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節能減排低碳生活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 典型中考題分析――再現知識、夯實基礎
例1(2011福州市)下列說法不符合“節能減排、低碳生活” 理念的是()
A. 大量植樹造林,禁止亂砍濫伐
B. 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
C. 開發回收利用二氧化碳的新技術
D. 開發和利用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
解析將CO寓于“低碳生活”這一情境之中,理論聯系實際,靈活運用。
答案B
例2(2011年江蘇南通)下列有關碳及其氧化物的說法錯誤的是()
A. CO與CO 可用澄清石灰水區分
B. CO具有還原性,可用于鐵的冶煉
C. CO的過多排放可導致酸雨的產生
D. 金剛石和石墨結構中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答案C
例3(2011江蘇淮安)某化學興趣小組選用下圖所示裝置,進行CO制取和性質實驗,請你根據所學知識,依圖回答下列問題:
(1) 儀器①的名稱為,
(2) 收集少量CO氣體應選擇(填裝置序號)。
(3) 若A與D連接,則D中出現的現象是,原因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4) 若A與F連接,則F中低的蠟燭先熄滅,高的蠟燭后熄滅,由此說明了CO的性質有
解析以實驗考查的形式集“CO的制取、性質、用途、檢驗”于一體,同時將“階梯蠟燭實驗”、“傾倒法將CO注入容器中”等趣味實驗作為情境,綜合考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
答案(1) 長頸漏斗;(2) B;(3) 紫色石蕊變紅;CO+HO=HCO; (4) 密度比空氣大;不能燃燒,也不能支持燃燒。
二、 啟發式教學――拓展知識,舉一反三
以往教學過于強調接受式學習,新課改則倡導教師要“會教”而不是“教會”;學生要“會學”而不是“學會”,教學中要特別強調科學探究,注重啟發式教學。
例1(2011年重慶)下圖四支蠟燭都將熄滅,其中一支熄滅的原因與另外三支不同的是()
解析此題主要考查CO的“不燃燒也不能支持燃燒”這一化學性質,同時將第四章的“燃燒與滅火”結合了起來,拓展知識,培養學生對比分析能力。
答案 B
例2(2011年蘇州)下列有關盛放某些氣體的集氣瓶,其擺放情況正確的是()
解析此題主要考查氣體收集裝置的選擇:由CO、O到H及“大氣首要污染物之一”SO,聯系生產、生活實際,培養環保意識。
答案B
三、 構建知識網絡――完善知識,提升創新
在教學中,還應注重知識網絡的形成,使知識得以完善。如:
例1(2011淮安)構建知識網絡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下圖是某同學構建的有關氧氣獲得和性質的網絡圖:
請根據圖回答有關問題:
(1) 電解水是實現轉化①的途徑之一,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 實驗室用轉化③獲得O時,通常需要在HO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MnO,其中MnO起作用。
(3) CO和O相互轉化的方法很多。在自然界中,CO轉化為O的主要途徑是綠色植物的作用。
(4) 轉化⑥是實驗室制取O的方法之一,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解析此題將中考化學中兩個重要考查點――CO和O,以知識網絡的形式結合到了一起,考查學生對知識點的整體把握能力。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既是CO消耗的主要途徑,也是O生成的主要途徑。
參考答案(1) 2HO2H+O; (2) 催化;(3) 光合;(4) 2KMnOKMnO+MnO +O
例3(2011泰州)為了發展低碳經濟,最近有科學家提出“綠色自由”構想:把空氣吹入飽和碳酸鉀溶液中生成KHCO,然后利用KHCO受熱易分解產生CO的性質,把CO從溶液中提取出來,再經化學反應使之變為可再生燃料甲醇。“綠色自由”構想的技術流程如下:
則下列有關說法中,錯誤的是()
A. 吸收池發生的主要反應為CO+KCO+HO2KHCO
B. 分解池發生的主要反應為2KHCOKCO+CO+HO
C. 由分解池分解后所得溶液X可通入吸收池再利用,其主要成分是KHCO
D. 合成塔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COCHO(甲醇)
