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研究性學習開題報告

      研究性學習開題報告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研究性學習開題報告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研究性學習開題報告

      研究性學習開題報告范文第1篇

      q1:你有喜歡的明星嗎?

      有 沒有

      q2:你是怎樣知道ta的?

      在雜志上看到的 在電視劇里知道的 在娛樂接節(jié)目上發(fā)現的 其他

      q3:你為什么喜歡ta?

      長的帥(漂亮) 演戲演的棒 其他

      q4:你喜歡ta多長時間了?

      ( )

      q5:你在什么時候了解ta的情況?

      課余時間 任何時候

      q6:如果ta要在杭州開個人演唱會,而那天又恰巧在學校,你會怎么辦?

      研究性學習開題報告范文第2篇

      普通高中研究性學習學分認定普通高中研究性學習以“培養(yǎng)學生具有永不滿足、追求卓越的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從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基本目標。2003年教育部頒發(fā)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中規(guī)定,研究性學習活動是每個學生的必修課程,三年共計15學分,占總必修學分116分的12.9%,但其中并沒有對學生的研究性學習進行學分認定的具體的、操作層面的規(guī)定,我們進行了普通高中研究性學習學分認定的研究嘗試。

      一、研究性學習學分認定的作用

      通過科學、客觀、公正的認定研究性學習學分,引導學生全面發(fā)展,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個性化的發(fā)展;引導學生過程與結果并重;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科學精神和科學態(tài)度,培養(yǎng)科學素養(yǎng);有助于學生掌握基本實驗技能和科學方法;有助于提高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研究性學習成果學分認定的主體

      由誰來對研究性學習進行學分認定,認定的主體由學生個人、學習小組組長、班主任、輔導教師、課題組負責人(同一個研究性題目的學習小組組長),分別按照評價標準評價等級。評價等級分為優(yōu)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三、研究性學習成果學分認定主體的作用

      通過細化學生研究性學習成果學分認定,便于更加客觀全面地評價學生的研究性學習,真正反映出學生在研究性學習中的態(tài)度、能力、參與情況、完成情況。不僅能使學生本人對自身學習中知識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學習態(tài)度與主動參與學習的程度、反思及收獲、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問題中的作為等方面有更加清楚的認識,也可以通過學生小組評價、班主任評價、輔導教師評價、課題組評價等方面從側面評價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與小組其他同學的合作能力、團隊精神,對小組研究性學習或合作學習的參與程度,對所學知識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所作貢獻等;能體現出學生是否敢于質疑和提出問題,是否有勇于探究或創(chuàng)新精神;反映出學生解答課堂問題、完成作業(yè)、實驗操作的規(guī)范程度、實驗及實驗報告等情況。

      四、研究性學習成果學分認定評價標準

      1.優(yōu)秀

      有明確的選題目的,有完整的開題報告、活動記錄、結題報告,參加了開題、結題,研究性成果真實,結論可靠,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2.良好

      有明確的選題目的,有比較完整的開題報告、活動記錄、結題報告,參加了開題、結題,研究性成果真實,結論可靠,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3.合格

      有選題目的,開題報告、活動記錄、結題報告不夠完整,參加了開題、結題,有研究性成果(結論)。

      4.不合格

      有研究性題目,沒有完整的開題報告、活動記錄、結題報告,沒有參加開題、結題,沒有形成研究性成果(結論)。

      五、研究性學習成果的展示交流評價

      1.個人評價

      對自己研究性學習中,知識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學習態(tài)度與主動參與的程度、與他人的合作能力及團隊精神,敢于質疑和提出問題,勇于探索或有創(chuàng)新精神,實驗操作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研究性學習任務完成情況,學習后的收獲和反思等方面做出自我評價。

      2.學生小組評價

      以日常授課時的學習小組為單位,對本小組內各成員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的學習態(tài)度、參與程度、與小組其他同學的合作精神、知識與技能的掌握和應用程度、對小組探究學習或合作學習所作的貢獻等方面相互作出評價,由組長評定等級。

