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水務公司工作總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上半年物資使用統計情況
根據數據統計顯示,2014年上半年物資出庫總額度為173477.23元。其中,1月份出庫額度為47651.34元,2月份出庫額度為11566.80元,3月份出庫額度為25662.60元,4月份出庫額度為11271.50元,5月份出庫額度為47372.50元,6月份出庫額度為29952.49元,如下圖所示,我們可以清晰看出上半年物資出庫總額度的基本情況。
在圖中我們可以看出,1月份、3月份、5月份出庫額保持一個較高的水平,而在偶數月份出庫額度相對較低,一般集中在原材料的出庫額度要占據較高的比重,而相對來說,工具的出庫額要更為少一些,一般只占到所有出庫額的20%左右。從具體層面來講,2014年上半年物資種類型號規格變動如下:
一月份的庫存物資型號規格種類有536種物資比2011年十二月份的庫存物資型號規種類增加4種物資;二月份的庫存物資型號規格種類有585種比一月份的庫存物資型號規格種類增加了49種物資;三月份的庫存物資型號規格種類有591種物資比二月份的庫存物資型號規格種類增加了6種物資;四月份的庫存物資型號規格種類有611種物資比三月份的庫存物資型號規格種類增加了20種物資;五月份的庫存物資型號規格種類有595種物資比四月份的庫存物資型號規格種類減少了16種物資;六月份的庫存物資型號規格種類有586種物資比五月份庫存物資型號規格種類減少了9種物資。
二、上半年物資清查情況存在的問題分析
1、根據公司目前各種資產實際出入庫情況來看還存在較為混亂的情況,在固定資產的實際調配和使用過程中,物資的放置不能實現有效地空間使用,在實際管理過程中,造成管理上的一定障礙,例如,在1號倉庫的使用過程中,由于存儲的物資種類較為復雜,嚴重制約了科學化管理的實際操作,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工作進度和工作效率,很多物資都擺放在地面上,造成物資調配和使用的不便,也造成工作混亂局面的產生。
2、由于目前倉庫內部貨物數量較多,缺乏合理的規范操作,這集中表現在倉庫內物資擺放上的無序狀態,相對于來說分散化較為嚴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實際資產核查的困難,也影響了核查的準確性。
3、已列入固定資產的各單項資產應由指定管理部門指定專人看管,對固定資產的變動及去向必須填寫相應的固定資產轉移單據,記錄在案。各單項固定資產指定保管人員在資產管理期間內應對資產的保護、保養及維護負相應責任,資產出現問題時應及時上報。
4、對于固定資產的統計資料還不完善,資產管理制度還不健全,有一部分物資由于使用需求較多,出庫速度快,造成登記備案工作環節的缺失,一部分物資未入庫就已經出庫,影響了物資出庫額度的登記準確;而有一些庫存物資由于存放時間較長,已經成為廢品,但未得到妥善處理;而入庫過程中相對較小的物資一般不具備正式發票,也對物資的渠道來源登記造成一定困難。
三、合理化建議和措施
根據上述問題的產生,我部建議結合工作實際,針對問題擬制定以下應對措施:
1、在日后的實際管理中,通過適當的手段對物資進行統一化管理,實現“物資科學入庫、科學出庫”的目標達成,具體操作中,無論是入庫操作、還是出庫操作,都必須堅持對物資的準確性,做到清點及時到位,并及時做好登記工作,做好備案,便于對物資的查詢。