關鍵詞;節能減排;低碳生活;科學
中圖分類號:G633.9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3)09-0207-01
近年來,由于人類過多使用高碳能源,導致氣候變化惡劣,給人類生活帶來嚴重災害。為了實現人類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存目標,我們必須改變現有的生活方式,節約能源,保護生態,迎接低碳時代的到來。
在中國,人均年CO2排放量2.7噸,但一個城市白領,即便只有40平居住面積,開1.6L車上下班,一年乘飛機12次,碳排放量也會高達2611噸。為保護地球環境,低碳生活勢在必行。低碳生活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是一種態度,我們應該積極提倡并去實踐低碳生活。
建議與做法
1.碳是每個人的責任,低碳生活就是改變生活細節,養成一些良好的低碳習慣
比如說:將廢舊報紙鋪墊在衣櫥的最底層,不僅吸潮,還能吸收衣柜中的異味,還可以擦洗玻璃,減少使用污染環境的玻璃清潔劑;出門購物,盡量自己帶環保袋,減少使用塑料袋,塑料廢物去到垃圾處理廠及堆田區,一般需要20~30年才能被土壤稀釋及完全氧化;出門自帶喝水杯,減少使用一次性杯子;夏天開空調前,先打開窗戶讓室內空氣自然更換,開空調后調至室溫25℃~26℃之間,這樣既省電也低碳;不開汽車而改騎自行車或步行;冰箱內存放食物的量以占容積的80%為宜,放得過多或過少,都費電;使用冰箱時減少開門次數也是減少碳排放的一個小妙招,實驗表明,如果每天開冰箱門10次,每次15秒,一天碳排放402克,而每天少開5次冰箱門,一個家庭每天減排201克碳;少買不必要的衣服,服裝在生產、運輸過程中,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同時產生廢氣、廢水等污染物,在保證生活需要的前提下,每人每年少買一件衣服可節約2.5千克標準煤,相應減排二氧化碳6.4千克,如果全國每年有2500萬人做到這一點,就可以節能約6.25萬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16萬噸。
2.宣傳低碳理念,倡導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其實就是低碳經濟下的生活,只是其側重點不同,前者側重于日常生活、消費方面,而后者側重于國家的經濟建設、生產等方面。簡單地說,"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時所耗用能量要減少,從而減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這是與傳統的生產、消費理念不同的生活方式,傳統的經濟發展模式只注重GDP數字的絕對增長,而很少考慮到經濟增長的同時所消耗的大量的能源,高耗能的工業所帶來的直接結果就是高排放,排放大量的溫室氣體、工業垃圾等;同時這種傳統的經濟發展還要靠高消費來帶動,高消費必然會造成對生產的壓力,對環境的壓力;高消費的背后是高浪費和高污染。這種生產、消費的惡性循環模式,不但威脅到當代人的生存,同時還影響到后代人的生存。這自然地就影響到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所以要改善我們所生存的自然生態環境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就必然要改變傳統的發展經濟的模式,提倡低碳生活。
由此可見,低碳生活是低碳經濟的依托,僅靠先進技術的支撐是改變不了高碳經濟體系的,必須依托于低碳生活才能實現真正的節能減排,實現真正的低碳經濟。因為生活是人類存在的常態,而經濟僅是生活中的一個方面,以低碳為準的生活必然要求其經濟發展也是低碳的。低碳生活是一種可持續的生活方式,不論從人類自身的繁衍、教育等,還是經濟的生產,社會制度的保障等都是可持續發展的。
2、倡導節能減排,踐行綠色生活!
3、公眾參與節能減排,共建綠色美好家園!
4、低碳環保齊心齊力,綠色城市宜人宜居。
5、每個人身上,都有一種責任叫節能減排!
6、能源是動力之本,節水、節電、從現在做起!
7、人人參與節能減排,積極構建和諧家園!
8、同創低碳城市,共享低碳生活。
9、城市宜居低碳,天人和諧自然。
10、珍惜資源銘于心,節能環保踐于行!
11、拒絕白色污染,從節能減排意識不再蒼白開始!
12、城市低碳宜居,人與自然和諧。
13、天有情,地有情,節能減排你我行!
14、大道至簡,低碳生活。
15、沒有絕對的道德約束,只有相對的節能減排文明!
16、同享節能新生活,共創百年富智康。
17、保護生態環境,珍惜自然資源!