      3.班主任評價

      班主任、課代表和學習小組組長對該成員在研究性學習中表現出來的學習態(tài)度、參與程度、對所承擔工作的完成情況、與小組其他同學的合作精神、知識與技能的掌握和應用程度、對小組探究學習或合作學習所作的貢獻等方面作出評價,最后由班主任評定等級。

      4.輔導教師評價

      輔導教師根據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過程,合作、團隊精神,敢于質疑和提出問題,勇于探索或有創(chuàng)新精神,解答課堂問題,實驗操作的規(guī)范程度,完成作業(yè),實驗及實驗報告等情況作出評價,由輔導教師評定等級。

      5.課題組評價

      研究性課題以同班或同一類課題或同一老師指導的學生建立QQ群,老師、學生在群內互相交流指導、共享群內資源、提交開題報告、活動記錄、結題報告,評價研究性學習成果,開辟新的學習展示交流評價途徑,由課題負責人評定等級。

      六、研究性學習學分認定

      考慮到學生在高三進行高考復習,時間緊張,我們用高一、高二兩年四個學期的時間完成研究性學習,每學期完成一個研究性課題的研究,第一個研究性課題占3個學分(考慮到學生初次進行研究性學習,各方面不太熟悉),剩下的三個研究性課題每個占4學分,共計15學分。

      1.研究性課題學分認定

      研究性學習成果展示交流后,學生個人、學習小組組長、班主任、輔導教師、課題組負責人按照評價標準進行評價,評價主體至少有三個評價都在合格等次及以上的,認定該研究性學習成果獲得該學段的學分,計4分(第一個課題計3分),反之,按照評價標準評價主體至少有三個評價為不合格,該成果計2分,建議學生重新選題進行研究性學習或按照要求重做該課題。

      2.獲獎研究性成果學分認定

      高中學習期間研究性學習成果獲得教育部門主管的各類比賽的獎勵,或研究的成果被縣級以上政府部門采用,或各種競賽獲獎的作品如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影像節(jié)大賽、多媒體大獎賽、中小學電腦大賽等獲縣級以上獎勵的作品的主持學生及參與學生,或發(fā)表詩歌、散文、戲劇等文學作品,憑獲獎證書或發(fā)表作品原件,直接獲得該學段的研究性學習學分。

      總之,通過普通高中研究性學習學分認定,便于更加客觀全面地評價學生的研究性學習,更加翔實、全面、客觀、公正地反映學生在研究性學習中的態(tài)度、能力、參與情況、完成情況,也便于指導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更有效地幫助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充分調動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學習”實施指南(試行).教基\[2003\]6號.2001.

      研究性學習開題報告范文第3篇

      關鍵詞: 網絡環(huán)境 研究性學習 實踐 《教育技術學導論》

      近年來,研究性學習已經成為教育界研究的熱點問題之一。然而在具體教學實踐中,完全在現實場景中實施研究性學習面臨著很多困難。計算機網絡可以為研究性學習提供全面、豐富的資源保障,可以為研究性學習的實施創(chuàng)建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因此,充分發(fā)揮網絡技術的優(yōu)勢,探索網絡環(huán)境下的研究性學習模式,是切實可行的,而且對于提高教學效率、實施創(chuàng)新教育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網絡下開展《教育技術學導論》課程的研究性學習的優(yōu)勢

      《教育技術學導論》課程作為教育技術學專業(yè)的入門課程,擔負著培養(yǎng)學生的專業(yè)興趣,使教育技術學專業(yè)學生了解專業(yè)框架、掌握專業(yè)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的任務,對本專業(yè)教學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長期以來,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和現實條件的限制,本課程教學目標單一,教學信息主要來源于文字教材;教學組織形式基本上沿用“教師講、學生聽”的灌輸式教學模式;老師是唯一的教學評價者,評價內容主要是學生的學習成績,評價方法主要是以考試為主。這些方面都越來越暴露出其局限性,越來越不能適應新形勢下《教育技術學導論》課程教學的要求。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飛速發(fā)展的今天,將研究性學習這一強調學生的主動探究、強調學生創(chuàng)造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培養(yǎng)的學習方式引入到具體課程教學中來,使研究性學習和傳統教學方式有機結合,充分發(fā)揮計算機網絡在提供學習資源、構建學習環(huán)境等方面的優(yōu)勢。開展網絡環(huán)境下研究性學習實踐,必將有利地推動教育技術學專業(yè)課程教學改革,促進教育技術學專業(yè)人才的培養(yǎng)。

