址或轉產等措施;對一些排放廢煙、廢氣、廢水超標的企業,提出限期整改達標。*年我鎮還按照國家、省、市的要求,對污染企業實行了“一控雙達標”的整治工作,對鎮內12間污染企業實行了限期治理,其中*水泥廠就投入了250萬元完善了水泥立窯的除塵設施,鎮醫院建了污水集中處理設施,規定飲食店必須建隔油(渣)池,煙筒要高于樓頂,工廠的垃圾規定由環衛所統一清運處理,禁止隨處亂倒、亂焚。我鎮正積極籌建污水處理廠,將進一步改善我鎮環境質量。
目前,鎮區的大氣總懸浮微粒年日平均值為0.1175mg/m³,二氧化硫年日平均值為0.064mg/m³,建成區噪音達標區覆蓋率50%,煙塵控制區覆蓋率為100%,飲用水源水質和地面水質達標率為100%,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100%,醫源性廢水集中達標排放,醫源性廢棄物焚燒處理率達100%,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100%。
五、積極做好食品衛生的監督工作,保障群眾的生命安全
我鎮認真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醫院防疫科是食品衛生的監督管理部門,院長兼任鎮公共衛生監督小組組長,配備有衛生監督員8人,檢查員2人,負責全鎮近1200間食品生產、經營單位的衛生監督管理工作。鎮公共衛生監督小組積極開展經常性和預防性衛生監督,對食品生產、經營單位進行衛生審查,符合條件發放“衛生許可證”,對從業人員全部進行崗位衛生知識培訓和健康檢查,發現有病毒性肝炎、活動性肺結核、傷寒、痢疾、化膿性或者滲出性皮膚病等“五病”的從業人員及時調離。同時積極開展經常性的監督監測工作,定期抽檢各類食品、食具,對商場和市場的定型包裝食品進行經常性的檢查,發現出售過期和無標識食品,對責任單位和責任人進行處罰。*年,食品衛生抽撿合格率89.9%,食具衛生抽撿合格率90.2%,從業人員體檢合格率98.2%。全鎮的各類飲食行業健全衛生管理制度,室內外環境衛生整潔,垃圾容器加蓋,排水設施完善,餐具、廚具消毒措施落實,存放合理,倉庫、廚房有“三防”設施,加工直接入口食品間基本符合衛生要求。由于認真執行《食品衛生法》,*鎮多年來未發生集體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事故。
六、完善公共場所和飲用水的衛生管理
鎮公共衛生監督小組認真執行《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并結合實際,制定了《理發美容店衛生管理制度》、《*市公共浴室衛生管理制度》、《客房衛生間衛生操作技術規范》、《公共場所杯具衛生操作技術規范》和《游泳場所衛生管理規范》等一系列規章制度。認真開展旅業、理發店、歌舞廳等公共場所經常性的衛生監測和管理,各類監督、監測資料齊全,全鎮有公共場所119間,均持有《衛生許可證》經營,從業人員均進行健康體檢和衛生知識培訓,抽檢各類衛生用具,合格率達90%。各類公共場所的用具、用品消毒措施落實,從業人員持證上崗。
全鎮有自來水廠兩間,一間鎮水廠,一間村水廠。兩間廠的衛生管理制度落實,水源水、出廠水和管網水均達到國家生活飲用水標準,每天對出廠水進行檢測,定期對水源水、管網水進行監測,各類監測資料完整。*水廠被評為“*省農村一級水廠”和“全國百家水廠”,*村水廠被評為“市衛生先進水廠”。
全鎮有二次供水單位7間,由鎮水廠統一管理,安全衛生管理措施落實,定期清洗、消毒,水池做到加蓋加鎖。
七、大力開展除害防病工作,減少疾病的發生
鎮兩間醫院認真落實傳染病管理和傳染病報告制度,多年來傳染病漏報率為0,全鎮傳染病總發病率逐年下降。院內感染監控措施落實,記錄完整,未發生交叉感染事故。計劃免疫工作按規范執行,做到一人一針一筒,計劃內兒童的造冊登記齊全,疫苗運轉、保存、接種符合規范要求,“四苗”和乙肝疫苗接種率分別達99%和99.7%,使危害少年兒童的百日咳、白喉、破傷風、小兒麻痹癥、乙腦等疾病已經基本消滅。
我鎮自1984年起就成立了除“四害”專業隊伍,常年開展除“四害”工作。*年實現滅鼠達標,滅蚊和滅蠅工作于*年和1995年分別通過省考核鑒定。近年來,我們以鞏固達標成果為工作重點,不斷完善衛生基礎設施,在建設新城區的同時,配套建設公廁和垃圾轉運站,管理好垃圾和糞便,對道路加強防臭防蚊閘的建設,衛生防疫部門加強飲食業等重點單位的防鼠防蠅設施建設,每年的愛衛月和重大節日前,發動群眾清理室內外衛生,消除衛生死角,減少“四害”生存條件,通過環境治理,控制“四害”的生長繁殖。其次,加強除“四害”隊伍建設,開展科學除害。鎮政府每年撥出30多萬元除“四害”專項經費用于人員培訓、添置器械和購買藥物,同時專業隊還積極開展有償服務,對一些重點單位定期檢查、施藥,保障了專業隊的經濟來源,使除“四害”專業隊得以充實和發展,人員由成立時的4人發展到12人,并組織他們參加省、市舉辦的技術學習班,提高技術水平,每年除“四害”專業隊制定工作計劃和監測計劃,在鎮區常年開展蚊、蠅、鼠的監測,并進行總結分析,為防治工作提供科學依據。各街道居委會也設1-2名除“四害”人員,在專業隊的指導下,對街道公共環境開展“四害”防治工作。
在工作中,我們一靠專業隊伍、二靠基層組織、三靠有償承包,采取環境治理為主的綜合防治措施,專業隊伍與群眾運動相結合,經常與突擊相結合的辦法,科學使用藥物,對殺蟲劑進行定期更換使用。通過不斷努力,“四害”密度控制在較低水平,經自查和省、市愛衛辦組織復查,鼠、蚊、蠅密度均能達到國家標準,對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減少疾病發生發揮了積極作用。
八、廣泛開展衛生單位和衛生戶評比,促進社區衛生水平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