18、種一棵樹,攀住城市天空,少一點碳,守住生態家園。
加快構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努力營造全社會節能減排的良好社會氛圍,根據省經信委《關于年全國節能宣傳周活動安排意見的通知》要求,結合我市實際,定于今年6月中旬,由市經信委等15部門聯合舉辦年全市節能宣傳周活動。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時間和主題
時間:年6月11日至17日。
主題:節能我行動低碳新生活。
二、宣傳重點
節能宣傳周期間,企業、機關、學校、農村、社區、軍營等要把倡導節能低碳的生產方式、消費模式和生活習慣作為宣傳重點,發揮廣播、電視、報刊等傳統媒體優勢,積極運用手機、網絡等新興媒體,在全社會強化能源資源國情宣傳教育,普及合理用能、提高能效、減少浪費的節能理念,進一步提高全民節能意識。
三、任務分工
市、縣(區)經信部門、節能辦要會同聯合主辦單位抓好本地區的節能宣傳周活動,加強組織協調,制定社會影響力大、預期效果好的活動方案;強化調度督導,確保各項活動有序開展。要大張旗鼓的宣傳“十一五”節能減排的成果和經驗,積極推廣綠色、低碳發展理念;要結合夏季用電高峰形勢,加強有序用電,鼓勵節約用電,倡導綠色消費,踐行節約行動。要通過舉辦展覽展示會、技術交流會、現場體驗活動,印制宣傳海報、宣傳手冊,深入開展能源資源和生態環境國情宣傳教育,倡導全社會進一步把節能低碳理念轉化為全民行動。要會同有關部門積極倡導低碳消費,組織好節能產品惠民工程,利用宣傳周大力推廣高效照明產品、節能空調、節能汽車、高效電機等。要組織工業企業總結和推廣節能增效的經驗和成效,繼續開展“我為節能減排獻一策”等活動。市縣節能監察機構和節能技術服務中心等單位要積極配合開展宣傳活動,持續推動節能減排全民行動。
市、縣(區)發改部門要結合本單位和本系統工作實際,積極開展節能宣傳活動,印發節能宣傳畫及手冊,懸掛橫幅,大力倡導“低碳生活”。
市、縣(區)教育部門要在各類學校廣泛開展能源資源國情教育,通過實地體驗等多種方式強化學生的資源憂患意識和節約意識,培養學生珍惜資源、合理用能的行為習慣。
市、縣(區)科技部門要積極宣傳節能新技術,運用多種方式在全社會推廣普及節能、低碳技術。
市、縣(區)建設部門要大力宣傳綠色建筑行動、推廣應用新型墻材、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和太陽能光熱建筑一體化等方面取得的成效。
市、縣(區)交通運輸部門要積極宣傳交通節能成效,推行節能駕駛和操作,倡導公眾綠色出行。
市、縣(區)農業部門要繼續深入開展節能減排農村行活動,大力宣傳推廣農業和農村節能減排技術與產品。
市、縣(區)商務部門要加強綠色飯店、綠色賓館建設,倡導公眾減少一次性用品使用。
市、縣(區)環保部門要通過典型案例宣傳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強化全民環保意識。
市、縣(區)文化、新聞宣傳部門要開辟專欄及時宣傳報道縣區、部門及企業節能工作動態、典型事例和經驗做法,宣傳報道社區、學校開展的節能低碳活動,定期播發節能低碳公益廣告,宣傳普及節能低碳知識。
市、縣(區)機關事務管理部門要組織開展“低碳體驗日”能源緊缺體驗活動,以及使用環保再生紙和抵制商品過度包裝等專項活動,積極推進公共機構厲行節約,發揮示范帶頭作用。
各級工會要繼續深入開展“我為節能減排做貢獻”活動,加強職工節能減排義務監督員隊伍建設,動員和組織職工為節能減排獻計獻策。
各級共青團組織要積極開展以“四個一”(節約一滴水、節約一度電、節約一張紙、節約一粒米)為主要內容的主體實踐和宣傳活動,引導青少年增強資源節約意識,強化青少年節能減排實踐。
各級婦聯要扎實推進“節能減排家庭社區行動”,以低碳家庭健康萬里行活動為主線,集中開展多種形式的低碳宣傳實踐活動,倡導低碳理念,普及低碳知識。
【關鍵詞】金屬冶煉業;低碳經濟;節能減排;管理路徑;研究
能源是人類發展的基礎,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也使人類進入了能源大量消耗的時代。節約能源,發展低碳經濟,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已經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話題。特別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大會之后,發展低碳經濟成為了全世界共同關注的重要問題。所謂低碳經濟,就是在保證經濟正常發展的情況下,降低能源消耗,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為主題的經濟發展模式。中國是能源消耗的大國,金屬冶煉業在我國的經濟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而金屬冶煉業又屬于高能源消耗的行業。如何在金屬冶煉業發展“低碳經濟”,達到低消耗、低排放的目標可謂任重而道遠。
1、金屬冶煉業走“低碳經濟”的發展道路的必要性
哥本哈根大會使全球人民更清楚的認識到人類在氣候變暖的環境條件下所應承擔的主要責任。為了滿足人們在生產、生活中的需要,需要消耗大量的資源,如:石油、天然氣、煤炭等,以獲取需要的能量,這些能源的焚燒消耗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氣體,直接導致了“溫室效應的產生”。因此,發展“低碳經濟”是實現社會經濟發展和保護生態環境雙贏的一種必要的經濟發展趨勢。