      二、網絡環(huán)境下《教育技術學導論》課程研究性學習的實踐方案

      方案名稱:網絡環(huán)境下《教育技術學導論》課程研究性學習實踐探索。

      課程名稱:《教育技術學導論》。

      課程性質:專業(yè)必修課。

      實施辦法:課程采取“2+2”模式,即每周2學時用于傳統意義上的課堂教學,2學時用于網絡環(huán)境下的研究性學習。網絡環(huán)境下的研究性學習還必須延伸到學生的課余時間,這是保證其有效開展的基礎。

      課時:4學時/周×20周=80學時。

      學生:教育技術學專業(yè)2005級本科班,共88人。

      文字教材:《現代教育技術》,黃河明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版。

      網絡資源:教育技術學CAI實驗室資源系統http://met.sicnu.省略,基于網絡的研究性學習平臺http://met.sicnu.省略/reaserch。

      (一)實踐目標

      1.認知類目標

      掌握教育技術學的基本原理和知識。包括教育技術的內涵,教育技術學學科的發(fā)展歷史、發(fā)展趨勢、領域范疇、理論基礎;各種教學媒體的特性及應用方法;數字化教學資源的設計開發(fā)原理及方法;教學設計的基本原理及方法;信息化環(huán)境下的各種教學模式,以及課程整合的相關知識等。

      2.動作技能類目標

      掌握教育技術學的基本技能。包括各種媒體的使用技能;數字化教學資源的設計與開發(fā)技能;教學設計的技能等。根據不同小組研究課題的不同,網絡環(huán)境下研究性學習部分的上述動作技能類教學目標的側重點有所不同。另外,我們還應掌握信息的獲取、存儲、加工、處理、傳遞、表達等技能,掌握與人溝通、協作的技能等。

      3.態(tài)度情感類目標

      具備對本專業(yè)的學習興趣;具備在工作、學習、生活中應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意識;具備正確的現代學習觀念、科學精神和態(tài)度、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與人合作的團隊精神及創(chuàng)造精神。

      (二)組織形式

      學生根據研究興趣組成課題小組,每組成員為3―6人。每組選舉組長一名,負責整個小組的協調、組織工作,人數較多的小組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選舉副組長若干。在課題研究過程中,小組成員分工協作,共同探究。

      (三)實施步驟

      網絡環(huán)境下研究性學習部分實施步驟如下(表1):

      1.準備階段

      主要是對網絡環(huán)境下研究性學習進行教學設計,構造網絡環(huán)境下研究性學習的學習環(huán)境,對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前測等。

      2.具體實施階段

      包括舉行專題講座調動學生積極性,補充預備知識和技能,組建課題小組,各個課題小組選擇、確定研究課題,撰寫開題報告,舉行開題報告會,進行具體課題研究,形成研究成果,完成結題報告,開展學生自我評價、學生間相互評價和教師評價等。

      3.總結階段

      主要是對實踐過程進行總結反思,包括對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后測,對后測結果進行統計、分析,對相關問題進行總結反思。

      三、網絡環(huán)境下《教育技術學導論》課程研究性學習的實踐過程

      依據實踐方案,筆者于2006年9月至2007年1月,在教育技術學專業(yè)本科學生中進行了相關行動研究。

      第1周,向學生介紹關于網絡環(huán)境下研究性學習的相關知識,基于網絡的研究性學習平臺、教育技術學CAI實驗室資源系統的使用方法,以及科學研究常用方法的初步知識。