2、針對固定資產等物資管理缺乏與時俱進的問題,在管理方式上采取合理措施進行全新的轉變,如可以采用適用的固定資產軟件管理,通過軟件網絡的構成,建立健全公司的固定資產臺帳管理,也可以進一步保障固定資產準確、清晰,通過軟件管理也可讓公司領導全盤了解各部門(單位)資產情況,從而做出準確快捷的決策。
3、從強化管理的角度,對物資擺放問題集中管理,加強硬件的配套,如在2號倉庫制作貨架,并在日后的管理過程中建立相關制度,從源頭上規范倉庫內部管理情況,并制定相應的獎懲制度,對相關責任人進行問責,全面改善倉庫內部環境,促進物資管理的有序化。
(一)促進了征管質量的持續提升。征管質量的提升極大地促進了稅收收入。2009年我局完成增值稅61.2萬元,整體收入及增值稅單項收入均創新高。
(二)提高了日常工作質量和效率。“四位一體”互動機制通過聯席會議對各部門的提報和反饋事項進行統一研究部署,實現了業務工作的統籌安排。通過“四位一體”工作,實現了業務銜接互動和信息資源共享,減少了大量的重復工作任務,各查各的稅、各做各的表、重復檢查等現象得到了有效遏制,各部門人員的工作負擔進一步減輕,從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
(三)改善了稅收經濟環境。通過查管互動、查評互動,進一步強化了行業稅收監管,基本達到了同類型同行業企業之間的稅負公平,在化解基層一線稅收管理人員的執法風險的同時,維護了地方經濟發展秩序,促進了征納關系和諧。
(四)提高了認識,加強了組織領導。認識是行動的先導。我局積極成立了由局長求軍扎西掛帥的互動機制領導小組和辦公室。通過廣泛宣傳培訓,無論是領導還是一般干部,都進一步明確了互動機制的科學原理和認真貫徹落實互動機制的必要性、緊迫性,充分認識到加強稅源管理的重要意義,做到了思想統一、認識到位,工作主動性大大增強。
(五)抓制度,建立了長效機制。我局積極建立和完善各項互動協作制度,制定《某縣國稅局稅收“分析、評估、稽查、管理”互動機制實施辦法》。為保證互動機制落到實處,使之成為長效機制,我局在工作中注重責任到人,嚴格責任追究。
(六)抓分析,有效指導工作。稅收分析是稅源管理的“眼睛”。為有效指導開展各項工作,我們緊緊抓住稅收分析這一重要環節,認真查找管理中的薄弱環節和問題。一是通過互動機制健全稅收分析體系,完善共享數據制度。二是采取計統部門與綜合管理科共同分析等方式,實現各部門之間優勢互補。
(七)抓核查,確保工作實效。為讓互動機制發揮應有的作用,在核查中,積極獲取工商、地稅等部門的數據,為納稅評估提供了準確的基礎數據資料。實施納稅評估,遵循資料收集、案頭評估、約談舉證、實地查驗、評估處理的基本程序,堅持案頭評估與實地查驗相結合,對發現的問題認真查找原因。
(八)抓講評,注重狠抓落實。為了將互動工作引向深入,我局對建立、運行互動機制取得的階段性成果及時進行總結,
二、存在的問題:
(一)協調和統一有欠缺。一方面四位一體互動機制需要與稅源管理最緊密的工商、銀行、統計等部門的協作配合。對經濟的分析就離不開這些部門經濟數據的統計資料,由于這些信息不能共享,且部分信息統計時限及口徑存在不一致,使稅收分析部分指標失真。另一方面目前四位一體互動機制的實施只是初步實現了各部門的"職責"劃分,只關注四位一體互動機制下"我該干什么",沒有形成"其他部門需要什么"的理念。
(二)信息技術運用有待增強。一是綜合征管軟件系統內的數據需要提煉、加工后,才能被稅收分析所使用,數據分析監控報告滯后,使分析工作受到很大限制。二是納稅評估沒分析系統運用力度不夠,人機結合沒有實現,大量評估數據人工計算費時耗力。
