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小學生征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人或動物的生存與植物的關系
不久前,我們家搬入了現(xiàn)在的新房子。剛搬完家,叔叔阿姨們就送來了好幾盆花和幾株樹。門口、客廳里、房間里和陽臺上都擺上了盆景。我對爸爸說:“我們家都有成植物園了,擺那么多的植物干嗎?”爸爸笑著說:“植物能制造氣氛,凈化空氣,人和動物誰都離不開它們,離開了它們都有不能生存。”人或動物離開植物后不能生存?為什么人或動物離開植物后不能生存?我將信將疑。決定做幾個小實驗來證明這個問題。
星期天,我從車庫里抓來兩只老鼠。這兩只可憐的小老鼠即將成為我的實驗品。它們不停地掙扎著,圓溜溜的一次性薄膜桌布小眼睛瞪著我。我把第一只小巧玲瓏老鼠放在一個大魚缸里,用把玻璃瓶封得嚴嚴實實的,生怕瓶里的空氣與外界的空氣相通。我仔細地觀察著,只見小老鼠沿缸著壁,繞著缸底快速地向前竄。咦,小老鼠不是活得好好的嗎?難道爸爸說的不是真的?可是,沒過幾分鐘,只見小老鼠繞圈的速度越來越慢,直到停滯不前,奄奄一息的樣子。頓時,我把一次性薄膜桌布輕輕拿開,捉出第一保小老鼠,放進第二只小老鼠,又搬入了四盆枝繁葉茂的植物。然后輕輕蓋上一次性薄膜桌布。我不停地拍打魚缸,只見小老鼠驚慌地亂竄。過了好久也沒要咽氣的樣子。這個實驗證明了植物可以輸送動物所需要的氧氣。
為了進一步證明人類和動物對植物的依賴性。我來到我們老家附近一個飼料加工廠。那兒的空氣里到處彌漫著一股噥噥的灰塵味,熏得我直咳嗽。我感到十分難受。然后,我又跑向我們家屋后的一片竹林里,那是一個空氣新鮮的地方,我感覺極為清爽。這個實驗證明植物可以凈化空氣。使人呼吸順暢。
畫完了老師的臉,最能表達老師的特點就是眼睛了,要畫出一雙特殊的眼睛,不僅要形似,更要神似,具有教師特有的風采:它具有千百種的感情蘊寓其中,并能迅速把某種情感傳達出去,還能像利劍一樣揭開面紗洞察一切。當我們上課時不認真聽講,這雙眼睛能敏銳地察覺,并用那雙眼睛向我們發(fā)出責備的信息,讓我們像觸電一樣,猛然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如夢初醒般地認真聽講起來,這時,這雙眼睛又傳達出欣慰,讓我們?yōu)橹粍樱訉P牡赝度氲秸n堂中。當我們因心事而煩惱時,這雙眼睛如同明亮的心鏡察覺到了什么,向我們噓寒問暖,促膝長談,讓我們感到無比地溫暖,深深驚異于那雙神奇的眼睛,透過這雙眼睛,讓我們看到了純凈而高尚的心靈,“一切為了學生好”的誓言匯成神奇的眼睛的源動力。
接著,我又畫了老師的嘴,教師的諄諄教誨出自于這里。從老師嘴里說出的話總是那么語重心長,構架起我們混沌的無知通往多彩的知識世界的大橋,讓我們如饑似渴的求知欲得到滿足,接受著知識的洗禮,在書山中攀爬、學海中遨游。當我們進步時,教師的話語中在為我們感到高興的同時,又教育我們不要驕傲;當我們迷茫時,教師的話語中流露出耐心的開導和親切的勉勵。如同沙漠中一串駝鈴,如同寡海中一座燈塔,如同黎明中一片朝霞。望著老師的肖像,注視著她那和善熱情的眼睛,對老師的敬意和深情更一步加深了。教師的手也是讓人終生難忘,長年累月和粉筆打交道,使那手變得粗糙,手指上也沾染了一圈圈粉筆灰留下的印記,不少的皺紋也爬上了那原本年輕的手。但它仍繼續(xù)和粉筆打著交道,為了川威的子女成長,為了競力學校的明天,為了祖國的未來。教師忠實地發(fā)揚著“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蠟燭精神。
……
無錫市惠山區(qū)陸區(qū)中心小學
謝依瑤12周歲指導老師許云娥
人們常說:“書是人類的朋友,是成長的路燈,也是登上文學殿堂的階梯。”相信很多朋友都會認同這句話。我喜歡讀安徒生童話,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賣火柴的小女孩》。當我讀完這個故事的時候,我深深地震撼了。墻角里,小女孩一次次地擦燃火柴,幻想著“溫暖的火爐、香噴噴的烤鴨、美麗的圣誕樹、慈祥的奶奶。”這對于可憐的小女孩,這些只是幻想而已,但這說明了小女孩在現(xiàn)實生活中只有寒冷、饑餓、痛苦和孤獨。她是多么渴望自己能像別的小朋友那樣,擁有自己應該擁有的一切啊!可是,這應該有的一切卻完全是泡影。最終,她卻在火柴帶來的溫暖中飛向天堂。有人認為小女孩的悲慘命運令人難過,讓人同情。我卻覺得小女孩擁有的這一根渺小的火柴,照亮不了這個開闊的世界,但是卻溫暖了自己的夢想。在小女孩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她感受不到寒冷和饑餓,在她的眼前是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所以,我沒有太多的悲傷獻給她。但是,這個世界的殘酷和冰冷,卻不能不讓我們深受震撼。除夕之夜,一個小女孩不得不走上街頭,赤著腳走在雪地里。這幅不幸的剪影是那個不公平時代的最好見證。