      第2周,組織學生組建課題小組。學生按照自愿原則,根據自己的學習興趣,組建了13個課題小組。根據方案,每組成員應為3―6人。由于實際情況限制,課題小組人數稍有出入,最少的一組為4人,最多的為8人。

      第3―7周,每個課題小組在教師的指導下,確定研究課題,撰寫開題報告。隨后,教師組織了網上開題評議和開題報告會,全體學生對每個課題小組的研究課題和開題報告進行了詳細評議,針對每個小組存在的不足之處提出了建議。

      第8―17周,課題小組在教師的指導下,依據自己小組的研究方案,按照人員分工自主地去學習。期間,小組成員之間既相互獨立,根據分工自己完成應做的任務,又相互協作、一起學習。為了維持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解決學生研究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教師組織了課題進展交流會。

      第18―20周,每個課題小組對本組研究性學習課題成果進行梳理和展示,撰寫結題報告,舉行結題報告會,對研究性學習進行總結性評價和反思。

      四、網絡環(huán)境下《教育技術學導論》課程研究性學習的實踐反思

      (一)后測問卷結果統計分析

      經過二十周的行動研究,為了全面地了解本次研究性學習的實踐效果,筆者對參與本次實踐的學生進行了后測和訪談。結果統計分析如下:

      1.學習的效果調查表明,78.57%的學生對網絡環(huán)境下研究性學習的效果表示滿意。但是還有21.43%的學生認為效果不大或沒有什么效果。經過對學生研究性學習記錄的分析,以及訪談,主要原因是由于這部分學生沒有積極地參與研究性學習的各項活動,對研究性學習方式存在很強的排斥心理。

      2.81.57%的學生對研究性學習采用小組協作學習的組織形式上表示贊同。理由是這種學習組織形式增強了同學之間的交流和互助,培養(yǎng)了與人協作交流能力和團隊精神。與此相反,還有18.43%表示不太贊同這種學習組織形式。理由是他們覺得這種學習組織形式組織起來比較困難,和其他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也存在問題,學習過程中會產生很多分歧和爭吵。

      3.73.81%的學生對本次研究性學習中網絡環(huán)境的作用表示認可。支持作用體現在為研究性學習提供了很多的學習資源和學習工具。另外,26.19%的學生認為本次研究性學習中網絡環(huán)境對研究性學習的支持還不是很理想。

      4.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有57.14%的學生在選擇、確定研究課題方面存在問題,41.67%的學生撰寫課題報告存在困難,48.81%的學生反映有關研究課題的資料太少。在研究性學習學習方式存在的主要問題方面,61.90%的學生認為研究性學習學習知識的效率比較低,59.52%的學生認為研究性學習需要的學習條件高,51.19%的學生認為研究性學習的學習任務難度較大。

      5.60.71%的學生認為教師為學生提供了研究方法的指導,55.95%的學生認為教師和學生進行了情感交流,48.81%的學生認為教師的作用表現在為學生提供學習資源和條件方面。另外,還有41.67%的學生選擇了教師起到了豐富學生知識的作用。

      (二)實踐的相關規(guī)律總結

      通過實施網絡環(huán)境下《教育技術學導論》課程研究性學習的實踐,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網絡環(huán)境下的研究性學習可以有效地彌補傳統教學方式的不足

      傳統的教學方式在課程目標、課程內容、教學組織形式、課程實施,以及課程評價等方面都存在著很多不足之處。實踐證明,網絡環(huán)境下的研究性學習可以有效地彌補傳統教學方式的這些不足,尤其表現在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索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合作精神和與人協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精神、創(chuàng)新能力方面。本次研究性學習中,78.57%的學生對研究性學習的效果表示滿意,67.86%的學生認為研究性學習比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給自己帶來的收獲更大。