(三)聯動機制的各個環節仍需完善。一是稅收分析還停留在對稅務部門內部現有數據的分析上,很少滲透到納稅人財務狀況、經營管理狀況的分析,對數據說明什么問題,則很少有深層次的分析和建議。且大多是事后分析,缺少事中及事前分析。二是納稅評估工作方法單一,缺乏廣度及深度。評估人員業務素質不過硬和部分評估人員責任意識淡薄,造成評估對象的局限性和評估稅種的單一性。三是稅務稽查聯動執行乏力。從現實的互動機制運行情況看,納稅評估顯然成為了核心,相對于稅務稽查幾乎游離于機制之外。多數的評估案件在評估環節中就已化解,實際工作中為稅務稽查提供的案源寥寥無幾。四是稅源監控不到位。一是處在管理一線的稅收管理員更應首先發現納稅人納稅異常現象,而實際是分析環節、評估環節、數據監控環節發現了問題,然后才督促稅收管理員去調查核實和整改。二是稅收管理員的業務素質不過硬,綜合能力不強,造成稅源管理的質量不高。
(四)缺少激勵考核機制。一是稅源管理本身沒有較完善的考核辦法,量化的考核標準較少。主要是根據以往的經驗進行主觀對比判斷,無法準確衡量稅源管理工作的優劣,致使稅源管理工作獎罰依據不明,影響了以責任落實和責任追究的辦法促進稅源管理工作質量和水平的提高。二是四位一體互動機制的運行缺少激勵考核辦法。
三、建議及對策:
四位一體互動機制是一項復雜的工程,涉及各部門、各環節的方方面面,目前應注重稅收分析、稅源管理、納稅評估和稅務稽查各環節的成果轉化與應用,將各個部門、各個環節的工作積極性和能動性凝聚和釋放出來,發揮部門優勢和整體效能,切實提高執法質量和管理水平。
(一)強化協調配合,保障互動工作順暢運轉。聯動機制關鍵在"動",特色在"聯",各部門之間只有真正"動"起來,才能形成整體合力。應針對工作的薄弱環節和存在的突出問題,完善互動機制的相關制度,確保各部門的工作成果可以被其他部門共享和應用。
(二)建立聯動信息平臺、確保信息共享。一是重點強化稅收分析、預警監控、查詢分析、數據、報表處理等功能,增加聯動綜合管理功能,為各部門提供數據處理應用、數據提交整合的支撐點。二是加強四位一體互動信息平臺建設,通過信息平臺開展任務、結果反饋、提交管理建議、工作督查、情況通報等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不斷擴大信息量,逐步將納稅人生產經營情況、稅款申報和入庫情況、發票使用情況等納入稅收分析數據的范疇,并盡可能全面地覆蓋行業經濟信息。
(三)強化各環節職能,做實四位一體互動。一是發揮稅收分析導向作用。通過多角度、全方位的稅收分析,及時發現反映稅源發展和稅收征管中存在的問題,為稅源監控和納稅評估提供準確的線索和導向,提高管理效能。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不斷擴大信息量,逐步將企業生產經營情況、稅款申報和入庫情況、發票使用情況等納入稅收分析數據的范疇,通過國、地稅間信息對比分析,直接帶動稅收管理水平的提高。二是提高納稅評估管理水平。有針對性地提出分行業、分稅種納稅評估方案,規范評估流程,按照評估重點或疑點納稅人的生產規模、經營性質等情況,分別實施綜合管理科