我和她同樣是女孩,同樣的年齡,但我們的命運卻如此不同。小女孩生活在黑暗的社會,沒有幸福,沒有關愛,沒有快樂!只有寒冷、饑餓、痛苦和孤獨。我真為自己生活在美好的現(xiàn)在而慶幸。如果小女孩生活在現(xiàn)在,她也一定能和我們一樣,每天背著書包高高興興地去上學;如果小女孩生活在現(xiàn)在,在大年夜里,她一定和家人一起在吃團圓飯。
讀完了這篇文章,我似乎長大了,朦朧中懂得了什么。在這個世界上,有我們這些生活在幸福而快樂的家庭里的孩子,我們有父母的疼愛,有老師的教導,有同學的關心,還有一個溫暖的“被窩”在時刻溫暖著我們,使我們不感寒冷,無憂無愁。可是,在快樂的日子里,我們忽略了身邊還有許許多多生活在世界其他角落的孩子們,他們沒有一個溫暖的被窩,生活在冰冷的世界。和他們相比,我們是幸福的。更重要的是這個故事讓我們的同情心和善良得到了滋潤和洗禮。我們不能阻止小女孩悲劇的發(fā)生,可是我們卻能做些什么。生活本身是酸甜苦辣的,但做人的情操和理念卻是自己可以牢牢把握的。一個高尚的人,應該具備這樣一種基本的美德,那就是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關心那些比自己弱小的人,急人之急,幫人之苦,憂人之憂,救人之危。看看這個一無所有的小女孩吧,她用微薄的渴望和夢想提醒了我們擦亮心中的那根火柴!親愛的朋友們,請不要再猶豫,伸出你的友愛之手,助人并且以之為樂,世界將因你而更加明亮!
楓木橋鄉(xiāng)中心小學六(2)班 秦宇虹
歷史的點點滴滴如散落在偌大沙灘上的沙石貝殼,我悄悄地走過,時而拾起一兩顆打動心靈的貝殼,寄出一份夢想,蹲下投放。中國夢,流淌在歲月!
沙灘上有一顆顆閃光的貝殼,那是羈旅在外的中國人的故事。我清楚地看到:有人雖漂泊異國,卻隨身帶著中國的泥土;有人在奧運會直播前吶喊“中國萬歲!”
有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熱淚盈眶:“我們是中國人,我們共有一個夢,他叫中國夢!”是的,那就是我們的中國夢,一份信仰,一份懷念,一份奮斗,就算在異國他鄉(xiāng),仍心懷祖國,銘記著中國夢。
我坐在偌大的沙灘上,傾聽每一聲臨近中國夢的足音,輕輕拾起幾顆貝殼,心中早已種下自己的中國夢: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謹遵家訓家規(guī),傳承中華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俗話說得好: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訓、家規(guī)、家風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后代的希望,對后代的鞭策,也同樣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優(yōu)良的民族之風。從我懂事起,爸爸就教導我們,我家的家訓是:尊老愛幼、勤儉持家、和睦相處,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些家訓,大家都很熟悉,但真正能做到的,卻少之又少。我家的家規(guī)是:講文明禮儀,拾金不昧,互相理解與尊重,不依賴他人,今日事今日畢。爸爸媽媽從小就督促我們,一定要做到。一路走來,對我的人生是影響深遠的,我時刻記得我家的家風:以德立家,以德治家。