      2.與具體學科課程相結合是實施網絡環(huán)境下研究性學習的有效途徑

      當前,與具體學科課程相結合,圍繞具體學科課程的相關內容產生探究問題,使學生進行主動的探索和學習,是實施網絡環(huán)境下研究性學習的有效途徑。本次研究性學習中,78.57%的學生認為研究性學習基本有效或很有效地促進了《教育技術學導論》課程的學習。85.72%的學生認為研究性學習的內容安排基本體現或充分體現了研究性、實踐性、開放性、綜合性、現實性。由此可見,與具體學科課程相結合也能充分體現研究性學習的相關特點。

      3.網絡環(huán)境下研究性學習面臨問題

      (1)網絡環(huán)境下研究性學習的條件要求問題

      研究性學習的順利實施必須依賴一定的學習條件。與傳統的學習方式相比,網絡環(huán)境下研究性學習的條件要求相對更高一些。主要體現在:網絡環(huán)境下研究性學習對學生的求知欲、好奇心、興趣等內在學習動機更高,需要學習者具有更高水平的學習策略和技能,有更強的學習意志自控力,以及較好的信息技術能力;要求教師有較寬的知識面、較強的組織能力和指導能力等。

      (2)網絡環(huán)境下研究性學習的學習深度問題

      網絡環(huán)境下的研究性學習與學科教學不同,它將整個探究過程看得比結果更為重要。因為學習者通過親歷實踐,了解科研的一般流程和方法,嘗試與他人交往和合作,知道除了教材之外還有很多獲取信息的渠道,試圖綜合已有的知識來解決正在研究的課題等。能夠讓學習者獲得上述感受和體驗,是研究性學習的重要目的。但正是因為這樣,學習者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可能他們的研究結果會非常稚嫩、對所要學習的知識內容的掌握非常膚淺。片面地強調過程,不注重結果,還會導致研究性學習流于形式,學習者的學習難以深入等情況的出現。本次實踐中,有一部分小組就出現了此類問題。把握研究性學習的學習深度,處理好學習過程與學習結果的關系,是有效開展網絡環(huán)境下研究性學習要面對的問題。

      參考文獻:

      [1]鐘啟泉,安桂清.研究性學習理論基礎[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黃河明.現代教育技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徐世東,彭立.基于網絡的研究性學習模式初探[J].中國電化教育,2006,3(3):27-30.

      [4]馬蓉,張旭.網絡環(huán)境下語法課程研究性學習的實踐與研究[J].天津經理學院學報,2006,12(8):51-53.

      研究性學習開題報告范文第4篇

      國培過程中,人大附中的教師周慶林老先生給出的“研究學習”的定義是:它是針對常規(guī)被動的接受性學習而提出的,是在老師的指導下,針對自己發(fā)展的需要,主動運用科學探究的方法,進行有興趣的、力所能及的、有所發(fā)展的個性化的學習。一切符合該特征的學習形式都是研究性學習。

      下面以新人教版化學教材必修I的第三章《金屬及其化合物》:“鐵和水的反應”為例和大家探討“研究性學習”的基本特征:

      一 學習的自主性

      “鐵和水的反應”在教材上屬于科學探究內容,我在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中采用“研究性學習”的方法進行了探究學習。研究性學習的組織形式:以小組合作研究為主,允許個人獨自完成,也可以采取個人研究和集體討論相結合的形式。小組人數一般不宜少于6人,也不宜過多。我把全班56個學生分成了9個小組,6人組7個,7人組2個,并選出小組長。

      首先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50頁科學探究,然后給出以下思路:(1)提出什么問題?(2)形成什么假設?(3)如何根據假設設計實驗方案?(提示:需要解決的問題:制水蒸氣、反應條件、產物是什么、怎樣檢驗?)(4)交流合作:小組同學交流探究方案,根據設計方案畫出裝置圖。(5)得出什么結論:小組同學圍繞同一研究主題,組織討論、思考、討論、交流合作,共同完成小組的開題報告,每一組都報告自己的研究課題、方案;然后根據大家的意見及建議進行修訂,完善方案。