要發展“低碳經濟”,首先就是要減少能源的消耗,找到經濟和環境雙贏的平衡點。在金屬冶煉的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礦產資源和能源,同時會有大量的溫室氣體排放。在我國,大部分的二氧化碳的排放來自于煤炭的燃燒,而煤炭又是我國金屬冶煉的重要燃料。因此,金屬冶煉業作為高耗能高排放的產業是毋庸置疑的。中國要走“低碳經濟”的發展道路,金屬冶煉業必須首當其沖,有所擔當。從統計數字來看,金屬冶煉業的煤炭消耗量在我國工業部門中位列第一,可見金屬冶煉業在實現“節能減排”的目標中擔負重大的責任,具有重要意義。金屬冶煉業在我國的經濟發展中的重要貢獻,也成為了很多城市的標志特征。“節能減排”是“低碳經濟”的發展核心,金屬冶煉業走“低碳經濟”的路徑,首先就是要做好“節能減排”的工作。
2、金屬冶煉業走“低碳經濟”道路所面臨的困難
2.1認識的局限性,使金屬冶煉業重經濟輕環保
中國金屬冶煉業在我國經濟發展中占有重要的基礎性地位,人類重視金屬冶煉業帶來的經濟效應,重點找著眼于金屬冶煉業的經濟地位。人類對環境保護和溫室氣體認識的局限性,對“低碳經濟”認識有限,更忽略了“低碳經濟”的實踐。隨著社會發展,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環境的不斷惡化使人們越來越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為了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實現社會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低碳經濟”逐漸為人們所重視,并得到全球的關注。中國金屬冶煉業的高耗能、高排放以及高污染問題突顯出來,受到人們的重視,在這種形勢下,金屬冶煉業面對自身存在的問題,走“低碳經濟”的發展道路,有效節能減排成為了大勢所趨。
2.2技術落后和創新不夠制約了金屬冶煉業走“低碳經濟”的道路
我國的金屬冶煉業因為認識不足,投入不夠等原因,其技術裝備和冶煉工藝等方面與世界先進水平具有較大的差距。在有色金屬冶煉領域,其能源的消耗在行業的總能耗中占有80%以上的份額,但是在一些關鍵技術方面卻有待提高,很多生產技術和節能技術都需要進一步的深入發展,對新技術的開發也急需加速。在很多有色金屬企業,其技術裝備和加工技術居然還停留在上世紀80年代的水平,已經完全跟不上時展的腳步。在一些民營企業和地方小企業中,技術裝備和工藝水平低,在現今發展節約型、環保性經濟的方面明顯的落后。因此,生產裝備的更新,加工工藝的提高,生產技術的開發是金屬冶煉業提高生產效率,節能減排的重要任務。
2.3懲戒措施難以奏效使節能減排工作更加被忽視
對于一些企業來說,做好節能減排工作會增加生產成本上的投入,相應的減少經濟收入,這就使一些社會責任意識差,追求短期經濟利益的企業著重效益的獲得而放棄環保。環保部門對于違法事件的處罰相對于不環保取得的經濟效益來說,具有很大的差額,這就導致企業寧可受罰也要以經濟利益為重。懲戒措施的力度不夠,對企業的節能減排的控制管理難以奏效。
3、金屬冶煉業走“低碳經濟”路子的管理路徑
3.1政府要做好監管工作,引導和推動金屬冶煉業發展“低碳經濟”
政府要履行職責,做好監管和把關的工作,保證企業的健康公平的發展、競爭。不能完全依靠企業自身的責任意識,政府的監管到位,有利于金屬冶煉業結構的調整,實現真正的節能減排。在對市場準入和投資方面,政府要嚴格監管,將非“低碳經濟”從源頭上有效的控制,把節能減排作為市場準入的一個重要條件;在企業的運行方面,政府要對其進行動態的管理和控制,保證企業真正的做到“節能減排”;在獎懲方面,政府要加大懲罰力度,對違規企業嚴格執法,對“低碳”企業進行褒獎,實行雙向引導;在市場競爭維護方面,政府要堅持原則,秉公辦事,保證金屬冶煉業的市場環境處于公平、健康、可持續發展的狀態。
3.2金屬冶煉業要把發展“低碳經濟”作為重要的戰略目標和措施
對于金屬冶煉業來說,第一,要對“低碳經濟”進行全面的認識,認清其在保護人類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第二,要清楚的認識到“低碳經濟”是現今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努力搶占先機,把“節能減排”作為企業自覺承擔的一項責任,積極發展“低碳經濟”,提高企業的競爭力。第三,要重視“低碳經濟”的經濟效益,在節能減排的基礎上形成良性的循環。第四,要進行項目的投資建設時,以“低碳經濟”為基本原則,建設低碳的項目,為節能減排打下良好的基礎。
3.3加大投入,依靠科技進步實現節能減排
金屬冶煉業要加大對節能減排的投入,采用高效率、低能耗、低排放的工藝和裝備,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科技的進步和技術的創新是金屬冶煉業發展“低碳經濟”的重要條件,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加大科技研發的投入,以獲得高技術水平、高應用效果的科技成果。我國金屬冶煉業依靠科技進步,用于發展循環經濟,取得良好的效果,不僅減少能源的消耗,而且達到了減少排放的目的,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關于永興有色金屬工業發展循環經濟的思考湖南統計信息網,2011-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