說到這兒我腦海中不禁涌現(xiàn)出爸爸媽媽教育我的一幅幅景象。小時候,每次上學校之前,媽媽總愛叮囑我?guī)拙?“孩子,到學 校千萬別和同學打架,如果有人欺負你,就回來跟我說,我去找你們老師。”媽媽生怕我在學校和同學發(fā)生矛盾,老是有事沒事給我上“政治課”,講一些經典的故事,教育我遇事要寬宏大量,在學校要和老師、同學和睦相處,不要動不動就和其他人發(fā)生沖突。在***諄諄教誨之下,我基本上沒有和老師、同學發(fā)生過矛盾。爸爸愛給我講:“現(xiàn)在的年輕人沒有幾個能吃苦耐勞的。你要從小學會能吃苦,否則不能干成什么大事!”爸爸還教導我:“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只有經歷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環(huán)境,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方可出類拔萃。也許這就是“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_”。現(xiàn)在,我已經讀六年級,馬上要成為一名初中生,早已養(yǎng)成了樂于助人、艱苦樸素等好習慣。仔細想想,這些都和我們家的家風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 媽媽還是在每次去學校之前給我上“政治課”,爸爸還是時不時在飯前飯后給我聊聊關于勤儉節(jié)約、 艱苦奮斗等等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 我非常樂于聆聽他們的一言一語, 因為那正是我們家的好家風。
良好的家風對社會而言,就是一種道德的力量。家風需要我們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下去。古人有云:有家規(guī)的家庭,屬于書香門第之家;有家規(guī)、家訓的家庭,屬于豪門貴族之家;有家規(guī)、有家訓、有家風的家庭,屬于王侯將相之家。
沈石溪的《小火雞與狗媽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火雞與狗媽媽之間所發(fā)生的事深深打動了我。
有一年,發(fā)生了一場雞瘟,只剩一只小火雞了,主人把它送到了自己養(yǎng)的一只名叫花娘的老母狗的窩里,沒想到花娘立刻就用舌頭舔小火雞的背,留下氣味標志,以便自己認親,小火雞也拱進花娘的懷里,用小嘴幫花娘捉虱子和跳蚤,就這樣小火雞和花娘成了好朋友。小火雞在花娘的保護下長大了,而花娘卻越來越老。
有一天,花娘在追一條狗獾時,兩條后腿折斷了。雖然經過獸醫(yī)的精心醫(yī)治,但都說花娘太老了,恐怕以后再也站不起來了。狗的主人知道這樣的結果很傷心,于是,每天給她送些好吃的。花娘由于受到這么大的打擊,對食物并不是很貪婪,隨便吃點就不再想動了。小火雞一個人覺得很無聊,再也沒人陪他東逛西逛的了,而且也失去了一個保護自己的伙伴。之后,他就想到一個讓花娘重新站起來的辦法:它故意去‘挑釁’花娘,在花娘的額頭上重重地琢了一下,想激怒花娘,讓花娘站起來追它,可是花娘覺得自己腿不可能站起,也不想站起來。一起來它知道有多么地疼痛,那種滋味是很難承受的,受到小火雞的欺負它也得忍著,她在心里暗暗地罵著他:“我好好的時候,帶你東逛西逛的,而且時不時地保護你,你現(xiàn)在倒好,落井下石!”花娘憤憤對小火雞瞪大著眼睛,氣得她嗚嗚直叫。這時,小火雞冷不防又在花娘后腦勺上重重地琢了一下,花娘像觸電一樣一下子彈跳起來,連她自己都很懷疑她四肢竟然能站立起來了,趁著那股勁她向前沖過去,沒想到走兩步又跌倒了,小火雞還是不肯罷休,又再撕咬花娘,疼得花娘再次站起來去追小火雞,這次能追得更遠些又摔倒了。”看到這,我覺得它們倆多像我們人類啊,腦海中浮現(xiàn)出一個雙腿受傷的人,在小心翼翼地試探著離開他久座的輪椅,一次次的失敗,頭上的汗珠已順著臉頰流淌,看到他倔強的和對生活充滿信心的臉龐,活像一個現(xiàn)代版的“張海迪”。
“在小火雞每天的‘挑釁’下,花娘一天天的追趕,距離小火雞越來越近,追趕的路程也越來越遠了。一個月后的下午,小火雞又叼著一撮狗毛往前跑,花娘怒氣沖沖地追趕他,哪知經過這么多天的鍛煉,花娘比原先更強壯了,她一個健步就把小火雞撲倒了,并狠狠地用牙齒咬著小火雞的脖子,以解這么多天被小火雞欺負的心頭之恨。花娘感覺到小火雞并沒有掙扎的意思,任憑她對他的發(fā)泄,花娘突然懂得了小火雞這些天來對她的全部良苦用心,于是迅速地把小火雞放了,然而已經來不及了,看到小火雞奄奄一息的樣子,花娘心疼地趕忙用舌頭舔舔小火雞,并且把小火雞緊緊地摟在懷里。”讀到這里,我的眼睛模糊了,動物之間都有和我們人類有著同樣的感情,也許比我們人類有更大的勇氣,和更多的愛給別人,雖然它們不能用語言來表達,但它們以實際行動去完成了我們人類難以完成的事。掩上書本,我懂得了:生命在于運動,遇到困難要有決心去克服。同時,也非常感謝曾經幫助我、關心我、愛護我的人,我會盡自己最大的力量予以回報,并將人與人之間的正能量用愛心傳遞下去。