      整個過程是以學生為主體,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在他們興趣盎然、躍躍欲試、興高采烈的研究中淋漓盡致地體現了出來。

      二 學習的創(chuàng)新性

      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創(chuàng)新性是研究性學習的最高層次,它是人們?yōu)榱俗陨戆l(fā)展的需要,組織運用已知的經驗與信息,突破常規(guī),發(fā)現或創(chuàng)造某種新穎、獨特的具有社會價值與個人價值的新事物、新思想的活動。

      學生確定了“鐵和水的反應”這一課題后,開始主動思考,積極進行合作交流,設計出多種可行且有很強創(chuàng)新性的方案。學生在研究過程中所表現的積極性、自覺性、創(chuàng)造性,很好地實現了由“要我學”為“我要學”的質的飛躍。

      三 學習的實踐性

      傳統的化學教學由于學生過重的課業(yè)負擔,缺少自主的時間和空間,難以培養(yǎng)他們的實踐能力。而研究性學習活動的課題實踐中,學生定下題目并提出研究方案,首先寫出關于“鐵和水的反應”的開題報告,為完成探究的課題,學生可以上網查閱資料、進實驗室驗證、請教老師、生生合作……總之,學生通過多種實踐,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從實踐中學到了知識,掌握了科學研究方法,提高了科學素養(yǎng),增長了學習興趣。

      四 學習的探究性

      在“鐵和水的反應”這一課題的研究中,學生要經歷一個“設疑――析疑――解疑――質疑”的問題探究過程,可以采用個人研究,各自搜集資料、開展探究活動,取得結論或形成觀點;再通過集體討論,分享初步研究成果;進行思維碰撞,再進行實驗探究;然后完成論文,形成小組的結題報告。學生在整個學習活動中積極探求知識,效果顯著。

      五 學習的過程性

      研究性學習開題報告范文第5篇

      研究性學習突出了教師在學習中的指導作用,強調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高一物理中,摩擦力知識是重、難點。為了使學生更好地學習摩擦力知識,可將研究性學習應用到教學中,讓學生通過研究課題,自主收集資料、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反思和理解知識,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一、研究性學習在摩擦力教學中的引入

      摩擦力知識,雖然具有很強的理論性,但摩擦力現象在學生的生活實踐中,十分常見。所以,要幫助學生真正理解摩擦力知識,需要讓學生對生活中的摩擦力現象產生一定的認識和理解。因而,在教學實際中,我利用研究性學習,讓學生分組研究課題,引導學生積極探究。

      二、研究性學習突破摩擦力教學難點的方法分析

      對于摩擦力學習,可以發(fā)揮研究性學習的作用,化理論性內容為實踐性研究。(1)研究性學習有助于學生理解摩擦力產生的第三個條件,即“物體間有相對運動趨勢或相對運動”。對此,通過生活中的實踐體驗才能理解得更深,而研究性學習恰好能將學生的實踐體驗納入課題研究中來,由學生收集資料、分析總結,從而更容易理解此難點。(2)研究性學習有助于學生理解“摩擦力既可以是動力,也可以是阻力”。讓學生研究“摩擦力的利和弊”時,學生可以搜集相關資料,通過研究生活中的現象,分析摩擦力的好處,并理解摩擦力既可以是動力,也可以是阻力。(3)研究性學習有助于學生學會用F=μFN來計算摩擦力,并理解動摩擦因數μ只與接觸面材料的粗糙程度有關??梢酝ㄟ^對剎車問題的研究,讓學生設計實驗,分析數據,得出結論。還可以通過網絡借鑒別人更嚴謹的研究和分析,深刻理解摩擦力的計算。