評估和稅收管理員監控評估的二級評估。對發現的一般問題,按有關規定及時處理并反饋綜合管理科;對發現納稅人存在偷騙稅違法嫌疑,需要立案查處的,移交稽查部門查處。堅持務實管理,一個行業一個行業地整頓規范,以階段性"戰役"推進稅源互動管理。三是增強稅務稽查的促進作用。堅持以稽查促分析、推評估、強管理的工作思路,使稽查成為強化稅源管理的"助推器"。落實稽查與管理雙向反饋制度和"一案雙查、雙報告"制度,由稽查部門通報當月案件查處情況,有針對性的以稽查建議書形式及時向征管單位反饋各項檢查的基本情況、典型案例、存在的稅收問題、稅收征管的改進建議和措施等多方面的稽查信息。以稽查建議為紐帶,全面促進征管和稽查的信息互通、執法聯動的運行機制。四是強化稅源監控力度。根據納稅人規模、行業特點等因素,合理劃分稅源監控的職責和重點,實施分級分類監控。分解戶管事項,進一步分析、充實、調整與四位一體互動機制運行要求相適應的崗位和職責,將稅源監控的工作要求落實到崗、分解到人。逐步實現主要依靠稅收分析成果開展有針對性的稅源監控。對于稅源監控中發現的疑點和問題,及時反饋到稅收分析、納稅評估和稽查環節,促進稅收分析質量的提高,為納稅評估和稽查選案提供準確的目標和方向。
一、 全年完成的主要工作
(一)抓好養護管理工作
1、較好地完成日常養護任務
2、努力抓好專項工程
4)積極做好冬春栽補植及新模范馬路苗木遷移工作工作。根據市綠化處下達的冬春栽補植計劃,結合新模范馬路苗木遷移工作,做好相關移植計劃,對缺株的主次干道、廣場游園等進行大量的苗木補植。其中道路重點補植了南瑞路、江東北路、三牌樓大街、西康路、虎踞路、虎踞北路、中山北路;游園重點補植了三牌樓和橡膠廠;市民廣場重點補植了陽月光廣場,尤其是陽月光廣場在原有基礎上增加了香樟、水杉等20多個品種,提升了檔次。截止5月中旬,已超額完成補植任務,共栽植大樹660株,花灌木91237株,草坪、地被1836平米,更換草花70480盆。
5)認真抓好病害防治工作。由于今年出現了“暖冬”現象,平均氣溫偏高,各種病菌、蟲害來勢兇猛,給今年的植保工作帶來了難度。因此,我所在日常養護巡查中加大對病蟲害的觀察,做到了早發現、早警報、早安排,使病蟲害未在我區大面積爆發,保證了植物生長及景觀效果,未對市民的出行帶來不良影響。
3、調整考核方式,加大監管與巡查工作力度
今年市政、綠化養護考核在去年的基礎上作了相應調整,一方面在內容上增加了設施完好抽考項目,另一方面在方法上將市級相關專業考核與月度考核結合起來,提高了養護考核的標準、擴大了考核抽查數量。
在市政方面,加大對河道保潔工作的監督力度,將河道保潔工作作為日常巡查的必看項目,針對薄弱環節加大管理與措施力度,敦促養護企業加大人員、設施的投入,對于水務公司的施工遺留問題緊抓不放,積極協調,持續跟蹤,敦促解決。
在綠化方面,對于江東北路金盛大市場段綠化隔離帶、三牌樓大街游園綠化人為踐踏破壞現象,在力所能及的范圍進行呼吁,通過媒體配合,做好設施維護工作,取得一定效果。
4、做好防臺防汛準備工作
根據市市政平臺和園林局綠化處的要求,制定了防臺防汛預案, 強化了職責,明確了重點防臺防汛路段、搶險措施和搶險隊伍,從組織上為防臺防汛工作提供了保證。同時抓好防臺防汛落實工作,確保設施安全度汛。自三月份以來,安排養護企業開展
(二)做好設施監管工作
1、做好數字化信息案件的監管
按時完成接收的城市信息化管理案件。做到及時登記、整理、派遣、督辦、銷案。上半年完成776起,其中市政576起,綠化200起。
2、抓好重點工程的監管
協助快速內環北線完成樹木移植、綠地占用等工作。做好市政、綠化配套工程的合同簽訂、費用的洽談、支付工作。在實施過程中,派專人在現場協調和監管,全過程跟蹤,安全優質地完成了任務,前期共移植大樹300余株,移植花灌木及占用綠地約10000平方米,由于我們服務到位,得到市建委領導的好評。
3、搞好行政許可審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