      三、研究性學習應用于摩擦力教學的過程

      研究性學習是一個系統的學習方式,有較嚴謹的實施過程,針對摩擦力教學的步驟如下。(1)課題準備階段。教師首先根據摩擦力教學的課程標準,確定本節(jié)課要解決的課題為“生活中的摩擦力”。然后根據內容的重、難點確定四個子課題,分別為:1)“摩擦力理論分析”,主要分析摩擦力相關理論的發(fā)展與歷程;2)“生活中摩擦力的利弊”,主要分析摩擦力的利弊,理解摩擦力既可以是動力,也可以是阻力;3)“汽車剎車問題分析”,通過實驗研究,理解摩擦力與哪些因素有關;4)“高中常見摩擦力的題型分析”,包括收集題目,分析問題,將知識類別化,形成系統。(2)成立研究小組,確定課題。根據學生的情況,按照每小組6人~8人的規(guī)模,成立8個小組。小組成員要考慮其學習成績、組織能力、分析能力及文筆等因素,盡可能讓小組整體能力全面。四個子課題,分別由各小組根據成員興趣,選擇其中的一個子課題。最后,老師協調每兩個小組各自獨立研究一個課題。這樣,既兼顧了學生興趣,又能保證課題的順利開展和最后評價的可比性。(3)撰寫開題報告,組織開題論證會。各組按照自己的課題收集材料,并進行分析,撰寫開題報告。教師組織各班優(yōu)秀學生,協調物理教師成立開題評審小組,評審小組由4名學生、2名教師組成。制定評審要求,組織開題論證,對學生課題進行理論分析和科學指導,并反饋給小組進行修改。(4)小組按計劃實施課題研究。課題研究實施中,學生自己收集相關資料并分析。其中第一、二、四個課題理論性較強,可以通過多種途徑收集資料,然后對數據進行分析。(5)成果展示交流及評價。各小組將自己的成果進行整理,做成展示課件,并在評價會上進行展示。同時,評價小組根據事先制定好的評價標準,對各組的成果進行評價。

      四、結果及分析

      在本次課題研究中,是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的課題,所以研究得非常認真,研究成果也很顯著。(1)研究“摩擦力理論分析”課題的兩個小組,分別獲取了摩擦力理論的發(fā)展歷程,都找到了摩擦力產生的學說――凹凸嚙合說和粘附說,并介紹了摩擦力的電磁相互作用。其中一個小組還分析了固體摩擦、液體摩擦、混合摩擦等情況。(2)研究“生活中摩擦力的利弊”課題的兩個小組,通過上網等途徑查閱資料,總結了生活中的摩擦力的利與弊,并對生活中涉及摩擦力安全的問題提出了建議。(3)研究“汽車剎車問題分析”課題的兩個小組,相互協作設計實驗,通過實驗,探究了車重與剎車距離的定量關系,還利用網絡收集了相關資料,總結了剎車距離的影響因素,對司機提出了建議。(4)研究“高中常見摩擦力的題型分析”的兩個小組,通過上網查閱材料和請教老師等方法,收集了眾多題目,并將題目歸類為靜摩擦力、滑動摩擦力、平面上的摩擦力、斜面上的摩擦力等。除此,還對摩擦力知識進行了總結,形成了知識系統。

      中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 亚洲人成综合网站7777香蕉| 亚洲av永久中文无码精品| 33333在线亚洲|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99| 日本久久久久亚洲中字幕| 亚洲av日韩av无码| 亚洲an天堂an在线观看| 无码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影片|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专区| 亚洲色偷拍另类无码专区|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vr | 老司机亚洲精品影视www| 亚洲午夜无码AV毛片久久| 亚洲午夜无码AV毛片久久| 亚洲综合色婷婷七月丁香| 亚洲欧洲精品无码AV|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夜字幕| 亚洲av伊人久久综合密臀性色 |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久| 亚洲老妈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AV| 亚洲a一级免费视频| 亚洲最大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日本在线| 亚洲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亚洲AⅤ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综合久久| 伊人亚洲综合青草青草久热| 日本亚洲成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AV无码少妇电影|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蜜芽影院| 国产亚洲精品拍拍拍拍拍|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 亚洲精品动漫在线| 亚洲综合小说另类图片动图| 伊在人亚洲香蕉精品区麻豆| 亚洲人成网7777777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